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受災
㈠ 牡丹江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牡丹江是黑龍江的一個排行第三的城市,牡丹江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呢!如果你對牡丹江不是很熟悉,但是說到牡丹江的一個景點就是世界上的第二大高山堰塞湖,鏡泊湖大家估計還是了解的,這個堰塞湖就在盯顫爛黑龍江的牡丹江呢!在牡丹江還有地下森林可以遊玩,一起了解一下!
夏天來牡丹江可以看下去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鏡泊湖,國家級的5A級旅遊風景區,風光秀麗,碧水藍天。曾有著名領導人題詞「山上平湖水上山,北國風光勝江南」。同時還可以探訪萬年火山噴發形成的地下森林。
牡丹江周邊森林資源豐富,附近的三道關,牡丹峰,開車半個多小時就能到,有山有水,適合周末休閑度假。黑寶熊樂園也在附近,再遠一點可以去柴河的小九寨,海林威虎山風景區。
夏天玩水可以去大灣水上樂園、億龍水上樂園,黑寶熊樂園,嘉禾水立方、歡樂谷、海月灣等水上樂園。
冬天可以觀賞下鏡泊湖的冬瀑,非常壯觀,去雪鄉滑滑雪,看一下牡丹江的雪堡。感覺下冬天冰雪城市的魅力。
想要了解下歷史景點來個凱漏文化游可以去看看渤海國遺址、東寧要塞、楊子榮犧牲地、林海雪原拍攝地威虎山影視城、遠東機車庫、八女投江紀念碑。牡丹江城市不大,但周圍旅遊景點很多,牡丹江也在一直致力於發展旅遊經濟,相信不久的將來,這個三線小城市會吸引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遊玩。
為什麼喜歡牡丹江?
牡丹江有迥異於傳統東北概念的人文積淀,一是牡丹江地區歷史文化淵源,一是從1945年光復以後黨在這里的精神文明建設基礎較好。這個城市整體的文明程度很高,群眾文化基礎和城市文化積淀都很好,這就造成了一種不同的文明風氣。整體感覺黑龍江的十三地市裡面,牡丹江人是最文明的。
其次,牡丹江地區四季風調雨順,氣候怡人,環境優美,物產豐饒。這里極少有大災害,建國以來1960年左右洪水算是最大規模了,1998年洪水四處泛濫的時候,牡丹江地區受災面積還是極小的。而且,從蓮花湖到鏡泊湖,從雪鄉到柴河小九寨,從威虎山到大禿頂子山,處處風光旖旎,天上飛的、水裡游的、土裡長的都是天然美味,咋能不喜歡呢?
最後,牡丹江地區是遠東中俄貿易的主要貿易區,未來的經濟發展還是看好的。而且物洞虧價相對較低,各種生活服務配套也非常完備,而且還即將在年底同高鐵
㈡ 黑龍江部分地區遭受風雹洪澇災害多少人受災
7月18、19日,抄黑龍江省部分地區發襲生強降雨、風雹天氣。五常市沖河鎮24小時最大降雨量222毫米、海林市24小時最大降雨量124毫米。造成哈爾濱、牡丹江、雞西、雙鴨山、伊春、七台河、鶴崗、綏化等8個市的16個縣(市、區)及4個森工林業局發生洪澇、風雹災害。
對於交通受阻、通訊中斷的3個林場,派先遣小組徙步繞道進入了解情況,截至7月20日11時,沒有人員傷亡和失蹤的消息,且有救災人員進入了其中1個林場。各地組織了1000多人的救援隊伍,進行搶險救災和災民救助。
希望災害早日結束,受災人員平安無事。
㈢ 黃河:這條母親河為什麼帶來如此多的苦難
被稱為中華民族母親河的黃河,在歷史上可不那麼溫柔。頻繁的決口和改道,給黃河流域的人民帶來極大的傷害。
不論你是住在東北牡丹江畔,還是生長於珠江流域,在大多數中國人的認知中,黃河才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就算你從來沒有見過黃河長啥樣,也一定聽過《龍的傳人》這首歌里唱:「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河,它的名字就叫黃河……」
這條洶涌澎湃的母親河孕育了中華文明,卻從來都不是「良母」,歷史上的不斷改道和泛濫給黃河流域的人民帶來了無數次毀滅性的災難。
黃河自古多洪災
作為一種自然現象,洪水並不一定會造成洪災,尤其是在古代,地廣人稀的水系附近即便發生了洪水,也不會有多大的傷亡和損失。
但是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就是一部人與自然的斗爭歷史,有和諧共處,也有劍拔弩張。隨著華夏文明在黃河流域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類活動和不斷膨脹的人口遇到洪水時,無意外的會發展為洪災。
根據黃河水利委員會的統計,在1946年前的2500多年間,黃河決口泛濫多達1593次,平均每三年就要決口兩次,大改道26次,而每一次的決口和改道背後都是數以萬計的生靈塗炭。
黃河決口後形勢圖 / Google
這條母親河,見證了黃河沿岸千百年的滄海桑田。如果說有什麼沒變,大概只有河邊人民的苦難。
㈣ 牡丹江三溪一河
在牡丹江城北,總長13.82公里、流域總面積達81公里的「三溪一河」(金龍溪、銀龍溪、青龍溪、北安河)由於近十年來管理滯後,致使流域內私搭亂建十分嚴重,亂倒垃圾、殘土現象屢禁不止,造成河道淤積,橋涵堵塞,河床抬高,雜草叢生,斷面縮窄,行洪能力大大減弱,存在著重大的安全隱患。據牡市水務局介紹,寧安沙蘭短時間強降雨量達到了120毫米,造成了重大的生命和財產損失,而「三溪一河」流域內短時間強降雨量達到50毫米,即可造成嚴重內澇,使3000戶至5000戶居民受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