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寫生畫玫瑰

寫生畫玫瑰

發布時間: 2023-04-12 14:17:27

㈠ 【花怎麼畫】如何畫出漂亮的花

相信大家小的時候都畫過花,花的畫法有很多,不同的花兒有不同的畫法。那麼大家知道怎樣才能畫出漂亮的花兒嗎?小時候我們喜歡畫一些簡單的花朵,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開始追求花兒的形狀感和色彩感。花兒的畫法有很多,有些人喜歡簡筆畫的花兒,有些人喜歡油畫的花兒,有些人喜歡水墨畫的花兒。那麼花怎麼畫?我們一起看看如何畫出漂亮的花。




一、准備工作

不管是畫什麼風格的花兒,都需要准備好材料。繪畫使用的材料包括鉛筆、繪畫本、橡皮擦和所需要的上色工具、顏料等。同時也要准備好想要進行繪畫的花兒。今天我們以出具為例,講解一下花怎麼畫。




二、花怎麼畫的方法和步驟

1、我們首先要觀察花朵的形狀,將花兒放在一個自己能看得到的,適合的位置。去觀察花兒的角度和輪廓,找到自己的視覺出發點。同時要在自己的腦海里有一個印象,構思好自己要怎麼下筆。

2、花朵一般可以採用圓形、橢圓形、三角形和長方形進行組合,可以用這些形狀將花朵的基本構圖畫出來,如果是玫瑰花的話可以先畫一個橢圓形,然後將花瓣順著這個橢圓形一片片的畫上去,最後畫上樹乾和葉子。如果是菊花,可以鮮花一個圓形,然後沿著圓形畫一些細長的橢圓形,將花瓣填充完整。如果是百合花,可以畫一個倒三角形,然後將花瓣沿著倒三角形畫四片。以此類推,不同的花兒構圖不同,但是都大同小異。




3、基本構架和細節畫出來這話,可以將一些多餘的線條擦除。喜歡素描的人可以加深花兒的明亮對比,喜歡水粉的人可以進行簡單的上色。在這個過程中,一點點的去細化花朵的細節,花瓣和花蕾都一點點的勾勒出來。讓花朵看起來更加的完善和精細,細節畫好了,花朵也就完成了。



怎樣畫牡丹

一、牡丹的結構名稱

整株牡丹,由花、蕾、莖、葉、干、芽等組成。每年春季花後,芽胚即在乾和嫩莖之間形成,到秋冬季節,芽苞漸大。到第二年初春芽衣張開,葉芽長出,到四月初,花苞從葉芽中抽出,花莖漸高,莖上分枝生葉,花莖高約一尺許,莖頂肢蘆只生一花。葉柄長而互生,從下往上生出三至五批葉,每批為三叉九葉(因品種不同,多者一莖生十餘批葉),到上端一叉三片,近花部分是單葉。花苞又分小蕾和大蕾。花蒂由上下兩層萼片組成。上有大萼三片,下有小萼(復萼)六片。花頭中心有雄蕊和雌蕊,雌蕊在花心正中,狀如小石榴,雄蕊由蕊頭和蕊絲兩部分組成

二、牡丹花頭的畫法

花朵的概形和花瓣的排列

牡丹花頭,因品種不同而有單瓣、重瓣、和起樓之分,色彩也因品種而異,五彩繽紛,十分豐富。初學時,不管是臨摹還是寫生,都不能只盯著一瓣一葉,而要學會把握整體輪廓,做到「整體著眼,局部入手」,而且要在復雜多變的花形中,找出基本的結構特徵,即找出花朵的概形。如正面俯視或背面仰視,花朵的概形近乎圓形,半側或全側,則成隋圓形。單瓣花似碟形,重瓣則像幾個大小不等的碗碟重疊。初學畫花頭,可用鉛筆或木炭條,以輔助線輕輕勾出大概外形,也可安排一下花瓣的大體層數,再用毛筆以色或墨點簇。

花瓣的排列不宜上下左右大整齊,把花瓣點簇成「田」字形,就不好看,而應將上下層之間花瓣,作參差排列較有變化,三個瓣猶如「品」字結構

三、花瓣的用筆和用色(或墨)

花瓣的基本形狀為下緣狹而呈圓弧形,上緣寬而多皺褶,因此可用較大的羊毫筆,先蘸白粉摻少量牡丹紅(毛筆需先浸水濕透),在盤子上調成淡紅,使筆尖、筆肚、筆根均含適量淡紅,再以筆尖蘸少許較濃的牡丹紅,在盤子上稍加整理(不宜過分調和,過之則平)就可以畫了。若花瓣向上,則將筆尖朝下,筆根朝上,以側鋒橫卧,一筆或兩筆畫成,畫小瓣時,用筆尖筆肚著紙即可。畫大花瓣時,筆要一撳到底,利用筆肚筆根的動作,使筆根上的淡紅體現在瓣端,自然形成花瓣的濃淡效果。畫多瓣時,運用蘸色的深淺,按花的結構層層點出,自然生動。因花朵姿態各異,要作上下左右多方位點簇練習,使運腕靈活,才能得心應手

四、花蒂的結構與畫法

花蒂是花瓣的外衣。牡丹花蒂由大萼與復萼兩層構成。大萼位於花瓣之外層,緊貼花瓣,形如扣盅,共三片,初開萼片為嫩綠或嫩紅。復萼環生大萼之下,如帶狀,呈綠色。花萼是承上啟下的結構關鍵,不可忽視。如畫墨牡丹,萼片用較深的墨色(比花瓣略深)。畫色牡丹,可用汁綠蘸少許胭脂畫,或在汁綠中略摻三綠也可。畫時運筆要輕鬆快捷,流暢緩飢運自然,不可反復描摹


五、花蕊的結構與畫法

花蕊在花朵中占重要地位,猶如人的眼睛。在顏色上起對比擾梁、提神作用。畫好花瓣、花萼後,再點以花蕊,才能組成完整的花冠。

花蕊分雌蕊與雄蕊。雌蕊位於花心中央,形狀如小石榴,愈長愈裂,開謝時已形成大料瓣形。雄蕊位於雌蕊四周,初開時花蕊豐滿、排列整齊,呈中黃色。盛開時蕊露於外,較初開靈活,色為淡黃。將謝時,蕊漸干而捲曲,蕊色乳黃。雄蕊由蕊頭和蕊絲(須)組成。蕊絲上按蕊頭下接花心。蕊頭形似米粒,畫色彩牡丹時,用飽和的黃色點出,畫時要有聚散,不要拘於一蕊一絲

六、畫牡丹花頭的要點

牡丹花瓣依託花蒂,環花心而發,形成內緊外松、里小外大、內聚外翻的特點。因此,點簇花瓣時,首先要對花冠的朝向和正側,做到心中有數。點簇時要掌握以下要點。

1.花心、花萼、花莖長勢的一致性。即心、萼、莖應在一條直線或弧線上,不可偏心脫離。花瓣從花心長出,要有「歸蒂連心」的效果。

2.注意花瓣的透視關系。從花冠概形中可以看出,花瓣排列分縱向和橫向。從橫向看,位於中間部位的一兩瓣較寬,左右兩側漸狹,這就是透視變化。從縱向看,上下兩層花瓣較長,而中間一層卻較扁,這也是透視緣故。

3.點簇第一組(或第一層)花瓣時,要緊湊些,且成弧形排列。切忌一字排開,鬆散而難以成形

七、點簇牡丹花頭的步驟

牡丹花頭的點簇練習,可分別用墨或色彩。畫粉紅色牡丹,用較大羊毫筆,先在白粉中調入少量曙紅(牡丹紅)或胭脂,用筆蘸飽後,再在筆尖上蘸適量曙紅或胭脂,筆尖向內,先畫里層淡瓣,再畫中心深處,依次層層畫出,濃淡相間方見精神。但要注意塊面的統一集中,不要紅一塊、白一塊,使畫面過分散亂。花頭點好後畫花萼,待稍干再用藤黃點花蕊

八、側面花朵畫法

側面花朵的概形呈扁圓,扁的程度隨半側或正側而異。全側面花一般看不到花蕊。畫時只點瓣和萼片。畫花莖時仍要注意和花頭中心部位的自然連貫趨勢,花莖扭曲或陡折都不美。點簇花瓣

九、背面花朵畫法

畫背面牡丹,花的概形較圓,能見其大萼與復萼的全貌,看不到花蕊,花瓣層數變化也少些。但兩層花萼的濃淡變化要認真對待,不可大意。花莖的添加也要和花頭順勢,否則視覺上會很別扭

十、小蕾的畫法

小蕾的形狀似桃,三片大萼相包很緊,花瓣未露或將露出。小花蕾出現在群花之中,顯得很有生氣,既是盛開花朵的未來,又可在形體和色彩上起到豐富多變的作用,所以不可忽視。畫時,用毛筆先調成汁綠,再在筆尖上蘸少許曙紅或胭脂,筆尖向上,筆肚向下,畫出大萼。繼而畫出下垂的復萼和花莖

十一、大蕾的畫法

大花蕾,已見花瓣或見到花瓣的大部分以至全部,但不見花蕊或初見花蕊。大萼、復萼皆向後背,花瓣內緊外松,形成方形、梯形等不同的形象,非常生動。大花蕾形小色艷,與盛開花頭形成對照與呼應。大花蕾生機勃勃,更加旺盛,是牡丹畫面中不可缺少的。畫時應昂首向上,切忌下垂倒掛。用筆、用色和畫花瓣及小蕾萼片相仿,只是大蕾的花瓣與盛開花頭相比,其花瓣外弧線應更緊湊些,卷褶少些

十二、初開花朵畫法

初開花朵是大花蕾的繼續和發展,花瓣已全露於外,排列整齊,花蕊初露,色艷欲滴,美麗動人。畫初開花朵要注意外緣瓣的處理,卷褶變化比大花蕾更多,使其不要過圓過板,既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又婀娜多姿

十三、盛開花朵畫法

牡丹花是晝開夜合。第一天合的較緊,第二天合的較松,三天後更松且開合無定,因此,花瓣開合重迭無定,形象非常生動。一幅牡丹花,總是將盛開的花頭作為主體,一朵或兩朵,一組或兩組,再配以大小花蕾或初開花朵,形成主輔、起伏,在綠葉扶持下,便可構成很有節奏感的畫面。盛開花朵瓣形變化靈活、豐富,特別是外層花瓣,面積大而變化多,是畫好盛開花頭的關鍵。花蕊的表現也有別於初開花朵,初開時蕊頭未放開,很少見其蕊絲。盛開時,蕊頭松開能見其蕊絲。勾點蕊頭蕊絲時,要有疏密變化,切忌機械刻板

十四、勾勒牡丹花的畫法步驟

畫牡丹,除點花點葉畫法,還有勾花點葉法。

第一步,先用墨線分濃淡勾出花的形態。勾勒時依花瓣的大小聚散、正反轉側,運用粗細、疏密不同的線條,做到有虛有實。特別是里層和外層花瓣交接部,外緣線不要全部勾死,要有筆斷意聯之感,才顯生動自然。

第二步,用墨或色點葉。勾花一般以表現淺色花為主,如白、黃等。因此,可在花頭旁邊點葉襯托,使淺色花朵更醒目。

第三步,上色。畫白花時,待墨線稍干,用羊毫蘸薄白粉,自花瓣的稍端向基部暈染,越靠近基部白粉越薄,直至用盡。然後用灰綠色自花瓣基部向外烘染,越向外越淡,消失在白粉里。畫黃花,用赭墨勾花,暈染赭黃後,趁濕略點少量淡胭脂,色彩更顯豐富沉著。

第四步,勾葉筋、點花蕊。勾葉用花青蘸墨或純墨。花蕊,可以不拘於黃色,而用赭墨、硃砂、胭脂等色點出,使其提神醒目

十五、花葉的結構

牡丹花葉發自花莖四周,為互生的二回三出羽狀復葉,即在大葉柄上分生三個小葉柄,每個小葉柄又分生三張小葉片。一個生長完全的牡丹葉子稱為「三叉九頂」(或「三叉九葉」),大葉柄長一尺許,呈十字形。春季開花時,牡丹上部葉子生長不完全,花頭以下,每節有一張葉片或三張葉片,再下為五或七張葉片

十六、葉片組合的名稱

葉片因組合的數量不同而分單葉、組葉和批葉。一組生長完全的葉,由三張單葉組成。三組成為一批葉,共九張。每批葉經大葉柄與花莖相聯

十七、葉片的畫法

牡丹單葉可由三筆畫成。用墨或色彩均可以,視需要而定。畫色葉,用較大羊毫筆調汁綠,再以筆尖蘸適量花青,稍加整理,即可作畫。中間一筆較長,兩側稍短小。用筆略側,行筆宜輕松塊捷。葉筋分主脈和側脈。主脈發自葉柄,伸向葉尖。要在葉片墨色未乾時用濃墨(或花青加墨)勾出。側脈由主脈生發,伸向葉尖。勾勒時線條要細於主脈,側脈不宜太密,畫兩、三組就足夠了

十八、葉脈的幾種勾法

葉脈的勾法,因風格和各人習慣而異。可分三種勾法:一是較為嚴謹的勾法,主脈、側脈都伸向葉尖;二是側脈伸向葉緣,較鬆散隨意;三是側脈有聚散,作變形誇張,富有裝飾味。不論何種勾法,均以中鋒運筆

十九、牡丹葉的透視和姿式

花有正側偃仰背之分,葉子同樣有俯仰正側之別。寫意畫牡丹葉子,表現正反卷褶,不必像工筆畫那樣詳盡,只側重態勢、氣氛。由於葉片聯葉柄,葉柄發自花莖,並向前後左右四面分布,葉與葉,葉與莖干之間,自然就會出現互相遮掩的現象,如前葉遮花莖,花莖遮後葉等。且由於遠近的空間位置不同,在形象上還會產生透視變化,形成俯視、仰視、平視等不同姿式。猶如雨傘的不同角度變化

二十、嫩葉的畫法

初生嫩葉、莖和花苞都呈暗紅色。畫嫩葉可用黃綠色蘸少許赭色或曙紅點出(根據畫面色調不同,也可用胭脂蘸少許墨畫)。用胭脂或朱紅勾葉筋。芽軒和花苞近處的嫩葉,多朝上,形體雖小,但很有生氣。同一畫面上,嫩葉勾色筋,老葉勾墨筋,兩者之間要自然過渡,不要截然分開

二十一、花莖的結構與畫法

花莖在畫面上,很少全部顯露,它往往被葉子或花蕾等遮掩,但它起著氣勢貫穿的橋梁作用,因此不可忽視。花莖位於花萼之下,老梗花芽之上,嫩莖長尺許,莖身生有批葉,少者一莖四、五批,多者一莖生十四、十五批不等。花莖顏色為嫩綠、嫩紅。花莖有長短、粗細、壯弱之別,因品種而異。畫花莖要用中鋒,以流暢的線條畫出圓潤的質感和挺撥秀麗的姿態。用色先調嫩綠,再蘸適量胭脂一筆畫出,要粗細得宜。不宜頓挫或陡折

二十二、花莖、葉柄的穿插

花莖頂端是蕾和花頭,一般呈上發態勢。牡丹花葉柄較長(一尺許,呈十字形)向左右前後伸展,因此和花莖縱橫交錯。畫時,要注意穿插聚散。畫面上往往大部分花莖和葉柄為花和葉片所遮擋,但仍需理解相互關系,以便在畫好花頭、葉片之後添加好花莖和葉柄做到既符合生長結構,又達到疏密有致的藝術效果

二十三、老乾的結構與畫法

牡丹枝幹為灌木,無主枝常作分叉狀。百年老乾仍粗不過腕,高不過人。干赭褐色,多是清瘦、蒼老、斑駁,往往干下部已脫皮層,而近光滑。因此畫老乾宜用枯筆,用筆要偏鋒中鋒結合,要實中有虛,線條不要太光,運筆宜稍慢而有轉動,也可用逆鋒挫出。可用赭墨也可用純墨畫。嫩芽可用黃綠蘸上曙紅或胭脂點在枝幹頂端

二十四、老乾的穿插與姿式

老乾經多年生長代謝,形成了曲折多變的姿式,其蒼老、斑駁的表皮和圓潤光滑的嫩莖形成了明顯的對比。老乾又是支撐整株牡丹的基礎部分。因此,盡管老乾是作畫程序中的後一步,其態勢必須和花、莖、葉等協調統一且要有變化。當兩株以上老乾組合時,更要注意聚散和穿插。在構圖上,老乾只宜在畫面底邊和兩側邊線出枝。即只宜上發和橫倚的姿式,而沒有下垂式的老乾

二十五、畫整株牡丹步驟

第一步:用鉛筆或木炭條輕輕地畫出花、葉等概形,再用色或墨點簇花頭、花蕾。待以後技法熟練時,可用「腹移」經營位置(即「胸有成竹」,而不用鉛筆打稿子)

第二步:根據花頭的透視角度,點出相應的葉子。點時既要考慮生態結構,更要安排好葉片的聚散,要留好畫面空白(虛處)和候款處

第三步:畫花萼、花莖、葉柄、老乾和嫩芽。使花、莖、葉、乾等成為有態勢的有機整體

第四步:趁葉子未乾時,用中鋒勾出葉筋,勾筋是決定葉子正側反轉的關鍵一環,不可忽視。花朵色彩將干未乾時勾點花蕊

第五步:到此,牡丹已基本畫好,以懸起來審視一下,不足之處作些加整理。再題款鈐印,作品完成

二十六、大紅牡丹畫法

用筆蘸飽大紅,再以筆尖端適量曙紅或胭脂,在色碟上稍加整理,即可點簇花頭。(所謂「稍加整理」是以深淺色彩既有自然過渡,又不至渾為一團為度)。也可用朱摻少量曙紅(牡丹紅)調和後蘸飽,再蘸少量胭脂點成花頭。用滕黃點花蕊。畫葉可用色,也可用墨

二十七、深紅牡丹畫法

先用筆飽蘸胭脂,再用筆尖蘸少許花青,梢加整理點簇而成。用滕黃點花蕊。畫深紅牡丹,花頭周圍不宜用葉襯托,因兩者明度接近而效果不好

二十八、黃牡丹畫法

先用白粉摻少量滕黃,調成淡黃,蘸飽後用筆尖蘸滕黃點簇而成。也可調成較濃的淡黃,然後蘸少許赭石或汁綠點花頭。花蕊可用深黃、赭石或胭脂點出。使花蕊和花瓣色彩有明度對比。黃牡丹花頭旁邊可用深葉襯托

二十九、綠牡丹畫法

可用石綠加白粉調和,蘸飽後再蘸汁綠,稍加整理後點簇而成。用滕黃點花蕊。葉子可用汁綠花青略蘸墨畫。也可純墨作濃淡葉

三十、紫牡丹畫法

用石青加少許曙紅(或牡丹紅)調和蘸飽,再蘸少許花青點簇而成。滕黃點蕊。

三十一、白牡丹畫法

先用白粉點出花瓣,待稍干後,用汁綠或紫灰色在花朵背面襯染。用胭脂點蕊。畫白牡丹可在花頭周邊畫些葉子襯托,使花形醒目。

三十二、牡丹的畫面布局

把現實中艷麗動人的牡丹,反映到大小不同的畫幅中,產生優美而有節奏感的形式,要靠畫家的巧妙安排,這就是布局。在中國畫論《六法》中稱謂「經營位置」,也就是構圖。一幅上乖之作,必須是高超的筆墨技巧和優美布局的統一體,兩者缺一不可。

畫牡丹,布局時應注意的要點如下:

一、主體突出:畫牡丹,一般以花冠為主體,布局時應將花冠安排在畫面的主要部位,輔以綠葉扶持,在色彩上產生冷暖、明暗對比,就能產生畫面集中,花頭醒目的效果。

二、賓主呼應:畫面只有主體花頭,顯得孤立單調,必須有體形較小的花苞或初放花頭相襯托。布局上要顧盼呼應,才能體現牡丹的勃勃生機。

三、疏密虛實:畫面上花、葉稀疏而均勻,則感鬆散無中心。布局過密,滿紙花葉,不留空白,又顯窒息逼人。所以只有疏密相間,做到「疏可走馬、密不通風」才能恰到好處。畫面的虛實處理同樣重要,筆墨形色處為實,畫面空白處為虛。近者墨色濃重處為實,遠者墨色清淡處為虛。這樣既可使畫面有空靈感,虛處又能留給觀賞者以無限的遐想。

四、氣勢貫穿:牡丹和梅花不同之處在於,前者以表現花、葉為主。梅花以表現枝幹為主,氣勢的貫穿較容易。所以畫牡丹,不論畫面的大小和構圖的簡繁,都要理順花、葉、莖、乾的來籠去脈,注意整個畫面氣勢的貫穿。

五、以少勝多:畫面雖小,但筆墨精練,觀後意猶未盡。這便是成功的作品了。達到此種境界,除畫家的筆墨素養外,主要靠布局的巧妙。如畫一花一蕾的同時,可在主體花的後側畫些枝葉等伸向畫外,或在色彩處理上,把後側枝乾等畫得淡些,形成第二層次,以至消失為空白,產生筆墨形色雖盡,而畫外仍有花的效果。

六、變化統一:畫面是筆墨形色組成的視覺「交響樂」。花有大小開合,莖有長短多少,葉有正側聚散,墨色有濃淡冷暖,線條有粗細剛柔。一切繪畫要素都處在矛盾對立之中。從而產生無窮的變化和蓬勃的生機。但萬物都有極限,過之則反。畫面布局也一樣,只求變化,不講統一,則雜亂無章,不可能產生美的韻律。因此變化中求統一,才顯得調和。統一中有變化,才會給人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感受。

七、穩定均衡: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統一,是一件好作品的重要因素。牡丹以花碩色艷、雍容華貴、富麗端莊為其特徵。因此在布局講究變化的同時,還要給人以穩定均衡之感。一般不作下垂式布局,橫倚時不宜頭重腳輕,也要避免左右對稱。在布局時,除了注意干枝和花葉的均衡外,還可利用墨色的濃淡或配以石塊造型,達到均衡畫面重心的目的。

八、花葉互襯:紅花雖好,還需綠葉扶持。作畫時利用這一道理很重要。因此布局時,不僅要考慮形態,也要考慮色彩關系。如果淺色花頭(白、黃、粉綠等)不以深色葉子襯托,則花形輪廓不清楚。反之,深色花頭周圍襯葉過多,因色彩明度接近,同樣效果不好。所以布局時必須注意花和葉的色彩關系。

根據上述要領,具體入手時,以「一長一短,一大一小,一多一少,一縱一橫」這十六個字的矛盾統一法則進行構圖。如畫兩株花莖,應一高一矮,一壯一弱,不要平行等長,才有參差變化。兩朵花的構圖,花頭不要一般大,應一大一小,以盛開花頭為主體,另以花苞或初開花朵為陪襯。兩花也不要平列或對稱,要注意主賓和呼應(圖38)。三朵花的構圖,不要平均分散,要有聚有散(即一多一少),也不要平均、對稱或形成一直線。以兩朵緊靠,一朵散開,形成斜三角形布局為宜。在布局有聚散的同時,仍要注意花形的大小主次(圖39)。多品種花的構圖,即一幅畫面有深淺不同或色相不同的花冠。可運用縱橫交錯布局,分兩至三個層次,深淺花頭互相襯托。

花怎麼畫,大家學會了嗎?花的繪畫手法有很多,不同的花有不同的畫法,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去繪畫。花的畫法其實是很簡單的,要注意觀察花朵的形狀,不同形狀的花朵需要採取不用的形狀去進行勾勒輪廓。繪畫花朵的最基本步驟就是要將大致的輪廓繪畫出來,所有的繪畫也是一樣,從整體到細節,一點點的進行勾勒,才能完成一幅好的作品。

土巴兔在線免費為大家提供「各家裝修報價、1-4家本地裝修公司、3套裝修設計方案」,還有裝修避坑攻略!點擊此鏈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_m_jiare&wb】,就能免費領取哦~

㈡ 畫素描教程

畫素描教程如下:

1、輕輕地(之後要擦)畫一個扁扁的橢圓,像一個碗口一樣。

素描分類:

一、素描從目的和侍判功能上說;一般可分為創作素描和習作素描兩大類。

二、寫生素描在表現內容上分為靜物、銀橘動物、風景、人像及人侍判體素描等。

三、素描從繪畫傳統的角度說,素描又可分為鋒談團中國寫意傳統的素描和西方寫實傳統的素描兩種。

四、素描從作畫時間概念上說,素描可分為長期素描、速寫、默寫等。

五、素描從使用工具上分為鉛筆、炭筆、鋼筆、毛筆、水墨、粉筆、紙筆或兩種工具穿插使用的素描。

㈢ 小學一年級看圖寫話《春天寫生》

春天來了,小草鑽出來它們那嫩綠的小腦袋。萬紫千紅的花兒們也探出它那五彩繽紛的小腦袋。呦,花兒的顏緩知色可真多呀,有紅的,粉紅的,紫的,還有黃的。咦,小蜜蜂小蝴蝶圍在那兒看什麼呀?原來小明和小紅正在畫畫呢。那麼他們長的什麼樣子呢?小明穿著背帶褲和白襯衫,小紅穿著背帶裙頭上系著蝴蝶結。他們在畫什麼呢?他們在畫花園。粉紅蠟筆畫玫瑰畫,紅蠟筆畫一串紅,綠色蠟筆畫葉子,他們還畫了好多種類不同的花。
【篇二】

春天來了。綠油油的小草,從泥土裡鑽了出來。花兒開了,有黃的、白的、綠的、紫的,萬紫千紅,美麗極了!

小紅和小明坐在草地上。瞧!他們坐得多正啊!他們正在畫那美麗的景色。他們用的蠟筆可多啦!綠蠟筆,畫樹葉;藍蠟筆,畫天空;白蠟筆,畫白雲;紫蠟筆,畫花朵……

我真佩服他們,能把美麗的春天畫下來。

【篇三】

春天來了,兩個小朋友們在公園里寫生。小男孩穿著藍色的背帶褲,小女孩穿著紅色的背帶裙。小朋友旁邊有綠油油的小草和五顏六色的小花。他們用綠蠟筆畫小草,白蠟筆畫白雲,紅蠟筆畫小花。啊!春天多美呀!我愛春天。
【篇四】

春天來了,小草發芽了,漂亮的花開了,春意盎然的景色,真美呀!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小剛寫完作業就去公園寫生。

到了公園,小剛決定在一條河邊寫生,河裡荷葉中間開出了粉紅色的小花,荷葉上,青蛙在「呱呱」的唱氏耐歌,小剛想畫河中的荷殲哪春花、荷葉和青蛙。

小剛畫的可入迷了,忽然一陣大風吹過,頓時小剛楞住了,因為大風把有些寫生用具被大風吹到河裡了,小剛想:「怎麼辦呢?」幸好岸上還有一些顏料,小剛用岸上的顏料畫了一幅漂亮的畫!他拿著畫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篇五】

春天來了,小草發芽了,一個個探出了小腦袋,碧綠碧綠的一片。

五顏六色的花開了,有白色的梨花,黃色的迎春花,粉紅色的桃花,把春天打扮得格外美麗。小紅和小明興高采烈地來到綠色的草地,坐下來放下畫板,手拿起畫筆畫畫。你看,他們多高興啊!笑得像春天綻放的花朵。他倆用綠蠟筆畫青草,黃蠟筆畫花朵。要問他們畫什麼?畫我祖國大好河山。

祖國真美啊!我愛我的祖國。

㈣ 求素描玫瑰花的畫法 要有有圖的步驟

1、畫一個簡單的輪廓,用中硬鉛筆(HB)。該圖形必須是橢圓形,像一個豎立的雞蛋。線條可以畫輕點,很快它們將不得不抹去。

(4)寫生畫玫瑰擴展閱讀:

(1):以肖像和風景為主

素描原是為繪畫、雕刻等藝術服務的,後因其流暢、充實和美觀,發展成為獨立的藝術。其題材可以取自任何事物,不受拘束,一般以肖像和風景為主,而西方的素描常是人物和靜物。

(2):日常生活、抽象素描、藝術性建築素描

19世紀出現了以日常生活為題材的素描。其它還有想像和抽象素描、藝術性建築素描等。

(3):立體派、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素描

20世紀的素描似乎是反映不安、動盪和科學進步的。其中一些以表現線條豪放為特色。還有一些畫家試圖把生活納入幾何圖形中
(立體派)。
在20世紀各流派中也有X射線式的技法,即同時看到外部和內部。表現主義畫家追求"表現一個場面的感情而不是描繪事物的現實外表",超現實主義者則著重表現潛意識心理。

(4):實用性和技術性素描

實用素描要清晰地記載一件客觀事物,從總體上說,它不重審美,而突出技術設計。實用素描包括為科學目的而作的插圖與說明。很多藝術家作過科學說明的素描。

文學作品中的素描插圖,一般是為某段文字描寫而作的圖畫說明,但因它表現了畫家特有筆法風格,至今還享有崇高的藝術聲譽。與此相關的還有漫畫,這是用於社會批評而創作的一種假定性圖畫。並由此而發展成連環圖畫,進而演變成現代卡通動畫片。

參考資料:網路.素描

㈤ 色彩畫花要注意什麼

在眾多的試題中,花卉大概是難度最大的一種考試內容了,常見的考試內容又可分為盆花、瓶花和單枝花三種。
ilove2
先分析一下盆花與瓶花的默畫法:
一、要默畫好盆花和瓶花先得有一個球形的概念,必須用立體的眼光看待它們。有的考生往往是一朵一朵地畫,結果畫出來的花整體上比較零亂,在空間上缺乏立體感。那麼,通過怎樣的處理方法才能獲得球形感和立體感呢?首先,鋪色時背景、花葉和後面的花要一起畫;其次,要適當減弱後面的花和花葉的用色純度;最後,要分出花的大的暗面和亮面。通過這樣的作畫法可能較容易把握住花的大的形體和體積。
ilove2
二、要保持花的用色純度,勿「灰」勿」臟」。因為花的顏色一般都較鮮艷,所以用色要純凈些,特別是前面的花應盡量保持第一遍鋪色時的設色,使用的水分也可適當多些,這樣可使顏色具有相當的飽和度。
三、在深入過程中始終要保持畫面的整體感,注意花的球形體積的塑造。有的考生在深入過程中易把花的形狀畫得過於拘謹,結果失去了其應有的生動性,同時也減弱了花的外形的擴張力。其實花的形體在很多情況下是需要靠感覺來完成的,千萬不要拘泥於花瓣和一些小的細節的描繪。後面的花和葉子在調整過程中要和背景一起來完成,否則會...在眾多的試題中,花卉大概是難度最大的一種考試內容了,常見的考試內容又可分為盆花、瓶花和單枝花三種。
ilove2
先分析一下盆花與瓶花的默畫法:
一、要默畫好盆花和瓶花先得有一個球形的概念,必須用立體的眼光看待它們。有的考生往往是一朵一朵地畫,結果畫出來的花整體上比較零亂,在空間上缺乏立體感。那麼,通過怎樣的處理方法才能獲得球形感和立體感呢?首先,鋪色時背景、花葉和後面的花要一起畫;其次,要適當減弱後面的花和花葉的用色純度;最後,要分出花的大的暗面和亮面。通過這樣的作畫法可能較容易把握住花的大的形體和體積。
ilove2
二、要保持花的用色純度,勿「灰」勿」臟」。因為花的顏色一般都較鮮艷,所以用色要純凈些,特別是前面的花應盡量保持第一遍鋪色時的設色,使用的水分也可適當多些,這樣可使顏色具有相當的飽和度。
三、在深入過程中始終要保持畫面的整體感,注意花的球形體積的塑造。有的考生在深入過程中易把花的形狀畫得過於拘謹,結果失去了其應有的生動性,同時也減弱了花的外形的擴張力。其實花的形體在很多情況下是需要靠感覺來完成的,千萬不要拘泥於花瓣和一些小的細節的描繪。後面的花和葉子在調整過程中要和背景一起來完成,否則會顯得孤立、生硬。
單枝花的畫法與盆花、瓶花相比較為簡單:第一,用筆要松動些,設色上盡量使花的顏色融入整張畫中,勿使其孤立;第二,在協調的前提下盡量保持花的鮮艷度,勿「灰」勿」臟」。

㈥ 《玫瑰叢中的房子》油畫講了什麼

《玫瑰叢中的房子》油畫是畫家莫奈本人的花園為主題畫出來的一幅作品。莫奈曾說花園是自己最美的作品。這幅畫源於1893年,莫奈買下鐵路另一側一塊土地,挖渠引水,種樹修橋,建成水園。如今從花園穿過地下通道就到了水園。這里水面垂柳依依,樹木參天,幾座日本式拱形小木橋跨於如鏡池水之上,流露出日本園林的雅趣。克勞德·莫奈(ClaudeMonet,1840-1926)法國畫家。出生於法國巴黎,早年隨風景畫家布丹學習繪畫,1862年進入格萊爾畫室學習,由於對學院派藝術表現的不同看法,兩年後離開格萊爾畫室,開始自行探索繪畫技法。莫奈在巴比松畫家戶外作畫的影響下,開始注意畫天空、大氣和人物在大自然的光照中的復雜色彩。這些以自然界的光色變化為目標的繪畫技巧並非輕而易舉。1866年開始,莫奈一幅幅相繼進入觀眾的視野,既有贊賞又有批評。霧都倫敦刺激了自己畫癮,漸漸學會表現藏在煙霧中的景物。他在海德公園、泰晤士河上畫了許多寫生作品。散漫的光線極易發揮畫家的小筆觸功力。通過對英國風景畫大師透納的作品的研究,助長了在用光表現方面更為豐富更加出色。

㈦ 一筆畫玫瑰花怎麼畫

1、第一步,先一筆畫出三角形連成玫瑰花的花中心;

2、第二步,再沿著花中心畫出玫瑰花外層的花瓣;

3、第三步,之後就可以畫出玫瑰花的花枝了,花枝上面的葉子;

4、最後,上好好看的顏色就是一張玫瑰花簡筆畫了。

簡筆畫是通過目識、心記、手寫等活動,提取客觀形象最典型、最突出的主要特點,以平面化、程式化的形式和簡潔洗練的筆法,表現出既有概括性又有可識性和示意性的繪畫。

形體結構是繪畫最基本的要素,各種物體都有自己獨特的構成因素,結構形勢及比例關系,平面化的簡筆畫,表現2維的平面結構比較簡便。

但要表現立體結構的物體形象,因主要只表現一個面的圖形,寫生時應選擇能充分顯示對象結構特點的角度和視向,使這些特點能突出地呈獻於平面圖形之中。

㈧ 寫生畫什麼花好

可以畫油菜花田,月季花,玫瑰花,綉球,蘭花,朱頂紅等等。

㈨ 寫意花鳥畫的歷史畫派

五代黃筌、徐熙並起,漸成兩大系統,以後繼續衍生。明代花鳥畫演變成四大系統,一為邊景昭、呂紀的黃氏體,二為林良、徐渭的大寫意體,三為陳淳的簡筆水墨淡彩小寫意體,四為周之冕的勾花點葉兼工寫體。《國朝畫征録》卷下則把花鳥畫歸納為三派,稱「花鳥有三派:一為勾染,一為沒骨,一為寫意。勾染,黃筌法也;沒骨,徐熙法也。後世多學黃筌,若元趙子昂、王若水,明呂紀,最稱好手;周之冕略兼徐氏法,所謂勾花點葉是也。……其寫意一派,宋時已有之,然不知始自何人。至明林良,獨擅其勝,其後石田、白陽輩,略得其意,若其全體之妙,非大有力者學之必敗」(李來源、林木編《中國古代畫論發展史實》,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7年4月版,第340頁)。
五代黃筌、徐熙兩大系統是中國花鳥畫發展史上的重要的畫派衍生。明代花鳥畫的四大系統,亦是考察中國花鳥畫派衍生之變的重要窗口。邊景昭,字文進,博學能詩,擅畫花鳥,繼承兩宋院體工筆重彩的傳統,作品妍麗堂皇,精細工緻,韓昂《圖繪寶鑒續編》稱其作品「不但勾勒有筆,其用墨無不合宜」。傳世之作有《竹鶴圖軸》、《竹鶴雙清圖軸》(與王紱合作)、《杏竹春禽圖軸》、《三友百禽圖軸》等。上海博物館藏《杏竹春禽圖軸》以杏花竹報春訊,以春禽寄春意,滿目春光,生機勃勃。呂紀畫花鳥畫十分出色,他近學邊景昭,遠師南宋畫院體格,敷色絢爛,為明代院體花鳥畫家代表之一。上海博物館藏其《浴鳧圖軸》作品,很好地處理了浴鳧與流水的關系,構圖大膽,筆墨流暢,設色雅淡,氣息清和,體現了明代花鳥畫家的嫻熟技法和時空營造能力。林良的花鳥畫注重寫意,墨氣豪放,對於文人水墨寫意花鳥畫的建樹,具有啟迪意義。他擅畫水墨花鳥,上海博物館藏其《雙鷹圖軸》,氣勢磅礴,鷹目炯炯,枝葉穿插,墨色淋漓,反映了明代院體畫之十足神采。徐渭的大寫意體用筆簡練,不求像物,重在寫其意趣性情,故稱「寫意」。他的畫較之以前的減筆寫意畫更為簡約概括,放逸豁達,故謂「大寫意」。徐渭十分推崇陳淳、謝時臣、陳鶴。他關注陳淳的寫意花鳥之道,曾跋《陳白陽卷》曰:「陳道復花卉豪一世。」在《徐文長文集?書謝叟時臣淵明卷為葛公旦》中贊賞謝時臣的山水勁筆多墨,稱「吳中畫多惜墨,謝老用墨頗多,其鄉訝之」。而對陳鶴的水墨花卉則嘆之「滃然而雲,瑩然而雨,炫炫然而露也,殆所謂陶之變耶」。(明徐渭《徐文長文集·書陳山人九皋氏三卉後》)徐渭的作品題材囊括花卉、草木、瓜果、魚蟲、走獸、山水和人物,尤以花卉著名。上海博物館藏其《花果圖卷》用筆放縱,水墨酣暢,詩畫並茂,畫壇稱頌。上海博物館所藏《牡丹蕉石圖軸》、《擬鳶卷》,台灣故宮博物院所藏《墨竹卷》、《寫生圖卷》,南京博物院所藏《雜花圖卷》,故宮博物院所藏《墨花十二段圖卷》、《四時花卉卷》、《墨花九段卷》,中國歷史博物館所藏《雜花捲》,雲南省博物館所藏《水墨花卉卷》等,都是難得的傳世之作,從中足見徐渭大寫意的精彩筆墨。陳淳,字道復,他的簡筆水墨淡彩小寫意在畫壇佔有重要地位。他於晚年創作的花卉長卷頗有特色,有時以四季為序,有時時空交叉,頗見水墨組合的視覺沖擊力。上海博物館所藏《墨花十二種圖卷》,畫了梅花、蘭花、玫瑰、百合、月季、紫薇、秋葵、桂花、芙蓉、菊花、水仙和山茶,姿態各異,繁花爛漫,寫意抒情,水墨淋漓。上海博物館所藏《花果圖卷》、《山茶水仙圖》、《花卉圖冊》等也屬陳淳水墨華章,令人駐足。其實,說陳淳的花鳥畫貴於簡筆水墨淡彩的小寫意,這只是注重從沈周的水墨寫生至陳淳的水墨寫意的飛躍而言,實際上陳淳在晚年的花鳥佳作中已呈現潑墨大寫意的體貌。徐渭的大寫意筆墨就得益於陳淳。世稱「青藤白陽」,其實青藤亦源於白陽。論及周之冕的勾花葉兼工寫作品,也是探索明代畫派衍生之變的必然落筆之處。周之冕的「勾花點葉」源於孫隆、沈周和陳淳之法,他是集大成而用之,推陳而出新。王世貞曾對明代中期三位寫意畫家陳淳、陸治和周之冕作了評價,所謂「道復(陳淳)妙而不真,叔平(陸治)真而不妙,周之冕撮二子之長」。南京博物院藏《桂子圖》和故宮博物院藏《花卉圖卷》都是周之冕的代表作。上海博物館藏周之冕《花鳥圖冊》的花鳥傳神,「勾花點葉」,寫意中兼工筆,墨韻中見色彩,從中可以洞察明代畫派衍生的脈胳。
在中國花鳥畫的發展史上,盡管畫派林立,技法有異,可是在注重寫生這一點上,卻形成共識,綿延後續。宋徽宗趙佶重花鳥寫生,流傳諸多佚事。他要求畫月季花和牡丹花時仔細觀察,能畫出不同時間的變化。一次,眾畫家寫生孔雀,只重生動富麗,畫孔雀升墩為先舉右腳。趙佶告知需細心體察,發現孔雀升高時必定先舉左腳,被傳為畫壇佳話。趙佶重視寫生,使創作極受裨益,他的作品被鄧椿譽為「妙體眾形,兼備六法」。上海博物館藏趙佶《柳鴉蘆雁圖卷》,盡得高雅之氣,柳葉低垂,吟鴉自在,蘆雁嬉水,一派休閑清景。其中神韻之妙,不能說和平時重寫生、察細微無關。元代水墨寫生畫的高手當推陳琳、王淵和張中。陳琳藉助寫生,突破了傳統工筆重彩畫技法,以水墨淡彩法描繪物象,形成了富有藝術個性的勾、刷、點、染之法,造型嚴謹,筆簡意高,其《溪鳧圖軸》為花鳥畫史論所褒揚。王淵從寫生中得清淡之氣,其佳作《花竹集禽圖》和《花竹錦雞圖》對後世影響很大。張中在當時被人稱為「寫生第一」,採用水墨暈染,深得文人寫意之神韻,上海博物館藏其《芙蓉鴛鴦圖》,出筆清新典雅,鴛鴦與水極富動勢,堪稱從寫生中贏得生機。陳淳繪畫也看重寫生,其《漫興花卉圖冊》自跋中曰:「古人寫生自馬遠、徐熙而下,皆用精緻設色,紅白青綠必求肖似物物之形,無纖毫遺者,蓋真得其法矣。」他還談到少年時就「有心於此,既而想造化生物萬有不同,而同類者又秉賦不齊而形體亦異」。周之冕則善於觀察禽鳥生活動態,落筆皆有生意。其繪畫成就自然得寫生之妙。清代任頤的畫風清麗,其重要原因之一是重視寫生,善於捕捉生活感受。平時他留意觀察花鳥、家畜,往往聚精會神,十分專一。有一次他爬出天窗,翻到屋頂上細察貓兒打架,全神貫注勾畫速寫,客人來了,不知其去處,最後竟在屋頂上見到他。上海博物館藏任頤《花鳥冊》極富生氣,實是其對物象感受的筆墨定格。當然,古人之所謂寫生,有異於今天西畫中的寫生。「天地間,物物有一種生意」(祝允明語),生和意密不可分,寫生和寫意難以分離。不言而喻,寫生就是寫物之生氣、生意。寫生之法推動中國花鳥畫生機勃發、綿延發展。

㈩ 水彩:紅玫瑰

這幅紅玫瑰的原作來自周峰老師免費送給老學員的520特輯。示範課上,只見老師邊聊邊畫,不到30分鍾就上色完畢,著實令人羨慕。

很想自己也創作一幅這樣的紅玫瑰——既熱烈奔放,又柔情似水。

於是挑了一個安靜的周末,花了1個多小時,仔細描繪了一幅線稿。

可是線稿完成後,我卻遲遲沒有動筆上色,因為心中沒有把握能否如願完成。

轉眼到了七夕,周峰老師又在繪畫群里分享了一幅他創作的水彩紅玫瑰。

哇,太美了!我在心裡驚嘆。

忽然想起自己的520紅玫瑰還未完成,不禁慚愧。

嗯,是時候給線稿上色了。

於是我抖擻精神,在上個周末屏息靜氣4個多小時,總算畫出了我心中的紅玫瑰。

所用工具:Ecolor溢彩高貴系列300g中粗紋棉漿16K水彩本,周峰老師推薦的透納藝術家常用24色管彩,科林斯基勾線筆,小號秀意筆,小號尼龍筆等。

以下是一波過程圖。

1. 用朱紅+大紅,畫出玫瑰花瓣中的淺色部分;用朱紅+大紅+玫紅,畫出重色部分。

2. 用朱紅+大紅+玫紅+熟褐,畫出花瓣的陰影處。

3. 用朱紅+大紅,畫出玫瑰花芯的淺色區域。

4.  用不同比例的朱紅+大紅+玫紅+熟褐,畫出花芯的重色和陰影處,並調整各花瓣的明暗關系。

5. 用橄欖綠+赭石+鈷藍,畫出花萼的底色。用橄欖綠+赭石+鈷藍+群青,加深花萼的邊緣。

6. 用橄欖綠+土黃+赭石+熟褐+群青,畫出枝幹。

7. 用墨綠+群青+熟褐+赭石,畫出葉子,注意三片葉子不同的顏色傾向。半干時用尼龍筆洗出葉脈。

最後調整細節,簽名,完工。

回顧與小結:

這幅紅玫瑰習作,運用了周峰老師傳授的繪畫技巧,但以照片寫生為主,總體效果滿意。

在畫這幅紅玫瑰之前,我已經畫廢了5-6幅水彩玫瑰,主要是因為顏色沒調對,或者明暗關系沒處理好。所以這幅紅玫瑰線稿完成後,一直擱置了近2個月才動筆上色。

失敗+反思(反饋)+刻意練習=成功。這是我總結的有關技能類學習的一個公式,屢試不爽。

這幅習作的順利完成,平添了我繼續畫玫瑰的勇氣和信心。

熱點內容
酸奶盒種盆栽 發布:2025-08-16 01:23:26 瀏覽:503
苔蘭花價格 發布:2025-08-16 01:13:08 瀏覽:529
大魚海棠鯤的畫法 發布:2025-08-16 01:06:27 瀏覽:925
微信賣綠植 發布:2025-08-16 01:06:14 瀏覽:702
上海花藝教師 發布:2025-08-16 01:00:50 瀏覽:392
如何盆栽玫瑰花 發布:2025-08-16 00:39:14 瀏覽:170
雀蘭花語 發布:2025-08-16 00:33:58 瀏覽:636
七夕送球 發布:2025-08-16 00:30:36 瀏覽:559
百合網艾瑞 發布:2025-08-16 00:09:01 瀏覽:740
銀耳蓮子百合紅棗枸杞 發布:2025-08-16 00:08:03 瀏覽: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