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柳夢梅
❶ 牡丹亭是明代誰的名作描繪了杜麗娘和柳夢梅的愛情故事
《牡丹亭》是明代湯顯祖的名作,描繪了杜麗娘和柳夢梅的愛情故事。《牡丹亭》描寫了官家千金杜麗娘對夢中書生柳夢梅傾心相愛,竟因傷情過度而死,最後化為了魂魄來現實中尋找愛人,找到真愛之後起死回生,終於與柳夢梅永結同心的故事。
湯顯祖自幼心性靈慧,才華卓越,但因時運不濟、兼得罪權貴而四次科舉考試失利,使湯顯祖對科舉制度的弊端與權貴以勢壓人、惡意報復的醜陋面目有了清醒深刻的認識,人生之路上的磨難,未能改變湯顯祖堅持自我、重視德行的做人准則,反而造就了他堅定意志、注重操守品行的風格。
不久,身處官場險途的湯顯祖慢慢消減了其經世致用的雄心壯志,上疏貶官事件後,湯顯祖下定決心告別官場,將滿腔報國熱情投注於戲曲創作之中。
重情重義的湯顯祖始終將「情」與「志」緊密相聯,並指出「萬物之情各有其志」,很早就開始嘗試以言情主題為核心開展戲曲創作。
❷ 《牡丹亭》的男女主人公是誰
男主人公柳夢梅,女主人公杜麗娘。
1、柳夢梅
原名春卿,男,20歲,嶺南書生,唐代詩人柳宗元後裔,英俊瀟灑,氣質非凡,博學多才,志向遠大,卻時運不濟,父母早亡,舉目無親,僅靠先柳宗元的僕人郭橐駝之後郭駝經營果園花圃供養。
盡管生活窘迫,仍心志高遠,堅持發奮苦讀,既有報國之志,卻又懷才不遇,後歷經磨難,終於實現抱負,高中狀元。
他雖一身書卷之氣,卻又不乏正義豪察吵宏邁之心,且又有血氣方剛、年少輕狂之氣,常常仗義執言,打抱不平。
他敗冊與杜麗娘因夢生情,忠貞不渝,真情不移,痴心不改,為麗娘的重生冒殺頭之險掘墳救人,用自己敢作敢為的碰行行動成就了一段絕世愛情。
與嶺南書生柳夢梅夢中幽會,醒後思念成疾。香消玉隕,後在柳夢梅、石道姑、胡判官、牡丹仙子等人、神的幫助下,還魂復生,並與柳生歷經重重磨難終成眷屬。
❸ 牡丹亭講的是什麼故事
《牡丹亭》講的是官家千金杜麗娘對夢中塵基書生柳夢梅傾心相愛,竟傷情而死,化為魂魄尋找現實中的愛人,人鬼相戀,最後起死回生,終於與柳夢梅永結同心的故事。
故事內容:貧寒書生柳夢梅在夢里和一個女子有姻緣,並時常想念她。南安太守杜寶有個女兒叫麗娘,出落得亭亭玉立,跟隨陳最良讀書。麗娘在花園中散步,因為《詩經·關雎》而傷春,朦朧中看到一個書生前來求愛。於是他們便在牡丹亭畔幽會。
杜麗娘因此茶飯不思,一病不起。派慎謹她在臨死前要求母親將她葬在花園的梅樹下,又讓丫鬟春香在太湖石底藏上自己的畫像。三年後,柳夢梅進京趕考,恰巧借宿在杜麗娘下葬的地方,機緣巧合杜麗娘的畫像被他看到後,這才知道原來他的夢中情人便是這畫像上的女子。柳夢梅掘墓開棺,杜麗娘起死回生,兩人結為夫妻。
柳夢梅因破壞杜麗娘的墳墓,剛到京城就被杜寶囚禁起來。不久後發榜,柳夢梅高中狀元。在清楚了事情的前因後果後,杜寶依然不承認他們的婚事,而強迫他們離婚。這件事情最終鬧到皇帝那裡,皇帝對他們的愛情很支持,就下旨賜婚。柳夢梅和杜麗娘經歷生死之戀後,終成眷屬。
《牡丹亭》的課外知識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還魂記》,是明代著名戲曲家湯顯祖的代表作。《牡丹亭》共55出,寫的是杜麗娘和書生柳夢梅的愛情故事,跟《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合稱「臨川四夢」。
《牡丹亭》是我國戲曲孝野史上最傑出的作品之一,與《西廂記》、《竇娥冤》、《長生殿》合稱中國四大古典戲劇。《牡丹亭》文辭典雅,語言秀麗,是難得的佳作。明朝人沈德符曾這樣評價:「湯義仍《牡丹亭夢》一出,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湯顯祖也尤為看重這部作品,他說:「一生四夢(即臨川四夢),得意處惟在牡丹。」
❹ 牡丹亭是明代什麼的著作描繪了杜麗娘和柳夢梅的愛情故事
牡丹亭是明代元稹的戲劇作品,主要描繪了女主角杜麗娘和男主角柳夢梅的愛情故事。故事內容是杜麗娘夢中遇到柳夢梅,二人相愛後柳夢梅離開。杜麗娘不願毀型嫁他人,終於在牡丹亭中再次遇到柳夢梅,二人再度相愛,最終柳夢梅因為在牡丹亭中和杜麗娘私會而被官府追殺而死,而杜麗娘則因野衡悲痛而自殺的故事。這部作品被視為中國古代文學的經典之頌余做作,對後世中國戲曲演藝、文學創作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❺ 概述柳夢梅的一生
柳夢梅是《牡丹亭》的男主人公。《牡丹亭》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代表作,與《紫釵記》、《南柯記》和《邯鄲記》並稱為「臨川四夢」。此劇原名《還魂記》,創作於1598年。 [編輯本段]柳宗元 柳氏一族,詩書傳家,代有子孫在朝為官,傳至柳宗元一代,官星漸淡。柳宗元,字子厚,人稱柳柳州,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眾多名篇流傳於後世。柳宗元自小多才,二十多歲即登科高中,為官一方。自柳宗元一代始,柳氏逐漸敗落,宦海沉浮,到得柳夢梅一代,已是沒落宦族,無有可依了。柳官,世居東郡,其父曾做過一方縣令,只是柳官註定孤苦,父母早喪,只留下一個僕人——郭伯,與之相依為命,這郭伯說來道與柳家有一段淵源,其祖上一人郭橐駝,柳柳州特為此人傳作《種樹郭橐駝傳》,傳郭橐駝,身患有疾,背駝如駝,鄉人見其身形,起諢名:橐駝,而郭橐駝笑而受之,自此改名橐駝。漸漸人們已經忘記了他的本名。郭橐駝,雖然背有殘疾,但是種植花草樹木卻別有一套方法。以至於豪門貴族、平民百姓爭相迎請,為自己載花種樹。郭橐駝為人隨和,有求必應,從不以技傲人。經過郭橐駝載種的樹木,棵棵枝繁葉茂,果實累累,更奇怪的是,果實還比別人的早成熟,鄉人可以賣個好價錢,富貴人家可以早早的吃到鮮果。也有有心之人,暗暗學的郭橐駝的種樹之技,回去效仿的,可是種出的樹、花依然如故。鄉間便開始流傳,郭橐駝身懷異數,能移花接木、可使枯木逢春等等。郭橐駝一笑置之:「我哪有什麼異數奇方,我只不過是順應樹木花草的本性,任其生長罷了」。傳柳宗元在柳州為官期間,遍種柳樹,陽春之際,燕剪絲絛,翠柳垂岸,鶯啼婉轉。踏春而來,柳宗元捻須而吟,郭橐駝背手仰臉向天。。。。。。此後,郭橐駝追隨柳宗元,主僕輾轉南北,閑散江湖。 郭伯——郭橐駝之後,仍繼承祖業,以種樹為生。柳官雖出身官宦之家,但家道中落,無所可依,只好帶了郭橐駝南下種樹,以此度日。 柳官年二十餘,幼年得父母教導,且天資聰穎,加之身世寒苦,穿壁鑿光,苦讀詩書。終於學的個經綸滿腹,科考三場,場場高中,不枉了一番心血啊!文人多傷情,落花流水,春去秋歸本都是天性,他偏偏感懷青春易老,歲月蹉跎,堂堂七尺男兒終日以樹為生,總是讀破詩書,沒見得夜半有人紅袖添香,沒見得青堂瓦舍千鍾粟。漸漸的,柳官意志消沉,情緒低迷,整日價混混沉沉,不知所謂。一日,又是閑來無事,柳官信步柳下,依石而坐,持卷在手,無心做那些費神文章。眼下看到春光正暖,耳邊聞得燕語鶯啼,不覺深沉沉睡去了。柳官踏著青石小徑信步向前,繞過碧水小岸,分柳拂絮,眼前卻是另一處所在,只見滿眼梅花,碩碩其華,柳官自思:「以前從不曾見了這處所在,難道是郭伯新植的梅園不成?」心下正在納罕,忽然,梅下多了一位佳人,青羅軟紗,衣玦飄飄。柳官更是呆了,自己終日苦讀,那曾想顏如玉真得來了。佳人以手相招:柳郎、柳郎妾已在此等你三年矣!言罷,以帕拭淚。 「君住長江頭,妾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一江水」 柳官疾步趕到梅花樹下,不想被腳下一塊頑石絆倒,抬頭,梅樹下空無一人,哪見了什麼女子,只是耳旁突然多了聲「柳官,柳官。。。。。。」。柳官驚醒,抬眼,卻是郭伯。原來是一枕南柯黃粱夢啊! 誰知道,柳官雖然飽讀詩書,卻是個直性子,雖然是夢里佳人,但是那一夢後,竟念念不忘起來。甚至於更名夢梅,來念記夢中佳人。這也是父母不在,無人管束。柳氏,更名夢梅,表字春卿。天下有可嘆之人,必有可嘆之事啊!想柳春卿偶得一夢可痴情如此,更不提梁祝化蝶事未必不是真了!古來形容女子美貌莫過於「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以至小說雜文男子個個無不是潘安,宋玉,女子個個無不是昭君,王薔。只不提春卿兄夢中所見佳人,真是一大憾事矣!夢中身形尚能讓人迷戀如此,倘使果真在世上親見,不知道又要忍出多少是非來! 蹉跎歲月,人生幾何!趕到朝廷出榜,三年一次大比之年,天下讀書舉子誰人不想搏個錦綉前程,光宗耀祖。柳官也斷不會錯過。名提金榜,天子門生,從此可謂平步青雲。展眼紫袍玉帶,嬌妾美妻,顯赫赫何等威儀,嬌滴滴梨花帶雨。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啊!柳夢梅收拾行裝,攜了家人,帶上銀兩一路勞苦,趕往臨安城應試。 [編輯本段]故事梗概 此劇描寫了官宦之女杜麗娘一日在花園中睡著,與一名年輕書生在夢中相愛,醒後終日尋夢不得,抑鬱而終。杜麗娘臨終前將自己的畫像封存並埋入亭旁。三年之後,嶺南書生柳夢梅赴京趕考,適逢金國在邊境作亂,杜麗娘之父杜寶奉皇帝之命赴前線鎮守。其後柳夢梅發現杜麗娘的畫像,杜麗娘化為鬼魂尋到柳夢梅並叫他掘墳開棺,杜麗娘復活。隨後柳夢梅趕考並高中狀元,但由於戰亂發榜延時,仍為書生的柳夢梅受杜麗娘之託尋找到丈人杜寶。杜寶認定此人胡言亂語,隨即將其打入大獄。得知柳夢梅為新科狀元之後,杜寶才將其放出,但始終不認其為女婿。最終鬧到金鑾殿之上才得以解決,杜麗娘和柳夢梅二人終成眷屬。
希望採納
❻ 如何看待《牡丹亭》中的柳夢梅形象
牡丹亭》成於萬曆二十六年,(1598),據作者說,其題材來源是多方面的,其中明代話本《杜麗娘慕色還魂》影響最大。湯顯祖對話本《杜麗娘慕色還魂》的加工改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突出杜寶等人的衛道士立場;二是改變杜、柳門當戶對的關系;三是改話本杜麗娘封建淑女色彩為叛逆女性;四是強調追求自由愛情的艱難曲折。使這一傳統的「還魂」母題具有了嶄新的思想內容。
《牡丹亭》是一部愛情劇。少女杜麗娘長期深居閨閣中,接受封建教倫理道德的熏陶,但仍免不了思春之情,夢中與書生柳夢梅幽會,後因情而死,死後與柳夢梅結婚,並最終還魂復生,與柳在人間結成夫婦。劇本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生死不渝的愛情,歌頌了男女青年在追求自由幸福的愛情生活上所作的不屈不撓的斗爭,表達了掙脫封建牢籠、粉碎宋明理學枷鎖,追求個性解放、向圓神往理想生活的朦朧願望。從內容來說,《牡丹亭》表現的還是古老的「愛欲與文明的沖突」這一主題,不過,在《牡丹亭》里,「文明」具有特殊的內涵,那就是明代官方所極力宣揚的理學、禮教。杜麗娘對愛情的嚮往是天生的,盡管她被長期看管,但仍然免不了強烈的思春之情,並最終獲得了愛情。《牡丹亭》的意義在於用形象化的手法肯定了愛欲的客觀性與合理性,並對不合理的「文明」提出了強烈批判。《牡丹亭》在思想上與《西廂記》有類似之處,但是,《西廂記》是先情後欲,《牡丹亭》則是先欲後情如攔;《西渣腔胡廂記》描述的是情感的自然發展,更多的是表達「願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的美好願望,而《牡丹亭》則特別突出了情(欲)與理(禮)的沖突,強調了情的客觀性與合理性。這種不同,是時代的差異造成的。
《牡丹亭》的愛情描寫,具
❼ 牡丹亭是明代誰的名作描繪了杜麗娘和柳夢梅的愛情故事
《牡丹亭》是明代(湯顯祖)的名作,描繪了杜麗娘和柳夢梅的愛情故事。
貧寒書生柳夢梅夢見在一座花園的梅樹下立著一位佳人,說同他有姻緣之分,從此經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寶之女名麗娘,才貌端妍,從師陳最良讀書。她由《詩經·關雎》章而傷春尋春,從花園回來後在昏昏睡夢中見一書生持半枝垂柳前來求愛,兩人在帶源牡丹亭畔幽會。
杜麗娘從此愁悶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彌留之際要求母親把她葬在花園的梅樹下,囑咐丫環春香將其自畫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陽安撫使,委託陳最良葬女並修建「梅花庵觀」。三年後,柳夢梅赴京應試,借宿梅花庵觀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麗娘畫像,發現杜麗娘就是他夢中見到的佳人。
杜麗娘魂游後園,和柳夢梅再度幽會。柳夢梅掘墓開棺,杜麗娘起死回生,兩人結為夫妻,前往臨安。杜麗娘的老師陳最良看到杜麗娘的墳墓被發掘,就告發柳夢梅盜墓之罪。柳夢梅在臨安應試後,受杜麗娘之蠢卜態托,送家信傳報還魂喜訊,結果被杜寶囚禁。
發榜後,柳夢梅由階下囚一變而為狀元,但杜寶拒不承認女兒的婚事,強迫她離異,糾紛鬧到皇帝面前,杜麗娘和柳夢梅二人終成眷屬。
該劇描寫了官家千金杜麗娘對夢弊好中書生柳夢梅傾心相愛,竟傷情而死,化為魂魄尋找現實中的愛人,人鬼相戀,最後起死回生,終於與柳夢梅永結同心的故事。
❽ 柳夢梅是誰
柳夢梅是《牡丹亭》的男主人公。《牡丹亭》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代表作,與《紫釵記》、《南柯記》和《邯鄲記》並稱為「臨川四夢」。此劇原名《還魂記》,創作於1598年。
此劇描寫了官宦之女杜麗娘一日在花園中睡著,與一名年輕書生在夢中相愛,醒後終日尋夢不得,抑鬱而終。杜麗娘臨終前將自己的畫像封存並埋入亭旁。三年之後,嶺南書生柳夢梅赴京趕考,適逢金國在邊境作亂,杜麗娘之父杜寶奉皇帝之命赴前線鎮守。其後柳夢梅發現杜麗娘的畫像,杜麗娘化為鬼魂尋到柳夢梅並叫他掘墳開棺,杜麗娘復活。隨後柳夢梅趕考並高中狀元,但由於戰亂發榜延時,仍為書生的柳夢梅受杜麗娘之託尋找到丈人杜寶。杜寶認定此人胡言亂語,隨即將其打入大獄。得知柳夢梅為新科狀元之後,杜寶才將其放出,但始終不認其為女婿。最終鬧到金鑾殿之上才得以解決,杜麗娘和柳夢梅二人終成眷屬。
《牡丹亭》是出現在晚明時期的一朵戲劇奇葩。作者是傑出的浪漫主義作家湯顯祖。《牡丹亭》脫胎於明代話本《杜麗娘慕色還魂》,經過湯顯祖的藝術加工答扒,大大增加了其中的反封建內容。在《牡丹亭》里,講述了一個少女懷春,由夢而死,因情而生的故事。杜麗娘是南安太守杜寶的女兒,「年已及笄」,卻未「早成佳配磨舉首」,青春的苦悶以及精神的空虛困擾著她少女的心。終於有一次,在丫頭春香的慫恿下去後花園游春。花園里大好的春光,成對的鶯燕打開了她少女的心扉。「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美好的春光啟蒙了她的思想,她的青春覺醒了。她想起了古代的女子尋求佳配的各種故事。她感嘆自己的美貌無人賞鑒,「顏色如花」,卻「命如一葉」,感嘆自己數十年來「虛度青春,光陰如過隙」。在游園後的疲倦中,她昏昏睡去,夢到了書生柳夢梅,並在夢中與他在牡丹亭畔,湖山石邊「千般愛惜,萬種溫存」。雖然只是夢中的一個人,卻成了杜麗娘生存的支柱。她尋夢不見,相思成疾,從此一病不起。臨死前她抱病繪下自己的真容,渴望在她死後仍能使美貌留在人間。杜麗娘死後葬在了梅花觀,三年後,書生柳夢梅路過此地,在花園中拾到了杜麗良的真容。柳夢梅的痴情感動了杜麗娘的魂靈,杜麗娘的魂靈從幽冥中來到人間,自薦枕席,與柳夢梅數度偷期。後來柳夢梅剖墳掘墓,杜麗娘還魂再生,二人才成婚配。回到現實中的杜麗娘與柳夢梅繼續爭取婚姻的自由,幾經波折,最終在封建皇帝的主持下,才得到了杜麗娘父親杜寶的認可。
現代精神分析學鼻祖弗洛伊德認為:「夢系由我們清醒時的隱藏願望的滿足,藉一潛意識之幫助而得以完成。」(《精神分析學引論 新論》弗洛伊德著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杜麗娘在現實中對虛度的青春無能為力,在夢中卻達成了自己的願望——遇見了書生柳夢梅,並與他在「牡丹亭畔,芍葯闌邊,共成雲雨之歡。」她感夢而亡,直到三年後遇到柳夢梅才死而復生。「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湯顯祖《牡丹亭》題記)統觀整部作品的全貌我們不難看出,這個「情」字不單指她對夢中書生的愛戀,還包括她自己內心的真實的思想感情。真實的思想感情本就是人性的重要內容。杜麗娘對自己美貌的愛惜,對自己未擇佳配的苦惱,對大好春光的熱愛,正是處於青春妙齡瞎數的少女所具有的正常心理。她在現實中無法解決自己的苦惱,只能托之以夢境。對夢中書生柳夢梅熱烈的愛戀則直接導致了她的死亡。在這里,人自身的思想感情超越了一切,成了主宰杜麗娘生生死死的決定性力量。杜麗娘的典型意義在於揭示了青春少女的正常的思想感情與慾望具有的驚心動魄的力量。這個形象比潘金蓮的形象更生動形象地闡釋了正常的人所嚮往和追求的個性解放與獨立意識的存在的重大意義,從而杜麗娘的形象帶有了近代人文主義的個性解放色彩: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這是「當時整個社會對一個新時代的到來的美好希望和憧憬」 (李澤厚《美的歷程》安徽文藝出版社),呼喚出整個時代要求個性解放的心聲。杜麗娘生生死死的故事酣暢淋漓地宣洩出作者對自由愛情的無比熱愛與熱情禮贊。這種強烈的個性解放意識與反封建色彩大大加深了這部古典愛情劇的思想和社會深度,使之成為我國戲曲史上一部不朽之作。《牡丹亭》以文藝作品的方式參與了晚明思想解放的浪潮,再次給虛偽的封建道德以重重一擊。
《牡丹亭》一出世就轟動一時,南北伶人竟相上演,「幾令西廂減價」。杜麗娘為情而死,又為情而生的故事尤其與閨中少女少婦產生了強烈的共鳴。時婁江俞二娘,「酷嗜《牡丹亭》曲,斷腸而死。」(朱彝尊《靜志居詩話》)。內江一女子,「讀還魂而悅之,徑造西湖訪焉,願奉箕帚。」(焦循《劇說》)與此同時,封建道學家卻千方百計詆毀這部作品。「此詞一出,使天下多少閨女失節。」 對《牡丹亭》截然相反的兩種評價更有力地凸顯出這部作品具有的巨大價值,它碰到了封建思想意識形態敏感的神經,觸到了傳統封建倫理體系的虛偽的本質,在與封建傳統意識的爭斗與糾纏中,與時代脈搏的跳動發生了強烈的合拍。
❾ 崑曲《牡丹亭》中柳夢梅是現今哪個省的人
「嶺南書生柳夢梅赴京趕考,適逢金國在邊境作亂,杜麗娘之父杜寶奉皇帝之命赴前線鎮守。」由此處可見其為廣東人士(嶺南現為廣東與江西交界處)。柳氏一族,詩書傳家,代有子孫在朝為官,傳至柳宗元一代,官星漸淡。柳宗元,字子厚,人稱柳柳州,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眾多名篇流傳於後世。自柳宗元一代始,柳氏逐漸敗落,宦海沉浮,到得柳夢梅一代,已是沒落宦族,無有可依了。可是柳宗元是山西運城人,所以我的猜想是柳夢蝶是祖籍山西,生於嶺南。也有說是世居東郡(今天的長安附近),不過前一種說法更可靠,因為杜麗娘是死在福建南安,所以只有廣東人進京才會經過福建,所以他應該是廣東人。
❿ 牡丹亭的主人公是誰
男主人公是柳夢梅,女主人公是杜麗娘。
1、柳夢梅
柳夢梅是《牡丹亭》的男主人公。是一名典型的封建社會儒家讀書人的形象,他與劇中的女主杜麗娘相識於夢中,兩人竟然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幽媾於牡丹亭畔、芍葯欄邊。
杜麗娘因相思成疾鬱郁而終,兩人再次相見時竟已人鬼殊途,沒曾想他們的愛情感動了閻羅判官,使得杜麗娘還魂復生。
事情卻是一波三折,並沒有就此結束。柳夢梅因為出身寒門,與女主人公杜麗娘門不當戶不對,所以他們的愛情備受麗娘之父杜寶所反對。
哪怕柳夢梅成為了狀元也不受杜寶待見,甚至將還魂歸來的杜麗娘當做鬼怪附體。最終,眾人將此事鬧到了金鑾殿之上,才由皇帝乾綱獨斷作出了決定,這才使得有情人終成眷屬。
2、杜麗娟
她的父親杜寶是個儒生出身的太守,是傳統道德的代表人物,為官忠於職守,為人堅持禮教,而母親甄氏則是個夫唱婦隨的賢妻良母式的女子。
自幼深得父母寵愛。生得花容月貌、嬌美無比,性情中有溫文爾雅、堅韌執著的一面,也有柔腸百結、多愁善感、痴心重情的一面。
與嶺南書生柳夢梅夢中幽會,醒後思念成疾。香消玉隕,後在柳夢梅、石道姑、胡判官、牡丹仙子等人、神的幫助下,還魂復生,並與柳生歷經重重磨難終成眷屬。
她雖深居閨閣,接受封建禮教的熏陶,骨子裡卻蘊藏著對傳統禮法的叛離意識和對殘酷現實的反抗精神,內心燃燒著掙脫封建牢籠、粉碎理學枷鎖、追求個性解放、嚮往美好愛情的強烈願望。
她因情而亡,又因情而生,既是一個被封建時代扼殺的悲劇人物,又有一段被藝術塑造的浪漫人生。
(10)牡丹亭柳夢梅擴展閱讀:
其他人物介紹:
1、杜寶
男,50多歲,杜麗娘父親,唐代詩人杜甫後裔,歷任南安太守、淮揚安撫使、平章軍國重事(相當於丞相),文武雙全,有百步穿楊之絕技。
封建統治階級內正派人物的典型代表,性格古板固執,思想頑固僵化。一方面他視封建禮教為天經地義,信奉「存天理,去人慾」的理法教條。
另一方面又清名惠政,恪盡職守,上憂國家安危,下重百姓疾苦,不取民間分毫,頗著聲名,深受皇帝器重和百姓愛戴。
2、陳最良
男,杜麗娘的家庭教師,年過六十,他滿腦子仁義道德,滿口之乎者也,一心一意要把這位年輕美貌的女學生,教成一個賢妻良母式的典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