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牡丹花
❶ 青花瓷古董上有牡丹花,上面通常要畫什麼鳥
一般有紅腹錦雞(取義繁花似錦),紅嘴藍鵲等等比較喜慶的鳥
❷ 青花瓷瓶插插什麼花
雲集20多位世界級插花大師,匯聚百件插花藝術珍品的「王城之春」首屆國際牡丹插花展昨日上午在王城公園拉開帷幕。 昨日王城公園明堂內,傳統插花與現代插花爭奇斗艷,東方插花與西方插花交相輝映。國內展區里, 以「春」為主題的「耕春圖」、「滿籃春色關不住」等展品,以精巧的構思、貼切的材料,體現出中國傳統插花的意境美。而國外插花花藝展區里「跨越」、「升華」、「蛻變」等藝術作品則充滿了異域風情,美不勝收。 丹麥插花大師現場表演插花 牡丹的插花技術及特點 牡丹插花是中國傳統插花藝術的代表之一,它以牡丹花為主要素材(主題),以其它花材為陪襯,其寓意和意境十分講究。例如以松表現高潔、長青、剛強;以竹表表現剛直、清高、平安;以梅表現堅骨、孤高、迎春;以荷表現一塵不染、潔身自好等;以蘭表現脫俗清雅、與世無爭等。而牡丹則表現吉祥、富貴、昌盛等。 牡丹插花的特點: 線條造型:以自然式的線條型為主。線的表現力極為豐富,不同的線條,表現不同的形態。 講究意境:如同國畫的「畫盡意在」。 崇尚自然:在藝術手段上,以裝飾美反映自然美。由於牡丹插花講究自然,因此,在構圖上多採用不對稱的均衡手法,避免機械的對稱。每朵花和每片葉的姿態都要在作品中得到展示。在一件作品中,植物品種、用材數量、色彩變化均宜少不宜多。 花器的選擇: 牡丹插花所用花器較一般插花講究些。無論瓶、缽、盤、鼎、壺、碟,還是箕、竹籃等等,都要選用精製的。如景德鎮出產的彩瓷、青花瓷,北京出產的景泰藍花瓶,汝州出產的青汝瓷,以及四川出產的竹籃等。用精美的花器來襯托牡丹的富貴、雍容。 花材的選切: 在牡丹花枝與其它襯材的選切前,必須先考慮到花材的長短、姿態、色彩等方面。采切時,應選在清晨日出前,最好帶露水采切,這樣可以保持花的鮮度,若在花店選購時,也應以當天送來的鮮花為宜。根據創作意圖的需要,可切取不同程度的花朵,如未綻的花蕾、半開的花苞、盛開的花朵並用,表現牡丹生命過程的自然變化。 插花枝法: 在插花創作時,可根據自己的愛好和性趣來插,但是,在構圖上,必須掌握插花的配置,即高低錯落、疏密有致、虛實結合、仰俯呼應,上輕下重,上散下聚等等。如上輕下重,即花苞在上,盛花在下;淺色在上、深色在下;大花在下,小花在上。可採用L形、圖形、放射形、S形插花構圖。在色彩的配置上,要有一個主色調,色彩不宜過什。選用相近的顏色,注重調和色的配置。在對比色的配置時,要用中性色進行調和。 插花,藝術,立意 中國傳統插花慣於將焦點花放在較低的位置,這是因為考慮到配重的問題。而作品將紅掌伸出來,給人全新的感受,精巧而不雜亂,突出了干凈利落的手法。
❸ 青花瓷—歌詞
《青花瓷》
填 詞:方文山
譜 曲:周傑倫
歌曲原唱:周傑倫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
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
冉冉檀香透過窗心事我瞭然
宣紙上走筆至此擱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圖韻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縷飄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
炊煙裊裊升起, 隔江千萬里
在瓶底書刻隸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撈起 ,暈開了結局
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
你眼帶笑意
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於碗底
臨摹宋體落款時卻惦記著你
你隱藏在窯燒里千年的秘密
極細膩猶如綉花針落地
籬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
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你
在潑墨山水畫里
你從墨色深處被隱去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
炊煙裊裊升起 ,隔江千萬里
在瓶底書刻隸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撈起, 暈開了結局
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
你眼帶笑意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
炊煙裊裊升起, 隔江千萬里
在瓶底書刻隸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撈起 ,暈開了結局
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
你眼帶笑意
(3)青花瓷牡丹花擴展閱讀:
《青花瓷》是鍾興民編曲,方文山作詞,周傑倫作曲並演唱的歌曲,收錄於周傑倫2007年11月2日發行的專輯《我很忙》中 。
獲獎記錄
2008年7月5日 第19屆台灣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 周傑倫
2008年7月5日 第19屆台灣金曲獎最佳年度歌曲獎 ——《青花瓷》
2008年7月5日 第19屆台灣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 方文山
社會影響
由周傑倫演唱的《青花瓷》歌詞同時出現在山東省高考基本能力測試考題和江蘇省高考的政治科目中。這次出現在山東省的考題借著《青花瓷》歌詞,考查中國瓷器悠久歷史。周傑倫的《青花瓷》的歌詞上次出現在考題中是在武漢市常青一中的一次校內月考中,題目是默寫歌詞。
❹ 哪個朝代的青花瓷有牡丹花
從青花瓷裝飾來的發展來看,始源終保持著中華民族喜聞樂見的傳統風格。青花瓷的出現,最早產生於鞏縣窯的唐青花,所繪制的便是花卉紋。它產生於民間,燒制於民窯。明代以後青花瓷的燒制始有官窯、民窯之分,繁簡粗細之別,但紋樣依然反映著民族的共同心理和喜好,保存下民族的文化精神與藝術形式。而民窯的紋樣線條更流暢,筆觸更靈活生動,因此在繪畫藝術上也更具美學價值。
牡丹花紋飾是自元明至現代在青花瓷上常見的題材。多以折枝牡丹、纏枝牡丹表現,而整株牡丹則作瓷器主紋飾。纏枝牡丹多為二方連續的邊飾圖案。在瓷器上繪制牡丹普通而豐富,因為它有著富貴、吉祥、美麗、喜慶等祥瑞的寓意。然而各個不同時代,牡丹花和葉的畫法,各有不同的時代風格,需要仔細辨識。吉祥的題目有:「國色天香」、「富貴白頭」、「富貴平安」、「富貴長壽」、「富貴有餘」、「玉堂富貴」等。
牡丹花總領群芳,有花王、花後之名。在唐代,牡丹即被稱為國花。所以唐詩中詠牡丹的詩作非常多。一些詩人將牡丹稱之為「國色天香」,如「天香夜襲衣,國色朝酣酒」、「此時逢國色,何處覓天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