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花斑癬
1. 什麼是花斑癬
朋友你好,
花斑糠疹
花斑癬一般指花斑糠疹
花斑糠疹,舊稱花斑癬,俗稱汗斑,是由馬拉色菌感染表皮角質層引起的一種淺表真菌病。本病呈慢性,有輕度的炎症,通常無自覺症狀。損害特徵為散在或融合的色素減退或色素沉著斑,上有糠秕狀的脫屑,好發於胸部,背部,上臂,腋下,有時也波及面部。
病因
致病菌系一類嗜脂性酵母菌,稱為馬拉色菌。此類真菌是正常皮膚的腐生菌,僅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高溫高濕談灶銀辯氏,局部多脂多汗,衛生條件不佳等,糠秕孢子菌寄生密度增加,由腐生酵母菌轉化為菌絲型方可致病。此菌僅侵犯角質層淺層而不引起真皮的炎症反應。本病遍布世界各地,常見於相對濕度較高的熱帶和溫帶地區。青年人,特別是男青年,由於活動多而出汗多,更容易發生花斑糠疹。花斑糠疹還多見於長期服用皮質類固醇激素的人,因這類人的表皮細胞更換周期延長,有利於真菌生長,若停用激素後花斑糠疹即好轉。此外,身體虛弱、營養不良、糖尿病以及妊娠都可誘發本病。
臨床表現
初起損害為圍繞毛孔的圓形點狀斑疹,以後逐漸增至甲蓋大小,邊緣清楚,鄰近部位可相互融合成不規則大片形,而周圍又有新的斑疹出現。表面附有少量極易剝離的糠秕樣鱗屑,灰色、褐色至黃棕色不等,有時多種顏色共存,狀如花斑。時間較久的呈淺色斑。皮疹無炎性反應,偶有輕度含宴瘙癢感,皮損好發生於胸背部,也可累及頸、面、腋、腹、肩及上臂等處,一般以青壯年男性多見。病程慢性,冬季皮疹減少或消失,但夏天又可復發。
診斷
根據其臨床表現,分布於胸部,背部,腋下,上臂等處的色素減退或色素沉著半片,散在或融合,上有糠秕狀脫屑,皮屑以10%氫氧化鉀液直接塗片找到彎曲或弧形的菌絲或圓形孢子,本病的診斷不困難。有時皮損在濾過紫外燈下呈黃色熒光,對診斷更有幫助。
鑒別診斷
本病需與白癜風,貧血痣、玫瑰糠疹、紅癬等鑒別。
治療
1.外用葯物可以給與2%酮康唑洗劑外用,連續使用7~10天;2%二硫化硒洗劑外用,7~19天。面積較小的患者,或由於各種原因不能口服抗真菌葯物的患者,可以給予1%聯苯苄唑乳膏/凝膠、2%咪康唑乳膏、2%酮康唑乳膏、2%益康唑乳膏,療效均較好。特比萘芬、布替萘芬、萘替芬等丙烯胺類抗真菌葯物同樣有效。阿莫羅芬和環吡酮胺作為新型抗真菌葯物,也可以應用於花斑糠疹的治療。由於花斑糠疹難以治癒,容易復發,間歇重復用葯以保證感染的根除,有的時候還可以先用洗劑清洗後再外用葯物,能提高療效。2.系統治療對於面積較大或者反復發作的患者,可以給予伊曲康唑,酮康唑,氟康唑等唑類葯物口服治療。注意口服灰黃黴素和特比萘芬對花斑糠疹療效差,不用於治療花斑糠疹。
2. 玫瑰糠疹
玫瑰糠疹(Pityriasis rosea)是常見的炎症性皮膚病,好發於軀乾和四肢近端,大小不等,數目不定玫瑰色斑片,其上有糖狀鱗屑,本病有自限性,一般持續6~8周而自愈。
玫瑰糠疹病因
玫瑰糠疹初起有母斑,後繼發斑廣泛分布,有一定的季節性、自限性和很少復發的特點。因為本病有季節性發作,皮疹有自限性,很少復發,初起為前驅斑,又未發現任何確定的變態反應性的物質引起本病,因此多數認為與病毒感染有關。最近國內宋馥香等研究玫瑰糠疹與柯薩奇B組病毒感染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玫瑰糠疹急性期患者血清柯薩奇B組病毒特異性IgM的陽性率明顯高於健康對照組,血清循環免疫復合物的含量急性期明顯高於恢復期,中和試驗和病毒分離都證明患者體內有柯薩奇B組病毒感染,這些結果提示玫瑰糖疹的發病與柯薩奇B組病毒感染有直接關系。
玫瑰糠疹病因尚未明確。以往有傳染(真菌、細菌)、病灶、變態反應,代謝障礙等多種學說,但均未能確證。家族中雖有同患者報告,但與遺傳及種族無明顯關系。從玫瑰糠疹的發病過程、季節影響、甚少復發等,均提示玫瑰糠疹可能與某種傳染因素有關,目前均傾向於病毒感染,曾有認為是小DNA病毒(picornavirus)所致,亦有認為系身免疫病者,但至今尚未分離出病毒。有報道砷、鉍、甲硝唑(滅滴靈)、卡托普利(巰甲丙脯酸)等葯物可引起玫瑰糠疹樣損害。其他尚有學者認為與細菌、真菌或寄生蟲感染等有關,也有學者認為與過敏因素有關,但都未被證實。近期的研究表明,細胞免疫反應參與了本病的發生。
玫瑰糠疹的治療
因玫瑰糠疹能自愈,故治療的目的是設法減輕症狀,縮短病程。
1、抗組胺葯物: 維生素C、維生素B12、葡萄糖酸鈣及硫代硫酸鈉等均可應用,一般不須服用皮質類固醇激素。
2、中醫中葯療法
(1)中葯:以清熱涼血、祛風止癢為治則。可用紫草15g、生地15g、防風10g,荊芥10g 、黃岑10g 生石膏30g 加水煎服,每日1貼。
(2)針刺:取穴合谷、曲池、血海、足三里、三陰交及風池。
(3)紫外線照射:用紫外線治療可能有所助益,尤其是在進行期。可用紅斑量或亞紅斑量分區交替照射。
(4)氧氣療法:在肩胛下部及皮注射氧氣150-200ml,隔日一次。
(5)局部療法:可外用爐甘石洗劑或少量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制劑。
玫瑰糠疹的症狀
玫瑰糠疹發病年齡大多在10-40歲,以青年與成年人居多,兒童與老年人少見。但也有見於出生3個月的嬰兒。兩性受累大致相等。季節變化難以評價,有些作者報告玫瑰糠疹多見於冬夏季,而另一些則持相反的意見。起病時常於胸、頸、腹、背或四肢等處出現一個較大的橢園形或園形淡紅或黃褐色斑片,直徑約3-5cm , 邊緣微高起,被覆糠秕樣鱗屑,此即為母斑(mother patch), 或稱先驅斑(herald patch), 母斑大多為一個,但亦可能為2-3個。如無瘙癢,常易被忽視。
母斑出現後,約經1-2周後,軀干及四肢的近側端相繼有泛發性成批的皮損出現,此種皮損的形態與母斑基本相同,但較母斑為小,稱為繼發斑。但母斑和隨後的全身性皮疹的間隔變化甚大。約49%的患者在7天內,82%到14天出現繼發斑。也有報告母斑和繼發斑的間隔長達84天者。最具特徵性的繼發斑是直徑0.5-2cm 的圓形或卵園形斑。淡紅或黃褐色,亦可逐漸變為紅色或暗紅色,有細小皺紋,邊界清楚,覆有細薄的糠秕樣鱗屑`、有的皮疹呈環狀,微高出表面,色紅,被覆鱗屑。皮疹散在或密集,極少融合。軀幹部皮疹以胸背部為多,腹部較少。如皮疹為橢圓形,其長軸常和肋骨的方向平行排列;四肢的皮疹多分布在上臂屈側及股內側,其長軸斑與皮紋的方向相一致。斑之間常有1-2mm丘疹。面及手足部發疹者較少見。
自覺症狀多有輕度或中度瘙癢,少數病例可有劇烈瘙癢或完全不癢。大多無全身症狀,但也有出現輕度頭痛、咽喉痛、低熱及頸部淋巴結腫大等症狀。血中嗜酸性白細胞與淋巴細胞可稍有增高。
玫瑰糠疹有自限性,一般約經4-6周皮疹即自行消退,遺有暫時性色素減退或色素沉著斑。一次發病後,一般多不再發。
玫瑰糠疹表現為非特異性炎症,表皮局灶性角化不全及棘層輕度肥厚,有細胞內水腫及海綿形成,或有小水皰出現。真皮上部水腫及毛細血管擴張,並有密集的淋巴細胞浸潤。
玫瑰糠疹吃什麼好
玫瑰糠疹的飲食要注意盡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及魚蝦之類的盡量少吃。
食物可以白蘿卜、蓮藕、胡蘿卜、山葯等清熱解毒利濕,多喝水。
1、蘋果和鮮奶
大部分患者依賴排毒葯物,可是不知道簡單的蘋果和鮮奶,已經有排毒的功效了。試試早上起來喝一杯鮮奶,吃一個蘋果。溫和有益,又有排毒的效果。其他的水果,例如:草莓、櫻桃(車厘子)、葡萄也有不錯的排毒功效,這些水果喝牛奶不僅有營養還能排毒。
2、海帶綠豆湯
很多人都知道海帶中的膠質成份能促進體內有毒物質的排出,綠豆性寒涼,可清熱解毒。間中飲用海帶綠豆湯,毒素自然地隨著你的大小便排出。湯好飲有益,又不需要泄得那麼辛苦。另外,薏米也是很好的祛濕食物,加在一起煲湯飲,又增加了祛濕的功效,海帶和綠豆又便宜,做法也簡單。
3、水
最簡單也是最容易忽略的,水是最好的排毒載體。不要以為喝八杯水是件苦差,其實這裡面可以是果汁、湯水。在工作的間隙,喝杯水休息一下,提提神,接下去也就做得更有精神,輕輕鬆鬆就排出了毒素。
4、燕麥
早餐再加上一點燕麥也是一個訣竅,燕麥能滑腸通便,促使糞便體積變大、水分增加,配合纖維促進腸胃蠕動,發揮通便排毒的作用。將蒸熟的燕麥打成汁當作飲料來喝是不錯的選擇,攪打時也可加入其它食材,如蘋果、葡萄乾,營養又能促進排便。
6、地瓜葉
地瓜葉纖維質地柔細、不苦澀,容易有飽足感,又能促進胃腸蠕動、預防便秘。把新鮮地瓜葉洗凈後用開水燙熟撈起,與剁碎的大蒜及少許鹽、油拌勻,就是一道美味爽口的蒜拌地瓜葉!
玫瑰糠疹檢查
玫瑰糠疹需要做以下檢查:
1、血常規、尿常規、糞常規。
2、肝功能
3、X線檢查
玫瑰糠疹根據皮疹形態、好發部位、排列狀況、有自限性、一般不復發等特點,不難診斷。但有時需與下列疾病鑒別:
1、體癬: 損害范圍多較局限,泛發者一般較少見。邊緣有丘疹或小水皰。真菌檢查陽性。
2、花斑癬: 皮疹形態及發疹部位有時與玫瑰糠疹相似,但真菌檢查陽性。
3、銀屑病: 皮疹多分布於四肢伸側及肘膝部,有銀白色鱗屑,刮除鱗屑可見點狀出血。多冬季加重,病程長,易復發。
4、脂溢性皮炎: 頭皮和面部較多見,有油膩性鱗屑,位於軀乾的皮疹,在排列上無特殊性。
5、梅毒:梅毒斑疹性梅毒損害大小一致,並很快變為淡棕色,無鱗屑或僅有少許鱗屑,有全身淋巴結腫大,血清反應陽性。
玫瑰糠疹預防
玫瑰糠疹是一種有特徵性皮損的急性、自限性、炎症的特性。主要症狀是皮膚上發生橢圓形或圓形淡紅或黃褐色斑片,糠批狀鱗屑,好發於軀干及四肢近端。玫瑰糠疹的病因不明。皮疹約經4—6周後全部自行消褪,遺有暫時性色素沉著斑,愈後多不復發,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玫瑰糠疹。
1、減少出入公共場所增加抵抗力,避免受到玫瑰糠疹的感染。
2、在玫瑰糠疹急性期禁忌熱水洗燙和肥皂的搓洗。禁用強烈刺激外用葯物。
3、高燒時注意精神狀況:感染玫瑰糠疹時,精神、體力都還不錯,但若出現精神不佳或有其他狀況時,就要到醫院看看是否有其他的疾病了。
4、多喝開水:多喝開水、多休息。
5、退燒葯:高燒時可服用醫生開的退燒葯。
3. 什麼叫花斑癬
花斑癬,很好聽的病名,雖然這種皮膚病對人們生活和工作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但會影響人的外部美觀,少數會伴有輕度脫屑和瘙癢。對患者造成一定的困擾,那麼,它究竟是一種什麼病呢?
花斑癬,又名汗斑或花斑糠疹,是一種皮膚淺表角質層的慢性真菌病。
本病的病原菌是一種球形馬拉色菌,因其菌體的不溶部位含有脂酶,以鑲嵌形式存在於富含葡萄糖的細胞壁和細胞膜系統。此菌主要存在於正常人體皮脂腺豐富的部位,如前胸,頭,頸部等。條件合圓判適時發病,是一種條件致病菌。而且,它是一種皮膚淺部真菌病。熱帶,亞熱帶地區的國家發病率較高,溫帶次之。我國南方發病率比北方高。
花斑癬的症狀
本病大多數無症狀,少數在炎熱夏季,體力勞動,多汗或曬太陽後有輕到中度瘙癢。男女均可發病,一般男多於女。炎熱夏季病情加重,冬涼季節減輕,甚至不治而愈,第二年復發,個別患者終年存在,呈慢性經過。
皮損多呈彌漫性對稱性分布或多部位發病,大小形狀不一,多表現為圓形或不規則形的斑疹,多呈淡白斑,也可呈粉紅色,黃棕色甚至灰黑色。表面覆蓋薄薄的糠狀鱗屑,反光性強。個別患者的皮損從毛囊口發病,沿毛囊分布,呈扁平丘疹,上覆蓋鱗屑,有些患者皮損多種顏色並存,呈花斑狀,故名花斑癬。
根據臨床特徵,本病診斷並不困難,但有時需要與脂溢性皮炎,玫瑰糠疹,白癜風,貧血痣,黃褐斑及紅癬等鑒別。
實驗室最簡單的檢查方法:真菌塗片鏡檢,可見短棒狀菌絲和圓形孢子;也可做伍德燈檢查,皮損或皮屑顯示淡黃色或淡褐色熒光。
如何治療及預防呢?
一般用抗真菌葯治療(可外用也可內服)。皮損面積較小者,以外用為宜,面積大而且彌漫者,選擇內服。
1、2%咪康唑霜外用或復方雷鎖辛法劑外用。
2、口服伊曲康唑或酮康唑都可治癒。
對待花斑癬我們應該摒棄錯誤橘指改觀點:
花斑癬無生命危害,無不適感。一般不引起患者重視,但需要人們對此病改變兩個觀點:
1、認為本病具有接觸傳染性,通過長期觀察研究,病人間傳染並不多見,因人體帶菌不一定發病,但是當促發因素存在時即可發病。逗大
2、認為本病常見於衛生習慣不良的人是錯誤的。
4. 玫瑰疹怎麼引起的(玫瑰糠疹到底是什麼)
玫瑰糠疹(pityriasis rosea, PR)是一種急性、自限性、發疹性皮膚疾病,特徵為在軀乾和四肢近端出現橢圓形、輕微發炎的鱗屑性丘疹,實際上跟玫瑰沒什麼關系。
病因
根據以下觀察結果,有研究推測PR可能由病毒感染引起:
PR有時伴有前驅症狀。偶爾在小群體中集中暴發。尚未顯示PR 與細菌或者真菌感染有關,所以常常真菌檢查都是陰性的。尚需要更多的研究以明確病因。
主要特徵
PR主要發生於年齡較大的兒童及年輕成人。在女性中略比在男性中更常見。少數患者可在發病前出現頭痛、不適、咽炎等前驅症狀, 但除了瘙癢外,該病常無其他症狀 。臨床上遇到較多的患者還是輕微瘙癢為主,其中女性患者明顯多於男性。在幾日之內,皮疹呈離心性擴散或者從上到下擴散。紅斑逐漸減輕、鱗屑消失、皮疹消退,除炎症後色素沉著外,幾乎無殘余病變。在大多數病例中,丘疹和斑塊在 4-6周內消退, 偶爾病情會持續數月。在深膚色個體中,炎症後色素沉著過度是常見後遺症,往往需要數月甚至更長時間來恢復。
與玫瑰糠疹容易混淆的疾病
1.二期梅毒–二期梅毒的丘疹鱗屑性皮損可以與PR皮損非常相似;然而,與PR不同,二期梅毒患者手掌和足底常出現棕紅色斑疹。二期梅毒患者也可能有硬下疳病史,但無前驅斑病史。對於疑似二期梅毒的患者,應開展適當的血清學檢查。
2.點滴型銀屑病–點滴型銀屑病是銀屑病的一種變異型,最常累及兒童和年輕成人。皮損為較小的鱗屑性紅色斑塊,主要分布於軀干。點滴型銀屑病的鱗屑往往比PR的鱗屑更粗大,且在發疹前無前驅斑。點滴型銀屑病發病之前常常有鏈球菌感染。
3.體癬–PR的前驅斑可能被誤診為體癬,體癬也可表現為環形斑塊伴周圍鱗屑。體癬皮損標本行KOH塗片檢查會發現真菌菌絲。
4.花斑癬–花斑癬最常出現在頸部和軀干,表現為色素沉著減少或色素沉著過度性斑疹。與PR不同,花斑癬患者無紅斑或者紅斑極輕。花斑癬的鱗屑細小,在皮損邊緣不會像PR一樣覆蓋鱗屑。KOH塗片很容易確診花斑癬,一般陽性率都非常的高。
5.錢幣狀濕疹–錢幣狀濕疹表現為直徑2-10cm的錢幣狀斑塊,伴劇烈瘙癢。錢幣狀濕疹較PR更常累及四肢。錢幣狀濕疹的急性期皮損可能出現漿液性滲出。
治療方法
大部分患者不需要治療。對於希望治療的輕度瘙癢患者,我們建議使用外用中效皮質類固醇。
對於臨床表現嚴重並顯著影響生存質量的患者,有限的數據提示,口服阿昔洛韋可能有助於縮短PR病程。光照療法也可以作為一種選擇。建議不要使用口服紅黴素治療這類患者。尚需更多的研究來確認PR治療方法的效果。
@清風醫生說
@她力量計劃
@清風計劃
5. 如果患有玫瑰糠疹,沒戒口,會引起什麼症狀呢
玫瑰糠疹
玫瑰糠疹是一種常見炎症性皮膚病。本病的主要特點是多在軀幹上發生橢圓形或圓形淡紅色或黃褐色斑片。其上覆蓋糠秕樣鱗屑。自覺輕度瘙癢,一般持續6~8周而自愈。玫瑰糠疹屬於中醫「風癬」范疇。如《外科正宗》記載:「風癬如雲朵,皮膚嬌嫩,抓之則起白屑」。
【病因病機】 目前病因尚不明確,多數學者認為系病毒感染所致,但在病人血液和皮膚病變中都未查見病毒,因此病毒感染學說目前尚無定論,也有人認為與細菌,真菌,寄生蟲的感染有關,但都未被證實。中醫認為本病多因血熱,復感風邪,內外合邪,風熱凝滯郁於肌膚,閉塞腠理而發病。
【臨床表現】開始皮疹在軀干或四肢某個部位出現一個指蓋大小,圓形或橢圓形淡紅色或黃紅色的鱗屑斑,逐漸增大,直徑可達數厘米,稱為母斑。或前驅斑。數日之後,全身出現多數形狀較小的斑疹,稱為子斑,或叫繼發斑。典型皮疹是直徑o.5~2era圓形或卵圓形斑,淡紅或黃褐色亦可以變為紅色或暗紅色,有細小皺紋,邊界清楚,覆蓋有細薄糠秕樣鱗屑,而四周圈狀邊緣上有一層游離緣向內的薄鱗屑。皮疹呈對稱性分布,其長軸與皮膚紋理相平行。有輕重不同的癢感。病程一般為4~8周,但也有數月。本病有自限性,痊癒後一般不復發。皮疹出現以前部分病人有輕度全身不身,低燒,頭痛,咽痛,肌肉和關節痛等前驅症狀。本病好發於青年及中年人,春秋季多見。有的病人開始皮損為紅色丘疹性斑片,漸融合,脫痂而呈典型糠疹性斑片,這類病人常有劇癢,可稱之丘疹斑片型玫瑰糠疹。
另有一類病人,病情來勢急驟,無前驅斑,在大腿內上側與下腹部出現大片紅色斑片,與斑丘疹片塊,有劇癢,損害迅速擴至軀干與四肢,而面部無皮損。這些皮損漸漸在中央部位出現結痂性損害,痂皮脫落而呈糠疹樣皮損,這類病人可能是由自家敏感反應所引起,故稱之為玫瑰型自家敏感性皮炎。與玫瑰糠疹的關系還待進一步闡明。這類玫瑰糠疹病人可出現全身症狀,尤其是玫瑰型自家敏感性皮炎病人,可有發熱,38~C:~39~C以上;且皮損還可出現水皰性皮損,尤其是掌跖與肢體遠端部位,可有較多,而大的水皰性皮疹。病程為數周至數月不等。
【組織病理】主要變化是非特異性的慢性炎症,表皮角化不全,輕度棘層肥厚,表皮細胞間水腫及海綿形成。真皮淺層水腫可見毛細血管擴張,並有淋巴細胞浸潤。
【診斷與鑒別診斷】 根據皮疹形態,好發部位及皮疹排列的特點有自限性,一般不易復發,診斷不難,但有時需與下列疾病鑒別:
1.體癬皮疹范圍比較局限,多為單發,邊緣有丘疹或小水皰。真菌檢查陽性。
2.花斑癬皮疹的形態與好發部位與玫瑰糠相似,但真菌鏡檢陽性。
3。銀屑病 皮疹多分布於四肢伸側及肘膝部有銀白色鱗屑,颳去鱗屑可見點狀出血。冬季加重,病程長,易復發。
【辨證】 發病急驟,皮疹淡紅色,其上有糠秕樣鱗屑,有不同程度的瘙癢,口乾,喜飲,心煩不安,怕熱,大便干,小便黃,舌尖紅,苔薄黃膩。脈弦滑微數。辨證屬血熱內蘊,外感
6. 玫瑰風疹是怎麼回事
玫瑰糠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其病因尚未明確。以往有傳染(真菌、細菌)、病灶、變態反應,代謝障礙等多種學說,但均未能得到確證。家族中雖有同患者報告,但與遺傳及種族無明顯關系。從本病的發病過程、季節影響、甚少復發等,均提示本病可能與某種傳染因素有關,目前均傾向於病毒感染,曾有認為糸小DNA病毒(picornavirus)所致,亦有認為系身免疫病者,均尚待繼續研究確證。【臨床表現】
該病之所以稱為玫瑰糠疹,是因為它的皮疹呈玫瑰紅色,微微高出皮膚,有的含在皮內,大小不一,有的象小鈕扣大小,有的象錢幣大小,呈橢圓形,上面覆蓋著一層糠狀的薄皮,稱為糠狀鱗屑。
玫瑰糠疹好發於春秋兩季,中青年人發病較多,女性稍多於男性,發病最初是在軀幹部出現一個圓形淡紅色斑,被稱為「母斑」。母斑不斷擴大,甚至可達雞蛋大小。之後在軀幹部陸續出現比較小的紅斑,多時可蔓延到頸部及四肢近端,一般不發生在顏面部及小腿。皮疹分批出現,所以在病人身上可以同時看到玫瑰色、黃紅色、黃褐色、淡褐色的皮疹。這些皮疹大多數為橢圓形,其長軸與皮膚紋理相一致。
一般病人都無症狀,有的自覺發癢,癢感輕重不等。個別病人有低燒、頭痛、全身不適、咽喉痛、關節痛或淋巴結腫大等全身症狀。
玫瑰糠疹在中醫學中又叫「風熱瘡」,是由於外感風熱之邪,怫鬱肌腠,毛竅閉塞,陽氣閉郁,蘊而生熱,血熱化燥,傷及陰液,外泛皮膚所致。針對「風熱外襲,血熱化燥」的病因,治宜疏風清熱,涼血潤燥。服葯期間,應注意避免搔抓患處,忌食辛辣油膩飲食及腥發動風之物。
【診斷及鑒別診斷】
根據皮疹形態、好發部位、排列狀況、有自限性、一般不復發等特點,不難診斷。但有時需與下列疾病鑒別。
(一)體癬 損害范圍多較局限,泛發者一般較少見。邊緣有丘疹或小水皰。真菌檢查陽性。
(二)花斑癬 皮疹形態及發疹部位有時與玫瑰糠疹相似,但真菌檢查陽性。
(三)銀屑病 皮疹多分布於四肢伸側及肘膝部,有銀白色鱗屑,刮除鱗屑可見點狀出血。多冬季加重,病程長,易復發。
(四)脂溢性皮炎頭皮和面部較多見,有油膩性鱗屑,位於軀乾的皮疹,在排列上無特殊性。
玫瑰糠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其病因尚未明確。以往有傳染(真菌、細菌)、病灶、變態反應,代謝障礙等多種學說,但均未能得到確證。家族中雖有同患者報告,但與遺傳及種族無明顯關系。從本病的發病過程、季節影響、甚少復發等,均提示本病可能與某種傳染因素有關,目前均傾向於病毒感染,曾有認為糸小DNA病毒(picornavirus)所致,亦有認為系身免疫病者,均尚待繼續研究確證。【臨床表現】
該病之所以稱為玫瑰糠疹,是因為它的皮疹呈玫瑰紅色,微微高出皮膚,有的含在皮內,大小不一,有的象小鈕扣大小,有的象錢幣大小,呈橢圓形,上面覆蓋著一層糠狀的薄皮,稱為糠狀鱗屑。
玫瑰糠疹好發於春秋兩季,中青年人發病較多,女性稍多於男性,發病最初是在軀幹部出現一個圓形淡紅色斑,被稱為「母斑」。母斑不斷擴大,甚至可達雞蛋大小。之後在軀幹部陸續出現比較小的紅斑,多時可蔓延到頸部及四肢近端,一般不發生在顏面部及小腿。皮疹分批出現,所以在病人身上可以同時看到玫瑰色、黃紅色、黃褐色、淡褐色的皮疹。這些皮疹大多數為橢圓形,其長軸與皮膚紋理相一致。
一般病人都無症狀,有的自覺發癢,癢感輕重不等。個別病人有低燒、頭痛、全身不適、咽喉痛、關節痛或淋巴結腫大等全身症狀。
玫瑰糠疹在中醫學中又叫「風熱瘡」,是由於外感風熱之邪,怫鬱肌腠,毛竅閉塞,陽氣閉郁,蘊而生熱,血熱化燥,傷及陰液,外泛皮膚所致。針對「風熱外襲,血熱化燥」的病因,治宜疏風清熱,涼血潤燥。服葯期間,應注意避免搔抓患處,忌食辛辣油膩飲食及腥發動風之物。
【診斷及鑒別診斷】
根據皮疹形態、好發部位、排列狀況、有自限性、一般不復發等特點,不難診斷。但有時需與下列疾病鑒別。
(一)體癬 損害范圍多較局限,泛發者一般較少見。邊緣有丘疹或小水皰。真菌檢查陽性。
(二)花斑癬 皮疹形態及發疹部位有時與玫瑰糠疹相似,但真菌檢查陽性。
(三)銀屑病 皮疹多分布於四肢伸側及肘膝部,有銀白色鱗屑,刮除鱗屑可見點狀出血。多冬季加重,病程長,易復發。
(四)脂溢性皮炎頭皮和面部較多見,有油膩性鱗屑,位於軀乾的皮疹,在排列上無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