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牡丹簡介
Ⅰ 菏澤牡丹長什麼樣
菏澤牡丹屬中原牡丹種群,花色豐富多彩,花型千變萬化。現在菏澤牡丹已經發展為花色有粉色、紅色(含紫紅色)、紫色、藍色、黃色、白色、黑色、綠色、復色總九大色系,各色系有深、淡、濃之分。根據花朵形態和雌雄進化程度,分為單瓣型、荷花型、菊花型、托桂型、薔薇型、金環型、皇冠型、綉球型、乾颱閣型、樓子閣型共十個花型。
菏澤牡丹有1100多個品種,各色系的菏澤牡丹都有名貴品種,如「掌花案」花開似火,紅光燦,為紅色之魁;「酒醉楊妃」紅裝素裹,低頭掩面,暗送秋波;「梨花雪」開若梨花,雪白一片,稱白中之冠;「崑山夜光」花開奇白,黑夜依然,古謂之「燈籠」;「姚黃」金樓千層,世稱花王;「青龍卧墨池」如龍卧墨,黑中之奇;「冠世墨玉」黑紫如緞,潔而有光;「藍綉球」開如綉球,藍色之冠;「趙粉」粉面桃花迎人笑,鬱郁芳香飄四野;「粉二喬」粉紫同株,雙嬌可愛;「魏紫」色紫淺淡多嬌艷,古老品種稱「花妃」;「嬌容三變」初開時碧綠,盛開時紅艷,將謝時素白,十日三變,堪稱奇品……菏澤也是中國最大的牡丹生產、科研、觀賞基地,牡丹的種植面積、科研培植、觀賞出口當稱世界之最。
在中國牡丹的大家族裡,菏澤牡丹現有近800個品種,經全國花協命名的600多個品種。傳統上分三類、十型和九大色系。花大、型美、色艷,是菏澤牡丹的顯著特點。古人曾用「花在盈尺」,形容其大;「千片赤英霞爛爛,百枝絳點燈煌煌」描述其形貌瑰麗。
菏澤牡丹的三類是單瓣、復瓣、千瓣。單瓣類,花大如盤;復瓣類,瓣在清晰;千瓣類,花瓣重疊繁密。
菏澤牡丹的十型是荷花型、菊花型、金蕊型、薔薇型、金環型、托桂型、千層台閣型、樓子台閣型、皇冠型和綉球型。
菏澤牡丹的九大色系是紅、白、黃、黑、粉、紫、藍、綠和復色。
Ⅱ 牡丹之鄉是哪個城市
牡丹之鄉是山東省菏澤市。菏澤,古稱曹州,亦稱曹南,菏澤裁培的牡丹亦稱曹州牡丹和曹南牡丹。菏澤是世界上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的牡丹生產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觀賞基地。
菏澤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牡丹繁育、栽培、科研、加工、出口和觀賞基地,2002年通過GJ組織論證的菏澤牡丹原產地注冊,2006年被評為中國牡丹城,2012年被命名為中國牡丹之都。菏澤牡丹品種繁多,花色奇麗,自古就有曹州牡丹甲天下之譽,通過發掘加工,打造牡丹產業品牌,向世人成功塑造了牡丹之都的形象,將我國牡丹產業推向了一個高峰,對後代產生深遠影響。
菏澤,古稱曹州,亦稱曹南,菏澤裁培的牡丹亦稱曹州牡丹和曹南牡丹。菏澤是世界上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的牡丹生產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觀賞基地。現有栽培面積12萬畝,九大色系,1237個品種,行銷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深圳等100多個大中城市,出口日本、法國、加拿大等20多個GJ和地區。
Ⅲ 菏澤牡丹的基本概況
牡,雍容華貴, 美艷絕塵,是花中驕傲之王, 歷來被奉為庭園貴品,並一直被財商視為富貴、吉祥、幸福、繁榮的象徵。千百年來,她不但以其天姿國色為天下花圃爭輝,還在無數藝術佳品中留下了令人難忘的卓越風采。她也是中國歷代詩人吟詠的對象,將它看作為美滿和理想的化身而熱情歌頌,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詞篇。
牡丹別稱鼠姑、鹿韭、白茸木芍葯、百兩金,又有洛陽花、富貴花和花中之王之驕傲美稱。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中記載:「牡丹以色丹者為佳,雖結子而根生苗,故謂之牡丹。」牡丹不僅有極高的觀賞價值,還有相當重要的葯用價值,牡丹根和皮均是名貴的中葯材。牡丹原為野生,經過一千餘年的人工栽培,已發展成品種上千的大家族。
牡丹原產我國西北部,秦嶺和陝北山地多野生。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南北朝時已聲成為觀賞植物。唐時盛栽於長安,宋時稱洛陽牡丹為天下第一,故牡丹又名洛陽花。<>中記載牡丹有180多種,有一千五百多年的載培史。
牡丹為花中之王,有「國色天香」之稱。每年4-5月開花,也就是穀雨前後;朵大色艷,奇麗無比,有紅、黃、白、粉紫、墨、綠、藍等色。花多重瓣,姿豐典雅,花香襲人。我國人民把它作為富麗繁華之象徵,稱之為「富貴花」、「百兩金」。早在唐代東都洛陽栽植和觀賞牡丹之況極盛,白居易詩曰「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2012年,除洛陽之外,以山東菏澤趙公社牡丹最盛,每逢4-5月間牡丹盛開之時,五彩繽紛,香艷各異,吸引著全國園藝工作者和無數國際遊人。
牡丹,是我國久負盛名的花卉,它雍容華貴,端妍富麗,是吉祥昌榮的象徵。宋代的文豪歐陽修在《洛陽牡丹記》中曾寫道:「牡丹出丹州,延州,東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陽者,今為天下第一。」可見牡丹早在我國黃河上下,大江南北,牡丹廣為栽培,深受我國廣大人民的喜愛。 菏澤古稱曹州,素有「雄峙烈郡」,「一大都會」之譽。這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史不絕書,曹州牡丹種植有數百年歷史。宋時牡丹以洛陽為多,自明開始,種植中心已移至曹州。發展至今,菏澤以有上百個品種,數千畝牡丹田,每年穀雨前後,曹州牡丹連阡接陌,艷若蒸霞,蔚為壯觀,堪稱中華之最。
菏澤牡丹史上也稱曹州牡丹。以其花大、色艷、型美、香濃而「甲海內」。菏澤牡丹的特點是枝挺拔有致,葉繁茂多姿,花雍容華貴,被譽為觀賞牡丹之上品。2012年菏澤牡丹黑、紅、黃等九大花色1237個品種獲得國家質檢總局源產地標記注冊認證!
牡丹被譽為「國色天香」「花中帝王」。其花大、色艷、型美。自古我國人民視牡丹為「和平、幸福、富貴」的象徵。
近幾年來,在菏澤舉辦了多次牡丹展覽會,展覽的牡丹或含苞待放或爭相開放,遠遠望去貌似一片花海,展覽的牡丹品種更是多種多樣,數量一千多種。
Ⅳ 菏澤牡丹有多久的歷史
牡丹產我國,原系野生,分布在中國西北高原的陝甘寧盆地,巴郡山谷,秦嶺一帶,散生於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坡和林緣。
牡丹在中國已有1900多年的栽培歷史。漢代以葯用植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 ;隋代,北方已大量種植;唐代,盛植於長安;北宋,洛陽牡丹為天下冠;南宋,牡丹種植中心開始南移,四川的天彭牡丹繼起,有「小洛陽」之稱。天彭牡丹之後的亳州牡丹也曾經盛極一時。再後來「亳州寂寥,而盛事悉歸曹州」(《曹縣志》)「至明,曹州牡丹甲於海內」(清朝蘇毓眉的《曹南牡丹譜》)。「曹南」即指今菏澤一帶。
菏澤牡丹栽培始於何時已難於查考。早在南宋就記載,至明朝的嘉靖年間,栽培已盛。到了清代更加興盛,栽培面積已達千畝,曾建牡丹園數處,尤以「桑籬園」「凝香園」「綺園」最為著名,菏澤牡丹在中國牡丹發展史上獨領風騷500餘年,現在菏澤牡丹栽培面積已達5萬余畝。《曹南牡丹譜》載:「至明曹南牡丹甲於海內。」清代即有「菏澤牡丹甲天下」之說。
菏澤牡丹是在明清以來風格不一、大小不等的十幾處牡丹園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如清朝道光年間的趙氏園、桑籬園,創於明代的毛花園,以及當時的鐵藜寨花園、大春家花園、軍門花園等。當時的縣志記載:「每至仲春花發,出城迤東,連阡接陌,艷若蒸霞」。同時,讓牡丹冬季開放的技術也在清代道光年間問世,成了菏澤花農的一門絕技。花農通過嚴格控制溫度、濕度、調節光和空氣,使牡丹隆冬發育,春節怒放。
菏菏澤牡丹的種植面積十分廣闊,歷史上種植面積最多時曾達五千畝,一九七六年調查還有三千多畝,單是城東的「曹州牡丹園」就佔地一千畝,目前菏澤牡丹種植約二萬余畝。每年四月中旬至五月上旬花期時候,千頃牡丹,一望無際,千姿百態,爭奇斗艷,好似人間仙境一般。現在全國各地的牡丹,大部分都是由菏澤運去的。
解放後,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菏澤牡丹不斷發展。傳統品種延繹不斷,新育品種日益增多。如今,菏澤人民又研究成功了「大田催花」技術,人工控制牡丹的花期,可使其四季開花,並通過了國家級鑒定。目前,種植面積已達兩萬余畝,為全國最大的牡丹生產、科研基地。一九八二年,在趙樓、李集、何樓牡丹集中產地修建了「曹州牡丹園」,王梨庄恢復了以編制松藝動物為特色的「古今園」,洪廟新辟了具有傳統品種的「百花園」。
近年來,菏澤供應外地的牡丹每年都有幾十萬株,品種達200餘個,除銷往廣州、深圳、上海、北京、洛陽、西安、等各大中城市和港澳地區外,還遠銷日本、朝鮮、蘇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澤牡丹屬中原牡丹種群,花色豐富多彩,花型千變萬化。其主要花色為粉、紅(含紫紅)紫、藍、黃、白、黑、綠、復色九大色系。各色系有深、淡、濃之分,根據花朵形態和雌雄進化程度,分為單瓣型、荷花型、菊花型、托桂型、薔薇型、金環型、皇冠型、綉球型、台閣型九類花型。 牡丹為芍葯科,芍葯屬落葉灌木,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現在栽培區域遍及全國各地。
Ⅳ 菏澤牡丹
牡丹花開的那些日子就成了我們全家的快樂旅遊的節日。
初花開放時間是在四月五日左右,這時開放的還比較少。
盛花期是在4月10曰到I6日,這時是觀賞的最佳時期。
晚開一點的牡丹大約在4月20號左右開放,主要是一些名貴的品種。
往年每到荷澤牡丹花開的季節,我老公都帶我和孩子去他的家鄉荷澤。
那裡有我們第一次相約,開始了慢慢的的人生,從認識到談婚論駕,直到有了愛情的結晶。
老公對荷澤牡丹比我熟悉了解,就拿牡丹的品種,他給我一一講解。
菏澤牡丹有1100多個品種,各色系的荷澤牡丹都有名貴品種,
在中國牡丹的大家族裡,菏澤牡丹現有近800個品種,經全國花協命名的600多個品種。大至分三類,十型和九大色系。
單瓣類,花大如盤;
復瓣類,瓣在清晰;
千瓣類,花瓣重疊繁密。
荷花型,金蕊型,菊花型,薔薇型,金環型,托桂型,千層台閣型,樓子台閣型,皇冠型和綉球型。
紅,白,黃,黑,粉,紫,藍,綠和復色,
一,紅色花系是牡丹的大家族,品種多大200餘個,其中還有深淺之分。
如「一品朱衣",猩紅欲流,芳冠百花;
二,黃色花系,如姚黃,"金玉交章丷,端莊典雅,姿貌絕倫。
三,白色花系,「冰壺獻玉","崑山夜光"等素潔無暇,清爽襲人
四,藍色花系雖不如紅色品種多。但卻也姐妹成群。"藍寶石,藍花魁,紫藍葵,吊枝藍,冷光藍,藍田玉"等等都是牡丹之中的上品。
五掘察滲,粉色花系也是牡丹園的一大分支。「判脊粉綵球,粉容面,粉翠球,沒帆賽斗球,翠娥嬌,青龍卧粉池,「這些都是花中之名品。
六,紫色花系在菏澤牡丹品種繁多,除魏紫外,還有"葛巾紫,紫金盤,紫霞點金,邦寧紫等。
七,綠色,黑色和復色花系,如蘭綠冠世墨玉二喬等,更是色奇出眾,別有千秋。
如今,靠著花農勤勞的雙手和聰明才智,牡丹不僅可以在春天怒放,而且一年四季都能盛開,如果你來到菏澤,純朴好客的菏澤人,會伸出熱情的雙手歡迎您,會捧出香氣撲鼻的牡丹酒和美味可口的牡丹糕來款待你。
Ⅵ 誰知道菏澤牡丹花的來歷!!
菏澤抄牡丹是從唐朝開始的。我聽老年人說,我們這里的李集和黃河邊上的李庄集是一李家。從我們這里往西四五十里地的黃河邊上有個李庄集,從前不叫李庄集,那裡是徐懋功的老家,徐懋功是唐朝的大功臣,為唐朝打天下出過大力,後來,皇帝李世民很感激他,就賜他國姓「李」,於是他改名叫李懋功。後來,徐懋功老了,告老還鄉,回到了徐庄集,所以,他的村也改名李庄集了。李懋功回來時,把他喜歡的牡丹花也從長安帶回家來,栽在老家的田地里。可是,那牡丹長的很賴,一點都不好,因為他那邊的水土不適合牡丹生長。後來,有人把牡丹移栽到我們這邊的土地里栽種,唉!牡丹就長的很好、很旺,開的花也很好看,這說明我們這里的土質好,適宜牡丹生長,就這樣,慢慢地越栽越多。從此以後,我們這一帶就開始種植牡丹了,並且發展成了大田地里種牡丹。 !!!你可以去菏澤牡丹網裡面收索一下關於菏澤牡丹的訊息。。
Ⅶ 菏澤牡丹的相關信息
牡丹,是中國固有的特產花卉,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兩千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其花大、形美、色艷、香濃,為歷代人們所稱頌,具有很高的觀賞和葯用價值,自秦漢時以葯植物載人《神農本草經》始,散於歷代各種古籍者,不乏其文。形成了色括植物學、園藝學、葯物學、地理學、文學、藝術、民俗學等多學科在內的牡丹文化學,它是中華民族文化和民俗學的一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文化完整機體的一個細胞,透過它,可以洞察中華民族文化的一般特徵,這就是」文化全息」現象。
牡丹文化的起源,若從《詩經》牡丹進入詩歌,算起距今約3000年歷史。秦漢時代以葯用植物將牡丹記入《神農本草經》,牡丹已進入葯物學。南北朝時,北齊楊子華畫牡丹,牡丹已進入藝術領域。史書記載,隋煬帝在洛陽建西苑,詔天下進奇石花卉,易州進牡丹二十箱,植於西苑,自此,牡丹進入皇家園林,涉足園藝學。唐代,牡丹詩大量涌現,劉禹錫的「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膾炙人口;李白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化濃」,千古絕唱。宋代開始,除牡丹詩詞大量問世外,又出現了牡丹專著,諸如歐陽修的《洛陽牡丹記》、陸游的《天彭牡丹譜》、丘浚的《牡丹榮辱志》、張邦基的《陳州牡丹記》等。元姚遂有《序牡丹》,明人高濂有《牡丹花譜》、王象晉有《群芳譜》,薛鳳翔有《亳州牡丹史》,清人汪灝有《廣群芳譜》、蘇毓眉有《曹南牡丹譜》、余鵬的有《曹州牡丹譜》等。散見於歷代種種雜著、文集中的牡丹詩詞文斌,遍布民間花鄉的牡丹傳說故事,以及雕塑、雕刻、繪畫、音樂、戲劇、服飾、起居、食品等方面的牡丹文化現象,屢見不鮮。
解放後,牡丹種植有長足地發展,牡丹文化被人逐漸重視,出現了大批牡丹研究工作者和專家。
牡丹文化兼容多門科學,其構成非常廣泛,它包括哲學、宗教、文學、藝術、教育、風俗、民情等所有文化領域。牡丹文化中所提供的文化信息,可以反映出民族文化的基本概貌,符合宇宙間的「全息律」。
牡丹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與其他類型的文化相比,牡丹文化有其:
(一)較濃重的生物學特點
(二)較濃重的葯物學特點
(三)較濃重的園藝學特點
(四)較濃重的美學特點
(五)較濃重的文學特點
(六)較濃重的鄉土氣息
(七)濃重的富貴之感
(八)濃重的人生回味
(九)濃重的生活恿氣
(十)濃重的旅遊氛圍等特點。
牡丹文化是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相結合產物,從古今中外牡丹發展的歷史來看的確如此,牡丹發展在盛世,太平盛世喜牡丹,牡丹文化也如此。
中國牡丹心逢盛世,沐浴春暉,盛況空前,在許多生產牡丹的地方每年都會舉辦盛大的牡丹花會,弘揚牡丹文化。那時,花城中便萬人空巷,看花人摩肩接踵,笑語歡歌,萬紫千紅的花光,如醉如痴的人流,匯成歡樂的海洋。國運昌時昌,歷史又一次證明了這一深刻的哲理。
(引自李保光著《國花大典》文章略有修改)
Ⅷ 牡丹之鄉的山東菏澤
菏澤古稱曹州、曹南,菏澤裁培的牡丹亦稱曹州牡丹和曹南牡丹。
菏澤是全世界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的牡丹生產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觀賞基地。現有栽培面積12萬畝,九大色系,1237個品種,行銷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深圳等100多個大中城市,出口日本、法國、加拿大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菏澤牡丹雍容華貴,色艷香濃,在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獨得81個獎項。早在清道光年間,菏澤牡丹就曾作為貢品運送進京。解放後更是不斷引種,點綴於故宮、北海、天壇、頤和園中山公園、景山公園等重點風景游覽區。北京、機關、工廠、院校的牡丹均從菏澤引種。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僅解放後就引植菏澤牡丹多達12萬株,200多個品種。上海、天津、洛陽、西安等幾十個大中城市和港澳地區以及日本、加拿大、英國、法國、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幾十個國家,也均大批引種菏澤牡丹。菏澤牡丹的年銷量也從前些年的近10萬株增長為100多萬株。 菏澤牡丹歷史悠久。《曹南牡丹譜》載:「至明,而曹南牡丹甲於海內」。明萬曆三十年進士謝肇浙在《五雜俎》中寫道:「余過濮州曹南一路,百里之中,香氣迎鼻,蓋家家圃畦中俱種之,若蔬菜然。.....在曹南一諸生家觀牡丹,園可五十多畝,花遍其中,亭榭之處,幾無尺寸僚地,一望雲錦,五色奪目。」 光緒十一年本《菏澤縣志》稱:「牡丹、芍葯各百餘種,土人植之,動轍數十百畝,利厚於五穀。每當仲春花發,出城迤東,連阡接陌,艷若蒸霞。」以上記載,真實生動的描述僚故事菏澤「家家植牡丹,戶戶飄花香,大地鋪錦綉,彩霞自天降」的絕佳景象。不僅如此,明時,歌劇千秋的曹州牡丹名園已星羅棋布。如:「凝香園」、「萬花村」、「張花園」、「巢雲園」、「郝花園」、「毛花園」、「趙花園」、「桑梨園」、「鐵藜寨花園」、等不下十多處。明人描述:各園主「雅歌投壺,認客所適。....夜色浩月,照耀如同白晝,歡呼謔浪,達旦給歸,衣上系香,經數日而不散也。」清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還把曹州牡丹珍品「葛巾紫」、「玉版白」神話為仙女,寫了臉炙人口的名篇《葛巾》。
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關懷下,菏澤牡丹逐漸恢復並發展到3000多畝,300多個品種。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富有歷史傳統的曹州牡丹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1982年開始興建曹州牡丹園,就是一個顯著的標志,曹州牡丹園佔地面積為1600畝,種植牡丹品種1237多個,近80萬株,是世界上的最大的牡丹園。該院兩座彩繪門樓,都是高8米,寬10.5米,為十斗三昂重翹廡殿頂式仿明建築,上面繪有八色牡丹,中間「曹州牡丹園」五個鎦金大字,系原全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舒同所書。兩旁是歇山式配房,朱紅色的八字牆左右列開,實蔚為壯觀,尤如給牡丹帶上了一頂富麗堂皇的桂冠。該大門已成為菏澤的標志性建築。在建設曹州牡丹園的同時,恢復了以松遍松藝動物造型為特色的「古今園」,新批了曹州牡丹新老品種薈萃的「百花園」,三園要相輝映,美不勝收,成了菏澤牡丹集中觀賞區的點睛之筆和必游之地。每年穀雨花節,園內外遊客雲集,花海人潮,盛況空前。花大、型美、色艷,是菏澤牡丹的顯著特點。古人曾用「花大盈尺」,形容其大;「千片赤英霞爛爛,百技絳點燈煌煌」描述其形貌瑰麗。菏澤牡丹分單辯、復辯、千辯三類。花型分為單辯型、菊花型、薔薇型、托掛型、金環型、台閣型、黃花型、皇冠型和綉球型等九種。花色分黃、紅、蘭、白、黑、綠、紫、粉、復九色。各色又都有數10個或上百個品種,可謂千姿百態,各俱風韻。紅的如「錦袍紅」、「春紅嬌艷」,燦若煙霞,灼灼生輝;黃的如「姚黃」、「金玉交」,端莊典雅,紫貌絕倫; 白的如「冰壺獻玉」、「崑山夜光」素潔無暇,清爽襲人;蘭的如「蘭田玉」、「雨後風光」,靜謐淡雅,姿容清秀;粉的如「趙粉」、「酒醉楊妃」,嬌嫩嫵媚,色鄉間倍;紫的如「烏龍捧盛」、「紫燕奪珠」,品居上乘,華而不俗;綠的、黑的、和復色的如「豆綠」、「冠世墨玉」、「二喬」等,更是色奇出眾,別有風韻。 菏澤牡丹還在國內外重大花展中連連獲獎,盛譽海內外。在一、二、三、四屆全國花卉博覽會上,菏澤牡丹奪得金、銀、銅獎,一二三等獎,科技進步獎,優質展品獎計26個;在三次香港國際花展中,菏澤牡丹引起轟動,奪得冠軍獎一個,一等獎三個, 在法國波爾多市國際花卉博覽會和美國匹茲堡國際發明博覽會上,分別奪得競賽總分銀質獎和牡丹芍葯干鮮花銀質獎。在第四屆全國花博會上,菏澤牡丹獨領風騷,一舉奪得唯一的一個「景點特別獎」和六個單項獎。
1999年4月30日,中國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爆出的第一個賽訊不脛而走在剛剛產生的l19枚牡丹單項獎中,菏澤牡丹以絕對壓倒優勢奪冠.囊括了81枚。其中三枚大獎,菏澤「曹州牡丹園」和「喬子紅」 牡丹各奪l枚;12 枚金獎,菏澤牡丹「黑花魁」、「曹州紅」等摘取l0枚;36枚銀獎,菏澤牡丹「胡紅」、「蘭田玉」 等拿來26枚;60枚銅獎,菏澤牡丹「花二喬」、「黃花魁」等獲43枚:專家評委一致評價「菏澤牡丹花大、色艷、開得飽滿,不愧為國色天香」。
2001年9月—10月,在全國第五屆花卉博覽會上,菏澤牡丹以其華貴、典雅的風彩贏得專家青睞。花博會設牡丹專項獎26枚,其中金獎3枚,菏澤牡丹共獲獎牌22枚,其中金獎3枚,銀獎5枚,囊括了專項獎中的全部金獎,獲獎總數占牡丹專項獎總數的85%。這屆花博會山東省榮獲團體一等獎,菏澤牡丹佔了三分之一以上的金牌和近三分之一的獎項。
2002年2月初,菏澤牡丹再次稱雄首屆全國牡丹花展,共榮獲128枚獎牌中的86枚,其中分別奪得13枚金牌中的8枚,38枚銀牌中的22枚,77枚桐牌中的56枚,菏澤牡丹獲獎牌總數超過洛陽牡丹一倍多,從而再次驗證了「曹州牡丹甲天下」的不爭事實。
曹州牡丹園是菏澤牡丹最多的地方,來菏澤不可不去牡丹園。2000年,菏澤被中國花卉協會命名為「中國牡丹之鄉」。2006年,菏澤被評為「中國牡丹城」。中國書法協會名譽主席,著名書法家舒同曾為菏澤牡丹揮毫題下「曹州牡丹甲天下」。溥傑先生也曾經為菏澤牡丹留下過「天下第一香」的墨寶。2012年3月16日,中國花卉協會正式命名菏澤為「中國牡丹之都」,這使得菏澤牡丹有了一個更好的發展平台。 根據《中國花卉協會命名授牌管理辦法》,經菏澤市人民政府申報,中國花卉協會組織專家考察、評審,決定命名菏澤市為「中國牡丹之都」。新聞記錄片《泰山南北》中盛贊:「菏澤牡丹甲天下,天下牡丹出菏澤。」每年4月中旬,牡丹花盛開時,菏澤都要舉辦「菏澤國際牡丹花會」。 彭州又名天彭,位於成都平原西北,距成都市34公里,蜀中膏腴之上地,物華天寶,民殷物阜,素有「花州」之稱,為中國牡丹的主要原產地之一。
天彭牡丹因其發源地丹景山麓湔江口天彭門而名,人工栽植觀賞始於唐,至宋就與洛陽牡丹齊名,大詩人陸游《天彭牡丹譜》雲:「牡丹在中州,洛陽為第一;在蜀,天彭為第一。」當時就享有「牡丹鄉」之美名。南宋時期獨領風騷,彭州成為當時「中國牡丹的栽培中心。」
天彭牡丹在中國牡丹品種分類學上為西南牡丹品種群。西南牡丹品種群為中國著名的四大牡丹品種群之一,中國四大牡丹品種群為北方的中原牡丹品種群、西北牡丹品種群,南方為西南牡丹品種群、江南牡丹品種群。西南牡丹品種群以彭州為其栽培中心,另外四川其它各地和雲南、貴州、西藏等地區有栽培。
天彭特點是園藝化程度高,花型演化程度高,高度重瓣化,有的花瓣可多達880餘瓣,花徑甚至大到35厘米,植株較高大,淺根系,耐濕熱,適宜於多雨濕熱地區栽培。在觀賞上,尤以天然野趣獨步天下,藝術巨匠陳子庄雲:彭州丹景山「懸崖斷壁皆生牡丹,蒼干古藤,夭矯尋丈,倒葉垂......」。 當彭牡丹又得到了很大的發展,1985年牡丹已作為彭州市市花,已作為龍門山風景名勝區丹景山景區重要的資源來開發建設,這是全國風景名勝區中唯一把牡丹作為景區特色的風景區。1999年,丹景山送展昆明世博會的天彭牡丹獲得了國際獎項之後,更是名聲大震,現丹景山已發展成為我國西部最大的牡丹觀賞中心。
彭州從1985年以來已連舉辦了十七屆彭州牡丹花會,彭州牡丹花會已成為全國最大、最有影響的三家牡丹花會(洛陽牡丹花會、菏澤國際牡丹花會、彭州牡丹花會)之一。每年春日會期,彭州尤其是丹景山牡丹遍山漫野,千姿百態,野趣昂然,遊人如潮,紛沓而來,為中外遊人所贊美,國際樹木協會副主席G·L·奧斯蒂博士上山考察天彭牡丹,欣然題詞贊譽這里為「人間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