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葉子6

牡丹葉子6

發布時間: 2023-07-03 06:01:08

牡丹花的葉子是什麼樣的

牡丹花花單生枝頂,直徑10-17厘米;花梗長4-6厘米;苞片5,長橢圓形,大小不等;萼片5,綠色,寬卵形,大小不等;花瓣5,或為重瓣,玫瑰色、紅紫色、粉紅色至白色,通常變異很大,倒卵形,長5-8厘米,寬4.2-6厘米,頂端呈不規則的波狀。

雄蕊長1-1.7厘米,花絲紫紅色、粉紅色,上部白色,長約1.3厘米,花葯長圓形,長4毫米;花盤革質,杯狀,紫紅色,頂端有數個銳齒或裂片,完全包住心皮,在心皮成熟時開裂;心皮5,稀更多,密生柔毛。蓇葖長圓形,密生黃褐色硬毛。如下圖:

(1)牡丹葉子6擴展閱讀:

牡丹花的風韻從整體上說是花冠碩大,雍容華麗,艷冠諸芳,花如錦綉,絢麗多姿,端莊典雅,嬌柔俊美,神韻麗質動人。這是牡丹的外在整體美。

牡丹文化極其豐富廣泛,涉及到文學、藝術、繪畫、園藝學、植物學、葯物學以及民俗學等多個學科。牡丹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如果把民族文化比作為一頂美麗的皇冠,那麼牡丹文化則是鑲在這頂皇冠上的一顆璀燦寶珠。

牡丹不僅雍容華麗,端莊典雅,也是吉祥富貴的象徵,民間稱牡丹為「富貴花」,古時,牡丹盛開時,婦女們喜歡用作頭飾插於鬢邊,既增加了婦女的媚麗,又寓意著富貴吉祥。

把牡丹作為吉祥物,在民間極為普遍,在繪畫、雕刻、建築、瓷器、織物、服裝、裝飾以及各種器物,包括錢幣、郵票上都能見到牡丹的身影,在人們心目中牡丹的美好象徵,遠遠勝過牡丹的審美價值。所以牡丹贏得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布衣百姓的喜愛。

② 牡丹花葉子發黃的七大原因

養殖牡丹的花友不難發現,牡丹花葉子有時會發黃,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牡丹花葉子發黃的七大原因及解決方法。 牡丹花葉子發黃的七大原因 1、澆水過多:因澆水過勤引起,其特點是老葉無明顯變化、幼葉變黃。 解決辦法:此應立即控水,要適當加水。 2、長期缺水:因缺水、乾旱引起,其特點是自下而上老葉先黃,若缺水時間稍長,則會全株黃葉,甚至死亡。 解決辦法:應及時澆水。 3、土壤偏鹼:牡丹若在鹼性較大的土壤中生長,葉片也會失綠變黃。其症狀始於新葉脈間,而葉脈,尤其是主脈仍保持綠色,黃綠相間現象十分明顯。隨著黃化程度的加重,葉脈逐漸失綠,繼而全葉發白,葉緣焦枯,葉片脫落。嚴重時則枝梢枯頂,以致整株死亡。 解決辦法:對於這種「黃化」現象,可採用0.2%至0.3%的硫酸亞鐵溶液對葉面噴施3至5次,濃度不要過大,且應隨配隨用。 4、牡丹花施肥過多:因施肥過勤或濃度過高引起;特點是幼葉肥厚,有光澤,且凹凸不平。 解決辦法:應控肥、中耕、澆水。 5、牡丹花長期缺肥:因肥料不足、施肥濃度偏低,且施肥間隔時間過長而引起;其特點為幼葉、嫩莖處先黃,如見此現象後不及時施肥,也會造成全株黃葉甚至死亡。 解決辦法:對缺肥的花卉,切忌一次大量施用濃肥,以免造成燒根。 6、爛根:牡丹栽培地多為多年重茬、連茬地,其中病菌很多,尤其是真菌中鐮孢菌,造成牡丹根、莖基部腐爛,因而吸水、吸肥能力減弱,引起下部葉片逐漸向上變黃脫落或枯焦,而牡丹新梢頂心和新葉顏色仍屬正常。這是牡丹乾旱時根腐爛表現出的黃葉症狀。 解決辦法:保持土壤的通透性,做好排水措施。 7、病蟲害:牡丹多受蠐螬、螻蛄等地下害蟲及線蟲危害,葉片失綠而呈土黃色,甚至葉片枯焦。此症狀主要特點為某地單株或幾株葉片發黃、枯焦。 解決辦法:發現此症狀,應及時查看並快速施葯防治地下害蟲。 牡丹養殖注意事項 1、管理粗放,養護簡單,一年中除盛夏中午的強光應適當遮蔽外,其他時間應給予充足的光照,尤其是冬季。 2、3-9月生長旺期需水量較大,要經常澆水及噴霧,以增加濕度;秋後逐漸減少澆水量,以提高植株抗寒能力。 3、喜半陰環境,如放置地點光線過強或不足,葉片就容易變成淡綠色或黃綠色,缺乏生氣,失去應有的觀賞價值,甚至於枯而死;如陽光直射,空氣乾燥,最容易引起枯焦,所以應置於陰涼通風處,並注意保持環境濕度。 4、不易發生病蟲害,但如盆土積水且通風不良,除會導致爛根外,也可能會發生根腐病,應注意噴葯防治。 5、放置在散射光充足的通風位置,由於冬季不是牡丹吊蘭的生長期,為防治腐根,見幹才澆水,澆水必澆透,視情況而定。

③ 牡丹的葉子的葯性功效

苦、辛,微寒。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退虛熱等功效也是一種好葯材。主治:熱入營血,溫毒發斑,吐血衄血,夜熱早涼,無汗骨蒸,經閉痛經,跌撲傷痛,癰腫瘡毒。

(3)牡丹葉子6擴展閱讀:

1.《本草綱目》:「牡丹皮,治手足少陰、厥陰四經血分伏火。蓋伏火即陰火也,陰火即相火也,古方惟以此治相火,故仲景腎氣丸用之。後人乃專以黃櫱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勝也。赤花者利,白花者補,人亦罕悟,宜分別之。」

2.《本草經疏》:「牡丹皮,其味苦而微辛,其氣寒而無毒,辛以散結聚,苦寒除血熱,入血分,涼血熱之要葯也。寒熱者,陰虛血熱之候也。中風瘛瘲、痙、驚癇,皆陰虛內熱,營血不足之故。

熱去則血涼,涼則新血生、陰氣復,陰氣復則火不炎而無因熱生風之證矣,故悉主之。癰瘡者,熱壅血瘀而成也。

涼血行血,故療癰瘡。辛能散血,苦能瀉熱,故能除血分邪氣,及症堅瘀血留舍腸胃。臟屬陰而藏精,喜清而惡熱,熱除則五臟自安矣。

4.《得配本草》:「丹皮、川柏,皆除水中之火,然一清燥火,一降邪火,判不相合。蓋腎惡燥,燥則水不歸元,宜用辛以潤之,涼以清之,丹皮為力;腎欲堅,以火傷之則不堅,宜從其性以補之,川柏為使。」

5.《本草求真》:「世人專以黃柏治相火,而不知丹皮之功更勝。蓋黃柏苦寒而燥,初則傷胃,久則傷陽,苦燥之性徒存,而補陰之功絕少,丹皮能瀉陰中之火,使火退而陰生,所以入足少陰而佐滋補之用,較之黃柏不啻霄壤矣。」

6.《本經疏證》:「牡丹皮入心,通血脈中壅滯與桂枝頗同,特桂枝氣溫,故所通者血脈中寒滯,牡丹皮氣寒,故所通者血脈中熱結。」

7《神農本草經》:「主寒熱,中風瘛瘲、痙、驚癇邪氣,除症堅瘀血留舍腸胃,安五臟,療癰瘡。」

8.《名醫別錄》:「除時氣頭痛,客熱五勞,勞氣頭腰痛,風噤,癲疾。」

9.《葯性論》:「治冷氣,散諸痛,治女子經脈不通,血瀝腰疼。」

10.《日華子本草》:「除邪氣,悅色,通關腠血脈,排膿,通月經,消撲損瘀血,續筋骨,除風痹,落胎下胞,產後一切冷熱血氣。」

11.《滇南本草》:「破血,行(血)消症瘕之疾,除血分之熱。」

12.《醫學入門》:「瀉伏火,養真血氣,破結蓄。」

13.《本草綱目》:「和血,生血,涼血。治血中伏火,除煩熱。」

④ 畫牡丹葉子秘訣是

畫牡丹葉子秘訣:

1、牡丹的葉子可謂三權九頂,也就是一支分三杈,三葉分九頂,但是葉子不能平擺,要有動感,要有明暗。

相關內容:

牡丹(學名:Paeonia suffruticosaAndr.):是雙子葉植物綱、芍葯科、芍葯屬植物。為多年生落葉灌木,莖高達2米;分枝短而粗。葉通常為二回三出復葉,表面綠色,無毛,背面淡綠色,有時具白粉,葉柄長5-11厘米,和葉軸均無毛。花單生枝頂,苞片5,長橢圓形;萼片5,綠色,寬卵形,花瓣5或為重瓣,玫瑰色、紅紫色、粉紅色至白色,通常變異很大,倒卵李蔽形,頂端呈不規則的波狀。

花葯長圓形,長4毫米;花盤革質,杯狀,紫紅色;心皮5,密生柔毛。蓇葖長圓形,密生黃褐色硬毛。花期5月;果期6月。

花色澤艷麗,玉笑珠香,風流瀟灑,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在栽培類型中,主要根據哪改州花的顏色,可分成上百個品種。牡丹品種繁多,色澤亦多,以黃、綠、肉紅、深紅、銀紅為上品,尤其黃、綠為貴。牡丹花大而香,殲褲故又有「國色天香」之稱。

熱點內容
七夕節製作禮物送女友 發布:2025-07-10 10:17:43 瀏覽:348
海棠id 發布:2025-07-10 10:07:46 瀏覽:511
鄢陵花藝電子商務 發布:2025-07-10 10:07:43 瀏覽:234
西蘭花空心了還能吃嗎 發布:2025-07-10 10:06:31 瀏覽:360
武漢櫻花谷 發布:2025-07-10 10:05:47 瀏覽:472
海棠劇情文 發布:2025-07-10 10:05:31 瀏覽:193
君悅海棠酒店 發布:2025-07-10 09:55:13 瀏覽:328
盆景錢串子 發布:2025-07-10 09:53:52 瀏覽:740
白百合小腿 發布:2025-07-10 09:38:55 瀏覽:662
蘭花是種 發布:2025-07-10 09:38:54 瀏覽: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