葯物丁香
㈠ 每日一中葯——丁香
丁香,桃金娘科植物,既是中葯也是香料。以植物丁香的乾燥花蕾入葯。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地區,我國境內主要以廣東、海南等地區為主。一般在每年的9月至次年的3月採收,此時花蕾由綠色轉紅色,採收後將其曬干,即可得到圖一所示的丁香。
丁香味辛,性溫。歸脾經、胃經、肺經及腎經。丁香的主要功效是:溫中降逆,散寒止痛,溫腎助陽。
溫中降逆之功效,溫中溫的是脾胃中焦。降逆止嘔,因此第一功效應用在臨床上主要治療胃寒嘔吐,呃逆等疾病。丁香屬於辛溫芳香之品,溫胃暖脾,同時能夠導行氣滯,降逆止嘔、止呃。 丁香是治療胃寒嘔逆之要葯。
丁香還有散寒止痛之功效。溫中散寒,寒邪凝聚,不通則痛,丁香散寒邪而止疼痛,歸屬中焦,因此側重於治療胃寒脘腹中焦之冷痛。
丁香還有溫腎助陽之效。丁香性味辛溫,入腎經。其辛溫之效善溫腎陽,扶助腎陽而起到治療陽痿、宮冷之效。治療此類疾病時可以與附子、肉桂、淫羊藿等葯物一起配合使用。
丁香辛溫之品,實熱證以及陰虛內熱者慎用,十九畏明言: 巴豆畏牽牛,丁香畏鬱金 。因此在配伍選方時不可與鬱金同用。
本文旨在科普中葯的功效,並不推薦隨意使用,若有需要,請至正規醫院,遵醫囑用葯,切勿隨意擅自服食葯材。
㈡ 丁香的葯用價值和功效禁忌
丁香的葯用價值和功效禁忌
丁香的葯用價值和功效禁忌,大家都知道丁香花的,丁香是一種美麗觀賞植物,也是一種香料,更是一種功效出色的中葯材,下面分享丁香的葯用價值和功效禁忌及相關資料。
丁香的葯用價值和功效禁忌1
第一,丁香有助於預防胃潰瘍,保護腸胃。因為它當中的揮發油、丁香酚,可促進胃黏液的分泌,而酸度卻不會增加。
第二,丁香還有防治腹瀉的效果,丁香水提物和丁香酚這兩種物質可以有效抑制番瀉葉或蓖麻油引起的大腸性腹瀉與腸腔積液。推薦一個丁香治療腹瀉的方法。
准備15g丁香,3g肉桂,然後將這兩者中葯材放到一起,研磨成細的粉末,然後倒入適量的涼開水,攪拌調成糊狀,貼到肚臍上,可以有效緩解腹瀉的症狀。
第三,丁香還有抑菌殺菌的功效,它當中的丁香油、丁香酚有廣譜抗菌作用,可有效抑制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幽門螺旋桿菌、鏈球菌等。
第四,丁香也有助於口臭的去除,因為它的芳香氣,可以有效抑制住因為胃火上升等原因引起的口臭氣。這里簡單介紹一款去除口臭的調理方:准備沉香、丁香、細辛各5g,藁本、升麻各8g,然後放入鍋中煎制,取其湯汁來漱口,每天飯後使用,堅持一周,可有效改善口臭的問題。
第五,丁香還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有抗凝血、預防血栓的功效,對心臟具有負性肌力作用,並可逐漸減慢心率,從而降低血壓。
其實,丁香的功效還遠遠不止這些,它還有健胃、鎮痛、解熱、抗炎等多種功效,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自己再去花點時間了解一下。
這里就不多做介紹了,下面我們主要來介紹一下丁香的食用禁忌,因為丁香很多人可能聽過是聽過,但是並不知道它是食用禁忌,最後盲目食用,危及到了身體。
食用丁香需要注意哪些?
1、陰虛體熱的人群不建議服用丁香,可加重體內內熱現象。
2、不可大量食用丁香,可能會出現惡心嘔吐等毒副作用,危及健康。
3、胃熱、胃火旺的人也不建議食用丁香,以免加重症狀。
4、嬰幼兒以及孕婦為了安全起見,也不建議食用丁香茶。
5、丁香的搭配也是有講究的,比如丁香和鬱金,不可同用。
丁香的禁忌
丁香入葯後葯用功效極為出色,還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但丁香也是一種葯物,它禁止過量服用,不然會出現惡心嘔吐等類似於中毒的症狀,會危害人體健康,另外生活中那些陰虛體熱的人禁止服用冰箱,他們服用冰箱後會讓陰虛體熱的症狀加重不利於身體健康。
丁香的葯用價值和功效禁忌2
丁香葉的功效
1、調理脾胃
丁香茶是有著養胃茶之稱的健康養生茶,它含有的丁香油和丁香酚以及鞣質等物質都能直接作用於人類的脾胃,不單能提高脾胃功能,還能緩解脾胃虛寒消除胃部炎症能增強人類脾胃消化功能,並能減少惡心嘔吐和腹脹腹瀉等不良症狀發生。
2、殺菌抗菌
丁香茶中含有的丁香油和丁香酚都是重要的消炎滅菌成分,它們對人體內的幽門螺旋菌以及葡萄球菌和鏈球菌都有明顯消滅作用,能預防人體因這些細菌病毒滋生繁殖而出現疾病。
3、芳香除臭
丁香茶中含有的丁香油能散發濃郁而誘人的香味,而且它能消滅人類口腔中的細菌,平時人們用丁香茶泡水喝,可以清新口氣去除口臭,並能防止人類口腔中炎症滋生。
4、醒酒排毒
丁香茶能加快人體內多種毒素分解和代謝,另外它還能抑制人類肝臟對酒精的吸收,平時人們喝酒以後及時喝一些丁香茶就能起到解酒排毒的重要作用。
它能讓人們喝酒後出現了頭痛,頭暈和惡心嘔吐等多種不良症狀減輕,也能把酒精對人類肝臟的危害降到最低,能降低酒精肝的發病率。
丁香茶的飲用禁忌
1、丁香性溫,熱病患者以及陰虛內熱體質的.患者不要將丁香泡水喝,避免內熱加重不利於健康。
2、腎陰虛朋友以及由內熱引起晚上容易出汗朋友也不建議飲用。
3、胃熱、胃火旺的人群以及由胃熱引起的呃逆或兼有口渴、口苦、口乾者不宜食用。
4、嬰幼兒慎喝丁香茶,避免造成身體危害。
5、每天不可飲用過多,易出現中毒反應,如:呼吸困難、脾胃不適、身體無力等症狀,建議每天不要超過5g。
丁香茶內服的用途
丁香作為一種中葯,內服是把它和其他中葯一起煎煮成湯葯喝,一般吃一個星期就可以看到效果,主要是可以保護腸胃健康。而外用丁香的時候,一般可以把它的有效成分提取出來,然後加入到一些殺菌的外用葯膏中,效果也是不錯的。而且外用方法也是非常有好處的,能夠通過這樣的方法來改善皮膚問題,效同樣很不錯。
丁香茶可以作為食品添加劑
丁香可以把它的有效成分提取出來,然後加入到一些食物中去,不僅可以增加食物的風味,還可以讓食物有很好的保健功效。而且如果是有口臭的患者,那麼我們可以把丁香做成丁香油,然後含在嘴裡面,相信效果都是不錯的。
小貼士:
丁香是屬於中葯材,俗話說的好是葯三分毒,所以如果我們長期的去喝丁香,那麼就容易導致我們的健康受到影響,因為丁香中存在有一定毒性,因此大家在飲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喔!
丁香的葯用價值和功效禁忌3
丁香的作用
丁香花種類許多,真實葯用價值的丁香花是桃金娘科綠色植物(一般的欣賞花卉丁香花為木犀科綠色植物,要給予差別),以花骨朵和果子當葯。大家把未對外開放的花骨朵稱之為公丁香或雄丁香花。
而把未熟的果子稱之為母丁香或雌丁香花,其使用方法與使用量基本同樣。一般應用的是公丁香。公丁香的花骨朵剛開始呈乳白色,逐漸變翠綠色。
最終呈紅色時可收集。將採得的花骨朵去除花柄晾乾即成。以粒大花朵未開、香味明顯,且能沉到水裡者為宜。
中醫學覺得,丁香氣辛、溫性,具備溫中降逆、補腎壯陽溫補腎陽的功效。它還是一味非常好的溫胃痛葯,對由濕邪造成的胃痛、嘔吐、呃逆、腹痛、泄瀉及其女性寒涼經痛等。
均有優良的功效,它還可減輕腸胃脹氣,提高消化吸收工作能力,緩解惡心干嘔,尤其是孕婦害喜病症。丁香花帶有丁香油,針對高致病細菌及葡萄球菌、痢疾和大腸桿菌等有抑制效果,也能作外敷,對體癬及腳癬都是有非常好的功效。
古時候,丁香花常做為香口之葯。唐朝皇宮作家宋之問以便遮蓋自身的口臭,常常口含丁香花,期待討好武側天的爆笑段子便是一例。取丁香花1—2粒含嘴中去口臭的方式現如今仍能用之,且功效甚高,口臭者不妨一試。
關鍵含揮發油丁香油等成份。
丁香的功效
(一)對消化道的影響
抗胃潰瘍:能抑制大白鼠試驗性胃潰瘍產生。丁香花揮發油和丁香酚可讓胃粘液代謝明顯提升,而酸值不提升。丁香酚可能是抗潰瘍的特異性成份。
健胃消食:可減輕腸胃脹氣,提高消化吸收工作能力,緩解惡心干嘔。
抑止腸激動:其水煎劑能抑止石蠟切片兔腸自發收攏,並能抵抗乙醯膽鹼、亞硝胺等對石蠟切片腸道的激動功效。
抗腹瀉:其水提物和丁香酚能拮抗番瀉葉或蓖麻油造成的腸子性腹瀉與腸管積血。
(二)麻醉、止痛、退熱、抗感染
麻醉:丁香酚對年幼草蝦、鯽魚等有麻醉功效。丁香酚能抑制大白鼠交感神經A、B、c化學纖維的復合型動作電位,這可能是丁香花勸阻牙的體制之一。丁香酚能阻隔美蛙腰椎壓迫神經傳送,但不影響肌突觸後膜反映,顯示信息了可選擇性麻醉交感神經的功效。
兔靜脈注射丁香酚雖可造成麻醉功效和抗驚厥功效,但能抑止吸氣和減少血壓。因而,臨床醫學上丁香酚只作局麻應用,而未作全麻應用。
止痛:小白鼠灌服其水煎劑具備止痛功效。
退熱:兔內服丁香酚有退熱功效,並強過乙醯氨基酚。其作用機制是根據腦內PG生成而造成退熱功效。
抗感染:小白鼠灌服丁香花醚提物和水提物都能抑止耳殼發脹和毛細管滲透性提高。大白鼠灌服能抑止試驗性足跖發脹。
其止痛、退熱、抗感染的體制可能與抗氧化性,降低膽固醇、抑止環氧化酶和脂空氣氧化酶的活性相關。
(三)抗聚抗凝抗血栓產生
抗聚:丁香酚和乙醯丁香酚能抑止花生四烯酸誘發的兔與人血小板聚集和全血集聚,並抑止ATP釋放出來。其抗聚的體制為抑止血小板內TXB的生成。
抗凝:小白鼠灌服其水提物能延長血液凝血酶原時間、凝血酶時間、Ⅷ因素時間,減少凝血酶原耗費時間和V因素時間。
抗血栓產生:小白鼠灌服其水提物能延長電刺激性頸總動脈的血栓形成時間。
㈢ 葯材丁香有什麼葯用價值
很多人都知道丁香花,但是卻不了解葯材丁香,除了丁香花,中葯材中也有叫丁香的葯材,而且葯用價值非常高,一般來說中葯丁香的臨床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對人體健康也有很多好處,胃病患者也可以食用丁香,有一定的養生效果,除此之外,中葯丁香的功效和作用還有哪些呢?
space
中葯丁香功效作用有哪些
1.抗胃潰瘍
丁香可抑制大鼠實驗性胃潰瘍形成。丁香揮發油和丁香酚可使胃黏液分泌顯著增加,而酸度不增加。而且這樣的營養素對於抗潰瘍有一定的好處,所以說對腸胃保護有很好的效果。
2.抗腹瀉
丁香水提物和丁香酚能拮抗番瀉葉或蓖麻油引起的大腸性腹瀉與腸腔積液。所以說中葯材丁香具有預防腹瀉的作用,對於緩解腸胃不適的情況有一定的好處。
space
中葯丁香功效作用有哪些
3.抑菌試驗
本品對於葡萄球菌及結核桿菌均有抑製作用。丁香油及丁香酚在試管內對布氏桿菌、鳥型結核桿菌的抑製作用較強,對常見治病性皮膚真菌有顯著的抑製作用。又因為丁香油及丁香酚對於皮膚無刺激作用,且吸收良好。
space
中葯丁香功效作用有哪些
4.臨床應用
丁香16克,加入70%酒精至100毫升,浸48小時後去渣。每日外搽患處3次,觀察31例病史在2年以上的體癬及足癬患者,一般在治療1天後症狀即見消退,2天後患處開始有皮屑脫落。病史較長或曾經其它癬葯治療而不能控制者,則於治療後2~3天症狀才開始消退,一般經3~5天亦能治癒。但有20%左右治癒後仍反復發作。
㈣ 中草葯:丁香的功效與作用
丁香
(《葯性論》)
【別名】丁子香(《齊民要術》),支解香、雄丁香(《本草蒙筌》),公丁香(《本草原始》)。
【來源】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
【植物形態】丁香
常綠喬木,高達10米。葉對生;葉柄明顯;葉片長方卵形或長方倒卵形,長5~10厘米,寬2.5~5厘米,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狹窄常下展成柄,全緣。花芳香,成頂生聚傘圓錐花序,花徑約6毫米;花萼肥厚,綠色後轉紫色,長管狀,先端4裂,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稍帶淡紫,短管狀,4裂;雄蕊多數,花葯縱裂;子房下位,與萼管合生,花柱粗厚,柱頭不明顯。漿果紅棕色,長方橢圓形,長1~1.6厘米,直徑6~8毫米,先端宿存萼片。種子長方形。
分布馬來群島及非洲,我國廣東、廣西等地有栽培。
本植物的樹根(丁香根)、樹皮(丁香樹皮)、樹枝(丁香枝)、果實(母丁香)、花蕾蒸餾所得的揮發油(丁香油)亦供葯用,各詳專條。
【採集】通常在9月至次年3月間,花蕾由青轉為鮮紅色時採收。採下後除去花梗,曬干。
【葯材】
乾燥的花蕾略呈短棒狀,長1.5~2厘米,紅棕色至暗棕色。下部為圓柱狀略扁的萼管,長1~1.3厘米,寬約5毫米,厚約3毫米,基部漸狹小,表面粗糙,刻之有油滲出,萼管上端有4片三角形肥厚的萼。上部近圓球形;徑約6毫米,具花瓣4片,互相抱合。將花蕾剖開,可見多數雄蕊,花絲向中心彎曲,中央有一粗壯直立的花柱。質堅實而重,入水即沉;斷面有油性,用指甲劃之可見油質滲出。氣強烈芳香,味辛。以個大,粗壯、鮮紫棕色、香氣強烈、油多者為佳。
主產於坦尚尼亞、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我國廣東有少數出產。
【性味】辛,溫。
①《開寶本草》:"味辛,溫,無毒。"
②《綱目》:"辛,熱。"
【歸經】入胃、脾、腎經。
①《湯液本草》:"入手太陰,足陽明、少陰經。"
②《雷公炮製葯性解》:"入肺、脾、胃、腎四經。"
【功用主治】溫中,暖腎,降逆。治呃逆,嘔吐,反胃,瀉痢,心腹冷痛,痃癖,疝氣,癬疾。
①《葯性論》:"治冷氣腹痛。"
②《海葯本草》:"主風疳匿,骨槽勞臭。治氣,烏髭發,殺蟲,療五痔,辟惡去邪。治奶頭花,止五色毒痢,正氣,止心腹痛。"
③《日華子本草》:"治口氣,反胃,療腎氣,奔豚氣,陰痛,壯陽,暖腰膝,殺酒毒,消痃癖,除冷勞。"
④《開寶本草》:"溫脾胃,止霍亂。(治)壅脹,風毒諸腫,齒疳匿。"
⑤《本草蒙筌》:"止氣忒、氣逆。"
⑥《綱目》:"治虛噦,小兒吐瀉,痘瘡胃虛灰白不發。"
⑦《本草正》:"溫中快氣。治上焦呃逆,除胃寒瀉痢,七情五郁。"
⑧《本草匯》:"療胸痹、陰痛,暖 *** 。"
⑨《醫林纂要》:"補肝、潤命門,暖胃、去中寒,瀉肺、散風濕。"
⑩《本草再新》:"開九竅,舒郁氣,去風,行水。"
⑾《葯材學》:"治慢性消化不良,胃腸充氣及子宮疝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3~1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宜忌】熱病及陰虛內熱者忌服。
①《雷公炮炙論》:"不可見火。畏鬱金。"
②李杲:"氣血勝者不可服,丁香益其氣也。"
③《本草經疏》:"一切有火熱證者忌之,非屬虛寒,概勿施用。"
【選方】①治傷寒咳噫不止,及噦逆不定:丁香一兩,干柿蒂一兩。焙乾,搗羅為散。每服一錢,煎人參湯下,無時服。(《簡要濟眾方》)
②治小兒吐逆:丁香、半夏(生用)各一兩。同研為細末,薑汁和丸,如綠豆大。姜湯下三、二十丸。(《百一選方》)
③治朝食暮吐:丁香十五個研末,甘蔗汁、薑汁和丸蓮子大,噙咽之。(《摘元方》)
④治霍亂,止吐:丁香十四枚,以酒五合,煮取二合,頓服之。用水煮之亦佳。(《千金翼方》)
⑤治久心痛不止:丁香半兩,桂心一兩。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熱酒調下一錢。(《聖惠方》)
⑥治癰疽惡肉:丁香末敷之,外用膏葯護之。(《怪證奇方》)
⑦治食蟹致傷:丁香末,姜湯服五分。(《證治要訣》)
⑧治鼻中息肉:丁香綿裹納之。(《聖惠方》)
【臨床應用】治癬
丁香16克,加入70%酒精至100毫升,浸48小時後去渣。每日外搽患處3次,觀察31例病史在2年以上的體癬及足癬患者,一般在治療1天後症狀即見消退,2天後患處開始有皮屑脫落。病史較長或曾經其它癬葯治療而不能控制者,則於治療後2~3天症狀才開始消退,一般經3~5天亦能治癒。但有20%左右治癒後仍反復發作。一法用1:10的丁香煎液外塗,每日1~3次,治療數種皮膚黴菌病共31例,結果8例臨床痊癒,10例顯效,8例有效,6例無效。有效病例通常在塗葯後3~7日癢感減輕,炎症減退,落屑減少,以後局部症狀逐漸好轉。治療期中如中斷用葯,效果多不明顯或無效。療效與病原苗未見明顯關系,曾對6例治癒患者進行短期隨訪,1例於1個月後復發,6例經2~12月觀察未見復發。
㈤ 丁香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
丁香的功效與作用:
1、丁香辛溫、芳香,暖脾胃而行氣,尤其善於降逆,為治療胃寒嘔吐的重要葯物。治療胃虛寒嘔吐、打嗝,丁香可以跟柿子蒂、黨參、生薑同用。療胃寒嘔吐,丁香可與半夏、生薑配合使用。
2、本品還能溫中散寒、止痛,可以治療嗜食冷飲導致胃部受涼引起的疼痛,可以跟元胡、陳皮配合使用。
3、還有溫腎助陽的作用,可以治療腎陽虛導致陽痿、宮寒不孕。
4、本品外用還可以治療癬症,可用丁香酒精浸泡液塗患處。
(5)葯物丁香擴展閱讀:
食用丁香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陰虛體熱的人群不建議服用丁香,可加重體內內熱現象。
2、不可大量食用丁香,可能會出現惡心嘔吐等毒副作用,危及健康。
3、胃熱、胃火旺的人也不建議食用丁香,以免加重症狀。
4、嬰幼兒以及孕婦為了安全起見,也不建議食用丁香茶。
5、丁香的搭配也是有講究的,比如丁香和鬱金,不可同用。
網路-丁香
㈥ 丁香的功效與作用 中葯丁香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1、丁香具有溫中、暖腎、降逆的功效。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身體出現的消化道不良,引起的打嗝、腹脹、腹瀉、嘔吐、口臭等臨床表現症狀。另外,它還具有補陽的作用,可用於身體出現腎陽虛而導致的陽痿、早泄、腰部怕冷等臨床症狀。
2、經常食用丁香,對於身體能夠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而且能夠抑制細菌以及微生物的生長,可以用於口腔科的治療,經常丁香水漱口,可以防治牙痛、口腔潰瘍、口臭。
3、另外,丁香還具有健胃消脹的作用,能夠促進腸道氣體的排泄,比如身體胃部發酵而產生的呃逆、反胃和口氣不佳,都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對於身體出現的上呼吸道感染,可以通過丁香水凈化空氣,以及增強身體抗病能力。
㈦ 盤點中葯材丁香的功效與作用
丁香是一種中葯材,可以有保健的作用,還能治療疾病,丁香也可以作為一種調味品來吃,可以有促進食慾的作用,提高食物的味道,丁香的功效和作用是什麼?下面的這些具有保健作用關於丁香的一些小常識給大家介紹一下,來看看它有哪些葯用功效。
1、暖腎壯陽
本品性溫,入腎經。《日華子本草》載: 「療腎氣,壯陽,暖腰膝。」故有暖腎壯陽之功效,丁香可以有補腎的作用,對於緩解陽痿早泄的情況有調理的作用,而且也可以有緩解腰酸背痛的功效,對於補腎有好處。
2、醒神開竅
本品辛香,性溫。辛能行散,溫勝寒濕,芳香開竅,化濕辟穢。《本草再新》謂其:「開九竅,舒郁氣。」故有醒神開竅之功。可以起到醒腦的作用,對於開竅有好處,還可以有緩解惡心嘔吐的作用,對於出現的食慾不振有調理的功效。
3、醒酒
丁香花香氣襲人,具有醒酒的作用。《本草綱目》載:「丁香殺酒毒」。清代詩人鄒升恆在《丁香和韻》中也有句雲:「傍檐結密人難折,拂座香多酒易醒。」所以說的就是丁香具有醒酒的作用,經常飲酒的話,這樣的中葯材可以有醒酒的作用,對於提高體質有好處,大家可以經常試試。
性味辛,溫。
歸經歸脾、胃、肺、腎經。溫中降逆,補腎助陽。具有滋陰清熱調理肝腎的作用。
用法用量1~3g。
注意不宜與鬱金同用。
中葯材丁香的功效和作用,上面都介紹了相關的內容,丁香的好處有很多,可以有醒酒的作用,還可以開竅醒腦,對於暖腎有好處,還可以起到促進食慾的效果,所以說這樣的保健中葯材要懂得利用起來。
㈧ 常用中草葯(丁香)
【本草】
丁香生長在東海邊,其高一丈多,像桂樹,而葉子像櫟葉。二三月開花,花呈圓細狀。此外,因丁香寒冬不凋,籽像釘子,長在枝蕊上,長約三四厘米,為紫色,故其中粗大如山茱萸者,俗稱母丁香,二月和八月即可采籽和根。
【葯理】
◎解風熱毒腫,但不入心腹之用。
◎氣血旺盛者,勿服。
◎主溫脾胃,止霍亂涌脹,風毒諸腫,齒疳潰瘍。能發出各種香味,除蟲辟惡去邪。可殺酒毒,消脅肋間硬條塊;治陰痛腹痛,能壯陽,暖腰膝。療嘔逆,除胃寒,理元氣。又可治虛嘔,小兒吐瀉。
◎治齒痛。
【丁香多味雞腿】
丁香、陳皮各6克,黨參、白術各9克,雞腿2隻,姜3片。
◎將葯材、雞腿分別洗凈,將陳皮泡發,雞腿汆燙,去血絲,備用。把葯材放於鍋底,再將雞腿放在葯材上,水蓋過葯材和肉,再放入薑片,上方封一層保鮮膜,使其葯味及肉味能夠保存。在電飯鍋中加放1杯水,等電飯鍋跳起即可。
㈨ 丁香的葯用價值和功效 丁香有什麼功效
1、葯用丁香主治呃逆、嘔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疝氣、癬症等。除了葯用,丁香還主要用於肉類、糕點、腌制食品、炒貨、蜜餞、飲料的製作。
2、在食用方面,丁香因香氣馥郁,味辛辣,常用於食品(特別是肉食及麵包之類)調味,在歐洲和美國是聖誕食品特有的調味劑,在我國常作為烹制風味菜餚、鹵菜及醬腌菜的輔料。
3、丁香品種很多,真正葯用的丁香是桃金娘科植物(一般的觀賞花木丁香為木犀科植物,要予以區別),以花蕾和果實入葯。人們把未開放的花蕾稱為公丁香或雄丁香,而把未成熟的果實稱為母丁香或雌丁香,其用法與用量基本相同。通常使用的是公丁香。公丁香的花蕾開始呈白色,漸次變綠色,最後呈鮮紅色時可採集。將採得的花蕾除去花梗曬干即成。以粒大花未開、香氣強烈,且能沉於水中者為佳。
㈩ 葯用丁香有什麼作用嗎
困境困苦之中,抑鬱已久的心裡情感,一朝得到釋放,心中感到自由奔放,就好像縱放中的春天繁枝綠葉一樣,處處充滿生機。
葯用丁香和觀賞用的丁香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植物。葯用丁香為雙子葉植物葯桃金娘科植物,味辛性溫,氣味芳香。功效為溫中、暖腎、降逆。主治功效為呃逆、嘔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痃癖、疝氣、癬症等。主產於坦尚尼亞、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我國廣東、廣西等地有栽培。花蕾含揮發油即丁香油。油中主要含有丁香油酚(Eugenol)、乙醯丁香油酚、B-石竹烯(B一Caryophyllene)。
以及甲基正戊基酮、水楊酸甲酯、葎草烯(Humuleno)、苯甲醛、苄醇、間甲氧基苯甲醛、乙酸苄酯、胡椒酚(Chavicol)、a一衣蘭烯(a一Ylangene)等。也有野生品種中不含丁香油酚(平常丁香油中含64~85%),而含丁香酮(Eugenone)和番櫻桃素(Eugenin)。花中還含三萜化合物如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黃酮和對氧萘酮類鼠李素(Rham-netin)、山奈酚(Kaempferol)、番櫻桃素。
番櫻桃素亭(Eugenitin)、異番櫻桃素亭(Isoeugenitin)及其去甲基化合物異番櫻桃酚(IsoeugenitoI)。乾燥的花蕾略呈短棒狀,長1.5~2厘米,紅棕色至暗棕色;下部為圓柱狀略扁的萼管,長1~1.3厘米,寬約5毫米,厚約3毫米,基部漸狹小,表面粗糙,刻之有油滲出,萼管上端有4片三角形肥厚的萼;上部近圓球形,徑約6毫米,具花瓣4片,互相抱合。將花蕾剖開,可見多數雄蕊,花絲向中心彎曲,中央有一粗壯直立的花柱,質堅實而重,入水即沉。
斷面有油性,用指甲劃之可見油質滲出;氣強烈芳香,味辛。以個大、粗壯、鮮紫棕色、香氣強烈、油多者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