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生長特性

牡丹生長特性

發布時間: 2023-05-12 21:59:27

A. 牡丹花的生長周期有哪幾個它的生長特點是什麼

現在我們所種植的牡丹多為紫斑牡丹與冀山牡丹的雜交種,牡丹是重要的觀賞植物,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 牡丹曾被視為中國的國花,被譽為「花中之王」。 因其花大而香,又被稱為「國色天香」。它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稀有珍貴的花卉。 原產於西秦嶺、大巴山山區。 它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 它已被引入世界各地。

根據上面的具體介紹我們可以知道,牡丹的生長周期並不長,同時牡丹的花期相對於其他花類來說比較短,只持續一個月左右,轉瞬即逝。那麼我們在種植牡丹時需要給予其更好的管理才能保證牡丹能夠良好的生長發育,同時也能讓其保持更長的花期具有更強的觀賞性。

B. 牡丹花的三大特點

外形,牡丹外形較為雍容華貴,花朵單生於枝頂,花色呈粉色、紅色等顏色;生長習性,牡丹對環境的適應性較強,適宜生長在乾燥溫暖的環境中;繁殖特點,牡丹一般可採取分株、扦插、播種的方法進行繁殖;品種分類,按結構可分為單花、台閣等兩類。

1、外形特點

牡丹花根據用途,主要用於觀賞、品系分為紫牡丹系、黃牡丹系等,按花期分為早花、中花晚花等,按結構可分為單花、台閣等兩類。著名的品種有魏紫、二喬、梨花雪等種類。

C. 牡丹花的特點

牡丹花特點主要表現在生長習性、補充養分和提供光照上。

生長習性:

牡丹花的特徵表現在生長習性上。牡丹花對溫度的要求較高,如果環境溫度高於三十度或者低於四度,植株都會進入休眠期,停止生長,所以在夏季和冬季分別要對牡丹花採取散熱、保暖的措施。

補充養分:

牡丹花對養分的需求較大,在養殖的過程中,要為其施加以氮肥為主、磷鉀肥為輔的肥料,讓植株生長旺盛,生長期可以將肥料直接埋入土壤中,花期前要將肥料噴灑在牡丹花的葉片上。

提供光照:

牡丹花屬於喜陽植物,在生長的過程中離不開光照,養殖時要將其放在向陽通風的環境中,保持葉片的翠綠,但夏季溫度較高的情況下,要將牡丹花移入散光環境,避免強光灼傷葉片和花苞。

牡丹花的寓意和象徵

牡丹花的寓意是富貴吉祥,其象徵為幸福和繁榮昌盛。牡丹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以其花色艷麗、品樣繁多,素有「花中之王」的稱號。牡丹栽培源於漢時河洛,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深受歷代文人墨客的追捧,「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就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對牡丹至高贊美。

D. 牡丹花的生長習性是怎樣的

牡丹花一般會在4月初開花,正常情況下一年開一次,花期時間較短。牡丹花色澤艷麗,玉笑珠香,風流瀟灑,富麗堂皇,有「花中之王」的美譽。牡丹性喜溫暖、涼爽、乾燥、陽光充足的環境。

栽培技術

  • 栽植:土壤要求質地疏鬆、肥沃,中性微鹼。將所栽牡丹苗的斷裂、病根剪除,浸殺蟲、殺菌劑放入事先准備好的盆缽或坑內,根系要舒展,填土至盆缽或坑多半處將苗輕提晃動,踏實封土,深以根莖處略低於盆面或地平為宜。

  • 澆水:栽植後澆一次透水。牡丹忌積水,生長季節酌情澆水。北方乾旱地區一般澆花前水、花後水、封凍水。盆載為便於管理可於花開後剪去殘花連盆埋入地下。

  • 施肥:栽植一年後,秋季可行施肥,以腐熟有機肥料為主。結合鬆土、撒施孝行、穴施均可。春、夏季多用化學肥料,結合澆水施花前肥、巧鏈嘩花後肥。盆載可結合澆水施液體肥。

  • 修剪:栽植當年,多行平茬。春季萌發後,留5枝左右,其餘抹除,集中營養,使第二年花大色艷。秋冬季,結合清園,剪去乾花柄、細弱、無花枝。盆載時,按需要修整成自己喜愛的形狀。

  • 中耕:生長季節應及時中耕, 拔除雜草, 注意病、蟲發生。秋冬,對兩年生以上牡丹的天塊實施翻耕。

  • 換盆:當盆載牡丹生長三、四年後,需在秋季換入加有新肥土的大盆或分株另栽。

  • 噴葯:早春發芽前噴石硫合劑,夏季用殺蟲、殺菌劑混合液,視病情每2周一次。結合施翠姆肥,宜可添加化學肥料及生長調和劑等。

  • 催花:為增加節日或慶典活喚判動,按品種可提前50天左右將牡丹加溫,溫度控制常溫10--25c,日均15c左右。前期注意保持植株濕潤,現蕾後注意通風透光,成蕾後,按花期要求進行控溫。平時要行葉面施肥,保證充足水分供應。這樣,冬春兩季隨時都能見花。

  • 觀賞:單株牡丹自然花期10--15天左右, 隨溫度升高而縮短, 3--8c可維持月余。大田栽植可採取臨時搭棚遮風避光,延長觀賞時間;盆載時應移至陽光不能直射的地方、溫度5--10c、通風透光的環境,視長相及盆土濕潤程度適時澆水,花朵上不要淋水,這樣花期最長;需插花時的剪切,傷口應在水中剪切或灼傷為好。插花用水應放入保鮮劑或加少許白糖,以延長插花的花開時間。

E. 牡丹花的生長習性

更多資料見參考資料中的網站。不再一一列舉了,包括牡丹的產地習性,牡丹習性對比,牡丹開花時間預測,國花分類習性等等

牡丹的生長習性
一.生態習性:
牡丹原產中國西北高源,陝甘盆地、巴郡山谷、秦嶺以及燕山南坡一帶為其自然分布中心地帶,這些地區位於北溫帶的邊緣,由北緯34°5'到38 °, 海拔600-2400米。年平均溫度約7.5℃,1月最低-6--11℃,7月最高28-30℃, 絕對最高溫度39℃。年降雨量約500mm,分布極不均勻,秋季最多,7-9月雨量佔全年降雨量的64%;夏季次之,佔20%,冬春乾旱,雨量最少,僅佔16%。 因而形成了這一地區的氣候特點是:春季乾旱,夏、秋高溫多濕,冬季少雨寒冷。牡丹個體在這種生態環境中長期生存,進行著系統發育,年深月久便形成以下習性:
1、上胚軸休眠習性:即播種後種子內的上胚軸必須經過一定的低溫後才能打破其休眠,向上萌芽出土,否則,只是下胚軸向下生長形成根系,而上胚軸不向上伸長出土。
2、牡丹夏季的暫時休眠習性:牡丹在夏季高溫(26℃以上)季節,還會出現暫時休眠的現象,這種現象遇適宜生長溫度後即可解除,恢復生長。
3、冬季的深休眠習性:牡丹花芽需要經過0-10℃的低溫30-60 天的深休眠後,遇春天適宜環境才能萌芽、抽枝、長葉和開花。所以,冬季進行催花時,首先要滿足這種習性的要求,先打破休眠,才能獲得成功。
4、枯梢退枝習性:俗話說:「牡丹長一尺縮八寸,」即指此而言,由於當年生枝上部的各葉腋內無芽點的部分不能木質化,抗寒性差,所以冬天來臨便自行枯死,僅剩下半部分越冬,這一部分才是牡丹枝條長度當年的實際生長量。
5、牡丹的生活習性:受原產地生態條件的影響,牡丹有:「性宜寒畏熱,喜燥惡濕,生於高敞向陽而性舒」的習性。
6、牡丹的生長習性:牡丹在其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始終順著「春發枝、夏打盹、秋生根、冬休眠」這個生長習性和規律,周而復始的。
二、生長發育的周期性變化:
1、生命周期的變化:
牡丹的生命周期始於胚的形成,終止於植株的死亡。在此期間經歷著幼年、青年、壯年及老年四個階段。一般在較好的環境和正常的栽培管理下,其壽命可達百年或數百年之久。牡丹的株齡根據實踐大體分為:1-3年為幼年期;4-14 年為青年期;15-40為壯年期;40年以上為老年期。通常幼年期生長緩慢,3年以後生長發育逐漸加快,4-5年始能正常開花,是觀賞最佳株齡期,因此,有「老梅花、 少牡丹」的說法。牡丹春節催花時,多選擇定值後4-5年的植株,生長勢旺,催花效果好。
2、年周期的變化:
牡丹年周期的變化,有較明顯的生長期和休眠期之分,其變化規律受以下三個因素的影響較為明顯:
⑴不同地區牡丹年周期的變化不同。例如,中原牡丹品種群大體上從2 月初至10月末或11月初為生長期,而11月至翌年2月為休眠期。 越往北牡丹生長期較中原品種群越晚,休眠期越早;越往南生長期越早而休眠期越晚。困休眠不能被徹底解除,長江以南栽植的牡丹苗木大多不能被直接用以春節催花,否則,催花將難以成功或催花質量較低。
⑵牡丹年周期變化常因不同年份氣候條件的變化而變化,特別是受氣溫的影響更為明顯。例如:中原品種群在正常年份,早春氣溫穩定在3.5-6℃時萌芽,6-8℃左右抽發新枝,8-16℃花蕾迅速發育,16-22℃開花,22-25℃左右進行花芽分化。但是,若發生春暖或春寒的年份,各物侯期明顯提前或推遲。
⑶不同牡丹品種的年周期變化不同。即使在同一地區、同一年份的相同氣候條件下,不同品種的萌芽早晚,開花早晚也不相同,從而形成了早、中、晚花期各異的品種。
三、生物學特性:
1、生根:
牡丹為肉質根,在良好的土壤中形成龐大的根系。中原地區春天當地下5cm 處土溫達到4-5℃時,根部開始生長,夏季26℃以上時生長陷於暫時休眠狀態, 秋季18-23℃時根系生長最快,冬季地溫降到4℃以下逐漸停止生長而進入深休眠。牡丹龐大的根系主要是貯藏器官,貯藏大量的營養物質,這是牡丹能「花大盈尺」、特別是易地裸根催花的基礎。而近年來的催花實踐表明,單靠根系本身貯存的養分所催出的牡丹花質量,已不能滿足市場要求。所以,使牡丹生出大量具有吸收功能的新生根系,以補充外源營養,是提高催花質量的有效方法。山東農業大學的王宗正、鄭國生教授在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牡丹分株苗定植四年後根的生長情況表(菏澤)
項目

品種
粗根(0.7cm以上)
細根(0.35-0.7cm)
須根(0.35cm以下)
其它
數量(條)
總長度
(cm)
平均長度(cm)
數量
(條)
總長度
(cm)
平均長度(cm)
胡紅
41
2193.5
53.5
30
1575
52.5

根密粗
趙粉
48
3594
73
17
459
27

根數適中,粗細均勻
硃砂壘
17
986
58
48
1560
35.5

根短密細
2、發芽
牡丹的芽,由分布在植株各部位的芽原基生長而來,依位置不同,分為頂芽、腋芽和不定芽。牡丹花芽為混合芽,據觀測,花芽一般縱徑×橫徑在0.5×0.3cm以上,而小於0.5×0.3cm者多為葉芽。花芽與葉芽外部均有鱗片包被,一般當氣溫穩定在3.6℃以上時,芽開始膨大,頂端開裂、露葉、顯蕾;6℃以上時開始放葉。鱗芽開放除受溫度等生態因子影響而每年不同外,品種間也有明顯的差別。芽的開放標志著地上部營養生長的開始,每年鱗芽萌發後,鱗片脫落,留下環狀鱗痕,據此可以鑒定牡丹植株年齡的老幼。
3、長枝:
花芽萌發後抽生花莖,頂端開花,莖上長葉。花莖即為一年生枝,其長度即為枝條的年生長量。中原牡丹枝條的年生長量一般為5-35cm,但不能全部木質化,冬季到來之前從上向下乾枯至鱗芽處,實存長度僅為年生長量的1/3-1/4左右。
部分牡丹品種枝條年生長量表(菏澤)
長度
品種
總長度(cm)
實存長度(cm)
珊瑚台
26.9
6.9
銀粉金鱗
11.0
3.2
出梗奪翠
31.0
10.0
滿堂紅
29.0
5.5
金玉交章
21.6
3.2
4、展葉
牡丹幼葉初為紫紅綠色,卷縮多茸毛。以後隨著溫度的上升而逐漸伸展,直到春分前後全部展開,茸毛減退,葉的顏色也逐漸由紫紅綠色轉為綠色。牡丹葉的充分伸展與花期同步,盛花期的牡丹葉片是最美麗的,與花相得益彰,葉花同茂。到了霜降前後,葉片開始枯萎,近年來由於氣候變暖和新型殺菌劑的應用,中原地區牡丹葉片於11月上旬甚至中旬才開始枯萎,但不立即脫落,必須適時進行人工摘除,以預防病蟲害的發生。
5、開花物侯:
中原牡丹品種群在氣候正常年份時,每年從雨水(2月19日)起, 花芽開始萌動膨大,頂尖破裂;驚蟄(3月6日)以後,花芽開放露葉、顯蕾;春分(3月21日) 以後,葉片完全展開並開始迅速增大,但此時花蕾則穩定於1.5-1.8cm×0.5-0.8cm 大小之間;過了清明(4月5日)花蕾迅速增大;穀雨前後開始開花。牡丹花芽由萌動至初開,大約需要兩個月的時間。 山東農業大學喻衡教授把牡丹開花物候分為以下12個過程;
⑴花芽萌動膨大期:花芽開始萌動膨大,頂端微裂,露出幼葉的尖端。
⑵花芽開裂顯蕾期:花芽開始開裂,露出幼葉和尖蕾,黃綠色帶紅暈,遇低溫易變紫紅色。
⑶翹蕾期:頂蕾升起高出幼葉尖端,但其基部與幼葉頂端齊平。此時幼葉仍未展開,帶有茸毛,圍繞在花蕾的周邊,花蕾此時約為1.5×0.5cm大小。
⑷立蕾期:花蕾高出幼葉頂端5-6cm,花莖上著生的葉序表現明顯,但幼葉此時仍然曲縐未放,花蕾約有1.8×0.8cm大小。
⑸小風鈴期:包被花蕾的萼片開始向外張開,如中國古建築物檐下的風鈴狀,花蕾約2×1.3cm。
⑹大風鈴期:花蕾外部萼片全部張開,花蕾增大呈圓形,花蕾約2.5×1.8cm。
⑺圓蕾期:花蕾迅速增大,形如棉桃,頂端仍微尖,花蕾約3×2.8cm。
⑻平蕾期:花蕾頂端鈍圓,開始發喧(軟),花蕾約3.3×3.0cm。
⑼透色期:花蕾頂端微開,開始透色,花蕾約4×3.5cm。
⑽初開期:花瓣微張開。
⑾盛開期:花瓣全部張開。
⑿謝花期:花瓣開始凋謝。
影響牡丹開花的主要生態因子包括溫度、降雨量、相對濕度、風霜和光照等,其中溫度起主要作用,牡丹開花早晚與溫度高低有直接關系。就露地栽培而言,當溫度穩定在3.6℃以上時,花芽開始萌動、膨大、頂端開裂;6.5℃以上時顯蕾放葉;8.8℃以上花蕾迅速增大;16℃以上時則開始開花。同時, 牡丹每一發育時期對溫度的感受不同,其中對溫度比較敏感的是風鈴期和圓蕾期。在風鈴期,特別是在小風鈴期,溫度降至0℃以下時,幼小花蕾極易遭受凍害而萎縮;在圓蕾時期,如遇到10℃以下的低溫或忽冷忽熱,花蕾便會停止發育(俗稱傷風),以後即使提高溫度,它也不再繼續增大了。另外,溫度對牡丹開花的影響還有一段量的積累過程,積累不足即使達到開花所需要的溫度條件,也不會馬上開花,但提高或降低溫度,確能加速或減緩積溫的積累,使之提前或延遲開花。經觀測,牡丹生物學起點溫度一般為3.6℃,開花所需生物學有效積溫約為380-650℃。
6、花芽分化:
中原牡丹品種群的花芽形態分化始於6月上旬、中旬,結束於9月下旬至10月中旬;雌雄蕊的分化則發生於10-11月或更晚,依品種不同及芽體大小不同而有差異。重瓣性低的品種分化進程較快,大約歷程3-3.5個月, 而重瓣性高的品種分化進程較慢,從開始至雌蕊瓣化需要7-8個月左右,但各品種花芽分化進程順序基本相同,依次為葉原基→苞片原基→萼片原基→花瓣原基→雄蕊原基→雌蕊原基。若為台閣型品種,其花芽先進行下方花各器官的分化,再進行上方花各器官的分化。由於芽在枝條上的著生部位不同,分化早晚與分化程度也存在差異,同一枝條上最上面的芽先分化,頂端優勢明顯,入冬後根據芽體大小基本可以判斷花芽是否形成,凡芽體縱徑×橫徑大於0.5×0.3cm多已分化成花芽,凡小於該值者仍處於葉芽狀態。
在花芽分化過程中,由葉原基形成,到苞片原基開始出現時,為花芽分化質變的臨界點,這時如果環境和營養條件良好,成花激素充足,則可發育而形成花芽;反之,便 會停留在葉原基階段,只形成葉而不開花。

F. 牡丹花的生活習性是什麼

牡丹原產於中國西部秦嶺和大巴山一帶山區,漢中是中國最早人工栽培牡丹的地方,為落葉亞灌木。喜涼惡白色的牡丹花熱,宜燥弊謹懼濕,可耐-30℃的低溫,在年平均相對濕度45%左右的地區可正常生長。喜陰,亦少不耐陽。要求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或砂土壤,忌粘重土壤或低溫處栽植。花期4-5月。多採用嫁接方法進行栽培,因為與芍葯同屬芍葯屬,又多選用芍葯作為扒卜滾砧木。

G. 牡丹花的生長習性是什麼

牡丹別名富貴花、洛陽花、木芍葯、花王等,為毛茛科芍葯屬多年生落葉小灌木,原產於中國西部秦嶺、大巴山等山區,其他種牡丹也多分布於西北、西南山地,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2000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現在華北、華中及西北部分地區廣為種植,河南洛陽、山東菏澤栽培最盛。牡丹性喜溫暖涼爽的氣候,忌高熱高濕,適宜在地勢高燥、肥沃疏鬆、保水透氣的黏質壤土上生長。

1.選購要領購買盆花要求植株矮生,根多且短而完整;已開花的則要求株干健壯,株型完整,葉色草綠,無黃葉、無病斑;花莖粗壯,並有花開放者。花苞多以2~3朵開花和5~6個含苞待放的花蕾為好。

H. 牡丹花的特點是什麼

牡丹花的外形是嬌艷的,花單生枝頂,直徑10-17厘米;花梗長4-6厘米;苞片5,長橢圓形,大小不等;萼片5,綠色,寬卵形,大小不等;

花瓣5,或為重瓣,玫瑰色、紅紫色、粉紅色至白色,通常變異很大,倒卵形,長5-8厘米,寬4.2-6厘米,頂端呈不規則的波狀;雄蕊長1-1.7厘米,花絲紫紅色、粉紅色,上部白色,長約1.3厘米,花葯長圓形,長4毫米;

花盤革質,杯狀,紫紅色,頂端有數個銳齒或裂片,完全包住心皮,在心皮成熟時開裂;心皮5,稀更多,密生柔毛。蓇葖長圓形,密生黃褐色硬毛。花期5月;果期6月。

熱點內容
南沙櫻花2017 發布:2025-07-31 09:51:22 瀏覽:361
七夕開封游 發布:2025-07-31 09:36:49 瀏覽:941
情人節金店廣告語 發布:2025-07-31 09:29:50 瀏覽:52
越子茶花 發布:2025-07-31 09:19:09 瀏覽:302
花卉兩次曝光 發布:2025-07-31 09:19:04 瀏覽:93
糖藝百合花 發布:2025-07-31 00:08:28 瀏覽:191
一朵蓮花博客網易 發布:2025-07-30 22:57:15 瀏覽:876
fgo情人節活動挑戰本 發布:2025-07-30 21:58:47 瀏覽:477
北京梅花表專櫃 發布:2025-07-30 21:51:48 瀏覽:406
正月十五和情人節的水果店水果要怎麼擺式吧 發布:2025-07-30 21:33:58 瀏覽: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