玫瑰控
『壹』 玫瑰上生小蟲還結網怎麼驅除
玫瑰花葉子上有白色的結網小蟲多是蟎蟲類,會嚴重危害到葉子,整個植株的生長都會受到影響。發現的時候要及時噴葯救治,建議噴灑阿維噠蟎靈或者其他殺蟎蟲的葯劑。
若是蟲害數量少,也可人工去除。注意,後期要改變養護環境。尤其是要控制好濕度,溫度,保證通風良好,避免再次有蟲害侵染。
簡單介紹以下各種病蟲危害以及防治方法:
紅蜘蛛,危害:紅蜘蛛是一種常見的害蟲。它會危害葉子,吸取葉片上的汁液,導致其乾枯脫落。防治方法:紅蜘蛛的個頭較小,不易發現,而且非常容易復發,需要長時間進行防治。先要將被侵蝕過的葉片摘除銷毀,然後用三氯殺蟎醇兌水噴殺害蟲。葯劑要噴灑在葉子的正反兩面,每隔15天一次。
蚜蟲,危害:蚜蟲也是常見的害蟲之一。它一年四季都會出現,對幼枝新葉危害較大,導致葉片卷縮變脆,還會影響開花。防治方法:用刷子或濕布將蚜蟲抹去,同時將被蚜蟲危害過的枝葉全部剪除。對於落葉要及時地處理,減少蟲卵生存地可能。另外可以用洗衣粉兌水,進行噴殺。
玫瑰莖葉蜂,危害:玫瑰莖葉蜂是一種傷害植株莖部的害蟲。它會導致枝條的枯萎,嚴重時還會致死。防治方法:冬季修剪玫瑰的時候要檢查一下根部,看看是否有害蟲侵蝕的蛀道。發現後可滴兩滴敵敵畏,再用泥將口封住。如果嫩枝被侵蝕,需要摘除並集中燒毀。
玫瑰中夜蛾,危害:玫瑰中夜蛾的幼蟲以玫瑰的葉片為食。也會危害花蕾和花瓣。防治方法:可以人工捕捉幼蟲,並用黑光燈誘殺成蟲。也可以用敵百蟲或殺螟松,充分稀釋後噴殺
『貳』 玫瑰花的種植方法及養護
玫瑰花的種植方法是:選擇沙質壤土、把控溫度與光照。玫瑰花的養護方法是適當澆水和施肥、定期修剪、防治病蟲。
一、玫瑰花的種植方法
1、選擇沙質壤
栽植玫瑰以疏鬆肥沃、瀝水透氣的沙質壤土為佳,家庭盆栽玫瑰可以選用沙土、蛇木屑、蛭石混合配製為宜。花盆可以選用口徑在17~25厘米左右的花盆為好。
2、把控溫度與光照
玫瑰性喜溫暖和光照充足的生長環境,比較耐寒,適宜生長在15~25度左右的溫暖環境中;玫瑰屬於陽性植物,每天日照時長不低於6小時為好,日照充分就會使花色艷麗、香味更加的濃郁,光照不足則會出現徒長而不開花的現象。因此,家庭盆栽玫瑰,要放置在南陽台、向陽的南窗檯等陽光照射充足的地方養護。
二、玫瑰花的養護方法
1、適當澆水和施肥
玫瑰比較耐旱,忌諱水澇,澆水要本著不幹不澆水,澆水就要澆透為原則,平常養護要切忌盆內積水或過於濕澇,尤其是開花前後,更要注意,待盆土乾燥以後再澆水;玫瑰喜肥,生長期每隔半個月追施一次液肥,可用腐熟的餅肥和骨粉混合兌水稀釋後澆施,花期之前,要增加澆施1~2次的磷鉀肥,以利於玫瑰開花。
2、定期修剪
玫瑰的花期在每年的5月~8月份前後,當8月末玫瑰花謝了以後和冬季休眠期到來之前,要對玫瑰花的衰老枝條、病蟲害枝條、以及比較纖弱的枝條進行一次徹底的修剪,以利於營養集中,為轉過年玫瑰的旺盛生長和開花積累足夠的能量。
3、防治病蟲
玫瑰常常因為夏季的悶熱、潮濕,而且當生長環境通風不良的情況下,極易㿚患白粉病和黑斑病等病害。
因此,在平時養殖過程中,要十分重視環境的通風透氣性,經常開窗通風換氣,減少病菌的感染侵蝕,同時要採用百菌清800倍液噴灑葉面,並經常給葉片噴水,可以降低白粉病的發病。
玫瑰花的外形特點
玫瑰花單生於葉腋或數朵聚生,苞片卵形,邊緣有腺毛,花梗長5-25毫米密被絨毛和腺毛,花直徑4-5.5厘米,上有稀疏柔毛,下密被腺毛和柔毛;花冠鮮艷,紫紅色,芳香;花梗有絨毛和腺體。薔薇果扁球形,熟時紅色,內有多數小瘦果,萼片宿存。
『叄』 玫瑰花葉片上可否噴水
玫瑰,一直以來都是表達愛意的象徵,被冠以浪漫的代名詞。在家中盆栽一棵玫瑰,可以更長久的欣賞到它美麗的花朵,沉浸在濃郁迷人的香氣中。玫瑰花養護較為簡單,對於新手來說,唯一的難點就是如何澆水的問題了。
一、什麼時候澆
澆水的頻率應根據盆土的透水性來決定,待盆土表層土壤微微泛白時澆透一次水即可。在玫瑰的生長季,每4天左右澆一次水,既能保證土壤的濕潤,又不至於造成積水。
夏季澆水,應選擇較為涼爽的早晨或傍晚,以免正午陽光通過水珠折射灼傷玫瑰。冬季澆水,則應選擇最為暖和的中午,以免氣溫太低,水快速變涼凍傷植株。
二、怎麼澆
1、水質
用微酸性的水來澆灌玫瑰,會讓它生長得最為旺盛。雨季收集一些雨水來澆灌是最為合適的,河水或是池塘水也較有利於植株的生長。
硬水會對玫瑰造成損害,所以剛接的自來水是不能直接使用的。將自來水用容器盛放,放置在陽光下晾曬兩天,等水中的氯氣等物質揮發完畢,就可以拿來澆水了。
2、水溫
澆水時的水溫,應盡可能地與土溫、環境溫度接近,以免過大的溫差刺激到玫瑰。冬季澆水時,可適當加入些溫水,用手指觸碰不覺得冰即可。
3、水量
夏季氣溫較高,水分蒸發量較大,因此需要及時地給玫瑰補充水分,經常向植株的葉片及周圍地面上噴水,以增加空氣濕度並輔助降低溫度。
冬季較為寒冷,玫瑰的耗水量與水分蒸發量都比較少,因此我們需要控制澆水量,保持盆土的偏干有利於植株的過冬。把澆水改為噴水最好。
三、注意事項
在玫瑰花開花期間,一定要控制澆水,保持土壤的偏干即可。此時過量的澆水,易使植株吸收過多的養分,瘋狂長葉子,卻不好好開花。
平日里澆水,遵循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夏季在早晨或傍晚多澆些水,不時向周圍噴霧。冬季控制澆水,在中午少量地向土面噴些溫水即可。
『肆』 文化人丨為什麼「玫瑰」是王字旁的,而不以
為什麼玫瑰的漢字名稱是玉(王)旁,而不是像其他植物花卉那樣以草字頭或木旁的漢字來命名,像薔薇、蘆薈、茉莉、梔子、桂花、杜鵑等?當然也有很多不從草木旁的花草樹木,比如水仙、月季、牡丹等,但是從玉(王)旁的植物名稱真的不多見。而玫、瑰二字本應是形容美玉的詞彙,為什麼會用來取名花卉呢?這其中是否有何說法?
玫瑰控表示這個問題目前尚無定論。諸多來源說法不一,最可信的應是出於植物的形象演化+名稱諧音。
關於「玫瑰」二字的解釋,最早可見於東漢的《說文解字》:
玫,石之美者,瑰,珠圓好者。
在此之前,西漢的司馬相如已在他的作品中多次提到玫瑰。如《上林賦》:
玫瑰碧琳,珊瑚叢生。
又如《子虛賦》:
其石則赤玉玫瑰,琳珉琨珸,瑊玏玄厲,礝石武夫。
對此的解釋,一般也都認為「玫瑰」為美玉,且很可能是赤色 / 紅色的美玉。
很多人由此推論,早期的「玫瑰」二字其實確指玉石,和植物並無關系。但事實好像不是這樣。可參見成書於東晉年間的《西京雜記》:
樂游苑中有自生玫瑰樹。樹下有苜蓿。
西京,即西漢首都,長安。自生,應指自然生長。既然和苜蓿相提並論,可見這里的玫瑰,當是植物無疑。
即使是作者筆誤,將其他花木誤指為玫瑰,至少也能說明,東晉年間,「玫瑰」已經不光是表示玉石的詞語,同時也已經具備植物的意義了。
但很神奇的是,與之差不多同時期的花木書籍《魏王花木志》,卻未見關於「玫瑰」的記載。所以《西京雜記》的這一句話,也顯得很玄乎。
到了唐朝,「玫瑰」已經公認是植物的名稱了(但作為玉石之名也並未取消)。
唐·唐彥謙《玫瑰》
麝炷騰清燎,鮫紗覆綠蒙;
宮妝臨曉日,錦霞落東風。
無力春煙里,多愁暮雨中;
不知何事意,深淺兩般紅。
至此,關於「玫瑰」作為植物名的釋義仍然十分缺乏。直到兩宋、明清時期,花木文化開始大力發展,專業人士開始編撰植物名錄,這時才開始對玫瑰之名有所詮釋。但眾說紛紜,仍然沒有定論。
大概就是這樣:迷人的色彩和芳香令人珍重,以美玉相比,絲毫不遜色。但促成這一聯想的,是什麼必然因素,發生於什麼時期,就實在是撲朔迷離,無從考證了。
再說兩個網路流傳甚廣,但不甚靠譜的版本:
1、玫瑰果實鮮紅飽滿,令人想起紅色玉石。
翻遍能找到的幾乎所有花木古籍,重視、吹捧的幾乎都是玫瑰的色與香,幾乎沒有誰提到過玫瑰的果實。可見古人關注的點並不在於此。
2、由玫瑰花可以提取芳香精油,名為「玫瑰油」。國人第一次見到國外傳入的紅色「玫瑰油」,覺得與名為「玫瑰」的紅色玉石非常相像,故名。
這個純屬牽強附會的好事之說。玫瑰乃中國原產,所提煉的精油也絕非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