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小丁香
Ⅰ 山東濟南小丁香的故事
丁香,原為棄嬰,一位女牧師收養了她,給她取名白丁香。從襁褓中的紙條,才知道她的生日:1910 年 4 月 4 日。
丁香天生麗質,聰慧過人。1925 年,她到東吳大學(蘇州大學前身)學習生物和代數,遇見了青年樂於泓(阿樂)。當時正值風起雲涌的大革命時期,出生在南京一個儒宦家庭的阿樂和丁香一起走上了革命道路。1931 年丁香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次年,阿樂也入了黨。
丁香彈得一手好鋼琴,阿樂的胡琴也拉得出色,兩個年輕人志同道合,琴瑟和鳴,秘密向黨組織傳送情報。1932 年 4 月,兩人在上海舉行了秘密婚禮。
幸福的新婚生活才過了 5 個月,因叛徒出賣,丁香不幸被捕。國民黨匆匆將她押解到雨花台秘密槍決。當時,白丁香已懷孕 3 個月。12 月 3 日,噩耗傳來,悲痛欲絕的阿樂在家中徹夜未眠,拉了一夜的二胡《隨想曲》悼念愛妻。
次日,他不顧暴露身份趕往南京,身披蓑衣佇立在雨花台丁香就義處祭奠悼念,立下了 " 情眷眷,唯將不息斗爭,兼人勞作,鞠躬盡瘁,償汝遺願 " 的誓言。
(1)山東小丁香擴展閱讀:
從此,對愛人的思念一直緊緊圍繞在阿樂身邊。抗戰期間,他在新四軍四師主編《拂曉報》。在行軍途中、戰斗間隙,阿樂總是獨自一人在村頭或者小河邊拉二胡,用那悲戚的琴聲訴說他對丁香的思念。
博學儒雅的他不乏愛慕者。然而,他始終獨身一人。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的 1950 年,在進藏部隊中,一個似曾相識的身影闖入阿樂視線。她叫時鍾曼,是十八軍政治部通訊報道科的工作人員。
一見到這位比自己小了 23 歲的姑娘,阿樂關閉了 18 年的心,怦然跳動。" 你覺不覺得她的眉眼,很像丁香。" 他激動地跑去問朋友。
而阿樂和丁香的忠貞愛情故事,早在軍中傳遍,打動了很多女孩的心,也包括時鍾曼,1954 年 5 月,兩人結成伴侶。
阿樂並沒有淡忘丁香,無論在西藏、安徽還是後來到了東北,他的家中,始終擺放著一盆五彩的雨花石和一枝丁香花。床頭,還掛著一幅丁香的畫像。他們還為第一個女兒,取名為樂丁香。
Ⅱ 小丁香生產什麼地方
丁香是中葯的一種,原產於印度尼西亞,且丁香有兩種,一種是葯用,一種是食用的。專這兩種丁香主產屬於斯里蘭卡、馬來亞、印尼、桑給巴爾等國家和地區,以印尼檳榔嶼產者質量最好。中國是丁香自然分布的中心。全屬有三十種,中國佔二十三種。
Ⅲ 子地丁和丁香是同一植物嗎
不是同一種植物哦
Ⅳ 請問山東,江蘇省那裡有丁香小苗賣
苗木市場
Ⅳ 丁香樹的價格
是批發還是零購啊,成年樹的話大概3000元左右吧,一顆。
Ⅵ 丁香有多少年的栽培歷史
丁香,又名華北紫丁香、紫丁香、百結花,為木犀科丁香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原產我國東北、華北、山東、陝西、甘肅、青海、四川等地,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
Ⅶ 丁香花是什麼花啊
你好!
丁香花又昌褲稱丁香、洋丁香,著名的庭園花木。
丁香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1、選盆
丁香花的植株相對較大,根部較為健壯,應選擇較深的陶盆,方形或圓形都可以。盆的顏色最好是淺藍色或淺黃色,這樣和白色、紫色的丁香花更相配。
2、時間
選擇健壯的丁香小苗,在2~3月時上盆栽種。栽種前修剪一下根系,多保留一源戚點須根,種植是要保證根系舒展,將土按實,讓土與根部緊密結合。然後澆透水就好。
3、澆水
丁香花的適應性很強,養護方法相對粗放,平時只要注意及時除草,盆土幹了就澆水,不要積水,就可以正常生長。至於澆水的頻次,沒有嚴格的要求,幹了就澆。
4、溫度
丁香花喜歡溫暖濕潤的環境,有一定的耐寒能力。最佳的生長溫度在15~20℃,當溫度低於3℃,植株會凍傷死亡。丁香花喜歡充足的陽光,稍耐陰,所以注意將植株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養護。
5、翻盆
修剪丁香花每隔2~3年就要換一次盆了,將植株脫盆,修剪根系,將老根剪除,換上新的培養土,促進新根的生長。每年3月中旬丁香發芽之前,要對其進行修剪,將過密、瘦弱、病蟲枝剪掉,中截生長旺盛的枝條。落葉後,還可以進行一次整枝,以保樹冠雹迅陵圓整美觀,利於來年生長、開花。
養殖注意事項:
1、除草每年的7、9、10月,要及時將丁香周圍的雜草清除,但不要用鋤頭翻上以傷害了香根,直接用手將雜草連根拔起。
2、強修剪栽種3~4年之後,丁香枝條老化,要對地上部分進行強修剪,即從離地面30厘米處截干,截干後很快就能長出健壯的枝條,使樹冠豐滿,第二年就可開出繁茂的花來。
Ⅷ 山東省省花是什麼花
山東省省花是牡丹。
花色澤艷麗,玉笑珠香,風流瀟灑,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在栽培類型中,主要根據花的顏色,可分成上百個品種。」牡丹品種繁多,色澤亦多,以黃、綠、肉紅、深紅、銀紅為上品,尤其黃、綠為貴。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國色天香」之稱。
唐代劉禹錫有詩曰:「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當作中國的國花。1985年5月牡丹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二。是中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在中國栽培甚廣,並早已引種世界各地。牡丹花被擁戴為花中之王,有關文化和繪畫作品很豐富。
(8)山東小丁香擴展閱讀:
中國牡丹資源特別豐富,根據中國牡丹爭評國花辦公室專組人員調查,中國滇、黔、川、藏、新、青、甘、寧、陝、桂、湘、粵、晉、豫、魯、閩、皖、贛、蘇、浙、滬、冀、內蒙古、京、津、黑、遼、吉、海、南、港、台等地均有牡丹種植。大體分野生種、半野生種及園藝栽培種幾種類型。
據《神農本草經》記載:「牡丹味辛寒,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在甘肅省武威縣發掘的東漢早期墓葬中,發現醫學簡數十枚,其中有牡丹治療血瘀病的記載。牡丹原產於中國的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諸省山間或丘嶺中,人們發現了它的葯用價值和觀賞價值,而變野生為家養。從南北朝「永嘉水際竹間多牡丹「至今,栽培歷史也有1500年了。
在長期的栽培過程中,牡丹發生了變異,出現了許多花大色艷的品種,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其栽培范圍由長江、黃河流域諸省向全國擴大。如今已擴展到中國東北、東南,以及內蒙、新疆、西藏、台灣等地。
牡丹栽培面積最大最集中的有菏澤、洛陽、北京、臨夏、彭州、銅陵縣等。通過中原花農冬季赴粵、閩、浙、深圳、海南進行牡丹催花,促使了牡丹在以上幾個地區安家落戶,使牡丹的栽植遍布了中國各省市自治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