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丁香茯苓丸

丁香茯苓丸

發布時間: 2021-02-01 20:49:10

㈠ 中葯茯苓功效

茯苓,俗稱來雲苓、自松苓、茯靈,為寄生在松樹根上的菌類植物,形狀像甘薯,外皮黑褐色,裡面白色或粉紅色。其原生物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乾燥菌核,多寄生於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產於雲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古人稱茯苓為四時神葯,因為它功效非常廣泛,不分四季,將它與各種葯物配伍,不管寒、溫、風、濕諸疾,都能發揮其獨特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葯具有利水滲濕、益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用。現代醫學研究:茯苓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顯的抗腫瘤及保肝臟作用。但虛寒精滑或氣虛下陷者忌服。
研究表明,長期不經常接受陽光照耀的人,常常會發生精神抑鬱,出現倦怠、乏力、頭暈、頭痛、失眠、食慾不振等症狀
。科學家發現,這些人經常服中葯茯苓可增強免疫功能。茯苓內含有一種植物多糖的物質,這種物質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少見陽光者食茯苓能彌補因接受陽光不足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
茯苓服法,成人每日6~12克,煎水代茶飲服,隔兩日1次或每月服10次即可,體弱、老幼者酌減。

㈡ 茯苓是什麼性質的是寒性還是熱性

茯苓——甘、淡、平 [概述]茯苓為寄生在松樹根上的菌類植物,形狀像甘薯,外皮黑褐色,裡面白色或粉紅色。中醫入葯,有利尿、鎮靜作用。 [葯物] 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乾燥菌核,多寄生於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產於雲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 秋春間採挖,栽培品一般在接種後三年採挖。洗凈,熱草,逐層鋪疊,最上蓋以厚麻袋,使其發汗,析出水分,取出,將水珠擦去,攤放陰涼處,待表面乾燥後再發汗,如此反復3~4次至表面皺縮,皮色變為褐色,再置陰涼處晾至半干,分部切制,陰干,生用。 茯苓皮:茯苓菌核的外皮,功能利水腫。 赤茯苓:削去外皮後的淡紅色部分,功能滲利濕熱。 白茯苓:切去赤茯苓後的白色部分,亦稱茯苓,切成小方塊,功能滲濕健脾。 茯神:白茯苓中心抱有細松根者,切成方形薄片,功能寧心安神。 [葯化] 含B-茯苓聚糖、茯苓酸、卵磷脂及甾醇等。 [葯理] 1:利尿作用 茯苓利尿機轉不明,而且復方較單味葯作用明顯。 2:鎮靜作用 茯苓煎劑對小鼠腹腔注射,可以抑制自發活動,並能對抗咖啡因所致小鼠興奮過度,對巴比妥的麻醉有協同作用。 3:心血管系統 乙醇提取物使心肌收縮力加強,心率增加。 4:消化系統 茯苓對於四氯化碳所引起的小鼠肝損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 5:抗腫瘤作用 茯苓多糖對小鼠肉瘤有抑製作用,其作用與胸腺有關,可激活局部補體。 (1)在體內具抗癌活性,並能促進人體的免疫功能;所含茯苓聚糖對肉瘤S-180的抑制效率可達96.88%。 (2)浸劑對正常兔作腹腔注射有利尿作用;乙醚或乙醇提取物能使離體蛙心收縮加強,對家兔血糖則先使升高而後降低。 (3)茯神煎劑對小鼠有鎮靜作用,茯苓的鎮靜作用次於茯神。 [葯性] 甘、淡、平、歸肺、胃、腎經。 [葯效] 敗毒抗癌、利水化飲、健脾寧心。 利水滲濕,健脾,化痰,寧心安神 [葯用] (1)敗毒抗癌,用於癌瘤積毒、肺癌 茯苓、麥冬、川貝各15克,紫河車、熟地、生地、澤瀉、豬苓、紫貝齒、首烏、龍骨各12克,當歸、白芍、女貞子、白術、丁香、神曲、麥芽、山楂、雞內金、阿膠(烊兌)、玳瑁末、蘆薈各9克,砂仁、人參各6克,硃砂、琥珀、甘草各3克,牡蠣、禹余糧各30克 水煎服,日1劑。連服1周後,接服下方:半枝蓮、忽木各30克 水煎服,日1劑。連服1周後,又換服上方。如此交流換服,至痰喘、胸痛等基本症狀緩解,X線復查陰影消失。胃癌 茯苓、龍葵、半枝蓮各15克,紅參、白術、黃芪各9克,訶子肉6克,乾薑、丁香、炙甘草各3克 水煎服,日1劑。能使面浮足腫、腹脹便溏等症狀逐漸改善,飲食好轉。食管癌 茯苓45克,赭石。清半夏、石竹根各30克,蘇梗、橄欖各18克,枳殼15克,橘紅、生薑各9克,硼砂3克 水煎2次,早、晚分服,日1劑,繼續服用,能使症門面減輕,進食順利,X線復查癌灶明顯縮小。肝癌 茯苓、龍葵各45克,白英、半枝蓮各15克,白芍、丹皮各9克,玄參6克 水煎2次分服。能使自覺症狀逐漸消失,肝縮小到正常范圍。同位素掃描放射區顯影分布均勻。淋巴肉瘤 茯苓、丹參、生牡蠣各30克,鱉甲15克,鬱金、枳殼、白術、柴胡、紅花、五靈脂、雞內金、白芍各9克,木香、砂仁各6克,甘草4.5克水煎服。可使症狀緩解,3個月後有片顯示淋巴結縮小。宮頸癌 茯苓、半枝蓮、蜀羊泉各30克,山葯、生地各15克,知母、黃柏、澤瀉各9克,牡丹皮6克,紅棗10枚 水煎服。能使白帶減少,尿頻,腰竣等症狀好轉,局中病灶消失。子宮肌瘤 茯苓、桂枝、當歸、牡丹皮各180克,桃仁、赤芍、海藻、牡蠣、鱉甲各120克,紅花75克,三棱、莪術、乳香、沒葯各60克 共研細末,煉蜜和為桂枝茯苓丸,丸重9克,每服1丸,日3次,溫開水送,持續服葯1年,能使月經正常,肌瘤消失。白血病 茯苓、喜樹根皮各15克,白花丹、白花蛇舌草、馬鞭草、葵樹子各9克 水煎服。能使症狀獲完全或部分緩解,延長生存期,宜於急性各型。 (2)利水化飲,用於水濕痰飲:治水濕瀦留 茯苓30克,白術15克,豬苓、大腹皮、木瓜各12克,檳榔、蘇梗、澤瀉、桑白皮、陳皮各9克,人參、炙甘草各3克 水煎服。脾虛不化、茯苓、黨參、白術各60克,神曲、麥芽、山楂、山葯、砂仁、陳皮、肉豆蔻霜各30克,木香、黃連、甘草各22克,共研細末,水泛為健脾丸,每服9克,日2服,溫開水送。心神失養 茯苓9克,酸棗仁15克,知母6克,川芎4.5克,甘草3克 水煎服,為酸棗仁湯。亦宜於虛煩不眠、心悸眩暈等症。 [葯量] 煎劑:3~45克。丸散:3.18~9克 【臨床應用】 1:用於小便不利,水腫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滲濕,而葯性平和,利水而不傷正氣,為利水滲濕要葯。凡小便不利、水濕停滯的癥候,不論偏於寒濕,或偏於濕熱,或屬於脾虛濕聚,均可配合應用。如偏於寒濕者,可與桂枝、白術等配伍;偏於濕熱者,可與豬苓、澤瀉等配伍;屬於脾氣虛者,可與黨參、黃耆、白術等配伍;屬虛寒者,還可配附子、白術等同用。 2:用於脾虛泄瀉,帶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滲濕,對於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泄瀉、帶下,應用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常與黨參、白術、山葯等配伍。有可用為補肺脾,治氣虛之輔佐葯。 3:用於痰飲咳嗽,痰濕入絡,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滲濕,又具健脾作用,對於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停聚化生痰飲之症,具有治療作用。可用半夏、陳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術同用。治痰濕入絡、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殼同用。 4:用於心悸,失眠等症茯苓能養心安神,故可用於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與人參、遠志、酸棗仁等配伍。

㈢ 茯苓的功效是什麼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1、可以利尿

茯苓的功效是可以利尿,因為其中含有茯苓素,回能夠起答到利尿的功效,能加速排出體內的鈉、鉀等電解質。

2、可以增強免疫力

茯苓中含有很多多糖,這些多糖都是極易被人體吸收的。人體吸收了這些物質之後,可以增強自身的免疫功能,預防疾病的產生。

3、可以改善記憶力

茯苓中含有一種叫做膽鹼的物質,這種物質能夠增強大腦的功能,對於改善記憶力有良效。

茯苓

㈣ 茯岑是什麼中葯,有別名嗎

是茯苓吧!!
茯苓
(雲苓、松苓、茯靈)
[概述]茯苓為寄生在松樹根上的菌類植物,形狀像甘薯,外皮黑褐色,裡面白色或粉紅色。中醫入葯,有利尿、鎮靜作用。
[葯物] 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乾燥菌核,多寄生於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產於雲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
秋春間採挖,栽培品一般在接種後三年採挖。洗凈,熱草,逐層鋪疊,最上蓋以厚麻袋,使其發汗,析出水分,取出,將水珠擦去,攤放陰涼處,待表面乾燥後再發汗,如此反復3~4次至表面皺縮,皮色變為褐色,再置陰涼處晾至半干,分部切制,陰干,生用。
茯苓皮:茯苓菌核的外皮,功能利水腫。
赤茯苓:削去外皮後的淡紅色部分,功能滲利濕熱。
白茯苓:切去赤茯苓後的白色部分,亦稱茯苓,切成小方塊,功能滲濕健脾。
茯神:白茯苓中心抱有細松根者,切成方形薄片,功能寧心安神。
[葯化] 含B-茯苓聚糖、茯苓酸、卵磷脂及甾醇等。
[葯性] 甘、淡、平、歸肺、胃、腎經。
[葯效] 敗毒抗癌、利水化飲、健脾寧心。
利水滲濕,健脾,化痰,寧心安神
[葯用] (1)敗毒抗癌,用於癌瘤積毒、肺癌 茯苓、麥冬、川貝各15克,紫河車、熟地、生地、澤瀉、豬苓、紫貝齒、首烏、龍骨各12克,當歸、白芍、女貞子、白術、丁香、神曲、麥芽、山楂、雞內金、阿膠(烊兌)、玳瑁末、蘆薈各9克,砂仁、人參各6克,硃砂、琥珀、甘草各3克,牡蠣、禹余糧各30克 水煎服,日1劑。連服1周後,接服下方:半枝蓮、忽木各30克 水煎服,日1劑。連服1周後,又換服上方。如此交流換服,至痰喘、胸痛等基本症狀緩解,X線復查陰影消失。胃癌 茯苓、龍葵、半枝蓮各15克,紅參、白術、黃芪各9克,訶子肉6克,乾薑、丁香、炙甘草各3克 水煎服,日1劑。能使面浮足腫、腹脹便溏等症狀逐漸改善,飲食好轉。食管癌 茯苓45克,赭石。清半夏、石竹根各30克,蘇梗、橄欖各18克,枳殼15克,橘紅、生薑各9克,硼砂3克 水煎2次,早、晚分服,日1劑,繼續服用,能使症門面減輕,進食順利,X線復查癌灶明顯縮小。肝癌 茯苓、龍葵各45克,白英、半枝蓮各15克,白芍、丹皮各9克,玄參6克 水煎2次分服。能使自覺症狀逐漸消失,肝縮小到正常范圍。同位素掃描放射區顯影分布均勻。淋巴肉瘤 茯苓、丹參、生牡蠣各30克,鱉甲15克,鬱金、枳殼、白術、柴胡、紅花、五靈脂、雞內金、白芍各9克,木香、砂仁各6克,甘草4.5克水煎服。可使症狀緩解,3個月後有片顯示淋巴結縮小。宮頸癌 茯苓、半枝蓮、蜀羊泉各30克,山葯、生地各15克,知母、黃柏、澤瀉各9克,牡丹皮6克,紅棗10枚 水煎服。能使白帶減少,尿頻,腰竣等症狀好轉,局中病灶消失。子宮肌瘤 茯苓、桂枝、當歸、牡丹皮各180克,桃仁、赤芍、海藻、牡蠣、鱉甲各120克,紅花75克,三棱、莪術、乳香、沒葯各60克 共研細末,煉蜜和為桂枝茯苓丸,丸重9克,每服1丸,日3次,溫開水送,持續服葯1年,能使月經正常,肌瘤消失。白血病 茯苓、喜樹根皮各15克,白花丹、白花蛇舌草、馬鞭草、葵樹子各9克 水煎服。能使症狀獲完全或部分緩解,延長生存期,宜於急性各型。
(2)利水化飲,用於水濕痰飲:治水濕瀦留 茯苓30克,白術15克,豬苓、大腹皮、木瓜各12克,檳榔、蘇梗、澤瀉、桑白皮、陳皮各9克,人參、炙甘草各3克 水煎服。脾虛不化、茯苓、黨參、白術各60克,神曲、麥芽、山楂、山葯、砂仁、陳皮、肉豆蔻霜各30克,木香、黃連、甘草各22克,共研細末,水泛為健脾丸,每服9克,日2服,溫開水送。心神失養 茯苓9克,酸棗仁15克,知母6克,川芎4.5克,甘草3克 水煎服,為酸棗仁湯。亦宜於虛煩不眠、心悸眩暈等症。
[葯量] 煎劑:3~45克,白茯苓應切片或製成粉以利葯效發揮。丸散:3.18~9克

㈤ 伏苓中葯作用

(1)敗毒抗癌,用於癌瘤積毒、肺癌 茯苓、麥冬、川貝各15克,紫河車、熟地、生地、澤瀉、豬苓、紫貝齒、首烏、龍骨各12克,當歸、白芍、女貞子、白術、丁香、神曲、麥芽、山楂、雞內金、阿膠(烊兌)、玳瑁末、蘆薈各9克,砂仁、人參各6克,硃砂、琥珀、甘草各3克,牡蠣、禹余糧各30克 水煎服,日1劑。連服1周後,接服下方:半枝蓮、忽木各30克 水煎服,日1劑。連服1周後,又換服上方。如此交流換服,至痰喘、胸痛等基本症狀緩解,X線復查陰影消失。胃癌 茯苓、龍葵、半枝蓮各15克,紅參、白術、黃芪各9克,訶子肉6克,乾薑、丁香、炙甘草各3克 水煎服,日1劑。能使面浮足腫、腹脹便溏等症狀逐漸改善,飲食好轉。食管癌 茯苓45克,赭石。清半夏、石竹根各30克,蘇梗、橄欖各18克,枳殼15克,橘紅、生薑各9克,硼砂3克 水煎2次,早、晚分服,日1劑,繼續服用,能使症門面減輕,進食順利,X線復查癌灶明顯縮小。肝癌 茯苓、龍葵各45克,白英、半枝蓮各15克,白芍、丹皮各9克,玄參6克 水煎2次分服。能使自覺症狀逐漸消失,肝縮小到正常范圍。同位素掃描放射區顯影分布均勻。淋巴肉瘤 茯苓、丹參、生牡蠣各30克,鱉甲15克,鬱金、枳殼、白術、柴胡、紅花、五靈脂、雞內金、白芍各9克,木香、砂仁各6克,甘草4.5克水煎服。可使症狀緩解,3個月後有片顯示淋巴結縮小。宮頸癌 茯苓、半枝蓮、蜀羊泉各30克,山葯、生地各15克,知母、黃柏、澤瀉各9克,牡丹皮6克,紅棗10枚 水煎服。能使白帶減少,尿頻,腰竣等症狀好轉,局中病灶消失。子宮肌瘤 茯苓、桂枝、當歸、牡丹皮各180克,桃仁、赤芍、海藻、牡蠣、鱉甲各120克,紅花75克,三棱、莪術、乳香、沒葯各60克 共研細末,煉蜜和為桂枝茯苓丸,丸重9克,每服1丸,日3次,溫開水送,持續服葯1年,能使月經正常,肌瘤消失。白血病 茯苓、喜樹根皮各15克,白花丹、白花蛇舌草、馬鞭草、葵樹子各9克 水煎服。能使症狀獲完全或部分緩解,延長生存期,宜於急性各型。 (2)利水化飲,用於水濕痰飲:治水濕瀦留 茯苓30克,白術15克,豬苓、大腹皮、木瓜各12克,檳榔、蘇梗、澤瀉、桑白皮、陳皮各9克,人參、炙甘草各3克 水煎服。脾虛不化、茯苓、黨參、白術各60克,神曲、麥芽、山楂、山葯、砂仁、陳皮、肉豆蔻霜各30克,木香、黃連、甘草各22克,共研細末,水泛為健脾丸,每服9克,日2服,溫開水送。心神失養 茯苓9克,酸棗仁15克,知母6克,川芎4.5克,甘草3克 水煎服,為酸棗仁湯。亦宜於虛煩不眠、心悸眩暈等症。 [葯量] 煎劑:3~45克,白茯苓應切片或製成粉以利葯效發揮。丸散:3.18~9克

㈥ 氣滯血瘀的女人吃什麼中葯最好

「氣滯血瘀大多是因患者憂思過度,或者久坐少動,致肝脾失調,氣機淤滯,不能暢達,氣滯而血瘀,通降失常,氣血瘀滯,氣滯日久,血行不暢,瘀血內生,或因飲食不節,暴飲暴食,傷及脾胃,濕熱阻滯脾胃氣機,氣滯而血瘀,或因外感風寒,暑熱濕邪,寒凝氣滯,經絡受阻,不通則痛,寒邪不解氣滯血瘀指氣機郁滯日久而致血行瘀阻的病機。血液的正常運行,有賴於氣的推動,若氣行不暢,無法行血,則血停而瘀生矣。 「……蓋氣者,血之帥也,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氣溫則血滑,氣寒則血凝,氣有一息之不運,則血有一息之不行。」 「氣結則血凝。」氣滯、血瘀互為因果,氣滯導致血瘀,血瘀又加重氣滯。多由情志郁結或跌仆閃挫而致。治宜行氣活血化瘀,可用血府逐瘀湯類。病機,因氣機郁滯日久而致血行瘀阻的病機。
氣滯血瘀,是指因氣的運行郁滯不暢,導致血液運行障礙,出現血瘀的病理狀態。
氣滯血瘀多因情志內傷,抑鬱不遂,氣機阻滯,而致血瘀。肝主疏泄而藏血,肝氣的疏泄作用在氣機調暢中起著關鍵作用,因而氣滯血瘀多與肝失疏泄密切相關。臨床上多見胸脅脹滿疼痛,瘕聚、症積等病證。肺主氣,調節全身氣機,輔心運血,若邪阻肺氣,宣降失司,日久可致心、肺氣滯血瘀,而見咳喘、心悸、胸痹、唇舌青紫等表現。
氣滯可導致血瘀,血瘀必兼氣滯。由於氣滯和血瘀互為因果,多同時並存,常難以明確區分孰先孰後。如閃挫外傷等因素,就是氣滯和血瘀同時形成。但無論何種原因所致的氣滯血瘀,辨別氣滯與血瘀的主次則是必要的。
中醫 刺痛拒按,痛處不移,面色晦暗或黧黑。
胸脅脹悶,走竄疼痛,性情急躁或抑鬱;或譫語,或發狂;或脅下痞塊,堅硬不移;或口唇爪甲青紫,肌膚甲錯;或口渴但欲嗽水不欲咽;或皮膚紫斑,或肌表有絲狀血縷,或腹部青筋外露,或下肢青筋脹痛;或大便色黑如柏油;或痛經,閉經、惡露不盡,血色紫暗夾有血塊。
舌脈:舌紫暗或有瘀斑,脈細澀或沉澀,或結代。
治療法則: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血府逐瘀湯、身痛逐瘀湯、復元活血湯、少腹逐瘀湯、通竅活血湯、膈下逐瘀湯等。

㈦ 伏苓是什麼

[葯物] 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乾燥菌核,多寄生於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產於雲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 秋春間採挖,栽培品一般在接種後三年採挖。洗凈,熱草,逐層鋪疊,最上蓋以厚麻袋,使其發汗,析出水分,取出,將水珠擦去,攤放陰涼處,待表面乾燥後再發汗,如此反復3~4次至表面皺縮,皮色變為褐色,再置陰涼處晾至半干,分部切制,陰干,生用。 茯苓皮:茯苓菌核的外皮,功能利水腫。 赤茯苓:削去外皮後的淡紅色部分,功能滲利濕熱。 白茯苓:切去赤茯苓後的白色部分,亦稱茯苓,切成小方塊,功能滲濕健脾。 茯神:白茯苓中心抱有細松根者,切成方形薄片,功能寧心安神。 [葯化] 含B-茯苓聚糖、茯苓酸、卵磷脂及甾醇等。 [葯理] 1:利尿作用 茯苓利尿機轉不明,而且復方較單味葯作用明顯。 2:鎮靜作用 茯苓煎劑對小鼠腹腔注射,可以抑制自發活動,並能對抗咖啡因所致小鼠興奮過度,對巴比妥的麻醉有協同作用。 3:心血管系統 乙醇提取物使心肌收縮力加強,心率增加。 4:消化系統 茯苓對於四氯化碳所引起的小鼠肝損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 5:抗腫瘤作用 茯苓多糖對小鼠肉瘤有抑製作用,其作用與胸腺有關,可激活局部補體。 (1)在體內具抗癌活性,並能促進人體的免疫功能;所含茯苓聚糖對肉瘤S-180的抑制效率可達96.88%。 (2)浸劑對正常兔作腹腔注射有利尿作用;乙醚或乙醇提取物能使離體蛙心收縮加強,對家兔血糖則先使升高而後降低。 (3)茯神煎劑對小鼠有鎮靜作用,茯苓的鎮靜作用次於茯神。 [葯性] 甘、淡、平、歸肺、胃、腎經。 [葯效] 敗毒抗癌、利水化飲、健脾寧心。 利水滲濕,健脾,化痰,寧心安神 [葯用] (1)敗毒抗癌,用於癌瘤積毒、肺癌 茯苓、麥冬、川貝各15克,紫河車、熟地、生地、澤瀉、豬苓、紫貝齒、首烏、龍骨各12克,當歸、白芍、女貞子、白術、丁香、神曲、麥芽、山楂、雞內金、阿膠(烊兌)、玳瑁末、蘆薈各9克,砂仁、人參各6克,硃砂、琥珀、甘草各3克,牡蠣、禹余糧各30克 水煎服,日1劑。連服1周後,接服下方:半枝蓮、忽木各30克 水煎服,日1劑。連服1周後,又換服上方。如此交流換服,至痰喘、胸痛等基本症狀緩解,X線復查陰影消失。胃癌 茯苓、龍葵、半枝蓮各15克,紅參、白術、黃芪各9克,訶子肉6克,乾薑、丁香、炙甘草各3克 水煎服,日1劑。能使面浮足腫、腹脹便溏等症狀逐漸改善,飲食好轉。食管癌 茯苓45克,赭石。清半夏、石竹根各30克,蘇梗、橄欖各18克,枳殼15克,橘紅、生薑各9克,硼砂3克 水煎2次,早、晚分服,日1劑,繼續服用,能使症門面減輕,進食順利,X線復查癌灶明顯縮小。肝癌 茯苓、龍葵各45克,白英、半枝蓮各15克,白芍、丹皮各9克,玄參6克 水煎2次分服。能使自覺症狀逐漸消失,肝縮小到正常范圍。同位素掃描放射區顯影分布均勻。淋巴肉瘤 茯苓、丹參、生牡蠣各30克,鱉甲15克,鬱金、枳殼、白術、柴胡、紅花、五靈脂、雞內金、白芍各9克,木香、砂仁各6克,甘草4.5克水煎服。可使症狀緩解,3個月後有片顯示淋巴結縮小。宮頸癌 茯苓、半枝蓮、蜀羊泉各30克,山葯、生地各15克,知母、黃柏、澤瀉各9克,牡丹皮6克,紅棗10枚 水煎服。能使白帶減少,尿頻,腰竣等症狀好轉,局中病灶消失。子宮肌瘤 茯苓、桂枝、當歸、牡丹皮各180克,桃仁、赤芍、海藻、牡蠣、鱉甲各120克,紅花75克,三棱、莪術、乳香、沒葯各60克 共研細末,煉蜜和為桂枝茯苓丸,丸重9克,每服1丸,日3次,溫開水送,持續服葯1年,能使月經正常,肌瘤消失。白血病 茯苓、喜樹根皮各15克,白花丹、白花蛇舌草、馬鞭草、葵樹子各9克 水煎服。能使症狀獲完全或部分緩解,延長生存期,宜於急性各型。 (2)利水化飲,用於水濕痰飲:治水濕瀦留 茯苓30克,白術15克,豬苓、大腹皮、木瓜各12克,檳榔、蘇梗、澤瀉、桑白皮、陳皮各9克,人參、炙甘草各3克 水煎服。脾虛不化、茯苓、黨參、白術各60克,神曲、麥芽、山楂、山葯、砂仁、陳皮、肉豆蔻霜各30克,木香、黃連、甘草各22克,共研細末,水泛為健脾丸,每服9克,日2服,溫開水送。心神失養 茯苓9克,酸棗仁15克,知母6克,川芎4.5克,甘草3克 水煎服,為酸棗仁湯。亦宜於虛煩不眠、心悸眩暈等症。 [葯量] 煎劑:3~45克。丸散:3.18~9克 【臨床應用】 1:用於小便不利,水腫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滲濕,而葯性平和,利水而不傷正氣,為利水滲濕要葯。凡小便不利、水濕停滯的癥候,不論偏於寒濕,或偏於濕熱,或屬於脾虛濕聚,均可配合應用。如偏於寒濕者,可與桂枝、白術等配伍;偏於濕熱者,可與豬苓、澤瀉等配伍;屬於脾氣虛者,可與黨參、黃耆、白術等配伍;屬虛寒者,還可配附子、白術等同用。 2:用於脾虛泄瀉,帶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滲濕,對於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泄瀉、帶下,應用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常與黨參、白術、山葯等配伍。有可用為補肺脾,治氣虛之輔佐葯。 3:用於痰飲咳嗽,痰濕入絡,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滲濕,又具健脾作用,對於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停聚化生痰飲之症,具有治療作用。可用半夏、陳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術同用。治痰濕入絡、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殼同用。 4:用於心悸,失眠等症茯苓能養心安神,故可用於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與人參、遠志、酸棗仁等配伍。

㈧ 中葯!伏苓有什麼用處

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脾、肺、腎經;氣微性和,可升可降;具有利水滲濕內,健脾補中容,寧心安神的功效;
1、主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嗽,食少脘悶,嘔吐,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遺精白濁。
2、適宜小便不利、脾虛食少、大便泄瀉、水腫漲滿、癌症、肝病、糖尿病患者。
3、 陰虛而無濕熱、虛寒精滑、氣虛下陷者慎服。
禁忌:茯苓惡白斂,畏牡蒙、地榆、雄黃、秦艽、龜甲,忌米醋

㈨ 茯苓是什麼葯治什麼的

是一種中葯
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
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版飲咳逆,嘔噦,泄瀉,遺權精,淋濁,驚悸,健忘。
①《本經》: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②《別錄》:止消渴,好睡,大腹,淋瀝,膈中痰水,水腫淋結。
開胸腑,調臟氣,伐腎邪,長陰,益氣力,保神守中。
③《葯性論》:開胃,止嘔逆,善安心神。
主肺痿痰壅。
治小兒驚癇,心腹脹滿,婦人熱淋。
④《日華子本草》:補五勞七傷,安胎,暖腰膝,開心益智,止健忘。
⑤《傷寒明理論》:滲水緩脾。
⑥《醫學啟源》:除濕,利腰臍間血,和中益氣為主。
治溺黃或赤而不利。
《主治秘訣》雲,止瀉,除虛熱,開腠理,生津液。
⑦王好古:瀉膀胱,益脾胃。
治腎積奔豚。
⑧《葯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頭眩煩

㈩ 症瘕的辨證施治

1.氣滯型
證候小腹有包塊,積塊不堅,推之可移,時聚時散,或上或下,時感疼痛,痛無定處,小腹脹滿,胸悶不舒,精神抑鬱,月經不調,舌紅,苔薄,脈沉弦。治則:疏肝解郁,行氣散結。主方:金歸婦康丸。方葯:當歸、鬱金、紅花、二花、香附、三棱、莪術、昆布、元胡、小茴香、乳香、沒葯、敗醬草、白花蛇草、穿山甲、皂刺;上葯共研細末,水泛為丸,如黃豆大小,日三次,溫水送服;香棱丸:木香、丁香、三棱、莪術、枳殼、青皮、川楝子、小茴香;上葯共研細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硃砂為衣。
2.血瘀型
證候:小腹有包塊,積塊堅硬,固定不移,疼痛拒按,肌膚少澤,口乾不欲飲,月經延後或淋漓不斷,面色晦黯,舌紫黯,苔厚而干,脈沉澀有力。治則:活血破瘀,散結消瘕。主方:桂枝茯苓丸。方葯: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赤芍、各等分。研細末,煉蜜為丸。若積塊堅牢者,酌加鱉甲、穿山甲以軟堅散結,化瘀消瘕;疼痛劇烈者,酌加延胡索、莪術、姜黃以行氣活血止痛;小腹冷痛者,酌加小茴香、炮姜以溫經散寒;月經過多,崩漏不止者,酌加三七粉、炒蒲黃、血餘炭等化瘀止血。若血瘀甚者,兼肌膚甲錯,兩目黯黑,用大黃廑蟲丸。本方重在取其蟲類搜剔脈絡,祛瘀消瘕。
3.痰濕型
證候:小腹有包塊,按之不堅,或時作痛,帶下量多,色白質黏稠,胸脘痞悶,時欲嘔惡,經行愆期,甚或閉而不行,舌淡胖,苔白膩,脈弦滑。治則:除濕化痰,散結消瘕。主方:散聚湯。方葯:半夏、橘皮、茯苓、當歸、杏仁、桂心、檳榔、甘草。
若脾胃虛弱,納差神疲者,酌加黨參、白術健脾益氣。若兼血滯者,用三棱煎:三棱、莪術、青橘皮、半夏、麥芽,淡醋湯下。痰積多,姜湯下。
4.毒熱型
證候:小腹有包塊拒按,下腹及腰骶疼痛,帶下量多,色黃或五色雜下,可伴經期提前或延長,經血量多,經前腹痛加重,煩躁易怒,發熱口渴,便秘溲黃,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治則:解毒除濕,破瘀消瘕。主方:銀花蕺菜飲。方葯:赤芍、丹皮、丹參、三棱、莪術、皂角刺、銀花、蕺菜、土茯苓、炒荊芥、甘草。若小腹包塊疼痛,兼帶下量多,色黃稠如膿,或五色帶雜下,臭穢難聞,疑為惡性腫瘤者,酌加半枝蓮、穿心蓮、白花蛇舌草、七葉一枝花以清熱解毒消瘕。

熱點內容
一點紅盆景 發布:2025-08-26 13:59:51 瀏覽:38
盆景手剪 發布:2025-08-26 13:49:00 瀏覽:884
送給老外的情人節賀卡 發布:2025-08-26 13:42:38 瀏覽:360
江西盆景廠 發布:2025-08-26 13:31:09 瀏覽:75
牡丹亭英文版 發布:2025-08-26 13:06:50 瀏覽:937
刺梅花圖片它有毒嗎 發布:2025-08-26 12:52:31 瀏覽:375
丁香婷婷6月 發布:2025-08-26 12:42:57 瀏覽:784
梅花鹿動圖 發布:2025-08-26 12:39:47 瀏覽:172
盆栽葫蘆的種植方法 發布:2025-08-26 12:39:29 瀏覽:143
福建茶盆景修剪 發布:2025-08-26 12:34:34 瀏覽: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