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灌腸
『壹』 狗狗吃了兩瓣熟百合要不要緊
狗狗吃了兩片百合要不要緊,只要它沒有出現拉肚子或者其他什麼症狀是沒有關系的。
『貳』 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方法
潰瘍性結腸炎的食療葯膳 (1)飲食治療: 腹瀉期要注意補充營養,適當減少飲食中纖維素成分,以易消化富含葉酸、鐵、鈣、鎂、鋅等微量元素的流質飲食為宜。避免牛奶及乳製品。嚴重者最初幾天宜禁食,可用靜脈高營養治療,使腸道得到休息。 (2)心理治療: 做好患者思想工作,盡量全身放鬆,精神過度緊張者,可用鎮靜劑如安定、舒樂安定等。 (3)食療: ①健脾止瀉糕: 鮮山葯250克、赤小豆150克,芡實米30克、白扁豆20克、茯苓20克、烏梅4枚、果料及白糖適量。製法:赤小豆成豆沙加適量白糖。茯苓、白扁豆、芡實米共研成細末、加少量水蒸熟。鮮山葯去皮蒸熟加入上粉,拌勻成泥狀,在盤中一層鮮山葯粉末泥,一層豆沙,約6-7層,上層點綴適量果料,上鍋再蒸。烏梅、白糖熬成膿汁,澆在蒸熟的糕上。分食之有健脾止瀉之功。 ②百合粥: 芡實、百合各60克。上兩味葯放入米粥內同煮成粥,主治脾虛泄瀉。 ③紫莧菜粥: 紫莧菜100克,白米50克,先用水煮莧菜,取汁去滓,用汁煮米成粥,晨起做早餐服之。 ④銀花紅糖茶: 銀花30克,紅糖適量,泡水飲用。 ⑤石榴皮紅糖茶: 石榴皮1-2個,紅糖適量,泡水飲用。 ⑥車前草60克,灶心土60克,生薑3克,水煎服。 潰瘍性結腸炎常用西葯 (1)柳氮磺胺吡碇(SASP): 本葯在腸道內分解為5-氨基水楊酸(5-ASA)與碘胺吡碇,前者是主要有效成分,能抑制黃嘌呤氧化酶或白細胞介導的氧自由基形成,能消除炎症。 口服:發作期1克/次,3-4次/日,病情緩解後為0.5-1克,2-3次/日,維持治療1年。保留灌腸:以粉劑2.0克加白芨3.0克,溶於生理鹽水。20-30ml中,均勻混搖後進行灌腸,每日1次。 偶有胃腸道症狀,皮疹等變態反應。 (2)甲硝唑: 主要用於各種厭氧菌感染、阿米巴病及絲蟲病等。 口服,成人每次0.4克,每日3-4次,用15日為1療程。靜滴:成人每次0.5-1.0克,分2次。 ①胃腸道症狀最為常見,與劑量呈正相關。 ②肝病患者慎用。 ③偶見頭暈、感覺異常、肢麻、共濟失調,停葯即可緩解。 ④個別患者可有白細胞減少。 (3)激素類(具體葯物有:氫化可的松、強的松、地塞米松等): 此類葯物可減少白三烯B4的釋出,抑制其中性粒細胞的趨化作用,防止氧自由基的形成。 靜滴:200-300毫克/日,維持10-14天。後改用口服強的松60-80毫克/日,病情穩定後逐漸減量至10-15毫克/日,維持半年左右然後停葯。病變主要局限於直腸、左側結腸的患者,可用半琥珀酸鈉氫化可的松100毫克、21-磷酸潑尼松龍20毫克或地塞米松5毫克加生理鹽水100ml,作保留灌腸,1次/日,病情好轉後改為2-3次/周,療程1-3個月。 對合並感染者不宜應用,有糖尿病、高血壓、潰瘍病活動期及腎功能不全者禁用。 (4)硫唑嘌呤 此類葯物在體內產生硫嘌呤而發揮免疫抑製作用,抑制蛋白質的合成和淋巴細胞的增殖,對T淋巴細胞的抑製作用較強。 每日1.5-2.5毫克/千克,分3次口服;療程約1年。 與劑量有關,有骨髓抑制、白細胞減少、粒細胞減少等作用,有惡心、嘔吐、少數有肝臟毒性;有致畸危險。 回答者:michealee3721 - 大魔導師 十三級 11-17 17:52 -------------------------------------------------------------------------------- 慢性結腸炎,亦稱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即中醫所說的泄瀉。本病主要發生在結腸粘膜層的炎症性病變,以潰瘍糜爛為主,臨床表現為腹痛、腹瀉、大便粘滯或帶膿血、黎明瀉、大便不成形、一日數便或里急後重,便後腹痛可暫時緩解,脘腹痞悶,納少乏力。部分患者可出現貧血消瘦、底熱等現象。中醫認為,本病是由飲食不節、精神刺激、感受四時疫情,治療不當、遷延日久、寒濕熱三邪蘊結而成,病程日久、反復發作、頑固難愈、易轉癌變,臨床統計轉癌率高達5%-10%以上。 食療方法 ---------------------------- 柴胡桂枝飲 配方:柴胡25克、人參10克、半夏20克、桂枝15克、黃芩10克、白芍10克、生薑10克、大棗10克、甘草6克、白糖20克 製作: 1.將以上葯物洗干凈,放入鋁鍋內,加水適量。 2. 將鋁鍋置武火上燒沸,用文火煎煮20分鍾,停火,濾去渣,在葯液內加入白糖攪勻即成。 食法:每日三次,每次喝50克。 功效:消炎,止痛。對便血患者尤佳。 -------------------------------------------------------------------------------- 粟米粥 配方:粟米50克、當歸15克、白芍15克、川芎15克、人參15克、白術15克、茯苓20克、桂枝10克 製作: 1. 將當歸、白芍、川芎、人參、白術、茯苓、桂枝放入鋁鍋內,加水適量,煮25分鍾,停火,濾去渣,留葯液。 2. 將粟米淘洗干凈,放入鋁鍋內,加入葯液,清水適量,煮30分鍾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粟米50克。 功效:祛痛止痢。對直腸部位潰瘍,絞痛,便中帶血患者尤佳。 -------------------------------------------------------------------------------- 白芨燕窩湯 配方:白芨10克、燕窩3克、冰糖15克 製作: 1. 將燕窩用溫水泡發,用鑷子夾去燕毛;冰糖打碎;白芨切薄片。 2. 將燕窩、白芨放入燉杯內,加清水300克,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煮15分鍾,加入冰糖屑,再煮3分鍾即成。 食法:每日一杯,單獨服用。 功效:止血,消腫,生肌。對大腸便血患者尤佳。 -------------------------------------------------------------------------------- 白芨粥 配方:白芨10克、大米100克 製作: 將白芨洗凈,切成2厘米見方的小塊;大米淘洗干凈。 將大米、白芨放入鋁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煮30分鍾即成。 食法:每日一次,每次吃粥100克。 功效:養胃,止血,消腫。對大腸潰瘍便血患者尤佳。 -------------------------------------------------------------------------------- 馬蹄燉鵪鶉 配方:馬蹄60克、鵪鶉2隻、料酒10克、生薑6克、鹽4克 製作: 1.將馬蹄去皮洗凈,一切兩半;鵪鶉洗凈,去毛樁、內臟、爪;生薑切片。 2.將馬蹄、鵪鶉、生薑放入燉杯內,加入清水適量,燉50分鍾,加入鹽攪勻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鵪鶉1隻,馬蹄50克。正餐佐食。 功效:清熱解毒,散結消痛。大腸潰瘍便血患者食用有一定療效。 -------------------------------------------------------------------------------- 烏梅汁 配方:烏梅1000克、砂糖50克 製作: 1. 摘取未熟烏梅1000克,洗凈,放入瓶中,將砂糖放入烏梅中浸漬10天。 2. 將烏梅汁取出裝入空瓶中即成。 功效:止血消腫。對大腸炎患者有一定療效。 -------------------------------------------------------------------------------- 醋花生 配方:花生500克、米醋1000克 製作: 1.將花生洗凈,放入瓶中,再將米醋放入瓶內,浸泡10天。 食用時從瓶內取出即可。 食法:每日2次,每次吃花生30克。 功效:消腫止瀉。對大腸炎療效較佳。 ========================== 潰瘍性結腸炎常用西葯 (1)柳氮磺胺吡碇(SASP): 本葯在腸道內分解為5-氨基水楊酸(5-ASA)與碘胺吡碇,前者是主要有效成分,能抑制黃嘌呤氧化酶或白細胞介導的氧自由基形成,能消除炎症。 口服:發作期1克/次,3-4次/日,病情緩解後為0.5-1克,2-3次/日,維持治療1年。保留灌腸:以粉劑2.0克加白芨3.0克,溶於生理鹽水。20-30ml中,均勻混搖後進行灌腸,每日1次。 偶有胃腸道症狀,皮疹等變態反應。 (2)甲硝唑: 主要用於各種厭氧菌感染、阿米巴病及絲蟲病等。 口服,成人每次0.4克,每日3-4次,用15日為1療程。靜滴:成人每次0.5-1.0克,分2次。 ①胃腸道症狀最為常見,與劑量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