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牡丹品種
1. 牡丹鸚鵡有什麼主要品種 牡丹鸚鵡屬於什麼品種
牡丹鸚鵡又稱蠟嘴鸚鵡,屬鸚形目鸚鵡科,有愛情鳥之稱。國內現有8個品種,常見的品種及形態特徵如下:
(1)品種特點
①棕頭牡丹鸚鵡:體長14厘米塵敗,前額、頭頂至後頸、頰、喉部、下頦粉紅色。嘴紅色,上嘴具鉤。眼圈白色,頸及上胸橙黃色,上胸至腹部淺綠色,背部及兩翼深綠色,尾羽綠色,末端具黑色條斑。尾上覆羽黃綠色。
該品種原產於非洲的坦尚尼亞派廳顫。
②金紅桃牡丹鸚鵡:又稱桃黃臉牡丹鸚鵡,原產於非洲中部。其前額、臉頰、下頦,前頸及上胸為粉紅色,全身羽毛以鮮黃色為主,嘴、眼圈、跗趾肉粉色,冠紅色,尾部末端為白色。
③藍牡丹鸚鵡:其是一個改良品種,羽色以藍色為主,頭部淡黑色或黑灰色,頸部、胸部、上腹為白色。嘴淡桃紅色,腳灰色,眼圈具白色肉環。這種品種價格很高,純種售價達上千元1對。
④黃領黑牡丹鸚鵡:又叫黑頭牡丹鸚鵡,翦額、頭、臉頰、下頦為墨黑色,後頸至前胸為灰白色,背、腹、兩翼尾羽為黑灰色,尾上覆羽為鳥灰色。嘴白粉色,眼圈白色,跗趾黑灰色。
⑤小櫻哥牡丹鸚鵡:又叫綠桃臉牡丹鸚鵡,原產於非洲南部。其羽色主體為綠色,前額與頭為紅色,顏面及胸部淡桃色,腰及上尾為藍色,顏色較艷麗好看。
(2)生活習性
牡丹鸚鵡原產非洲熱帶叢林和草原中,常集中大群生活,主要棲息森林、灌木叢或農田。
食伏飢植物性食物,主要以植物的種子、果實、嫩枝、嫩芽及農作物的種子為食。
其於每年12月底繁殖,營巢於樹枝權、樹洞及岩石縫隙,每窩產卵4-6枚。由雌鳥孵化,孵化期20天左右。雛鳥為晚成性。
這種鳥性情急躁、遲鈍,體態活潑,羽色瑰麗,很有觀賞價值,但成鳥不好調教。
2. 牡丹鸚鵡品種有哪些
1、棕頭牡丹
牡丹鸚鵡的「原始種」多為綠色,棕頭牡丹就是頭類的原始種,也是最為常見的牡丹鸚鵡,名字的由來是頭頂的棕色羽毛。雖然棕頭的顏值在牡丹中排不上號,但是它們沒有經過人工選育,是大自然選擇的品種,智商上要比其他的牡丹鸚鵡要高一些。
2、綠桃牡丹
綠桃牡丹,除了面部的紅色絨毛外,全都是綠色,很容易看出與頭類的區別,眼睛周圍的白色圈圈很細,有些凹陷。面類牡丹相對頭類來說體型要略大。不過從智商上來講應該略遜於棕頭,多數人認為頭類中的棕頭牡丹是最聰明的,也有一部分認為騾子很聰明。
3、黃桃牡丹
黃桃牡丹與綠桃一樣同屬面類,兩者的差別就是顏色了,黃桃的顏色更騷氣,其面部與綠桃一樣都呈紅色。
4、黃金絲
黃金絲牡丹看起來與黃桃有些相似,但它的整個頭部都呈橙紅色,並且屬於頭類牡丹,差距很大。
5、普蘭白面
普蘭白面屬於頭類的一種牡丹鸚鵡,較為常見,但顏值較高,翅膀處為湛藍色的羽毛,頭部呈黑灰色,胸前的白色羽毛極為顯眼,這也是它名字的由來。
3. 牡丹鸚鵡品種
黃桃臉:全身羽毛黃色,尾羽末端有紅色的塊斑。 黑頭:額頭、前額紅棕色,胸部上方為橘紅色。 紅臉:主要棲息在長滿植被的草原和草地。 黑領:頭部、胸部和腹部淺綠色。 尼亞薩湖:全身羽毛基本為綠色。
牡丹 鸚鵡種類
1、黃桃臉
黃桃臉牡丹鸚鵡體長15-16厘米,嘴巴顏色為象牙白,前額紅色,臉頰、下頜和前頸呈粉紅色,全身羽毛黃色,尾羽末端有紅色的塊斑,主要分布在非洲安哥拉南面的乾旱地區。
2、黑頭
黑頭牡丹鸚鵡通常指黑臉牡丹鸚鵡,其身體長度為13-14厘米,體重38-40克,額頭、前額紅棕色,胸部上方為橘紅色,下方逐漸變成黃綠色,鳥喙紅色,虹膜呈棕色。
3、紅臉
紅臉牡丹鸚鵡前額和臉部前端呈橘紅色,羽毛為黃綠色,腳爪灰色,主要棲息在長滿植被的草原和草地,經常會前往農耕區覓食,食物以種子、漿果、水果、半熟的農作物為主。
4、黑領
黑領牡丹鸚鵡體長13厘米,體重39-41克,身體為綠色,頭部、胸部和腹部淺綠色,頸部有一條黑色的羽毛,背部下方呈淺藍色,飛行羽綠色,在林間活動時,羽色為它們提供了良好的遮蔽效果。
5、尼亞薩湖
尼亞薩湖牡丹鸚鵡成鳥全身羽毛基本為綠色,前額、喉嚨呈橙紅色,虹膜深紅色至棕色,主要以地面上的草類種子、水果、植物嫩芽等為食,也經常會前往農耕區吃食谷類作物。
4. 牡丹鸚鵡有多少品種
一般我們把牡丹鸚鵡一般分為三類:頭類,桃面類(桃臉鸚鵡),騾子。
首先頭類品種,頭類品種是大家飼養得比較多的,市面上最常見的棕頭牡丹是屬於頭類的。頭類鸚鵡比較好區分,其最准確的區分方法就是看眼圈,頭類牡丹眼珠周圍有一圈明顯白色的眼圈;還有它們的嘴巴都是深紅色。只要符合這兩點,你就可以判定這是一隻頭類牡丹鸚鵡了。
當然還有一些基因變異的品種,例如金絲、綠黑頭、黃棕頭、白玉(雖然嘴殼是粉白色,但是它原本就是屬於頭類的)等等都屬於頭類。
接下來是桃面類:這一類的品種人們把它們稱為小櫻,桃子。它們的眼珠周圍沒有很明顯的白眼圈,並且它們的嘴殼一定不是深紅色;它們的嘴殼都是淺黃色、淺黃白色、淡粉色、淡粉白色等,這些都是桃面類的特徵。屬於桃面類的牡丹鸚鵡品種最常聽的莫過於黃桃以及綠桃,還有一些基因變異的品種,例如:銀頂、金頂、白面、日本桃、紫羅蘭、玉桂、橙黃面、藍金頂、綠金頂等等都是屬於桃面類的。
最後,我們說下騾子,這里的騾子其實也是借真正的騾子來對比的,牡丹鸚鵡的騾子是指面類和頭類鸚鵡雜交產生的後代,它們和真正的騾子一樣,繁殖能力很差或者沒有繁殖能力。
騾子
騾子的羽毛顏色應該說是千奇百怪的,有的羽毛鮮艷且很漂亮,有的羽毛看起來則是由不同顏色混雜的,看起來怪怪的。騾子區分最有效的辦法是:
1.它如果是一隻桃面類的牡丹鸚鵡且它帶有白眼圈,或是臉上帶有明顯的黑羽色(黑臉頰)
2.嘴殼是深紅色的、橘紅色的,毫無疑問就是騾子。
3.它如果是一隻頭類的牡丹鸚鵡但它的嘴殼卻是淺黃色、淺黃白色、淡粉色、淡粉白色的,或是沒有帶很明顯的白眼圈的,毫無疑問這也是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