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丁香酚圖譜

丁香酚圖譜

發布時間: 2023-04-24 03:25:51

1. 天丁和昌朴這兩種葯各有什麼功效

天丁的其他名稱:皂角刺, 皂莢刺, 皂刺, 皂角針, 皂針, 皂丁, 角針
為豆科植物皂莢的棘刺。 主治癰腫,瘡毒,癘風,癬瘡,胎衣不下。
【性狀】
完整的棘刺有多數分枝,主刺圓柱形,長5~15厘米,基部粗約8~12毫米,末端尖銳;分枝刺一般長1.5~7厘米,有時再分歧成小刺。表面棕紫色,尖部紅 棕色,光滑或有細皺紋。質堅硬,難折斷。葯材多縱切成斜片或薄片,厚在2毫米以下,木質部黃白色,中心為淡灰棕色而疏鬆的髓部。無臭,味淡。以片薄、純凈,整齊者為佳。
【炮製】
揀去雜質;用水浸泡,潤透後切片,曬干。
【性味】
辛;溫
【歸經】
肝經;肺經
【功能主治】
搜風,拔毒,消腫,排膿。治癰腫,瘡毒,癘風,癬瘡,胎衣不下。
①《本草圖經》:米醋熬嫩刺針作濃煎,以敷瘡癬。
② 楊士瀛:能引諸葯上行,治上焦病。
③《本草衍義補遺》:治癰疽已潰,能引至潰處。
④《綱目》:治癰腫,妒乳,風癘惡瘡,胞衣不下,殺蟲。
⑤《本草崇原》:去風化痰,敗毒攻毒。定小兒驚風發搐,攻痘瘡起發,化毒成漿。
⑥《四川中葯志》:治風熱瘡疹,並能通乳。
⑦《葯材學》:治扁桃體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醋煎塗,或研末撒,或調敷。
【注意】
《本草經疏》:凡癰疽已潰不宜服,孕婦亦忌之。
【附方】
①治癰疽惡毒,外發內發,欲破未破,在四肢肩背肚腹之外者,則痛極大腫,在胸膈腰脅肚腹腸胃之內者,則痛極大脹:皂莢刺飛尖一兩,乳香、沒葯、當歸、川芎、 甘草各二錢,白芷、花粉、金銀花各五錢。水、酒各二碗,煎一碗半。毒在上,食後服;毒在中半飽服;毒在下空心服。未成可消,已成即潰。(《醫鑒初集》)
②治癌瘭惡瘡:皂角刺(燒存性,研)、白及少許,為末,敷之。(《仁齋直指方》)
③治婦人乳癰:皂角刺(燒存性)一兩,蚌粉一錢。和研,每服一錢,溫酒下。(《仁齋直指方》)
④治瘡無頭者:皂角刺(陰干燒灰),為末,每服三錢,酒調,嚼冬葵子三、五個,前葯送下。(《儒門事親》)
⑤治痔疾,肛邊癢痛不止:皂莢刺二兩(燒令煙盡),椿根皮一兩(微炙),防風一兩(去蘆頭),赤芍葯一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上葯,搗羅為末,用釅醋一斤,熬一半成膏,次下余葯,和丸,如小豆大,每於食前,煎防風湯下二十丸。(《聖惠方》皂莢刺丸)
⑥治腹內生瘡在腸臟:皂角刺不拘多少,好酒一碗,煎至七分,溫服。不飲酒者,水煎亦可。(《藺氏經驗方》)
⑦ 治大風癘瘡,體廢肢損,形殘貌變者:皂角刺飛尖一斤(微炒,研為極細末),赤鏈蛇一條(切碎,酒煮,去骨取肉,焙),胡麻仁三兩,生半夏二兩,真鉛粉一兩。俱炒燥,研為末,和皂莢刺末,一總水泛為丸,如綠豆大,曬干,入凈磁瓶內。每早晚各服三錢,白湯下。(《本草匯言》)
⑧治胎衣不下:皂角刺燒為末,每服一錢,溫酒調下。(《婦人良方補遺》)
⑨治小便淋閉:皂角刺(燒存性)、補骨脂等分。為末,無灰酒服。(《聖濟總錄》)
⑩治小兒重舌:皂角刺灰,入朴硝或腦子少許,漱口,摻入舌下,涎出自消。(《聖惠方》)

你說的昌朴應該是菖蒲吧?
菖蒲(學名:Acorus calamus L.):也叫做白菖蒲、藏菖蒲。多年生草木,根狀莖粗壯。葉基生,劍形,中脈明顯突出,基部葉鞘套折,有膜質邊緣。生於沼澤地、溪流或水田邊。
菖蒲可以提取芳香油,有香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可防疫驅邪的靈草,端午節有把菖蒲葉和艾捆一起插於檐下的習俗;根莖可制香味料。亦稱為堯韭。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株有毒,根莖毒性較大。口服多量時產生強烈的幻視。原產中國及日本,北溫帶均有分布。
主要價值

去病
江南人家每逢端午時節,懸菖蒲、艾葉於門窗,飲菖蒲酒,以祛避邪疫;夏、秋之夜,燃菖蒲、艾葉,驅蚊滅蟲的習俗保持至今。菖蒲劍葉盈綠,端莊秀麗,是室內盆栽觀賞的佳品。
用菖蒲製作的盆景,既富詩意,,又有抗污染作用。古人夜讀,常在油燈下放置一盆菖蒲,原因就是菖蒲具有吸附空氣中微塵的功能,可免燈煙熏眼之苦。[4]

驅蟲
菖蒲還是極好的「綠色農葯」。將菖蒲根莖500克搗爛後,加水1-1.5千克熬煮兩小時,經過濾所得的原液,兌水3-6千克,可有效防治稻飛虱、稻葉蟬、稻螟蛉、蚜蟲、紅蜘蛛等蟲害。
葯用
全株芳香,可作香料或驅蚊蟲;莖、葉可入葯。
【藏葯】榜那:塊根治流感,,炭疽病,風濕痛;葉、花、花蕾治發熱性疼癰、頭痛、牙痛《滇省志》。
根狀莖(白菖蒲):苦、辛,溫。化痰,開竅,健脾,利濕。用於癲癇,驚悸健忘,神志不清,濕滯痞脹,泄瀉痢疾,風濕疼痛,癰腫疥瘡。[1]
菖蒲其花、莖香味濃郁,具有開竅、祛痰、散風的功效,可祛疫益智、強身健體。歷代中醫典籍均把菖蒲根莖作為益智寬胸、聰耳明目、祛濕解毒之葯。[4]
化學成分
含α-、β-細辛醚、順甲基異丁香酚、甲基丁香酚、菖蒲烯二醇(cal-amendiol)、菖蒲螺烯酮(acorenone)、水菖蒲酮(shyobunone)、菖蒲螺酮(acorone)、菖蒲大牯牛兒酮(acoragermacrone)、菖蒲酮(acolamone)、異菖蒲酮(isoacolamone)等。
毒理作用:大鼠腹腔注射菖蒲油LD50為221mg/kg,幾分鍾內出現呼吸快而淺,陣發性痙攣而後強直性痙攣,最後死亡。小鼠腹腔注射根莖的水提取物4g/kg,有鎮靜作用;醇提取物MLD為4g/kg,Ldloo為8g/kg。變種日本菖蒲(A.CalamusL.var.AngustatusBuss.)中毒後引起胃腸炎、下痢。
《本草圖經》:菖蒲,今處處有之,而池州、戎州者佳。春生青葉,長一二尺許,其葉中心有脊狀,如劍,無花實,五月、十二月采根,陰干。今以五月五日收之。其根盤屈有節,狀如馬鞭大,一根傍引三、四根,傍根節尤密,一寸九節者佳,亦有一寸十二節者。采之初虛軟,暴干方堅實,折之中心色微赤,嚼之辛香少滓。人多植於乾燥沙石土中,臘月移之,尤易活。又蜀人用治心腹冷氣驟痛者,取一、二寸捶碎,同吳茱萸煎湯飲之良。

2. 這是什麼植物

菖蒲,別名臭菖蒲、水菖蒲、泥菖蒲、大葉菖蒲、白菖蒲。多年水生草本植物。有香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可防疫驅邪的靈草,與蘭花、水仙、菊花並稱為「花草四雅」。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株有毒,根莖毒性較大。口服多量時產生強烈的幻視。花語是信仰者的幸福/仰慕的信。原產中國及日本,前蘇聯至北美也有分布。

菖蒲(神農本草經)臭蒲(唐本草注),泥菖蒲(本草綱目,植物名實圖考),香蒲(上海、浙江、福建),野菖蒲(浙江),臭菖蒲(上海),溪菖蒲、野枇杷、石菖蒲、山菖蒲、水劍草、凌水擋、十香和(福建),白菖蒲(各地),水菖蒲(滇南本草),劍葉菖蒲、大葉菖蒲、土菖蒲(四川),家菖蒲(雲南曲靖),劍菖蒲、大菖蒲(湖北),臭草(北方各省)


形態特徵



年生草本。根莖橫走,稍扁,分枝,直徑5-10毫米,外皮黃褐色,芳香,肉質根多數,長5-6厘米,具毛發狀須根。葉基生,基部兩側膜質葉鞘寬4-5毫
米,向上漸狹,至葉長1/3處漸行消失、脫落。葉片劍狀線形,長90-100(-150)厘米,中部寬1-2(-3)厘米,基部寬、對褶,中部以上漸狹,
草質,綠色,光亮;中肋在兩面均明顯隆起,側脈3-5對,平行,纖弱,大都伸延至葉尖。花序柄三棱形,長(15-)40-50厘米;葉狀佛焰苞劍狀線形,
長30-40厘米;肉穗花序斜向上或近直立,狹錐狀圓柱形,長4.5-6.5(-8)厘米,直徑6-12毫米。花黃綠色,花被片長約2.5毫米,寬約1毫
米;花絲長2.5毫米,寬約1毫米;子房長圓柱形,長3毫米,粗1.25毫米。漿果長圓形,紅色。花期(2-)6-9月。[1]

多年水生草本植物。
有香氣,根狀莖橫走,粗狀,稍扁,直徑0.5~2cm,有多數不定根(須根)。葉基生,葉片劍狀線形,長50~120cm,或更長,中部寬1~3cm,葉
基部成鞘狀,對這抱莖,中部以下漸尖,中助脈明顯,兩側均隆起,每側有3~5條平行脈;葉基部有膜質葉鞘,後脫落。花莖基生出,扁三棱形,長
20~50cm,葉狀佛焰苞長20~40cm。肉穗花序直立或斜向上生長,圓柱形,黃綠色,長4~9mm,直徑6~12cm;花兩性,密集生長,花被片6
枚,條形,長2.5mm,寬1mm;雄蕊6枚,稍長於花被,花絲扁平,花葯淡黃色;子房長圓柱形,長3mm,直徑1.2mm,頂端圓錐狀,花柱短,胚珠多
數。漿果紅色,長圓形,有種子1~4粒。花期6~9月,果期8~10月。


醫用價值 根莖供葯用。


主治

能為辟穢開竅,宣氣逐痰,解毒,殺蟲。治癲狂,驚癇,痰厥昏迷,風寒濕痹,噤口毒痢,外敷癰疽疥癬。開竅,化痰,健胃。用於癲癇、痰熱驚厥、胸腹脹悶、慢性支氣管炎。

化學成分含α-、β-細辛醚、
順甲基異丁香酚、甲基丁香酚、菖蒲烯二醇(cal-amendiol)、菖蒲螺烯酮(acorenone)、水菖蒲酮(shyobunone)、菖蒲螺酮
(acorone)、菖蒲大牯牛兒酮(acoragermacrone)、菖蒲酮(acolamone)、異菖蒲酮(isoacolamone)等。

毒理作用:大鼠腹腔注射菖蒲油LD50
為221mg/kg,幾分鍾內出現呼吸快而淺,陣發性痙攣而後強直性痙攣,最後死亡[5]。小鼠腹腔注射根莖的水提取物4g/kg,有鎮靜作用;醇提取物
MLD為4g/kg,Ldloo為8g/kg。變種日本菖蒲(A.CalamusL.var.AngustatusBuss.)中毒後引起胃腸炎、下痢。


葯用方法


4月下旬至9月下旬是草魚細菌性病害(赤皮、腸炎、爛鰓)發生季節,用菖蒲可防治這3種病害,用葯後10天停止死魚,且方法簡便易行,成本低廉,防效可達90%左右,具體做法如下:

1、攪拌法。魚塘放苗前,先將塘水排干。清除塘邊雜草和塘內水生雜物,每畝用切碎、搗爛的菖蒲50千克,連汁帶渣潑灑在塘內底部,使菖蒲與塘泥充分混合。再將塘泥曬干,3--5天即可放魚。

2、浸泡法。將鮮菖蒲紮成把,稍稍搗爛放在魚塘四周或進水口處,使菖蒲汁慢慢釋放治療魚病,每畝用菖蒲10千克,每月1--2次。

3、拌料法。先將3--5千克鮮菖蒲切碎、搗爛、擠汁,拌青飼料或魚用配合飼料。讓飼料吸干葯汁,做成葯團投喂,或
將葯汁加適量麵粉、糯米粉糊拌青飼料、配合飼料並稍晾乾投喂,直到草魚習慣於菖蒲氣味(草魚不愛吃有氣味的菖蒲)即可直接投喂。在投喂前必須停食1--2
天,使草魚有些飢餓感,便能起到較好的療效。

4、治療法。患病魚塘,可採取內服外用結合的治療法。內服的方法同上;外服方法,每畝用鮮菖蒲20--30千克切碎、搗爛,連汁帶渣全塘潑撒,隔1天再進行第二次。病情嚴重魚塘可重復進行3--4次。


花語


神秘的人(由於常說的菖蒲其實包括很多種類,這些種類又有不同的花語。因此菖蒲有雙重花語的說法、相信者的幸福。)菖蒲在德國的花語:婚姻完美

3. 誰能提供我一篇關於「微生態制劑」的全英文文章

你好,2005年版《中國葯典》(公示稿)中葯材部分修訂動向2005年度第4期

費 曜 * , 劉 新 , 王 文 蘋 重 慶 醫 科 大 學 葯 學 系 , 重 慶 市 400016
中圖分類號: R92 文獻標志碼: C 文章編號: 1001- 0408( 2005) 04- 0314- 05
摘要:及 時 掌 握 2005年 版 《 中 國 葯 典 》 中 葯 材 部 分 修 訂 動 向 , 為 修 訂 工 作 建 言 獻 策 。 方 法 : 對 2005年 版 《 中 國 葯 典 》 ( 公 示 稿 ) 中 葯 材 部 分 新 增 品 種 、 增 訂 項 目 的 變 化 動 向 進 行 詳 細 分 析 。 結 果 : 2005年 版 《 中 國 葯 典 》 ( 公 示 稿 ) 中 葯 材 質 量 標 准 在 繼 承 傳 統 經 驗 鑒 別 — — 辨 狀 論 質 的 基 礎 上 , 吸 收 了 新 的 、 成 熟 的 技 術 , 但 仍 有 部 分 有 待 完 善 。 結 論 : 新 修 訂 中 葯 質 量 控 制 指 標 將 更 趨 合 理 化 、 標 准 化 , 更 接 近 國 際 天 然 葯 物 質 量 標 准 。
關鍵詞:《 中 國 葯 典 》 ; 中 葯 材 ; 修 訂 ; 動 向

Revising Tropesis of Partial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Edition 2005 Pharmacopoeia of PRC( Draft Showed in Public)

英文摘要:To get to know the revising tropesis of partial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Edition 2005 Pharmacopoeia of PPC so as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the revising work� METHODS: Revising tropesis about partial new kinds and new items in Edition 2005 Pharmacopoeia of PRC( Draft showed in public) were analyzed in detail� RESULTS: Edition 2005 Pharmacopoeia of PRC adopted some new and mature skills besides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identifying just from experience, i� e� from the appearances and quality of medicine� CONCLUSIONS: The standard of quality criteria in new edition pharmacopoeia is tend to be more rationalizing and standardizing, thus more close to the international quality criteria of natural medicinal herbs
英文關鍵詞:Pharmacopoeia of PRC;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Revising; Tropesis
葯品標準是葯品生產、檢測、監督管理的法定依據。而《中國葯典》作為我國葯品標準的最高法典,其水平高低及修訂動向直接影響著我國當前醫葯工業和臨床醫學的發展。自建國以來,《中國葯典》已成功出版過7次,從1963年版起分為一、二部,其中一部收載葯材和中葯成方制劑;二部收載化學葯品、生化葯品、抗生素、生物製品和其它各類制劑。此外,自1985年起,《中國葯典》每5年修訂再版1次,目的是為了能將一些新的、成熟的技術納入其中。

以往除《中國葯典》和《部頒葯品標准》外,各省、市、自治區還制訂有葯品地方標准。為統一並加強葯品質量管理,於2001年10月起開始實施的新修訂的《葯品管理法》取消了各地慣用的地方標准。目前,我國的葯品標准結構基本上形成了以《中國葯典》為主體的格局。

12005年版《中國葯典》總體修訂動向[1]

2005年,我國將對《中國葯典》進行第8次修訂,增訂內容已在官方網站公布,目前已確定有6個方面的修訂內容。

1�1《中國葯典》將分為3部(增設生物制劑為三部),擴大和調整收載中葯及其常用制劑品種,使之基本涵蓋中醫臨床各科用葯范圍,另增加茶劑等劑型。

1�2規范試驗方法和條件。

1�3增加和完善中葯質量標准安全性指標,主要針對兩類有害因素:一類是外源性的,如農葯殘留、重金屬、黃麴黴毒素、微生物、雜質等;另一類是內源性的,即部分毒性中葯。並加強對中葯注射劑的質量管理,如增加內毒素檢驗項目。

1�4加強中葯檢驗方法的專屬性,提高中葯質量標準的可控性。

1�5採用現代科學分析技術,增強分析手段的先進性和可操作性。在不脫離我國國情的情況下,加大儀器分析的比重,逐漸取代一些以前落後的定性分析手段。

1�6建立符合中醫、葯特色的質量標准體系,逐漸由指標性成分測定向活性成分測定過渡,由單一成分測定向多個成分測定和指紋圖譜整體控制模式轉化。

22005年版《中國葯典》中葯材部分的修訂動向

中葯材品種及質量是整個中葯產業鏈的首要一環,要確保中葯飲片和中成葯質量,首先必須抓好中葯材這個最根本的源頭。在以往版本的《中國葯典》中,中葯材部分問題眾多:一葯多基原現象極為普遍;中葯材的質量標准低下,與國際天然葯物質量標准有較大差距,等等[2]。鑒於此,2005年版《中國葯典》以大量的調查研究為基礎,對收載的中葯材品種進行一系列修訂和增訂。筆者擬重點就2005年版《中國葯典》「中葯材部分新增品種、增訂項目」的一些變化作詳細分析,以便醫葯工作者及時掌握相關信息。

2�1力爭對多來源品種實行一物一名

通過對中葯商品調查和中葯資源普查,結合本草考證,明確正品和主流品種。2005年版《中國葯典》力爭對多來源品種實行一物一名,以逐步解決中葯材長期存在的同品、名多現象。

2�1�1黃柏:以往版本的《中國葯典》不僅對「黃柏」未作區分,且無含量測定指標。但事實上,川黃柏與關黃柏無論其來源、產地、葯材性狀、組織構造、化學成分還是葯材價格都存在很大差異,故2005年版《中國葯典》將分開作為兩種葯材收載。

川黃柏為芸香科植物黃皮樹(PhellodendronchinenseSc_

hneid�)或禿葉黃皮樹(PhellodendronchinenseSchneid�var�

glabrius-culumSchneid�)的乾燥樹皮。其質量控制指標為稀乙醇浸出物含量不得低於12�0%;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小檗鹼含量以鹽酸小檗鹼(C20H17NO4·HCl)計,不得低於3�0%。

關黃柏為芸香科植物黃檗(PhellodendronamurenseRupr�)

的乾燥樹皮。其質量控制指標為無浸出物含量指標;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小檗鹼含量以鹽酸小檗鹼(C20H17NO4·HCl)計,不得低於0�6%。

2�1�2石斛:為我國著名的傳統道地葯材及出口商品,一直是葯材市場最混亂的品種之一。以往版本的《中國葯典》「石斛」項下收載了環草石斛、馬鞭石斛、黃草石斛、鐵皮石斛、金釵石斛5個品種,且無質量控制指標。2005年版《中國葯典》將進行修訂,把石斛分為金釵石斛、楓斗和黃草石斛3個品種。

金釵石斛(石斛)為蘭科植物石斛(DendrobiumnobileLindl�)的新鮮或乾燥莖,呈扁圓柱形,無質量控制指標。

楓斗(耳環石斛)為蘭科植物霍山石斛(DendrobiumhuoshanenseC�Z�TangetS�J�Cheng)、鐵皮石斛()及細莖石斛(Dendrobiummoniliforme(L�)Sw�)的乾燥莖加工品。新鮮葯材經採收後,剪成6cm~10cm的小段,烘軟,扭成彈簧狀或耳環形,故統稱為耳環石斛。大多數耳環石斛直徑較小,約0�1cm~0�3cm。其質量控制指標為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低於35�0%。

黃草石斛為蘭科植物疊鞘石斛(DendrobiumaurantiacumRchb�f�var�denneanum(kerr)Z�H�Tsi)、球花石斛(Dendrob_

iumthyrsiflorumRchb�f�)、短棒石斛(DendrobiumcapillipesRchb�f�)、鼓槌石斛(DendrobiumchrysotoxumLindl�)、馬鞭石斛(DendrobiumfimbriatumHook�var�oculatumHook�)及束花石斛(DendrobiumchrysanthumWall�)的新鮮或乾燥莖、根。大多數黃草石斛莖呈圓柱形,直徑較大,多在1cm以上,甚或2cm~5cm(如鼓槌石斛)。其質量控制指標為50%乙醇浸出物含量不得低於10�0%。

2�1�3冰片:以往版本的《中國葯典》僅收載了冰片(合成龍腦)。其為樟腦、松節油等經化學方法合成而得,是目前市場上商品冰片的主流品種。合成龍腦為白色、半透明、薄片狀結晶,表面有如冰的裂紋,含有異龍腦,點燃後發出帶光的火焰。其質量控制指標為氣相色譜法測定左旋龍腦(L-borneol,C10H18O)含量不得低於55�0%。還有一種天然冰片(天然右旋龍腦),為樟科植物樟(Cinnamomumcamphora(L�)Sieb�)的新鮮枝、葉經水蒸氣蒸餾提取升華而得的結晶。因不含異龍腦,故點燃後火焰不帶光閃。其質量控制指標為氣相色譜法測定右旋龍腦(R-borneol,C10H18O)含量不得低於97�0%。2005年版《中國葯典》將分開表述。

2�1�4牛黃:以往版本的《中國葯典》僅收載了牛黃。其為牛科動物牛(BostaurusdomesticusGmelin)乾燥的膽結石系天然生成。其質量控制指標為膽酸(C24H40O5)含量不得低於4�0%;膽紅素(C32H26N4O6)含量不得低於28�0%(2005年版《中國葯典》修訂)。因天然牛黃的形成具偶然性,導致貨源緊缺,故2005年版《中國葯典》增加了人工牛黃和體外培植牛黃2個品種。

人工牛黃為牛或豬等動物的膽汁提取物,參照天然牛黃的已知成分——貝斯素、膽酸、豬去氧膽酸、膽紅素、膽固醇、無機鹽配製而成,多呈黃色疏鬆粉末。其質量控制指標為膽酸(C24H40O5)含量不得低於13�0%;膽紅素(C32H26N4O6)含量不得低於0�63%。

體外培植牛黃則以牛科動物牛的新鮮膽汁作母液,加入去氧膽酸、膽酸、復合膽紅素鈣等,用人工物理化學方法,模擬天然牛黃的形成方式,在體外配製成的牛膽紅素鈣結石。體外培植牛黃的化學結構、成分和氣味均與天然牛黃基本一致。其質量控制指標為膽酸(C24H40O5)含量不得低於6�0%;膽紅素(C32H26N4O6)含量不得低於35�0%。

2�2新增現今中葯材市場的常用品種

2�2�1母丁香: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caryophyllataThunb�)的近成熟果實。其質量控制指標為乙醇浸出物含量不得低於12�0%;丁香酚(C10H12O2)含量不得低於0�65%。母丁香以往僅作為丁香的代用品,果實呈卵圓形,表面呈黃棕色,頂端有4個宿存萼片向內彎曲成勾狀,種仁由2片肥厚的子葉合抱而成,因子葉形似雞舌,故又名「雞舌香」。

2�2�2綠衣枳殼:為芸香科植物枸桔(Poncirustrifoliata(L�)

Raf)的乾燥未成熟果實。其質量控制指標為柚皮苷(C27H32O14)含量不得低於1�0%。綠衣枳殼以往僅作為枳殼的地方慣用品使用,因主產於福建,產量大,故又名「建枳殼」。綠衣枳殼葯材較小,直徑多在2�5cm~5cm,外皮呈灰綠色,多有細細的柔毛。

2�2�3蜂膠:為蜜蜂採集楊樹等植物的新生枝芽和愈傷組織的分泌物,並與其上齶腺和蠟腺分泌物混合形成的一種粘性物質。其質量控制指標為乙醇浸出物含量不得低於50%;白楊素(C15H10O4)含量不得低於2%;高良姜素(C15H10O5)含量不得低於1%。蜂膠以往僅作為採集蜂蜜時的副產品使用,有軟化及溶解角質、促進傷口癒合、殺菌及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因而一度成為開發熱點,如各種類型的保健品、日用品及化妝護膚品,市場用量極大。

2�2�4杜仲葉: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ulmoidesOliv�)

的乾燥葉。其質量控制指標為50%乙醇浸出物含量不得低於20�0%;綠原酸(C16H18O9)含量不得低於0�10%。杜仲葉以往僅作為補充杜仲(皮)資源不足時的代用品。但近年來,由於杜仲皮資源緊缺,價格昂貴,且研究發現二者所含化學成分基本相同,葯理、葯效(調節骨代謝、「雙向調節"血壓、增強免役等)也基本相近,故以葉代皮供葯用,已取得國、內外醫學界共識。目前,國內約有杜仲林2000km2,每年可產葉數百萬噸。因此,杜仲葉在葯物、保健品(茶/飲料)、化妝美容品及工業用膠等綜合應用方面前景廣闊。

2�3新增國際研究熱點品種

近10年的統計資料表明,目前國際上開發的熱點葯物多集中在類心血管類疾病、肝炎、惡性腫瘤、免疫及精神調節類葯物方面。部分相關資料詳見表1、表2[3~5]。

2005年版《中國葯典》(一部)(公示稿)「中葯材部分新增品種」共計60種。筆者僅對部分國際研究熱點品種作簡要介紹。

2�3�1水飛薊:為菊科植物水飛薊(Silybummarianum(L�)Gaertn�)的成熟果實。其質量控制指標為乙醇浸出物含量不得低於18�0%;水飛薊賓(C25H22O10H2O)含量不得低於0�6%。水飛薊具有清熱解毒、保肝利膽、改善肝功能、穩定肝細胞膜的功效,可用於慢性肝炎與遷延性肝炎、肝硬變及中毒性肝損傷等的治療。現已被收入《德國葯典》。我國用於生產「益肝靈」、水飛薊素葡甲胺片、水飛薊素苯二甲酸單脂鈉注射液。

2�3�2貫葉金絲桃(貫葉連翹):為藤黃科植物貫葉金絲桃(HypericumperforatumL)的乾燥地上部分。其質量控制指標為金絲桃素(C30H16O8)含量不得低於0�002%;金絲桃苷(C21H20O12)含量不得低於0�10%。貫葉連翹在歐洲很早就被用於治療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尤其在德國用於治療抑鬱症已有數百年歷史。目前,貫葉連翹提取物因其療效顯著、副作用小、使用安全,已成為歐、美地區治療抑鬱症的首選葯,並已被德國、美國、俄羅斯等國葯典收錄。我國貫葉連翹資源豐富,維吾爾族最早用於寒性腫痛、小便不通、肺炎、關節炎、燒傷等的治療,維吾爾葯名為「吾怕坤",已被收載於《葯品標准》維吾爾葯分冊[6]。

2�3�3雲芝:為多孔菌科真菌彩絨革蓋菌(Coriolusversicolor(L�exFr�)Quel)的乾燥子實體。其質量控制指標為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低於18�0%;雲芝多糖含量以無水葡萄糖(C6H12O6)計,不得低於3�2%。雲芝已被作為免役調節劑,主要用於慢性肝炎、活動性肝炎的治療。

2�3�4樹舌:為靈芝科植物樹舌靈芝(Ganodermaapplanatum(pers�exGray)�Pat�)的乾燥子實體。其質量控制指標為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低於6�0%;樹舌多糖含量以無水葡萄糖計,不得低於3�0%。樹舌具有消除疲勞、增進食慾、抗癌及免疫調節、促進乙肝表面抗原轉陰的功效。可用於神經衰弱、乙肝及食道癌的治療。

2�4提高出口葯材質量標准

2005年版《中國葯典》(一部)(公示稿)「中葯材部分增修訂品種」共計164種,主要增修訂內容包括:大量增加雜質、水分、灰分等檢查項目,提高質量控制分析手段,制訂指標性成分限量標准等,尤其針對出口葯材的質量標准有較大提高。筆者僅對其中幾個出口大宗品種進行舉例說明。

2�4�1刺五加: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Rupr�etMaxim�)Harms)的乾燥根及根莖。其檢查項下增加了雜質、水分、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的測定。其質量控制指標為甲醇浸出物含量不得低於3�0%;紫丁香苷(C17H24O9)含量不得低於0�05%。20世紀60年代,前蘇聯科學家研究發現,刺五加和人參有相似的強壯補益和「適應原樣"療效。20世紀80年代,歐洲醫學期刊提及中國、前蘇聯運動員服用刺五加以提高耐久力及免除緊張後,在國外運動醫學界引起了軒然大波,始獲國際體壇重視。在運動生理學方面,刺五加已確實被證明具有減緩心跳次數、降低需氧量、增加人體細胞氧氣交換率的功效,和對體力、耐力及持久力具有明顯的增強作用。此外,刺五加尚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復合物,具有抗氧化、延緩衰老等作用。因此,刺五加制劑已被確認為良好的強壯補益制劑,除大量用於葯用外,還被開發成為各類保健品[7]。

2�4�2蘆薈:為百合科植物庫拉索蘆薈(AloebarbadensisMiller)、好望角蘆薈(AloeferoxMiller)或其它同屬近緣植物葉的液汁濃縮乾燥物。其檢查項下增加了酸不溶性灰分的測定。其質量控制指標為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低於60�0%;蘆薈苷(C21H22O9)含量不得低於18�0%;好望角蘆薈的蘆薈苷含量不得低於4�0%。近年來,在世界范圍內出現了蘆薈研究熱潮。蘆薈被稱為「萬能良葯"、「天然美容師"、「神奇植物"和「全科大夫",已廣泛應用於化妝品、食品、紡織品、葯品、日用化工品等領域,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FAO)已將其確認為21世紀的最佳保健品之一。蘆薈主要具有免疫調節、美容、促進傷口癒合、抗菌、抗過敏等葯理作用。近年還發現,蘆薈在解毒、鎮痛、保護胃粘膜、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及促進造血功能的恢復等方面均具有特異療效。目前,國外的蘆薈產業發展十分迅速。美國、日本、韓國及歐洲一些國家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相繼掀起了「蘆薈熱"——研究和開發系列蘆薈產品,如化妝品、日用化工產品、營養保健品、醫葯產品及蘆薈原料等。1997年,全世界蘆薈原料及製品的年銷售額已突破3650億元。在未來幾年內,有專家預計世界范圍內蘆薈產業的產值將超過千億美元。我國的蘆薈資源豐富,有著龐大的蘆薈消費市場,發展蘆薈產業有著廣闊的前景[8]。

2�4�3麻黃: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EphedrasinicaStapf)、中麻黃(EphedraintermediaSchrenketC�A�Mey�)或木賊麻黃(EphedraequisetinaBge�)的乾燥草質莖。其檢查項下增加了雜質、水分、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的測定。其質量控制指標為麻黃鹼含量與偽麻黃鹼以鹽酸麻黃鹼(C10H15NO·HCl)計,不得低於1�0%。在我國,麻黃已有5千多年的葯用歷史,大量用於風寒感冒、胸悶咳喘等症的治療。其主成分麻黃鹼(麻黃素)是西醫臨床常用於預防支氣管哮喘發作和緩解輕度哮喘的葯物。鹽酸麻黃素滴鼻可緩解感冒時鼻粘膜充血腫脹、鼻塞等症狀。另外,麻黃素可加速新陳代謝、減輕體重、增強耐力,有利於提高運動員的運動成績。還被用於減肥,在減去脂肪的同時仍保持肌肉,不影響蛋白質吸收和利用,故為不少肥胖者採用。但其不良反應也非常明顯,特別是對心臟的損害,如可引起心悸、心律不齊、心肌梗死、血壓升高、中風及腦損害等症狀,嚴重時可導致死亡。因此,臨床上麻黃或麻黃素用葯,均須在醫師指導下嚴格按劑量規范服用[9]。

2�5新增療效確切的民族葯

近年來,國、內外相繼興起了對我國民族醫葯的研究熱潮,開發出了不少質量穩定、療效確切的優良品種,故2005年版《中國葯典》將其中一些基礎研究成熟可靠、療效顯著、使用量大的民族葯材納入國家葯品標准。

2�5�1菊苣根:為菊科植物毛菊苣(CichoriumglanlosumBoiss�etHout)及菊苣(CichoriumintybusL�)的乾燥根。其為維吾爾族慣用葯材,具有清肝利膽、健胃消食、利尿消腫等功能,以及用於濕熱黃疸、胃痛食少、水腫尿少的治療。現代葯理研究表明,菊苣根還具有改善消化器官活動機能、心臟功能、保肝降脂、降血糖和抗菌等功效。

2�5�2雪蓮:為菊科植物雪蓮(Saussureainvolucrata(Kar�etKir�)Sch�-Bip�Linnaea)的乾燥地上部分。其檢查項下增加了包括水分、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的測定。其質量控制指標為70%乙醇浸出物含量不得低於15�0%;含蘆丁(C27H30O16)含量不得低於0�15%;綠原酸(C16H18O9)含量不得低於0�15%。雪蓮為維吾爾族慣用葯材,在維吾爾醫和中醫中常用於風濕性及類風濕性關節炎、小腹冷痛、月經不調等的治療。現代研究表明,雪蓮花具有抗缺氧、抗疲勞、清除自由基、抗炎鎮痛、改善血液循環、擴張血管、降血壓及抗癌等功效。

2�5�3燈盞細辛:為菊科植物短葶飛蓬(Erigeron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乾燥全草。其質量控制指標為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低於7�0%,野黃黃芩苷(C21H18O12)含量不得少於0�30%。燈盞細辛為雲南民間草葯,常用於跌打損傷、風濕疼痛、牙痛、胃痛、感冒等的治療。臨床驗證表明,其對風濕病、冠心病、高血壓、腦溢血、腦栓塞多發性神經炎、慢性珠網膜炎及其後遺症等均具有較好療效。

2�5�4紅景天:為景天科植物大花紅景天(Rhodiolacrenulata(HooK�f�etThoms�)H�Ohba)的乾燥根及根莖。其質量控制指標為70%乙醇浸出物含量不得低於22�0%;紅景天苷(C14H20O7)含量不得低於0�5%。紅景天為藏族民間草葯,我國是其主產區之一,種類多、野生資源豐富。20世紀50年代,經研究發現,紅景天具有與人參、刺五加類似的「適應原樣"作用,而且不會出現人參的過度興奮和刺五加致便秘的作用,具有抗缺氧、抗寒冷、抗疲勞、抗微波輻射、延緩機體衰老、滋補強壯、扶正固本等功效,可用於高山反應、惡心嘔吐、嘴唇和手心等發紫、全身無力、胸悶、身體虛弱的治療,因而深受人們重視。我國已有紅景天保健茶、口服液、飲料產品進入市場,另外在軍事醫學、航天醫學、運動醫學等方面均有良好的開發前景[10]。

2�6加強力度控制中葯材的純度及安全性

2�6�1增加檢查項目:大量葯材檢查項下增加了雜質、水分、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的限量指標。

2�6�2採用更先進、穩定的方法測定重金屬含量:在附錄中增加「附錄ⅨB鉛、鎘、砷、汞、銅測定法」,並採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測定,且方法成熟、可靠。以往版本的《中國葯典》僅有「重金屬檢查法」,採用的是標准鉛溶液斑點顏色比較法和砷鹽檢查法,均較粗糙、落後。

2�6�3部分中葯材增加重金屬和砷鹽的檢查:對一些中葯材增加了重金屬和砷鹽的檢查,如西瓜霜的重金屬和砷含量均不得高於百萬分之十;樹舌的重金屬含量不得高於百萬分之二十;紅景天的重金屬含量不得高於百萬分之十;龜甲膠重金屬含量不得高於百萬分之三十。

2�6�4增加農葯殘留檢查項目:「附錄ⅨQ農葯殘留量測定法」,在以前「附錄ⅨQ有機氯農葯殘留測定法」的基礎上,增加了「有機磷和除蟲菊脂類農葯」的檢查項,包括測定中葯材和制劑中3項農葯殘留的檢查[11],詳見表3。

隨著人們保健意識及環保意識的增強,農葯對中葯的污染日益引起多方關注。2000年版《中國葯典》(一部)附錄收入了部分有機氯農葯的檢測方法及9種有機氯農葯限量標准(包括DDT、BHC各4個異構體及PCNB的農葯殘留限量),同時對黃芪、甘草、黃連上清丸等品種的有機氯農葯含量規定了限量指標。但目前,我國在農作物(包括中葯材)上仍廣泛使用有機磷農葯及擬除蟲菊酯類農葯,而《中國葯典》對此類農葯殘留無限量規定,既不符合國情,也不利於中葯材的出口。因此,2005年版《中國葯典》將增加「有機磷和除蟲菊脂類農葯」的檢查。

32005年版《中國葯典》修訂的不足之處

從網上公布的新版葯典的增訂內容來看,就具體鑒定對象而言,中葯材質量標准部分仍存在不夠完善的地方。

現行標准中有些品種檢驗項目單一,僅有性狀描述,而無其它鑒別項目;或鑒別項目過於簡單,達不到種級鑒別目的。如金錢白花蛇、冬蟲夏草等偽品復雜的品種。

多數毒性中葯無毒性成分限度檢查項目,不利於安全、合理用葯。葯典及部頒中葯材標准記述有小毒、有毒和有大毒的中葯材及其製品共85種,僅制川烏、制草烏規定有酯型生物鹼限度檢查及含量測定;附子規定有烏頭鹼限量檢查項目。而木鱉子、商陸、甘遂、兩頭尖、鬧羊花等均無毒性成分限度檢查項目。

同一中葯材品種的野生品和栽培品二者同時入葯時,其葯用部位、形態結構和化學成分基本相同,但栽培品因受生態環境因素的影響,性狀變異較大,葯典對這些變異多無描述,檢驗時缺乏科學依據。

葯典及部頒中葯材標准共收載中葯材及其制劑630種,列有浸出物和含量測定項目的僅218種,整體上還達不到控制內在質量優劣的目的。

大部分中葯材的標准和檢測方法僅限於性狀、氣味、浸出物含量或其中某一種主要成分的含量,而對種質、生產基地、產地環境、栽培管理、採收季節、加工炮製、農葯殘留量及重金屬限量、葯效等方面缺乏嚴格的規定及量化指標。

4結論

總的來說,2005年版《中國葯典》歷經修訂,在繼承傳統經驗鑒別——辨狀論質的基礎上,廣泛吸收了現代植物分類學、形態學、解剖學和植物化學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並大量增加了色譜和光譜等現代分析技術,且以英、日、美3國現行葯典為參考,為進一步向亞洲地區乃至國際上有影響力的葯典標准靠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3992希望對你有幫助!

4. 為什麼在卧室種植植物不好,都有哪些危害

在剛開始進行家庭裝修的時候,大家都認為在卧室放一些植物可以讓環境變得更好,所以通常就會選擇擺放很多好看的綠植。但是現在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也慢慢知道了這樣做是特別不正確的,對身體的傷害也非常大,接下來我就談一談到底有怎樣的危害。

所以在家裡放上一些植物是可以的,但是一定不能夠放在卧室,這樣不僅會影響我們的休息,還會大大的降低我們的生活品質。

5. 教你如何製作玫瑰香味

就我個人來說,月季的香味是它的魂魄也是它最可愛的地方,沒有香味的月季絕無愛情可言。

薔薇屬的花卉香氣揮發器官其實分兩個,一個是花瓣,一個就是花蕊的雄蕊部分,並且不一致,這大概就是為什麼月季香味會有前中後調的原因。
某種意義上薔薇屬的美人們為了招蜂引蝶還真是物盡其用。

薔薇屬最出名的香氣應該就是大馬士革薔薇香氣,清甜干凈。但實際上,薔薇屬的玫瑰香氣來源並不止一種芳香物質,而是很多種。因此,歐洲一般才會對白薔薇,百葉薔薇,大馬士革薔薇等一些薔薇的香氣做區分,因為它們確實聞起來就不一樣。

負責製造玫瑰香氣的成分如下:

其中苯乙醇,香茅醇,香葉醇是玫瑰和法國薔薇,也是大馬士革薔薇,百葉薔薇的主要香味成分。而香葉醇更是比較香的薔薇古老品種都有,包括我們覺得香味一般般的月月粉。

在主要成分差不多的情況下,決定感官上的區別,反而是佔比比較小的香味成分。比如你能想像玫瑰居然有一點點紅茶和檸檬的味道嗎(來源是D-檸檬烯、β-月桂烯)?還有青草,丁香,梨和蘋果的味道嗎?雖然感官上,我們只能感覺得出玫瑰香,但實際上,它並不是一個純粹的「玫瑰香」。

在這些玫瑰香味物質里,玫瑰醚是比較特別的存在,它在大部分月季里佔比都不算太多,但它卻決定了純玫瑰香氣基調的品種油膩是否,因為它是特別的清香物質,決定了玫瑰香是否能悠長而有餘韻。所以有人才會覺得香雲這種直接粗暴的玫瑰糖果味太過濃郁發膩。

是的,即使是純玫瑰香,也是有高下之分的。而且和你們印象相反,這裡面的所有玫瑰香味物質都不算持久,更沒有留香特徵。決定留香特徵的是別的芬芳物質。

月季比較不起眼但特別的香味,應該就是茶香調了。決定香味呈現茶香調的芬芳物質很少,我查得的主要是以下的:

其中1,3,5- 三甲氧基苯是很特別的存在,雖然它是決定月季呈現茶香調的主要物質,但根據一部論文,1,3,5- 三甲氧基苯是月月粉獨有的芬芳物質,沒錯,就是香味挺淡的月月粉獨有的物質。

更直白的講:月月粉,是這世上所有帶有茶香調的月季品種的始祖,是所有茶香調的源頭。如果月月粉未曾出生,今天很大一部分月季的香氣會變得又濃又膩還難聞的味道。

雖然我們已經知道復花已經不是月月粉獨有,但月月粉仍舊是中國最偉大的月季品種。原因如上。

而β-月桂烯,其實是紅茶的味道,不過,它一般情況下在月季香味佔比並不多,而且還致癌。所以,茶香調的呈現,基本只能靠月月粉的芬芳基因能否起效。

其實我覺得還是蠻好笑的,薔薇屬最具象徵的玫瑰香,玫瑰和法國薔薇互相能代替,倒是不起眼的月月粉的茶香香氣獨一份。並且也影響了它的後代們。

除卻玫瑰香,薔薇屬植物或者說花卉里最常見的香味類型就是果香了,在薔薇屬里決定了果香的物質主要是以下這些:

雖然百葉薔薇有白薔薇的血統,但它的「玫瑰香」卻帶有欖香醇,這個也是它和大馬士革薔薇花香的區別。嗯,真難想像玫瑰和檸檬蒔蘿(值得一提的是,這兩也是歐洲泡菜里會用到的)混合後居然還比大馬士革薔薇的香氣更甜美了呢~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欖香醇也是月季盛開出茴香和八角味兒的原因。也就是說,玫瑰香品種的後代很有可能會開出茴香味兒的,想想就真是刺激呢。
不過仔細想想,大馬士革薔薇本身就是法國薔薇的香味+麝香調+煮沸的亞麻籽油或者香料味整出來的。這也不難解釋為什麼紅雙喜,真宙這類柑橘香氣的品種的香味帶有刺激性。

果香中特別八一個荔枝香,這個大概是很特別的味道,也是我最不解的味道,因為有人居然覺得真宙是荔枝的味道。所以我查了一下荔枝香氣主要成分,結果是:糯米糍荔枝的香氣主要是a-月桂烯 (19.41%),d1-檸烯 (19.09%),1-甲基-4-(1- 甲基亞乙基)環己烯 (18.28%)
有沒有覺得這個月桂烯好眼熟?沒錯,就那個茶香族裡的月桂烯,不過那個是β-月桂烯,但總體來說,香味是差不多的。

你們以為是荔枝的香氣?其實是紅茶的味道哈哈哈。或者說紅茶是荔枝味的。這個月桂烯也是玫瑰的香氣成分之一。換句話說,荔枝香是玫瑰後裔的象徵?

玫瑰喜翻身啊。

補充一下,丁酸香茅酯和檸檬醛,甲酸辛酯,長葉烯都是大花香水月季特有的。換言之,大花香水月季是茶香基調,玫瑰+梅子+桃子+正山小種紅茶香氣。(聽著就挺高級的)
香橙烯和2-甲基苯酚是粉紅香水月季特有的,那麼它應該是茶香基調,橙子的味兒。

結論就是,茶月季的始祖大花香水月季在和不同的物種雜交之後,產生了新基因,這些基因包括產生全新的香氣和更為復雜的味道。看來月月粉和巨花薔薇對於現代月季香味的貢獻可能非常高。雖然月月粉本身並不是很香。

在我查到的香味物質里,有一類比較特殊,應該說是脂味。我不知道是具體來說是那種味道,大概是沒葯味的來源吧。

這四個實際在月季香味佔比也不多,尤其是乙偶姻還喜歡玩失蹤,我想,哪天中國人培育出個純真奶油味道的月季品種,真的可以去申請一份專利好好充分利用。
扯蓋伊·薩伏瓦(Guy Savoy )出場是因為它的香味圖譜剛好有個奶油質感很重的香莢蘭香。

說實話我不喜歡丁香和紫羅蘭的味道,相當可怕。而在薔薇屬里,決定月季能否有丁香味道的是以下物質:

這三個裡面的甲基丁香酚是大馬士革薔薇獨有的,結合它的特徵,你大概也能猜出為什麼大馬士革薔薇香持久的原因了。

雖然我討厭它們散發出來的不悅香氣,但它們和玫瑰醚的定位類似,只不過它們是和玫瑰醚相反的辛香類,主要作用是讓月季的香氣更加濃郁,也是月季香氣豐腴感的來源。也就說大馬士革薔薇作弊了,實際上它的玫瑰香味去掉這些丁香成分,未必好聞。不過,能不要臉的事,為什麼不可以不要臉呢?

下面有請帶有丁香調子的Sophie Rochas 索菲·羅莎登場

PS 蓬巴杜的香氣里也有紫羅蘭,然而大多數人感覺不出來。

之前看到戴爾巴德家的一些品種居然有森林的味道的時候,就頗感驚訝。最近整理了一下,發現這類香氣居然有單獨對應的芬芳物質,而且足以成流派:

其中芳樟醇比較神奇,雖然標注是鈴蘭的味道卻能拿來模擬綠茶的味道。而你們估計也注意到了這里好幾個都是帶有鈴蘭味道的,鈴蘭果真森系味道首選呢(呸)

還是有請大( )赦( )國際(A****** International)登場吧。誰叫它是森系香味呢~

此處的木香指的是薔薇屬下的一種。

木香的味道成分也被我扒出來了。主要是:

這就很好解釋為什麼木香的味道是能香飄十里的丁香花味道了。畢竟是「濃烈持久」的苯丙醛。如果能克服雜交不親和的問題,以木香為母系去培育中國品系月季的話,很有可能培育出獨立於大馬士革香調之外的飄香香調。

你心動了沒?

再好再華美的花朵,也得有綠葉配。香味也是。在薔薇屬植物里,決定香味能否持久的是定香芬芳物質。雖然它們在香味呈現上的貢獻不大,卻是月季香味能否持久的關鍵。

這也是為什麼有的品種枯萎後仍余留著濃濃香味的原因。這個其實和玫瑰香派那邊的一群芬芳物質沒啥關系。反而和這群默默無聞的小可愛有莫大的關系。

玫瑰的香氣因為成分問題比較沖,黃刺玫也是辛烈的香料香氣。二者本身都沒有順式-玫瑰醚。但他們的雜交後代卻產生了順式-玫瑰醚,這個順式-玫瑰醚的作用剛好是讓花香更清雅有餘韻,讓香氣更有質感。玫瑰本身的花香是偏乾的,但黃刺玫的乙偶姻的強烈奶油質感味道也剛好能彌補。而這個特徵在部分後代里也呈現了。

假設我們對中國的薔薇屬芳香物種加以利用,不難整出一個新的香味類型。畢竟我想了想,薔薇屬原本應該有一個能強烈呈現香草奶油風味的品種。但可能是因為薔薇歷史里占據重要地位的大馬士革品系和香水月季品系本身不具備產生乙偶姻的能力。所有沒有。

假設我們發展和利用黃刺玫血線。很有可能在這條路上,會出現優秀的而帶有「奶油蛋糕」香氣的品種出現。

另外說下,奶油質感的味道在文心蘭里還蠻常見的。不知道奶油質感強烈的香味是啥樣的,可以去買顆文心蘭,人家甚至還有巧克力奶油味的。

當然,不可能一點副作用都沒有,黃刺玫和玫瑰的後代有一部分缺失了香茅醇(有新鮮玫瑰似特殊香氣,有苦味)。而且部分後代的香味退化到了中香程度,雖然遺傳了留香。

另外有一個最神奇的地方是顏色和香氣往往有關:

黃-杏色系的大多是水果香/茶香主調,幾乎沒有純大馬士革型的。相反 大馬士革型集中在正紅-深紅-紫紅一系裡。白色花很多都帶檸檬柑橘調。

可能是因為有些顏色和香味本來就是某原種搭配出現的,後代大多如此也解釋得通,黃杏色系和茶香就是共同來源於淡黃香水(黃色的另一來源異味薔薇另說),而參與大馬士革薔薇形成的三個原種也沒有黃色的。

不過這個沒論文可以證明,估計也得很久之後才能知道了。

大根香葉烯 D(79.4%)。
是類似甘草,花茶,煙草混合出來的香氣,類似於愛戀熱吻的感覺。

乙酸己酯 (91.89%)。
這個很有意思,雖然是以表現為果香的乙酸己酯為主 ,但hfm資料是玫瑰味道。難道是玫瑰香族流氓了一把?

苯乙醇(清甜的玫瑰花香)、乙酸苯乙酯(甜的,玫瑰花香,帶有粉香的蜂蜜樣香氣,類似蘋果樣的果香,並帶有可可和威士忌樣的香韻)和 3,5一二甲氧基甲苯(不知道是啥香味)為主要香氣物質。

估計就是最後一位拉後腿了,把香雲的味道變得甜膩過頭。因為香雲有特異物質苯乙醇 ,是柔和的玫瑰樣花香。這個組合如何看都不應該組合出個甜膩過頭的玫瑰味。

以乙酸苯乙酯(甜的,玫瑰花香,帶有粉香的蜂蜜樣香氣,類似蘋果樣的果香,並帶有可可和威士忌樣的香韻)、乙酸一3一己烯一1一醇酯和乙酸橙花酯(酸橙花氣息)為主要香氣物質。

玫瑰蘋果蜂蜜可可復雜味道加個酸橙花=水果味?

可真有一套啊。猜得沒錯話,應該和那個不知道味道的乙酸一3一己烯一1一醇酯脫不了干係。

還有香氣物質:
1,3,5一三甲氧基苯:香莢蘭和茶葉的香氣,源於月月粉
3,5一二甲氧基甲苯:香氣未知,可能源於巨花薔薇
是典型的東方香氣,歐洲薔薇屬植物沒有。

以乙酸橙花酯(酸橙花氣息)和乙酸-3-己烯一1一醇酯 為主。

以乙酸一3一己烯一1一醇酯(不知道是啥味道)為主
聞起來是水果+茶香

熱點內容
洗戳衣櫻花 發布:2025-08-15 14:51:52 瀏覽:805
櫻花視頻欣賞 發布:2025-08-15 14:48:11 瀏覽:803
去美國學花藝費用 發布:2025-08-15 14:46:34 瀏覽:159
學園3櫻花 發布:2025-08-15 14:19:45 瀏覽:125
蘭花枯葉病 發布:2025-08-15 14:17:01 瀏覽:905
搬家送什麼綠植好 發布:2025-08-15 14:15:32 瀏覽:459
花語西子 發布:2025-08-15 14:04:40 瀏覽:924
玫瑰鈦晶 發布:2025-08-15 13:53:45 瀏覽:372
羅漢松盆景怎麼修剪 發布:2025-08-15 13:53:08 瀏覽:554
園藝花卉培訓 發布:2025-08-15 13:48:51 瀏覽: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