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縣三合牡丹
① 古縣特色文化
古縣特色文化有名鎮古岳陽、三合牡丹景區、熱留關帝廟、古陽凌雲洞等。1、名鎮古岳陽:隋開皇二年建則友城於此,唐貞觀六年由東池堡移治,名岳陽縣屬晉洲(臨汾金殿),宋金時屬平陽府。2、三合牡丹景區:其開發主要源於三合村一株1300多年的野生白牡丹。這株白牡丹為中國現存最大的野生單株白轎慎牡丹。
古縣特色文化有名鎮古岳陽、三合牡丹景區、熱留關帝廟、古陽凌雲洞等。
1、名鎮古岳陽:隋開皇二年建城於此,唐貞觀六年由東池堡移治,名岳陽縣屬晉洲(臨汾金殿),宋金時屬平陽府。
2、三合牡丹景區:其開發主要源於三合村一株1300多年的野生白牡丹。這株白牡丹為中國現存最大的野生單株白牡丹。其枝幹已木質化,被中國牡丹協會鑒定為「天下第一牡丹」。
3、熱留關帝廟:熱留關帝廟創建於宋,後世屢有修葺。坐北朝南,一進院落布孫帆槐局,現存建築有山門、戲台、獻殿、正殿及東西廊房,佔地約1220平方米。
4、古陽凌雲洞:位於縣北30千米的古陽鎮凌雲村附近,為天然石灰岩洞。高可容人,寬達三尺,又稱神仙洞。
② 歷史最悠久、最神奇的牡丹在什麼地方
漢牡丹具有洛陽、菏澤和其他國內外牡丹所無法比擬的五個獨特之處。一年代久遠。她早於洛陽牡丹500多年,早於菏澤牡丹1400多年。堪稱華夏一絕,世界之最。二同株異花。花開時節,單株漢牡丹以荷花型、菊花型、薔薇型、千層台閣型等多種形態而獨居群芳之首。三花戀故土,異地不活。1937年,侵華日軍佔領了柏鄉,企圖將千古名花移往日本,盡管他們深掘數尺,連根帶土運至日本,悉心呵護,但花終不受,竟抱枝枯死。解放後,彌陀寺的漢牡丹重展姿容,枝繁葉茂。四不解之謎。圍繞漢代牡丹兩千餘年的文化歷程,產生了大量的優美傳說和民間故事。古代帝王駕崩,漢牡丹以開白花為先知。五花開知國事。當地百姓盛傳國興國衰、年豐年欠,均可從漢牡丹的色澤變化,生長態勢中得以預知。在建國後的幾十年中,漢牡丹以它的花色和花朵枝數感知著共和國的諸多大事。至今百姓「觀花問事」之風仍盛。
③ 山西古縣三合牡丹旅遊全程攻略
山西古縣三合牡丹旅遊全程攻略
景區介紹:
臨汾古縣三合牡丹相傳始於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是目前國內單株最大的野生白牡丹,有天下第一牡丹之稱。
著名的三合牡丹位於山西省臨汾市古縣三合村,是一處以天下第一牡丹即三合千年神牡丹為主看點,以石壁河流域美麗誘人的自然風光和多處別具風格的人文景觀為輔看點,集旅遊、休閑、娛樂、會議、考察、探險、獵奇等功能為一體的風景名勝區。
三合牡丹的`魅力不僅因為它有關於牡丹仙子的美麗傳說,更因為它的花朵確實與眾不同,派配天下獨絕。景區以丹陽園中的仙子閣和東西廂房及牡丹亭和牡丹碑林為核心,此外還增加了許多亭台樓閣,讓人們觀賞牡丹的同時猶如身臨傳說之中。園內的牡丹仙子雕像和陶瓷牡丹壁雕創造了兩個世界吉尼斯記錄,新建悄坦的牡丹景區賓館取名天上人間,讓遊客在觀賞完牡丹花之後有一個餐飲住宿的休憩之所。古縣牡丹景區
旅遊攻略:
遊玩:每年四、五月份的旅遊旺季,古縣在這里舉行牡丹花會,日日客滿,熱鬧非啟羨桐凡。
門票價格:
30元/人(包括牡丹園、張家大院)
開放時間:
8:00——17:30
最佳游覽時間:
四月底五月初,牡丹開放的時期是最佳旅遊時間。
到達方式:
前往三合牡丹景區可先到臨汾或洪洞,然後坐班車到古縣,最後從縣城乘出租前往三合村。
④ 中國百年牡丹古樹有多少百年牡丹古樹哪裡有
百年牡丹古樹數量不清楚,分布於中國陝西、甘肅和河南西部。
(1)、百年牡丹古樹一般在海拔60米(山海關以北)至3000米白龍江流域的地方
都能生長,海拔高低對紫斑牡丹的影響,其實就是溫度高低對牡丹開花日期的影響,海拔越高,氣溫越低,牡丹開花日期也相對延遲。如北京地區與蘭州市區牡丹開花時間基本相同,但北京緯度高於蘭州而蘭州海拔高於北京。北京與沈陽海拔基本相同,但沈陽緯度高於北京,沈陽牡丹開花時間比北京大約晚二十天左右。
(2)、百年牡丹古樹抗大氣乾旱。在年降水量不到300毫米,蒸發量卻達到1800多毫米的蘭州中川機場(即中川牡丹芍葯園)所在地區,紫斑牡丹只要在栽植時滿足水分要求讓其紮根成活後,也能抗旱生長。但如果讓其開好花,則每年需澆2~3次水。
(3)、百年牡丹樹品種間的年生長期只有幾天的差別。有學者提出紫斑牡丹比中原牡丹生長期短的觀點有誤,牡丹的生長期是由無霜期長短決定的,無霜期長,生長期就長,反之則短。如果將中原牡丹栽植到蘭州或將紫斑牡丹栽植到中原,兩個品種的生長周期在當地就會基本一樣。
(4)、 百年牡丹古樹為長日照植物,喜光照,但在潮濕炎熱的7~8月,
如果氣溫較長時間保持在30度以上且通風條件差時會產生枯葉現象。開花時節,過強的光照會縮短花的觀賞時間,故而有些珍貴觀賞品種在開花時節有搭涼棚遮陰的作法。
(5)、百年牡丹古樹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PH值6.2~8.3的范圍內都能生長,雖能抗瘠薄土壤,但在肥力較好的土壤中生長健壯,成花率和花瓣瓣化程度都高於瘠薄土壤,可施入翠姆菌肥疏鬆土壤,提高土壤有機質。東北地區土壤相對疏鬆地表水滲透力強,新栽植苗木必須注意補充水分,兩年後新根紮根較深後就不用多澆水了。
⑤ 天下第一牡丹在哪
天下第一牡丹 和諧魅力古縣
舉國歡騰迎盛世,牡丹花開富貴來。4月27日至5月12日,古縣將以盛開回的牡丹答笑迎八方客。
以「天下第一牡丹,和諧魅力古縣」為主題的首屆中國·古縣牡丹文化旅遊節將於4月27日至5月12日,在古縣石壁鄉隆重舉行。古縣位於山西省臨汾市東北部,相傳古縣三合牡丹為唐代牡丹,距今已1300餘年。據花卉專家考證,古縣三合村的這株白牡丹是我國現存最大的野生白牡丹,每年「五一」前後開花,花瓣白色晶瑩,蕊似金屑飛舞,香氣襲人,被譽為「天下第一牡丹」。
牡丹文化旅遊節上還邀請了央視著名品牌欄目《歡樂中國行》,陶喆、周傳雄、劉歡、譚晶、孫悅、騰格爾、王蓉、鳳凰傳奇等文藝界知名演員助興演出,一展風采。此外,牡丹文化旅遊節上還有「詠牡丹」書畫筆會、「花之韻」攝影比賽、「天下第一牡丹」有獎征聯大賽、五四文藝表演、「牡丹杯」釣魚比賽、民俗文化表演和戲曲表演等活動,異彩紛呈。
古縣山川秀美,旅遊資源豐富,除了被譽為「天下第一牡丹」的三合牡丹,還有樹齡已逾千年的四大樹王、活水龍吟延慶觀、戰國名相藺相如墓、隋唐時期羅城將軍陣亡之地淤泥河等。
⑥ 臨汾古縣哪裡好玩
推薦:
古縣牡丹文化旅遊區
詳細地址:
臨汾市古縣西南20公里的石壁鄉三合村
古縣牡丹文化旅遊區簡介
古縣牡丹文化旅遊區分為牡丹主景區、漢白玉牡丹仙子像、南山飛瀑等景點。丹陽園中的仙子閣和東西廂房及牡丹亭和牡丹碑林是整個景區的核心,東西牡丹園兩園中已經栽植魏紫、白玉、姚黃等名貴牡丹66個品種,15萬余株。
古縣三合牡丹號稱「天下第一牡丹」,是我國現存最大的野生白牡丹,相傳始於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該牡丹株高2.3米,冠幅33.2平方米,叢圍16米,白牡丹每年「五一」前後開花,花瓣白色晶瑩,蕊似金屑飛舞,花底帶血色紅暈,香氣逼人,遠觀如玉樹臨風,近賞如仙女起舞,暗香浮動,四株芍葯花環伺四周,亭亭玉立。
牡丹碑林有83塊石碑,碑上所刻的都是當代著名書畫家及有關領導為「天下第一牡丹」所留的墨寶。畫廊外兩片小園中栽植名貴的牡丹品種,共有20個品種806株。有雙色爭輝的「二喬」、紫黑庄嚴的「墨海灑金」、燦若朝霞的「大胡紅」、冰清玉潔的「香玉」等。
南山飛瀑位於景區南山,落差40米,寬9米。臨近瀑布激起的水沫煙霧,漫天浮游,如同漫步紛飛的細雨之中。飛瀑下方是牡丹仙子像,採用北京房山一級漢白玉塑成。仙子像整體潔白細膩,晶瑩典雅,富貴端莊,是目前國內最高的漢白玉塑像。
藺相如公園
山西古縣石壁張家大院是太岳腹地保存較完整的深宅大院。張氏家族自明末清初遷居石壁,挖窯洞,扎籬笆,務農為本,慘淡經營。至清嘉慶、道光年間,張氏家族成為一個集習武從文、務農經商、出仕為官於一體的官宦富庶家族,百餘年間,從大院走出大學士、舉人、秀才、廩貢十餘人,有「父子登科」、「兄弟同榜」的美譽。
⑦ 古縣牡丹節的牡丹傳說
相傳古縣三合牡丹為唐代牡丹,距今已1300餘年。據花卉專家考證,古縣三合村的這株白牡丹是我國現存最大的野生白牡丹,株高2.3米,冠幅33.2平方米,叢圍16米,白牡丹每年「五一 」前後開花,花瓣白色晶瑩,蕊似金屑飛舞,花底帶血色紅暈,香氣逼人,遠觀如玉樹臨風,近賞如仙女起舞,暗香浮動,四株芍葯花環伺四周,亭亭玉立。
在當地百姓心中,一直把白牡丹敬若神明,每逢花開季節賞拜之風日盛,牡丹仙子有求必應,造化鄉里,美名千載傳頌,遠近聞名。依託這株神奇的白牡丹,在牡丹花會期間,八方遊客紛至沓來。
⑧ 古縣三合牡丹的相關傳說
這株牡丹還有一段神奇而美麗的傳說:據明朝所著《事物紀原》第十卷《牡丹》中記載,這株白牡丹與洛陽牡丹還有很深的淵源。
傳說武則天登皇位,自稱聖神皇帝。一年臘月初八,武則天設萬人宴,與群臣在上林苑飲酒賞雪。突然,武皇發現在那白皚皚的雪堆里,有朵朵盛開的紅梅。有大臣獻媚說:臘梅沖寒開放,是為了頌賀大周。武則天說,臘梅尚且知道禮節,為什麼其它的花不效仿呢?大臣說,您是天子,若下一道御旨,百花一定能齊放。於是武則天借酒寫下一道詔令:
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
花須連夜放,莫待曉風吹。
這就是著名的《臘日宣詔幸上苑》。詔令一下,其它的花都不敢抗旨,一夜之間全部開放,只有牡丹不畏權貴,不違花時,沒有開放。第二天,武皇見百花開放,只有牡丹抗旨不遵,不禁大怒,把大部分牡丹放火焚燒,剩餘牡丹貶往洛陽,改名「洛陽花」。這就是洛陽牡丹的來歷。在貶解途中,有一株白牡丹性情剛烈,乘機逃脫,逃到了山西古縣境內。相傳當時石壁鄉有一車夫,在路上遇到一位白衣姑娘和四位紅衣少女,便讓她們搭上自己的車,來到三合村口。白衣姑娘盛贊此地山清水秀,景色迷人,遂下車進入村口廟中。但是此後,五人再也不見蹤影,廟中的和尚也從來沒有見過什麼女子來過,大家都感到非常奇怪。到了第二年春天,廟中忽然長出一株白牡丹,高約六尺,冠幅丈余,四株紅芍葯侍奉左右。原來,白衣女子就是押解途中逃脫的白牡丹,四位紅衣少女是仙子隨身的丫環。從此牡丹仙子就安身在三合村中。周圍百姓有感於白牡丹的忠烈神名,精心照管著牡丹仙子。牡丹仙子也保佑著三合地區年年風調雨順。
正因為白牡丹性情剛烈,所以才會盛世開花,亂世不開,且只能敬奉,不能把玩。前面說到的把兩株牡丹分株到自家院里的村民,後來家中親人、家畜連續傷亡,日日不得安寧。後來把兩株牡丹送回來後,這個村民遷回老家長治屯留,現在已經癱瘓在床。
神牡丹四周的紅芍葯,是傳說中四位侍女的化身。這四株芍葯也非常神奇,她們的位置每年都會按順時針方向移動,平均每年移動距離18厘米。芍葯花期比牡丹稍遲一些,一般在五月底開放。所在地
⑨ 古縣三合牡丹的介紹
三合牡丹,號稱「天下第一牡丹」,相傳始於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這株牡丹之所以被稱為「天下第一牡丹」,是因為她具有四大特點,一是大、二是多、三是奇、四是神。
⑩ 古縣牡丹花最佳觀賞時間
古縣牡丹花最佳觀賞時間為4月底到5月初。
牡丹園位於石壁鄉三合村,牡丹花在每年4月底-5月初開放,花大如盤,潔白如雪。牡丹株高1.83米,冠幅4米,叢圍15米,每年花開400餘朵且花期長。經專家考證為我國現存單株最大的野生白牡丹,素有「牡丹王」之稱,已被《中國牡丹全書》收錄,被全國牡丹協會贊譽為「天下第一牡丹」。因其生長年代久遠,並有頗多神奇之處,當地百姓又尊稱她為「牡丹仙子」。
三合牡丹的魅力不僅因為它有關於牡丹仙子的美麗傳說,更因為它的花朵確實與眾不同,天下獨絕。景區以丹陽園中的仙子閣和東西廂房及牡丹亭和牡丹碑林為核心,此外還增加了許多亭台樓閣,讓人們觀賞牡丹的同時猶如身臨傳說之中。園內的牡丹仙子雕像和陶瓷牡丹壁雕創造了兩個世界吉尼斯記錄,新建的牡丹景區賓彎遲襪館取名天上人間。
古縣的介紹:
古縣位於山西省臨汾埋激市東北部,太岳山南麓。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縣城內風光宜人,旅遊資源豐富,有被譽為「天下第一牡丹」的石壁三合千年牡丹、戰國名相藺相如墓、宋代道觀—延慶觀、清代民居—張家大院、太岳山國家森里公園等。牡丹文化景區則位於古縣城南25公里處的石壁鄉,包含三合千年牡丹園、張家大院兩處景點。
張家大院是太岳腹地保存較為完整的民居大宅,現存建築為清同治九年至光緒五年重修。北方傳統的四合院、寬敞豪華的會客廳凸顯著主人的富足,門側楹聯「泰而不驕正乎內外厚德載物,勤且尚儉永自春秋書劍傳家」,是張氏家族的治家准則。
自起初以務農為本的張氏家族在清嘉慶、道光年間,成為一個集習武從文、務農經商、出仕為官於一體的官宦旦襲富庶家族,百餘年間從大院走出大學士、舉人、秀才等十餘人,有「父子登科」、「兄弟同榜」的美譽。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古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