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沼生水丁香

沼生水丁香

發布時間: 2023-05-10 17:41:05

1. 水生花卉有哪些 水生花卉有些什麼

1、水生花卉有睡蓮、王蓮、碗蓮、風信子、鳶尾、水仙花、菖蒲、半邊蓮、馬蹄蓮、蝴蝶花、蘆葦、水丁香荷花、黃菖蒲、水蔥、慈姑、千屈菜、香蒲、梭魚草、再力花、米蘭、長壽花、君子蘭、紅掌、水葫蘆、澤瀉、金魚藻、水盾草、狐尾藻等。

2、水生花卉,是指常年生活在水中,或在其生命周期內有一段時間生活在水中的觀賞植物激孝改。通常這些植物的體內細胞間隙較大,通氣組織比較發達,種子能在水中或沼澤地萌發,在枯水時期它們比任何一種陸生植物更易死亡。水生花卉,集觀賞價值、經濟價值、環境效益於一體,在現代明判城市園林環境建設中發揮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隨著我國園林花卉事業的迅速發展,水生慎薯花卉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3、中國湖泊、江河、水庫等大小各異的水生生態星羅棋布,是許多水生花卉的故鄉,也是世界水生花卉種類資源較為豐富的國家之一。據統計,水生花卉有60餘科,100餘屬,約300多種。

2. 丁香蓼的常見種類

八肋丁香蓼
【中文名】:八肋丁香蓼
【英名】:falseprimrose
【別名】:毛草龍、水丁香
【科名】:柳葉菜科
【屬名】:丁香蓼屬
【產地】:美國南部地區、墨西哥
【特徵】:多年生挺水或濕生草本。株高50~200厘米。全株被毛。葉互生,具短柄,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漸狹。花單生葉腋,黃色。蒴果圓柱狀,綠色至紫紅色。花期6~10。果期7~11月。
【應用】:水生植物,可裝點水生園地。
細花丁香蓼
【中文名】:細花丁香蓼
【學名】:LudwigiaperennisL.
【科名】:柳葉菜科(Onagraceae)
【形態特徵】:莖:莖四方,草本直立,有分枝,基部多為紫紅色。
葉:單葉互生,線形或長披針形,長1~2公分,寬0.3~0.9公分,葉全緣,有短葉柄。
花:單生花,腋生。花瓣4枚,卵形黃色,花徑最大不到1公分,具長花筒,雄蕊4枚
果:長圓柱形薄壁蒴果,具宿存花萼,光滑或具毛;成熟時呈紫紅色,有短柄。
種子淡粉紅色,長0.2公釐。
【鑒定特徵】:1.著生於葉和莖交接處的淡黃色小花。2.嬌小的長圓柱形果實。
【分布】:新營、鹽水、柳營、東山、白河、麻豆、下營、六甲、官田、大內、楠西、南化等地。
卵葉丁香蓼
【中文名】:卵葉丁香蓼
【種拉丁名】:LudwigiaovalisMiq.
【科中文名】:柳葉菜科
【科拉丁名】:Onagraceae
【屬中文名】:丁香蓼屬
【屬拉丁名】:Ludwigia
【中國分布】: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灣、湖北
【其它國家分布】:日本
【海拔】:40-200
【形態特徵】:一年生草本
【最低海拔】:低海拔
【生長環境】:池沼旁、水邊濕地
【是否栽培】:野生

3. 中草葯:水丁香的功效與作用

水丁香
(《福建民間草葯》)
【異名】丁子蓼、紅豇豆、喇叭草(《中國葯植志》),水冬瓜(《福建民間草葯》),水苴仔、水黃麻(《閩南民間草葯》),水楊柳(《四川中葯志》),田蓼草、紅麻草(《湖南葯物志》),水蓬砂(《貴州植葯調查》),水油麻、山鼠瓜(《福建中草葯》)。
【來源】為柳葉萊科植物丁香蓼的全草。
【植物形態】丁香蓼
一年生草本。須根多數。幼苗時平卧地上,或作傾卧狀,後抽莖直立,長20~50厘米。莖有稜角,多分枝,枝帶四方形,至秋莖葉皆變紫紅色,全體光滑無毛。單葉互生;葉片披針形,長4~7.5厘米,寬1~2厘米,先端漸尖,全緣,基部漸狹,葉柄長不及葉片之半。花腋生,通常1~2朵,無梗;花萼4~5裂,裂片卵形,長約2毫米,外面有細毛,宿存;花瓣與花萼裂片同數,橢圓形,長約3毫米,先端鈍圓,基部狹,作短爪狀,早脫;雄蕊4~5;子房下位,外面密被短細毛,4室,花柱短,柱頭單一,頭狀。蒴果線狀四方形,直立或微彎,兩端截切,長15~20毫米,成熟時變成紫色;種子細小,光滑,棕黃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長於水邊。分布福建、浙江、江蘇、安徽、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採集】秋季結果時採取。
【性味】苦,涼。
①《福建民間草葯》:"甘,平。"
②《四川中葯志》:"性涼,味苦澀,無毒。"
③《福建中草葯》:"微苦辛,涼。"
【功用主治】利尿消腫,清熱解毒。治水腫,淋病,痢疾,白帶,癰疽,疔瘡。
①《中國葯植志》:"治紅白痢疾。"
②《福建民間草葯》:"利尿,消腫脹。"
③《泉州本草》:"清熱解毒,利水通淋。治水腫,血淋,癰疽,疔瘡,無名腫毒。"
③《貴州植葯調查》:"清熱,止咳。"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選方】①治水腫:水丁香一兩.酌加水煎,加些冰糖,飯前服,日兩次。(《福建民間草葯》)
②治淋病:鮮水丁香二兩,加水二碗,煎成九分,泡糖或蜂蜜,內服。
③治婦女白帶,頭暈,肢軟足酸:鮮水丁香一兩半,白雞冠花一兩。加水二碗半,煎成-碗,去渣取汁,和豬小肚燉服,連服三次。忌酸辣食物。
④治癰疽腫毒:鮮水丁香,洗凈,合酸飯及鹽少許,共搗爛敷患處。(②方以下出《泉州本草》)
⑤治目翳:水丁香,煎水洗。(《湖南葯物志》)
⑥治咽喉炎:鮮水丁香一兩。加承煎,調糖內服。(《泉州本草》)
⑦治外傷出血,蛇蟲咬傷:水丁香葉搗爛敷患處。(《湖南葯物志》)

提醒您:水丁香 此中草葯來源於網路,使用前請遵醫囑。

4. 丁香蓼的類屬、形態、習性、分布及為害情況如何

丁香蓼(圖43)。

圖43 丁香蓼學名Ludwigia prostrata Roxb.科屬分類柳葉菜科,丁香蓼屬。形態特徵高20~100厘米,莖近直立或下部斜升,具較多分枝,有縱棱,略帶紅紫色,無毛或疏被短毛。葉互生,葉片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2~8厘米,寬0.4~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無毛或脈上被少數柔毛,葉柄長0.3~1.0(~2.0)厘米。萼片4~6,卵狀披針形或正三角形,長0.2~0.5厘米,外面無毛或略被短柔毛。花瓣4,黃色,狹匙形,長0.1~0.2厘米,寬不到0.1厘米,無毛,基部有2苞片。雄蕊與萼片同數,花粉粒單一。花柱長約0.1厘米,子房密被短毛,柱頭槌形。蒴果線狀圓柱形,5室,稀4室,長1.5~3厘米,寬約0.2厘米,褐色,稍帶紫色,近無柄,成熟後室背果皮呈不規則開裂。種子斜嵌入於內果皮內,每室1~2行,淡褐色,長卵形,一端銳尖,長約0.1厘米,寬約0.03厘米,種臍狹,線形。生物學特性1)休眠與萌發種子具休眠期,但在冬季低溫時休眠即已解除。丁香蓼為濕生、沼生雜草,萌發對溫度、濕度、光照要求均比較嚴格。萌發的最適溫度為20~30℃,偏高或偏低萌發均較少,發芽水分以土壤飽和至薄水為最好,水層2~3厘米尚能萌發,10厘米以上即不能萌發,乾旱條件下也不能萌發。由於丁香蓼種子較小,萌發需要一定的光照,在土層1厘米之內能順利出苗,1厘米以下則萌發很少,在秧田小苗階段、移栽大田封行前發生較多,秧田大苗期、移栽稻田封行後即很少出苗。2)營養生長田間丁香蓼植株高矮相差較大,與水稻的相對高度從0.1~1.0,決定植株大小的因素主要是光照,田邊及水稻栽插前期發生的丁香蓼因光照充足,生長較快,株高與水稻可同步增長,發生較遲的丁香蓼,隨著稻田行間逐漸蔭蔽,而長勢越來越差。其次與土壤濕度有關,丁香蓼部分側根可變成白色的呼吸根伸出水面,適生於淹水的環境,在土壤保水性能好、灌水充足的稻田生長較好,在長期乾乾濕濕、經常脫水的稻田長勢較差。

丁香蓼具有較強的再生力,在地上莖葉折斷後,基部節上發出須根,重新長出植株。3)開花結實丁香蓼花期8~9月,果期9~10月。高大、分枝多、接受光照強的植株結實率高,水稻行間生長矮小的植株結實率較低甚至不能結實。種子細小,蒴果開裂後落入田間,可隨水傳播。

分布與為害丁香蓼分布較廣,幾遍全國,但以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發生較多,尤以灌水條件好、土壤保水性能好的稻田為害較重。據在江蘇里下河地區調查,嚴重發生田塊,密度每平方米達100株以上,多度達30%,頻度為100%,水稻分櫱減少、穗數、實粒數、千粒重均有所下降,減產30%以上。

5. 水生丁香花如何養

丁香性喜陽光,稍耐陰,喜濕潤,忌積水,耐寒耐旱,一般不需多澆水。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切忌栽於低窪陰濕處。如果栽在蔭蔽環境中,則枝條細長較弱,花序短小而鬆散,花朵沒有光澤。若種植在瘠薄的土地上,雖然也能生長,但花不而少,且長勢瘦弱。因此宜栽在向陽、肥沃、土層深厚的地方。
栽後灌足水。以後再澆2—3次水即可成活。以後每年春季天氣乾旱時,當芽萌動、開花前後需各澆一次透水。每次澆水後都要鬆土保墒,以利提高土溫,促進新根迅速長出。灌溉可依地區不同而有別,北京和華北地區,4—6月是乾旱和高溫季節,也正是丁香生長旺盛並開花的季節,因而每月要澆2—3次透水,澆後立即中耕保墒。7月以後進入雨季時,則要注意排水防澇。到11月中旬入冬前要灌足凍水。

丁香不喜大肥,切忌施肥過多,否則易引起徒長,從而影響花芽形成,反而使開花減少。但在花後應施些磷、鉀肥及氮肥,每株磷、鉀肥不超過75克,再加氮肥25克即可。若施用廄肥或堆肥,需充分腐熟並與土壤均勻拌合,每株施500克左右。一般每年或隔年入冬前施一次腐熟的堆肥,即可補足土壤中的養分。

6. 華中稻區稻田雜草區系可分為哪幾個亞區主要雜草是哪些組成哪些雜草群落

1)秦巴山區亞區稻田雜草區系包括秦嶺、巴山的淺山谷地及漢中盆地,即陝西、甘肅南部、湖北西南部、四川東北部、重慶北部的平行嶺谷稻區。由於秦嶺的屏障作用,氣候溫和、雨量充足,屬亞熱帶氣候帶,無霜期250天以上,平均年降雨量750~1200毫米,水熱資源豐富、地形復雜,各稻區雜草種類多、差異亦較大。
秦巴山區稻區惡性雜草主要為、眼子菜、牛毛氈、矮慈姑、螢藺等,優勢種雜草主要為:稗、鴨舌草、節節菜、野慈姑、紫萍、槐葉蘋等,常見雜草為:丁香蓼、異型莎草、陌上菜、蘋、水虱等,雜草群落因地勢等生態條件的差異而不同。
河川談凳碼盆地,海拔300~450米,地勢平坦,氣候溫暖,年平均氣溫15℃,雨量800毫米,土層較厚,復種指數高,一年兩熟,雜草群落主要為:稗+鴨舌草+野慈姑+節節菜;稗+眼子菜+牛毛氈+螢藺等。
淺山區,海拔450~800米,土層較薄,雜草群落主要為:眼子菜+鴨舌草+牛毛氈+蘋等。
中山區,海拔800~1200米,地形復雜,年平均氣溫12℃以下,復種指數低,一年一熟,耕作粗放,雜草群落主要為:稗+野慈姑+鴨舌草+節節菜。漢中盆地稻區由於有秦嶺的屏障,無霜期與作物生長期與緯度低2°多的武漢相似。從陝西南部直至甘肅南部白龍江流域,是重要的糧食產區。優勢種雜草主要有:稗、鴨舌草、野慈姑、螢藺、千金子(部分蟣子草)、異型莎草,常見雜草有:眼子菜、鱧腸、丁香蓼、陌上菜、節節菜、水莧、耳基水莧、水虱、剛毛荸薺等。部分地區有水芹、水蓼、水莎草、扁稈藨草等。雜草群落主要為:
鴨舌草+稗+野慈姑+節節菜;稗+異型莎草+千金子+鱧腸(陌上菜);稗+鴨舌草+螢藺+節節菜;眼子菜+螢藺+野慈姑+節節菜等。
2)長江中下游平原及低山丘陵亞區稻田雜草區系包括鄂西南山區、江漢平原、淮南低山丘陵、里下河低窪平原、蘇北濱海平原、沿江圩區、蘇南低山丘陵、太湖流域等稻區,屬亞熱帶北部,活動積溫4500~5000℃,無霜期210~251天,年平均降水量800~含哪1300毫米。平原面積大,開發早,土壤主要為水稻土,沿長江兩岸、湖泊周圍和平原窪地有小面積沖積土和沼澤土,蘇北濱海地帶有鹽土。湖泊眾多,水網密集、灌排方便。除少數稻區(湖北東南部、浙江北部)有部分雙季稻外,大都為單季稻,水旱輪作較少。
鄂西南山區稻區鄂西南山區水熱資源較好,自海拔500~1000米均有水稻種植,生態環境差異較大,草情比較復雜,其中優勢種雜草有:牛毛氈、稗、異型莎草、節節菜、鴨舌草、矮慈姑、青萍等,局部優勢種雜草有:野荸粗激薺、水芹、眼子菜、長瓣慈姑、螢藺、黑藻、水綿、陌上菜等。常見雜草有:水莎草、水虱、紅鱗扁莎、蓮子草、雨久花、透明鱗荸薺、野慈姑、金魚藻、母草、鱧腸、空心蓮子草等,另有少量水芹、槐葉蘋、滿江紅等。
在低山區按發生頻度依次為:鴨舌草、節節菜、青萍、牛毛氈、矮慈姑、稗、黑藻、異型莎草、野荸薺、陌上菜、水蓼、野慈姑、蓮子草、水綿、雨久花、眼子菜組成群落。主要雜草群落為:稗+牛毛氈+異型莎草+陌上菜;異型莎草+稗+矮慈姑+鴨舌草+節節菜;鴨舌草+矮慈姑+稗+陌上菜(節節菜等);牛毛氈+稗+蓮子草+水蓼;水綿+黑藻+浮萍+節節菜。
半高山區按發生頻度依次為:鴨舌草、稗、矮慈姑、牛毛氈、青萍、節節菜、螢藺、長瓣慈姑、矮慈姑、水蓼、眼子菜、異型莎草、雨久花、野慈姑、水綿、金魚藻、紅鱗扁莎、黑藻、野荸薺組成群落。主要雜草群落為:稗+螢藺+野慈姑+節節菜;牛毛氈+螢藺+異型莎草+節節菜;鴨舌草+矮慈姑+稗+節節菜;眼子菜+金魚藻+浮萍+螢藺;水蓼+異型莎草+野慈姑+節節菜等。江漢平原稻區位於湖北省中部長江以北。為漢水及長江沖積平原,水熱資源較好,開發較早。稻田雜草出現頻度較高的有:稗、牛毛氈、鴨舌草、矮慈姑、異型莎草、碎米莎草、蘋、野荸薺、,其次為:空心蓮子草、水芹、紫萍、金魚藻、野慈姑、水蓼、節節菜、鱧腸、螢藺、水莎草、眼子菜等,其中以稗草為害較重。其次為牛毛氈、異型莎草、矮慈姑。在耕作粗放、pH較高、沙性土較重的部分沿江稻田內,扁稈藨草為害較重,在低窪積水的老稻區,螢藺發生密度較大,在生產水平高、化除歷史長的稻區,稗草受到控制,而莎草科特別是多年生莎草本科雜草如水莎草、野荸薺(部分地區扁稈藨草、螢藺)上升較快,矮慈姑、眼子菜亦有所發展。另外,空心蓮子草也從埂邊、田邊向田中蔓延,逐步成為新的惡性雜草。
主要雜草群落有:
稗+牛毛氈+異型莎草+節節菜;稗+矮慈姑+鴨舌草+節節菜;水莎草+矮慈姑+稗+鴨舌草+鱧腸;扁稈藨草+異型莎草(碎米莎草)+水莎草+節節菜;螢藺+水莎草+矮慈姑+水芹;眼子菜+矮慈姑+野慈姑+蘋等。江淮低山丘陵稻區由湖北省東北部大別山及其餘脈向東沿安徽江淮之間蔓延直至江蘇高郵湖西部的一帶低崗緩坡(實為淮河與長江的分水嶺)以及沿湖圩區,與江南低山丘陵完全不同的生態。因長期的侵蝕和農業開發,依坡勢而成崗、 塝沖田,水稻主要種植在塝田及沖田內,土壤以黃棕壤為主,由於雨水的淋溶,土壤有機質含量較低,僅1%~2%之間,速效磷含量亦較低、地勢由北向南、由西向東傾斜,由於地勢高低及雨量不均,各地水資源差異較大,如安徽東北部鳳陽、定遠、加山等地,雨量偏少,水源貧乏,再加上經常出現的伏旱,完全依靠電灌供水,地區之間乃至田塊之間雜草發生量差異較大,但均以濕生雜草為主,而在安徽東南部的巢湖、滁州地區及高郵湖西沿湖圩區,地勢較低,雨量較多,水源豐富,田間雜草種類較多,濕生、沼生、水生雜草均有發生。
主要雜草有:稗、牛毛氈、水虱、異型莎草、鱧腸、丁香蓼、陌上菜、水莧、耳基水莧、節節菜、鴨舌草、矮慈姑、野荸薺、長瓣慈姑、眼子菜等,沿湖圩區尚有:扁稈藨草、蘋、茨藻、穗花狐尾藻、孔雀稗、浮萍等。
主要雜草群落為:
稗+異型莎草+鱧腸+節節菜(陌上菜);稗+矮慈姑+野荸薺+節節菜;稗+鴨舌草+矮慈姑+陌上菜+節節菜;牛毛氈+稗+異型莎草+節節菜(陌上菜)。
在低窪積水的沖田內尚有眼子菜+稗+矮慈姑+陌上菜(節節菜);稗+野荸薺+水莎草+節節菜+長瓣慈姑。
沿湖圩田尚有稗+扁稈藨草+蘋+節節菜;蘋+茨藻+孔雀稗+節節菜(槐葉蘋)等。里下河稻區里下河平原是一片四周高,中間低的淺窪平原,西接大運河、東至串場河、北界灌溉總渠、南臨通揚運河,面積14000千米2,主要由黃淮泥沙淤積而成。地勢低窪、水網縱橫、圩田相連成片,是典型的河網圩田平原,四周開發較早,稻田雜草以濕生雜草及一年生雜草為主,中部低窪積水開發較遲,多水生、沼生雜草及多年生雜草,其發生種類、優勢種及群落組成均有差異,主要雜草有:稗、牛毛氈、千金子、異型莎草、水莎草、螢藺、矮慈姑、鴨舌草、鱧腸、陌上菜、水莧、丁香蓼、碎米莎草、節節菜等,低窪積水稻田尚有:扁稈藨草、茨藻、空心蓮子草、眼子菜、蘋、水綿、穗花狐尾藻等。
由於耕作水平及水濕環境的差異,雜草群落較為復雜,據有關調查資料,主要雜草優勢度在60%左右的建群種共有11種,分別組成19個組合。近年來,由於生產水平的提高,耕作制度及灌排系統的改進及除草劑的使用,原以多年生雜草及水生雜草為優勢種的群落,如扁稈藨草、眼子菜、茨藻、牛毛氈、蘋等,逐步被濕生、耐肥、一年生雜草為建群優勢種的群落所代替,如母草、異型莎草、節節菜、鴨舌草、稗等。某些多年生雜草如矮慈姑、野荸薺也有所上升。
主要雜草群落有:
稗+異型莎草+鴨舌草+節節菜;稗+異型莎草+野荸薺+陌上菜(母草);水莎草+異型莎草+野荸薺+稗+鱧腸;異型莎草+鴨舌草+矮慈姑+稗+節節菜;稗+牛毛氈+水莎草+節節菜。
在地勢低窪、生產水平較低的稻田尚有稗+扁稈藨草+異型莎草+節節菜;眼子菜+茨藻+蘋+稗等。蘇北濱海稻區蘇北串場河以東至沿海為濱海平原,由海灘淤積而成。由於成土年齡短,土壤仍含鹽分,屬濱海鹽土。田間雜草以耐鹽耐鹼的種類為主,如稗草,在土壤含鹽0.35%~0.05%的范圍內均有所生長,扁稈藨草耐鹽性更強,在含鹽0.5%~0.6%的田塊中均能正常生長。田間雜草按發生密度依次為:扁稈藨草、稗草、異型莎草、千金子、鱧腸,按為害程度依次為:稗、扁稈藨草、千金子、異型莎草、鱧腸等。
主要雜草群落有:
扁稈藨草+稗+千金子;扁稈藨草+稗+異型莎草;扁稈藨草+稗+鱧腸;稗+扁稈藨草;稗+異型莎草;稗+扁稈藨草+鱧腸等。
在灌溉總渠以北、四排河以東稻作區,因土壤含鹽量高,多為水稻連作,雜草群落以扁稈藨草為優勢種,灌溉總渠以南、四排河以西,土壤含鹽量較低,為麥茬稻區,水旱輪作,雜草群落以稗草為優勢種。沿江圩區稻區包括湖北、安徽、江蘇、直至上海崇明一帶沿江平原圩區,湖泊眾多、水網稠密,水熱及人力資源豐富。按生態條件及生產水平,可分為沿江平原圩區及沿江湖盪圩區(主要在湖北安徽境內)。
沿江平原圩區水利條件較好,大多為自流灌溉、開發早,生產水平高。稻田雜草以一年生濕生雜草為主。江蘇沿江圩區,主要雜草按發生頻度依次為:節節菜、稗、矮慈姑、異型莎草、丁香蓼(80%以上),鴨舌草、鱧腸、陌上菜(50%以上),水莎草、水莧、牛毛氈(30%以上),千金子、碎米莎草、野荸薺(20%以上),螢藺、雙穗雀稗、空心蓮子草、水虱、澤瀉、扁穗莎草(10%以上)。另外還有少量發生的扁稈藨草、眼子菜、合萌等。按為害程度依次為:稗草、異型莎草、千金子、矮慈姑、鴨舌草、節節菜、鱧腸、水莧、丁香蓼、野荸薺等。
雜草群落比較單純,主要有:
稗+異型莎草+節節菜+矮慈姑(發生頻度60%以上);稗+異型莎草+水莎草+節節菜(發生頻度30%以上);稗+矮慈姑+鴨舌草+節節菜(發生頻度20%以上)。
另外,常見的還有稗+千金子+異型莎草+鱧腸+節節菜;稗+碎米莎草+螢藺+節節菜;稗+水莎草+野荸薺+丁香蓼+鱧腸;稗+矮慈姑+眼子菜+節節菜等。
沿江湖盪圩區地勢低窪,地多人少,開發遲,生產水平低,稻田雜草種類多、發生量大、組合復雜。安徽省普濟圩、白湖圩農場,雜草按發生頻度依次為:稗、節節菜(35%以上)、野荸薺、鴨舌草、水莎草、雙穗雀稗、鱧腸、(20%以上)、矮慈姑(15%以上),頻度在10%以下的雜草有:扁稈藨草、黑藻、牛毛氈、千金子等。其中造成嚴重為害的雜草有:稗、野荸薺、鴨舌草、雙穗雀稗、水莎草等,局部地區為害嚴重的雜草有:矮慈姑、扁稈藨草、千金子、眼子菜等。
主要雜草群落有:
單優群落:水莎草、稗草群落。
雙優群落稗+水莎草;稗+雙穗雀稗;稗+節節菜。
多優群落矮慈姑+稗+雙穗雀稗;鴨舌草+雙穗雀稗+節節菜;節節菜+黑藻+稗;稗+眼子菜+水莎草;牛毛氈+眼子菜+稗+野荸薺+節節菜;稗+扁稈藨草+雙穗雀稗+節節菜;矮慈姑+牛毛氈+稗+節節菜等。蘇南低山丘陵稻區包括南京、鎮江寧鎮山區、句容、溧水、金壇茅山山區及宜興、溧陽南部的宜溧山區,由於山體低矮、破碎,山區內分布一系列河谷平原及湖盆平原,並有寬闊的二級、三級階地。由於復雜的地形地貌、供水、生態條件及小氣候的差異,稻田雜草種類較多、為害嚴重,主要雜草按發生頻度依次為:節節菜、陌上菜、異型莎草、水莧、(50%以上)、鱧腸、丁香蓼、稗草(40%以上)、矮慈姑、鴨舌草、水莎草(30%以上)、千金子、螢藺、空心蓮子草、母草(20%以上)、頻度10%及以下的雜草有:野荸薺、水虱、碎米莎草、眼子菜、水竹葉、牛毛氈、蘋、紫萍等。按為害程度依次為:稗、異型莎草、鴨舌草、矮慈姑、千金子、水莎草、水竹葉、雙穗雀稗、節節菜、鱧腸、野荸薺、空心蓮子草、丁香蓼等。
主要雜草群落為:
稗+異型莎草+陌上菜+節節菜;稗+異型莎草+陌上菜+丁香蓼;水莎草+鴨舌草+水竹葉+節節菜;稗+水莎草+空心蓮子草+節節菜;稗+野荸薺+丁香蓼+陌上菜;稗+千金子+丁香蓼+水虱等。太湖流域稻區包括江蘇南部、上海、浙江北部平原稻區,太湖面積達2250千米2。太湖流域,水網密集、湖泊眾多,大小湖泊達180多個,水稻土具黃棕壤的特徵,淋溶作用較紅壤地區水稻土為弱,中性,pH 6.0~7.0,質地較黏重,為「淤泥田」,保水、透水性良好,保肥能力強,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達1.5%~4.0%,水熱資源豐富,有效積溫5600℃以上,平均年降雨量1100毫米,加之灌排便利、耕作精細,生產水平較高。以單季稻種植為主,上海、浙江東北部有部分雙季稻。
主要雜草(依發生頻度為次)有稗、異型莎草、節節菜、陌上菜、丁香蓼(60%以上)、鱧腸、水莧、矮慈姑、鴨舌草、水莎草(50%以上)、千金子、雙穗雀稗、螢藺(30%以上)、空心蓮子草、野荸薺、水竹葉(10%以上)。另外,部分稻田尚有蘋、水芹、鳳眼蓮、眼子菜、游草、黑藻等為害。按為害程度依次為:稗、異型莎草、水莎草、鴨舌草、矮慈姑、水竹葉、千金子、節節菜、鱧腸、丁香蓼、雙穗雀稗、空心蓮子草。
主要雜草群落有:
稗+異型莎草+水莎草+節節菜;稗+水莎草+矮慈姑+節節菜(陌上菜);稗+鴨舌草+矮慈姑+節節菜;稗+千金子+異型莎草+鱧腸(丁香蓼);稗+水莎草+野荸薺+螢藺+陌上菜;稗+水竹葉+丁香蓼+節節菜;稗+雙穗雀稗(空心蓮子草)+丁香蓼+節節菜等。
3)四川盆地亞區稻雜草區系四川盆地稻區包括成都平原及川中盆地(包括重慶南部沿江谷地)。由於北有秦嶺、大巴山兩重屏障,氣候溫和,冬季很短,僅30~80天。活動積溫5000~6000℃,由西北向東南逐漸升高,夏季漫長炎熱,長江河谷平原長達4個半月。年平均降雨量1000~1200毫米,土壤為紫色土,pH 5.5~6.5,土壤肥沃、雨量豐富。成都平原海拔略高,冬季稍長,夏季氣溫略低,但土地平坦成片,土壤為肥沃的水稻土,灌溉便利,稻田雜草比較單純,川中盆地是被紅層分割的盆地,地表丘陵起伏,耕作與小地形及土壤關系密切,雜草的發生與為害亦因地形及小氣候的差異而較復雜。
主要雜草依發生頻度為次有:稗、鴨舌草、年毛氈、異型莎草、節節菜(發生頻度在50%以上)、矮慈姑、千金子、水莎草(頻度30%以上)、碎米莎草、野荸薺、丁香蓼、眼子菜、螢藺(頻度20%以上),另外還有:野慈姑、空心蓮子草、陌上菜、水莧等。
主要雜草群落為:
稗+牛毛氈+眼子菜+野慈姑;稗+鴨舌草+矮慈姑+野慈姑+節節菜;稗+水莎草+鴨舌草+眼子菜+丁香蓼;稗+異型莎草+碎米莎草+節節菜;稗+碎米莎草+螢藺+鴨舌草+節節菜;稗+眼子菜+螢藺+陌上菜(節節菜)等。4)江南丘陵平原亞區稻田雜草區系包括湖北省西南、東南部,湖南、江西、安徽南部,浙江中南部,福建、廣西北部等。為雙季稻區。屬亞熱帶南部氣候帶,土壤為紅壤與黃壤。水熱資源豐富,活動積溫5000~7000℃之間。冬季溫暖、夏季炎熱,各地年平均降雨量均超過1000毫米,最高可達1800~2000毫米。湖南、江西北部湖泊平原及浙江東北部錢塘江三角洲平原,地勢低平、水網交錯、湖泊成群,是我國重要的雙季稻產區。其餘為低山丘陵,山間多斷陷盆地,范圍較寬廣,並有寬闊的河谷平原,水資源亦較豐富,年平均降雨量可達1300~1500毫米。但雨量多集中於4~6月,佔全年降雨量的將近一半。6月以後,雨量銳減,最熱的7~9月降水量僅為蒸發量的1/2,出現旱象,對雙季稻生長很不利,需引水灌溉。由於生態條件及耕作制度的差異,草情亦有差異,可分為三個小區湖區平原稻區包括湖南、江西北部洞庭湖、鄱陽湖平原。稻田嚴重為害的雜草主要是稗、鴨舌草、其次為(按發生頻度為次),節節菜、異型莎草、矮慈姑、螢藺、牛毛氈等,地域性為害嚴重的雜草有:眼子菜、蘋、野荸薺等。其餘尚有:丁香蓼、千金子、鱧腸、長瓣慈姑、穗花狐尾藻、苦草、小茨藻、金魚藻、黑藻、碎米莎草、空心蓮子草、水蓼等。
早稻田以稗為害為主,主要雜草群落為:
稗+鴨舌草+螢藺+異型莎草+節節菜;稗+異型莎草+鴨舌草+節節菜;稗+鴨舌草+矮慈姑+節節菜;稗+異型莎草+碎米莎草+陌上菜;稗+野荸薺+長瓣慈姑+鴨舌草+節節菜;千金子+稗+水莎草+鱧腸;稗+眼子菜+矮慈姑+螢藺+節節菜+蘋;苦草+穗花狐尾藻+金魚藻+小茨藻。
晚稻田以鴨舌草為害為主,主要雜草群落為:
鴨舌草+異型莎草+螢藺+稗;鴨舌草+矮慈姑+蘋+稗+節節菜;異型莎草+稗+螢藺+節節菜;稗+異型莎草+水莎草+節節菜等。
近年來,隨著生產水平的提高,乾乾濕濕的灌溉及除草劑的使用,水生雜草如虻眼、石龍尾、谷精草等明顯下降,而濕生雜草,如鱧腸、千金子、碎米莎草等上升很快,另外,空心蓮子草也逐步由田邊向田中蔓延。錢塘江三角洲平原稻區為浙江東北部平原雙季稻區。主要雜草有:稗、節節菜、蘋、矮慈姑、丁香蓼、空心蓮子草、雙穗雀稗、水竹葉、異型莎草、鴨舌草、牛毛氈、游草,其餘尚有:眼子菜、長瓣慈姑、水虱、浮萍、水莎草、碎米莎草、水莧等。
早稻雜草群落以稗草為優勢種,主要有:
稗+雙穗雀稗+矮慈姑+空心蓮子草+浮萍;稗+蘋+牛毛氈+矮慈姑+異型莎草+浮萍;稗+浮萍+蘋+矮慈姑;稗+空心蓮子草+游草+雙穗雀稗+節節菜(水莧);稗+異型莎草+矮慈姑+鴨舌草+節節菜;稗+異型莎草+水竹葉+節節菜;稗+丁香蓼+蘋+鴨舌草+空心蓮子草。
晚稻雜草群落以闊葉雜草為優勢種,稗草為伴生雜草,主要有:
蘋+雙穗雀稗+矮慈姑+節節菜;雙穗雀稗+蘋+節節菜+異型莎草;稗+浮萍+節節菜+矮慈姑+蘋;矮慈姑+節節菜+雙穗雀稗+空心蓮子草+蘋;鴨舌草+游草+雙穗雀稗+節節菜;丁香蓼+稗+鴨舌草。
單季晚稻雜草群落以稗為優勢種,主要有:
稗+節節菜+矮慈姑;稗+空心蓮子草+鴨舌草+蘋+節節菜;稗+節節菜+丁香蓼+水竹葉+鴨舌草。
近年來,由於勞力成本提高,耕作趨於粗放,同時現有除草劑對若干多年生雜草防效較差,雙穗雀稗、空心蓮子草、游草、水竹葉有上升趨勢,而連作晚稻稗、鴨舌草、千金子、丁香蓼等一年生雜草有所下降,單季晚稻田異型莎草、水莧也明顯下降。江南丘陵山地稻區包括湖南、江西、安徽南部、浙江南部、福建北部、廣西西北部丘陵山區盆地、河谷平原稻區,為害稻田最嚴重的雜草有:稗、水莎草、雙穗雀稗、水竹葉,嚴重為害的有:異型莎草、千金子、鴨舌草、節節菜,其次為矮慈姑、牛毛氈、鱧腸、陌上菜、蘋、碎米莎草、水莧、丁香蓼、空心蓮子草、眼子菜等,局部地區如浙江沿海、皖南有扁稈藨草,廣西東北部有圓葉節節菜、水龍,閩西北有中間型荸薺(沼針藺)、水蔥、谷精草等。
雙季早稻田雜草群落以稗+異型莎草,稗+牛毛氈為優勢種。主要有:
稗+異型莎草+矮慈姑+節節菜;稗+牛毛氈+鱧腸+丁香蓼+碎米莎草;稗+水莎草+節節菜+矮慈姑;稗+鴨舌草+矮慈姑+蘋+節節菜;稗+空心蓮子草+矮慈姑+節節菜;稗+鴨舌草+節節菜+碎米莎草;雙穗雀稗+水竹葉+異型莎草+稗。
雙季晚稻雜草群落主要有:
鴨舌草+異型莎草+矮慈姑+蘋+牛毛氈+節節菜;稗+鴨舌草+節節菜+矮慈姑;異型莎草+稗+鴨舌草;節節菜+稗+矮慈姑+空心蓮子草+節節菜;節節菜+異型莎草+稗+碎米莎草;牛毛氈+鴨舌草+矮慈姑+水莧等。
近年來,水莎草、雙穗雀稗、水竹葉、空心蓮子草逐步上升為主要雜草,而原來分布廣、密度高、為害重的矮慈姑、牛毛氈、鴨舌草、節節菜、異型莎草、蘋在某些地方已下降為次要雜草。沿海塘田稻區主要分布在浙江中南部濱海平原,土壤為黏土,經長開發,含鹽量較低。pH約6.7,但缺磷。稻田雜草以稗、眼子菜、矮慈姑為優勢種,其餘雜草主要有:蘋、牛毛氈、異型莎草、節節菜、鴨舌草、水虱等。
早稻田主要雜草群落為:
稗+眼子菜+矮慈姑+蘋;稗+牛毛氈+異型莎草+節節菜;稗+異型莎草+鴨舌草+水虱。
晚稻田雜草群落主要為:
稗+矮慈姑+節節菜+鴨舌草等。

7. 細菌最討厭的三種水分別是哪三種

1.丁香水

丁香味辛,溫,屬脾胃,富含丁香酚、丁香酮等成分。丁香中的成分能有效抑制胃中幽門螺桿菌的活性。經常喝丁香水還可以增加胃液的分泌,增強胃的消化能力,促進胃的蠕動,提高胃的能力。
當胃的抵抗力增加時,也能有效預防幽門螺桿菌。所以切記:幽門螺桿菌「怕」丁香水,所以早起喝一點往往有助於抑菌養胃,也有助於日常養生。
2、用水浸泡芡實

芡實是生寬租納活中常見的中葯,性平,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經常用芡實泡水,可以抑制胃內幽門螺桿菌,保持胃的活性。定期飲用芡實水還可以促進胃的蠕動,提高胃的消化能力,修復受損的胃細胞,維持胃動力,有助於防止胃內細菌。
記住,幽門螺桿菌怕芡實泡水。清晨喝芡實泡水有助於抑菌養胃,也有助於日常養生。
3.黃精水
黃精也是生活中常見的中葯。黃精性甜而扁,富含澱粉、胡蘿卜素和蛋白質。具有抗疲勞、增強免疫力、養胃的作用。定期飲用黃精水,可以改善胃的新陳代謝,排出慎沒胃內毒素和代謝廢物,保護胃型謹的健康,抑制胃內幽門螺桿菌,養胃。
記住:幽門螺桿菌怕黃精水,所以清晨一點喝有助於抑菌養胃,也有助於日常養生。

8. 丁香怎麼養,丁香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一、白丁香的種植方法丁香花喜歡陽光,耐陰耐寒耐旱,隔個兩三天澆一次水是完全沒問題的。不過要注意保暖,要是氣溫低於3℃,把花盆挪進來就行。二、白丁香的養殖方法 1、分株養殖,所謂的分株養殖就是把原來丁香花根際的小苗連根帶泥挖掘出來,另外種植到花盆中。一般在秋天的時候進行假植。假植就是移栽出來之後,定植在哪裡還不確定,為了使丁香花不會死亡,就暫時種植一段時間,以方便再次移植。其實從樺木市場中買回來的丁香花苗一般都是已經在假植狀態中了,只要買回去選一個好的地方栽種下去,就能繼續生長。 2、採用扦插養殖。取一到兩年健壯的丁香花枝條,插入泥土或沙中,等到新的枝條生根之後就可以重新栽種了,這樣一株新的丁香花就華麗誕生了。 3、壓條養殖。所謂的壓條養殖,就是將丁香花的枝條埋進濕潤的泥土中,注意,這時候的枝條和原來母體還沒有分離。等待到這個枝條生根了之後,再和母株割離。這個方法不僅需要時間滿滿等待(得花兩三個月的時間),而且技術含量還是有一點的,在壓條之前要給花枝做一個環狀剝皮的小手術,然後塗上生長素促使根部生長。養丁香花的注意事項: 1、選盆:丁香花的植株相對較大,根部較為健壯,應選擇較深的陶盆,方形或圓形都可以。盆的顏色最好是淺藍色或淺黃色,這樣和白色、紫色的丁香花更相配。 2、盆栽:方法選擇健壯的丁香小苗,在2~3月時上盆栽種。栽種前修剪一下根系,多保留一點須根,種植是要保證根系舒展,將土按實,讓土與根部緊密結合。然後澆透水就好。丁香花的養護方法 3、澆水:丁香花的適應性很強,養護方法相對粗放,平時只要注意及時除草,盆土幹了就澆水,不要積水,就可以正常生長。至於澆水的頻次,沒有嚴格的要求,幹了就澆。 4、溫度:丁香花喜歡溫暖濕潤的環境,原產於赤道雨林氣候,有一定的耐寒能力。最佳的生長溫度在15~20℃,當溫度低於3℃,植株會凍傷死亡丁香花喜歡充足的陽光,稍耐陰,所以注意將植株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養護。 5、翻盆修剪:丁香花每隔2~3年就要換一次盆了,將植株脫盆,修剪根系,將老根剪除,換上新的培養土,促進新根的生長。每年3月中旬丁香發芽之前,要對其進行修剪,將過密、瘦弱、病蟲枝剪掉,中截生長旺盛的枝條。落葉後,還可以進行一次整枝,以保樹冠圓整美觀,利於來年生長、開花。丁香花養殖注意事項 6、除草:每年的7、9、10月,要及時將丁香周圍的雜草清除,但不要用鋤頭翻上以傷害了香根,直接用手將雜草連根拔起。 7、修剪:栽種3~4年之後,丁香枝條老化,要對地上部分進行強修剪,即從離地面30厘米處截干,截干後很快就能長出健壯的枝條,使樹冠豐滿,第二年就可開出繁茂的花來。

9. 杭嘉湖一代、蘇州園林里常用那些水生植物。越詳細越好

睡菜
多年生落葉水緣植物。葉3全裂,中綠色,全緣。花白色,春季開放。株1123cm,冠徑30cm。
澤瀉
Alisma plantago-aquatica(Water plantain)
多年生落葉水緣植物。葉橢圓形,亮綠色,直立。圓錐花序鬆散,高於葉,花小,淡粉紅色至閂色,夏季開放。株高175cm,冠徑45cm。
沼芋
多年生落葉水緣植物或沼生植物。生長茂盛。先花後葉,葉橢圓形至卵形,亮綠色。佛焰苞純白色,內有穗狀花序,花小不顯著,春季開放。株高75cm,冠徑60cm。
地中海水鱉(蛙食草)
Hydro-charis morsus-ranae (Frogbit)
多年生落葉浮水植物。葉腎形,蓮癢狀,橄欖綠色。花小,白色,夏季開放。冠徑10crn。幼苗群居生長,直徑可達1m。
水芋
Calla palustris (Bog arum)
多年生落葉或半常綠水緣植物。植株開展。葉心形,具光澤,中綠色至暗綠色。佛焰苞較大,白色,春季開花。果實紅色或橙色。株高25cm,冠徑30cm。
寬葉慈姑
多年牛落葉水緣植物。葉彎曲,柔和綠色。花白色.夏季開放。株高1.5m,冠徑60cm。
睡蓮
睡蓮屬(Nymphaea)植物在靜水中生長茂盛,能發揮雙重功能,它們具有無與倫比的觀賞效果,水面浮葉產生的遮陰則畝抑制了藻類的生長,同時也為魚類繁衍生存提供了棲身之地。
萍蓬草
台灣萍蓬草繁殖力很強,它們的塊根非常粗壯堅硬,像牛骨一般,日本人稱它為河骨。
水芙蓉
水芙蓉是取其花朵般的造形而來的俗稱,正式名稱為大萍,屬天南星科多年生漂浮性植物,原產於熱帶和亞熱帶水域,喜歡日照溫暖的氣候。到了冬天,怕冷的大萍會枯黃凋萎,必須移入室內;而長年栽植在室內的植株則因為日照不足而長得小巧玲瓏,可用陶碗、玻璃缸、石盤培植。
大萍
大萍的花藏在叢生的葉腋中非常不明顯,常被誤認為是新萌發的嫩葉。如果生長環境適宜,大萍繁殖能力非常驚人,成熟的植株會萌生許多走莖,每一走莖又會萌發一株幼苗,所以撈起一朵大萍,就會牽連一大串大萍家族!大萍繁殖神速,往往在有限的栽植空間里,佔去大部分的水面,妨礙其他水生植物的生長,必須時常清除過剩的植株,將其送人或曬乾,絕不可隨手丟入河渠或池塘中,以免造成嚴重的雜草問題。
布袋蓮
除了大萍之外,漂流在水面的植物還有布袋蓮、槐葉蘋和浮萍等,其中,布袋蓮群集成洲、順水逐波的景象令人嘆為觀止。然而,夏日水池裡最耀眼的布袋蓮,卻被冠上〔惡草〕之名。原產於南美洲、雨久花科的布袋蓮,在上裂花瓣中央有黃斑和深紫藍暈,猶如鳳眼勾人,故又稱〔鳳眼蓮〕;葉柄基部有膨大的浮囊使植株得以漂浮,繁殖能力旺盛,常常覆蓋水面、阻塞渠道,〔惡草〕之名由此而生。在陽台、庭院或頂樓,可用水池、廢棄浴缸、木桶、陶器或玻璃水族箱培植,填入肥沃的田土或沖積土,灌滿清水,丟入布袋蓮分株即可。
鴨舌草
和布袋蓮同屬雨久花科的鴨舌草,是台灣原生的漂浮植物,花紫藍色,二至二十一朵成一串,通常在清晨開放,午後枯萎。雖然花朵生命短暫,但個體開花時間會錯開,故顯得花期很長,觀賞價值極高;比起艷麗的〔鳳眼蓮〕,鴨舌草顯得嬌小可愛,非常適合容器栽植,在有限的居家空間里,袖珍的體型也較不會給人龐雜突兀的感覺,是值得推廣的本土水生植物。雖然近年來野生數量較以往減少很多,但在鄉野田間的溝渠中,仍然可以發現成群的鴨舌草。
野慈姑
俗稱水芋,屬澤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三十至五十公分,總狀花序,花白色,三至五朵輪生,常生長在田邊淺水或泥地區域。
水丁香
俗稱水香蕉,蒴果長圓筒形如縮小的香蕉,高約二十至一百五十公分,柳葉菜科亞灌木狀草本植物,花黃色、四季開放,常見於溪流、池邊潮濕地。孫頃森
水龍
俗稱過江龍,柳葉菜科草本植物,花黃色,腋生,根定植於岸邊莖葉浮流於水面,看似漂浮植物,常是溪中魚兒休憩築巢的地方。
半邊蓮
因花如半邊蓮花而得名,高約四十公分,秋天開澹紫紅色小花,台灣全島可見,常長在水田邊的潮濕地上。
水竹葉
屬鴨跖草科一年生草本,高約十至二十五公分,葉狹披針形,形似竹葉,花單生於頂端葉腋,澹粉紅色,終年開放,常生長於潮濕的田埂、草坪或水溝邊乎皮。

雖非原創、但望採納!!謝謝!!

10. 水生植物的品種

根據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一般將其分為以下幾大類:挺水植物、浮葉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以及挺水草本植物。挺水植物:荷花 碗蓮 蘆葦 香蒲 茭白 水蔥 蘆竹 水竹 菖蒲 蒲葦 黑三菱等等浮水植物:睡蓮 鳳眼蓮 浮萍 萍蓬草 荇菜 慈姑 菱角 芡實 小浮蓮 主要是蓮科植物。沉水植物:苦藻 黑藻 金魚藻 狐尾藻 燈籠藻 眼子菜 刺藻 狸藻 主要是水草類挺水草本植物:美人蕉 梭魚草 千屈菜 再力花 水生鳶尾 紅蓼 狼尾草 蒲草 澤瀉 適於水邊生長的植物。 挺水植物挺水型水生植物植株高大,花色艷麗,絕大多數有莖、葉之分;直立挺拔,下部或基 部沉於水中,根或地莖扎入泥中生長,上部植株挺出水面。挺水型植物種類繁多,常見的有荷花、千屈菜、菖蒲、黃菖蒲、水蔥、再力花、梭魚草、花葉蘆竹、香蒲、澤瀉、旱傘草、蘆葦等。 浮葉植物浮葉型水生植物的根狀莖發達, 花大,色艷,無明顯的地上莖或莖細弱不能直立,葉片漂浮於水面上。常見種類有王蓮、睡蓮、萍蓬草、芡實、荇菜等。浮葉植物有:睡蓮、荇菜、水鱉、芡實等。 浮水植物如細葉滿江紅(AZollafiliculoides)或鳳眼蓮(Eichhornia crassipes),也能通過纖細的根吸收水中溶解的養分。 深水植物如萍蓬草屬(Nuphar)和睡蓮屬(Nw nphaea)植物,它們的根在池塘底部,花和葉飄浮在水面上,它們除了本身非常美麗外,還為池塘生物提供庇蔭,並限制水藻的生長。 漂浮植物漂浮型水生植物種類較少,這類植株的根不生於泥中,株體漂浮於水面之上, 隨水流、風浪四處漂泊,多數以觀葉為主,為池水提供裝飾和綠蔭。又因為它們既能吸收水裡的礦物質.同時又能遮蔽射入水中的陽光,所以也能夠抑制水體中藻類的生長。漂浮植物的生長速度很快,能更快地提供水面的遮蓋裝飾。但有些品種生長、繁衍得特別迅速,可能會成為水中一害,如水葫蘆等。所以需要定期用網撈出一些.否則它們就會覆蓋整個水面。另外.也不要將這類植物引入面積較大的池塘,因為如果想將這類植物從大池塘當中除去將會非常困難。 沉水植物沉水型水生植物根莖生於泥中,整個植株沉入水中,具發達的通氣組織,利於進行 氣體交換。葉多為狹長或絲狀,能吸收水中部分養分,在水下弱光的條件下也能正常生長發育。對水質有一定的要求,因為水質渾濁會影響其光合作用。花小,花期短,以觀葉為主。沉水植物,如軟骨草屬(Lagaro-siphon)或狐尾藻屬(Myriophyllum)植物,在水中擔當著「造氧機」的角色,為池塘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生長所必需的溶解氧;同時,它們還能夠除去水中過剩的養分,因而通過控制水藻生長而保持水體的清澈。水藻過多會導致水質混濁、發綠、並遮擋水生植物和池塘生物健壯生長所必需的光線。沉水植物有:輪葉黑藻、金魚藻、馬來眼子菜、苦草、菹草等。 水緣植物這類植物生長在水池邊,從水深23cm處到水池邊的泥里,都可以生長。水緣植物的品種非常多,主要起觀賞作用。種植在小型野生生物水池邊的水緣植物,可以為水鳥和其他光顧水池的動物提供藏身的地方。在自然條件下生長的水緣植物,可能會成片蔓延,不過,移植到小型水池邊以後,只要經常修剪,用培植盆控制根部的蔓延,不會有什麼問題。一些預制模的水池帶有淺水區,是專門為水緣植物預備的。當然,植物也可以種植在平底的培植盆里,直接放在淺水區。 喜濕植物這類植物生長在水池或小溪邊沿 濕潤的土壤里但是根部不能浸沒在水中。喜濕性植物不是真正的水生植物,只是它們喜歡生長住有水的地方,根部只有在長期保持濕潤的情況下,它們才能旺盛生長。常見的有櫻草類、玉簪類和落新婦類等植物,另外還有柳樹等木本植物。紅樹植物。 與其他植物不同,水生植物很少是單獨為了觀賞而種植的。幾乎所有的水生植物對於創建良好的生態系統都很重要,而良好的生態環境則是保持水體美觀的基礎。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合理平衡配置不同的水生植物來調節光線、氧氣以及營養水平,以便創造適於動物和植物都能繁榮生長的水生環境 典型植物 睡菜多年生落葉水緣植物。葉3全裂,中綠色,全緣。花白色,春季開放。株1123cm,冠徑30cm。澤瀉Alisma plantago-aquatica(Water plantain)多年生落葉水緣植物。葉橢圓形,亮綠色,直立。圓錐花序鬆散,高於葉,花小,淡粉紅色至閂色,夏季開放。株高175cm,冠徑45cm。沼芋多年生落葉水緣植物或沼生植物。生長茂盛。先花後葉,葉橢圓形至卵形,亮綠色。佛焰苞純白色,內有穗狀花序,花小不顯著,春季開放。株高75cm,冠徑60cm。 地中海水鱉(蛙食草)Hydro-charis morsus-ranae (Frogbit)多年生落葉浮水植物。葉腎形,蓮癢狀,橄欖綠色。花小,白色,夏季開放。冠徑10crn。幼苗群居生長,直徑可達1m。 水芋Calla palustris (Bog arum) 多年生落葉或半常綠水緣植物。植株開展。葉心形,具光澤,中綠色至暗綠色。佛焰苞較大,白色,春季開花。果實紅色或橙色。株高25cm,冠徑30cm 寬葉慈姑多年牛落葉水緣植物。葉彎曲,柔和綠色。花白色.夏季開放。株高1.5m,冠徑60cm。 睡蓮睡蓮屬(Nymphaea)植物在靜水中生長茂盛,能發揮雙重功能,它們具有無與倫比的觀賞效果,水面浮葉產生的遮陰抑制了藻類的生長,同時也為魚類繁衍生存提供了棲身之地 萍蓬草台灣萍蓬草繁殖力很強,它們的塊根非常粗壯堅硬,像牛骨一般,日本人稱它為河骨 水芙蓉水芙蓉是取其花朵般的造形而來的俗稱,正式名稱為大萍,屬天南星科多年生漂浮性植物,原產於熱帶和亞 熱帶水域,喜歡日照溫暖的氣候。到了冬天,怕冷的大萍會枯黃凋萎,必須移入室內;而長年栽植在室內的植株則因為日照不足而長得小巧玲瓏,可用陶碗、玻璃缸、石盤培植。 大萍大萍的花藏在叢生的葉腋中非常不明顯,常被誤認為是新萌發的嫩葉。如果生長環境適宜,大萍繁殖能力非常驚人,成熟的植株會萌生許多走莖,每一走莖又會萌發一株幼苗,所以撈起一朵大萍,就會牽連一大串大萍家族!大萍繁殖神速,往往在有限的栽植空間里,佔去大部分的水面,妨礙其他水生植物的生長,必須時常清除過剩的植株,將其送人或曬乾,絕不可隨手丟入河渠或池塘中,以免造成嚴重的雜草問題 布袋蓮除了大萍之外,漂流在水面的植物還有布袋蓮、槐葉蘋和浮萍等,其中,布袋蓮群集成洲、順水逐波的景象令人嘆為觀止。 然而,夏日水池裡最耀眼的布袋蓮,卻被冠上〔惡草〕之名。原產於南美洲、雨久花科的布袋蓮,在上裂花瓣中央有黃斑和深紫藍暈,猶如鳳眼勾人,故又稱〔鳳眼蓮〕;葉柄基部有膨大的浮囊使植株得以漂浮,繁殖能力旺盛,常常覆蓋水面、阻塞渠道,〔惡草〕之名由此而生。在陽台、庭院或頂樓,可用水池、廢棄浴缸、木桶、陶器或玻璃水族箱培植,填入肥沃的田土或沖積土,灌滿清水,丟入布袋蓮分株即可。 鴨舌草和布袋蓮同屬雨久花科的鴨舌草,是台灣原生的漂浮植物,花紫藍色,二至二十一朵成一串,通常在清晨開放,午後枯萎。雖然花朵生命短暫,但個體開花時間會錯開,故顯得花期很長,觀賞價值極高;比起艷麗的〔鳳眼蓮〕,鴨舌草顯得嬌小可愛,非常適合容器栽植,在有限的居家空間里,袖珍的體型也較不會給人龐雜突兀的感覺,是值得推廣的本土水生植物。雖然近年來野生數量較以往減少很多,但在鄉野田間的溝渠中,仍然可以發現成群的鴨舌草。 野慈姑俗稱水芋,屬澤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三十至五十公分,總狀花序,花白色,三至五朵輪生,常生長在田邊淺水或泥地區域 水丁香俗稱水香蕉,蒴果長圓筒形如縮小的香蕉,高約二十至一百五十公分,柳葉菜科亞灌木狀草本植物,花黃色、四季開放,常見於溪流、池邊潮濕地。水龍俗稱過江龍,柳葉菜科草本植物,花黃色,腋生,根定植於岸邊莖葉浮流於水面,看似漂浮植物,常是溪中魚兒休憩築巢的地方。半邊蓮因花如半邊蓮花而得名,高約四十公分,秋天開澹紫紅色小花,台灣全島可見,常長在水田邊的潮濕地上。 水竹葉屬鴨跖草科一年生草本,高約十至二十五公分,葉狹披針形,形似竹葉,花單生於頂端葉腋,澹粉紅色,終年開放,常生長於潮濕的田埂、草坪或水溝邊。 市場需求 自2000年以來,國家制定並出台了一系列恢復、保護濕地的政策,城市中親近自然、 回歸自然的水景設計也得到人們的喜愛和推崇。這些都是導致水生植物銷售火爆的原因。「今年水生植物市場太火了,二三月份人們生產的10多萬株水生花卉就被訂購一空,還推掉了10多份訂單。有些農戶現在已經開始預訂明年的訂單了。」說這話的是北京水天園藝公司經理鄒秀文。北方是這樣,南方水生市場如何呢?從南京藝蓮苑、寧波蓮苑等企業得知,他們生產的水生植物也和北京一樣,年初就已銷售一空。業內人士表示,荷花、睡蓮、花葉水蔥、千屈菜、梭魚草、花葉鳶尾、花葉菖蒲、花葉蘆葦、花葉魚腥草和水燭,是近年熱銷十大水生植物品種。而荷花、睡蓮、千屈菜、梭魚草、花葉水蔥是南北方綠化工程用量最多的水生植物品種。市場需求方面,耐深水的大中型荷花一直都很緊俏。市場銷售的荷花大多耐水深0.8至1米,而能耐水深1.5米以上的深水品種還幾乎沒有。中國花協荷花分會會長王其超說,在東北和雲南已經發現了耐水深1.8至2米的野生深水荷花,一些企業正在進行人工育種,相信幾年後市場可以見到。深水荷花將是未來水生植物市場的新亮點。南京藝蓮苑董事長丁躍生更看好小型睡蓮、碗蓮切花和睡蓮切花的市場。現在,該公司正著手選育上述品種。北京懷柔軍神園藝場經理王正印認為,微縮水生植物組合盆栽是拓寬水生植物銷售的最佳渠道。廣州陳村出售的一種浮葉與挺水植物組合的盆栽銷售就很火爆。他說:「明年人們將嘗試推出100盆用不同葉色水生植物搭配的組合盆栽。」王其超則表示,選育出一年四季都可開花的荷花品種,是進軍家庭市場的捷徑。已選育出的冬荷系列『冬紅花』、『鬧霜』、『雪裡紅花』,在南方可四季開花,花期達一周左右。在北方,國慶節也能觀賞到荷花,市場前景很不錯。隨著生產量和使用量的同步上漲,水生植物價格呈下跌趨勢。據寧波蓮苑總經理張秋君介紹,水蔥、千屈菜、梭魚草已從前幾年的幾十元/株降到現在的一兩元/株,但景觀效果好、不易繁殖的德國鳶尾、雨久花等品種的價格一直高居不下。他認為使用量、生產量增大的水生植物,價格必然下跌。在市場調控下,水生植物價格正在日趨合理化。 我把你需要的 都弄了出來 詳情看這里 http://ke..com/view/148900.htm 希望我可以幫到你啊 望採納~~~~嘿嘿

熱點內容
楊紫七夕戀情 發布:2025-08-02 19:57:57 瀏覽:237
藝景盆景 發布:2025-08-02 19:32:45 瀏覽:135
天竺牡丹花語 發布:2025-08-02 19:29:37 瀏覽:377
我就是一朵小菊花 發布:2025-08-02 19:29:36 瀏覽:511
水蘇花花語 發布:2025-08-02 19:25:52 瀏覽:16
畫荷花林 發布:2025-08-02 19:24:28 瀏覽:832
刺愧花花語 發布:2025-08-02 19:23:07 瀏覽:347
謝人惠梅花 發布:2025-08-02 19:23:00 瀏覽:833
漯河蘭花碗 發布:2025-08-02 18:57:22 瀏覽:689
櫻花怪在哪打 發布:2025-08-02 18:41:02 瀏覽: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