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鼓三戲牡丹
Ⅰ 男女一問一答的戲曲叫什麼名字
天上銀河幾道彎?
哪道窄來哪道寬?
哪道彎里能跑馬?
哪道彎里能行船?
哪道彎里江豬子過?
哪道彎里瀉沙灘?
哪道彎里出美女?
哪道彎里出大仙?
哪道彎栽仙桃樹?
幾棵甜來幾棵酸?
什麼人蟠桃樹下坐?
什麼人送飯給她餐?
什麼人挑桃街上過?
什麼人吃桃成了仙?
什麼人張口削削桃鬍子?
大鬧什麼多少年?
什麼人把他來斗住?
把他壓到什麼山?
什麼人西天干什麼?
何人救他下高山?
天上銀河九道彎,
頭道窄來二道寬。
三道彎里能跑馬,
四道彎里能行船。
五道彎里江豬子過,
六道彎里瀉沙灘。
七道彎里出美女,
八道彎里出大仙。
九道彎栽仙桃樹,
有七棵甜來三棵酸。
王母娘娘蟠桃樹下坐,
小玉妮送飯給她餐。
赤腳仙挑桃街上過,
楊二郎吃桃成了仙。
孫悟空張口削削桃鬍子,
大鬧天宮十二年。
佛祖把他來斗住,
把他壓到五行山。
唐僧西天去取經,
搭救悟空下高山。
Ⅱ 呂洞濱三戲牡丹
「呂洞賓三戲白牡丹」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
相傳,呂洞賓雲游天下,來到山色奇秀,九峰迴環,號稱金庭洞天的桐柏山,發現大地抖動,房屋倒塌,九峰欲崩。他定睛一看,原來是一隻穿山甲在作怪。呂洞賓氣惱之下,迅速召集各路山神,共商擒拿穿山甲拯救百姓的大計。
眾山神紛紛說:「此怪有五千年的道行,煉就了翻山倒海之術,我們敵它不過,望大仙稟告玉帝,速派天兵天將捉拿此怪,拯救百姓,保護山林。」呂洞賓嘿嘿一笑說:「一個小小的穿山甲作怪,不必驚動天兵天將,我一個人就可以治服它了。」眾山神一齊稱謝而去。
眾山神走後,呂洞賓暗想:「此怪妖術厲害,我怎能降服了它?也是我一時說出大話,如若不把此妖鎮住,眾山神豈不譏笑於我!這」呂洞賓正在沉思之際,太白金星對呂洞賓說:「要想降服穿山甲,非用定山神針不可。這神針乃王母娘娘頭上一根玉簪,若能借得,便可馬到成功。」
呂洞賓說:「那怎麼能行啊,玉簪本是王母娘娘心愛之物,恐怕誰也借不出來。」太白金星道:「此事並不難。王母娘娘身邊有一名貼身侍女——牡丹仙子,她早有思凡之意,你若能打動她的心,此事定能辦妥。」
次日,王母娘娘在西天瑤台舉行蟠桃盛會,請各路大仙赴宴。呂洞賓和太白金星駕起樣雲,同赴蟠桃會。蟠桃會上,琴聲悠揚,舞姿翩翩。各路大仙暢懷痛飲。酒過三巡,菜上五道,王母娘娘就命侍女牡丹仙子給各路大仙斟酒。
當牡丹仙子給呂洞賓斟酒時,太白金星用胳膊將呂洞賓碰了一下。呂洞賓心知此意,於是趁接酒杯之機,將牡丹仙子的手輕輕地捏了一下,牡丹仙子心一動,不覺臉上一紅,低著頭退了下去。
過了一會,王母娘娘又命牡丹仙子向大仙賜贈蟠桃。牡丹仙子遲遲疑疑地來到呂洞賓面前。大白金星用腳尖踢踢呂洞賓,呂洞賓就在取蟠桃時,將桃盤重重地往下一按,牡丹仙子手腕一軟,羞得面如桃花。
她低著頭,順後門向瑤池邊急急走去。呂洞賓緊跟而去。牡丹仙子徑直走到瑤池邊,兩眼凝視著池邊開放的牡丹花沉思起來。呂洞賓悄悄地站在牡丹仙子背後,輕聲說:「牡丹仙子,你在賞花嗎?」牡丹仙子回頭一看,見是呂洞賓,急忙拂袖掩面說:「你,你可知曉仙規?」呂洞賓嘿嘿一笑,說:「我不但知曉仙規,而且還能看透你的心思。」牡丹仙子搖了搖頭。呂洞賓上前幾步說:「你很羨慕人間,是嗎?」牡丹仙子又慢慢地低下了頭。
呂洞賓充滿感情地說:「人間真美好啊,到處山青水秀,鳥語花香。我在人間雲游各地,見過不少名山大川,風光園林,象蘇杭美景,泰山奇峰,蓬箂仙境,曹州牡丹……真是美不勝收,要勝過天堂十倍」牡丹仙子慢慢地抬起頭,輕輕說:「真的嗎?」呂洞賓用手一指,說:「牡丹仙子,你往那裡看,有一對年輕夫婦,他們在歡歡樂樂地耕地撒種。你再往那邊看,那是一對情人正在園里賞花。」呂洞賓回頭一看,見牡丹仙子還站在那兒呆望著那一對情人,於是說:「牡丹仙子,假如不去享受一番人間的幸福,真是最大的憾事了。」牡丹仙子有些遲疑地說:「要想下凡,談何容易。仙規如此森嚴,怎麼會如願以償呢?」呂洞賓微微一笑:「牡丹仙子,你果有此意,我願助一臂之力。」
牡丹仙子臉一紅,羞答答地說:「是真的嗎?」呂洞賓說:「真的。不過,我也要請你幫個忙。」牡丹仙子說:「我能幫你做什麼呢?」「王母娘娘頭上的玉簪,借我一用。」「哎呀,那哪行呀?玉簪是王母娘娘的心愛之物,誰也借不得。」牡丹仙子為難地說。呂洞賓上前幾步說:「請你往這兒看牡丹仙子透過雲層,只見桐柏山一帶,到處是房倒屋塌,男哭女嚎,一片凄景象。牡丹仙子急忙閉上眼睛說:「哎呀,百姓真是太可憐了。」呂洞賓說:「這桐柏山一帶,過去山河秀麗,林茂糧豐。只因這穿山甲作怪,才使這里變成如此慘景!我想借王母娘娘玉簪,除掉這興妖作怪的穿山甲。」牡丹仙子焦急地說:「我願幫忙,可是——」呂洞賓見牡丹仙子答應幫忙,不勝歡喜。
他如此這般地囑咐了一番,又將一隻假玉簪交給了牡丹仙子。次日清晨,王母娘娘沐浴完畢,在讓牡丹仙了給她梳頭時,牡丹仙子便趁機將玉簪偷換下來。藏在袖內,出來交給了呂洞賓。呂洞賓帶著定山神針,來到桐柏山,很快把那作惡多端的穿山甲擒住了。呂洞賓懲處了穿山甲之後,就和太白金星一同趕西天瑤台歸還定山神針,並請求王母娘娘寬恕牡丹仙子盜玉簪之罪。王母娘娘得知,又喜又驚又氣,雖說為民除害,應該獎,但牡丹仙子常在身邊,竟如此目無我的尊嚴,天規難容!
王母娘娘見二位大仙講情,便說:「看在二位仙人的面上,免牡丹一死,但要趕出西天,降為凡俗就這樣,桐柏山人民又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牡丹仙子也實現了嚮往人間的願望。
後來,人們為了惦念呂洞賓,也把呂洞賓戲牡丹為民除害的事兒作為美談,直到今天。
Ⅲ 呂洞賓三戲牡丹是什麼故事
神垕東南大劉山中,有個地方叫呂溝,相傳這是呂洞賓修道的地方。
從前,呂溝綠草茵茵,松青柏翠,風景喜人。在呂洞賓居住的土洞不遠,長著一棵牡丹花。每逢立春花開,那盤子般大的花朵,紅艷艷的,迎風點頭。花兒清香,十里八村都能聞到。呂洞賓喜愛牡丹的姿色,清晨傍晚常到花前觀賞。如果花下有野草,他就細心地把野草拔去。如果天氣旱了,他就從遠處擔來泉水澆灌。在他的精心料理下,牡丹一年比一年長得好,花兒一年比一年開得鮮艷。
天長日久,牡丹得道成仙,修成了人形,成了一個絕世美貌的少女。離牡丹不遠,有一棵千年老竹也成了精。這竹精貪戀牡丹美貌,生了邪念,每逢夜深人靜,他就變成了一個浪盪公子去向牡丹求愛,常用惡言穢語調戲牡丹。這牡丹心比玉白,比冰清,痛恨竹精無恥下流,拒絕它的要求。那竹精見牡丹不肯上鉤,想起平日呂洞賓常給牡丹拔草澆水,認為牡丹是戀上了呂洞賓,心裡暗暗恨起呂洞賓來。
有天早上,呂洞賓又去給牡丹澆水。竹精變成一個書生來到花前,和呂洞賓相見,說:「這牡丹花多好啊?」呂洞賓隨口答道:「是呀!貧道喜愛牡丹就是因為她美麗動人,清香芬芳。」竹精聽見呂洞賓說出「喜牡丹」三個字,就到處傳揚,說呂洞賓下流無恥,是個騷仙,自己說自己戲牡丹……
牡丹痛恨竹精狠毒,血口噴人。她想:呂洞賓根本不知我已修成仙道,對我沒有一點壞心,卻遭受這樣的不白之冤。在呂洞賓又去澆水時,她變成了一位少女。呂油賓見牡丹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姑娘又驚又喜,忙說:「仙姑得道,可喜可賀。」牡丹笑了笑,施了一禮,說:「謝謝道兄平日照顧,可你知不知近日有一些閑言碎語?」呂洞賓說:「貧道不出深山,不入人世,不知有些啥閑話?」牡丹把竹精多次調戲自己、散布惡言穢語對呂洞賓說了一遍。呂洞賓一聽竹精不但說自己壞話,還想玷污貞潔的牡丹仙子,心中大怒,拔劍來到老竹跟前,一下把老竹砍為幾截。
呂洞賓斬了竹精,感到人言可畏,此地不可久留,就告辭牡丹,四方雲游去了。
呂洞賓走了,但是呂洞賓戲牡丹的故事卻流傳在人間,無法收回。其實是「呂洞賓喜牡丹」,並不是「呂洞賓戲牡丹」。
Ⅳ 身為上仙的呂洞賓,為何他要三戲牡丹仙子
兩人的相遇是一場英雄救美。本應該駐守天庭的東華上仙,卻能在牡丹仙子遇險時及時出現,不管是不是意外,都是緣分。兩人的三擊掌可謂是劇情千年情劫真正的高潮,因為這一劫,是大愛與小愛的選擇。(當年不懂,現在才明白當時編劇的逼格)因為神,與人總歸是 不一樣。而這部劇最大的看點也是呂洞賓下凡歷劫的故事,呂洞賓的前世是東華真人,傳統視角中作為神仙本就已經放下七情六慾;他的下凡是有使命的,是要盡快讓八仙歸位,然後除魔衛道,還世間太平。
Ⅳ 大鼓戲 呂洞賓三戲牡丹 等等
我把戲曲壓縮包傳到網路附件了,你查找你的提問附件
點擊壓縮包下載。直接下載,沒有密碼
滿意請選為【滿意答案】
手機提問的用戶查看。請要用網頁版查看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