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畫玫瑰花油畫
Ⅰ 油畫玫瑰花的畫法
很多人對於油畫都有一點的了解,那麼油畫玫瑰花怎麼畫呢,我們一起來學習學習!
第一步,首先我們用紫色和黃色畫出玫瑰花心。
第二步,接著我們再用橘粉色和綠色畫玫瑰花的外圍部分。
第三步,接著我們用白色來調和這些顏色,並用白色將玫瑰花瓣的立體性畫出來。
第四步,最後我們深綠和淡綠來畫玫瑰花的葉子。然後就大功告成了!
延伸閱讀:風景油畫的技法要點
風景油畫是以自然景物為描繪對象,用油畫材料進行繪畫創作.稱為風景油畫,早期的繪畫並沒有這一獨立的門類,風景油畫只是在一些人物畫中以背景或陪襯的形式出現。直至文藝復興以後的16世紀,風景油畫才作為獨立的繪畫體裁出現於歐洲畫壇,並得到極大發展。下面說說風景油畫的技法要點。
空間距離的表現方法是根據形體的透視原理和空氣色彩的透視變化,表現景物之間的遠近層次關系。首先要處理好畫面的透視關系。
畫者對基本的透視原理要掌握,如平行透視、成角透視等變化規律要懂得運用,學會處理視平線和景物的關系;其次要理解運用色彩透視規律。概括來說距離越近,色彩的純度越高,明暗對比越強,冷暖對比越明確 ,且前面的色彩比遠處的'色彩要暖。
此外空氣層也有一定的色素,越遠的景物,越失去它本來的面目,而與天空的色調接近,成為一片淡藍色。還可以利用主次、濃淡和虛實加強空間感,在表現手法上有意識地將主要與次要、虛與實結合起來處理。前面的、主要的景物可畫得實、濃一些,反之要虛、淡。這樣不但表現出畫面的情趣,也增強了空間感。
空間層次的表現,關鍵在於處理好近、中、遠三個層次的景物。我們要學會面對復雜的景物,有意識地進行組織,將景物加以歸納,運用透視、色彩知識及各種處理手法,如水彩畫特有的干濕畫法及技法表現中的虛實關系,力求層次分明。
Ⅱ 終身未娶的大師,卻一代因一幅畫被法國藝術圈「封殺」!
他著名的有《波依特的四個女兒》、《卡羅勒斯·杜蘭肖像》、《少女與玫瑰》、《亨利·懷特夫人》和《維克三姐妹》等。
因為他是美國人的後裔,所以他的名字被寫入美國繪畫史上。
但他又是常居倫敦,是英國皇家水彩畫家協會的會員、皇家蘇格蘭美術院院士,因而在英國水彩畫史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薩金特自畫像
約翰·辛格·薩金特(John Singer Sargent,1856—1925),美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著名的肖像畫家。
他一生熱衷於繪畫藝術事業,終身未娶,無視世俗的浮榮,一心一意沿著自己的藝術道路前進。
薩金特一生創作了大約900幅油畫、2000多幅水彩畫和無數的炭筆素描,其中400多幅肖像畫,另說600百到700百件,幾乎無一雷同。
薩金特的一生主要是在歐洲活動。
他獲得無數的榮譽,其中包括劍橋、牛津、耶魯等各大學的榮譽學位。事實上,除了上述之外的榮譽皆被他婉拒,如1907年的騎士封號和1918年的英國皇家美術學院院長一職等。
薩金特1856年1月12日出生於佛羅倫薩。
他的父親是美國費城的著名醫生,母親是費城一家富有的皮革商的女兒,是個水彩畫家,早年在歐洲旅遊使她愛上了義大利。
婚後勸其丈夫放棄在美國的行醫職業,與她一起泛遊歐洲各地,過一種居無定所的自由生活。薩金特就是在旅居佛羅倫薩時誕生的。
得益於母親的熏陶,薩金特自幼喜愛繪畫,他14歲時進佛羅倫薩美術學院學習。
1874年,薩金特考入法國高等美術學院學習繪畫。
薩金特結識了法國藝術家保羅·塞薩爾·埃勒,在埃勒的引見下,薩金特見到了藝術大師埃德加·德加、克勞德·莫奈、詹姆斯·阿伯特·麥克尼爾·惠斯勒等人。
他早期作品主要受印象主義風格的影響,後來又學習西班牙畫家委拉斯貴支的風格,薩金特後來的肖像畫受到委拉斯貴支和哈爾斯繪畫的很大影響。
在薩金特的肖像畫中,許多地方可以看到用較稀的顏料所畫出的長筆觸。薩金特的畫像,顏色和光線的處理非常微妙。
約翰·辛格·薩金特 :康乃馨、百合與玫瑰花
1885年 布面油畫
畫作《康乃馨、百合與玫瑰花》是畫家薩金特創作於1885年的一幅油畫。
現由倫敦泰德畫廊收藏。這幅油畫是他精心製作的傳世經典作品,描繪了孩子在花叢中點燈籠的情景。
畫最具有魅力的是畫面千變萬化的豐富色彩,令人賞心悅目,雖然重視色彩的表現,但花的形狀歷歷可見,豐富的色彩和花的芬芳融為一體。
畫描繪了兩個身著白衣的小孩正在白天照亮紙燈,他們在花園里散落著粉紅色的玫瑰花,黃色的康乃馨和高大的白百合在他們身後。
這幅畫以綠色葉子為主,沒有水平線或其他水平線給人以深度感。
畫的兩個主題是插畫家弗雷德里克·巴納德的女兒—薩金特的朋友。多莉,已經11歲了,波莉,已經7歲了。
他們被選為金發,取代了薩金特的原始模型,弗朗西斯戴維斯小米的5歲女兒,黑發凱瑟琳。
這個標題來源於約瑟夫·馬辛吉的一首流行歌曲「葉牧人告訴我」。
這是一個三人男聲的牧歌樂隊,提到了弗洛拉穿著「頭戴花環,頭戴花環,康乃馨,百合,百合,玫瑰「。
我們看到,在如詩的畫面里佇立著兩個天使般的小女孩。
她們帶著天真的夢想正小心翼翼地把燈籠掛在花枝上,燈籠為鮮花抹上一層溫暖的光芒,於是,嬌艷的花朵變得沉默而高貴,柔和而純美。
燭火柔軟的光芒也為兩個孩子籠上一層溫暖的光芒,映襯出女孩活潑健康的臉龐。
此刻,人與自然圓融無間地在這個生生不息的生命空間中交流了。
當我們站在孩子們的身後,注視著她們的天真時,我們能感覺到自然與天性、心靈與純潔、人與天地,原來是如此的和諧一體。
薩金特在彩色攝影發明之前,就發現了傍晚時分光線的神奇魔力。
在暮色時分,天光漸暗,草地被鬱郁的藍色籠罩著,日式燈籠散發出暖紅的光芒。
在自然光和人造光的光線比達到平衡之時,花草和女孩沐浴在這種魔力的光線中,一半冷,一半暖,微妙的均衡。
這種對色彩的運用有明顯的印象派風格。
畫家薩金特並非印象派成員,但他非常善於用光線表現顏色多層次的內涵,作品總有一種妙不可言的詩意。
薩金特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活躍在歐美兩地的優秀人像畫家,同時也是一位卓越的水彩畫大師。
他的水彩畫肖像充分顯示了他的才華,色調明亮,用筆高度洗練,對人物性格的刻畫在面部表情上清晰可見。
他所畫的人像生動逼真,對於光與形的處理,也非一般畫家所能及。他遵從美的需求,永遠保持著技法的新鮮,引人入勝。
一直以來,作為活躍於歐美的著名肖像畫家,薩金特以豐富的常識和教養,出入於上層社會,為名流貴婦們畫了許多精美的肖像畫,宛如旋轉於藝術舞池中的華爾茲舞者。
他那傳神的造型、漂亮的色彩、嫻熟的筆法和華麗的畫風為他帶來了滾滾財源和巨大的聲望。
但天有不測風雲,1884年,薩金特的肖像畫《X夫人》在法國遭到強烈的抨擊,一怒之下,他離開了巴黎,定居倫敦。
在倫敦的鄉村裡,他研究了莫奈一系列乾草堆繪畫。
受到莫奈啟發,他實驗出一種新的著色與描繪光的技法,他在英國鄉村的繁茂綠意中專注表達光線與色彩,重新喚起對水彩畫的興趣。
後來他曾為波士頓公共圖書館作壁畫。
薩金特的肖像畫《X夫人》
薩金特也是位極其嚴肅的藝術家。
他強調畫家要始終保持敏銳的觀察力,要在畫面處理上大膽捨去一切不必要的東西。同時,薩金特也對自己的作品常感不滿。
特別是晚年時,盡管他的藝術倍受贊賞,他卻並不在意,仍然反復探求。
1924年,薩金特在紐約舉辦個展時,他甚至都不願去多看一眼。1925年4月15日,就在船隻開往波士頓的前三天,薩金特在睡夢中因心臟病發作在倫敦去世,享年六十九歲。
Ⅲ 電影《十二生肖》中的《玫瑰花》真的有這幅畫嗎
沒有這幅畫,這幅畫是杜撰出來的,是虛構的。
《十二生肖》劇情簡介:
當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致使大批珍貴文物流落海外,其中四尊十二生肖獸首最引人關注,不僅惹出國內外的廣泛爭論,更有收藏家開出天價競拍這幾尊珍品。當然,其間不乏姦邪的文物販子,試圖通過偷盜的手段獲取寶貝。以此為契機,正在度假的國際大盜JC(成龍飾)隆重登場。
JC背後有一支Simon(權相宇飾)、David(廖凡飾)、Bonnie(張藍心飾)等人共同組成的超專業團隊,他們一同遠赴巴黎,尋求國寶鑒定專家Coco(姚星彤飾)的幫助。
經過周密細致的准備,JC等人一步步逼近重兵把守的獸首,而圍繞珍寶不可避免爆發連番驚險火爆的打鬥與追逐。在這一過程中,JC似曾被利益和金錢泯滅的愛國之心漸漸蘇醒。
(3)世界名畫玫瑰花油畫擴展閱讀:
主要人物:
1、JC
為領取國際文物販子勞倫斯開出的巨額獎金,也在積極尋找「圓明園」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後四個獸首。
在尋寶過程中,他與中國文物專家關教授的學生Coco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被關教授和coco的愛國情懷所感動,一向惜金如命的JC在最後關頭放棄了金錢,轉而幫助Coco全力挽救國寶,最終將尋回的獸首歸還給中國。
2、SIMON
全能打手和飆車高手,負責一切差旅的安排,整個部門就他一個人,他要騎摩托開飛機使用各種交通工具救人,有時也需要用身體語言影響一下敵人,是BONNIE的老公,兩人處在分居階段,最後孩子讓他們和好。
3、BONNIE
跆拳道高手且身材惹火的BONNIE是俠盜集團里最能打的女人,有時也要用女性魅力干擾一下敵人的判斷。美麗動人的外表下卻有著最迅速凌厲的身手,是SIMON的老婆,兩人處在分居階段,最後孩子讓他們和好。
4、COCO
知識控和天才鑒寶大師,是被俠盜集團「拐騙」的鑒寶專家,負責鑒定集團奪回來的寶貝的真假。她簡單的赤子之心,感染了JC和其他成員,讓他們由一夥「盜賊」變成了「俠盜集團」。
Ⅳ 十二生肖 電影里的《玫瑰花》是真的還是假的,那人說的值2億美元,算下來比龍首還要值錢得多
【有】它的原型是一張叫《玫瑰花》的郵票。電影里則換成了油畫,而這張名叫《玫瑰花》的郵票之所以價值上億美元,是因為它是世界僅存的一枚。真實來歷是這枚郵票在最早期曾是以全4枚的姿態,在拍賣會上以百萬被一位商人拍下。商人拿到郵票後,在記者面前,將三枚撕毀,餘下的這枚成為了全世界的唯一。讓這張本只值百萬的郵票價值瞬間上億。當時可謂轟動一時。而這張《玫瑰花》郵票的故事在這部電影的一開始,導演就巧妙的暗示過了。至於這張郵票如今去了哪裡,大家就不要去過問了。或許就像電影中所說的,被雪藏在某個古堡中,隨著記憶被歲月的沖刷而無人問津。
Ⅳ 電影《十二生肖》中的哪個玫瑰油畫是否真實存在若真,列一下作者和畫年份信息
是杜撰的!有福梵高的畫叫「碗中的玫瑰花」但是和電影里的畫不一樣!
(雖然不排回除是比較少人知道的答藝術品,但個人認為是電影裡面杜撰的一個藝術品。個人認為是用來和銅首做比較的。在片子中,可以看出原本銅首並不值錢,但由於中國人的愛國心,價格被一抬再抬,所以銅首基本上是被炒作起來的藝術品。但玫瑰花就不同,從影片一開始,就在找它。而不管是之前被偷的古堡主人(不好意思,忘了名字),還是MP父子。無疑根本就不在意銅首,而更在意這幅不起眼的畫,而這幅畫才是真正價值連城的藝術品。或許玫瑰花是影片用來提示國人,要更多去重視更有價值的藝術品。)「此內文字是我在網上搜到的覺得說的不錯所以轉一下」
Ⅵ 世界著名油畫玫瑰花的資料
《玫瑰花》是荷蘭畫家文森特·梵高創作的一幅油畫。
這幅《玫瑰》中流動的綠色更像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的主旋律。梵高用急促的畫筆在畫布上奏出了一個個快速流暢的音符,將他樸素頑強的生命激情傾瀉在這色彩交織成的音符之中。也許梵高用畫筆表達的是自己的生命狀態——「孤獨地張揚生命力的倔強,冷笑一切凡間的艷俗。」
(6)世界名畫玫瑰花油畫擴展閱讀:
玫瑰花的意境:
梵高繪畫追求的是一種狂野的造型,厚重、粗獷的筆觸帶來的是一種直率而又單純的表現方式,帶有一定的力量和強度,他們強調的是「神」的傳遞,而非「形」的表現,這與古典主義所追求的「忠實地表現自然」的繪畫理念有很大的差異。
仔細看來,梵高畫面中的形象在造型上都帶有非常鮮明的個性的,有強烈的狂野性、粗放性,好似畫家在激情的支配之卜隨意揮灑而得來。受眾在欣賞畫面的時候也會被這種激情所浸染、震驚,會深切地感受到畫家內心的吶喊。
這種狂野的造型風格同畫家所生活的時代、環境及人物性格有著很大的聯系。因為梵高沒有受過專業的美術教育,在造型方面完全以自己的內心情感作為主要標准。
此外,梵高一生都生活在貧窮、困苦和疾病的纏繞之中,這對他的心理也產生了深深的影響,所以他畫作中的形象造型都帶有一種扭曲變形、狂野粗放,也正是這些因素讓梵高產生了豐富的情感和深刻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