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症
1. 嬰兒玫瑰疹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嬰兒玫瑰疹又稱幼兒急疹,是嬰幼兒急性良性玫瑰樣發疹,其特徵為熱退疹出。通常多見於頸項、軀幹上部,面及四肢。一般不發生在鼻頰、膝下及掌蹠,全身症狀輕。患兒一般狀態尚好。除高熱、食慾欠佳外,少數患兒發熱期可有倦怠、惡心、頸淋巴結腫大及驚厥。2歲以內幼兒、突然高熱無皮疹,然而熱退時皮疹出現,可以診斷本病。幼兒急疹可能與病毒相關,有人認為由柯薩奇病毒b5引起。但缺少確切證據。本病多發生於2歲以下的幼兒,冬季多見。潛伏期為10~15天。無前期症狀而突然高熱,體溫高達39~40℃。經3~5天後體溫驟降,同時皮膚出現淡紅色粟粒大小斑丘疹、散在分布,少數皮疹融合成斑片。經過24小時皮疹出齊,再經過1~2天皮疹消退,不留痕跡。
2. 玫瑰疹是由什麼細菌引起的
玫瑰是一種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不是由細菌引起的。
玫瑰疹也叫回幼兒答急疹、燒疹,是一種鮮紅色的圓形斑疹,直徑2-3mm,由病灶周圍的血管擴張所形成,壓之褪色,松開時有復現,多出現於胸腹部。
玫瑰疹雖有傳染性,但傳染性沒有風疹、麻疹那樣強烈。一年四季皆可發病,但主要發生在乾燥寒冷的冬春季節,患兒大多是6~18個月的小寶寶,尤其是1歲以內的居多,傳染方式由飛沫傳播。
寶寶感染了病毒並不馬上表現出不舒服,因為侵入的病毒會有8~14天的潛伏期。潛伏期過後,最大的特點為,沒有什麼明顯的症狀卻突然高燒,並來勢很快,幾小時內就上升到39~40度。但寶寶可能僅表現出輕微的不適,食慾、玩耍及睡眠與往常無大變化,而且熱度持續不退。通常在發燒的3~4天後,熱度突然下降,並在熱退時和熱退後不久,皮膚上出現粉紅色的斑或疹子,以軀干處為多,一般僅一天疹子就出齊,並於1~2天內退盡,不脫屑,不留色素沉著。
因目前尚未有效對抗病毒感染的葯物,因此對玫瑰疹多採用對症治療及支持療法。愈後良好。
3. 玫瑰疹怎麼治療治療最好的辦法是什麼
玫瑰糠疹是一種常見的自限性、有特徵性皮損的炎症性皮膚病。推薦使用外用產品鵲膚霜,可適當應用抗組織胺葯物,例如錄雷他定,也可用維生素C。
4. 玫瑰疹怎麼引起的(玫瑰糠疹到底是什麼)
玫瑰糠疹(pityriasis rosea, PR)是一種急性、自限性、發疹性皮膚疾病,特徵為在軀乾和四肢近端出現橢圓形、輕微發炎的鱗屑性丘疹,實際上跟玫瑰沒什麼關系。
病因
根據以下觀察結果,有研究推測PR可能由病毒感染引起:
PR有時伴有前驅症狀。偶爾在小群體中集中暴發。尚未顯示PR 與細菌或者真菌感染有關,所以常常真菌檢查都是陰性的。尚需要更多的研究以明確病因。
主要特徵
PR主要發生於年齡較大的兒童及年輕成人。在女性中略比在男性中更常見。少數患者可在發病前出現頭痛、不適、咽炎等前驅症狀, 但除了瘙癢外,該病常無其他症狀 。臨床上遇到較多的患者還是輕微瘙癢為主,其中女性患者明顯多於男性。在幾日之內,皮疹呈離心性擴散或者從上到下擴散。紅斑逐漸減輕、鱗屑消失、皮疹消退,除炎症後色素沉著外,幾乎無殘余病變。在大多數病例中,丘疹和斑塊在 4-6周內消退, 偶爾病情會持續數月。在深膚色個體中,炎症後色素沉著過度是常見後遺症,往往需要數月甚至更長時間來恢復。
與玫瑰糠疹容易混淆的疾病
1.二期梅毒–二期梅毒的丘疹鱗屑性皮損可以與PR皮損非常相似;然而,與PR不同,二期梅毒患者手掌和足底常出現棕紅色斑疹。二期梅毒患者也可能有硬下疳病史,但無前驅斑病史。對於疑似二期梅毒的患者,應開展適當的血清學檢查。
2.點滴型銀屑病–點滴型銀屑病是銀屑病的一種變異型,最常累及兒童和年輕成人。皮損為較小的鱗屑性紅色斑塊,主要分布於軀干。點滴型銀屑病的鱗屑往往比PR的鱗屑更粗大,且在發疹前無前驅斑。點滴型銀屑病發病之前常常有鏈球菌感染。
3.體癬–PR的前驅斑可能被誤診為體癬,體癬也可表現為環形斑塊伴周圍鱗屑。體癬皮損標本行KOH塗片檢查會發現真菌菌絲。
4.花斑癬–花斑癬最常出現在頸部和軀干,表現為色素沉著減少或色素沉著過度性斑疹。與PR不同,花斑癬患者無紅斑或者紅斑極輕。花斑癬的鱗屑細小,在皮損邊緣不會像PR一樣覆蓋鱗屑。KOH塗片很容易確診花斑癬,一般陽性率都非常的高。
5.錢幣狀濕疹–錢幣狀濕疹表現為直徑2-10cm的錢幣狀斑塊,伴劇烈瘙癢。錢幣狀濕疹較PR更常累及四肢。錢幣狀濕疹的急性期皮損可能出現漿液性滲出。
治療方法
大部分患者不需要治療。對於希望治療的輕度瘙癢患者,我們建議使用外用中效皮質類固醇。
對於臨床表現嚴重並顯著影響生存質量的患者,有限的數據提示,口服阿昔洛韋可能有助於縮短PR病程。光照療法也可以作為一種選擇。建議不要使用口服紅黴素治療這類患者。尚需更多的研究來確認PR治療方法的效果。
@清風醫生說
@她力量計劃
@清風計劃
5. 嬰兒玫瑰疹如何護理
玫瑰疹是一種由病毒感染感染的疾病,並且一年四季都可發生。玫瑰疹有著極其明顯的特徵:高燒過後出疹子。寶寶發生玫瑰疹媽媽們無需過分擔心,我教你幾招家庭護理方法讓你從容應對寶寶玫瑰疹。
寶寶出玫瑰疹的.症狀
寶寶玫瑰疹多見於6到18個月的嬰兒身上,發病初期通常是突然高燒,體溫莫名地會快速上升,常徘徊在39度以上。發熱三至五天後體溫驟降,退熱後孩子全身可出現大小不等的淡紅色斑疹或斑丘疹,先從胸腹部開始,很快波及全身,在醫學上稱「退熱疹出」,是幼兒急疹的特有表現。
寶寶玫瑰疹通常可以分為兩個階段:高燒期和發病期。高燒期間疹子還沒有出現,發燒會高達39度以上,寶寶除了發燒以外其他狀態良好。有時出現高熱驚厥,但有些孩子還會出現咳嗽、頸部淋巴結腫脹、耳痛等症狀。
燒後疹子冒就代表玫瑰疹進入了發病期。體溫迅速恢復正常。出現細小、清晰的粉紅色斑點狀皮疹,多分布在頭部和軀幹部,可持續4天左右。
家庭護理從容應對
一、高熱降溫最好使用物理方法。
寶寶玫瑰疹初發階段,寶寶體溫如果超過38.5度的話,最好為寶寶進行物理降溫,必要時候可以服用少量退燒葯,比如說寶寶有高熱驚厥的時候。物理降溫比較好的辦法有冷敷以及泡溫水浴。冷敷法就是在冷水中浸濕毛巾,擰成半干放在寶寶的額部、頸部、腋下及大腿根部,幾塊毛巾交替使用。溫水浴法就是採用低於體溫2℃的水進行洗浴
二、急疹患兒多喝水,半流流質最適合。
如果寶寶食慾不佳不要過分勉強。給寶寶多喝些溫開水,以利出汗和排尿,從而促進體內毒素的排出;給寶寶吃些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如牛乳、果汁、肉湯、粥、湯面、餛飩等;綠豆扁豆粥有解毒的功效,患有玫瑰疹的寶寶可以多喝。准備綠豆50g、扁豆30g、大米30g、冰糖少量。將扁豆洗凈,綠豆和大米用水浸泡2小時備用。將綠豆、白扁豆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燜煮30分鍾。放入大米,用中火進行燜煮,煮至米粒開花,湯濃粥稠時,調入冰糖即成可。
三、急病切勿亂就醫,胡亂用葯要不得。
急時可以緩就醫,在家卧床最適宜。當寶寶出現幼兒急疹症狀時,父母不要著急帶寶寶去醫院,以免造成交叉感染。寶寶出現幼兒急疹症狀後應多卧床休息,盡量少去戶外活動,同時注意隔離。
四、室溫過高不利疹,室內通風溫度適。
出汗換衣要及時,注意衛生少出門。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和流通,室溫不要太高。同時,寶寶的衣服和被褥不要過多過厚,以保證皮膚能夠有效地出汗和散熱。寶寶出汗後要及時調換衣褥的薄厚,避免身體受涼
6. 認識嬰幼兒玫瑰疹
認識嬰幼兒玫瑰疹 小寶寶高燒不退,是每個媽咪心中的夢魘,如果再伴隨有食慾不振、突發性的痙攣抽搐現象,肯定會把媽咪嚇得半死!睡冰枕、擦身體,甚至半夜掛急診,寶寶非但不見好轉,還出了全身紅疹子,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是嬰幼兒玫瑰疹悄悄來報到了!高 燒、 紅疹、熱痙攣
什麼是玫瑰疹? 病源/傳染途徑 嬰幼兒玫瑰疹是一種病毒性傳染疾病,其病源大多是由人類皰疹病毒第6型(Human herpes virus type 6),經由飛沫傳染而來,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主任湯仁彬表示,親密接觸或是待在密閉空間里最容易感染玫瑰疹。 感染年齡 玫瑰疹是6個月至1歲寶寶常見的疾病之一,但小至2、3個月,大至2、3歲的孩子都有感染的可能性,只是年紀較大的孩子,因抵抗力較好,故症狀可能不那麼明顯,甚至沒有症狀產生,因此不容易被發現。 流行季節 一般而言,寶寶一年四季都可能感染玫瑰疹,但以晚春、晚秋兩季的發生率最高,而本期雜志出刊的11月,也是一個感染高峰期,湯仁彬主任推測,可能是因為在這兩個時節里,氣候涼爽舒適,爸爸媽媽帶孩子出門的意願較高,孩子在外相對也較容易被傳染。幸而它的傳染性不如德國麻疹、水痘來得高,因此地區性的流行較少發生。 玫瑰疹的症狀 寶寶感染嬰幼兒玫瑰疹後,有長達1~2周的潛伏期,在這段期間里雖然不會表現任何症狀,但已具有傳染力。湯仁彬主任指出,潛伏期過後,寶寶會陸續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症狀1 :高燒/食慾不振 玫瑰疹一開始的典型症狀是無緣無故、突發性的發高燒,持續3~5天,體溫經常飆過39度,有時還會伴隨輕微的咳嗽、流鼻水或腹瀉……等症狀;此外,寶寶還會有厭食、不安哭鬧的現象,媽咪們一方面擔心寶寶的小腦袋被燒壞,另一方面又怕寶慶畝寶餓著,匆匆忙忙送醫的結果,往往也只被診斷成感冒,吃了退燒葯、感冒葯,發燒不斷的譽虛森情況卻未見好轉,常令媽咪們非常焦急。 症狀2 :痙攣抽搐 感染玫瑰疹還有另一個可怕的現象,經常嚇壞媽咪,就是所謂的「熱性痙攣」。熱性痙攣是一種兒童發燒的合並症狀,指的是寶寶因發高燒所引起的抽痙現象,這個年齡的小朋友腦細胞發育還不完全,倘若發高燒,就容易引發腦細胞之間的亂放電,造成手腳突發性的對稱抽動,持續長達2~3分鍾。熱性痙攣發作時,媽咪必須注意,寶寶口腔內不可含有異物,以免並發異物吸入。 不過,對於熱性痙攣,湯仁彬主任提醒媽咪們不需過於擔心,因為它譽拍是一種良性的症狀,也不是玫瑰疹特有的,許多會造成發燒的疾病若發生在6個月至5歲大的寶寶身上,都可能伴隨有熱性痙攣的現象,一般在疾病痊癒後都會恢復正常,不會對寶寶造成任何不良影響,家長若真的非常擔心,可請醫師開些預防抽痙的葯物給寶寶服用。 症狀3 :全身性紅疹 在發燒3~5天後,寶寶的軀干(四肢較少)、頸部,甚至臉上,會開始出現密密麻麻、分開不成片的玫瑰色細小斑丘疹,這也是它被稱為「嬰幼兒玫瑰疹」的緣由。雖然變成了大花臉,但所幸這些疹子並不會讓寶寶覺得癢,寶寶在此階段不會感到任何不適。 長出疹子同時也代表病程即將進入尾聲,此時寶寶開始退燒,食慾也逐漸恢復,大約1~3天內疹子會自動消失,身上不會殘留任何色素沉著或脫屑的現象,也不會留下疤痕,因此,醫師們常形容玫瑰疹是一種「來無影,去無蹤」的疾病。 診斷上的困擾 湯仁彬主任表示,嬰幼兒玫瑰疹是一種良性的疾病,除少數抵抗力較差、受到免疫抑制的寶寶以外,通常不會有嚴重的並發症或後遺症產生。 類似症狀疾病多 但它也著實帶來不少困擾,對家長來說,是病程初期的不安與慌亂,就醫師而言,則是診斷及治療上的挑戰。在醫學上,許多類似的疾病都會有發燒、出疹的症狀,如川崎病、麻疹、德國麻疹、腸病毒、腺病毒、鏈球菌及葡萄球菌等,它們各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及規范,但在病程初期很難辨別出寶寶患的是哪一種疾病,家長又急於得到准確的診斷結果,實為醫師們的一大困擾。 誤判腦膜炎恐致命 少數寶寶在玫瑰疹的發病初期,因為發燒不適,情緒較為激動,會有頭部「前囪門膨出」的症狀,再加上哭鬧不安,常讓醫師懷疑是否患有可能致命的腦膜炎,此時,若無其他異狀,醫師會請家長密切注意這幾天寶寶身上是否出現疹子,若出疹子則可松一口氣。 湯仁彬主任指出,玫瑰疹本身並不可怕,怕的反而是將其他嚴重的病症誤以為是玫瑰疹,若寶寶不適的情況嚴重,光靠臨床上的診斷是不夠的,必須進一步做更詳細的檢查。 治療、照顧與預防 給予「症狀治療」 由於玫瑰疹本身並無危險性,且會自然痊癒,因此在治療上是採取所謂的「症狀治療」,症狀治療指的是「發生什麼特別嚴重的症狀,就給予什麼樣的治療」,有點類似「治標」的做法。 舉例來說,寶寶發高燒而感到不適,醫師就給他開立退燒葯,幫助退燒;另某些抵抗力較差的寶寶,因發燒而並發中耳炎,此時醫生會給予口服抗生素來治療,但這種症狀治療對玫瑰疹本身的病程是完全沒有影響的。 緩解發燒現象 湯仁彬主任建議媽咪,在寶寶感染玫瑰疹的患病期間,讓他穿著較寬松、舒適的衣物,以利散熱;也應該多攝取水分,促進排汗;此外,幫寶寶沖個溫水澡,既能降溫,又能讓寶寶的循環很快恢復正常,有助於預防熱性痙攣的發生。 預防4 原則 因玫瑰疹的危險性不若德國麻疹、水痘等疾病,目前並未特別發展預防疫苗。湯仁彬主任表示,有幾個方式能夠有效預防嬰兒玫瑰疹: 1. 增強寶寶的免疫力:注意營養,均衡飲食及適當運動; 2. 加強住家環境衛生:保持清潔與通風性; 3. 勤洗手:確實以肥皂洗手,再用擦手紙擦乾; 4. 減少涉足公共場所:少帶寶寶去密閉空間的公共場所,勿讓寶寶與陌生人親密接觸。 湯仁彬 現職: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主任 國立陽明大學小兒科教授 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學士 經歷: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兒童感染科主任 台北榮民總醫院小兒部一般兒科主任 台北榮民總醫院小兒部專科醫師
7. 寶寶得了嬰兒玫瑰疹怎麼辦
小寶才八個月大,長得健康可愛,有一天來到門診,『陳醫師,小寶身上長滿了紅色的皮膚疹,真嚇人,到底要不要緊呢?』媽媽開口就問。陳醫師仔細地檢查,發現身體、臉、四肢、長出很多小顆粒狀的紅疹,其餘身體狀況和精神活力都相當正常。再仔細追問,原來小寶已經高燒四天,昨天剛退燒今天身體就冒出大量的疹子,嚇得父母一大嚇。接著陳醫師解釋說:『』不用再擔心了,只是玫瑰疹,疹子長出來就不會再發燒了,疹子不太會癢,不用擦葯,過兩三天自然會退掉。』玫瑰疹在嬰兒期相當常見,是個低傳染性的疾病。最近研究發現是由第六型皰疹病毒引起。好發在六個月到三歲,特別是六到十八個月的幼兒。典型的症狀是幼兒突然間發高燒,其至高達39到41度,偶而有輕征感冒症狀外,並無典型的表現。 身體檢除了喉嚨可能有發炎外,其他一切正常,雖然高燒不退,但是幼兒的精神活力大致還正常。所以在高燒的期間,找不到病因來解釋病情。高燒通常持續三到五天,在發燒退去後或有時在即將退掉前,身體開始出現小顆粒狀的紅疹,很快擴散到臉部、四肢。這時病情已經穩定,再過二到三天疹子自然會退掉。有幾點要注意的是,幼兒發燒找不到病因時要仔細觀察變化,如果精神活力變差,應趕快找醫師檢查有無嚴重感染,如尿道炎,腦膜炎。玫瑰疹在發疹前的高燒有時會誘發熱性痙攣,有時前囟門會鼓起,兩者都有可能使醫師懷疑是腦膜炎,但不同的是膜膜炎的精神活力會很差,而玫瑰疹的精神活力尚佳。看完本文後,再遇到幼兒發燒,長疹子而且符合上述的病程,即很容易診斷嬰兒玫瑰疹。也不用再為玫瑰疹的疹子擔心了。
8. 玫瑰疹是怎麼治療的
玫瑰糠疹是一種人體皮膚很常見的發炎性皮疹。本病好發年齡於十至三十五歲。其他年齡層較少見,男女發病的病例數無明顯差異。一般皮膚發疹持續時間約數周到數個月,通常消退不會留下痕跡。
玫瑰糠疹剛發作時往往為一單一性較大的粉紅色斑塊,呈橢圓形、邊緣有輕微脫屑,常見於胸腹部或背部。一般會誤判為黴菌感染。
此一單一性較大的粉紅色斑塊,有一個特別名稱叫稱為斥候斑( herald patch )。隨後的一、兩周里,身上、四肢陸續出現愈來愈多的斑點或斑塊,可能蔓延至頸部,但甚少侵犯臉部。這些較匙產生的斑塊與斥候斑外觀類似但一般面積較小。約有40-50%的患者會有輕微的搔癢感,在較高溫的環境下,搔癢感有時會變得較為嚴重。有部分患者在紅疹出現前會有疲倦、等類似感冒的症狀。玫瑰糠疹一般在斥候斑產生兩周左右會達皮疹發作的高峰期,隨後即會自行逐漸消退,一般約六至八周左右可完全消失,但有一些患者皮疹可能會持續較久些,少數病患更可達數月之久。
引起玫瑰糠疹的病因至今仍未明。但一般可確定的並不是皮膚過敏,也不是因為細菌或黴菌感染引起。許多研究人員發現玫瑰糠疹有可能是因病毒感染所致。病人偶爾有類似感冒的症狀發生。因而判定為玫瑰糠疹的診斷前,需先排除如癬疾、葯物疹、梅毒、、等等引起的外觀相似症狀,特別第二期梅毒所出現的皮膚疹子最像玫瑰糠疹,但其特點為易在手掌及腳掌也出現紅疹。所以說一定要經由皮膚科醫師診斷,如此般才不會造成不必要的誤判,影響自己的病情。
玫瑰糠疹是一個自限性的疾病,也就是說不需治療它,自己就能痊癒。在治療上一般可用抗組織胺及外用葯類固醇來幫忙止癢。嚴重時可增加口服類固醇加速斑疹癒合。
參考資料:http://www.e-chyun.com/b/v/V_6.htm玫瑰糠疹,是一種常見的急性發疹性皮膚病。本病好發於青壯年。屬中醫「風癬」范疇。【病因】多因內有血熱,復感風邪,熱毒凝結,郁於肌膚,閉塞腠理而發病;或汗出當風,汗衣濕溻肌膚所致。
【症狀】皮疹,色淡紅,表面有細碎鱗屑,且有輕重不同的癢感。
【療法】
取穴方一:大椎、肩胛崗、肺俞。
方法:用點刺放血法。用三棱針在所選穴位或穴位附近血絡點刺2-3下,使之出血。每日或隔日1次,5次為1療程。
主治:玫瑰糠疹。
效果:屢用效佳。
附記:引自《外治匯要》。亦可配合針後拔罐。
取穴方二:身柱、風門、肝俞、脾俞。
方法:用點刺放血法。每取3-4個穴(每次1側)交替使用。用三棱針在所選穴位或穴位附近血絡點刺2-3下,使之出血,針後或加拔罐10-15分鍾。每日1次,5次為1療程。
主治:玫瑰糠疹。
效果:一般3-5個療程即可見效或痊癒。
附記:引自《外治匯要》。忌食辛辣、魚腥等食物。
取穴方三:大椎、身柱、肩胛崗。皮損在上肢肩背者配肩(骨+謬)、曲池;在腰以下者配腎俞;在臀股以下者配血海或委中。
方法:用刺血加拔火罐法。用三棱針點針後拔火罐15-20分鍾,以局部紅紫並出血0.5-1.0毫升(每穴)為度。同時可配合耳尖點刺放血。待皮疹大部消退,僅殘留少許皮損,則取主穴配合皮損局部圍刺加拔火罐。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主治:玫瑰糠疹。
效果:屢用效佳。
附記:高淥紋經驗。忌食辛辣、魚腥食物。
取穴方四:大椎、風門、肩(骨禺)、百蟲窩、委中。
方法:用點刺放血法。用三棱針在所選穴位和穴位附近血絡點刺,使之每穴出血數滴。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
主治:玫瑰糠疹。
效果:多年使用,效果甚佳。一般2-3個療程即可見效或痊癒。
附記:忌食辛辣魚腥食物,調情志、避風寒,有利於鞏固療效。病重者可配合中葯內服,有利於提高、鞏固療效。
參考資料:網路知道
9. 兒童玫瑰疹的晚期,需要怎麼治療
引言:大家都知道照顧嬰兒是很辛苦的事。特別是幾個月大的嬰兒,他們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很多小孩都得過玫瑰疹,玫瑰疹有發燒的症狀,發燒會讓父母特別擔心。雖然玫瑰疹是病毒引起的,但是如果能細心護理的話,就能很快地治好這種症狀。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玫瑰疹的治療方法。
最後,當寶寶出現這種情況時,媽媽要盡量開窗,讓空氣可以流通,盡量減少寶寶的活動數量,避免病毒感染,並且媽媽要及時隔離,以免寶寶交叉感染。玫瑰疹幾乎是所有小孩都會出現的,所以寶媽們不要太擔心。
10. 小兒玫瑰疹的治療方法
小兒玫瑰疹的治療方法
小兒玫瑰疹的治療方法?小孩兒的發育不夠完善,免疫系統容易受到感染,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護理就會引起一些疾病,其中玫瑰疹是很多寶寶都會出現的一種現象,下面我分享小兒玫瑰疹的治療方法,一起來看下吧。
小兒玫瑰疹的治療方法1
小兒玫瑰疹的治療方法
無特殊治療,高熱時除降低周圍環境溫度外,應給予足夠水分,酌情給於解熱鎮靜劑。可服用清熱解毒的中成葯。
①讓患兒休息,病室內要安靜,空氣要新鮮,被子不能蓋得太厚太多。
②要保持皮膚的清潔衛生,經常給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漬,以免著涼。
③給孩子多喝些開水或果汁水,以利出汗和排尿,促進毒物排出。
④吃流質或半流質飲食。
⑤體溫超過39時,可用溫水或50%酒精為孩子擦身,防止孩子因高熱引起抽風。何謂幼兒急疹?發生於兒童,特別是4歲以下兒童,一種常見的,輕微的病毒性疾病。這種病毒最近被鑒定命名為人類皰疹病毒6型。 如何感染? 傳播方式未明。然而幾乎所有4歲以下兒童都曾受過感染。有那些症狀? 突然發熱,有時高達華氏106度,持續3-5天。發燒後出現皮疹,一般持續1-2天伍鉛。症狀通常輕微,偶爾導致高燒、驚厥。皮疹與麻疹有所不同,本病皮疹較小,為分散的玫瑰色小點。而麻疹的皮疹為紅色、突出且相連,一般持續3天以上。症狀何時出現? 通常在感染病毒後約10天出現症狀。 傳染期有多長? 傳染期仍然未知,可能在發燒時感染性最大。 如何治療? 無任何特殊療法,一般只需細心照料。是否會再感染? 不會。 是否需要隔離? 學生患病要等到疹子消失,康復後方可返校。 如何預防? 防止本病傳播的最好方法是,避免與患病且處於發燒期的兒童直接接觸。
出疹子的同時通常伴有發燒,建議等退燒後再打預防針,晚幾天接種沒關系的。任何預防針發燒時都不要打。
幼兒急疹,也叫燒疹或玫瑰疹,是由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突發性皮疹,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生,尤以春、秋兩季較為普遍帶氏。常見於出生6個月至1歲左右的寶寶。
幼兒急疹的潛伏期大約是10~15天。它雖然是傳染性的疾病,卻很安全,不會象麻疹、水痘那樣廣泛傳染,家中成員同時患上的機會不大。
小兒玫瑰疹的治療方法2
什麼是玫瑰疹?
我們想要知道玫瑰疹多久好,首先就要知道什麼是玫瑰疹,只有知道了什麼是玫瑰疹才能夠對症下葯,做出相關的治療措施!玫瑰疹就是我們常說的小兒急疹,一般常見於寶寶的頸項和軀乾的上半部分,全身的症狀是比較輕的,除了出疹子之外,不會有腔行好其他過多的.表現出現,有可能會出現高熱或者是食慾不良的情況!每個寶寶的情況不同,還有可能出現惡心淋巴腫大或者是驚厥的情況!
嬰兒玫瑰疹幾天消退?
嬰兒玫瑰疹的恢復時間是比較長的,在正常情況下,6~8周內恢復都是有可能的,但是每個寶寶的體質不一樣,情況不一樣,所以恢復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有些人恢復的比較快,一兩個周恢復也是有可能的,有些寶寶體質不好,幾個月也不消退,也是非常正常的!但只要我們護理得當,寶寶身上就不會留疤,也不會出現一些不好的情況,所以大家不要太擔心了!
玫瑰疹應該怎樣護理?
首先家長在發現寶寶的玫瑰疹以後,一定要及時的帶孩子去醫院檢查,然後在醫生的建議下做出一定的措施!其實就是多給孩子喝一點熱水,熱水能夠促進孩子身體的新陳代謝,加快孩子體內的血液循環,幫助孩子更好的恢復!最後家長們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如果孩子的體溫過高,一定要採取物理降溫的方式,避免孩子出現一些不好的情況!最後就是,保持孩子足夠的休息時間,只有讓孩子休息好了,才能讓他們更快的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