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舸別墅

牡丹舸別墅

發布時間: 2024-01-13 17:47:31

1. 西湖美景

西湖十景:
蘇堤春曉 雙峰插雲 三潭印月 麴院風荷 平湖秋月
南屏晚鍾 柳浪聞鶯 雷峰夕照 花港觀魚 斷橋殘雪
名人祠廟:岳王廟,於謙祠,鐵公廟,蘇曼殊墓

2. 鼓樓學區房有哪些小區

鼓樓區

學校名稱
對應中學

對應學區房

南京市琅琊路小學
二十九中

錢塘路小區,頤和路小區,北京西路小區(19—69號、包括69號—1、34—70號、包括70號—1),北京西路民國別墅,玉泉路小區,北京西路70號小區,靈隱路小區,蘇寧華瑰園,天目路小區(20號—底、23號—底),西康路(7—33號、40—52號),牯嶺路(1—9號、9號-1、2—18號),天竺路,普陀路,莫幹路,頤和路,

力學小學
二十九中

仙霞公寓,劍閣路小區 ,漢口西路小區(74號—底),山陰路小區,石鍾路小區,虎丘路小區,匡廬新村,西康路3號,南京師范大學小區,北東瓜市小區,漢口西路200號,培德里,揚州路小區,匡廬路小區,仙霞路小區,西康路小區(1—5號、2—38號),河海大廈,匡廬花園,寧海路(123號—底、96號—底)

拉薩路小學
二十九中致遠中學

怡景花園,金鵬大廈 ,永慶村小區,牌樓巷小區, 百步坡小區、峨嵋嶺十九號小區,五台山莊,峨嵋嶺小區,拉薩路小區,漢中路(140—280號),北校尉營小區,廣州路215-2號,廣州路264號,廣州路252號-270號,廣州路小區(159—215號、192—298號),金鼎灣今朝天下

芳草園小學
寧海中學分校

芳草園,藍天園,碧樹園

銀城小學
金陵匯文或寧海中學

瑞園,銀城花園 ,蘇寧雅瑰園,辰龍廣場,聚福園,東寶花園,銀城聚錦園,辰龍綠苑,蘇寧馨瑰園,長陽花園,長江之家,銀城街小區(單號),百步濱江,永嘉年華,華茂大廈,金舟花園,東寶大廈,香榭里花園,正大濱江瑞景家園,銀城錦一方,育才公寓,天璽國際廣場,時代天地廣場,龍江國際社區,長江之家瀚宮,湘江路18號,錦江路68號,清涼門大街201號,東寶路以北

金陵匯文小學
匯文中學

清河新寓(一至二村),金陵世紀花園,臨江新寓,望江新寓,乾和福邸,錦江花苑,天水濱江花園,世紀之星,清江公寓,郵政世紀花園,東寶嘉景苑,典雅大廈,政院新寓,江東北路小區91-109號

龍江小學
寧海中學分校

寶地園,騰飛園,港龍花園,中青園,月光廣場,新城市花園,朗晴名居,裕順雅苑,金陵名人居,晶元雅居,華景閣,金陵御沁園,定淮門大街小區(11、15號),正泰大廈,正泰花苑,龍園西路(56號、59號、80號),龍津街,龍騰街

鼓樓一中心小學
南大附中

明華新村,豆菜橋小區,慈悲社小區,大鐧銀巷小區,干河沿前街小區,五台花園,蘭芝堂,沈舉人巷,明華清園,五台山小區,銀環公寓,麻家巷小區,平家巷小區,華僑路小區,上海路(1—75號、2—68號),廣州路小區(1—157號、146—190號),蘭之堂,華僑公寓,金輪國際廣場,蘇寧環球,君臨國際,漢中路(2—138號),沈舉人巷後街,雙石鼓,雙石新村,五台山村,興業里,管家橋小區,高家酒館,後北街,中山路(1—199號),豆菜巷,盔頭巷

南京市漢江路小學
二十九中致遠校區

金信花園,杏聚村,丁香園,蘇寧千秋情緣,蘇城南苑,蘇城北苑,匯賢居,龍鳳花園,江東北路小區(196—208號),龍鳳花園雋鳳園,辰龍紫苑

鳳凰花園城小學(力小分校)
二十九中致遠校區

鳳凰花園城,裕華名居城,怡和佳苑,天啟花園,鳳凰花園城福安園,鳳凰花園城金陵園,鳳凰花園城清溪園,鳳凰花園城靜幽園,銀城聚澤園,管子橋,中心南村

南京市白雲園小學
寧海中學分校

白雲園,花開四季,曲水文華,金海園,西城風尚,新城市廣場,新城市假日廣場,芳町園,陽光廣場(高教五幢高層),陽光錦綉閣,陽光金峰閣,樹客國際

漢口路小學
南大附中或二十九中

合群新村,陶谷新村,南東瓜市,南秀村,隨園小區,漢口路小區,北秀村小區,南北秀村,上海路小區(77號-底,80號-底),青島路小區,蘇州路小區,天目路小區(1-21號,2-18號),廣州路小區(2-144號),金銀街小區,上海路新村,南陰陽營,武夷路小區,鼓樓新村,北陰陽營小區,華新巷小區,中山路(201-底),小粉橋,東合群新村,平倉巷,南秀村,趙家菜園,漢口西路小區(1-65號,2-72號),西橋小區(6號-底),三省里,雲南路小區(25號-底,40號-底),北京西路小區(13-17號,14-32號),寧海路(1-121號,2-94號)

赤壁路小學(山西路小學並入)
五十中/二十九中/寧海中學分校

西康新村,三步兩橋,琅琊新村,天津新村,童家山小區,寧夏路小區,馬鞍山路小區,水佐崗小區,水佑崗,星漢城市花園,寧夏路18號,西康路45號,三步兩橋18號,虎踞北路4號小區,江蘇路小區,竹林新村,東門新村,康藏路小區,山西南村,北四衛頭小區,老菜市,虎嘯花園,祁家橋小區,山西路小區,人和佳園,勤益里小區,人和街小區,樂業村小區,湖南路小區(48-底,187-底),傅佐路小區,大方巷小區,華安新村,大富里,西康路小區(35號—底,54—底),四衛頭小區,水佐崗32巷,江蘇議事園,水佐崗48巷小區,大方新村,虎踞北路小區(2-50號),北京西路72號,中山北路小區(34-148號、81-249號)

三牌樓小學
南京市五十中

模範新村,三牌樓小區(1—159號、2—168號),北一村,北二村,中山北路(202—212號),鐵路中街(1—50)號,西柏果園,狗耳巷小區,經典家園,寧和新寓、天和園、廣東路小區,模範馬路(87號—底,58號—底),開元新寓,和會街小區,新模範馬路(38號—底)

南京市天妃宮小學
南京十二中

建寧路(280-292),中山北路小區342-354號,408-574號,楊家花園,閱江廣場,建寧新村,光夏新村,鹽倉橋小區,鹽大街小區,盧龍山莊,鹽西街小區,北祖師庵,多倫路小區,鹽東街小區,晶典國際,商場北路,承德路,熱河路,鮮魚巷,惠民橋,永寧街,正豐街,商埠街,公共路,鐵路埂,大馬路,天保里(天光里、天祥里),江邊路,鐵路橋,龍江路,營盤街,中山北路530巷,劉家灣,黃土山,驢子巷,於家巷小區,桃園村,建寧路雙號188-204號,單號255-293號,長征醫院南京分院家屬區,花家橋,大橋南路小區,中山北路342-354號

南師附中樹人學校附屬小學(鄭和小學和天妃宮小學分校合並校)
南師附中樹人學校

新河二村,舸舫西園,新河一村,定淮門大街(18、20、28、30、32號),新和園,迎江園,民佳園小區,蘇寧璞邸,紫金上河苑,清江西苑,清江花苑,清江花苑碧波園,清江花苑明月園,清江花苑綠茵園,清江花苑圓夢園,清江花苑清風園,清江花苑嘉禾園,逸沁園,百合果園,恆盛金陵灣

察哈爾路小學
南京工業大學附屬初級中學(八中校區)

察哈爾路小區,雙門樓小區,中山北路(214-254號,285-309號),鎮江路(14號-底,27號-底),虎踞北路(86號-底,75號-底),鎮江路小區,桃清苑小區,核工桂花園,華嚴崗,金源太古城

寶船小學
寧海中學分校

寧工新寓(一至二村),舸舫園,濱江廣場,天平新村,海德衛城,金灣花園,華保新寓,寶苑新寓,灕江雅苑,中保綠苑,江濱新寓,西苑公寓,鼓教新村,高教新村,聞濤公寓,寶船聽濤,江景園,寧西公寓,蘇武公寓,辰龍雅苑,銀城街小區,創新濱江廣場

莫愁新寓小學
二十九中致遠中學

華陽佳園華明苑,華陽佳園華清苑,華陽佳園華貴苑,華陽佳園華彩苑,華陽佳園華聚苑,莫愁花園,莫愁花園牡丹里,莫愁花園海棠里,莫愁新寓鬱金里,莫愁新寓荷花里,莫愁新寓勝棋里,莫愁新寓湧泉里,莫愁新寓迎春里,莫愁新寓,楓亞苑,名城世紀園,龍鳳玫瑰園,鳳凰新村(除1-9幢外),鳳凰二村,鳳凰三村,鳳凰西街小區(單161號—底、雙60號—底),漢北街8號,金地苑,教工新村,商校小區,鳳凰西街146號,勁順花園,鳳凰西街188號,漢中門大街58號

天正小學
南京八中

天正湖濱花園,鳳凰和鳴,建設新村,江西路小區,蘆席營小區(82號),許府巷(2-36、42-46、3-7、17-19、25-41),中央路(341-345、365-367、379、381)、南昌路(2、6-28、34-36)

南京市方興小學
濱江中學

方家營、南堡新寓、寶塔橋東街小區、大橋新村,甜水灣小區,橋景苑

古平崗小學
南京工業大學附屬中學——八中

古平崗小區,古平崗一號,古平崗十四所,定淮門6號小區,定淮門三號,定淮門新寓,虎踞北路53號,聖淘沙花城,佳盛花園,龍池庵小區,歸雲堂,久安里,四維新村,宏業村小區,南祖師庵,金城花園(鼓樓),利群村,戴家巷小區,麗晶國際,港口小區

青雲巷小學
南大附中

大鍾新村,高雲嶺小區,厚載巷小區(27-底、36號-底),青雲巷小區(鼓樓),湖北路小區,新泉里小區,文雲巷小區,厚載村,裴家橋小區,裴西村,獅子橋小區,中央路(1-165號),中山北路(2-32號),湖南路(1-185號,2-46號)

南京大學附屬丁家橋小學
南京工業大學附屬中學——五十中

醫平村,青石村小區,長江新村,工人新村(鼓樓),蘆席營70號小區,新金貿花園,蔡家巷小區,東柏果園,新模範馬路9號,丁家橋小區(87號-底),蘆席營(57號-底,除82號),新模範馬路(7-9號,2-36號),老模範馬路(1-85號,2-56號)

長平路小學
三十九中初中部

義民新村,濱江花園,四平路小區,江沿村,仙鹿雅居,五所村小區,三所村,頭所村小區,金川花苑,四平苑,明城華貴園,濱江西苑,康居新寓,新民村,濱江東苑,建寧路102號,建寧路122-152號(雙號),127-251號(單號)

北小分校紅太陽旭日景城小學
曉庄學院附中

旭日景城,雲谷山莊,盛世新寓,星河翠庭,幕府佳園,金域中央,雲燕園小區

南昌路小學
南京工業大學附屬中學——五十中

童家巷小區,馬家街小區,觀音里小區,和平新村,永新里,中央路(單號167—323號),蘆席營(1—55號,2—52號)、新模範馬路(1—5號)

姜家園小學
十二中初中部

姜家園小區,姜圩路小區,勞工新村,中山北路小區,鋒尚國際公寓,百花小區,大發凱鴻雋府,中山北路小區,天正桃源,桃花源居

回龍橋小學
南京工業大學附屬初級中學(八中校區)

校門口,回龍橋小區,晚市,中山北路(251—283號),建鄴村,鎮江路 (2—12號、1—25號)、虎距北路 (52—84號),魯迅園

礪志實驗小學
六十六中學

東井一村小區,東井二村,安懷新村,安懷村,汽輪七村,紫霞公寓,線路新村,萬科紅郡,復地新都國際,東井亭小區

馬台街小學
南京工業大學附屬初級中學(五十中校區)

西流灣小區,虹橋小區,龍倉巷小區,將軍廟,鐵路南街小區,宏景公寓,中山北路(150—200號),司背後,天福園,馬台街小區,平安里小區,新模範馬路(11號—底),新模範馬路小區工行新寓,中山北路200-2

淵聲巷小學
南京大學附屬中學

頭條巷小區,三條巷小區(鼓樓),淵聲巷小區,二條巷(鼓樓),四條巷小區(鼓樓),五條巷,雲南路小區,西橋花苑,西橋小區

江蘇第二師范學院附屬小學(教院附小)
寧海中學分校/二十九中教育集團致遠中學

北京西路76號,石頭城小區、清涼門小區、清涼新村43號-底、場門口小區,石頭城公寓,石頭城新村、西瓜園、西蘆柴廠,虎踞路小區

建寧小學
六十六中學

汽輪一,二村,和燕園,聯合村,燕語華庭,東門街小區,中央門小區

五塘小學
六十六中學

五塘村、五佰新寓、美景雅苑、盛世花園、盛景園、石城花園、汽輪五村,幕府新村,幕府一村,二、三村、白雲新寓、黃方村、窯上村一、二、三、四隊、白雲雅居,石城家園,伍佰新寓,南汽三村

紫竹苑小學
南京工業大學附屬初級中學(八中校區)

匯林綠洲、藍山公寓、紫苑、龍門居、金陵大公館、紫竹林、紫竹苑、新門口小區、鍾阜路小區、東瓜圃橋,黑龍江路小區,新亞苑,匯林綠洲怡林苑,黑龍江路26號,紫竹林28號,紫竹林2號,黑龍江路8巷小區,福建路小區(橋東),匯林綠洲廣林苑,藍山國際公寓,金阜雅苑,紫竹林1號,先鋒廣場

財經大學附屬小學
南京工業大學附屬初級中學(八中校區)

薩家灣、華富大廈、華富園、鍾阜大廈、紅廟、紅廟一巷、福建新村、三牌樓大街(161號-底、170號-底)、頌德里、金川雅苑、交通一村、金川門小區、東妙峰庵小區、西妙峰庵、陵村、中海凱旋門、西瓜圃橋,鐵路北街小區,洪廟巷小區,洪廟一巷,福建路小區(橋西),大橋南路(2-12號),佳樂福新寓,港寧園,虹橋中心

小市中心小學
六十六中學/曉庄學院附中

金基翠城、泰和園、小市街小區、東門街(100號以內)、張王廟、河路道、汽輪三村、汽輪四村、汽輪六村、小市新村、郭家山小區、鐵古廟小區、金碧花園、欣芝園、丁香花園,北城新天地,千禧苑小區,河路道小區

鳳凰街小學
二十九中教育集團致遠中學

鳳凰街小區、中海鳳凰熙岸、鳳凰西街小區、鳳凰庄小區、鳳凰新村(新1-9幢)、蘇寧樂瑰園、鑫宏花園、西城嵐灣、清涼新村(1-42號)、虎踞關小區、廣州路252號-270號、萍聚村,杏林新村,漫城名苑,蔚藍之都,清涼山莊

南京科睿小學(琅琊路小學分校)
金陵匯文學校(初中部)

蘇寧睿城、佳和園,電台責任區門牌號(常口號牌),江東村電台隊全號1-101(順序號),江東村積餘二隊全號25-49(單號),162-302(雙號),江東村積餘三隊,江東村江東四隊,江東門北街33號(發射台),河北一隊(全部),積餘一隊(全部),河北二隊,積善一隊、二隊(鼓樓區),下圩一隊、二隊(鼓樓區),北河口,清江村

鼓樓區第二實驗小學
六十六中學

東井村3號1-39幢,小市村1-29幢,小市村1-100號

復興小學(力學小學分校)
十二中初中部

世茂濱江新城、邊城世家、皇冠鑽石雙星,世茂外灘新城,熱河南路小區,二板橋,長江峰景,潤開華府,白雲小區,五段小區、惠紡園,熱河南路308號,百合華府、白雲亭小區、寧惠公寓、江海大院、張家圩小區,大興碼頭(部隊宿舍)

象山小學
曉庄學院附中

金川新寓、燕江園、燕歸園、象山雅苑、象山新寓、恆盛嘉園、恆茂家園、中浩森林灣、大廟鄉、依山郡、張蔡村、易盛家園,江雁依山郡,水關橋小區,水關橋油運小區,置信雅苑

民生實驗小學
三十九中初中部

工農新村、安樂村、綠城花園、亞東花園、建寧路小區,亞都錦園,玉橋國際公寓

3. 西湖十景簡介

西湖十景 Xihu ten scenery

蘇堤春曉 Su Di spring day dawn
雙峰插雲 The split-blip inserts the cloud
三潭印月 Three pools reflecting the moon
麴院風荷 Tune courtyard wind-load
平湖秋月 Pinghu harvest moon
南屏晚鍾 South screen Wan Zhong
柳浪聞鶯 Liu Langwen hawk
雷峰夕照 Thunder peak evening glow
花港觀魚 Colored port view fish
斷橋殘雪 Breaks the bridge remnant snow

西湖十景介紹

西湖十景形成於南宋時期,基本圍繞西湖分布,有的就位於湖上。蘇堤春曉、曲苑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雲、南屏晚鍾、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個擅其勝,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勝景精華,所以無論杭州本地人還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樂道,先游為快。

1、蘇堤春曉 蘇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三公里,她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築而成。後人為了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將她命名為蘇堤。長堤卧波,連接了南山北山,給西湖增添了一道嫵媚的風景線。南宋時,蘇堤春曉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稱之為「六橋煙柳」而列入錢錢十景,足見她自古就深受人們喜愛。
寒冬一過,蘇堤猶如一位翩翩而來的報春使者,楊柳夾岸,艷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鏡,映照倩影,無限柔情。最動人心的,莫過於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時,輕風徐徐吹來,柳絲舒捲飄忽,置身堤上,勾魂銷魂。
蘇堤長堤延伸,六橋起伏,為遊人提供了可以悠閑漫步而又觀瞻多變的游賞線。走在堤、橋上,湖山勝景如畫圖般展開,萬種風情,任人領略。蘇堤上的六座拱橋,自南向北依名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和跨虹。橋頭所見,各領風騷:映波橋與花港公園又相鄰,垂楊帶跨雨,煙波搖漾;鎖瀾橋近看小瀛洲,遠望保叔塔,近實遠虛;望山橋上西望,丁家山嵐翠可挹,雙峰插雲巍然入目;壓堤橋約居蘇堤南北的黃金分割位,舊時又是湖船東來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蘇堤春曉」景碑亭就在橋南;東浦橋有理由懷疑是「束浦橋的訛傳,這里是湖上觀日出佳點之一;跨虹橋看雨後長空彩虹飛架,湖山沐暉,如入仙境。交通情況:乘507、504、K4、游2路蘇堤站下。

2、曲苑風荷 麴院風荷,以夏日觀荷為主題,承蘇堤春曉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麴院」原是南宋朝廷開設的釀酒作坊,位於今靈隱路洪春橋附近,瀕臨當時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養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風徐來,荷香與酒香四處飄逸,令人不飲亦醉。南宋詩人王洧有詩贊道:「避暑人歸自冷泉,埠頭雲錦晚涼天。愛渠香陣隨人遠,行過高橋方買船。」後麴院逐漸衰蕪,湮廢。清康熙帝品題西湖十景後,在蘇堤跨虹橋畔建麴院風荷景碑亭。遺留下來的,只不過是一處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
麴院風荷最引人注目的仍是夏日賞荷。公園內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個品種的荷花,其中特別迷人的要數風荷景區。這里以水面為主,分布著紅蓮、白蓮、重台蓮、灑金蓮、並蒂蓮等等名種荷花,蓮葉田田,菡萏妖嬈。水面上架設了造型各異的小橋,人從橋上過,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兩相戀。交通情況:乘507、538、15路麴院風荷站下。

3、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景區位於白堤西端, 孤山南麓,瀕臨外西湖。其實,作為西湖十景之一, 南宋時平湖秋月並無固定景址,這從當時以及元,明兩朝文人賦詠此景的詩詞多從泛歸舟夜湖,舟中賞月的角度抒寫不難看出,如南宋孫銳詩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處泛舟」之句; 明洪瞻祖在詩中寫道:「秋舸人登絕浪皺,仙山樓閣鏡中塵。「留傳千古的明萬曆年間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畫中,《平湖秋月》一圖也仍以遊客在湖船中舉頭望月為畫面主體。
位於景區偏西處的湖天一碧樓,原是清末民初猶太富商,「冒險家」哈同的私人別墅「羅苑」中的遺物,後來成為中國現代新興木刻運動的搖籃棗--八藝社所在地。如今,這里辟為西泠書畫院,為湖山勝景更添一份書卷氣。交通情況:27路、7路岳墳站下。

4、斷橋殘雪 斷橋,今位於白堤東端。在西湖古今諸多大小橋梁中,她的名氣最大。據說,早在唐朝,斷橋就已建成,時人張祜《題杭州孤山寺》詩中就有「斷橋」一詞。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談》有一段評說西湖勝景的妙語:「西湖之勝,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領山水之絕者,塵世有幾人哉!」地處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見。一旦銀妝素裹,便會營造出與常時,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勝況。
今日斷橋,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獨孔環洞石橋,長八點八米,寬八點六米,單孔凈跨六點一米,年前曾經大修,但古樸淡雅的風貌基本未變。橋東堍有康熙御題景碑亭,亭側建水榭,題額「雲水光中」,青瓦朱欄,飛檐翹角,與橋,亭構成西湖東北隅一幅古典風格的畫圖。
明畫家李流芳《西湖臥遊圖題跋 --斷橋春望》稱 :「往時至湖上,從斷橋一望魂銷欲死。還謂所知,湖之瀲灧熹微,大約如晨光之著樹,明月之入廬。蓋山水映發,他處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由此觀之,斷橋觀瞻,可得湖山之神髓,豈獨殘雪!交通情況:K7斷橋殘雪站下。

5、柳浪聞鶯 今日柳浪聞鶯,經過近四十多年不斷的開發和建設,由當年帝王享受的御花園,演變為普通老百姓的大樂園。她仍以青翠柳色和婉囀鶯鳴作為公園景觀基調,在沿湖長達千米的堤岸上和園路主幹道路沿途載種垂柳及獅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樹。在園中部主景區辟聞鶯館,又在距聞鶯館不遠處置巨型網籠「百鳥天堂」,營造煙花三月,柳絲飄舞,鶯聲清麗的氛圍。聞鶯館東面,以草坪和密林帶為主形成友誼園景區,引種了一批日本櫻花,草坪北側鋪石砌台,矗立著」日中不再戰紀念碑。聞鶯館西側,是柳浪聞鶯重建時填平水盪沼澤而營造的大草坪,草色遙連西湖碧波青山,大草坪北側,是遷建來此的康熙御題柳浪聞鶯景亭碑;南側種植了一片高大的喬木樹林,與草坪,柳岸及湖光山色構成富於層面,角度變化的生動圖景。
公園北部早先的錢王祠,改建成江南私家園林風格,布局的庭院景區,沿用「聚景園」舊稱命名。 園內亭台樓榭,假山泉池,小橋流水,矮牆漏窗,奇花異草,各據其位,合為勝景,全園曲徑通幽,別有天地。
公園東南辟為群眾游園文娛活動場所,建起了露天舞台,成為杭州市民和八方遊客晨間鍛煉,假日休閑和節日慶典的好去處。 每到夏秋季節,這里又是消暑納涼「夜花園」,歌舞,戲曲,電影和內容多樣,形式豐富,不定期舉辦的各種各樣的花展,燈會民俗風情表演等,吸引著人們。交通情況:乘K4、38路清波門站下。

6、花港觀魚 花港觀魚公園位於蘇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與小南湖之間的一塊半島上。南宋時,內侍官允升曾在離這里不遠的花家山下結廬建私家花園,園中花木扶疏,引水入池,蓄養五色魚以供觀賞怡情,漸成遊人雜沓頻頻光顧之地,時稱盧園又以地近花家山而名以花港。宮廷畫師創作西湖十景組畫時將它列入其中。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皇帝玄燁駕臨西湖,照例題書花港觀魚景目,用石建碑於魚池畔。後來乾隆下江南遊西湖時,又有詩作題刻於碑陰,詩中有句雲:「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魚身魚嘬花」。
今日花港觀魚是一座佔地二十餘公頃的大型公園,全園分為紅魚池,牡丹園,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個景區。交通情況:乘K4、538、K599路蘇堤站下。

7、雷峰夕照 雷峰,位於凈慈寺前,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脈,瀕湖勃然隆重起,林木蔥郁。其冊雖小巧玲瓏,名氣在湖上卻是數一數二,因為山巔曾有吳越時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眾多古塔中最為風光也最為風流的一塔,可惜七十餘年前倒掉了塔倒山虛,連山名也換成了夕照山。西湖南岸這座三面臨水呈半島狀的名山,當年曾為南宋御花園占據。一九四九年以後,山上種埴了大量香樟、楓香、榆樹等觀賞樹木,夕照林濤,景色依然富麗。交通情況:K4,游1到凈寺下。

8、雙峰插雲 巍巍天目山東走,其餘脈的一支,遇西湖而分弛南北形成西湖風景名勝區的南山、北山。其中的南高峰與北高峰古時均為僧人所佔,山巔建佛塔,遙相對峙,迥然高於群峰之上。春秋佳日,嵐翠霧白,塔尖入雲,時隱時顯,遠望氣勢非同一般。南宋時,兩峰插雲列為西湖十景之一清康熙帝改題為雙峰插雲,建景碑亭於洪春橋畔。其時雙峰古塔毀圮已久,以至連此景原有的內涵也一度難為人知『插雲』者虛言也。設景碑亭於此,實為權宜之計。「浮圖對立曉崔巍,積翠浮空霽藹迷。試向鳳凰山上望,南高天近北煙低」。這是南宋詩人王洧的《兩峰插雲》詩,它告訴人 們:雙峰插雲的景觀。
雙峰插雲雖然自古至今其觀賞的地點和方式迭經變化,但南、北兩面三刀高峰都是西湖妖山中極富登臨之勝的著名山峰卻至今未變。南高峰臨折西湖,峰高二百五十七米,登山途中,峻岩顯露,絕壁崢嶸。登上山巔向東俯瞰,西湖全景歷歷在目不是畫圖,勝似畫圖。北高峰海拔三百十四,是靈隱寺的坐山,從寺西側上山,石磴多至數千級, 盤折回繞三十六彎,沿途山溪清流回轉,林木重疊,古人有詩贊道:『一路松聲長帶雨, 半空嵐氣總成雲』。山東側,建有西湖叭一的載人索道,全長六成余米,上下山往返只需六七分鍾。交通情況:乘507、游2路洪春橋站下。

9、南屏晚鍾 南屏晚鍾,也許是西湖十景中問世最早的景目。北宋末即赫有名的畫家張擇端曾經畫過《南屏晚鍾圖》。盡管此圖遠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圖》那麼蜚聲畫壇,但卻被記載於明人《天水冰山錄》中。南屏山,綿延橫陳於西湖南岸,山高不過百米,山體延伸卻長達千餘米。山上怪石聳秀,綠樹愜眼。晴好日 ,滿山嵐翠在藍天白雲得襯托下 秀色可餐,遇雨霧天,雲煙遮遮掩掩,山巒好象翩然起舞,飄渺空靈,若即若離。後周顯得元年(九五四),吳越國主錢弘叔在南屏山麓建佛寺慧日永明院,後來成為與靈隱寺並峙於南北的西湖兩大佛教道場之一的凈慈寺。
南屏山麓另一座著名的佛剎興教寺始建於北宋開寶五年(九七二),它曾是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大本營。凈慈寺、興教寺加上附近的中小寺廟,形成繼靈隱、天竺之後湖上又一佛寺群落,晨鍾幕鼓,焚貝佛號,香煙燭光,南屏山從此添了『佛國山』的別稱南屏晚鍾的情韻,悠然成型。南屏山一帶山嶺由石灰岩構成,山體多孔穴,加以山峰岩壁立若屏障,每當佛寺晚鍾敲響,鍾聲振盪頻率傳到山上,岩石、洞穴等為其所迫,加速了聲波的振動,振幅急遽增大後形成共振。岩石、洞穴便隨之產生音箱效應,增強了共鳴。同時,鍾聲還以相同的頻率飛向西湖上空,直達西湖彼岸,碰上對岸由火成岩構成的葛嶺、迴音迭起。交通情況:K4,游1到凈寺下。

10、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島又名小瀛洲,與湖心亭,阮公墩合稱為湖上三島。全島連水面在內面積約七公頃,南北有曲橋相通,東西以土堤相連橋堤呈「十」字形交叉,將島上水面一分為四水面外圍是環形堤埂。從空中俯瞰,島上陸地形如一個特大的「田」字,呈現出湖中有島,島中有湖,水景稱勝的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獨具一格,為我國江南水上園林的經典之作。 明萬曆三十五年(一六零七),錢塘縣令聶心湯取湖中葑泥在島周圍築堤壩,初成湖中湖,作為放生之所。後人在島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稱為「三潭」,清初島上又加營建築曲橋,堂軒,沿內湖環植木芙蓉,復經清光緒間退休將領彭玉麟在此營造別墅,小瀛洲初具風貌。
三潭印月景觀富層次,空間多變化,建築布局匠心獨運。從島北碼頭上岸,經過先賢祠等兩座建築,即步入九曲平橋,橋上有開網亭,亭亭亭,康熙御碑亭,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異的亭子,讓人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或談笑,或留影,流連觀照,飽覽美景。
九曲橋東,隔水與一堵白粉短牆相望。牆兩端了無銜接,形若屏風。但粉牆上開啟四隻花飾精美的漏窗,牆內牆外空間隔而不斷,相互滲透。牆外遊人熙熙攘攘,牆內卻幽雅寧靜,咫尺之間兀自大異其趣。交通情況:由西湖坐船前往。

4. 你看好的長沙豪宅有哪些

1.運達中央廣場:在沒有好學位的加持下,一個本土小開發商項目的房價卻能達到周圍幾個小區的兩倍。關鍵就在於其「過硬品質+高端圈層」,至今仍是長沙高層豪宅獨一檔和代表性項目。

2.中建江山壹號:能在市中心找到這樣的一個好地段、近地鐵、低容積率、鬧中取靜還能一覽「長沙·山水洲城」的高端樓盤著實不易,極具稀缺性。

3.珠江頤德公館:目前洋湖垸唯一的高端住宅,高層項目全部為180-270大平層項目,既能看江又能覽景,

4.金茂府二期:金茂系最高端產品,二期全部為260平以上大平層項目,梅溪湖的佼佼者。

以上四個項目是我個人認為綜合來看來說長沙目前最好的(1和4還是長沙極少的幾個住宅直接接駁地鐵的項目)

長沙其他的一些高端住宅項目還有:晟通牡丹舸三期,達美溪湖灣,京武浪琴山,印湘江1,萬科紫台,華遠華中心,萬達公館,北辰定江洋(後面幾個項目都是湘江東岸的江景住宅)

中建江山壹號,京武浪琴山,珠江醫德公館,運達中央廣場

這四個都是絕對毛坯都要2字開頭的高層

綠城青竹園,京武浪琴山別墅,中糧北緯,藏龍別墅,湘江壹號別墅,嶽麓山公館

這幾個都是三到四萬沒平的頂級別墅

除此之外有些小的,少的,不過豪宅核心不是看盤,核心是看物業,和保養維護

1.北大資源時光·別墅

2. 嘉華·印湘江2

3.爵世名邸

4.綠城青竹園「還有一部分,但是個人比較喜歡這些」

湘江玥

1. 京武浪琴山(別墅) 雨花 體育 新城 勞動東路12套在售2013年建造 69190元/平


2. 佳兆業雲頂梅溪湖雲公館 嶽麓 梅溪湖 環湖路488號18套在售2015年建造 53336元/平


3. 振業城(別墅) 嶽麓 梅溪湖 麓景路628號98套在售2017年建造 50509元/平

4. 濱江一號 :一無二的江邊豪宅!

[推薦理由]:濱江一號,項目位於長沙市嶽麓區濱江新城中心位置,東臨銀杉路,湘江二橋與福元路過江大橋,臨近地鐵4號線。

濱江一號總用地面積為41648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127976平方米。項目由2棟18層的高層住宅、2棟20層的高層住宅、1棟20層的公寓樓和2棟聯排別墅組成。2.3容積率,42%綠地率,坡地建築、別墅級園林、物管,打造濱江新城社區。

[最新動態]:濱江一號3#非毛坯公寓預計將於6月20日開盤,戶型面積為42平、53平、60平、73平。項目現在售一套聯排別墅與一套獨棟別墅,聯排別墅為237平.

運達中央廣場吧 不靠學位,沒得江景,純粹是物業服務和居住品質,價格吊打各大盤。

別墅:威尼斯城青竹園閬峰雲墅獨棟

平層:萬達國際廣場保利國際廣場奧林匹克花園

5. 杭州西湖 西湖十景簡介

1,蘇堤春曉

蘇堤春曉位於西湖的西部水域, 西距湖西岸約500米, 范圍約9.66公頃。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 ,著名文人蘇軾用疏浚西湖時挖出的湖泥堆築了一條南北走向的長堤。堤上建有六橋,自南向北依次命名為映波橋、鎖瀾橋、望山橋、壓堤橋、東浦橋和跨虹橋。

2,麴院風荷

麴院風荷位於西湖北岸的蘇堤北端西側22米處,范圍約0.06公頃,以夏日觀荷為主題,在視覺上呈現出「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特色。

3,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位於孤山東南角的濱湖地帶、白堤西端南側,是自湖北岸臨湖觀賞西湖水域全景的最佳地點之一。以秋天夜晚皓月當空之際觀賞湖光月色為主題。

4,斷橋殘雪

斷橋殘雪位於在西湖北部白堤東端的斷橋一帶, 范圍約2.61公頃。尤以冬天觀賞西湖雪景為勝。當西湖雪後初晴時,日出映照,斷橋向陽的半邊橋面上積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橋面一痕,彷彿長長的白鏈到此中斷了, 呈「雪殘橋斷」之景。

5,花港觀魚

在蘇堤映波橋西北197米處,介於小南湖與西里湖間,范圍約0.25公頃。以賞花、觀魚為景觀主題,體驗自然的勃勃生機。春日裡,落英繽紛,呈現出「花著魚身魚嘬花」的勝景。

6,柳浪聞鶯

柳浪聞鶯所處的位置原為南宋時(12-13世紀)的御花園,「聚景園」,因園中多柳樹,風擺成浪、鶯啼婉轉,故得題名「柳浪聞鶯」。

7,三潭印月

在西湖外湖西南部的小瀛洲島及島南局部水域,范圍約7.67公頃,是杭州西湖最具標志性的景觀。該景觀以水中三塔、小瀛洲島為核心觀賞要素。

8,雙峰插雲

雙峰插雲由西湖西部群山中的南、北兩座高峰,以及西湖西北角洪春橋畔的觀景點構成,以觀賞西湖周邊群山雲霧繚繞的景觀為主題。

西湖南北高峰在唐宋時各有塔一座,在春、秋晴朗之日遠望兩峰,可見遙相對峙的雙塔巍然聳立,氣勢非凡。每當雲霧彌漫,塔尖於雲中時隱時顯,恍若雲天佛國。

9,雷峰夕照

雷峰夕照位於西湖南岸的夕照山一帶,范圍約13.19公頃,以黃昏時的山峰古塔剪影景觀為觀賞特點。該景觀的最重要建築要素為雷峰塔,始建於吳越國時期(977年),民國(1924年)塔毀後以遺址形式保存,曾與保俶塔形成西湖南北兩岸的對景,佐證了佛教文化的興盛對西湖景觀的直接影響。

10,南屏晚鍾

位於西湖南岸的南屏山一帶,范圍約3.91公頃,以南屏山麓凈慈寺鍾聲響徹湖上的審美意境為特點。

6. 福州美景西湖的簡介

西湖十景之蘇堤春曉

"西湖景緻六條橋,隔株楊柳隔株桃。"風光如畫的蘇堤,是北宋詩人蘇東坡守杭時留下的傑作。這條綠色長堤自南而北,長達二點八公里,在蒼翠蓊鬱的花樹叢中,隱翳著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等六座古樸美觀的石拱小橋。漫步堤上,人影綽綽,樹影搖曳,恍如進入神仙幻境。

橋頭所見,各領風騷:映波橋與花港公園相鄰,垂楊帶雨,煙波搖漾;鎖瀾橋近看小瀛洲,遠望保叔塔,近實遠虛;望山橋上西望,丁家山嵐翠可挹,雙峰插雲巍然入目;壓堤橋約居蘇堤南北的黃金分割位,舊時又是湖船東來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蘇堤春曉"景碑亭就在橋南;東浦橋有理由懷疑是"束浦橋的訛傳,這里是湖上觀日出最佳點之一;跨虹橋看雨後長空彩虹飛架,湖山沐暉,如入仙境。

蘇堤景色四時不同,晨昏各異,而最富詩情畫意的辰光,自然是春曉。當嚴冬老人蹣跚離去,春姑娘翩翩來臨,此時你漫步蘇堤,但覺柳絲輕揚,碧桃吐艷,十里長堤彌漫著綠煙彩霧。枝頭上的幾聲鶯啼,彷彿向你報道蘇堤春早。此情此景,怎能不使你神迷心醉?難怪南宋畫院的畫家們要把"蘇堤春曉"列為西湖十景之首。

西湖十景之麴院風荷

麴院風荷,以夏日觀荷為主題,承蘇堤春曉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麴院」原是南宋朝廷開設的釀酒作坊,位於今靈隱路洪春橋附近,瀕臨當時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養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風徐來,荷香與酒香四處飄逸,令人不飲亦醉。南宋詩人王洧有詩贊道:「避暑人歸自冷泉,埠頭雲錦晚涼天。愛渠香陣隨人遠,行過高橋方買船。」後麴院逐漸衰蕪,湮廢。清康熙帝品題西湖十景後,在蘇堤跨虹橋畔建麴院風荷景碑亭。遺留下來的,只不過是一處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

如今的麴院風荷是一九八三年以來逐步建成的大型公園,全園分為岳湖,竹素園。風荷,麴院和濱湖密林五大景區。公園周圍有岳飛墓廟,郭庄,杭州植物園等,組合成西湖北線常年遊人密集的游覽熱線。

最引人注目的仍是夏日賞荷。公園內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個品種的荷花,其中特別迷人的要數風荷景區。這里以水面為主,分布著紅蓮,白蓮,重台蓮。灑金蓮,並蒂蓮等等名種荷花,蓮葉田田,菡萏妖嬈。水面上架設了造型各異的小橋,人從橋上過,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兩相戀。

迎薰閣是為遊人憑高賞景而建造的好去處,登閣遠眺,可見「接天碧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好風景。清風徐來,荷香陣陣,沁人心脾,化人煩憂。迎薰閣下,辟有荷文化陳列室,向人們展示「花中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高風亮節,以及寄寓著人們的價值取向,審美觀照和道德追求的種種藝文佳作。

岳湖景區保存了清代康熙皇帝題書的「麴院風荷」景碑小院,那塊景碑是僅存的兩塊康熙西湖十景原碑之一。竹素園景區近年才建成開放,它原為清初西湖名園之一,竹石亭榭,曲水縈環,清幽雅緻。

濱湖密林景區則為遊人准備了賬篷,吊床,竹木小屋。在此可以野炊,垂釣,娛樂,聚會。

園北側靠近岳墳商業區的位置開設有風荷酒苑,建有仿古釀酒作坊和幾座別具一格的民族風情酒樓。

西湖十景之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景區位於白堤西端,孤山南麓,瀕臨外西湖。其實,作為西湖十景之一,南宋時平湖秋月並無固定景址,這從當時以及元,明兩朝文人賦詠此景的詩詞多從泛歸舟夜湖,舟中賞月的角度抒寫不難看出,如南宋孫銳詩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處泛舟」之句;明洪瞻祖在詩中寫道:「秋舸人登絕浪皺,仙山樓閣鏡中塵。「留傳千古的明萬曆年間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畫中, 《平湖秋月》一圖也仍以遊客在湖船中舉頭望月為畫面主體。

現在的平湖秋月景址,實際上是康熙三十八年以後才確定下來的。當時將這里原有的龍王堂為御書樓,樓前鋪建跳出湖面的石平台,台周圍以欄桿,旁構水軒,懸掛康熙御題「平湖秋月」匾額,後人又勤石建景碑亭於其左。

西湖秋月之夜,自古公認為良辰美景,充滿了詩情畫意。平湖秋月高閣凌波,綺窗俯水,平台寬廣,視野開闊,秋夜在此縱目高眺遠望,但見皓月當空,湖天一碧,金風送爽,水月相溶,不知今夕何夕。其實美景又何止秋季,何止月夜,清駱成驤有撰有一副楹聯:「穿牖而來夏日清風冬日日,卷簾相見前山明月後山山。」

盡管平湖秋月景區范圍在西湖十景景區中也許是最小的,但人們仍可以在此尋訪和體味到歷史古跡和文化蘊涵。早在唐朝,這里就建成望湖亭。南宋時,隨著孤山皇家道觀四聖延祥觀的建造,這里又建望月亭。「望湖」,「望月」,這兩「望」為日後平湖秋月定址於此埋下伏筆。明萬曆年間,司禮太監孫隆斥巨資復建西湖舊景時,曾對望湖亭大加修繕, 文學家張岱在《西湖尋夢》中記載道:「修葺華麗,增築露台,可風可月,兼可肆設席,笙歌劇戲,無日無之。今變建龍王堂。」

西湖十景之斷橋殘雪

斷橋,今位於白堤東端。在西湖古今諸多大小橋梁中,她的名氣最大。據說,早在唐朝,斷橋就已建成,時人張祜《題杭州孤山寺》詩中就有"斷橋"一詞。

江南的杭州,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見。一旦銀妝素裹,便會營造出與常時,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勝況。 斷橋殘雪有幾種解釋,較通行的說法是,每當雪後初晴,來至斷橋上往西,往北眺望,孤山,葛嶺一帶樓台上下,如鋪瓊砌玉,晶瑩朗澈,有一種冷艷之美。 又有人認為,大雪初霽,登寶石山往南俯瞰,白堤皚皚如鏈。日出映照,斷橋向日橋面積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橋面一痕,彷彿長長的白鏈到此中斷了,故以"殘雪"名之。

斷橋是觀賞西湖雪景的絕佳處。這里地處里外西湖的分水點上,瑞雪初霽,佇立橋上縱目遠眺,遠山近堤銀妝素裹,分外妖嬈;而整個西湖因積雪的"勾勒",也顯得格外清秀、纖細。若是坐在橋畔亭內看斷橋,橋影倒浸,帶以殘雪,更是朗朗生姿。所以"斷橋殘雪"在西湖十景中是不可或缺的。

今日斷橋,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獨孔環洞石橋,長八點八米,寬八點六米,單孔凈跨六點一米,年前曾經大修,但古樸淡雅的風貌基本未變。橋東堍有康熙御題景碑亭,亭側建水榭,題額"雲水光中",青瓦朱欄,飛檐翹角,與橋,亭構成西湖東北隅一幅古典風格的畫圖。

明畫家李流芳《西湖臥遊圖題跋 --斷橋春望》稱:"往時至湖上,從斷橋一望,魂銷欲死。還謂所知,湖之瀲灧熹微,大約如晨光之著樹,明月之入廬。蓋山水映發,他處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由此觀之,斷橋觀瞻,可得湖山之神髓,豈獨殘雪!

西湖十景之花港觀魚

花港觀魚,前接柳絲蔥蘢的蘇堤,北靠層巒疊翠的西山,碧波粼粼的小南湖和西里湖,像兩面鑲著翡翠框架的鏡子分嵌左右。早在南宋時,有一條小溪從花家山經此流入西湖,這條小溪就叫花港。當時,內侍官盧允升在花港側畔建了一座別墅,稱為"盧園"。園內疊石為山,鑿地為池,畜養異色魚,於是遊人萃集,雅士題詠,稱為"花港觀魚",成為西湖十景之一。

舊時的花港觀魚只有一池、一碑、三畝地。後經擴建,全園面積近三百畝。園內景觀由魚樂觀、牡丹亭和花港三個部分組成,魚樂園是全園的主景。魚樂園中放養著數萬尾金鱗紅鯉,遊人在觀魚池的曲橋上投入食餌或鼓掌相呼,群魚就會從四面八方游來,爭奪食餌,潑剌躍起,染紅半個湖面,洵為勝觀。在這里縱
情魚趣,真是魚躍人歡,其樂融融。

牡丹在我國號稱"花王"。杭州種植牡丹於唐朝中葉。唐長慶年間(公元821-824年),開元寺僧惠澄自長安獲得一枝攜回寺里栽種,杭州自此始有了牡丹。現在,杭州牡丹要以花港觀魚的牡丹園最為繁盛了。 牡丹割成十幾個各具形態的小區。小區裡面,栽種著數百株色澤艷聳峙高處的牡丹俯視,但見大大小小的花壇間紅夾綠,那燦若雲錦的牡丹花千姿百態,斗奇競態妍,令人流連忘返。

西湖十景之柳浪聞鶯

柳浪聞鶯位於西湖南岸的柳浪聞鶯公園,其前身為南宋時的皇家花園--聚景園,素以蔥蘢的柳色而躋身於西湖十景之列。每到陽春三月,綠柳籠煙時節,那萬樹柳絲迎風飄舞,宛若翠浪翻空,碧波洶涌。在那望不盡的濃陰深處,時而傳來嚦嚦的鶯啼,幫故稱之為"柳浪聞鶯"。在這里品茗小憩,遠看湖山秀色,近聽枝頭鶯囀,確是佳趣無窮。

在沿湖長達千米的堤岸上和園路主幹道路沿途種垂柳及獅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樹。在園中部主景區辟聞鶯館,又在距聞鶯館不遠處置巨型網籠"百鳥天堂",營造煙花三月,柳絲飄舞,鶯聲清麗的氛圍。聞鶯館東面,以草坪和密林帶為主形成友誼園景區,引種了一批日本櫻花,草坪北側鋪石砌台,矗立著"日中不再戰紀念碑。聞鶯館西側,是柳浪聞鶯重建時填平水盪沼澤而營造的大草坪,草色遙連西湖碧波青山,大草坪北側,是遷建來此的康熙御題柳浪聞鶯景亭碑;南側種植了一片高大的喬木樹林,與草坪,柳岸及湖光山色構成富於層面,角度變化的生動圖景。

西湖十景之三潭印月

西湖是一顆璀璨的明珠,而湖中三島,則是鑲嵌在這顆明珠上的三顆綠寶石。 三潭印月是由三座葫蘆形石塔和"小瀛洲"兩個部分組成。小瀛洲是利用疏浚的湖泥堆築而成的湖中小島島外又築有環表堤埂,堤島之間有九轉三回、三十個變的曲橋相連,構成了一保湖中湖、島中島的園林格局。

坐船人登上小瀛洲穿過九曲橋來到"我心相印"亭,鼎立於盈盈碧水之上的三座葫 蘆形石塔便映入眼簾。這里有著一個美麗的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西湖有個黑魚精常常興風作浪,攪擾得杭州人民不得安寧。巧匠魯班兄妹眼看黑魚精禍害生靈,就一決心要除掉它。那黑魚精魯妹長得標致,主變作個小夥子向魯妹求婚。魯班史妹將計就計,佯允了婚事,並雕了個石香爐做為陪嫁。迎親之日,魯班兄妹要黑魚精先搬嫁妝抬迎人,黑魚精高興地答應了,它擺了擺頭,身後就捲起一陣狂風帶動石香爐往湖中跑。那石香爐滾到湖心下子就倒覆過來,把黑魚精嚴嚴地罩在湖底,從此西湖也恢復了往日的寧靜。現在露在水面上的這三座石塔,據說就是那石香爐的三又腳。 其實,這三座石塔最初是北宋詩人蘇東坡疏浚西湖時所立的,他規定三塔之內不準種植菱藕,以防西湖淤塞。至元代,三塔被毀,現在所見的三塔是明代重建的。

三潭印月,古來就是賞月勝地。每到秋夜,月朗星稀,在石塔內點燃燈燭,沿口蒙上白紙,燈光從石塔的圓孔中透出,宛如一個個小月亮,於天上倒印湖中的月亮交相輝映,於是就出現了"天上月一輪,湖中影成三"的奇麗景色,這也是"三潭印月"得名的由來。此時,只見月影、塔影、雲影溶成一片,不說不盡的詩情畫意。

西湖十景之雙峰插雲

雙峰插雲,指的是西湖南北兩高峰奇紅異多變的雲景。南高峰在煙霞嶺旁,北高峰在靈隱寺後,兩峰之間層巒疊嶂,重谷回合,綿延二十餘里,介從遠處看去,則雙峰對峙,近若幾尺,兀突爭雄,秀出群峰。

清晨,縷縷薄霧從山下冉冉升起,遙望雙峰,恰似一對面蒙輕紗、身披蟬翼的少女,嬌怯含羞,好像有意使你看不清,猜不透,表現出一種飄逸的美;在春雨霏霏或秋雨綿綿時節,山間雲霧蒸騰,勢如潮湧,雲濃似山,山淡似雲,使你雲山難分,它又表現出一種雄奇的美;雨後初晴,雲鋪山腰,絮掩峰頂,茫茫一片,翠黛的雙峰若沉若浮,時隱時現,彷佛浩瀚大海中的兩個仙島,它又顯示出一種神秘的美。詭異多姿的雙峰雲景,確實令人嘆為觀止。

據說白居易任滿離杭後,曾對朋友們說:"一片溫來一片柔,時時常掛在心頭,痛思捨去總難舍,若欲丟開不忍丟。戀戀依依唯自系,甜甜美美實她留,諸君能問吾心病,卻是相思不是愁。"他的朋友問他究竟相思什麼?他莞爾一笑,答道:"乃南北兩峰,西湖一水也。" 西湖南北雙峰的雲景竟使大詩人相思成病,能不令人神往么?

西湖十景之南屏晚鍾

此景因南屏山下凈慈寺的鍾聲而得名。南屏山橫互於西湖南岸,山上林木蒼翠,秀石玲瓏,且多空穴。每蒼煙暮靄,萬籟俱寂的黃昏,寺內幾杵疏鍾,山應谷鳴,傳聲悠遠,逗人情思,所以人們就稱之為"南屏晚鍾",並成為西湖十景之一。

北宋末即赫有名的畫家張擇端曾經畫過《南屏晚鍾圖》。盡管此圖遠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圖》那麼蜚聲畫壇,但卻被記載於明人《天水冰山錄》中。南屏山,綿延橫陳於西湖南岸,山高不過百米,山體延 伸卻長達千餘米。山上怪石聳秀,綠樹愜眼。晴好日,滿山嵐翠在藍天白雲得襯托下秀色可餐,遇雨霧天,雲煙遮遮掩掩,山巒好象翩然起舞,飄渺空靈,若即若離。後周顯得元年(九五四),吳越國主錢弘叔在南屏山麓建佛寺慧日永明院,後來成為與靈隱寺並峙於南北的西湖兩大佛教道場之一的凈慈寺。

南屏山麓另一座著名的佛剎興教寺始建於北宋開寶五年(九七二),它曾是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大本營。凈慈寺、興教寺加上附近的中小寺廟,形成繼靈隱、天竺之後湖上又一佛寺群落,晨鍾幕鼓,焚貝佛號,香煙燭光,南屏山從此添了『佛國山』的別稱,南屏晚鍾的情韻,悠然成型。南屏山一帶山嶺由石灰岩構成,山體多孔穴,加以山峰岩壁立若屏障,每當佛寺晚鍾敲響,鍾聲振盪頻率傳到山上,岩石、洞穴等為其所迫,加速了聲波的振動,振幅急遽增大後形成共振。岩石、洞穴 便隨之產生音箱效應,增強了共鳴。同時,鍾聲還以相同的頻率飛向西湖上空,直達西湖彼岸,碰上對岸由火成岩構成的葛嶺、迴音迭起。

尤其是在天氣交響混合,共振齊鳴,悠悠揚,經久不息。北宋以後,凈慈寺與興教寺一布置一衰,歲月既久,南屏晚鍾的盛譽和勝況專屬於凈慈寺名下,凈慈寺建起了繪飾華麗的鍾樓,逐漸在為千年古剎最為迷人的吸引物。凈慈寺鍾樓歷經毀建,大鍾也廢而復鑄,最具規模的篝鑄,一次是在明洪截止十一年,信持夷簡禪師募休聚銅二萬余斤,鑄成巨鍾一口,撞擊聲播遠壑,餘音繚繞。還有一次是在一九八六年,新鑄銅鍾高三米,口徑二點三米,重喧十噸以上。鍾體內外,鐫鑄《妙法蓮華經》七卷及銘文共計六萬七千字;它採用[蒲牢雕龍]作鍾鈕,以八瓣蓮花為鍾唇,每瓣鑄有一處撞鍾點,其中六處鍾點上鑄有梵文。鍾脊上立南無毗婆屍佛和南無釋迦牟尼佛等七個佛龕。近年來,每到除夕之夜,杭州市各界人士和外賓、僑胞、遊客聚集在凈慈寺鍾樓內外,舉行新年撞鍾除舊迎新活動。當第一百零八聲鍾聲響,正好是新處伊始之時。這一象徵著祥和、歡樂、安定、團結的活動,為古老的南屏晚鍾注入了新的涵義和魅力。

西湖十景之雷峰夕照

凈慈寺,位於西湖南岸南屏山日慧峰下。它的誘人之處,不僅因為它是西湖南山的第一古剎,更在於有著許多與它有關的神奇傳說。

雷峰,位於凈慈寺前,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脈,瀕湖勃然隆重起,林木蔥郁。其冊雖小巧玲瓏,名氣在湖上卻是數一數二,因為山巔曾有吳越時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眾多古塔中最為風光也最為風流的一塔,可惜七十餘年前倒掉了,塔倒山虛,連山名也換成了夕照山。

西湖南岸這座三面臨水呈半島狀的名山,當年曾為南宋御花園占據。明末杭州名士聞啟祥曾將他與湖對岸的保淑塔合在一起加以評說:[湖上兩浮屠,雷峰如老衲,寶石如美人。]此說一出世人稱是。清雍正年間成書的《西湖志》這樣贊美雷峰夕照一景:[孤塔巋然獨存,磚皆赤色,藤蘿牽引,蒼翠可愛,日光西照,亭台金碧,與山光倒映,如金鏡初開,火珠將附。雖赤城枉霞不是過也。 1924年9月25日下午一時40分許,雷峰突然仆倒。七十多年過去了,因歷史文化融入湖光山色,孕育並發展了西湖十景,西湖十景勢必歷史地、文休地與湖光山色相依相存。雷峰夕照的[缺席]終將仍由雷峰夕照來補全

熱點內容
七夕情人節英文介紹 發布:2025-09-14 16:16:56 瀏覽:617
長沙海棠灣 發布:2025-09-14 16:13:23 瀏覽:403
哪裡賣百合 發布:2025-09-14 16:12:39 瀏覽:17
玉蘭花花被 發布:2025-09-14 16:11:49 瀏覽:439
牡丹1角硬幣 發布:2025-09-14 16:11:40 瀏覽:792
玫瑰汽車旅館3彷徨雲 發布:2025-09-14 16:11:35 瀏覽:457
丁香散圖片 發布:2025-09-14 16:11:22 瀏覽:445
公孫離七夕 發布:2025-09-14 16:01:32 瀏覽:611
手繪紋身玫瑰 發布:2025-09-14 15:56:48 瀏覽:430
荷花石墩 發布:2025-09-14 15:55:10 瀏覽: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