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千黛百合
1. 濟南植物園的主要景點
濟南植物園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齊魯山水新十景、濟南市優秀旅遊景區。濟南植物園內分為科普館、銀杏園、牡丹園等十餘個園區,具有植物科學研究、種質資源保存、植物知識普及、新優植物推廣、游覽觀賞休憩、生態示範展示等功能,是山東濟南新一代綜合植物園。
主要玩的景點有:
1,科普館
濟南植物園科普館位於植物園東北處,佔地350平方米,展覽面積1000平方米,一樓主要展示瀕危植物、市樹、市花與中國十大名花科普知識;介紹植物生命、世界植物之最等內容。二樓以植物和動物標本展示為主。
2,彩色植物區
彩色植物園位於濟南植物園北部。彩色植物區主要收集植物葉、干、果常年或季節性等呈彩色的植物,種植有紅葉李、紫葉桃等彩葉樹種及黃櫨、槭樹等秋季觀葉樹種20餘類,還有枝幹呈紅色的紅瑞木、枝幹呈金黃色的黃金槐等,也有"活化石"水杉、銀杏等植物。
3,紫薇石榴園
紫薇石榴園位於濟南植物園知春路西側,南鄰彩色植物區,主要栽種石榴、紫薇的各類品種,有"翠微"、"銀薇"、"白石榴"、"瑪瑙石榴"、"月季石榴"等品種。植物園園區水面借用春、夏、秋、冬四季,從西向東依次為"春華"、"夏香"、"秋實"、"冬韻"四湖。春花湖在世界城韓國館和銀杏松柏園之間,是植物展覽區面積最大的湖。
4,海棠園
海棠園位於秋實湖西北部,唐朝《花譜》稱海棠為"花中神仙"。海棠園收集薔薇科蘋果屬、木瓜屬的貼梗海棠、垂絲海棠、西府海棠、木瓜海棠等品種,還有引自北美的花果俱佳的絢麗海棠、道格海棠、鑽石海棠、霍巴海棠等品種。
5,櫻花園
櫻花園東臨海棠園,北接童樂園,以引種薔薇科李屬植物為主,主要引種有大山櫻、日本櫻花、日本晚櫻及碧桃、榆葉梅等植物。春季桃紅櫻粉,落英繽紛,深深淺淺融成一片,雲蒸霞蔚。
6,薔薇園
薔薇園在濟南植物園東北部,主園路知春路南側,栽種豐花月季、微型月季、茶香月季、藤蔓月季等品種。園區利用薔薇和藤蔓月季構築的花廊、花架、花棚、花門、花籬等圍合空間,豐花月季、茶香月季花團錦簇,組成花陣。
7,牡丹園
牡丹園位於濟南植物園主園路中段的南側,東臨薔薇月季園,以引種栽培芍葯科植物為主。牡丹園地形起伏,牡丹、芍葯依勢散置,更配以丹楓、白皮鬆增加四季景觀。牡丹是中國的傳統名花,富貴吉祥的象徵,素有"花中之王"、"國色天香"的美譽。芍葯具有"花相"之稱。
8,童樂園
位於南北主幹道百合路中段西部,這是孩子們的天地,園內設計了許多適合兒童玩樂的游戲,使孩子們在玩樂中增長知識,還設計了比較安全的適合兒童游嬉的涉水池、沙灘、卵石灘等親近自然的內容。
9,木蘭園
位於夏香湖與北主園路之間,主要以引種木蘭科植物為主,每當早春,樹葉未發,經春風的吹拂,春雨的滋潤,木蘭花如千萬只玉鳥飛臨枝頭,玲瓏瑞雪堆積樹梢。玉蘭不但花色美麗,還有幽幽清香。微風徐徐,芬芳縷縷,純正宜人。
10,銀杏園
位於植物園最高地域聖地山西坡,園區主園路迎夏路東側。建設順應山勢,因高就低,形成以緩坡為主,台地、岡阜起伏變化的地形和自然交錯種植的裸子植物創造出壯觀、自然、樸拙的自然景觀。
11,竹園
位於夏香湖南面,是以栽培展示竹子為主的專類園。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竹是"歲寒三友",包含了中國傳統道德的優秀品質:"上下有節顯示忠心,同根共發是仁義,竹竿空心代表謙虛,狂風不倒更是非常堅韌不拔"。這里主要引種栽培了剛竹、巴山木竹、紫竹等16個品種約28000株,綠筠萬桿,鬱郁蔥蔥。
12,盲人植物園
盲人植物園是特別為盲人設計的專用植物園,園內種植各類易於為盲人感知的植物,如芳香類植物(蠟梅、海棠、丁香等),葉型特殊類植物(銀杏、馬褂木、七葉樹等);枝幹特殊類植物(柿樹、龍爪槐、紫薇等)和果實特殊類植物(紫荊、金銀木、五角楓等),其中有專供盲人"手讀"的文字介紹牌和語音提示系統,即使盲人沒學過盲文,也可以通過語音提示來了解植物。園內設置有盲道、扶手、標識牌、語音系統、無障礙休息平台、無障礙廁所等為盲人朋友服務的設施,說明標牌的附近,有不同花木可以觸摸,還可以通過直接用手觸摸來認識植物,使盲人能夠發揮觸、感、知、嗅、聞的代償功能,以詳盡了解各類植物的名稱、特性和用途。
13,菊園
菊園位於植物園南主園路中段北側,主要展示菊科植物及宿根花卉,種植以百合科、景天科、石蒜科、菊科、鳶尾科等近百種宿根花卉,自春至秋花開不絕。每年一度的秋季菊花展是植物園的精品所在,可展出菊花約1000個品種,以及各種藝菊造型,場面宏大,精品薈萃,成為濟南秋季賞菊花的好去處。菊園還種植了大片竹林、點綴了柿樹、銀杏等觀果、觀葉的喬木,這些植物與菊花及其它宿根花卉交相輝映,構成了四季可觀賞游覽的園地。
14,芳香園
位於海棠園、櫻花園南面,盲人植物園東面。收集葯用草本植物、蔭生植物、藤本植物和芳香類植物,匯集華東、華北中草葯資源,展示中草葯的特點和效用,每種葯用植物均標有學名、葯用價值、經濟價值;園區還配置有杜仲、銀杏等有葯用價值的喬木及山茱萸、丁香、連翹等花灌木,和葯用草本、藤本植物構成良好的復層植物群落,芳香植物帶來的陣陣微香,帶給遊客清新、靜謐的環境,還能促進身體健康。
15,婚慶園
位於植物園南北主幹道百合路,象徵百年和好,這里集中了中西婚慶文化,創造了良好的喜慶、吉祥、自然優美的環境,新人們來到這里,過鵲橋,進百合門,步步登高,喜結連理,沿途流水潺潺、綠草如茵、鳥語花香,是新人們幸福如意的樂園。
16,木樨園
主要種植木樨科丁香屬、白蠟樹屬、流蘇屬、連翹屬、女貞屬樹種。每年四五月間丁香花盛開時花序布滿樹冠,清香四溢。
17,游樂園
位於大門的南面,結合當今游樂發展趨勢,在充分利用現狀的前提下,主題游樂區、常規游樂區、拓展訓練區設置40餘組驚險刺激、充滿挑戰性的大型游樂設施及各種趣味性強、參與性強的體驗感悟類游戲。
2. 濟南有什麼特產可以帶回家
章丘大蔥、龍山小米、明水香稻、平陰玫瑰、紅玉杏等。
1、章丘大蔥
章丘市屬暖溫帶半濕潤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適宜種植大蔥。章丘大蔥,屬百合科蔥屬,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又稱菜伯、和事草等。
辣味稍淡,微露清甜,脆嫩可口,蔥白很大,適易久藏。章丘大蔥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多種維生素、氨基酸和礦物質,特別是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C和具有強大的殺菌能力的蒜素。
2、龍山小米
龍山小米在歷史上為全國四大貢米之一。相傳自有「龍山文化」以來就有「龍山小米」,從清乾隆年間開始進貢。2010年12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龍山小米」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3、明水香稻
明水香稻是章丘市的名、優、特產品,盛產於明水百脈泉畔。稻田由1千米外的百脈泉水全年澆灌,被稱為「泉頭米」。其粒微黃、呈半透明狀,顆粒飽滿、米質堅硬、色澤透明、油潤光亮;
米飯吃起來十分爽口,清香之氣能令人食慾大增,所以濟南百姓俗稱「香米」。具有很高營養功效,是補充營養素的基礎食物。
4、平陰玫瑰
平陰玫瑰,山東省平陰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在1982年7月召開的「全國玫瑰花生產座談會」上,專家們一致評價:「平陰玫瑰香甜如意,芳香四溢,具有香氣正,清香、甜香、濃香等特點」,被稱為「中國傳統玫瑰的代表」。
5、紅玉杏
紅玉杏 :又名紅玉杏、大玉杏、金杏,有2000多年栽培歷史。山東省濟南市歷城、長清一帶及泰安市郊以及安徽等地,為山東杏中之魁。
3. 濟南適合種植什麼花草
大家好,我是花花。前一段時間花花養殖了一盆植物,有一個外地朋友就來問我能不能養殖呀,其實北方地區的養護環境都是差不多的,所以不存在這里能養那裡不能養的說法,那題主生活在濟南,想知道哪邊都有哪些植物適合種植,如果你也想知道,就來看看花花的回答吧。
4. 百合可以吃嗎
百合可以吃。
百合鮮食干用均可。百合是中國傳統出口特產。
百合除含有蛋白質21.29%、脂肪12.43%、還原糖11.47%、澱粉1.61%,及鈣、磷、鐵、每百克含1.443毫克維生素B、21.2毫克維生素C等營養素外,還含有一些特殊的營養成分,如秋水仙鹼等多種生物鹼。
這些成分綜合作用於人體,不僅具有良好的營養滋補之功,而且還對秋季氣候乾燥而引起的多種季節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中醫上講鮮百合具有養心安神,潤肺止咳的功效,對病後虛弱的人非常有益。
(4)濟南千黛百合擴展閱讀:
鎮咳祛痰作用:
1、鎮咳作用小鼠用SO₂引咳法,觀察其鎮咳效果。有明顯的鎮咳作用。
2、祛痰作用用酚紅比色法,氣管最後用0.5mlNaHCO₃沖洗,於546nm處測定吸收度,並從酚紅標准曲線中求出氣管排出酚紅量。有顯著的祛痰作用。
抗癌作用:
該品所含秋水仙鹼能抑制癌細胞的增殖。不過秋水仙鹼也是一種毒性很強的生物鹼,所以不能過量食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百合
5. 百合什麼時候分株比較好我是山東,現在還能分嗎
百合花的繁殖方法
百合種類較多,繁殖時可根據不同種類,不同時間,採取適宜的措施。常見的有播種、分小鱗莖、鱗片扦插和分株芽等4種方法。
播種屬有性繁殖,主要在育種上應用。種子采後即播,也可貯藏到翌年春天播種,播後約20-30天發芽。幼苗期要適當遮陽,並加強水肥管理,到秋天就可形成小鱗莖。播種實生苗因種類的不同,開花時間也不同,像麝香百合一年就可開花,有的3年開花,也有的需培養多年才能開花。 分植小鱗莖
繁殖1株或幾株,可採用此法。母株在地下莖節上形成小鱗莖,有時在母株球的基部也能形成小鱗莖。在9-10月收獲百合時,可把這些小鱗莖分離下來,另行栽植或沙藏至第二年春再種。栽時宜深,均經20天即可發芽。培養到第三年9-10月,即可長成大鱗莖而培育成大植株。此法繁殖量小,只適宜家庭盆栽繁殖。
分珠芽法
分珠芽法繁殖,僅適用於少數品種。如卷丹、黃鐵炮等百合,多用此法。將地上莖葉腋處形成的小鱗莖(又稱「珠芽」,在夏季殊芽已充分長大,但尚未脫落時)取下來培養。當年可形成小鱗莖,翌年春萌發出土,秋天再掘起分栽,3年後多數可開花。為促使多生小珠芽供繁殖用,可在植株開花後,將地上莖壓倒並淺淺埋土,將地上莖分成每段帶3-4片葉的小段,淺埋莖節於濕沙中,則葉腋間均可長出小珠芽。
鱗片扦插法 秋天挖出鱗莖,將老鱗上充實、肥厚的鱗片逐個分掰下來,每個鱗片的基部應帶有一小部分莖盤,稍陰干。然後扦插於盛好河沙(或蛭石)的花盆或淺木箱中,讓鱗片的2/3插入基質,保持基質一定濕度,在20℃左右條件下,約1個半月,鱗片傷口處即生根。冬季濕度宜保持18℃左右,河沙不要過濕。培養到次年春季,鱗片即可長出小鱗莖,將它們分上來,栽入盆中,加以精心管理,培養3年左右即可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