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旗魚
1. 玫瑰扯旗魚飼養常用葯
玫瑰扯旗魚飼養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見疾病及其常用的葯物治療方案如下:
細菌性腐皮病、細菌性腐敗病和細菌性鱗立病、錨頭蚤病通常使用20ppm的呋喃西林溶液進行葯浴,時長分別為10-20分鍾、2-3分鍾和1.5-2ppm全池潑灑。水霉病、魚卵水霉病和小瓜蟲病使用2-3ppm的孔雀石綠水溶液進行1小時葯浴或局部塗抹。
車輪蟲病、小瓜蟲病和斜管蟲病、白絲蟲病使用200-250ppm的福爾馬林水溶液進行1小時葯浴。對口絲蟲病使用相同濃度的福爾馬林進行全池潑灑。細菌性爛鰭病和鱗立病使用3%-4%的食鹽水溶液進行10分鍾葯浴。
硝酸亞汞對小瓜蟲病使用2ppm水溶液進行葯浴,水溫低於15℃時葯浴2小時,高於15℃時葯浴1-1.5小時。對細菌性疾病,可以使用10ppm土黴素、四環素或氯黴素等葯物製成葯餌服用,或使用青黴素使每立方米水體含1500萬-3000萬國際單位。
磺胺類葯物,如磺胺嘧啶、新諾明、磺胺間甲氧嘧啶、磺胺-5-甲氧嘧啶等,對細菌性疾病有良好效果。磺胺類葯物與抗菌增效劑甲氧苄氨嘧啶、二甲氧苄氨嘧啶並用時,可增效數倍至數十倍。市面上的復方新諾明、敵菌靈、復方敵菌凈等可以試用。
進口葯物在觀賞魚商店內有多種專治觀賞魚的成葯和葯水,如三合一萬能丸、爛肉水、殺菌水、萬能水等,但購買時需注意有效期限,嚴格按說明用葯方法治療。
(1)玫瑰旗魚擴展閱讀
玫瑰扯旗魚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蓋亞那。魚體成紡錘形,中寬、側扁,長可達5厘米左右。玫瑰扯旗魚喜弱酸性軟水,也能適應中性、微鹼性水質,PH6.5~7.2,硬度8~10度,適宜水溫22~26度,能耐18~20度的低溫,愛活動於水下層。好食小型活餌料,也能攝食干飼料。宜群養,至少數尾以上,也能和其他小型魚混養。
2. 玫瑰扯旗魚怎麼養好
玫瑰扯旗魚,是扯旗魚的一種,別稱為玫瑰旗魚、大鉤扯旗魚、玫瑰霓虹脂鯉魚,屬於脂鯉科,產自拉丁美洲亞馬遜河流域一帶,在巴西、蓋亞那、巴拉圭等國境內多有發現。
玫瑰扯旗魚生性喜愛在水體下層活動,偏愛活性餌料,如豐年蝦、絲蚯蚓、紅蟲、線蟲等,一般的人工飼料也能吃。飼養玫瑰扯旗魚將它們群養,單獨飼養有可能使其過分膽小不敢出來活動。玫瑰扯旗魚的性格較為溫和,可以將它和其他溫和的小型熱帶魚共同飼養。
雌性玫瑰扯旗魚的背鰭短,雄性玫瑰扯旗魚的背鰭長;雌魚背鰭上緣為白色,且長有玫瑰色的斑點;相比雄魚,雌魚的腹部更為肥大一些。一般幼魚成長七個月後,性腺體會發育成熟,此時可以進行交配產卵。以1:2的比例選取雌魚和雄魚,繁殖水溫一般控制在26℃左右,水質可以根據親魚發情狀況朝著弱酸性以及低硬度方向調整。可在在繁殖缸內種植一些金絲草作為產卵的巢穴。一般來說,雌魚會產下300-500枚魚卵。經過一段時間,魚卵會孵化出魚苗,此時幼魚往往依靠卵黃囊中攜帶的營養維持生存,在經過大約3天之後才會開始四處尋覓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