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中草葯丁香功效與作用

中草葯丁香功效與作用

發布時間: 2023-05-28 19:10:15

1. 丁香的功效與作用_丁香的葯用價值

導讀: 的與專區,為您詳細介紹的與、圖片、丁香的葯用價值、丁香的副等,要更多丁香的與作用相關知識,不妨來關注一下。

  • 丁香簡介
  • 丁香圖片
  • 丁香的功效與作用
  • 丁香的葯用價值
  • 丁香的葯用附方
  • 丁香的配伍應用
  • 丁香的食用方法
  • 丁香的副作用

丁香簡介


丁香,為桃金娘科蒲桃屬植物丁香,以花蕾和其果實入葯。花蕾稱公丁香或雄丁香,果實稱母丁香或雌丁香。在花蕾開始呈白色,漸次變綠色,最後呈鮮紅色時可採集。將採得的花蕾除去花梗曬干即成。

丁香圖片


丁香的功效與作用


溫中降逆;溫腎助陽。主呃逆;脘腹冷痛;食少葉瀉;腎虛陽痿;腰膝酸冷;陰疽。用於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

1、《葯性論》:治冷氣腹痛。

2、《海葯本草》:主風疳匿,骨槽勞臭。治氣,烏髭發,殺蟲,療五痔,辟惡去邪。治奶頭花,止五色毒痢,正氣,止心腹痛。

3、《日華子本草》:治口氣,反胃,療腎氣,奔豚氣,陰痛,壯陽,暖腰膝,殺酒毒,消痃癖,除冷勞。

4、《開寶本草》:溫脾胃,止霍亂。(治)壅脹,風毒諸腫,齒疳匿。

5、《本草蒙筌》:止氣忒、氣逆。

6、《綱目》:治虛噦,小兒吐瀉,痘瘡胃虛灰白不發。

7、《本草正》:溫中快氣。治上焦呃逆,除胃寒瀉痢,七情五郁。

8、《本草匯》:療胸痹、陰痛,暖 *** 。

9、《醫林纂要》:補肝、潤命門,暖胃、去中寒,瀉肺、散風濕。

10、《本草再新》:開九竅,舒郁氣,去風,行水。

11、《葯材學》:治慢性消化不良,胃腸充氣及子宮疝痛。

丁香的葯用價值


【葯名】丁香

【別名】丁子香(《齊民要術》)、支解香、雄丁香(《本草蒙筌》)、公丁香(《本草原始》)雞舌香(《》)。

【性味歸經】辛,溫。

溫中、暖腎、降逆。

【主治】治呃逆、嘔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痃癖、疝氣、癬症。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3~1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用葯忌宜】熱及陰虛內熱者忌服。李杲:「氣血勝者不可服,丁香益其氣也。」《本草經疏》:「一切有火熱證者忌之,非屬虛寒,概勿施用。」

丁香的葯用附方


1、治傷寒咳噫不止,及噦逆不定:丁香一兩,干柿蒂一兩。焙乾,搗羅為散。每服一錢,煎人參湯下,無時服。(《簡要濟眾方》)

2、治小兒吐逆:丁香、半夏(生用)各一兩。同研為細末,薑汁和丸,如綠豆大。姜湯下三、二十丸。(《百一選方》)

3、治朝食暮吐:丁香十五個研末,甘蔗汁、薑汁和丸蓮子大,噙咽之。(《摘元方》)

4、治霍亂,止吐:丁香十四枚,以酒五合,煮取二合,頓服之。用水煮之亦佳。(《千金翼方》)

5、治久心痛不止:丁香半兩,桂心一兩。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熱酒調下一錢。(《聖惠方》)

6、治癰疽惡肉:丁香末敷之,外用膏葯護之。(《怪證奇方》)

7、治食蟹致傷:丁香末,姜湯服五分。(《證治要訣》)

8、治鼻中息肉:丁香綿裹納之。(《聖惠方》)

丁香的配伍應用


1、配五味子:五味子苦酸,平降肝經氣火。二葯合用,主治奔豚,其機在開在腎,皆所相宜。

2、配柿蒂、乾薑:柿蒂下逆氣。乾薑補中陽,三葯合用,胃寒去,逆氣平,胃虛復。則呃逆自止。胸痞亦除。

3、配五味子,再伍以莪術(別名廣茂):溫腎散寒,平降沖逆,散結消瘀,舉三治一,非此莫效。「

4、配黃連、乳汁:《》」葛洪《抱朴子》雲,凡百病在目者,以雞舌香、黃連、乳汁煎注之,皆愈。「黃連清火瀉火,乳汁補肝明目,三葯合用,標本兼顧,氣血同治,亦補亦瀉,故治百病在目者,以其目為精明之府,五臟六腑之精皆上注於目也,目生百疾,三葯合用,皆主治之。

5、配柿蒂:和中降逆,溫腎助陽,治虛寒呃逆最效,兩葯相合無主輔之分,有相佐之效而其他補助腎陽方中,亦多用之。是為佳對。

丁香的食用方法


1、丁香主要用於肉類、糕點、腌制食品、炒貨、蜜餞、飲料的製作配製調味品。

2、胃寒呃逆,脈遲者,可與柿蒂、人參、生薑配伍。

3、久患心腹冷痛者,可與肉桂、乾薑等相伍。

4、腎陽虛衰,陽痿遺精,陰冷不孕,腰膝冷痛者,可與肉桂、附子、鹿角膠等相配。

5、少腹寒疝腹痛者可與川楝子、附子、小茴香等相合。

丁香的副作用


無毒。在常規劑量內水煎服沒有不適反應。長期水煎服也沒有明顯副作用。曾有報道丁香油、丁香酚局部使用,偶然有個別人發生過敏反應。

以上就是一些丁香的相關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葯,請繼續關注頻道。

【丁香油】、【丁香】、【丁香花】、【】、【丁香樹】

2. 丁香的功效與作用

中醫認為丁香味辛性溫,歸脾、胃、肺、腎經,具有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等病症。

丁香樹一身都是寶,其樹皮、根和枝均有很好的葯用價值。丁香皮散寒理氣、止痛止瀉,可用於治療胃寒、脘腹痛脹、腹瀉、牙痛等疾病;丁香根能散熱解毒,可用於治療風熱腫毒;丁香枝理氣散寒、溫中止瀉,可治療脘腹脹滿、惡心、腹瀉等疾病。需要注意的是,丁香不宜與中葯鬱金同用。

(2)中草葯丁香功效與作用擴展閱讀:

丁香有兩種,園林綠化丁香以及用作香料和中葯的丁香。它們其實毫無關聯,是兩種不同的植物。前者是大家普遍熟知的觀賞植物丁香,為木犀科丁香屬植物。

中葯丁香是桃金娘科蒲桃屬植物,原產於印度尼西亞的馬魯古群島及其周圍島嶼,在古代屬於進口葯。中葯丁香分為公母兩種,公丁香是未盛開的花蕾,母丁香則是成熟的種子。

在用作中葯之前,丁香的身份一直是家家戶戶廚房裡的香料。葯用丁香需在花蕾由綠轉紅時採摘,曬干備用,用時要搗碎。

3. 丁香茶的功效和禁忌

丁香茶的功效:主要用於泡茶或者入葯,其葯理作用為養胃抗菌,健胃驅風,溫中內壯陽,下氣降逆。

禁忌:容不能與鬱金香同時飲用,不適合胃熱人群、口舌生瘡人群。

(3)中草葯丁香功效與作用擴展閱讀:

丁香茶的作用

1、養胃

其主要的功能是起到溫中壯陽,下氣降逆的作用。一般3到5克泡茶,為治療胃寒呃逆的重要葯物。凡屬呃聲低微,並有形寒氣弱、胸悶脈遲者。治療消化不良、急性胃腸炎而有腹痛、冷厥、反胃、吐瀉等。

2、改善消化不良

治療消化不良、急性胃腸炎而有腹痛、冷厥、反胃、吐瀉等,中醫認為,丁香的功效為溫中、暖腎、降逆。可用於治療打嗝和因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脹、腹瀉、嘔吐、口臭等症。

3、抑制幽門螺旋桿菌

一般的胃炎患者都含有幽門螺旋桿菌,而幽門螺旋桿菌的大量繁殖可能會誘發胃癌,丁香茶中特有的丁香酚,能夠有效的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的活性,從而達到抑制和殺死幽門螺旋桿菌的效果。

4、治療口臭

丁香的芳香氣可以壓住因胃火上升或牙周炎之類而引發的口臭氣等。

丁香基本是沒有副作用的,至少到現在還沒有發現有關於丁香的副作用的報道,丁香茶的適用人群除了口臭者,脾胃虛寒者、嘔吐者同樣適用,而熱病及陰虛內熱者忌服 。

4. 丁香的功效與副作用

丁香的功效與副作用

丁香的功效與副作用,丁香,很多人都知道這是一種花,其實它還是一種中葯材,運用歷史悠久,任何事物都不能包治百病,了解它的功效之餘還要注意它的禁忌,下面我帶你了解它,丁香的功效與副作用。

丁香的功效與副作用1

丁香有哪些功效?

1、丁香有助於預防胃潰瘍,保護腸胃。因為它當中的揮發油、丁香酚,可促進胃黏液的分泌,而酸度卻不會增加。

2、丁香還有防治腹瀉的效果,丁香水提物和丁香酚這兩種物質可以有效抑制番瀉葉或蓖麻油引起的大腸性腹瀉與腸腔積液。推薦一個丁香治療腹瀉的方法:准備15g丁香,3g肉桂,然後將這兩者中葯材放到一起,研磨成細的粉末,然後倒入適量的涼開水,攪拌調成糊狀,貼到肚臍上,可以有效緩解腹瀉的症狀。

3、丁香還有抑菌殺菌的功效,它當中的丁香油、丁香酚有廣譜抗菌作用,可有效抑制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幽門螺旋桿菌、鏈球菌等。

4、丁香也有助於口臭的去除,因為它的芳香氣,可以有效抑制住因為胃火上升等原因引起的口臭氣。這里簡單介紹一款去除口臭的調理方:准備沉香、丁香、細辛各5g,藁本、升麻各8g,然後放入鍋中煎制,取其湯汁來漱口,每天飯後使用,堅持一周,可有效改善口臭的問題。

5、丁香還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有抗凝血、預防血栓的功效,對心臟具有負性肌力作用,並可逐漸減慢心率,從而降低血壓。

其實,丁香的功效還遠遠不止這些,它還有健胃、鎮痛、解熱、抗炎等多種功效,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自己再去花點時間了解一下,這里就不多做介紹了,下面我們主要來介紹一下丁香的`食用禁忌,因為丁香很多人可能聽過是聽過,但是並不知道它是食用禁忌,最後盲目食用,危及到了身體。

食用丁香需要注意哪些?

1、陰虛體熱的人群不建議服用丁香,可加重體內內熱現象。

2、不可大量食用丁香,可能會出現惡心嘔吐等毒副作用,危及健康。

3、胃熱、胃火旺的人也不建議食用丁香,以免加重症狀。

4、嬰幼兒以及孕婦為了安全起見,也不建議食用丁香茶。

5、丁香的搭配也是有講究的,比如丁香和鬱金,不可同用。

丁香的功效與副作用2

丁香茶的功效

1、醒神開竅

丁香茶辛香,性溫。辛能行散,溫勝寒濕,芳香開竅,化濕辟穢。《本草再新》謂其:「開九竅,舒郁氣。」故有醒神開竅之功。可用於濕濁之邪,阻蔽清竅,擾亂神明引起神志錯亂,痰聲漉漉,惡心嘔吐,舌苔白膩,脈沉滑等症。

2、清新口氣

丁香是古代用來去除口臭的良葯,丁香之所以能夠除口臭,是因為其芳香可以壓制口中的臭氣,當然這與它能去除胃寒的功效有關。很多人認為口臭發生的原因只是胃熱,實際上胃熱引起的口臭只是一種,而且大部分發生在有胃熱、積食等人的身上。反復發作的口臭,有不少屬於胃寒引起的,這種口臭只要多喝丁香茶,戒掉寒涼的食物,就能很快消除口臭。女性常喝丁香茶能消除口臭,帶來清新口氣。

3、養胃護胃

丁香茶被成為花草葯界的「健胃劑」,這名號得益於它出眾的養胃功能。丁香茶中特有的丁香油、丁香酚、鞣質以及齊墩果酸等,可治療腸胃疾病,可緩解腹部氣脹,增加胃液分泌,增加消化能力。

4、抑制幽門螺旋桿菌

丁香茶特有的丁香油和丁香酚,能有效的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的活性,從而達到抑制和殺死幽門螺旋桿菌的效果。要知道,一般的胃炎患者都含有幽門螺旋桿菌,而幽門螺旋桿菌的大量繁殖可能會誘發胃癌,因此殺死幽門螺旋桿菌很重要,每天沖泡3——5克丁香茶飲用對胃十分有好處。

丁香茶的副作用

1、丁香茶在沖泡飲用時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因為丁香本身帶有一定的毒性,如果人們長期用它泡水喝,會讓這些毒性在人體內堆積,容易讓人體出現一些中毒症狀,嚴重時會導致四肢無力或呼吸困難,對人體健康十分不利。

2、丁香茶中的揮發油對人體有一定刺激作用,脾胃功能不全或者腸胃虛弱的人群,他們在沖泡飲用丁香茶以後,容易出現腹痛和腹瀉,嚴重時還會出現腸胃痙攣,出現這種情況以後必須盡快停止飲用丁香茶,而且要就醫處理。

5. 丁香在香料中起什麼作用

丁香在香料中的作用是:氣芳香濃烈,味辛辣、有麻舌感。

丁香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μllataThunb)的乾燥花蕾。當花蕾由綠色轉紅時採摘,曬干。

丁香的萼筒圓柱狀,略扁,有的稍彎曲,長0.7~1.4cm,直徑0.3~0.6cm,紅棕色或棕褐色,上部有4枚三角狀的萼片,十字狀分開。質堅實,富油性。氣芳香濃烈,味辛辣、有麻舌感。

主產於桑給巴爾、馬達加斯加、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我國廣東、海南也產。

(5)中草葯丁香功效與作用擴展閱讀:

香料與其他植物或物質相較,香料獨特之處在於其具備引人入勝的芳香氣味、舒緩身心及療愈心靈的功效。香料的使用方式,基本上可分為熏燃、塗、服用、建築雕刻等。常用的香料如下:

1、花椒

花椒含有的辛辣成分具有抗菌和消除食慾不振的作用。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寒性體質。

2、蒜

大蒜所含有的蒜素成分可以殺菌、消除疲勞、促進細胞代謝、促進血液循環。對治療動脈硬化和高血壓都有一定的作用。

3、姜

姜是最常用的佐料。所含的姜辣素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排汗、促進胃腸蠕動,還具有抗酸化、殺菌、軟化蛋白質酶的作用。

4、肉蔻

肉蔻可以去掉肉臭味,常見於肉料理中。而且肉蔻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體溫。以前常被當做是消化系統的中草葯來使用,對食慾不振、腹瀉有很好的療效。

5、胡椒

胡椒具有很強的殺菌作用,而且可以增進食慾、促進血液循環、抗酸化。

6. 丁香泡水喝有什麼功效呢

丁香是一味很好的溫胃葯,對於治療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等病症有著很好的功效。

在用作中葯之前,丁香的身份一直是家家戶戶廚房裡的香料。葯用丁香需在花蕾由綠轉紅時採摘,曬干備用,用時要搗碎。中醫認為丁香味辛性溫,歸脾、胃、肺、腎經,具有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等病症。

丁香樹一身都是寶,其樹皮、根和枝均有很好的葯用價值,丁香皮散寒理氣、止痛止瀉,可用於治療胃寒、脘腹痛脹、腹瀉、牙痛等疾病;丁香根能散熱解毒,可用於治療風熱腫毒;丁香枝理氣散寒、溫中止瀉,可治療脘腹脹滿、惡心、腹瀉等疾病。

(6)中草葯丁香功效與作用擴展閱讀:

丁香類別

除了真正葯用丁香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樹的花蕾外,在民間還有不少以「丁香」命名的葯物,他們品種不同,科屬有別,功能亦異,需加以甄別。如「桂丁香」為樟科植物肉桂幼嫩的果實,能溫中散寒止痛;

「苦丁香」是葫蘆科植物甜瓜的瓜蒂,內服可催吐;「水丁香」為柳葉菜科植物丁香蓼的全草,能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白丁香」及麻雀的糞便,能化積消翳;「荷花丁香」屬木犀科植物暴馬丁香,功在鎮咳利水。

7. 丁香茶的功效與作用

核心功效

醒神開竅、清新口氣、養胃護胃

丁香茶的簡介

丁香茶,為桃金娘科植物常綠喬木丁香樹的乾燥花葉,亦可作為中葯葯材。其主要成分含丁香油以及丁香油酚。丁香茶營養價值高,功效也很顯著,日常生活中經常適量的泡飲可調理身體健康,是非常好的一款茶飲。

功效作用

1、醒神開竅,丁香茶辛香,性溫。辛能行散,溫勝寒濕,芳香開竅,化濕辟穢。《本草再新》謂其:「開九竅,舒郁氣。」故有醒神開竅之功。可用於濕濁之邪,阻蔽清竅,擾亂神明引起神志錯亂,痰聲漉漉,惡心嘔吐,舌苔白膩,脈沉滑等症。

2、清新口氣,丁香是古代用來去除口臭的良葯,丁香之所以能夠除口臭,是因為其芳香可以壓制口中的臭氣,當然這與它能去除胃寒的功效有關。胃寒引起的口臭只要多喝丁香茶,戒掉寒涼的食物,就能很快消除口臭。女性常喝丁香茶能消除口臭,帶來清新口氣。

3、養胃護胃,丁香茶被成為花草葯界的「健胃劑」,這名號得益於它出眾的養胃功能。丁香茶中特有的丁香油、丁香酚、鞣質以及齊墩果酸等,可治療腸胃疾病,可緩解腹部氣脹,增加胃液分泌,增加消化能力。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適宜。

禁忌人群

過敏體質者、陰虛內熱者、胃火旺者。

不宜同食

白糖,丁香茶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但是如果丁香花茶和白糖一起食用,就會抑制這種功效,使人體的消化能力減弱,從而代謝不出身體的垃圾。

食用方法:

丁香茶泡水:每次取3到5克丁香茶,直接放到茶杯中,加入沸水沖泡,然後蓋好杯子蓋,燜3到5分鍾,取出茶湯後趁熱飲用即可。

8. 丁香對胃有什麼好處 丁香養胃還是傷胃

都說用丁香泡水喝對胃是有一定好處的,這是真的丁香還有暖胃的作用嗎?丁香雖說是一味中葯那它到底是養胃的還是傷胃的?
丁香對胃有什麼好處
丁香油是一種中草葯。丁香茶主要成分為常綠喬木丁香乾花葉,丁香茶具有養胃的功效,適用於各種人群,對胃脹、腹痛、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症均有較好療效。丁香茶雖然不是治療胃病的良葯,但對脾胃也有調理的作用。丁香茶中特有的成分可以有效地抑制幽門螺桿菌的活性,從而達到抑殺幽門螺桿菌的效果。因此,對患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胃病,如胃炎、胃潰瘍患者,應堅持長期飲用,以達到根治的目的。

丁香養胃還是傷胃
丁香茶具有調理脾胃,溫補胃部的功效。指導意見: 腸胃不好可以喝丁香茶來養胃,平時還是注意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注意三餐規律,保持良好情緒,不要著涼。保持心情愉悅也是養生的好辦法。

丁香怎麼吃可以治胃病

丁香治療胃病的服用方法一般是用3到5克左右泡茶喝。丁香泡茶可以預防胃病和治療胃病,丁香最大的作用就是養胃,抑制腸道有害細菌的滋生,尤其是對幽門螺桿菌有一定預防作用。丁香還可以預防消化不良,胃寒等。但丁香不是治療胃病的主要葯物,不可盲目地使用。建議平時注意清淡飲食,避免暴飲暴食。

丁香怎麼分公母

公丁香是指丁香的花蕾,而母丁香就是指丁香的成熟果實。公丁香和母丁香的功效作用相似,都有暖胃,溫腎的功能,但是公丁香和母丁香的葯效是不一樣的。公丁香的葯效更足,而母丁香的葯效則稍遜,故入葯一般都是公丁香,後者一般用作香料。

9. 中草葯:丁香的功效與作用

丁香
(《葯性論》)
【別名】丁子香(《齊民要術》),支解香、雄丁香(《本草蒙筌》),公丁香(《本草原始》)。
【來源】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
【植物形態】丁香
常綠喬木,高達10米。葉對生;葉柄明顯;葉片長方卵形或長方倒卵形,長5~10厘米,寬2.5~5厘米,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狹窄常下展成柄,全緣。花芳香,成頂生聚傘圓錐花序,花徑約6毫米;花萼肥厚,綠色後轉紫色,長管狀,先端4裂,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稍帶淡紫,短管狀,4裂;雄蕊多數,花葯縱裂;子房下位,與萼管合生,花柱粗厚,柱頭不明顯。漿果紅棕色,長方橢圓形,長1~1.6厘米,直徑6~8毫米,先端宿存萼片。種子長方形。
分布馬來群島及非洲,我國廣東、廣西等地有栽培。
本植物的樹根(丁香根)、樹皮(丁香樹皮)、樹枝(丁香枝)、果實(母丁香)、花蕾蒸餾所得的揮發油(丁香油)亦供葯用,各詳專條。
【採集】通常在9月至次年3月間,花蕾由青轉為鮮紅色時採收。採下後除去花梗,曬干。
【葯材】
乾燥的花蕾略呈短棒狀,長1.5~2厘米,紅棕色至暗棕色。下部為圓柱狀略扁的萼管,長1~1.3厘米,寬約5毫米,厚約3毫米,基部漸狹小,表面粗糙,刻之有油滲出,萼管上端有4片三角形肥厚的萼。上部近圓球形;徑約6毫米,具花瓣4片,互相抱合。將花蕾剖開,可見多數雄蕊,花絲向中心彎曲,中央有一粗壯直立的花柱。質堅實而重,入水即沉;斷面有油性,用指甲劃之可見油質滲出。氣強烈芳香,味辛。以個大,粗壯、鮮紫棕色、香氣強烈、油多者為佳。
主產於坦尚尼亞、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我國廣東有少數出產。
【性味】辛,溫。
①《開寶本草》:"味辛,溫,無毒。"
②《綱目》:"辛,熱。"
【歸經】入胃、脾、腎經。
①《湯液本草》:"入手太陰,足陽明、少陰經。"
②《雷公炮製葯性解》:"入肺、脾、胃、腎四經。"
【功用主治】溫中,暖腎,降逆。治呃逆,嘔吐,反胃,瀉痢,心腹冷痛,痃癖,疝氣,癬疾。
①《葯性論》:"治冷氣腹痛。"
②《海葯本草》:"主風疳匿,骨槽勞臭。治氣,烏髭發,殺蟲,療五痔,辟惡去邪。治奶頭花,止五色毒痢,正氣,止心腹痛。"
③《日華子本草》:"治口氣,反胃,療腎氣,奔豚氣,陰痛,壯陽,暖腰膝,殺酒毒,消痃癖,除冷勞。"
④《開寶本草》:"溫脾胃,止霍亂。(治)壅脹,風毒諸腫,齒疳匿。"
⑤《本草蒙筌》:"止氣忒、氣逆。"
⑥《綱目》:"治虛噦,小兒吐瀉,痘瘡胃虛灰白不發。"
⑦《本草正》:"溫中快氣。治上焦呃逆,除胃寒瀉痢,七情五郁。"
⑧《本草匯》:"療胸痹、陰痛,暖 *** 。"
⑨《醫林纂要》:"補肝、潤命門,暖胃、去中寒,瀉肺、散風濕。"
⑩《本草再新》:"開九竅,舒郁氣,去風,行水。"
⑾《葯材學》:"治慢性消化不良,胃腸充氣及子宮疝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3~1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宜忌】熱病及陰虛內熱者忌服。
①《雷公炮炙論》:"不可見火。畏鬱金。"
②李杲:"氣血勝者不可服,丁香益其氣也。"
③《本草經疏》:"一切有火熱證者忌之,非屬虛寒,概勿施用。"
【選方】①治傷寒咳噫不止,及噦逆不定:丁香一兩,干柿蒂一兩。焙乾,搗羅為散。每服一錢,煎人參湯下,無時服。(《簡要濟眾方》)
②治小兒吐逆:丁香、半夏(生用)各一兩。同研為細末,薑汁和丸,如綠豆大。姜湯下三、二十丸。(《百一選方》)
③治朝食暮吐:丁香十五個研末,甘蔗汁、薑汁和丸蓮子大,噙咽之。(《摘元方》)
④治霍亂,止吐:丁香十四枚,以酒五合,煮取二合,頓服之。用水煮之亦佳。(《千金翼方》)
⑤治久心痛不止:丁香半兩,桂心一兩。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熱酒調下一錢。(《聖惠方》)
⑥治癰疽惡肉:丁香末敷之,外用膏葯護之。(《怪證奇方》)
⑦治食蟹致傷:丁香末,姜湯服五分。(《證治要訣》)
⑧治鼻中息肉:丁香綿裹納之。(《聖惠方》)
【臨床應用】治癬
丁香16克,加入70%酒精至100毫升,浸48小時後去渣。每日外搽患處3次,觀察31例病史在2年以上的體癬及足癬患者,一般在治療1天後症狀即見消退,2天後患處開始有皮屑脫落。病史較長或曾經其它癬葯治療而不能控制者,則於治療後2~3天症狀才開始消退,一般經3~5天亦能治癒。但有20%左右治癒後仍反復發作。一法用1:10的丁香煎液外塗,每日1~3次,治療數種皮膚黴菌病共31例,結果8例臨床痊癒,10例顯效,8例有效,6例無效。有效病例通常在塗葯後3~7日癢感減輕,炎症減退,落屑減少,以後局部症狀逐漸好轉。治療期中如中斷用葯,效果多不明顯或無效。療效與病原苗未見明顯關系,曾對6例治癒患者進行短期隨訪,1例於1個月後復發,6例經2~12月觀察未見復發。

提醒您:丁香 此中草葯來源於網路,使用前請遵醫囑。

10. 丁香茶的功效和作用

丁香茶的功效與作用:

1、養胃:丁香茶被成為花草葯界的「健胃劑」,這名號得益於它出眾的養胃功能。丁香茶葉中特有的丁香油、丁香酚、鞣質以及齊墩果酸等,可治療腸胃疾病,可緩解腹部氣脹,增加胃液分泌,增加消化能力。

2、殺菌:胃腸相連,丁香茶在調理胃部的同時,給腸道也帶來大大的好處。丁香茶煎水服用,對幽門螺旋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等有抑製作用。

3、除口臭:其實,丁香能除口臭早就有記載。據說,我國漢代郎官在皇帝面前奏事或回答問題,嘴裡就必須含嚼丁香這玩意藝兒。

因為丁香的芳香氣可以壓住因胃火上升或牙周炎之類而引發的口臭氣,這樣就可避免引起皇上的不快或反感。可見,含丁香可以治口臭的毛病,不僅淵源流長,而且方法就極類似現在的「嚼口香糖」。

4、提神醒酒:用丁香泡出來的茶,茶香濃郁芬芳,具有提神醒酒的作用。《本草綱目》載:「丁香殺酒毒」。

(10)中草葯丁香功效與作用擴展閱讀:

丁香茶,適合所有人飲用,尤其對於胃脹痛或者脾虛不明顯的,或者說脾胃虛弱恢復期的人,可以減少中葯的量,該服用丁香茶養胃。丁香茶雖不是治病的能手,卻是調理脾胃的最佳幫手。每日取3~5g茶葉反復沖泡飲用即可。

飲用丁香茶的禁忌:

1、丁香性溫,熱病患者以及陰虛內熱體質的患者不要將丁香泡水喝,避免內熱加重不利於健康。

2、腎陰虛朋友以及由內熱引起晚上容易出汗朋友也不建議飲用。

3、胃熱、胃火旺的人群以及由胃熱引起的呃逆或兼有口渴、口苦、口乾者不宜食用。

4、嬰幼兒慎喝丁香茶,避免造成身體危害。

5、每天不可飲用過多,易出現中毒反應,如:呼吸困難、脾胃不適、身體無力等症狀,建議每天不要超過5g。

熱點內容
盆栽西瓜養殖 發布:2025-07-22 03:34:05 瀏覽:912
丁香普惠金申請方式 發布:2025-07-22 03:34:01 瀏覽:975
盆景飾物 發布:2025-07-22 03:27:45 瀏覽:802
花藝師刷牆 發布:2025-07-22 03:11:54 瀏覽:279
花卉的術語 發布:2025-07-22 03:11:53 瀏覽:917
電視劇冰凍玫瑰開機 發布:2025-07-22 03:10:15 瀏覽:710
要不要跟老婆過情人節 發布:2025-07-22 02:53:34 瀏覽:438
姬金魚草花語胸針 發布:2025-07-22 02:40:51 瀏覽:873
凍干茶花粉 發布:2025-07-22 02:00:10 瀏覽:584
頭頂一朵花圖片 發布:2025-07-22 01:45:15 瀏覽: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