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固金湯配方
1. 百合固金湯主治什麼病
百合固金湯:生地黃6克、熟地黃9克、麥冬5克、百合3克、炒白芍3克、當歸版3克、川貝權母3克、玄參3克、桔梗3克。 功能養陰潤肺、化痰止咳。用於治療肺腎陰虧,虛火上炎證,灼傷肺絡。咳痰帶血,咽喉燥痛,手足心熱,骨蒸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 註: 百合味甘,微寒,養陰而潤肺,清熱而保肺,止咳而寧肺,故能固護肺金,是為 君葯 生地、熟地、玄參、麥冬滋肺陰有滋腎陰,清虛熱,助百合之力,是為 臣葯 當歸引血歸經以止血,白芍攝斂橫逆之肝氣,二者合用養血益陰,柔肝平肝,抑木而保金;桔梗、貝母清肺化痰止咳,與百合相配,保肺止咳,此四味為 佐葯 甘草調和諸葯,與桔梗相伍,清利咽喉。諸葯合用,養陰為主,清虛火以固護肺金,亦即陰液充足,虛火自清,此二葯為 使葯 。 縱觀全方,特點有二:一、方中主以甘寒,養陰清熱,正本清源,而不用苦寒之葯免增其燥。二、本方肺、腎、肝三臟並治,潤、保、寧肺,金水相生,抑木護金,其意全在固護肺金,陰虛得養,虛火自退,肺金得固,諸證自除
2. 百合固金湯的附註
附方:補肺阿膠湯
組成:阿膠(麩炒) 9g,牛蒡子(炒香)3g,甘草(炙)1.5g,馬兜鈴(焙)6g,杏仁(去皮尖,七個版)6g,糯米(炒)6g。
用法權:上為細末,每服6g,水煎,食後溫服。
功用:養陰補肺,清熱止血。
主治:小兒肺陰虛兼有熱證。咳嗽氣喘,咽喉乾燥,喉中有聲,或痰中帶血,舌紅少苔,脈細數。
出處:《小兒葯證直訣》
化裁方之間的鑒別:百合固金湯與補肺阿膠湯治證均有肺虛有熱。但前者主治肺腎陰虧,虛火上炎之咳嗽痰血證,偏於滋腎養陰潤肺,並能清熱化痰;後者主治小兒肺陰虛兼有熱之咳嗽證,偏於補益肺陰,兼以清肺化痰寧嗽。
3. 養陰清肺湯與百合固金湯有何異同
(
1
)相同處兩方均具有滋陰補腎潤肺,清降虛火之功效,用治肺腎陰虛,虛火上擾之證。
(
2
)不同處①
葯物組成不同。養陰清肺湯由生地黃、麥冬、生甘草、玄參、貝母、牡丹皮、薄荷、白芍葯組成。百合固金湯由百合、熟地黃、生地黃、當歸、白芍葯、桔梗、玄參、川貝母、麥冬、甘草組成。②
功效差異。養陰清肺湯重在滋陰清熱而解毒利咽,兼以清散祛邪。用於肺腎陰虛,復感疫毒,津液被灼,熱毒熏蒸於上之白喉證;或肺痊、喉痹諸證。百合固金湯以潤肺止咳為主;滋養之中兼以涼血止血,宣肺化痰,標本兼顧但以治本為主。具有滋腎護肺,止咳化痰功效。用於肺腎陰虧,虛火上炎證。表現為咳嗽氣喘,痰中帶血,咽喉燥痛,頭暈目眩,午後潮熱,舌紅少苔,脈細數。
4. 百合固金湯,治療咳喘效如神
百合固金湯原方組成是熟地 生地 當歸 白芍 甘草 桔梗 元參 貝母 麥冬 百合,「固金」即「固若金湯」之義,喻服之本方,意為肺氣健固,猶若金城湯池一般矣,對於肺臟受傷,虛火內擾,腎水不足所引起的咳嗽、氣喘、咳血、咽痛等問題,都有很好的效果。
《醫方集解》中說:「此手太陰、足少陽葯也。金不生水,火炎水干,故以二地助腎滋水退熱為君。百合保肺安神,麥冬清熱潤燥,元參助二地以生水,貝母散肺郁而除痰,歸、芍養血兼以平肝,甘、桔清金,成功上部,皆以甘寒培元清本,不欲以苦寒傷生發之氣也。」
本方出處《慎齋遺書》,周慎齋也是古代審脈求方的高高手。所以我認為百合固金湯,從脈象來看,是以滋養左路關尺、清降右路寸關部為主。左尺陰虛,左關肝血少,故脈見細數,用生地黃、熟地黃、當歸、白芍,既滋腎陰,也養肝血。病人脈象亢盛,下焦的水涵不住上越的話,就肺部燥咳不止。
燥是什麼?我們可以取個象,就如同烈日下,沙漠之中,被曬得快要乾枯的樹枝一樣,那就叫做燥。燥邪最容易傷肺臟,因為肺為嬌臟,主皮毛,而人體水分的流失都是先流失外周的。也就是說必須先要臟腑根部能吸飽水,水分津液才能蔓延到肌膚外層。所以從這樹枝乾枯的象,我們必須考慮到這樹根部吸不到水了,土壤太乾燥了,沒有水去養根,水如果不去涵木,木自然容易乾枯,故而我們必須先對它根部的土壤進行澆水。
人體臟腑之根在哪裡?在肝腎,肝血腎精是濡養根部的。這里用生地黃、熟地黃養腎精,當歸、白芍滋肝血。目的便是讓臟腑的根部汲取足夠的陰液,這樣臟腑的華蓋——肺才能夠柔嫩,從枯燥狀態恢復過來。誠如經典上所說:「曠野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茂盛。」這大樹王之所以能夠枝葉華果茂盛,便得益於它的根深,能汲取到足夠的水分,沒有水分的話,大樹王也滋潤不起來。
是不是只澆水就夠了?我們想一下,大旱的時候,你把水井抽幹了,用來澆農作物都不夠。所以用地水來救燥,是一時的,真正要救燥,靠的還是天水。天比地更至大,更廣闊。天雨一場,澤被更久遠。
這病人肺脈上亢,五心煩熱,整個人就像乾旱的天氣狀態,下面不斷上升過來的津液都不夠上面消耗,故而有陰虛火旺、水虧熱亢之象。故而用熟地黃、生地黃、當歸、白芍只是從下面滋其陰涵其水,但還不能真正解決上面火旺熱亢的乾燥天氣。
另外,肺本來也是多氣少血之臟,易於化燥,若其人腎水虧失,相火上炎,金不足以勝火,時間久了肯定會變為肺勞。君火無畏,相火助之,合而上炎,則肺愈受傷。這時我們就看百合固金湯另外六味葯,就是專門針對肺部受灼而設的。肺為天空雲朵,用這玄麥甘桔湯,滋陰清熱潤燥,加百合、貝母,更能夠往下順降肺氣,如天布雨,六味葯共同起到滋陰潤燥、肅降肺氣的作用。就好像久旱的天空來了一場甘霖露雨一樣,大有「久旱得甘露」的意味。這樣一場雨下來,就把燥熱的根本解除了。
所以我們看整個方子,有下面澆水救燥的生地黃、熟地黃、當歸、白芍,也有上面降雨救燥的玄麥甘桔湯加百合、貝母,這樣上滋下潤,燥熱消除。所以用葯,既要清降肺火,也要滋養腎陰,使金水相生,肝血濡養,上下交通,則病易愈。
5. 肺寒能吃百合固金丸嗎
不要吃了
百合固金湯 出自《慎齋遺書》
【組成】
百合一錢半 生地黃二錢 熟地黃
當歸身各三錢 芍葯炒 甘草各一錢
貝母 麥冬各一錢半
桔梗 玄參各八分
【用法】 水煎服(原方未著用法)。
【主治】 肺腎陰虧,虛火上炎證。
灼傷肺金,肺失清肅:咳嗽氣喘,
灼傷肺絡:痰中帶血
肺腎陰虧,虛火上炎 熏灼咽喉:咽喉燥痛
虛火內擾:手足心熱、骨蒸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 。
【病機】 肺腎陰虧,虛火上炎,灼傷肺絡
【治法】 養陰潤肺,化痰止咳。
【方解】
君:百合、麥冬—清潤肺燥,清虛火而止咳。
臣:生地黃—養陰滋腎,涼血止血。
熟地黃—滋陰養血,補腎填精。
玄參—清熱養陰,滋水降火,利咽解毒。
*君臣相配,滋腎陰,降虛火,金水相生。
佐:白芍、當歸身—滋陰養血,柔肝保肺。
貝母—潤肺化痰止咳。
桔梗—化痰利咽
使:甘草—合桔梗即桔甘湯以清利咽喉,化痰散
結,調和諸葯。
*配伍要點:
①百合、麥冬+生地黃、熟地黃、玄參;
②滋養肺腎,有金水相生之妙。
【臨床應用】
1、辨證要點:咳嗽,咽喉燥痛,舌紅少苔,脈細數。本方葯物多屬甘寒滋膩之品,若脾虛便溏,飲食減少者宜慎用。
2、臨證加減:
若痰稠難咯,加栝樓仁、桑白皮、花粉以清潤化痰;
若咳血甚者,加側柏葉、仙鶴草、白茅根以涼血止血。
3、現代運用: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慢性咽炎、自發性氣胸等屬於肺腎陰虛者。
【加減】如咳嗽,初一二服加五味子20粒。
【方論】方中百合、生熟地滋養肺腎陰液,並為君葯;麥冬助百合以養肺陰,清肺熱,玄參助生熟地以益,腎陰,降虛火,共為臣葯;當歸、芍葯養血和營,貝母、桔梗化痰止咳為佐;甘草調和諸葯為使。諸葯合用,使陰液恢復,肺金得固,則咳嗽、吐血諸證自愈。
類別:補益類
出處:《醫方集解》
本方由生地黃、熟地黃、麥冬、百合、芍葯、當歸、貝母、生甘草、玄參、桔梗諸葯組成。用於肺腎陰虧,虛火上炎所致之咽喉燥痛,咳嗽氣喘,痰中帶血,手足煩熱,舌紅少苔,脈細數者。有養陰清熱,潤肺化痰之功。
本方為治肺腎陰虧咳嗽的常用方。方中以百合等潤肺生津之品為主,諸葯相伍,使肺腎得養,陰液充足,虛火自清,痰咳得止。肺在五行中屬金,肺金不固則變生諸證。本方服之可使肺金寧而肺氣固,諸證自能隨之而愈,故名「百合固金湯」。亦有言「固金」為「固若金湯」之義,喻服之本方,可使肺氣健固,猶若金城湯池一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