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的傳說
① 關於牡丹花的傳說
1. 在唐朝的洛陽,肖掌櫃的年老孤獨,唯一的女兒肖貞子成為了他所有的希望。
2. 肖掌櫃的雜貨店有個勤快的小伙計,名叫王成,他來自鄉下,為人誠懇,深得老掌櫃的喜愛。
3. 肖掌櫃臨終前希望王成能成為他的繼承人,而貞子也對王成有好感,兩人的婚事因此得以成全。
4. 肖掌櫃去世後,王成堅守店鋪,對貞子的關懷無微不至。他們的生意日益繁榮,但家中缺乏一個燒飯打掃的人。
5. 王成想僱傭一個鄉下人操持家務,但他內心矛盾,因為自己曾假稱無親無故。他最終決定先不透露真相。
6. 出乎意料,王成的母親恰好這時來到洛陽尋找兒子。王成只得將她暫時當作傭人,雖然心中不安,但貞子對「王媽」的善待讓他稍感安慰。
7. 貞子對「王媽」的親切態度讓她逐漸懷疑這個婦人的真實身份,她決定通過一次宴席來測試。
8. 在一次假裝請鄰居大娘們吃飯的宴席上,貞子請「王媽」坐上席。這位婦人果真坐了上去,這證實了她就是婆婆。
9. 王成誤解了母親的行為,以為她故意坐上席,在憤怒和羞愧之下跑出室外,最終投河自盡。
10. 王成的死讓家中只剩下貞子和婆婆兩個寡婦。面對生活的艱辛和惡棍的覬覦,貞子堅決拒絕再招贅。
11. 婆婆為了貞子的未來,提出再招女婿,但貞子堅持要養婆婆一輩子。在的一個晚上,婆婆為了不拖累貞子,服毒自盡。
12. 貞子被誣告逼死丈夫又毒死婆婆,昏庸的縣官判定她死刑。在赴刑場的路上,貞子呼天搶地,誓言自己的清白。
13. 貞子被冤屈而死,第二年在她的墳上長出了一棵白牡丹,花朵潔白如玉,香氣濃郁。
14. 人們相信,這棵白牡丹就是貞子的化身,牡丹花因此成為了純潔和榮耀的象徵。
② 牡丹花的傳說與由來
一、「荷包牡丹」的傳說
在古時的汝州,有一個小鎮名叫廟下。這里有一個風俗:男女青年定親後,女方要送男方一個綉著鴛鴦的荷包。玉女是鎮上的一位美麗姑娘,她的綉花技藝非常高超。她喜歡的一個男子在塞外充軍,她每月綉一個荷包掛在窗前的牡丹枝上,以表達她的思念之情。這些荷包最終形成了人們所說的「荷包牡丹」。
二、「金黃牡丹」的傳說
在雲南省大理的洱海邊,有座點蒼山。山中有種金黃牡丹,色如黃金,形似元寶,非常美麗。傳說元朝末年,山中常鬧土匪。一位白族老漢的女兒阿青為了救被土匪綁架的父親,用染了金色的石塊迷惑土匪,最終救出了父親。後來,在她拋「金」之地,長出了金黃牡丹。
三、「紫斑牡丹」的傳說明末,有一位清貧的士人,擅長琴棋書畫。他隱居在太白山白雲寺,喜歡畫牡丹。一次,當地惡霸來求畫,士人拒絕並撕爛了畫作。墨水濺落在附近的牡丹花瓣上,形成了紫斑。從此,這些牡丹被稱為「紫斑牡丹」。
四、「枯枝牡丹」的傳說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有一位姓卞的將軍途徑洛陽,在寒冷的冬天,他隨手在路旁折了一段枯枝作為馬鞭。後來,將軍在便倉鎮安營紮寨,枯枝插入地下竟然長出了嫩芽,開出了美麗的花朵。人們稱之為「枯枝牡丹」。
牡丹是芍葯科、芍葯屬的植物,多年生落葉灌木。莖高達2米;分枝短而粗。葉通常為二回三出復葉,偶爾近枝頂的葉為3小葉。花單生枝頂,苞片5,長橢圓形;萼片5,綠色,寬卵形;花瓣5或為重瓣,顏色多樣,倒卵形,頂端呈不規則的波狀;花葯長圓形;花盤革質,杯狀;心皮5,密生柔毛。蓇葖長圓形,密生黃褐色硬毛。花期5月;果期6月。牡丹花色澤艷麗,玉笑珠香,風流瀟灑,富麗堂皇,被譽為「花中之王」。在栽培類型中,主要根據花的顏色,可分成上百個品種。牡丹品種繁多,色澤亦多,以黃、綠、肉紅、深紅、銀紅為上品,尤其黃、綠為貴。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國色天香」之稱。
③ 牡丹花的傳說 牡丹花的傳說是怎樣的
牡丹花的傳說主要有以下幾個:
書生常大用與葛巾的傳說:
- 書生常大用與名為葛巾的姑娘結為夫妻,並育有兩個孩子。
- 常大用婚後無心讀書,葛巾認為他既無事業理想也無真誠愛情,便決心離去。
- 葛巾離開時,將兩個孩子還給常大用,後來這兩個孩子變成了兩株牡丹,一株是葛巾紫,一株是玉版白。
- 這個傳說啟示人們,要懂得愛情的真諦,才能獲得幸福。
武則天與牡丹的傳說:
- 武則天在長安游後苑時,曾命百花同時開放以助酒興。
- 百花懾於武後的權勢,都違時開放了,唯有牡丹仍干枝枯葉,傲然挺立。
- 武後大怒,把牡丹貶至洛陽。牡丹一到洛陽,立即昂首怒放,花繁色艷。
- 武後下令用火燒死牡丹,但牡丹經火一燒,反而開得更加紅若煙雲、亭亭玉立。
- 這個傳說表現了牡丹不畏權勢、英勇不屈的性格。
楊貴妃與牡丹的傳說:
- 唐朝開元年間,宮廷內開始重視牡丹,並在多處栽植牡丹。
- 楊貴妃喜愛牡丹,常帶眾宮女游賞花間。
- 唐明皇也作為寵愛之物把牡丹賜給了貴妃的哥哥楊國忠。
這些傳說不僅豐富了牡丹花的文化內涵,也展現了人們對牡丹花的喜愛和贊美。
④ 關於牡丹花的傳說故事
牡丹在中國是富貴之花,很多人都喜歡,關於牡丹花的 傳說 也有很多。下面是我給大家分享的一些牡丹花的傳說 故事 ,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牡丹花的傳說故事篇一
傳說,武則天做皇帝的時候,有一年冬天,天寒地凍。武則天在殿內閑來無事,到後花園逛。只見花園內一片凋零肅殺之狀,毫無生機,心裡十分苦惱。她就像,要是一夜之間,百花齊放,豈不美哉。
並且自己又是一國之君,下一道聖旨,這花園的花誰敢抗旨不開放?於是她對白花下旨道:“明天朕還要到花園賞花,你們這些花馬上准備開放,給你們一夜的時間,不要再等待春天到了再開啦”。
武則 天下 了聖旨之後,百花度十分焦急。雖然現在是寒冬臘月,但是既然皇帝以及下旨,又有誰敢違抗?抗命的下場大家都能想像的到。第二天,一場 大雪 紛紛揚揚從天而降,盡管狂風呼嘯,滴水成冰,但眾花仙還是不敢違命。只見後苑中,五顏六色的花朵真的頂風冒雪,綻開了花蕊。武則天目睹此情此景,高興極了。
突然,武則天發現有一片花圃還是凋零狀,不但沒開花,連綠葉都沒有。看到這種情景武則天十分生氣,就問這是什麼花,竟然敢違抗朕的旨意。有人回答說這是牡丹。武則天余氣未消,下令把牡丹貶到洛陽去。
誰知,這牡丹剛到洛陽,便生根發芽,開出美麗的花朵。武則天知道後更加生氣了,下令火燒牡丹。無情的大火映紅了天空,棵棵牡丹在 大火中痛苦地掙扎,呻吟,然而,人們卻驚奇發現,牡丹雖枝幹已焦黑,但那盛開的花朵卻更加奪目。這也是牡丹被稱為“焦骨牡丹”的原因。
牡丹由於其凜然正氣和對權貴不低頭的傲骨被尊為百花之王。慢慢的,洛陽牡丹聞名天下。
關於牡丹花的傳說故事篇二
相傳,呂洞賓雲游天下,來到山色奇秀,九峰迴環,號稱金庭洞天的桐柏山,發現大地抖動,房屋倒塌,九峰欲崩。他定睛一看,原來是一隻穿山甲在作怪。
呂洞賓氣惱之下,迅速召集各路山神,共商擒拿穿山甲拯救百姓的大計。眾山神紛紛說:“此怪有五千年的道行,煉就了翻山倒海之術,我們敵它不過,望大仙稟告玉帝,速派天兵天將捉拿此怪,拯救百姓,保護山林。”
呂洞賓嘿嘿一笑說:“一個小小的穿山甲作怪,不必驚動天兵天將,我一個人就可以治服它了。”眾山神一齊稱謝而去。
眾山神走後,呂洞賓暗想:“此怪妖術厲害,我怎能降服了它?也是我一時說出大話,如若不把此妖鎮住,眾山神豈不譏笑於我!呂洞賓正在沉思之際,太白金星對呂洞賓說:“要想降服穿山甲,非用定山神針不可。這神針乃王母娘娘頭上一根玉簪,若能借得,便可馬到 成功 。”呂洞賓說:“那怎麼能行啊,玉簪本是王母娘娘心愛之物,恐怕誰也借不出來。”太白金星道:“此事並不難。王母娘娘身邊有一名貼身侍女——牡丹仙子,她早有思凡之意,你若能打動她的心,此事定能辦妥。”
次日,王母娘娘在西天瑤台舉行蟠桃盛會,請各路大仙赴宴。呂洞賓和太白金星駕起樣雲,同赴蟠桃會。
蟠桃會上,琴聲悠揚,舞姿翩翩。各路大仙暢懷痛飲。酒過三巡,菜上五道,王母娘娘就命侍女牡丹仙子給各路大仙斟酒。當牡丹仙子給呂洞賓斟酒時,太白金星用胳膊將呂洞賓碰了一下。呂洞賓心知此意,於是趁接酒杯之機,將牡丹仙子的手輕輕地捏了一下,牡丹仙子心一動,不覺臉上一紅,低著頭退了下去。
過了一會,王母娘娘又命牡丹仙子向大仙賜贈蟠桃。牡丹仙子遲遲疑疑地來到呂洞賓面前。大白金星用腳尖踢踢呂洞賓,呂洞賓就在取蟠桃時,將桃盤重重地往下一按,牡丹仙子手腕一軟,羞得面如桃花。她低著頭,順後門向瑤池邊急急走去。呂洞賓緊跟而去。
牡丹仙子徑直走到瑤池邊,兩眼凝視著池邊開放的牡丹花沉思起來。呂洞賓悄悄地站在牡丹仙子背後,輕聲說:“牡丹仙子,你在賞花嗎?”
牡丹仙子回頭一看,見是呂洞賓,急忙拂袖掩面說:“你,你可知曉仙規?”
呂洞賓嘿嘿一笑,說:“我不但知曉仙規,而且還能看透你的心思。”
牡丹仙子搖了搖頭。呂洞賓上前幾步說:“你很羨慕人間,是嗎?”牡丹仙子又慢慢地低下了頭。呂洞賓充滿感情地說:“人間真美好啊,到處山青水秀,鳥語花香。我在人間雲游各地,見過不少名山大川,風光園林,象蘇杭美景,泰山奇峰,蓬箂仙境,曹州牡丹……真是美不勝收,要勝過天堂十倍”
牡丹仙子慢慢地抬起頭,輕輕說:“真的嗎?”呂洞賓用手一指,說:“牡丹仙子,你往那裡看,有一對年輕夫婦,他們在歡歡樂樂地耕地撒種。你再往那邊看,那是一對情人正在園里賞花。”呂洞賓回頭一看,見牡丹仙子還站在那兒呆望著那一對情人,於是說:“牡丹仙子,假如不去享受一番人間的幸福,真是最大的憾事了。”
牡丹仙子有些遲疑地說:“要想下凡,談何容易。仙規如此森嚴,怎麼會如願以償呢?”
呂洞賓微微一笑:“牡丹仙子,你果有此意,我願助一臂之力。”
牡丹仙子臉一紅,羞答答地說:“是真的嗎?”
呂洞賓說:“真的。不過,我也要請你幫個忙。”
牡丹仙子說:“我能幫你做什麼呢?”
“王母娘娘頭上的玉簪,借我一用。”
“哎呀,那哪行呀?玉簪是王母娘娘的心愛之物,誰也借不得。”牡丹仙子為難地說。
呂洞賓上前幾步說:“請你往這兒看!”牡丹仙子透過雲層,只見桐柏山一帶,到處是房倒屋塌,男哭女嚎,一片凄景象。
牡丹仙子急忙閉上眼睛說:“哎呀,百姓真是太可憐了。”
呂洞賓說:“這桐柏山一帶,過去山河秀麗,林茂糧豐。只因這穿山甲作怪,才使這里變成如此慘景!我想借王母娘娘玉簪,除掉這興妖作怪的穿山甲。”
牡丹仙子焦急地說:“我願幫忙,可是——”
呂洞賓見牡丹仙子答應幫忙,不勝歡喜。他如此這般地囑咐了一番,又將一隻假玉簪交給了牡丹仙子。
次日清晨,王母娘娘沐浴完畢,在讓牡丹仙了給她梳頭時,牡丹仙子便趁機將玉簪偷換下來。藏在袖內,出來交給了呂洞賓。
呂洞賓帶著定山神針,來到桐柏山,很快把那作惡多端的穿山甲擒住了。
呂洞賓懲處了穿山甲之後,就和太白金星一同趕西天瑤台歸還定山神針,並請求王母娘娘寬恕牡丹仙子盜玉簪之罪。
王母娘娘得知,又喜又驚又氣,雖說為民除害,應該獎,但牡丹仙子常在身邊,竟如此目無我的尊嚴,天規難容!王母娘娘見二位大仙講情,便說:“看在二位仙人的面上,免牡丹一死,但要趕出西天,降為凡俗!”
關於牡丹花的傳說故事篇三
古代,由於牡丹演繹出許多故事。唐代李白醉作清平樂,湯顯祖的愛情劇《牡丹亭》,《聊齋志異》中的牡丹花妖,《醒世恆言》的牡丹仙子,《紅樓夢》寶釵所服冷香丸,均說明歷代對牡丹的珍愛。
話說唐明皇李隆基與楊貴妃在沉香亭賞牡丹, 命令 李白填“清平樂”三首。
其中有雲: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伴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桿。
在唐大和年間,書中舍人李正封陪同唐文宗和妃子賞牡丹時詠道:“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文宗特加贊賞,忙叫妃子在妝台鏡前飲了一杯紫金盞酒,以應詩情畫意。自此,牡丹便有“國色天香”之雅號。
猜你感 興趣 :
1. 牡丹花的花語和傳說
2. 牡丹花的神話傳說
3. 花仙子的神話故事
4. 百花仙子的神話傳
5. 跟花有關的神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