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古城佩特拉
㈠ 佩特拉古城玫瑰城是怎麼衰落的呢
考古學家推斷,存全盛時期,佩特拉城居羨橋民多達3萬,城市規模遠比早期歐洲人估計的大得多。但佩特拉為什麼被遺棄一直是人們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就算它一度失去了劉商道的控制權,但仍然可以保持原狀,那為什麼它非但不如此反而迅速衰亡了呢?史學家分析認為,導致佩特拉城衰亡的原因可能是天災。公元363年,一場地震重擊了佩特拉城。震後,許多建築淪為廢墟,房屋的主人們無能力或者無心思將它們修復,漸漸地仿派激古城走向了衰備襪亡。
㈡ 中東旅行 | 約旦漫遊之佩特拉古城,瓦迪拉姆沙漠與死海
為了傳說中的玫瑰古城佩特拉,也因為孤獨星球把約旦列為世界十大 旅遊 目的地之一的推薦,於是和朋友一起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出行之前沒做攻略,因為第一次去中東地區,對這次出行的安全性還是有所擔心,這次行程就由自由行變成了跟團游。
在神秘而紛爭不斷的中東地區,約旦就如沙漠中的綠洲,即使約旦一直以開放的姿態吸引著世界各地旅行者,但大部分人對這個地方依然所知甚少。
去過約旦才發現,其實這里的人很熱情友善,出入境輕松自由,因為基本沒有重工業,這里的天空像被刀割過一樣干凈明亮,這里的日落或許是世界上最美的之一。這里擁有世界上最震撼人心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包括躋身世界七大奇跡的玫瑰古城佩特拉、地球上最像外星系的地方「月亮谷」瓦迪拉姆、舉世聞名的死海、色彩斑斕的紅海以及無數壯美的峽谷……
此次約旦之行,我看到了浩瀚的沙漠、神秘的古城與最特別的海;看到了現代化的大都市、最虔誠的信徒;感受到了各種文化的交融、最前端的 科技 ;傾聽了遠古的 歷史 、最神奇的故事……自然資源的匱乏制約了約旦的經濟發展,貧窮確實是這個國家給人的第一印象,但作為歐洲人徒步探險、戶外旅行的後花園, 旅遊 資源豐富的約旦帶給旅行者的驚喜足以讓你回味許久。如果在未來某年,有足夠的時間,其實我還想再去一次約旦,帶上最好的朋友,做好攻略,去細細感受神秘的阿拉伯世界,在無垠的紅色沙漠中去找尋失落千年的古城。
暴走佩特拉古城
佩特拉(Petra)是約旦的一座古城,是絕對的約旦打卡地,也是我們此行的最主要目的地。它在約旦首都安曼南250公里處,隱藏在一條連接死海和阿卡巴海峽的狹窄的峽谷內。這是一座幾乎是全在岩石上雕鑿而成的古城,岩石帶有珊瑚族帆州寶石般的微紅色調,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發亮。特殊的地貌使它呈現出絕美的顏色,所以又被稱為「玫瑰古城」。 佩特拉是公元前6世紀阿拉伯部落納巴泰人的王國首都,公元前1世紀時極其繁榮,公元106年被羅馬帝國軍隊攻陷,淪為 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所以現在還能看到很多在古羅馬文化中常有的建築。3世紀起,因紅海貿易興起代替陸上商路, 佩特拉開始衰落,7世紀被阿拉伯軍隊征服時,已是一座廢棄的空城。直到1812年為 瑞士旅行家重新發現而重見天日。
自1812年以來陸續發現的許多古跡,大都雕刻在一條深谷的岩壁上,是約旦標志性景點,是《奪寶奇兵》《變形金剛2》的取景地,也是新好萊塢大片《阿拉丁》的取景地,每年都吸引著全世界的遊客蜂擁而至,去 探索 兩千多年前納巴泰人的文明。
像外星球一樣的瓦迪拉姆
瓦迪拉姆又稱月亮谷,因其地形地貌是地球上最像月球的地方而得名。又因其獨有的貝都因文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約旦的自然和人文雙重世界文化遺產,《火星救援》《阿拉伯的勞倫斯》《紅色星球》《阿拉丁》等等眾多好萊塢大片的取景地。
瓦迪拉姆最吸引人的是沙漠體驗項目,欣賞這里的沙漠景觀需要搭越野車或駱駝進入,沙漠中狹窄的峽谷、天然拱門、高聳的懸崖、巨大的沙丘和洞穴都讓人彷彿置身外星球。瓦迪拉姆不建議自駕進入,最合適的是提前預訂好導覽,由導游來安排行程。
這里並不是我們常見的那種一望無際的黃色沙漠,廣袤的紅色沙漠上坐落著一眾高聳的岩層、懸崖和峽谷,眼前的一切是我只在科幻電影里所見過的場景,這里的名字雖然叫月亮谷,但坐著當地的越野小破車穿梭在其中,你一定會覺得來到了火星,大自然的野性美在這里得到了完美的詮釋。
不可思議的馬賽克之城馬達巴
馬達巴是一個有三千多年 歷史 的城市, 歷史 上這個城市多次易手,曾經被 埃及人、猶太人、希臘兆蔽人、穆斯林人統治過,在拜占庭時期,馬達巴變成了地區主教所在地,而就在這一時期,特別是在六世紀,馬賽克藝術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在教堂、公共建築、私人家轎叢庭里都可以看到它的蹤跡。
公元747年馬達巴被大地震所摧毀後,這個城市就在地下沉睡了一千多年。直到1 880年來自克拉克的2000名基督徒在這 里定居下來,開始重建城市。正是他們在 1896年重建聖喬治東正教堂的時候,發現了那副著名的拜占庭中東地圖。
在聖喬治教堂參觀的時候,因為穿短褲差點被禁止入內,好在教堂門口有專門的服務人員,會借袍子給遊客,全身包住就可以入內參觀。
尼泊山緬懷先知摩西
尼泊山(Mount Nebo)是基督徒、猶太人和穆斯林共同的聖地,傳說摩西就是在這里遙望「應許之地」的。山頂的觀景台可以俯瞰整個約旦河谷,據說如果天氣夠好,耶路撒冷、伯利恆、耶利哥等地方都可以一覽無遺。
據《聖經》第34節記載,猶太教的創始人——摩西在此度過了生前的最後時光,並在此升天。摩西在基督教中是僅次於上帝和耶穌的重要人物,同時也是伊斯蘭教的六大使者之一。摩西在伊斯蘭教中的名字是「穆薩」。
尼泊山上聳立著一架巨大的象徵摩西神杖的鋼制盤蛇十字架,是1984年義大利佛羅倫薩人 吉安 尼·凡陶尼豎立的。這只盤著蛇的手杖,象徵著主在摩西面前顯示的神跡,摩西用這只手杖帶領著以色列 的人民逃出埃及 ,用這只手杖劈開紅海,用這只手杖解救了在荒野中徘徊並且飢渴的以色列 。
紅海小鎮阿卡巴 除了沙漠還有大海
除了沙漠,約旦還有最美的海。約旦南部阿卡巴(Aqaba)的紅海有著適度的氣候和溫和的水流,為珊瑚和海洋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這里有超過 1200 種魚類、500 種珊瑚,水溫全年適合潛水,因為陽光充足,這里允許潛到 150 米深。沉沒在海底的廢棄船隻和坦克也為潛水者提供了令人興奮的目的地。
在約旦紅海邊,可以看到對面的埃及,及交界的沙烏地阿拉伯,朋友想發個朋友圈,結果發現竟然能定位到埃及!
死海漂浮 體驗世界最低點的漂浮之樂
死海位於以色列和約旦之間,長76公里,寬5-16公里,是地球表面陸地的最低點,低於海平面約420米,因其海水高濃度的含鹽量,里邊沒有任何生物可以生存,所以被稱為死海。海水比重大,人在里邊不會下沉,海水裡含多種礦物質,是天然的Spa場所,死海泥更是舉世聞名的皮膚保養品。
在死海水面上漂浮,讓皮膚吸收著水中 健康 的養分,或者享受古老的療法——死海泥浴,都是約旦之旅獨特的體驗。
因為時間安排,死海漂浮是約旦行程的最後一站,下一段行程將是耶路撒冷。總感覺這次的旅行時間過得太快,一直在暴走狀態,沒有停下來好好的感受,好在收獲頗豐,等再一次回約旦,可以讓行程更慢一些,時間停留的更久一些,除了自然和古跡,也要更深入的體驗傳統的阿拉伯文化、精緻的地中海飲食、現代阿拉伯人的生活狀態……
㈢ petra在哪個國家
petra(佩特拉)在約旦。
佩特拉(Petra)是約旦著名古城遺址,佩特拉古城位於約旦南部沙漠,距首都安曼約260公里、海拔1000米的高山峽谷中。它幾乎是全在岩石上雕鑿而成,佩特拉遺址的岩石帶有珊瑚寶石般的微紅色調,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發亮。
特殊的地貌使它呈現出絕美的顏色,所以又被稱為「玫瑰古城」。佩特拉為納巴泰人(古代阿拉伯部落)的王國首都,公元前1世紀時極其繁榮,公元106年被羅馬帝國軍隊攻陷,淪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所以現在還能看到很多在古羅馬文化中常有的建築。
3世紀起,因紅海貿易興起代替陸上商路,佩特拉開始衰落,7世紀被阿拉伯軍隊征服時,已是一座廢棄的空城。直到1812年被瑞士旅行家重新發現而重見天日。
佩特拉是軍事必爭之地的原因:
第一,佩特拉易守難攻,唯一的入口是狹窄的山峽,敵方無法調集大軍攻城,可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第二,資源豐富,環抱城市的高地平原上森林繁茂,木材豐富,牧草肥沃,利於游牧;第三,水源充足,一股終年不斷的噴泉提供了可靠的水源。
㈣ 約旦佩特拉古城常常被稱為「玫瑰紅城市」,如今還存在嗎
世界上幾乎所有著名的古城遺跡都因其輝煌歷史或燦爛文明的奪目光環而被人們銘記。然而,2006年「世界新七大奇跡」評選中,一個陌生的名字赫然出現在了中國長城之後第二名的位置上,它就是佩特拉古城!
3世紀起,因紅海海上貿易興起代替了陸上商路,佩特拉的重要性因此大為削弱。最終它被遺棄了,直到1812年為瑞士人J.L.伯爾克哈特重新發現才重見天日。現在幾乎是所有到約旦旅行的人必到之打卡之地。
佩特拉古城的門票不便宜,對外國遊客來說,單日票50JOD,兩日票55JOD,三日票60JOD。算上約旦第納爾與人民幣接近1比10的匯率,也就是說探訪佩特拉的門票,最少也要500元,雖然貴,但裡面不會再有收費,對於從大國來的遊客而言,也算良心價格。全程走下來大概花了6個小時,一定要穿舒適的衣服和鞋子,體力不好的人建議坐馬車,但是一定要講清楚價錢,門票雖然包括騎馬,但是還要額外收小費,十美金到20美金,所以最好的還是建議走進去,
㈤ petra在哪個國家
petra中文音譯是佩特拉,是約旦著名的古城遺址,位於約旦南部,是一座在海拔1000米的高山上,幾乎又岩石雕刻而成的古老城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將該處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慶姿模。
約旦佩特拉城歷史

約旦佩特拉古城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又稱玫瑰城,因為所有建築都在玫瑰色的山岩上開鑿而成,公元前4世紀到公元2世紀譽緩是納巴泰王國首都。
佩特拉,希臘文意為“岩石”,《舊約全書》稱“塞拉”(Sela),公元前 1 世紀,在國王阿雷特斯三世統治時極其繁榮,疆土曾擴大到大馬士革。
佩特拉曾為冊察重要的商路中心,3世紀開始,因紅海海上貿易興起代替了陸上商路,佩特拉開始衰落,7世紀被阿拉伯軍隊佔領時,已經是一座廢棄的城市。如今,佩特拉古城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跡古城之一。
㈥ 為什麼佩特拉被稱為「紅玫瑰古城」
佩特拉,希伯來語中是「岩石」源如辯的意思,因為整座城市是在岩石上雕鑿出來的。山谷的岩石呈朱紅色或褐色,在朝陽或晚霞的映照下城中的建築會變成玫瑰色,橡鎮所以佩特拉也被稱作「紅玫雹缺瑰古城」。相傳,這里是摩西「點石出水」的地方。當年,摩西率領以色列人走出埃及,流落荒野,正當飢渴睏乏的時候,摩西得到上帝的幫助,他揮杖擊石,激出泉水。據說,這股泉水至今仍流淌不息。
佩特拉古城建在海拔950米的山谷中。進入佩特拉古城,要通過1.5千米長的峽谷,峽谷最寬處不過7米,最窄處僅能通過一輛馬車。兩邊的石壁高70-100米,行人抬頭僅能望到一線青天。走出峽谷,是寬廣的谷地,豁然開朗。高大雄偉的殿堂排布在周圍山崖的岩壁上,門檐相間,殿宇重疊,十分壯觀。
㈦ 佩特拉古城的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 佩特拉古城
英文名稱:Petra in Jordan
所屬洲:亞洲
所屬國:約旦
地點:安曼以南的佩特拉
意義:納巴泰王國居住的城市,是阿拉伯和地中海區域一個重要的交叉地區。
編號:379-001
1985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 (I) (III) (IV)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簡介 佩特拉古城(公元前9年—公元40年),是約旦南部的一座歷史古城,它是約旦南部沙漠中的神秘古城之一,也是約旦最負盛名的古跡區之一。
它距首都安曼約260公里,隱沒於死海和阿克巴灣(今天的約旦國境內)之間的山峽中,位於乾燥的海拔1000米的高山上。它幾乎是全在岩石上雕刻而成的,並以岩石的色彩而聞名於世。佩特拉因其色彩而常常被稱為「玫瑰紅城市」。睜衫斗實際上,這里的岩石不只呈紅色,還有淡藍、橘紅、黃色、紫色和綠色。
通往佩特拉的必經之路是一條長約1.5公里的狹長的峽谷通道。進入峽谷,可以看到在岩壁上的許多空洞,這是一些鑿岩而成的墓碑群。這些墓碑群根據埋葬者身份的不同而規格不一,雕刻的圖案也各不相同。導游很有趣,快到峽口時,讓我們大家手拉手、閉眼、低頭、側身向前移,不準偷看,嘴裡數著一米、兩米。。。二十米,「抬頭看」翻譯一聲令下,哇!太壯觀了,那種走過極限豁然開朗的感覺,讓人不由得屏住呼吸,突然看到陽光照射下的依山雕鑿的一個巨大的羅馬式殿堂,震撼、驚奇一起襲塌手來。站在那裡,人會顯得非常渺小,也會覺得格外高大,你忍不住琢磨,幾千年前的古人,要有怎樣的智慧和毅力,才能有這樣雄偉的鬼斧神工、天造地設的建築啊!這就是古城的核心,一個大廣場,廣場正面聳立著一座高約40米、寬約30米的哈茲納赫殿堂,意為「金庫」。傳說裡面曾收藏著歷代佩特拉國王的財富,也有人說它是一座陵墓。哈茲納赫殿堂造型雄偉,有6根羅馬式門柱,分上、下兩層,直至洞頂。橫梁和門檐雕有精細圖案。穿過哈茲納赫殿堂前面的小谷,有古羅馬劇場遺跡。劇場後面有一片開闊地,城市依四周山坡建築而成,有寺院、宮殿、浴室和住宅等。這是一座隱沒於峽谷中的城市,懸崖絕壁環抱,城牆天然而成。當然現在已經風化瓦解所剩無幾了。
納巴泰人的佩特拉至今仍然是一個謎,曾經是那麼的繁華與宏偉,似乎一夜之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納巴泰人敗於羅馬人後,一下子無影無蹤,沒有屍骨,沒有典籍,連一點線索都未留下,僅有的一些刻在石崖上的圖案文字,至今沒能破譯,只有一整座石頭城讓現代人去思考,探索。
佩特拉古城2007年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2007年7月8日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跡。 佩特拉在希伯來語里是「岩石」之意,這個名字取代了《聖經》中的「塞拉」一詞。據一些神話傳說,這里是摩西(古代希伯萊人的領袖)點出水的地方。 它以岩石的色彩而聞名於世。佩特拉因其色彩而常常被稱為「玫瑰紅城市」。這是源於19世紀的英國詩人J·W·柏悉磨根的一首詩里的一句:「一座玫瑰紅的城市,其歷史有人類歷史的一半。」
㈧ 來自失落的佩特拉城(一座刻在沙漠中岩石上的城市)
佩特拉是一座古老的城市,由岩石雕刻而成。它位於約旦——其中大部分被沙漠覆蓋。到達這個獨特的物體並非易事——只能通過狹窄的峽谷。但這並不能阻止遊客。
佩特拉已被廢棄數百年,但數千年前,它是一座功能齊全的城市。這是一個巨大的貿易中心,位於道路的交叉口。絲綢、香料和草葯從印度運往阿拉伯、非洲、埃及,然後再返回。它讓當地人變得非常富有。
這座城市建於何 時尚 不完全清楚,但我們知道佩特拉是納巴泰王國的首都。根據一些估計,在最好的年份,大約有 20,000 人住在佩特拉。
建築物的立面被雕刻在峽谷的牆壁上,令人驚嘆。精美的雕刻顯示了這個文明的高度發展和建造者的工匠精神。
主入口稱為Al-Khazneh(財政部)。它是由當地的貝都因人命名的,他們認為所有的財富都在裡面。大門由玫瑰石雕刻而成,因此佩特拉也被稱為玫瑰城。
對於建築商來說,這顯然是一項非常艱巨的工作。為了建造這樣的東西,他們必須非常熟練。這些建造者設法創造了與希臘和羅馬建築相媲美的東西。
專家認為,建築商必須創造巨大的台階戚伏才能安全地建造這座建築。周圍沒有樹木可以用來搭建腳手架。科學家們認為,施工是從頂部開始的:人們莫名其妙地站在岩石上,然後逐漸向下移動。而且,通過使用錘子和鑿子,他們取得了驚人的成果。
其他人嫉妒佩特拉的寶藏,這座城市不得不抵禦希臘人。佩特拉贏得了那場戰斗,但當羅馬征服者到來時,這座城市不得不放棄。佩特拉仍然繁榮了很多年,但它在羅馬帝國的統治下。
在 4 世紀,一場地震摧毀了該鎮的大部分地區,羅馬人決定離開這座城市。後來被拜占庭帝國接管。
隨著技術的發展,海上貿易開始發展,佩特拉失去了戰略目的。此時它被遺棄並隱藏在沙子中。這就是它如何成為失落的城市。
但是佩特拉只是在談到西方文明的人時才迷失的,當地人知道沙漠中的這顆寶石。貝都因部落 B'doul 居住在城市的洞穴中。他們稱自己為納巴泰人的後裔,他們不想讓其他人知道佩特拉,因為他們擔心人們會來那裡尋找寶藏並摧毀這座城市的殘余。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多年來一直對這座城市的位置保密。
它於 1812 年 8 月 12 日被發現。年輕的瑞士人約翰·路德維希·伯克哈特 (Johann Ludwig Burckhardt)在前往開羅時聽到了關於這座神秘城市的傳說。即便如謹鏈此,他也不得不在旅途中偽裝成阿拉伯血統的人,並不得不向他的向導撒謊,說他想在墳墓里獻祭,直接進入城市。
使用化名 Sheikh Ibrahim Ibn Abdallah,Johann 無法在佩特拉逗留很高晌攜多時間,因為他不是當地人。他甚至不能說這是他正在尋找的城市,因為沒有證據。但這就是歐洲人發現佩特拉的方式,其他研究人員也追隨他的腳步。他們畫了很多圖紙,但直到 1929 年才開始第一次考古研究。
考古學家並不真正知道為什麼要建造財政部。有些人認為它是納巴泰國王的墳墓,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它是用來保存文件或用作某種寺廟的。我們可以肯定地說的是,金庫是後來建造的,當時城市已經建立並富有。
佩特拉人是與水相關的技術方面的專家。他們建造了蓄水池、水壩、隧道和水庫,這座城市是疲憊的旅行者的綠洲。這些驚人的技術使當地人即使在乾旱期間也能留在城市。
在某些時期,有時水量充足,當地人就修建了水壩和渡槽,改變了雨水流入城市的方向,使人們能夠安居樂業。
佩特拉是一個大型宗教中心,可能是神職人員、雕塑家、商人和其他人的聚集地。在佩特拉,有1000 多座墳墓,其中許多是為家庭甚至整個部落建造的。那裡的許多人可能從事殯葬業。
很難回答這個城市的 20,000 名(甚至可能 30,000 名)居民是否都住在佩特拉城內的問題。很可能有些人住在牆外的帳篷里。
研究人員對此一無所知。眾所周知,這些墓葬是在不同的 歷史 時期建造的,因為它們看起來非常不同。佩特拉人沒有在墓葬上刻下任何有助於我們了解埋葬在那裡的人的銘文。但他們相信死者可以在另一個世界吃飯和消磨時間,因為他們會在屍體上留下食物和不同的物品。
有趣的是,一開始,佩特拉被認為是一個巨大的墓地,因為墓葬數量眾多。直到後來,科學家才發現這是一個非常發達的城市。
佩特拉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築之一是劇院。它幾乎就在市中心,可以同時容納多達 8,500 人。
其他令人驚嘆的物品包括擁有許多墳墓的外牆街和Ad Deir修道院。這是一座巨大的建築,其用途仍然是個謎。
1985 年,佩特拉 進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單,2007 年,它成為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現在,貝都因人 住 在離城市不遠的為他們建造的特殊定居點, 旅遊 業是他們的主要業務。
佩特拉的許多事情仍然是個謎。例如,有巨大的岩石——散落在城牆外的方形紀念碑。沒有人知道他們為什麼在那裡以及他們的目的是什麼。有一個傳說,裡面有保護古都的神靈 。
我們仍在佩特拉發現。2016 年,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未知結構,可能具有儀式功能。專家們仍在試圖確切地了解它是什麼。1993 年,人們發現了可以追溯到拜占庭時期的卷軸,其中的這些信息仍然是一個秘密。
考古學家認為,目前,我們只知道這座城市的 15% 左右,另外 85% 仍在地下,尚未被發現。所以,關於這個失落的寶藏,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中東在遊客中不是很受歡迎。但是,在 2019 年,仍有超過100萬人訪問了佩特拉。它是世界上訪問量最大的考古遺址之一。 印第安納瓊斯與最後的十字軍東征 曾在此拍攝,標志性的攝影作品也曾在此拍攝,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定期來此參觀這個神奇的地方。
有時,晚上允許遊客進入佩特拉,通往入口的小路用燈籠和蠟燭裝飾。
如果你暫時不能參觀佩特拉古城,你至少可以使用帶有語音導覽的 谷歌。
㈨ 世界上最壯觀的古城遺址,曾被稱「鬼城」,卻被譽為「天空之城」
你好,我是一凡。
前幾天的文章,我已經給你帶來過不少神秘而奇特的遺跡,有神秘的飛機廢墟,有古老的海底化石,還有至今不明真相的巨型地畫。
這次,一凡為你帶來,3個世界上最壯觀的古城遺址,其中最著名的甚至被稱為」鬼城「,但是卻享受著「天空之城」的贊譽。
它們是哪些古城遺跡呢?
我們來具體看一下。
傳統的西方建築,一般是樓頂上有高高的長桿,然後大圓頂,但是 白露里治奧古城屬於西方建築的」非主流「 ,它建在高高的山頂上,只靠一條狹窄長橋與外界相連,從遠處看像一座空中的城堡。
古城位於羅馬北方約120公里處,建於2500年前,這個地方更像是一個古村落。
這個古老的小村莊位此嫌於陡峭山谷中一座巨大的石灰岩上,很像天空之城裡面的場景,靈動、夢幻,古城不大,不用半個小時就能走完,
歷史 上,古城曾經發生了持續數百年的瘟疫,導致很長時間以來沒有居民在里在古城裡居住,被稱為」鬼城「。
現在,隨著 旅遊 資源的開發和媒體的大肆報道,這里慢慢的又恢復了繁華,由於古城奇特的地理位置,高聳於山頂,被 旅遊 達人盛譽為「 天空之城」 。
佩特拉古城,它又被人們稱為是玫瑰古城,坐落於約旦沙漠海拔一千米的山峰和峽谷之中,而這座古城幾乎是完全在岩石上製造而成的。
在當地,有著和普通岩石不同的帶有微紅色彩的岩石,在太陽光的照射下,顯得非常熠熠發亮,而這特別的顏色也給它帶來了獨特艷麗的風光。
佩特拉古城已被列為世界遺產,擁有規模龐大的古建築群:各種大小不一的神殿、劇場、廊柱林立的街道、陵墓群、浴場、大型岩石浮雕、甚至還有監獄。
這里當年是羅馬帝國佩特拉行政區最高的司法機構所在地,而進入古城前那段約 1.2公里長的西克峽谷 都堪稱世間一絕!
帕爾米拉古城,它是絲綢之路上的著名古城。
在這里有著高挺的廟宇、氣派的凱旋門,在它兩側是挺拔的用石頭製成的柱子,再加上陽光的渲染,顯得格外氣派和有氣勢,也似乎是在提醒著人們它曾經有過的輝煌。
帕爾米拉被譽為「沙漠中的新娘」, 廣闊的沙漠和恢弘的建築組成了現森則手在的帕爾米拉古城,這種沙漠失落文明的形象,頗似眾多掩埋在新疆沙漠中的古城。
帕爾米拉在 歷史 上最輝煌的時段(也是盛極而衰的時段)也曾建立一個「帝國」,還有過一位美艷女王,後來在與羅馬帝國的戰斗中戰敗,至此帝國瓦解,只留下一座古城遺跡。
好了,這次的分享就到這里。
你覺得哪座古城更為壯觀、更為奇特呢?
或者你有過相關的旅行經驗,也可以盯耐留言評論,歡迎你的分享。
㈩ petra是什麼
Petra可以作為一個女孩的名字發音為PEH-trah。
這是希臘裔,Petra的意思是「搖滾」。彼得的女性變形。碼頭被用作一個女孩的名字,由於20世紀50年代女演員碼頭安吉利。 Peta是荷蘭語形式。 女性形式的PETER。這也是該地區現在是約旦的一個古城的名稱。
3、《舊約全書歷仿》中稱的「塞拉」(意義也是岩石),即摩西出埃及後「點石出水」的地方,就是佩特拉。但也有學者認為《舊約》中的塞拉只是指石頭,而不是一個城市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