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丁是丁香嗎
A. 桂丁香和桂子是一種植物嗎
桂丁,來源於樟科植物肉桂的幼嫩果實。具有溫中散寒,治胃脘寒庸嘔噦的作用【異名】肉桂子(《百草鏡》),桂子(《中葯志》),桂丁香(《上海飲片炮製規范》)。 所以是一樣的!
B. 同樣命名為丁香,白丁香和桂丁香分別是什麼有什麼特別的作用嗎
白丁香為文鳥科動物麻雀的糞便,性味苦溫,有化積消翳之功效。
桂丁香又名肉桂子,為樟科植物肉桂的未成熟果實及花萼,有溫中止痛之功效。
桂丁,中葯名。為樟科植物肉桂的幼嫩果柄。分布福建、台灣、海南、廣東、廣西、雲南等地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均有栽培,其中尤以廣西栽培為多,大多為人工純林。
白丁香,中葯名。為文鳥科動物麻雀的糞便。分布於我國幾遍及全境平地。
桂丁葯材性狀
本品略呈倒卵形,長5-12mm,直徑6-7mm。幼果橢圓形,直徑約3mm,被宿萼包裹,表面黃棕色,先端稍平截,上有一微凸的花柱殘基。宿萼杯狀,邊緣有不明顯的6淺裂,表面暗棕色,有皺紋,下部延長成萼筒,少數連有果柄。氣香,味辣。以肉厚、香氣濃者為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白丁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桂丁
C. 丁香和桂丁的區別在那
丁香和桂丁的區別:形狀不同;主產地不同;功效不同。
1、形狀不同
丁香:花蕾略呈研棒狀,長1~2cm,紅棕色至暗棕色。分花萼與花冠兩部分。花萼萼管圓柱狀略扁,長0.7~1.4cm,直徑0.3~0.6cm,基部漸狹小,表面粗糙,富油性,萼管上端有4片三角形肥厚的萼片。
花冠近圓球形,直徑3~6mm,具花瓣4片,互相抱合。將花蕾剖開後,可見多數雄蕊,花絲向中心彎曲,中央有一粗壯直立的花柱。芳香氣強烈,味辛,有麻舌感。以個大、飽滿、鮮紫棕色、香氣強烈、油多者為佳。
丁香:
桂丁:略呈倒卵形,長5~12mm,直徑6~7mm。幼果橢圓形,直徑約3mm,被宿萼包裹,表面黃棕色,先端稍平截,上有一微凸的花柱殘基。宿萼杯狀,邊緣有不明顯的6淺裂,表面暗棕色,有皺紋,下部延長成萼筒,少數連有果柄。氣香,味辣。以肉厚、香氣濃者為佳。
2、主產地不同
丁香主產於坦尚尼亞的桑給巴爾島以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我國廣東、廣西、海南等地有栽培。
桂丁:生於常綠闊葉林中,但多為栽培。分布福建、台灣、海南、廣東、廣西、雲南等地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均有栽培,其中尤以廣西栽培為多,大多為人工純林。
3、功效不同
丁香為芳香健胃劑,可緩解腹部氣脹,增加胃液分泌,增強消化能力,減輕惡心嘔吐,水煎劑對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等有抑製作用。
桂丁:具有溫里散寒,止痛,止呃的功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公丁香(丁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桂丁
D. 桂丁和母丁味道一樣嗎
桂丁,是一種樟科植物肉桂的幼嫩果柄;母丁,是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近成熟果實。兩者都具有「味辛、性溫」的特點,但是桂丁會有略微的甘甜。
E. 洋桂子是什麼中葯
樟科植物大葉清化桂(Cinnamomum cassia BL.var.macrophyllum Chu.var.nov.),樹皮入葯為肉桂,又稱南玉桂,為常用中版葯。有補火助權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的功效。其嫩枝為中葯桂枝;乾燥幼果為中葯桂子。其形狀似公丁香,所以又稱桂丁香,桂丁,呈圓錐形,長0.6-1.2cm。頂端宿萼6淺裂。表面暗棕色,有皺紋。質松,易壓碎,油性差。氣芳香,味微甘而辛辣。 有些地方容易把它和桃金娘科常綠喬木植物的花蕾公丁香混淆,公丁香原產於原印尼的摩鹿加島及坦尚尼亞的桑哈巴爾島。現在印尼的檳榔嶼、蘇門塔臘、爪哇以及馬來半島、越南和大洋洲等國家和地區均產。我國海南省及雷州半島、廣東、廣西等地有栽培。葯材主產於坦尚尼亞、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是我國傳統進口"南葯"之一,始載於《葯性論》。所以又稱為洋桂子。性辛,味溫。入肺、脾、胃、腎四經。功效:溫中、暖腎、降逆。主治:治呃逆、嘔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痃癖、疝氣、癬症。
F. 丁香和桂丁是一樣嗎
不是一種東西哦
丁香:強烈芳香,味辛。桂丁:味澀微苦,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