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牡丹類群
㈠ 西北牡丹有哪些園藝品種
(1)美人面
花荷花型至菊花型,粉紅色,盛開時粉白色。花大,花冠20厘米×10厘米。內外花瓣均大型,外瓣基部有大塊墨紫色斑,內瓣有深紫紅斑長達花瓣的1/3~1/2。雌蕊正常,柱頭黃色。房衣緊抱,端尖裂,黃白色。植株半開展。小葉狹長,葉背有疏毛。該品種花大,花多,早開,花期長,耐日曬,有清香。生長勢較強。
(2)粉獅子
花托桂型,淡粉色轉白色。花冠16厘米×7厘米。外瓣二輪,瓣基大型墨紫色斑占據整個花瓣基部,高達花瓣的1/3,紫斑周圍的紫紋呈輻射狀。內瓣狹長,略扭曲,瓣基墨紫斑長達花瓣的3/5~3/4,部分雄蕊花絲寬大,花絲紫紅色。雌蕊正常。房衣羽裂,黃白色。植株半開張,枝條粗壯。小葉寬圓形,葉背具疏毛,脈基毛多。葉柄圓形,柄凹淡黃褐色。
該品種又稱粉銀針,花色偏白,又稱玉獅子,中花品種。其花型特殊,為牡丹中少見的托桂型品種。花多而繁。最大植株叢圍12.6米,高1.83米,著花平均325朵,被稱為「牡丹王」。臨夏習見栽培,蘭州偶見。
(3)青心白
花皇冠型,白色。花冠18厘米×7厘米。外瓣大,二輪,端淺裂,瓣基有大型深紫紅斑,內瓣略小,瓣基有紫斑條紋,長達全瓣的1/2,瓣中有一條白紋。內瓣間夾多數正常雄蕊。雌蕊退化為極小型或無。植株較開展,枝條粗壯,生長勢強,萌櫱枝多。葉片大或中大,較密,深綠色。小葉稍寬,葉背面及小葉基部多毛。葉柄圓形,柄凹紅褐色。該品種花大,花繁,色純,為中晚花品種。花耐日曬,稍有清香。
(4)玫瑰千葉紅
花皇冠型至綉球型,玫瑰紅色。花冠15厘米×7厘米。外瓣二輪,瓣基墨紫斑長達花瓣的1/3。內瓣較多,中心瓣與外瓣間有較多條形瓣,夾極小型紫紅色花瓣及少量雄蕊,花絲淡紅色。內瓣端多二裂,瓣基紫斑中有白紋分為兩半。雌蕊正常,柱頭肉紅色,房衣黃白色。植株近直立,生長健壯。葉大型,小葉寬圓,淺綠色,葉背疏被柔毛,葉脈毛稍多,小葉柄有毛。柄凹淺紫紅色。中花品種。臨夏、和政習見栽培。
(5)金花綉球
花皇冠型至綉球型,紅色。花冠16厘米×7厘米。外瓣稍大,瓣基有墨紫色斑。中心瓣高起,瓣端常殘存花葯,部分花瓣中央有條紋將瓣基紫斑分為兩半。內外瓣間有較多條形瓣,瓣間有正常雄蕊,花絲淡紫紅色。雌蕊正常,柱頭肉紅色。房衣抱5/4,黃白色。植株稍開展。葉深綠色,小葉寬圓形,有深缺刻,葉背疏具柔毛。中花品種。臨夏有栽培。
(6)硃砂紅
花皇冠型(瓣少時開成荷花型),紫紅色或深紫紅色。花冠15厘米×6厘米。外瓣二輪,瓣基墨紫色玉。內瓣瓣端有波狀缺刻,瓣基深紫紅色斑長橢圓形,長達花瓣的1/2。雌蕊周圍及內瓣間雜多數雄蕊,花絲紫紅色。雌蕊正常,柱頭深紅色。房衣緊抱,紫紅色。植株半開展,生長勢中等,萌櫱枝中多。葉片小,葉面粗糙,深綠。小葉近卵形或有深缺刻,葉背多毛。花梗、柄凹均有暗紫褐色暈。
該品種花期較早,花繁,栽培容易。但在烈日下,內部花瓣易焦。有將花色較深的稱為紫硃砂、焦頭硃砂的。臨夏習見品種。蘭州有栽培。
(7)三轉
皇冠型,花色由雪青、淺紫變為粉紅色。花冠14厘米×7厘米。外瓣稍大,寬倒卵形,瓣基有大塊紫紅色斑近橢圓形。內瓣細碎。中心瓣稍寬,內外瓣間多為寬1.2~2.5厘米的條形瓣。瓣端有波狀缺刻,瓣基紫斑有白紋分為兩半,紫斑長達花瓣中部。有正常雄蕊,花絲紫紅色。雌蕊正常,柱頭黃色。房衣抱1/3,乳黃色。新枝綠色。小葉橢圓形,有深缺刻,葉背疏具柔毛。柄凹淺褐色。花期中。因花色多變得名。臨夏習見栽培。
(8)大耦
花皇冠型,淡雪青色至淺粉紅色。花大,外瓣二輪,瓣基墨紫色斑,大型,周圍紫紅條紋呈輻射狀。內瓣瓣端褶皺狀,有淺波狀缺刻。內外瓣間有少量托桂瓣,瓣基具紫斑花紋,夾部分雄蕊,花絲紫紅色;雌蕊正常,柱頭黃色。房衣深齒裂,黃白色。植株較直立,莖粗壯,萌櫱枝多。葉大,小葉寬圓形,葉背多毛。葉柄粗圓,柄凹紫褐色。中早開花品種,臨夏習見栽培。
(9)綠蝴蝶
花綉球型,白色,瓣端多綠色斑塊,或部分花瓣呈綠色。花冠14厘米×6厘米,外瓣二輪,中大,瓣基墨紫色斑近三角形,夾部分雄蕊,花絲紫紅色;雌蕊正常,柱頭黃色。房衣緊抱,端齒裂,黃白色。植株半開展,偏矮,生長勢中下。新枝綠色有紫紅暈,多彎曲狀。葉小,小葉狹長,葉背疏被柔毛。本種因瓣端常有綠色斑似蝴蝶落於花上而得名。花期中。臨夏、和政習見栽培。
(10)紅薔薇
花綉球型,鮮紅色,艷麗。花冠15厘米。外瓣較小,基墨紫色斑近長卵形,背中部有白條紋。內瓣中部有白條紋將瓣基紫斑分為兩半。有少量正常雄蕊,花絲淡紫紅色。雌蕊正常,柱頭肉紅色。房衣緊抱,頂端為紫紅色。植株略開展,中高,生長勢中等,萌櫱枝多。新枝綠色略帶紫紅暈。葉斜伸,淺綠色。小葉狹長,稍內卷,背疏被柔毛,柄凹深紫紅色。本種花繁色艷,花稍小而有清香。側芽開花常成薔薇型。蘭州有栽培。
(11)佛頭青
花彩瓣台閣型,初開淡黃色,盛開後轉黃白色。花冠16厘米×8厘米,下方花外瓣二輪,瓣基有較大的紫紅色斑,內瓣的紫斑可長達花瓣的1/2,中有白紋,夾多數正常雄蕊,花絲白或淡黃色。雌蕊5枚,柱頭淡綠色,或瓣化成彩瓣,瓣基部有大塊墨紫斑,中有白條紋。房衣黃白色或帶紫色條紋。上方花有少數花瓣,中有100餘枚雄蕊。植株半開展,生長勢中等。枝粗壯,新枝綠色。葉深綠色,小葉橢圓形,有深裂,葉背疏被柔毛,脈基毛多。柄凹淡黃色。
(12)金花狀元
花彩瓣台閣型,紅色。花冠16厘米×8厘米。外瓣二輪,瓣基有較大的墨紫色斑,內瓣瓣基紫斑呈長橢圓形,長可達全瓣的1/2。中心瓣與外瓣間有較多條形瓣,夾部分雄蕊,花絲淡紫紅色。雌蕊正常,柱頭肉紅色,或完全瓣化成紅色彩瓣。中間有兩條綠白色條紋,瓣基有紫斑。上方花僅由40餘枚小型雄蕊組成,多無花葯。植株半開展,生長勢中等。新枝綠色略有紫暈。小葉寬圓,有深裂,葉背多毛。葉柄圓,柄凹紫褐色或紫紅色。中開花品種,花蕾半開時,花外瓣包住中心未全開的細瓣及正常雄蕊,金黃色花葯夾於花瓣之中,甚為艷麗,因而得名。臨夏習見栽培。
(13)黑天鵝
花單瓣型,暗紫紅色。外瓣基部有黑斑。雄蕊多數,花絲紫紅色。雌蕊正常,柱頭紫紅,房衣緊抱,紫紅色。植株稍開展。一年生枝黃綠色。小葉淺綠,背多毛。柄凹紫紅色。該品種生長勢弱,花期早。
(14)爭春
花為荷花型,桃紅色,花冠17厘米×7厘米。瓣基深紫紅斑近菱形,內瓣中部白紋將其紫斑分之為二。雌蕊5枚,瓣化,房衣深尖齒裂,紫紅色,內又有2枚雌蕊,柱頭肉紅色。植株高大,半開展。1年生枝綠色。葉深綠,斜伸,背多毛,柄凹紫紅。單株著花量129朵。為花期最早品種。
(15)墨池煙霞
花菊花型,雪青色,花冠16厘米×6厘米。瓣基墨紫斑大,長圓。內瓣紫斑多有白紋分之為二。雄蕊無,雌蕊個別瓣化,柱頭淡肉紅色,房衣緊抱,帶紅暈。植株較高,開展。一年生枝綠色帶棕褐暈。葉片小,深綠,背多毛,柄凹紫紅色。單株著花量110朵,單花花期8天。該品種亦稱藍墨相映,長勢中,萌櫱枝多,花香濃。花期中。
(16)思春(甜蜜的夢)花近薔薇型,淡粉色。花冠18厘米×7厘米。瓣基墨紫色斑大。內瓣上大下細線形,緣皺曲。內外瓣間夾有雄蕊,花絲淡紫紅色。內瓣紫斑有白紋分之為二。雌蕊5枚,柱頭黃色,房衣黃白色。一年生枝黃綠色。葉淺綠,斜伸,背疏毛。柄凹黃褐色。單株著花量136朵。其生長勢較強,花大香濃。中晚花品種。
(17)菊花粉
花為托桂型,初開粉紅,盛開粉白。花冠14厘米×8厘米。瓣基深紫紅色斑,內瓣窄,端多齒狀裂。雄蕊多數,花絲淡紫紅色。雌蕊5枚,柱頭黃色。房衣深齒裂,白色。該品種生長勢中下,花繁,中早開花品種。
(18)紫冠玉珠
花皇冠型,深紫紅色,花冠16厘米×6.5厘米。外瓣基部黑色斑大型。雄蕊多數,花絲淺紫紅色。雌蕊5枚,柱頭淡黃色,房衣緊抱,乳白色。植株較高,半開展。一年生枝黃綠色。葉斜伸,綠色,背葉脈有簇毛,柄凹紫褐色。該品種生長勢中,為中早開花品種,花不耐日曬。
(19)玫瑰撒金
花皇冠型,玫瑰紅色。花冠16厘米×8厘米。瓣基墨紫色斑近菱形,內瓣紫斑多有白紋分之為二。雄蕊少數,花絲淡紫紅色。雌蕊正常,柱頭粉紅色,房衣緊抱,紫紅色。植株近直立。一年生枝黃綠略帶紫暈。葉黃綠色,近平展,葉背多毛,柄凹褐色。花蕾圓桃形。其生長勢中,中花品種。花有清香,不耐日曬。
(20)紫球銀波
花皇冠形至綉球型,藍紫紅色。花冠17厘米×11厘米。花瓣大,基深紫紅斑亦大。雄蕊少數,花絲紫紅色;雌蕊5枚,柱頭淺黃綠色或部分瓣化。房衣抱2/3,乳白色。植株較高,枝開展。一年生枝黃綠色帶褐暈。葉綠色,柄凹褐色,葉背有疏毛。單株著花量68朵,單花花期可達10天。生長勢弱,花香濃。中花品種。
(21)北國風光
花綉球型,白色,花冠17厘米×9厘米。外瓣二輪,瓣基墨紫色斑近卵形或菱形。內瓣基部紫斑中有白色條紋,有少數正常雄蕊,花絲白色。雌蕊7枚,5大2小,柱頭淡黃色。房衣全抱,端齒裂。植株半開張,枝斜伸,新枝綠色帶紫褐暈。葉大,黃綠色,葉緣紫褐色。小葉長卵圓形,葉背疏生柔毛。葉柄圓形,柄凹上端紫褐色,下端淡褐色。花期中。
(22)理想
花綉球型,深玫瑰紅色,花冠15厘米×12厘米。瓣中大,整齊,基紫紅斑小。雄蕊無,雌蕊近瓣化。植株高大,開展。1年生枝綠色。花蕾圓形,單株著花量80朵。生長旺,萌櫱枝中多。花期較長,單花花期可達10天。花期中。
(23)朝霞
花綉球型,藍紅色,花冠15厘米×10厘米。瓣基墨紫斑近菱形。雄蕊少數,花絲白色。雌蕊部分瓣化,綠白色。房衣抱2/3,端齒裂,黃白色。植株高大,近直立。一年生枝帶紫紅暈。葉深綠,葉緣紫紅色,葉背疏毛,柄凹紫紅。花蕾圓形,單株著花量210朵,單花花期8天以上。其生長勢強,花香濃,花期中。
㈡ 牡丹花茶相關知識介紹
牡丹花茶相關知識介紹
牡丹花茶起源於石炭紀、泥盆紀,演化於二疊紀,原始類群出現於三疊紀,繁盛於侏羅紀和白堊紀。堪稱植物中最原始和古老生命的“活化石”。下面,我為大家介紹牡丹花茶相關知識,快來了解吧!
牡丹花茶的選用鑒別
牡丹花大色艷,品種繁多。有的品種花器齊全,萼片,雄蕊、雌蕊發育正常,如“似荷蓮”、“鳳丹白”等;但有的品種雄、雌蕊瓣化或退化,形成了多姿形美的花型,五彩繽紛的花朵。
根據花瓣層次的多少,傳統上將花分為:單瓣(層)類、重瓣(層)類、千瓣(層)類。在這三大類中,又視花朵的形態特徵分為:葵花型、荷花型、玫瑰花型、半球型、皇冠型、綉球型(傳統上把皇冠型和綉球型稱為起樓)六種花型。這種分類方法比較直觀地反映了花朵的各種變化形態。
近幾年來,有關牡丹專家學者與產區的科研人員一起,結合傳統的分類方法,經多年實地觀察研究及對牡丹花的解剖觀察,摸清了花型及花朵構成的演化規律後,提出了新的花型分類,
單瓣
花瓣2-3輪,10-15片,寬大平展,雄蕊200-300個,雌蕊4-6枚,雄、雌蕊發育正常,結實能力強。此類花型以“鴉片紫”、“石榴紅”、“賽珠盤”、“鳳丹白”等品種為代表。
荷花型
花瓣4-5輪,20-25片,花瓣寬大,形狀大小近似,排列清晰,雌蕊發育基本正常,結實能力較強,但個別品種偶有雄蕊或雌蕊柱頭瓣化現象。此類花型以“似荷蓮”、“錦雲紅”、“雪蓮”、“玉板白”等品種為代表。
菊花型
花瓣6輪以上,花瓣形狀相似,排列整齊,層次分明,自外向內逐漸變小,雄蕊正常或減少變小,並偶有瓣化,雌蕊5~11枚,正常生長或退化變小。有些品種柱頭有瓣化現象,結實力較差,此類花型以“玫瑰紅”、“叢中笑”、“銀紅巧對”、“錦袍紅”等品種為代表。
薔薇型
花瓣多輪,花瓣由外向內逐漸變小,雄蕊部分瓣化成正常花瓣,雌蕊退化變小或瓣化,結實力差。此類花型以“紫二喬”、“烏花耀輝”、“紅霞爭輝”等品種為代表。
托桂型
外花瓣2~5輪,寬大整齊,部分雄蕊瓣化成細長花瓣,瓣瑞常殘留有花葯或花葯痕跡,瓣間雜有正常雄蕊,排列不規則而稀疏,雌蕊正常或稍有瓣化,具有結實力。此類花型以“淑女裝”、“嬌紅”、“仙娥”、“三變賽玉”等品種為代表。
金環型
外花瓣2~3輪,寬大平展,花朵中心有部分雄蕊瓣化成狹長直立大花瓣,中心花瓣與外輪花瓣之間有一圈正常雄蕊呈金環狀,雌蕊正常或稍有瓣化,結實力差。此類花型極少,以“白天鵝”、“俊顏紅”品種為代表。
皇冠型
外花瓣2~5輪,寬大平展,排列規則,雄蕊大部或全部瓣化成細碎或曲皺花瓣,瓣群稠密聳起,形似皇冠。內花瓣排列不規則,瓣間常雜有正常雄蕊或退化中的.雄蕊,瓣端也常殘留有花葯;雌蕊退化或瓣化,偶有結實。此類花型以“藍田玉”、“胡紅”、“姚黃”、“首案紅”等品種為代表。
綉球型
雄蕊充分瓣化,內外瓣形狀大小近似,擁擠隆起呈球形或橢圓形;雌蕊基本或全部退化或瓣化,無結實能力。此類花型似“豆綠”、“綠香球”、“雪映朝霞”等品種為代表。
千層台閣型
下方花瓣4輪以上,花瓣排列較整齊,形狀近似,瓣間不雜有雄蕊和退化的雄蕊。雄蕊正常而量小,或偶有瓣化,雌蕊退化變小或瓣化;上方花瓣量少,平展或直立,雄蕊量少而變小,雌蕊退化變小或瓣化。此類花型以“菱花湛露”、“脂紅”、“壽星紅“等品種為代表。
樓子台閣型
下方花雄蕊瓣化較充分,與正常花瓣形狀相似,雌蕊瓣化成正常花瓣或彩瓣;上方花花瓣略大,數量較大,雄蕊基本全部瓣化或退化;雌蕊瓣化成正常花瓣或彩瓣,有的品種退化消失。此類花型以“赤龍煥彩”、“盛丹爐”、“玉樓點翠”、“紫重樓”等品種為代表。
牡丹的花型在演進程中,有些品種同株、同枝常開2-3花型或更多種花型。如“趙粉”、“青香白”、“白鶴卧雪”、“山花爛熳”等,同株可開“皇冠”、“托桂”、“單瓣型”等花型。所以在確定某一品種的花型時,應以該品種演化達到最高的花型為標准。
牡丹花茶伴隨歷朝歷代洛陽城的發展為人們所熟知。上世紀90年代日本科研機構對牡丹花進行了廣泛的研究,開創了現代牡丹科研的基石。其中發現牡丹花瓣表面的二硫脂層容易引起人體過敏反感應。重症者甚至可導致死亡。時任河南省花協理事長的詹建國先生為了更深入的挖掘牡丹的經濟價值,提高牡丹花農的種植積極性,98年起投身牡丹花瓣制茶的項目上。
與傳統牡丹花茶相比,武皇牌牡丹花茶選材更為考究。由於牡丹花尚不屬於國家衛生部新資源食品名錄中列位可食用食品原料。因此從法理上講不屬於安全可靠的食品原材料。武皇牌牡丹花茶選用自行培養的可食用品種盛花期的牡丹花瓣,解除了飲用牡丹花茶導致過敏症的危險。並且牡丹花瓣制茶,潔凈易清洗,不會在花蕊中保留有害物質和昆蟲屍體。製作過程經過ISO9001和ISO14000認證,安全可靠,產品已進入王府井等超市銷售。在牡丹花茶生產工藝基礎上,2011年又研發成功洛陽牡丹紅茶,填補了河南無紅茶的歷史空白。
牡丹花茶的做法
配方:茶葉2克,牡丹花瓣1克。
做法:將開盡的牡丹花瓣1000克,洗凈曬干,備用。早、晚各取花瓣1克、茶葉適量泡服。早、晚各1劑。連服約20天左右,脫發可止或大見好轉。晚上服用時茶葉宜少用,以免影響睡眠。
牡丹花茶的泡法喝法
牡丹花3克、茶葉2克、白糖適量、沸水沖泡。
牡丹的花語
圓滿、濃情、富貴
牡丹花茶的功效
牡丹性宜涼爽,畏炎熱,喜燥忌濕,原產我國西北,栽培歷史久遠。養血和肝、散郁祛瘀、適應於面部黃褐斑、皮膚衰老、常飲可使氣血充沛、容顏紅潤、精神飽滿。
能減輕生理疼痛、降低血壓,對改善貧血及養顏美容有助益。可鎮痛、止咳、止泄、促進血液循環、防止高血壓等。美容養顏功效、降低血壓、補肝、減輕月經疼痛、順暢血液,減輕女性貧血狀況。
牡丹花茶的注意事項
1、牡丹花瓣表面的二硫脂容易引起0.02%的易感人群過敏反應,重症可致死。
2、由牡丹花葉製成的牡丹花茶具有活血通絡的功效。
3、全花製成的牡丹花茶屬傳統工藝,未經過國家衛生部新資源食品許可階段。上市銷售屬於違法。
4、請置於室內陰涼乾燥處,避免兒童自行拿取。
5、牡丹花茶的適宜搭配
牡丹花適合單泡,還適宜搭配綠茶。
;㈢ 牡丹花的介紹
牡丹--花中之王
學名:Paeonia suffruticosa
英名:Tree Peony
別名:鹿韭、木芍葯、花王、洛陽王、富貴花
科名:芍葯科
產地與習性:原產中國,為落葉亞灌木。喜涼惡熱,宜燥懼濕,可耐-30℃的低溫,在年平均相對濕度45%左右的地區可正常生長。喜光,亦稍耐陰。要求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壤土或砂壤土,忌粘重土壤或低溫處栽植。花期4-5月。
形態特徵:根系肉質強大,少分枝和須根。株高1-3m,老莖灰褐色,當年生枝黃褐色。二回三出羽狀復葉,互生。花單生莖頂,花徑10-30cm,花色有白、黃、粉、紅、紫及復色,有單瓣、復瓣、重瓣和台閣性花。
牡丹的分尖方法很多,按株型可分為直立型、開展型和半開張型;按芽型可分為圓芽型、狹芽型、鷹嘴型和露嘴型;按分枝習性可分為單枝型和叢枝型;按花色可分白、共、粉、紅、紫、藍、黑和復色(實際上並無純正的藍與黑色);按花期可分為早花型、中花型、晚花型和秋冬型(有些品種有二次開花的習性,春天開花後,秋冬可再次自然開花,即稱為秋冬型);按花型可分為系、類、組型四級。四個系即牡丹系、紫斑牡丹系、黃牡丹系和紫牡丹系;二個類即單花類和台閣花類;二個組即千層組和樓子組;組以下根據花的形狀分為若干型,如單瓣型、荷花型、托桂型、皇冠型等。
㈣ 四川牡丹
四川牡丹,學名:Paeonia szechuanica Fang.
科名:毛茛科 Ranunculaceae
保護等級:Ⅱ虛稿
現狀:瀕危種。分布區極其狹窄,僅產於四川西北局部地區。根皮葯用,一旦大量收購,就有絕跡的危險。
保護措施:尚未採取保護措施。建議在分布比較集中的馬拍譽中爾康松崗地區建立保護點。葯材部門應避免收購這一稀有種,引種栽培也是必要的。
落葉灌木,高45-160厘米;樹皮灰黑色,片狀剝落;當年生枝紫紅色,基部具殘存芽鱗。葉多為三回,稀為四回復葉,第一回和第二回為三出,第三回為羽狀;葉柄長3.5-8厘米;葉片長10-20厘米,上面深綠色,背面淡綠色;頂生小葉卵形或倒卵形,長2.5-4.5厘米,寬1.5-2.5厘米,3裂片裂至近基部或全裂,裂片再3淺裂;側生小葉卵形或菱狀卵形,3裂或不裂而具粗齒;小葉柄長1-1.5厘米。花單生枝頂,直徑10-15厘米;苞片2-3(-5),大小不等,線狀披針形;萼片3(-5),寬倒卵形,先端具小尖頭,綠色,長2.5厘米,寬1.5-2厘米;花瓣9-12,玫瑰色,倒卵形,頂端通常,淺2裂並有不規則波狀齒,長4-7厘米,寬3-5厘米;花盤白色,紙質,包心皮達1/2-2/3,頂端三角狀齒裂;心皮4(-6),花柱短,柱頭扁,反卷,幼果無毛,褐帶綠色。4月下旬至6月上旬開花。幼果常被昆蟲幼蟲所害,更新不良,幼株不多見。
四川牡丹生於乾旱谷地,分布區氣候(以馬爾康為例)年平均溫度8.3℃,7月份平均溫度16.1℃,1月份平均溫度-0.3℃,極端最高氣溫31.0℃,極端最低溫-16.6℃,年降雨量786毫米,其中92{bf}集中在5-9月,其餘時間十分乾冷,相對濕度為34-82{bf},平均61{bf},11月至3月有時幾乎達到零。土壤為山地黃壤,弱酸性,pH值約6.4,母岩為花崗岩。陽性植物,喜生於多刺灌叢中,多見於東南坡,東坡較少,偶見於北坡和西南坡。局部多見,最大頻度在40平方米內有9株。
分布:四川(馬爾康、金川)
繁殖方式:種子繁殖
保護價值:栽培牡丹是「花中之王」。本種為芍葯屬牡丹組僅有的襲山3(或4)種之一,花大而美麗,是理想的花卉資源。芍葯屬系統孤立,位置有爭議,牡丹組又是其中原始的一個組,本種又是牡丹組中研究最少的一個種。因此對牡丹組尤其是本種的研究,顯得十分必要。該種分布區極狹窄,如不加以保護,容易絕滅。根皮可葯用。
㈤ 三角牡丹的栽培繁殖技術
三角牡丹喜陽光柔和,空氣流通的環境,如果陽光強飢舉烈,生長緩慢甚至停止生長,植株容易被灼傷。所以,從春末起至秋初均應適當遮陽,生長期可;充分澆水,但宜掌握「歷橘不幹不澆,澆必澆透」的原則。適應於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冬季保持盆土稍乾燥可耐5°C低溫,每年換土一次肢肢團,可促進生長茂盛。繁殖:播種和嫁接均可,但因實生苗生長緩慢,管理不易,所以愛好者多採用切促生仔球嫁接的方法繁殖
㈥ 龍角牡丹和龍牙牡丹哪個好
都好。龍角牡丹做隱,屬純備廳虎耳草目,滾源仙人掌科,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北部。龍牙牡丹呈半圓形無龍骨突,三角牡丹花一般白色比較多。
㈦ 牡丹花有什麼品種
荷包牡丹的外形非常特別,原產於中國、西伯利亞及日本。荷包牡丹不但可以用於庭院觀賞,其全草還可入葯,有一定的葯用價值。
荷包牡丹
荷包牡丹為直立草本,高30-60厘米或更高。莖圓柱形,帶紫紅色。葉片輪廓三角形,長 (15-)20-30(-40)厘米,寬(10-)14-17(-20)厘米,二回三出全裂,第一回裂片具長柄,中裂片的柄較側裂片的長,第二回裂片近無柄,2或3裂,小裂片通常全緣,表面綠色,背面具白粉,兩面葉脈明顯;葉柄長約10厘米。總狀花序長約15厘米,有(5-) 8-11 (-15)花,於花序軸的一側下垂;花梗長1-1.5厘米;苞片鑽形或線狀長圓形,長3-5(-10)毫米,寬約1毫米。
中文學名:荷包牡丹
拉丁學名:Dicentra spectabilis (L.) Lem.
別稱:荷包花(詳情介紹)、蒲包花、兔兒牡丹、鈴兒草、魚兒牡丹
二名法:Dicentra Spectabilis(L.)Lem.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罌粟目
科:罌粟科
亞科:荷包牡丹亞科
屬:荷包牡丹屬
種:荷包牡丹
分布區域:中國北部,日本及西伯利亞
英文名:Bicucul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