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國花牡丹
A. 牡丹為什麼稱為國花
牡丹花象徵寓意:
1、牡丹花開之時繁花似錦、絢麗燦爛,其美麗花姿讓人為之傾倒,雍容典雅、富貴祥和的形象代表全國人民對明天的美麗憧憬和美好願景,寓意國家繁榮昌盛、興旺發達。
2、牡丹是國畫花卉中經常描繪的題材,歷代詩人畫家有著無數贊美牡丹的詩句和畫作,意義不僅在於牡丹美麗的外表還在於寄託詩人、畫家的美好情感。
3、牡丹高貴的氣質,以及奼紫嫣紅的花色在歷代的繪畫作品中都是給人富貴祥和之感,畫中的牡丹花與其它花鳥或是山石的組合,有著與富貴結合在一起的不同寓意,同時也成為現在家居或一些公共場所裝飾的藝術品之一。
4、「富貴長春」牡丹花與月季畫在一起,因月季叫長春花,因此有富貴綿延的寓意。
5、「滿堂富貴」牡丹和海棠畫在一起,寓意富貴吉祥。
(1)中國的國花牡丹擴展閱讀:
不同花色牡丹花語
紅牡丹花語:花型寬厚的紅花,被稱為百花之王,花語是富貴、圓滿,屬性火。
紫牡丹花語:花瓣呈紫色的牡丹,花語是難為情,屬性暗。
白牡丹花語:高潔、端莊秀雅、儀態萬千、國色天香、守信的人。
綠牡丹花語:生命、期待、淡淡的愛、用心付出。
黑牡丹花語:死了都要愛,事實上,牡丹家族中沒有純粹的黑牡丹,人們習慣上把深紅色、深紫色牡丹稱為黑牡丹。
粉牡丹花語:雍容華貴。
黃牡丹花語:亮麗富有而華貴。
參考資料:國花-網路
B. 中國國花是不是牡丹
不是。截止到2019年,中國一直未確定國花。
中國花卉協會通報國花調查情況。通內報稱,截至2019年7月容22日24時,投票總數362264票。投票結果統計顯示,同意牡丹為國花的居首位,共288747票,佔79.71%;第二名,同意梅花為國花的佔12.30%;第三名,同意蘭花為國花的佔2.48%;第四名,同意荷花為國花的佔1.89%。
(2)中國的國花牡丹擴展閱讀:
國花標准
國花是代表一個國家的符號。 一些國家的國花具有可追溯到數百年甚至數千年的文化歷史或宗教根源。在許多國家,植物被選為代表特定地理區域的符號。有些國家在全國范圍有統一的花卉象徵徽章,採用這些特定的花卉符號來代表和形象化的喻義一個國家或民族。
世界上已有100多個國家確立了自己的國花,中國是尚未確立國花的為數不多的大國。國花,應滿足幾個條件:是一個國家原產名花,種植區域廣,社會認同感強,喜聞樂見,觀賞價值高,文化積淀深厚,要有深刻的文化內涵,經濟價值高,具備一定的經濟價值,比如能食用、泡茶、做葯、做香料等。
C. 中國國花是什麼花啊
中國的國花是牡丹。
2019年7月15日,中國花卉協會在中國林業網、中國花卉協會網站和「中國花卉協會」微信公眾號發出《投票:我心中的國花》,向公眾徵求對中國國花的意向。廣大公眾對國花高度關注,積極踴躍參與,截至2019年7月22日24時,投票總數362264票,投票結果牡丹勝出,得票高達79.71%。
牡丹生長環境:
牡丹性喜溫暖、涼爽、乾燥、陽光充足的環境。喜陽光,也耐半陰,耐寒,耐乾旱,耐弱鹼,忌積水,怕熱,怕烈日直射。適宜在疏鬆、深厚、肥沃、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中性沙壤土中生長。酸性或黏重土壤中生長不良。
充足的陽光對其生長較為有利,但不耐夏季烈日暴曬,溫度在25℃以上則會使植株呈休眠狀態。開花適溫為17-20℃,但花前必須經過1-10℃的低溫處理2-3個月才可。最低能耐-30℃的低溫,但北方寒冷地帶冬季需採取適當的防寒措施,以免受到凍害。南方的高溫高濕天氣對牡丹生長極為不利,因此,南方栽培牡丹需給其特定的環境條件才可觀賞到奇美的牡丹花。
D. 中國國花為什麼是牡丹
中國國花是牡丹的原因如下:
1、花中之王,盛世氣象
牡丹是芍葯屬的花種,這樣一種花的特點就是花瓣比較大,開起花來富麗堂皇。更何況牡丹,莖高就能長到2米,開出的花直徑也能達到10-17厘米,這樣一種外形,自有一種富貴和霸氣,也難怪它能得到古時候帝王將相的青睞。
2、栽種歷史悠久的中國花
牡丹在漢代的時候,就得到了種植,在我國的栽種歷史已經有1600多年。相傳,漢光武帝劉秀曾經躲進了牡丹叢中,而免於王莽軍隊的追殺。劉秀也因此給花取名叫「漢牡丹」。
其他理由
我們最長聽過的一句詩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牡丹在這句詩里被用來指代國色天香的美女。歷史上的文人墨客都喜歡將牡丹寫進自己的作品,除了劉禹錫膾炙人口的《賞牡丹》,李白也曾經寫過「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的千古絕唱。
E. 牡丹花簡介
牡丹花介紹
學名:Paeonia suffruticosa.
別名:木芍葯
科屬:毛莨科,芍葯屬
牡丹原產我國西北部,秦嶺和陝北山地多野生。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南北朝時已聲成為觀賞植物。唐時盛栽於長安,宋時稱洛陽為牡丹為天下第一,故牡丹又名洛陽花。<<群芳譜>>中記載牡丹有180多種,有一千五百多年的載培史。
牡丹為花中之王,有「國色天香」之稱。每年4-5月開花,朵大色艷,奇麗無比,有紅、黃、白、粉紫、墨、綠、藍等色。花多重瓣,姿豐典雅,花香襲人。我國人民把它作為富麗繁華之象徵,稱之為「富貴花」、「百兩金」。早在唐代都城長安栽植和觀賞牡丹之況極盛,白居易詩曰「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目前,除洛陽之外,以山東荷澤趙公社牡丹最盛,每逢4-5月間牡丹盛開之時,五彩繽紛,香艷各異,吸引著全國園藝工作者和無數國際遊人。
牡丹,是我國久負盛名的花卉,它雍容華貴,端妍富麗,是吉祥昌榮的象徵。宋代的文豪歐陽修在《洛陽牡丹記》中曾寫道:「牡丹出丹州,延州,東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陽者,今為天下第一。」可見牡丹早在我國黃河上下,大江南北,廣大地區,廣為栽培,深受我國廣大人民的喜愛。
自唐、宋以來千餘年間,眾多的詩人、騷客,專家、學者,用詩、歌、賦,筆記、小說,圖象、花譜,從多方面記述了牡丹花絢麗多彩、國色天香的芳容,其中有些詩詞已是家喻戶曉膾炙人口。
牡丹不僅是名貴的觀賞花木,而且有較高有經濟價值。花可醇酒,根可入葯。它有根皮經過加工稱「牡丹皮,是名貴的中葯材,有瀉伏火、散淤血、止吐衄之效。
牡丹喜肥,適宜在涼爽氣候條件下生長,不耐嚴寒酷暑,耐旱怕積水,「築台植牡丹」也就是說:牡丹栽植宜高不宜低,低則積水,積水爛根。
F. 中國的國花是什麼花
目前,
世界上
已有100多個國家確立了自己的
國花
,中國是惟一尚未確立國花的大國。
由於沒有國花,在
2001年
的APEC會議上,新聞報道出現了「以中國國花
牡丹
為背景」的笑話;
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
上,國花的空缺,更成為悠悠
古國
的
世紀
遺憾……
國花的評選必須具備四個條件:一是分布要廣泛;二是外觀要漂亮;三是要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四是要具備一定的經濟價值。
國花評選歷經20年,始終未有結果,有人叫好,有人反對,有人質疑。最近,
中國林學會
再次著手組織評選國花,並已呈報給全國人大審議。此番逐鹿,波瀾再起---
不久前,一位名叫楊仕智的先生在《
人民日報
》撰寫《國花、
國樹
和國
鳥非評不可?》一文,對評選提出異議,並認為「倒是有好多比評國花、國樹和國鳥更重要的事情等著我們去做」、許多事「比搞什麼評無多大實際意義的國花、國樹、
國鳥
要重要得多」。
「自然界的物種是平等的,
我們人類
沒必要把它們分等級。不管選定的國樹、國鳥、國花是哪種,必定會使一大批的
國民
不悅,特別是知識分子,因為他們心中的偶像落選了,他們那難以改變的思想感情受傷害了。如果為了追求美或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而進行評選國樹、國鳥、國花,那我們在評定國樹、國鳥、國花後,還要評國魚、國蟲、國禽、
國獸
……永遠都沒完沒了。」一位學者在新華網上如此評說。
沒有國花,於
國家主權
無礙,於
民族精神
無礙,於國勢前程無礙。
相反,幾乎任何一項評選後面都有巨大的經濟利益的驅動,各地和各行業協會如此興師動眾地爭搶「國」字型大小,也是考慮到「國」字型大小會給
行業
和地方的
經濟
和名氣帶來難以估算的價值和影響。
20世紀80年代的兩次評選,一次是
梅花
奪魁,牡丹居亞,另一次則是牡丹稱王,梅花位次。在
1994年
的評選中,兩者的競爭更達到了白熱化階段,甚至由花與花的競爭演化為了省與省、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競爭。河南洛陽成立了市長親自掛帥的「牡丹爭國花領導小組」,再加上北京、陝西省西安市、山東省菏澤
地區
等的加盟,聯合成立了「全國牡丹爭評國花辦公室」,四方「游說」,力捧牡丹為國花。最後專家確定下的兩個候選方案是一國一花(牡丹)和一國四花(牡丹、
荷花
、
菊花
、梅花)。而評選小組組織了31個省、市、自治區進行投票,結果牡丹以18票獲勝。
一場普通的國花評選,卻差點成了一場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八仙競技,其中的問題
在事
隔近10年之後的今天,仍然值得我們反思。
G. 牡丹為什麼被稱為中國的國花
1、牡丹之所以被稱為國花,並不是因為其種植范圍廣,而是因為其花姿似錦,雍容華貴,典雅祥和,可以代表著全國人民對美好的嚮往,以及寓意國家像牡丹花一樣,繁榮昌盛,蒸蒸日上。
2、牡丹有著中華民族的同步發展史。國運興,牡丹盛。中華民族歷朝歷代祖先的智慧與才能,經久而不間斷地滲透到牡丹的發展進化之中。牡丹花大色艷,枝葉並茂,最能體現泱泱大國氣度,寓意富貴吉祥,是國泰民安、繁榮昌盛、政通人和的象徵。
3、牡丹雍容華貴,富麗堂皇。自唐宋以來,便有「國色天香」之稱,被譽為「花王」。唐、清兩朝曾將之確定為國花,在民間影響深遠,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牡丹文化和多姿多彩的牡丹藝術,其他花卉無法與之比肩。
4、牡丹是原產我國的世界名花。栽培歷史長達1500多年,8個野生品種全在中國,現有品種1000多種,十大花型九個色系,長勢強,分布區域廣,有著很高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根可入葯,花粉種子可作美容保健品。
希望回答能夠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