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百合施肥
『壹』 南美為啥金百合花不開花
導致百合不開花的原因很多。1、光照不足:百合花長期見光不足,生長在陰暗的環境中,無法合成歲判養分,難以正常開花。2、水濕爛根:一旦澆水過多,會造成根部積水,也會爛鎮羨根難開花。3、缺少養分:百合花如果施肥不足,缺少養分,也難以開花。4、其他原因:種球太小、沒有低溫春化也會導致不開花。
一、光照不足百合花到了花期不開花,可以考慮一下是不是光照不足的原因。百合生長開花需要光照來支撐,如果長期養在陰暗缺光的位置,正常的光合作用無法進行,無法合成養分,難以正常開花。可將百合花養在光線足的地方,生長期每天見光6小時以上,促使見光合成養分,能利於開花。
二、水濕爛根百合花耐不住水濕,一旦給它澆水太多,可能在土壤中造成積水,使根部無法呼吸,也會限制生長,導致難以開花。給百合花適量澆水,保持見干見濕,避免過多積水,水多時需及時排水控水,必要時去掉爛根。
三、缺少養分百合花如果施肥不足,缺少養分的話,也會導致難開花。可以在百合花期前施次磷鉀肥,保證好養分,促使開花。
四、種球問題百合花種球的質量會影響到生長、開花,如果種球過小,品質不好的話,後期養護也難以開花。需挑選個頭充實、飽滿的種球,篩除掉過小的種球。
五、沒有春化百合花種球萌芽前,如果沒有經過低溫春化的過程,也難促使花芽分化。御雀拍在春化這段時間,需將周邊的溫度降低到5℃以下,促使正常春化,促進後期開花。
『貳』 種植盆栽百合如何施肥
國外一些栽培者認為,百合對氮、鉀肥需要較大,生長期應每隔10~15天施沃葉平衡肥一次,而對磷肥要限制供給,因為磷肥偏多會引起葉子枯黃。
花期可增施1~2天沃葉高磷肥。為使鱗莖充實,開花後應及時剪去殘花,以減少養分消耗,澆水只需保持盆土潮潤,但生長旺季和天氣乾旱時須適當勤澆,並常在花盆周圍灑水,以提高空氣濕度。盆土不宜過濕,否則鱗莖易腐爛,盆栽百合花每年換盆一次,換上新的培養土和基肥。此外,生長期每周還要轉動花盆一次。不然植株容易偏長,影響美觀。
不論白百合或是金百合,都具有抗寒、喜光、耐肥、畏濕的特性,適宜生長的溫度為12~18℃。在冬天即使氣溫降至3~5℃亦不會冷死。
如果缺乏陽光,長期遮陰就會影響正常開花。但它們對地域的適應性較廣,南北各地都可地種或盆栽。因它屬球根植物,可用種頭直接播種,要求深播至六七厘米,以便側根能夠深扎,盡量多吸收養分。所需的植料以沙質壤土為好,不宜用粘土和石灰土之類。如果用了塘泥種植,也要適當摻入一些河沙和木炭碎,使植料疏鬆透氣才能適時開花。
『叄』 金百合怎麼養,
百合花品種很多,現觀賞栽培的多是人工雜交種,主要有亞洲百合、麝香百合和東方百合3個種系。近年流行的切花品種多數是從荷蘭、日本進口的。如麝香百合,又名鐵炮,花期6—7月,株高75—90厘米,葉短而厚實,每株花蕾3—4朵,花色乳白色,喇叭形,花朵多,價格亦高。麝香百合喜涼爽潮濕環境,日光充足的地方、略蔭蔽的環境對百合更為適合。忌乾旱、忌酷暑,耐寒性稍差些。生長、開花溫度為16—24℃,低於5℃或高於30℃生長幾乎停止,10℃以上植株才正常生長,超過25℃時生長又停滯,冬季夜間溫度低於5℃持續5—7天,花芽分化、花蕾發育會受到嚴重影響,推遲開花甚至盲花、花裂。麝香百合喜肥沃、腐殖質多深厚土壤,最忌硬粘土;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為好,土壤pH值5·5—6·5。
二、繁殖方法
百合繁殖有分球繁殖,鱗片扦插、播種繁殖和組織培養等方法。
分球繁殖:地下部鱗莖或接近地面的莖節上會長出許多新鱗片,讓其長大後剝下貯藏或直接盤栽。一般每球栽1年後可分生1—3個或更多小球。小球在秋季收獲後用沙藏至第二年春天種植,也可當年秋植於深土。
鱗片扦插:將花期的成熟莖切成小段的鱗莖陰干,或剝下鱗片埋於沙中,插後30天,自葉腋間長出球莖,再培育成小鱗莖。在4—5月進行下種,扦插深度以頂端略露為宜。一般春插經2—4個月後,大部分鱗片可生根發葉,長出小鱗莖,此時可移植盆栽或露地種植。
播種繁殖:播種前種子放在燈光前,揀出胚發育充實的種子供播種,發芽適溫為12—15℃,15℃以上種子發芽快,但幼苗瘦弱,低於5℃不發芽;25℃以上使種子休眠,不發芽。春、秋季均可播種,播後覆土,0·5—1厘米,約20—30天子葉出土。春播苗,秋季栽植,經2—3年後才開花。
組織培養:利用百合花的不同部位,如花絲、花柱、子房、鱗片基部的腋芽組織培養成試管苗,然後移植於苗床護理長大,供生產種球。
三、栽培要點
1、肥水管理:麝香百合在華南溫暖地區可露地栽培,或盆栽、大棚等方式。露地或大棚栽培百合,地栽應選擇氣候冷涼、濕潤通風及半蔭環境,最忌連作地,以選新地種植為好。肥沃、透氣性好、土層深厚的沙壤土。在種前深耕1—2次,施足基肥,畝施腐熟優質農家肥2500—3000公斤,花生麩50公斤,骨粉25公斤,草木灰200公斤,磷肥和鉀肥各30公斤,深翻30厘米,細碎、疏鬆泥土,整成壟高20—25厘米,壟面寬80厘米,壟底寬30—40厘米,溝深25厘米。植前要進行土壤消毒。
百合花露地種植適期為8—9月。盆栽宜在9—10月。盆栽培養土用腐葉土、粗沙、菜園土按3∶2∶5比例混合而成,可施適量草木灰、腐殖雞屎、鴿屎、豬屎,或施3—5克復合肥。露地大球種,種植深度為12厘米,株行距為10—15厘米×20厘米,定植後土壤應保持濕潤,20—30天新芽破土。盆植底用粗沙或煤渣塊鋪墊3—4厘米厚作排水層,宜用深盆,盆口徑20—25厘米花盆可種2—3個球。盆植或箱植盡可能放置涼爽環境下管理,也可用遮光網或草簾遮陽避直射陽光,並適當澆水,乾乾濕濕為宜。高溫乾旱或春夏乾旱時,要鋪設稻草防止乾旱,保持土壤濕潤,畦溝應灌水1—2次或噴一次透水。苗期及剪花後適當控水,防土溫過低和水分多而使鱗莖腐爛。注意通風,使幼苗生長健壯。秋季高溫季節,每天中午向葉面噴水2—3次,以防土溫超過30℃而影響生長。
栽後20天追肥2—3次。生長期每隔15天施一次,以腐熟花生麩液肥為宜,或施合成肥或尿素,每100平方米1—1·5公斤,氧化鉀—氧化鎂的硫酸鹽1—2公斤。在2—3月和花後要各施合成肥,忌施含氟和鹼性肥,否則易發生燒葉。若發現缺鐵現象,應及時噴0·2%—0·3%硫酸亞鐵溶液。現蕾至開花期,每15天噴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一次,剪花後要追肥1—2次富含磷鉀的速效肥。盆栽自2—7月之間,每2個月施一次肥,用肥與露植相同。盤口徑20厘米,盤施用量約5克,施後要淺松盤土,將肥混入盤土。可用漚過的洗米水兌水根施,還可施0·1尿素、花卉專用肥液,每月施2次。冬季溫度降至5—8℃每月施1次,低於5℃停止施肥,以待溫度回升再施。2月下旬至3月初在盤邊表土施8—10克過磷酸鈣或骨粉。現蕾至開花每月施2次0·2%磷酸二氫鉀、少量硼砂、硝酸鎂等或花卉專用肥根施壯花肥,花期不宜施用,花後可每月薄施2次營養液肥,可保莖葉翠綠,促地下新鱗莖生長。
2、花期調控:
①促成栽培。11月翌年2月上旬開花。用中球先在13℃處理2周(14天),再在3℃下處理4—5周(28—36天),這樣可在11—12月開花。如要求1—2月開花,可先在13℃處理2周,以8℃處理4—5周(28—36天),這時定植後夜間溫度較低,應加溫保持15℃左右即可。
百合在促成栽培中,當花芽長到1—2厘米時,如光照不足,容易發生消蕾現象。消蕾常發生在10月底至翌年3月中旬,可通過人工照明補光,方法是每8—10平方米懸掛一盞40瓦高壓鈉燈,或普通防水白熾燈,補光始期由花芽0·5—1厘米前開始加光一直持續到採收為止。溫度16℃條件下,大約維持6周光照,每天從夜間8時至翌晨4時,對防止消蕾、提早開花和提高切花品質效果甚佳。
②光溫控制。為獲得優質百合切花,適宜的光溫條件非常重要,尤其在花芽分化和發育期,如麝香百合花芽分化適溫為15—20℃,此時若小於10℃或大於30℃,生長較慢,極易發生裂萼現象。亞洲百合在蕾後若出現低溫會發生消蕾現象,光照不足也會消蕾。生長過程中,以白天溫度21—23℃,夜間溫度15—17℃最好。促成栽培的鱗莖必須通過7—10℃低溫貯藏4—6周。生長初期控制低溫(9—13℃)有利發根。但強光的月份,應用50%遮光網遮蔭至開花,以免溫度超過30℃而造成花莖過短,花朵品質下降。
四、病蟲害防治
百合花病蟲害較多,百合主要病害有炭疽病、根腐病、灰霉病、立枯病、鱗莖爛病等,發病初期應立即拔除病株,用50%多菌靈500—600倍液噴施或灌根,50%代森銨300克混合使用。栽種時應選健康種球及抗病品種,栽前對土壤和種球要嚴格消毒,實行輪作,栽後定期噴施波爾多液預防發病。對於炭疽病用75%百菌清800倍、50%炭疽福鎂可濕性粉劑500倍,每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灰霉病發病初期用80%代森錳鋅500倍,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75%百菌清800—1000倍或1%波爾多液,每隔10天噴1次,連噴2—3次。立枯病發病初期清除病葉,用1%等量波爾多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每7—10天噴1次,連噴3—4次,有防治效果。鱗莖腐爛病在栽種前,可用0·5%五氯硝基苯拌種,可達預防病害發生,發病初期可澆灌50%代森銨300—500倍液或噴施。有蚜蟲、蠐螬危害,可用50%敵敵畏乳油1000倍噴施,或20%殺滅菊酯乳劑1000倍液防治。
『肆』 金邊劍蘭的資料
要看你說的金邊劍蘭是什麼,是金邊虎皮蘭還是金邊龍舌蘭。 虎尾蘭又稱虎皮蘭、千歲蘭,為百合科虎尾蘭屆多年生草本觀葉植物。虎尾蘭地下部具有韌旬的根狀莖,無莖。葉簇生,肉質線狀披針形,硬革質,直立,基部稍呈溝狀;暗綠色,兩面有淺綠色和深綠相間的橫向斑帶,稍被白粉。總狀花序,花白色至淡綠色,有一股甜美淡雅的香味;花期春夏季。常見栽培的品種有: 金邊虎尾蘭:形狀似虎尾蘭,但葉緣鑲有金黃色的闊斑帶。 短穗虎尾蘭:為矮生種,株高約10—20厘米,為金邊虎尾蘭的突變種,葉片短而寬,迴旋重疊生長。 蔥葉虎尾蘭:亦稱柱葉虎尾蘭。葉呈圓筒形,整葉上下粗細差不多,端稍尖細,葉面有縱走的淺凹溝狀,每葉獨立生長。 虎尾蘭原產十乾旱的非洲及亞洲南部,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它 適應性強,性喜溫暖濕潤,耐乾旱,喜光又耐陰。對土壤要求不嚴,以排水性較好的砂質壤土較好。其生長適溫為20一30℃,越 冬溫度為10℃。 虎尾蘭可用分株和扦插繁殖。每年春季?祿厴?蠼岷匣慌?進行分株,即將全株從盆中脫出,去掉舊培養土,露出根莖,並 沿其走向分切為數株,使每株至少含有3—4枚成熟的葉片,然後 分別用新培養土上盆種植。扦插繁殖材料為葉片(即葉插),在氣 溫15℃以上均可進行。將成熟的葉片橫切成7—8厘米長片段,作 為一插穗,稍晾乾後插於河沙中。扦插時注意不要倒插;保持一定的濕度,但也不宜過濕,以免腐爛。一個月左右可從切口部長 出不定芽和不定根,長成新的植株。金邊及斑葉品種利用葉插繁 殖出的小苗為綠色苗,金邊及斑小陵狀消失,降低了觀賞價值,所 以這些品種不宜用葉插繁殖,只能用分株繁殖。 虎尾蘭盆栽可用腐葉土和園土等量混合並加少量腐熟基肥作 為基質。它在光線充足的條件下生長良好,除盛夏須避免烈日直 射外,其它季節均應多接受陽光;若放置在室內光線太暗處時間 過長,葉子會發暗,缺乏生機。此外,如長期擺放於室內,不宜 突然直接移至陽光下,應先移在光線較好處,讓其有個適應過程 後再見陽光,以免葉片被灼傷。澆水要適量,掌握寧干勿濕的原 則。平時用清水擦洗葉麵灰塵,保持葉片清潔光亮。春季根頸處萌發新植株時要適當多澆水,保持盆土濕潤;夏季高溫季節也應 經常保持盆土濕潤;秋末後應控制澆水量,盆土保持相對乾燥,以 增強抗寒力。它對肥料要求不高,生長季每月施1—2次稀薄液肥, 以保證葉片蒼翠肥厚。 虎尾蘭葉片堅挺直立,葉面有灰白和深綠相間的虎尾狀橫帶 斑紋,姿態剛毅,奇特有趣;它品種較多,株形和葉色變化較大, 精美別致;它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是一種堅韌不拔的植物,栽 培利用廣泛,為常見的家內盆栽觀葉植物。適合布置裝飾書房、客 廳、辦公爽答場所,可供較長時間欣賞。 金邊龍舌蘭 別名:金邊蓮、龍舌蘭、金邊假菠蘿 學名:Agaves America var.marginata-aurea 科屬:龍舌蘭科>>龍舌蘭屬 原產地:原產美洲的沙漠地帶 形態特徵:多年生常綠草本。莖短、稍木質。葉多叢生,長橢圓形,大小不等,小者長145~25cm,寬5~7cm,大者長可達1m,質厚,平滑,綠色,邊緣有黃白色條帶鑲邊,有紫褐色刺狀鋸齒。花莖有多數橫紋,花黃綠色,肉質;雄蕊6,花葯丁字形著生;子房3室,花柱鑽形。蒴果長橢圓形,胞間開裂。種子多數,扁平,黑色。花期夏季。 生物特徵:金邊龍舌蘭為一栽培品種,其性喜陽光充足,富含有機質的,肥沃的微酸性土壤。較耐乾旱和瘠薄,忌澇,較耐寒冷,生長適溫為22-30℃。常用分株和播種繁殖。分株,在早春4月換盆時進行,將母株托出,把母株旁的櫱芽剝下另行栽植。播種,通過異花授粉才能結實,采種後於4-5月播種,約2周後發芽,幼苗生長緩慢,成苗後生長迅速,10年生以上老株才能開花結實。盆栽常用腐葉土加粗沙的混合土。生長期每月施肥1次。夏季增加澆水量,以保持葉片翠綠柔嫩,遇烈日時,稍加遮陰。入秋後,龍舌蘭生長緩慢,應控制澆水,力求乾燥,停止施肥,適當培土。
『伍』 金百合花掉葉子,枝頭耷拉下來,枝幹感覺有水,剪開枝頭發黑,
金百合掉葉子,枝幹發黑,應是根系腐爛。需停止澆水、不可施肥,保持盆土微版潮,放置室內冷涼處;翌年權春季可重新萌發新枝,逐漸恢復。
一般不論白百合或是金百合,都具有抗寒、喜光、耐肥、畏濕的特性,適宜生長的溫度為12~18℃。在冬天即使氣溫降至3~5℃亦不會凍死。金百合,又名百合蒜。屬於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自然花期7~8月。若冬季盆土過濕,球根完全腐爛,則會導致植株乾枯死亡。
『陸』 金百合怎麼養
金百合的繁殖方式
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均可,珠芽繁殖。
鱗片繁殖
秋季採挖鱗莖,剝取里層鱗片,選肥大者在1:500的苯菌靈或克菌丹水溶液中浸30min,取出,陰干,基部向下插入苗床內,第2年9月挖出,按行株距15cm×6cm移栽,經2-3年培育可收獲。亦可採用育苗箱育種。
小鱗莖繁殖
採收時,將小鱗莖按行株距15cm×6cm播種,經2年培育可收獲。珠芽繁殖:夏季採收珠芽,用濕沙混合貯藏於陰涼通風處,當年8-9月播於苗床上,第2年秋季地上部枯萎後,挖取鱗莖,按行株距20cm×10cm播種,到第3年秋採收,較小者再培育1年。
可用播種法,鱗片扦插法,子球繁殖法等。
(一)播種繁殖
1.採收種子:百合授粉後10~15天,子房開始膨大,經60~150天果成熟開裂前即可採收。
2.第二年春,氣溫超過30℃時播種
3.播種土用二份肥沃壤土,一份粗砂和一份泥炭土,每立升中加入過磷酸鹽1克。
4.播種後根據發芽的快慢覆土,6個月後即可開花。
(二)鱗片扦插
1.鱗片扦插不受季節限制,待鱗莖老熟掘出3~4年鱗莖,放置通風處吹乾,剝下肥大鱗片。
2.木製的沙床、淺盆內將鱗片插入2/3~4/3,插後保溫遮陽,經45~120天後可形成小鱗莖。
(三)子球繁殖法
1.當接近地面的莖節長出小子球,小心摘下。
2.每個子球可繁殖一株植株。
『柒』 百合花的資料
『捌』 玫瑰花的資料有哪些
一般來說以顏色分種就是五大種——紅 黃 白 黑 藍。其他種類的玫瑰許多都是在基礎玫瑰改良而來的新品玫瑰。
一、紅玫瑰:最常見的玫瑰是紅衣主教、薩曼莎、達拉斯、超級紅等。
薔薇屬植物,第一種花色呈花鮮紅色、後三種花色深紅色,並帶絨光,花形非常優美,瓣質硬,葉片墨綠色,質厚。枝硬挺,刺多。
二、白玫瑰:是薔薇屬植物,顏色程白色,形似薔薇和月季,高心卷邊,花形優美,花梗、枝條硬挺、多刺。
三、黑玫瑰:是薔薇屬植物,花型規則美觀,花型稍小,厚厚花瓣上黑色中透著紅色,紅色中又透著黑色,有種厚厚的絨感,給人以華貴神秘之感。
四、黃玫瑰:是薔薇屬植物,枝較細長,多刺,花色呈黃色有紅暈。
五、藍玫瑰:是薔薇屬植物是一種轉基因的玫瑰品種,高1-2米,枝條粗壯圓柱形。有短粗的鉤狀皮刺或無劉。花色呈藍色。
六、玫瑰花根據樹型可以分為7大系、中型花;、大輪花、迷你玫;、蔓性玫瑰;、半蔓性玫瑰;、現代灌木玫瑰;、英國玫瑰。
七、玫瑰花根據花型可以分為10大系:平開型;、開杯型;、深杯型;、叢生;、四分叢生;、單瓣;、半重瓣;、劍瓣;、半劍瓣;、單瓣環抱。
還有一些珍稀的玫瑰品種。如 路易十四、咖啡、Unison、朱麗葉、和音、焰、桃香、Neptune、、伊豆舞、、Ondina、About face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