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白丁香
① 關於丁香結的詩句和翻譯
1.詩句中有丁香結的詩句
1、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譯文:蕉心未展丁香也是含苞未放,它們同時向著春風各自憂愁。
出處:唐·李商隱《代贈二首·其一》
2、合歡不驗丁香結,只得凄涼對燭房。
譯文:合歡草呵,人們都說你能消忿解憂,何不洗去怨婦心頭的哀愁?留下她獨守空房,伴隨著燭淚滴灑。
出處:宋·錢惟演《無題三首·其一》
3、東風吹盡去年愁,解放丁香結。
譯文:東風吹來已把去年的愁緒一掃而光,催動著丁香花蕾朵朵綻放。
出處:宋·劉翰《好事近·花底一聲鶯》
4、欲知方寸,共有幾許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結。
譯文:回首往事已經一年音信全無,你要知道我心裡有多少新愁?就像芭蕉捲曲丁香打結重重。
出處:宋·賀鑄《石州慢·薄雨收寒》
5、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譯文:信使不曾捎來遠方行人的音訊,雨中的丁香花讓我想起凝結的憂愁。
出處:五代·李璟《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
2.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結詩句的意思
「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結。」
的意思是:寒冷的夜裡,樹上盡是空枝,愁緒郁結,像丁香的花蕾一樣。 出處:出自唐代詩人馮延巳的《醉花間》,「獨立階前星又月,簾櫳偏皎潔。
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結。夜深寒不寐,疑恨何曾歇。」
翻譯:夜晚獨自一人站在台階前,窗戶外透著皎潔的月光。寒冷的夜裡,樹上盡是空枝,愁緒郁結,像丁香的花蕾一樣。
深夜的寒冷也不算徹骨(跟我的愁緒相比),更冷的離恨一直也未曾停止。 (1)十年白丁香擴展閱讀: 《醉花間》雙調五十字,前段四句三仄韻,後段六句四仄韻。
以馮延巳《醉花間·晴雪小園春未到》為代表。幾首典型的代表作幾乎都是馮延巳的專輯,一起來欣賞一下。
雙調四十一字,前段五句三仄韻、一疊韻,後段四句兩仄韻。以毛文錫《醉花間·休相問》為代表。
此詞後段第一句少押一韻,與前詞異。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醉花間》。
3.關於丁香花的古詩
丁香 杜甫 丁香體柔弱,亂結枝猶墊。
細葉帶浮毛,疏花披素艷。 深栽小齋後,庶近幽人占。
晚墮蘭麝中,休懷粉身念。 賦得池上雙丁香樹 錢起 得地移根遠,交柯繞指柔。
露香濃結桂,池影斗蟠虯。 黛葉輕筠綠,金花笑菊秋。
何如南海外,雨露隔炎洲。 丁香結 方千里 煙濕高花,雨藏低葉,為誰翠消紅隕。
嘆水流波迅。撫艷景、尚有輕陰餘潤。
乳鶯啼處路,思歸意、淚眼暗忍。青青榆莢滿地,縱買閑愁難盡。
勾引。正記著年時,乍怯春寒陣陣。
小閣幽窗,殘妝剩粉,黛眉曾暈。迢遞魂夢萬里,恨斷柔腸寸。
知何時重見,空為相思瘦損。 丁香結 周邦彥 蒼蘚沿階,冷螢粘屋,庭樹望秋先隕。
漸雨凄風迅。澹暮色,倍覺園林清潤。
漢姬紈扇在,重吟玩、棄擲未忍。登山臨水,此恨自古,銷磨不盡。
牽引。記試酒歸時,映月同看雁陣。
寶幄香纓,熏爐象尺,夜寒燈暈。誰念留滯故國,舊事勞方寸。
唯丹青相伴,那更塵昏蠹損。 丁香結 吳文英 香裊紅霏,影高銀燭,曾縱夜遊濃醉。
正錦溫瓊膩。被燕踏、暖雪驚翻庭砌。
馬嘶人散後,秋風換、故園夢里。吳霜融曉,陡覺暗動偷春花意。
還似。海霧冷仙山,喚覺環兒半睡。
淺薄朱唇,嬌羞艷色,自傷時背。簾外寒掛澹月,向日鞦韆地。
懷春情不斷,猶帶相思舊子。 丁香結 楊澤民 梅雨猶清,冷風乘急,遙送萬絲斜隕。
聽水翻雷迅。冒霧濕,但覺衣裘皆潤。
亂山煙嶂外,輕寒透、未免強忍。崎嶇危石,聳峭峻嶺,都齊行盡。
指引。看負弩旌旗,謾卷空、排素陣。
向晚收雲,黎明見日,漸生紅暈。堪嘆萍泛浪跡,□事無長寸。
但新來纖瘦,誰信非因病損。 丁香結 陳允平 塵擁妝台,翠閑歌扇,金井碧梧風隕。
聽豆蟲聲小,伴寂寞、冷逼莓牆蒼潤。料凄涼宋玉,悲秋恨、此際怎忍。
蓮塘風露,漸入粉艷,紅衣落盡。勾引。
記舞歇弓彎,幾度柳圍花陣。酒薄愁濃,霞腮淚漬,月眉香暈。
空對秦鏡尚缺,暗結回腸寸。念纖腰柔弱,都為相如瘦損。
丁香 陸龜蒙 江上悠悠人不問,十年雲外醉中身。 殷勤解卻丁香結,縱放繁枝散誕春。
4.《丁香結》全文
丁香結 宗璞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開得格外茂盛,城裡城外,都是一樣。城裡街旁,塵土紛囂之間,忽然呈出兩片雪白,頓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細看,才知是兩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樹銀枝妝,星星般的小花綴滿枝頭,從牆上窺著行人,惹得人走過了,還要回頭望。
城外校園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圖書館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種有十數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得瀟灑,紫的朦朧。還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蘭,在夜色中也能讓人分辨出,這是丁香。
在我住了斷續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來,伏案時抬頭便看見檐前積雪。雪色映進窗來,香氣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輕靈的多,不那麼混濁笨拙了。從外面回來時,最先映入眼簾的,也是那一片瑩白,白下面透出參差的綠,然後才見那兩扇紅窗。我經歷過的春光,幾乎都是和這幾樹丁香聯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樣小,卻不顯得單薄。許多小花形成一簇,許多簇花開滿一樹,遮掩著我的窗,照耀著我的文思和夢想。
古人詩雲:「芭蕉不展丁香結」、「丁香空結雨中愁」。在細雨迷濛中,著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嫵媚。花牆邊兩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畫,線條模糊了,直向窗外的瑩白滲過來。讓人覺得,丁香確實該和微雨連在一起。
只是賞過這么多年的丁香,卻一直不解,何以古人發明了丁香結的說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著斜伸過來的丁香枝條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圓圓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盤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結!
丁香結,這三個字給人許多想像。在聯想到那些詩句,真覺得它們負擔著解不開的愁怨了。每個人一輩子都有許多不順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由來。所以丁香結年年都有。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是太平淡無味了么?
小文成後一直擱置,轉眼春光已逝。要看滿城丁香,需待來年了。來年又有新的結待人去解——誰知道是否解得開呢?
② 關於丁香的詩和詩句
1.形容丁香的詩句
《丁香》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丁香體柔弱,亂結枝猶墊。細葉帶浮毛,疏花披素艷。
深栽小齋後,庶近幽人占。晚墮蘭麝中,休懷粉身念。
《賦得池上雙丁香樹》
年代: 唐 作者: 錢起
得地移根遠,交柯繞指柔。露香濃結桂,池影斗蟠虯。
黛葉輕筠綠,金花笑菊秋。何如南海外,雨露隔炎洲。
《西軒席上探得丁香樹子》
年代: 宋 作者: 韓維
物生各有性,矯之理宜傷。如何生微木,揉結始滋芳。
開花不滿把,瑣碎垂丹黃。豈識青桂枝,一引百丈韁。
《丁香》
年代: 宋 作者: 洪遵
來自丁香國,還應世所稀。叢生盛枝葉,亂結罥中衣。
冷艷瓊為色,低枝翠作圍。蔓連疑鎖骨,時見玉塵飛。
《丁香》
年代: 宋 作者: 陶弼
萬枝千葉遞相貌,內結花心外結身。草木至微猶有合,悲哉你子與君臣。
《丁香》
年代: 明 作者: 吳寬
花開不結實,徒冒丁香名。枝頭綴紫粟,旖旎香非輕。
乃知博物者,名以香而成。或者樹相類,惜未南中行。
初栽只一干,肥壤枿爭萌。分移故園內,不知枯與榮。
終當問來使,亦欲如淵明。
2.與「丁香」有關的詩句有哪些
丁香體柔弱,亂枝結猶墊。——(杜甫《江頭五詠丁香》)
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中鉤。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李商隱《代贈二首其一》)
殷勤解卻丁香結 縱放繁枝散誕春。——(陸龜蒙 《丁香》)
要識愁腸,但看丁香樹,漸結盡春梢。——(柳永《西施》)
甚望斷青禽,難倩紅葉。春愁欲解丁香結。——(高觀國《蘭陵王》)
一叢恨滿丁香結,幾度春深豆蔻梢。——(李呂《鷓鴣天》)
愁緒多於花絮亂,柔腸過似丁香結。——(程垓《滿江紅》)
3.關於丁香的詩句.
【唐】李商隱 代贈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唐】杜甫 江頭四詠·丁香丁香體柔弱,亂結枝猶墊。細葉帶浮毛,疏花披素艷。深栽小齋後,庶近幽人占。晚墮蘭麝中,休懷粉人念。
【唐】陸龜蒙 丁香悠悠江上無人問,十年雲外醉中身。殷勤解卻丁香結,縱放繁枝散涎香。
【元】元好問 賦瓶中雜花香中人道睡香濃,誰信丁香嗅味同。一樹百枝千萬結,更應熏染費春工。【唐】牛 嶠 感恩多兩條紅粉淚,多少香閨意。強攀桃李枝,斂愁眉。陌上鶯啼蝶舞,柳花飛。柳花飛,願得郎心,憶家還早歸。 自從南浦別,愁見丁香結。近來情轉深。憶鴛衾。幾度將書托煙雁,淚盈襟。淚盈襟。禮月求天,願君知我心。 古今關於丁香的詩詞之二
【明】許邦才 丁香花蘇小西陵踏月回,香車白馬引郎來。當年剩綰同心結,此日春風為剪開。
【清】陳至言 詠白丁香花幾樹瑤花小院東,分明素女傍簾櫳;冷垂串串玲瓏雪,香送幽幽露簌風;穩稱輕奩勻粉後,細添簿鬢洗妝中;最憐千結朝來坼,十二闌干玉一叢。
【北宋】毛文錫《更漏子》春夜闌,春恨切,花外子規啼月。人不見,夢難憑,紅紗一點燈。偏怨別,是芳節,庭下丁香千結。宵霧散,曉霞暉,梁間雙燕飛。
【南唐】李煜 一斛珠·香口晚妝初過,沉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羅袖□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綉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絨,笑向檀郎唾。
【南宋】王十朋 點絳唇·素香丁香落木蕭蕭,琉璃葉下瓊葩吐。素香柔樹。雅稱幽人趣。無意爭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結愁千緒。似憶江南主。
【宋】陳允平 摸魚兒倚東風、畫闌十二,芳陰簾幕低護。玉屏翠冷梨花瘦,寂寞小樓煙雨。腸斷處。悵折柳柔情,舊別長亭路。年華似羽。任錦瑟聲寒,瓊簫夢遠,羞對彩鶯舞。文園賦。重憶河橋眉嫵。啼痕猶濺紈素。丁香共結相思恨,空托綉羅金縷。春已暮。蹤燕約鶯盟,無計留春住。傷春倦旅。趁暗綠稀紅,扁舟短棹,載酒送春去。
【唐】韋庄 悼亡姬鳳去鸞歸不可尋,十洲仙路彩雲深。若無少女花應老,為有姮娥月易沈。竹葉豈能消積恨,丁香空解結同心。湘江水闊蒼梧遠,何處相思弄舜琴。古今關於丁香的詩詞之三李珣 河傳去去!何處?迢迢巴楚,山水相連。朝雲暮雨,依舊十二峰前,猿聲到客船。愁腸豈異丁香結?因離別,故國音書絕。想佳人花下,對明月春風,恨應同。
【南唐中主】李璟 攤破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 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芭蕉彎彎如月牙,丁香凄凄似別離,丁香欲減別離痛,卻頻增幾多恨! 離別話語在耳畔,心語絲絲在道旁。 怎知離愁恰難渡!
【宋】李清照 攤破浣溪沙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風度精神如彥輔,太鮮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夢,卻無情。
【近代】王國維 點絳唇(時王之前妻莫夫人新喪,此詞為悼亡之作)屏卻相思,近來知道都無益。不成拋擲,夢里終相覓。醒後樓台,與夢俱明滅。西窗白,紛紛涼月,一院丁香雪。
4.關於「丁香」的詩詞有哪些
1.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李商隱《代贈》
釋義:芭蕉的蕉心尚未展開,丁香的花蕾叢生如結;同是春風吹拂,而二人異地同心,都在為不得與對方相會而愁苦。
2.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李璟《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
釋義:信使不曾捎來遠方行人的音訊,雨中的丁香花讓我想起凝結的憂愁。
3.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李清照《攤破浣溪沙·揉破黃金萬點輕》
釋義:梅花只注重外形,它那重重疊疊的花瓣兒,就像一個只會矯妝打扮的女子使人感到很俗氣。丁香花簇簇擁結在一起顯的太小氣,一點也不舒展。
4. 偏怨別,是芳節,庭下丁香千結。——毛文錫《更漏子·春夜闌》
釋義:最恨的是這時分別,在春暖花開的季節,階下的丁香花繁葉茂,每一朵都似同心結。
5. 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李煜《一斛珠·曉妝初過》
釋義:含笑未唱,先露一尖花蕾船的舌尖,於是櫻桃小口微張,流出了婉轉如鶯的清歌。
6. 落木蕭蕭,琉璃葉下瓊葩吐。素香柔樹。雅稱幽人趣。——王十朋《點絳唇•素香丁香》
釋義:樹葉還是稀稀落落的,丁香樹葉下丁香花就開放了,吐露出的素淡的香氣環繞著樹,雅士稱贊這是幽居之士的樂趣。
5.關於丁香的古詩
1、點絳唇·素香丁香 宋代:王十朋 落木蕭蕭,琉璃葉下瓊葩吐。
素香柔樹。雅稱幽人趣。
無意爭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
結愁千緒。似憶江南主。
譯文:樹葉還是稀稀落落的,丁香樹葉下丁香花就開放了,吐露出的素淡的香氣環繞著樹,雅士稱贊這是幽居之士的樂趣。丁香花沒有想爭奪春光,梅花不要嫉妒。
她在春雨中愁緒滿懷,好像在懷念江南故土。《點絳唇·素香丁香》是南宋著名政治家、詩人王十朋的一首詞。
此詞上闋從兩個方面落筆:一個方面是寫丁香之形態,另一個方面是寫丁香之意趣。下闋由形而傳神,寫丁香之精神所在,也從兩個方面落筆,一個方面是寫其無意與群芳,另一個方面是寫丁香散露出的那種愁緒。
全詞的精彩之處全在其「豹尾」:作者大膽懸想,丁香之所以「結愁千緒」,也許是它在思憶江南的主人吧。讓本無情之花卉植物化為了有情意之作者心志的寄託。
全詞多處用典,內涵深遠。2、攤破浣溪沙·揉破黃金萬點輕 宋代:李清照 揉破黃金萬點輕。
剪成碧玉葉層層。風度精神如彥輔,大鮮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夢,卻無情。
譯文:桂花它那金光燦爛的色彩和碧玉一般如刀裁似的層層綠葉,其「風度精神」就像晉代名士王衍和樂廣一樣風流飄逸,名重於時。梅花只注重外形,它那重重疊疊的花瓣兒。
就像一個只會矯妝打扮的女子使人感到很俗氣。丁香花簇簇擁結在一起顯的太小氣,一點也不舒展。
桂花的濃香把我從懷念故人和過去的夢中熏醒,不讓我懷念過去這是不是太無情了?《攤破浣溪沙·揉破黃金萬點輕》是李清照的一首詠物詞,現存最早的版本收錄在《花草粹編》中。李清照在此詞中高度贊揚了桂花。
首先她從桂花的顏色和形態甚至是「精神」和「風度」程面給予了肯定。然後用桂花與梅花、丁香作對比,在她的眼中梅花和丁香是遠遠不如桂花的。
當詞人從桂花香中驚醒過來,詞人又反過來嗔怪桂花的無情。3、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 五代: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
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譯文:捲起珍珠做的簾子,掛上簾鉤,在高樓上遠望的我和從前一樣,愁緒依然深鎖。
風里的落花那麼憔悴,誰是它的主人呢?這使我越想越加茫然。信使不曾捎來遠方行人的音訊,雨中的丁香花讓我想起凝結的憂愁。
我回頭眺望暮色里的三峽,看江水從天而降,浩盪奔流。《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中主李璟的作品。
此詞借抒寫男女之間的悵恨來表達作者的愁恨與感慨。上片寫重樓春恨,落花無主;下片進一層寫愁腸百結,固不可解。
有人認為這首詞非一般的對景抒情之作,可能是在南唐受後周嚴重威脅的情況下,李璟借小詞寄託其彷徨無措的心情。全詞語言雅潔,感慨深沉。
4、眼兒媚·楊柳絲絲弄輕柔 宋代:王雱 楊柳絲絲弄輕柔,煙縷織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
譯文:楊柳絲絲風中擺弄輕柔,煙縷迷漾織進萬千春愁。海棠尚未經細雨濕潤,梨花卻已盛開似雪,真可惜春天已過去一半。
而今往事實在難以重憶,夢魂歸繞你住過的閨樓。刻骨的相思如今只在,那芬芳的丁香枝上,那美麗的豆蔻梢頭。
《眼兒媚·楊柳絲絲弄輕柔》為宋代詞人王雱所著。觸眼前之景,懷舊日之情,此詞為王雱懷念妻子所作,表現了傷離的痛苦和不盡的深思。
「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原來有一段值得留戀、值得追懷的往事。
但是年光不能倒流,歷史無法重演,舊地又不能再到,則只有憑借回歸的魂夢,圍繞於女子所居的值得懷念的地方了。「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
詞人的相思之情,只有借丁香和豆蔻才能充分表達。這分明就是在感嘆自己心底的深情正像丁香一般憂郁而未吐。
但又是非常希望能和自己心愛的人像豆蔻一般共結連理。整個下片的意思是說,盡管一切的夢幻都已失落,然而自己內心纏綿不斷的情意依然專注在那個可人身上,真是到了「春蠶到死絲方盡」的境界。
5、代贈二首其一 唐代:李商隱 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中鉤。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譯文:黃昏獨上高樓慾望還休,樓梯橫斷情郎不來,一彎新月如鉤。蕉心未展丁香花也郁結未解,它們同時向著春風各自憂愁。
以一女子的口吻,寫她不能與情人相會的愁緒。詩中所寫的時間是春日的黃昏。
詩人用以景托情的手法,從詩的主人公所見到的缺月、芭蕉、丁香等景物中,襯托出她的內心感情。詩的開頭四字,就點明了時間、地點:「樓上黃昏」。
接下「慾望休」三字則維妙逼肖地描摹出女子的行動:她舉步走到樓頭,想去望望遠處,卻又凄然而止。這里,不僅使讀者看到了女子的姿態,而且也透露出她那無奈作罷的神情。
她想去望她的情人,但又慾望還休。
6.關於「丁香花」的古詩有哪些
代贈二首
唐代: 李商隱
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中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江頭四詠—丁香 杜甫
香體柔弱,亂結枝猶墊。細葉帶浮毛,疏花披素艷。
深栽小齋後,庶近幽人占。晚墮蘭麝中,休懷粉身念。
丁香花 明 許邦才
蘇小西陵踏月回,香車白馬引郎來。
當年剩綰同心結,此日春風為剪開。
月下白丁香 明 何吾騶
雨過疏林洗淡妝,碎籠明月簇幽香。清輝忍借王孫草,素影偏深越客裳。
蝴蝶夢回猶帶粉,嬋娟春盡未銷霜。夜深不辨葳蕤鎖,欲上瑤台掃雪光。
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
五代 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芭蕉不展丁香結。枉望斷天涯,兩厭厭風月—《石州慢·薄雨收寒》 賀鑄
點絳唇·素香丁香 王十朋
落木蕭蕭,琉璃葉下瓊葩吐。素香柔樹。雅稱幽人趣。
無意爭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結愁千緒。似憶江南主。
眼兒媚·楊柳絲絲弄輕柔
宋代: 王雱
楊柳絲絲弄輕柔,煙縷織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
好事近·花底一聲鶯 宋-劉翰
花底一聲鶯,花上半鉤斜月。月落烏啼何處,點飛英如雪。
東風吹盡去年愁,解放丁香結。驚動小亭紅雨,舞雙雙金蝶。
7.描寫丁香的詩句.
1.毛文錫《更漏子》 春夜闌,春恨切,花外子規啼月。
人不見,夢難憑,紅紗一點燈。 偏怨別,是芳節,庭下丁香千結。
宵霧散,曉霞暉,梁間雙燕飛。 2、一斛珠·香口 李煜 晚妝初過, 沉檀輕注些兒個。
向人微露丁香顆, 一曲清歌, 暫引櫻桃破。 羅袖□殘殷色可, 杯深旋被香醪□。
綉床斜憑嬌無那, 爛嚼紅絨, 笑向檀郎唾。 3.河傳 李珣 去去!何處?迢迢巴楚,山水相連。
朝雲暮雨,依舊十二峰前,猿聲到客船。 愁腸豈異丁香結?因離別,故國音書絕。
想佳人花下,對明月春風,恨應同。 4.攤破浣溪沙 李清照 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
風度精神如彥輔,太鮮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夢,卻無情。
8.關於丁香的現代詩句
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彳亍著 冷漠、凄清,又惆悵。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 像夢一般地, 像夢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飄過這個女郎; 她默默地遠了,遠了, 到了頹圮的籬牆, 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雨巷。
③ 以「記憶中最美好的片段為題寫一篇作文
記憶中最美好的片段
如果將生活比作深邃的夜幕,那記憶中美好的閃光定然就是那一瞬間劃破黑幕的璀璨的流星。——題記
又是「春城無處不飛花」的季節,樓下的幾棵白丁香開了,濃郁的香氣在空氣中肆意升騰著,直入肺腑。恍惚中,我彷彿又回到了那個午後。
在家的附近,曾經有一處小公園,沒有高大的娛樂設施,沒有擁擠的人群,只有窄窄的小徑,深沉的青石板,和兩旁的濃蔭。春日的午後,金色的陽光從綠蔭的縫隙中鑽出來,投在地上,微微一陣風吹過,金色的光斑和著風輕輕顫動,在青石板上婆娑,逗弄著偶爾從密密的草叢躥出的野貓。路兩邊的白丁香開了,一簇簇的白花在心形的葉子中間,淺嫩的綠遮不住那雪白的身姿,總是左漏一點,右泄一處,偶爾還能看到花間嫩黃的細蕊,不自覺得卻將這美美的春光又加修飾了一番。
花林靜謐,轉過一道彎,依舊是白丁香的林蔭,眼前卻多了兩個背影。
歲月染白了鬢發,又將脊背壓彎,兩位老人互相攙扶著,漫步在這林蔭花道。
起風了,丁香細仄的白花被拂落下來,在風中旋轉起舞。風不急不躁,卻又將丁香的香氣吹散開來,彌漫在空氣中。不同的香氣總能給人不同的感覺,那麼白丁香的香氛,就是一種寧靜的美——洗去了浮華藻飾,直達心靈的寧靜。前面的兩個背影,在旋舞的繁花和沁人心脾的香氣中佝僂著蹣跚前行。樸素的衣角,在春風的輕撫中輕輕飄動。
不知怎的,感覺眼眶有些潤濕,心裡浮起一絲酸澀。
他們,也一定曾有過青春和活力,但歲月吹皺了他們的容顏,消耗著他們的生命,卻留下了幾十年的相濡以沫。也許,他們的曾經,沒有什麼轟轟烈烈,或許連可圈可點的地方也沒有;但是,垂垂老矣,卻能互相攙扶著走過這丁香花道。
他們此刻,也許正在回想著他們從前的美好記憶,他們的青春往事一定都一一埋藏在心底,在那個最明亮的角落裡。
而現在,他們的背影正在紛飛的花的風中前行。紛飛的花不顯得繁雜,卻反讓這里更顯寧靜。在這里,我好像看到了一種美和力量,我想,它就是蘇霍姆林斯基在《致女兒的信》中所說到的——忠誠。
忽然想起一句歌詞,「過了愛做夢的年紀,轟轟烈烈不如平靜。」
慢慢的,風歇了,那佝僂的背影漸漸淡了,但這樣美好的片段,卻永遠留在了我的心底,我想那白丁香寧靜的香氣,一定也永遠封存在了我的記憶里。
④ 中國古代有關"丁香"的詩詞有哪些
網上搜索了一下,有關丁香的古詩詞還是挺豐富的。
江上悠悠人不問,十年雲外醉中身。
殷勤解卻丁香結,縱放繁枝散誕春。
——唐代:陸龜蒙《丁香》
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中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唐代:李商隱《代贈》
丁香體柔弱,亂結枝猶墊。
細葉帶浮毛,疏花披素艷。
深栽小齋後,庶近幽人占。
晚墮蘭麝中,休懷粉身念。
——唐代:杜甫《江頭四詠·丁香》
春夜闌,春恨切,花外子規啼月。人不見,夢難憑,紅紗一點燈。
偏怨別,是芳節,庭下丁香千結。宵霧散,曉霞暉,梁間雙燕飛。
——五代:毛文錫《更漏子·春夜闌》
別是南州種,寒花七里香。
玉笄駢寶髻,金粟綴銀璫。
自得山林趣,不為時世裝。
紫霞休騁瑞,未及野梅芳。
——宋代:薛季宣《丁香花》
冷艷幽香奇絕。粉金裁雪。無端又欲恨春風,恨不解、千千結。
曲檻小池清切。倚煙籠月。佳人纖手傍柔條,似不忍、輕攀折。
——宋代:韋驤《洛陽春·丁香花》
落木蕭蕭,琉璃葉下瓊葩吐。素香柔樹。雅稱幽人趣。
無意爭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結愁千緒。似憶江南主。
——宋代:王十朋《點絳唇·素香丁香》
數聲鶗鳺。可憐又是,春歸時節。滿院東風,海棠鋪綉,梨花飄雪。
丁香露泣殘枝,算未比、愁腸寸結。自是休文,多情多感,不幹風月。
——宋代:蔡伸《柳梢青》
百結愁腸不可排,花開微雨滴空階。
更聞簾外蟲聲唧,惱亂妝樓十二釵。
——明代:劉祖滿《丁香花》
小院迴廊曲曲深,為誰頻結雨中心。
東風吹到第幾信,節序俄驚百五臨。
簇簇紫茸如可咽,蕭蕭華發豈勝簪。
故園買去開還早,相伴溪梅水竹林。
——明代:陸深《清明日半軒前丁香盛開偶題》
香雪團團壓碧枝,東風吹不落階墀。
去年梅信休言早,寒素逢春也未遲。
——清代:金朝覲《白丁香》
攀來尚隔,望處偏清,算怎到花開,闌珊春已在長亭。滴粉搓酥,小紅牆角倍分明。年年此際,籠歸馬上,遞遍春城。
昨歲看花,有人禿袖,擘阮挨箏。悵新來梁間燕去,往事星星。只有鄰花,不作路旁情。夜深難睡,繽紛花影,篩滿空庭。
——清代:陳維崧《牆外丁香花盛開感賦》
⑤ 丁香花是什麼樣子的
丁香花有兩種,紫的是紫丁香,白的是白丁香。
一般來說,丁香花植株高1~8米,葉對生,全緣或有時具裂,罕為羽狀復葉。花兩性,呈頂生或側生的圓錐花序。花色紫、淡紫或藍紫,也有白色紫紅及藍紫色,以白色和紫色為居多。
白丁香多年生落葉灌木、小喬木,高4-5米,葉片紙質,單葉互生,葉卵圓形或腎臟形,有微柔毛,先端銳尖。花白色,有單瓣、重瓣之別,花端四裂,筒狀,呈圓錐花序。花期4-5月。
拓展資料:
紫丁香
紫丁香(學名:Syringa oblataLindl.)是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又稱丁香、華北紫丁香、百結、情客、龍梢子。紫丁香原產中國華北地區,在中國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是中國的名貴花卉。
紫丁香分布以秦嶺為中心,北到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陝西、甘肅、四川,朝鮮也有,南到雲南和西藏均有。廣泛栽培於世界各溫帶地區。
產於東北、華北、西北(除新疆)以至西南達四川西北部(松潘、南坪)。生山坡叢林、山溝溪邊、山谷路旁及灘地水邊,海拔300-2400米。長江以北各庭園普遍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