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的莖
『壹』 牡丹花根莖有什麼用途 牡丹花枝葉有什麼用途 牡丹花花果有什麼用途
一、牡丹根莖用途: 以根皮入葯,稱牡丹皮,又名丹皮、粉丹皮、刮丹皮等,系常用涼血祛瘀中葯。李時珍謂:「牡丹以色丹者為上,雖結籽而根上生苗,故謂之牡丹」,還認為野生單瓣者入葯為好,人工為觀賞栽培的重瓣者氣味不純,不可葯用。丹皮性微寒,味苦、辛。歸心、肝、腎經。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用於溫毒發斑、吐血衄血、夜熱早涼、無汗骨蒸、經閉痛經、癰腫瘡毒、跌撲傷痛等證。現代研究表明,牡丹皮有抗菌、抗炎、抗過敏、抗腫瘤、止血、祛瘀血、清熱解毒、鎮靜、鎮痛、解痙等活性,還能促進單核細胞吞噬功能,提高機體特異性免疫功能,增加免疫器官重量。應用時應注意,血虛有寒,孕婦及月經過多者慎用。牡丹花含黃芪苷,除觀賞外還可入葯,用於調經活血。二、牡丹花瓣用途:牡丹花有調經止痛 牡丹花性平而人肝、脾二經,能調 理氣機,疏利肝經,運牌化濕而益氣血生化之 源,因此能平調婦女經血而止經期腹痛;還能通經絡,利關節,常用 作關節痹痛、屈伸不利、婦女經閉腹痛等病症的輔助治療食品。牡丹花提取的黃酮、精油具有美容之功效,可做化妝品。亦可入饌,炸、燒、煎或做湯等皆成美味。牡丹花瓣還可蒸酒,製成的牡丹露酒口味香醇。三、牡丹莖、葉用途:可以治療血瘀病。四、種子用途:油用牡丹的種子含有大量油脂,可以用於榨油。牡丹籽油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90%以上,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多不飽和脂肪酸-亞麻酸含量超過40%,是橄欖油的40倍。
『貳』 牡丹的莖和芍葯的莖的區別
1、牡丹葉片寬大,葉互生,正面為綠色並略帶黃色,無毛的背面有白粉,而芍葯則近花處為單葉,葉片正反兩面均為濃綠色,而且葉片較密。
2、牡丹的莖為木質,是多年生灌木,相通粗壯繁多,芍葯莖為草質、屬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因此芍葯又有「沒骨花」之稱(宿根花卉,多年生草本,當年秋未、冬初地上部份枯死,地下根莖第二年仍能重新長出新的植株,這種花稱為「沒骨花」)。
3、牡丹的花都是單朵頂生,花徑約20cm左右,有的可達30cm,而芍葯則是一朵或數朵頂生或腋生,花型較牡丹小,花較牡丹遲開約一個月,故有「穀雨之朝看牡丹,立夏之朝看芍葯」之說
『叄』 牡丹花的根怎麼形容
牡丹花根可參考以下形容描述:
「牡丹根系比較發達,有很多深根形的肉質的主根和側根。初生根始為白色,漸變為黃色至褐色,肉質白色個別紅色肉質中心木質化,俗稱「木沖正姿心」。
牡丹的莖又細又短,老乾可達3米,枝葉特別茂盛。它的葉子又扁又短,綠得好像就要底下來似的。牡丹根系發達,清裂具有多數深根形的肉質主根和側根。初生根始為白色,漸變為黃色至褐色,肉質白色,個別紅色,肉質中心木質化,俗稱木心。肉質部儲有散絕大量養份和水份供植株生長,一般來說,根深的植株枝葉茂盛,植株較高,根淺則枝短株型矮。
『肆』 牡丹花的根莖葉花各有什麼特點
根特點:牡丹根系發達,具有多數深根形的肉質主根和側根。初生根始為白色,漸變為黃色至褐色,肉質白色,個別紅色,肉質中心木質化,俗稱木心。肉質部儲有大量養份和水份供植株生長,一般來說,根深的植株枝葉茂盛,植株較高,根淺則枝短株型矮。
枝特點:因當年生效枝上節間長短不同,著生芽數及新枝萌發力強弱也不同,分枝的習性也有明顯差異但分遲漏知枝上有單枝型和稠枝型。
葉特點:牡丹葉互生,由葉片、葉柄組成。葉形、大小、色澤、質地等因品種而異可分碼消為:大形圓葉型、大形長葉型、小葉圓葉型、中形葉型。
花特點:花大色艷,品種繁多。有的品種花器齊全,萼片、雄蕊、雌蕊發育正常搜耐,有的品種雄、雌蕊瓣化或退化,形成了多姿形美的花型,五彩繽紛的花朵。根據花瓣層次的多少,傳統上將花分為:單瓣類、重瓣類、千瓣類。在這三大類中,又視花朵的形態特徵分為:葵花型、荷花型、玫瑰花型、半球型、皇冠型、綉球型六種花型。
『伍』 牡丹花的莖上面有刺嗎需不需要每天澆水
牡丹花莖上無刺,由於蒸發量大花期早晚都需澆水,花謝後葉片逐步脫落進入休眠器可干透再澆。
『陸』 牡丹的莖對它有什麼用
植物的莖對於植物體有如下作用:
(1)輸導作用。由根毛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沿莖主要自下而上輸導(但有垂枝的植株中,也有向下流動的情況),其途徑是木質部的導管或管泡;由植物葉子在光合作用下製造的有機養料,經過莖自上而下運輸,其途徑是韌皮部的篩管。
(2)支持作用。莖靠內部所具有的發達的機械組織,承受著枝、葉、花、果的全部重量和壓力,還要抵抗由於風、雨、雪、雹等自然變化所引起的摧殘力量,使技、葉、花、果能夠更加合理地展布在空間,進行各自的生理作用。
(3)貯藏作用。莖中可以貯藏澱粉、糖類、脂肪、蛋白質以供植物體利用,如甘蔗、藕、馬鈴薯。另外還可貯存一些代謝作用中的廢物,如粘液、松脂、揮發油、單寧、乳汁等。莖中貯藏的物質,往往可以提取出來,供工業上利用。
(4)此外,莖的繁殖作用也是極其明顯的,利用莖、技進行扦插、壓條、嫁接,利用地下莖進行繁殖,已是植樹造林和農作物栽培中的一項重要措施。
『柒』 牡丹花和芍葯花的區別在哪裡
牡丹花在眾人眼裡一直是排在第一的位置,而芍葯花排在第二的位置,這兩種花外形很像,在很久很久之前這兩種花是沒有區別的,在後來才有了區分,一種被叫做木芍葯花,一種被叫做草芍葯花,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兩種花有了更加明確的區分,一種被叫做牡丹花,一種被叫做芍葯花,李時珍在它的本草綱目中稱牡丹花為王、芍葯花為相,所以,這個結論由此在人們心目中遺留,一直延續至今。
芍葯花剛剛開始發芽的時候,莖是紅色的,如果你發現芍葯花的莖表現為紅色,那麼就能判斷出來是新長出來的莖,如果發現莖是綠色的,那麼就是老莖,在秋天剛要結束,冬天還未來臨之際會落葉,在冬天到來之後,芍葯花的葉子就會有一部分枯死了,到那時在地下的根莖並沒有死亡,來年春天的時候,還是可以發芽生長的,芍葯花的高度是不會高於一米的,就像沒有骨頭一樣,所以也有人稱它為「無骨花」。
『捌』 牡丹花的莖
葉柄:牡丹的葉柄凹處多為暗紫、紫紅、灰褐、黃綠等不同顏色,葉柄也有粗細、硬軟、長短之分,長者可達40cm,短者不過10cm;葉柄的長短,特別是葉柄和枝條夾角的大小因品種不同差異較大,同時對花的觀賞價值影響也較大,葉柄與枝夾角大,葉面平展或下垂,葉也較稀,如「墨魁」,花朵均著生在葉叢之上,形成花美葉秀,相得益彰的觀賞價值;相反,葉柄較短,葉柄與枝條夾角較小,因枝葉緊密,花朵常藏在葉叢中,造成「葉里藏花」現象,大大降低了觀賞價值。
胚芽:牡丹的芽外由6~8枚鱗片所包,所以牡丹芽又稱「鱗芽」。牡丹以鱗芽越冬。牡丹的芽按功能和分化程度分為花芽、葉芽、潛伏芽和不定芽四種。
花芽:牡丹的花芽為混合芽,能抽枝、長葉、開花。著生在枝條頂端的稱為「頂生花芽」,開過一次花的枝條,花莖便自行乾枯回縮一段。著生在乾枯花莖下部的葉腋間的花芽稱為「腋生花芽」或「側生花芽」。花芽一般都比較肥大飽滿,剝除鱗片,可見「花胎」(即鱗芽內部的幼小花蕾)。
葉芽:葉芽只抽枝長葉,多數著生在花芽下部的葉腋間,也有著生在枝條頂端的,較花芽瘦小,萌發後發育成枝條。
潛伏芽:潛伏芽著生在新枝的最下部,形狀癟小,如粟粒,俗稱「狗鱉」。平時不萌發,在花芽、葉芽或枝條受傷後才能萌發,其壽命較長,可維持10~15年之久。
不定芽:著生在根莖處的芽叫做「不定芽」。出土後抽生為萌櫱枝,俗稱「土芽」。不定芽萌發力特強,是接穗、更新老枝(股)和增加新股的主要來源。不定芽當年不開花,生長旺盛者,在頂部當年可發育分化形成花芽,翌年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