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野百合長啥樣

野百合長啥樣

發布時間: 2021-02-02 00:10:08

⑴ 野百合的介紹

直立草本,體高30-100厘米,基部常木質,單株或莖上分枝,被緊貼粗糙的長柔毛。托葉線形專,長2-3毫米,宿存或早落;屬單葉,葉片形狀常變異較大,通常為線形或線狀披針形,兩端漸尖,長3-8厘米,寬0.5-1厘米,上面近無毛,下面密被絲質短柔毛;葉柄近無。

⑵ 野百合長什麼樣

請看 http://ke..com/albums/177762/177762.html#645225$9a1151c25e726365e5dd3bc6

⑶ 野百合的照片及她的生長環境

http://www.jimi8.com/images/bh/ybh/w2.jpg
野百合

1.1 科屬習性

野百合為百合科,百合屬泯江百合或王百合,當地俗名崖半花、喇叭花、夜花。花程式:♀♂* P3+3 A3+3 G(3:3:∞)

喜陽.耐半陰,但忌烈日暴曬,宜濕潤的微酸性腐殖質土,但忌積水、較耐旱、半耐寒能忍受-5℃的低溫)。

1.2形態特徵:

野百合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具紫紅色無膜鱗莖,由若干鱗片抱合而成,徑約5~15cm。株高1~2.5m,不分支,桿綠色或淡紫色、無毛、不具棱、微中空。莖生葉濃綠色.光澤無毛.闊線形或帶狀,近花處為卵圓形,長為15~20cm、寬1~2cm,旋互生於莖桿上。基生葉闊卵形.全緣.漸尖,長15~20cm,寬7~8cm,常2~3片簇生。花白色,基部淡紫色,長筒形,長10~15cm.徑10~12cm、芳香,總狀無限花序頂生,每枝1~12朵不等.最多可達48朵,花期6~7月。果實為碩果,六稜柱形,長4~6cm.徑2cm左右,成熟期10~11月。種子膜片狀,棕黃色,塑果開裂後靠風傳播。

1.3生活習性:

休眠的百合鱗莖於4月開始發芽,當芽長至20cm高時開始出現莖生根,7月初開花結實(結實率較高)。花後開始進入鱗莖膨大期並進行花與芽的分化,同時收縮根也開始更新。11~12月經幾次輕霜後地上部分枯萎,鱗莖開始休眠,並接受春化作用。

野百合的自然繁殖主要靠種子與較少的珠芽繁殖。種子要經過一段溫暖期萌發形成小鱗莖,再經過一個寒冷期完成春化作用才能長葉。種子與珠芽都要生長3~4年才能開花。野百合自身一般不會分球繁殖。

1.4野生環境及多樣性

1.4.1野百合的生境特點:

野百合主要生長於山脊中下部坡度較大的草叢。低矮灌木叢及石縫中,生長較分散。土壤是由落葉沉積腐爛形成的腐殖質土,但很薄。由於重慶降雨多或有山泉,野百合在較薄的土層中依然可以得到充足的水分。由於土壤薄,雜草與灌木生長不高大,野百合可以生長2.5m,所以在爭奪陽光中百合占優勢。野百合的莖生根特別發達,1株百合可以擴展1平方米有餘,所以在陡坡上也能牢牢的固定。

1.4.2野百合的生物多樣性:

野百合的鱗莖貯藏著大量的營養物質,能為早春發芽提供能量與其他礦物質。鱗莖上生長有粗大的收縮根,為春季發芽時提供水分。百合的基生葉通常很寬大,主要是因為在較陰暗的灌木、草叢中為了獲取更多的光照面積。基生葉通常能耐-3℃的低溫,而莖生葉則不能;但基生葉不甚耐熱,一到夏天就枯萎了。野百合通常不產生珠芽,但是在營養貯藏器官(地下鱗莖),營養消耗器官(花與果實)受損時才產生珠芽,因為這時只有珠芽才能貯存葉子製造的有機物,也增加了繁殖機會。

⑷ 百合花籽長什麼樣子圖片

百合花的珠芽。

以上都可以用來繁殖。

⑸ 野百合長什麼樣望附圖~

野百合存在同名異物現象,一指百合科的百合,二是豆科的野百合。
【百合科百合】

【豆科野百合】

⑹ 野百合是什麼顏色的

野百合是多年生抄草本植物。地襲下具紫紅色無膜鱗莖,由若干鱗片抱合而成,徑約5~15cm。株高1~2.5m,不分支,桿綠色或淡紫色、無毛、不具棱、微中空。莖生葉濃綠色.光澤無毛.闊線形或帶狀,近花處為卵圓形,長為15~20cm、寬1~2cm,旋互生於莖桿上。基生葉闊卵形.全緣.漸尖,長15~20cm,寬7~8cm,常2~3片簇生。花白色,基部淡紫色,長筒形,長10~15cm.徑10~12cm、芳香,總狀無限花序頂生,每枝1~12朵不等.最多可達48朵,花期6~7月。果實為碩果,六稜柱形,長4~6cm.徑2cm左右,成熟期10~11月。種子膜片狀,棕黃色,塑果開裂後靠風傳播。

在園林園藝上:野百合花朵潔白、芳香,可以將它種植於假山、林苑、庭院中,主要用以布置自然式的風景。在植物園可以作為品種收藏保存。還可以將其矮化作盆花等等。

⑺ 野百合有幾種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0%D9%BA%CF&z=0
細說百合的養殖

百合花為百合科百合屬球根草本植物。百合花莖剛直挺秀,葉色翠綠,花形奇特,色澤高雅,很惹人喜愛。國內引種、栽培正日漸擴大,市場銷售日益活躍。

一、習性

百合花品種很多,現觀賞栽培的多是人工雜交種,主要有亞洲百合、麝香百合和東方百合3個種系。近年流行的切花品種多數是從荷蘭、日本進口的。如麝香百合,又名鐵炮,花期6—7月,株高75—90厘米,葉短而厚實,每株花蕾3—4朵,花色乳白色,喇叭形,花朵多,價格亦高。麝香百合喜涼爽潮濕環境,日光充足的地方、略蔭蔽的環境對百合更為適合。忌乾旱、忌酷暑,耐寒性稍差些。生長、開花溫度為16—24℃,低於5℃或高於30℃生長幾乎停止,10℃以上植株才正常生長,超過25℃時生長又停滯,冬季夜間溫度低於5℃持續5—7天,花芽分化、花蕾發育會受到嚴重影響,推遲開花甚至盲花、花裂。麝香百合喜肥沃、腐殖質多深厚土壤,最忌硬粘土;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為好,土壤pH值5•5—6•5。

二、繁殖方法

百合繁殖有分球繁殖,鱗片扦插、播種繁殖和組織培養等方法。

分球繁殖:地下部鱗莖或接近地面的莖節上會長出許多新鱗片,讓其長大後剝下貯藏或直接盤栽。一般每球栽1年後可分生1—3個或更多小球。小球在秋季收獲後用沙藏至第二年春天種植,也可當年秋植於深土。

鱗片扦插:將花期的成熟莖切成小段的鱗莖陰干,或剝下鱗片埋於沙中,插後30天,自葉腋間長出球莖,再培育成小鱗莖。在4—5月進行下種,扦插深度以頂端略露為宜。一般春插經2—4個月後,大部分鱗片可生根發葉,長出小鱗莖,此時可移植盆栽或露地種植。

播種繁殖:播種前種子放在燈光前,揀出胚發育充實的種子供播種,發芽適溫為12—15℃,15℃以上種子發芽快,但幼苗瘦弱,低於5℃不發芽;25℃以上使種子休眠,不發芽。春、秋季均可播種,播後覆土,0•5—1厘米,約20—30天子葉出土。春播苗,秋季栽植,經2—3年後才開花。

組織培養:利用百合花的不同部位,如花絲、花柱、子房、鱗片基部的腋芽組織培養成試管苗,然後移植於苗床護理長大,供生產種球。

三、栽培要點

1、肥水管理:麝香百合在華南溫暖地區可露地栽培,或盆栽、大棚等方式。露地或大棚栽培百合,地栽應選擇氣候冷涼、濕潤通風及半蔭環境,最忌連作地,以選新地種植為好。肥沃、透氣性好、土層深厚的沙壤土。在種前深耕1—2次,施足基肥,畝施腐熟優質農家肥2500—3000公斤,花生麩50公斤,骨粉25公斤,草木灰200公斤,磷肥和鉀肥各30公斤,深翻30厘米,細碎、疏鬆泥土,整成壟高20—25厘米,壟面寬80厘米,壟底寬30—40厘米,溝深25厘米。植前要進行土壤消毒。

百合花露地種植適期為8—9月。盆栽宜在9—10月。盆栽培養土用腐葉土、粗沙、菜園土按3∶2∶5比例混合而成,可施適量草木灰、腐殖雞屎、鴿屎、豬屎,或施3—5克復合肥。露地大球種,種植深度為12厘米,株行距為10—15厘米×20厘米,定植後土壤應保持濕潤,20—30天新芽破土。盆植底用粗沙或煤渣塊鋪墊3—4厘米厚作排水層,宜用深盆,盆口徑20—25厘米花盆可種2—3個球。盆植或箱植盡可能放置涼爽環境下管理,也可用遮光網或草簾遮陽避直射陽光,並適當澆水,乾乾濕濕為宜。高溫乾旱或春夏乾旱時,要鋪設稻草防止乾旱,保持土壤濕潤,畦溝應灌水1—2次或噴一次透水。苗期及剪花後適當控水,防土溫過低和水分多而使鱗莖腐爛。注意通風,使幼苗生長健壯。秋季高溫季節,每天中午向葉面噴水2—3次,以防土溫超過30℃而影響生長。

栽後20天追肥2—3次。生長期每隔15天施一次,以腐熟花生麩液肥為宜,或施合成肥或尿素,每100平方米1—1•5公斤,氧化鉀—氧化鎂的硫酸鹽1—2公斤。在2—3月和花後要各施合成肥,忌施含氟和鹼性肥,否則易發生燒葉。若發現缺鐵現象,應及時噴0•2%—0•3%硫酸亞鐵溶液。現蕾至開花期,每15天噴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一次,剪花後要追肥1—2次富含磷鉀的速效肥。盆栽自2—7月之間,每2個月施一次肥,用肥與露植相同。盤口徑20厘米,盤施用量約5克,施後要淺松盤土,將肥混入盤土。可用漚過的洗米水兌水根施,還可施0•1尿素、花卉專用肥液,每月施2次。冬季溫度降至5—8℃每月施1次,低於5℃停止施肥,以待溫度回升再施。2月下旬至3月初在盤邊表土施8—10克過磷酸鈣或骨粉。現蕾至開花每月施2次0•2%磷酸二氫鉀、少量硼砂、硝酸鎂等或花卉專用肥根施壯花肥,花期不宜施用,花後可每月薄施2次營養液肥,可保莖葉翠綠,促地下新鱗莖生長。

2、花期調控:

①促成栽培。11月翌年2月上旬開花。用中球先在13℃處理2周(14天),再在3℃下處理4—5周(28—36天),這樣可在11—12月開花。如要求1—2月開花,可先在13℃處理2周,以8℃處理4—5周(28—36天),這時定植後夜間溫度較低,應加溫保持15℃左右即可。

百合在促成栽培中,當花芽長到1—2厘米時,如光照不足,容易發生消蕾現象。消蕾常發生在10月底至翌年3月中旬,可通過人工照明補光,方法是每8—10平方米懸掛一盞40瓦高壓鈉燈,或普通防水白熾燈,補光始期由花芽0•5—1厘米前開始加光一直持續到採收為止。溫度16℃條件下,大約維持6周光照,每天從夜間8時至翌晨4時,對防止消蕾、提早開花和提高切花品質效果甚佳。

②光溫控制。為獲得優質百合切花,適宜的光溫條件非常重要,尤其在花芽分化和發育期,如麝香百合花芽分化適溫為15—20℃,此時若小於10℃或大於30℃,生長較慢,極易發生裂萼現象。亞洲百合在蕾後若出現低溫會發生消蕾現象,光照不足也會消蕾。生長過程中,以白天溫度21—23℃,夜間溫度15—17℃最好。促成栽培的鱗莖必須通過7—10℃低溫貯藏4—6周。生長初期控制低溫(9—13℃)有利發根。但強光的月份,應用50%遮光網遮蔭至開花,以免溫度超過30℃而造成花莖過短,花朵品質下降。

四、病蟲害防治

百合花病蟲害較多,百合主要病害有炭疽病、根腐病、灰霉病、立枯病、鱗莖爛病等,發病初期應立即拔除病株,用50%多菌靈500—600倍液噴施或灌根,50%代森銨300克混合使用。栽種時應選健康種球及抗病品種,栽前對土壤和種球要嚴格消毒,實行輪作,栽後定期噴施波爾多液預防發病。對於炭疽病用75%百菌清800倍、50%炭疽福鎂可濕性粉劑500倍,每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灰霉病發病初期用80%代森錳鋅500倍,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75%百菌清800—1000倍或1%波爾多液,每隔10天噴1次,連噴2—3次。立枯病發病初期清除病葉,用1%等量波爾多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每7—10天噴1次,連噴3—4次,有防治效果。鱗莖腐爛病在栽種前,可用0•5%五氯硝基苯拌種,可達預防病害發生,發病初期可澆灌50%代森銨300—500倍液或噴施。有蚜蟲、蠐螬危害,可用50%敵敵畏乳油1000倍噴施,或20%殺滅菊酯乳劑1000倍液防治。

⑻ 野百合花長什麼樣

熱點內容
江西盆景廠 發布:2025-08-26 13:31:09 瀏覽:75
牡丹亭英文版 發布:2025-08-26 13:06:50 瀏覽:937
刺梅花圖片它有毒嗎 發布:2025-08-26 12:52:31 瀏覽:375
丁香婷婷6月 發布:2025-08-26 12:42:57 瀏覽:784
梅花鹿動圖 發布:2025-08-26 12:39:47 瀏覽:172
盆栽葫蘆的種植方法 發布:2025-08-26 12:39:29 瀏覽:143
福建茶盆景修剪 發布:2025-08-26 12:34:34 瀏覽:71
灌木山茶花 發布:2025-08-26 12:25:03 瀏覽:804
卡絲櫻花套裝官方價格 發布:2025-08-26 12:22:01 瀏覽:977
深圳馬克花藝 發布:2025-08-26 12:21:56 瀏覽: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