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漁牡丹
㈠ 李漁《閑情偶寄 牡丹》的翻譯
牡丹能夠在群花中稱王,開始我並不認同這一觀點。要說牡丹的顏色和香味,比芍葯能強多少?選擇最好的牡丹和最好的芍葯來決一雌雄,還不知鹿死誰手呢?直到我餚了《事物紀原》一書,說武則天冬天游後花園,(看到〉所有的花都競相開放,只有牡丹遲遲未開,於是將牡丹貶到洛陽。
我這才恍然大悟說:「牡丹剛強不屈若此,被貶謫本來就是應該的,如果不給他以花王的榮耀,又怎麼能洗清被貶到八千里外的恥辱呢?」。植物的生長有一定的時令季節,如果違反時令季節,那麼就算有十個像堯那樣的聖賢,也不能讓莊稼在冬天長出穗來。
武則天雖為人主,但是她能強令公雞白天打鳴嗎?如果她有見識,就應當躍損其他花舟而只推崇牡丹。花王的封號,本應從武則天賞花的這一天開始,可惜她的見識達不到,而且倒行逆施。的確,武則天就是這個樣子!
我從秦地的鞏昌帶回十幾棵牡丹,朋友用「群芳應怪人熱情,千里趨迎富貴花"的詩句嘲笑我。我說:「牡丹是因為堅守自己的節搡才被貶的,我把它們帶回來,這是趨冷而不是趨熱。」現在對於我得到的這個結論,更加明確了。
種植杜丹的方法,在名人的畫譜當中已經記栽得沒有一點點遺漏,如果我再談,就又是拾人牙慧了。但有最重要的一點,花譜當中偶爾有記載但是說得不是很詳盡,就讓我通快地說吧!
所有的花都有正面,有反面,有側面。正面應當向陽,這是種植花卉的共同原理。其他的花還能受點委屈,只有杜丹絕不肯通融,讓它朝南就會生長,讓它朝其他方向就會死,這是牡丹高亢剛直、不可改變的本性,武則天都不能讓它屈服,又有誰能使它屈服呢?
我曾經把這話對朋友說,有朋友認為這說法太迂腐。我說:「不只是平民百姓,即使是帝王之尊,想種植這種花,也不能不遵循它的習性。」朋友反問我說:「(你)這話有根據嗎?」我說:「當然有根據。
我的本家李白有這樣的詩:『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帝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桿。』倚欄桿的人朝向北』那麼花不是朝南是朝哪個方向?」朋友笑著贊同這一說法。這些話難道不是定論嗎?
(1)李漁牡丹擴展閱讀:
《閑情偶寄 牡丹》原文:
牡丹得王於群花,予初不服是論。謂其色其香,去芍葯有幾?擇其絕勝者與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誰手。及睹《事物紀原》,謂武後冬日游後苑,花俱開而牡丹獨遲,遂貶洛陽。
因大悟曰:「強項若此,得貶固宜,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韓詩「夕貶潮州路八千」)物生有候,葭動以時,苟非其時,雖十堯不能冬生一穗。
後系人主,可強雞使晝嗚乎?如其有識,當盡貶諸卉而獨崇牡丹。花王之封,允宜肇於此日,惜其所見不逮,而且倒行逆施。誠哉!其為武後也。
予自秦之鞏昌,載牡丹十數本而歸,同人嘲予以詩,有「群芳應怪人情熱,千里趨迎富貴花」之句。予曰:「彼以守拙得貶,予載之歸,是趨冷非趨熱也。」茲得此論,更發明矣。
藝植之法,載於名人譜帙者,纖發無遺,予倘及之,又是拾人牙後矣。但有吃緊一著,花譜偶載而未之悉者,請暢言之。
是花皆有正面,有反面,有側面。正面宜向陽,此種花通義也。然他種猶能委曲,獨牡丹不肯通融,處以南面即生,俾之他向則死,此其骯臟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誰能屈之?
予嘗執此語同人,有迂其說者。予曰:「匪止士民之家,即以帝王之尊,欲植此花,亦不能不循此例。」同人詰予曰:「有所本乎?」予曰:「有本。吾家太白詩雲:『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桿。』倚欄桿者向北,則花非南面而何?」同人笑而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