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江鍋盔山

牡丹江鍋盔山

發布時間: 2023-03-21 09:48:32

Ⅰ 五常市和牡丹江邊界是哪

五常市和牡丹江的邊界是張廣才嶺主峰老禿頂子(1686.9米)。

關於張廣才嶺的簡介如下:

1、位置:張廣才嶺,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向南伸入到吉林省敦化市北部,是構成中國東北地區東部山地的主體之一,北起松花江畔,南接長白山,東與完達山相連,西緣延伸到吉林省境內。西是螞蟻河,東為牡丹江簡氏,西北達松花江谷地,東南達松花江上游的松花湖、牡丹江發源地牡丹嶺,東北鄰接倭肯河河谷平原,南與吉林省的西老爺嶺、威虎嶺相接。

2、境域:主脊為北東方向,是螞蟻河與牡丹江的分水嶺。主脊南延支脈則是松花江上游和牡丹攔旦散江上游的分水嶺。主脊以東絕大部分在海林縣境內,主脊以西部分由南而北分別在五常市、尚志市、方正縣境內。其東北部的鍋盔山則在分水嶺的東北部歸遲譽屬林口縣,西南部屬海林縣。其東南部西老爺嶺、威虎嶺則歸五常市及吉林省的蛟河市、敦化市等地區管理。

3、地質地貌:張廣才嶺山勢高峻,地形復雜,既有懸崖絕壁,又有深谷陡坡,為黑龍江省最突出的崇山峻嶺。由主脊向兩側,逐漸由中山降為低山和丘陵,屬於流水侵蝕山地。

Ⅱ 去哈爾濱旅遊,必去的幾個景點,請各位推薦一下。

哈爾濱必去的景點有哈爾濱防洪勝利紀念塔、中國·哈爾濱冰雪大世界、中央大街、亞布力滑雪旅遊度假區、太陽島。

1、哈爾濱防洪勝利紀念塔

哈爾濱防洪勝利紀念塔,是為紀念哈爾濱市人民戰勝「57年特大洪水」於1958年10月1日建成的。它由前蘇聯設計師巴吉斯·茲耶列夫和哈工大第二代建築師李光耀共同設計,塔址由時任哈爾濱市市長呂其恩確定。2017年12月2日,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單。

2、中國·哈爾濱冰雪大世界

中國·哈爾濱冰雪大世界(Harbin Ice and Snow World,China ),始創於1999年,是由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政府為迎接千年慶典神州世紀游活動,憑借哈爾濱的冰雪時節優勢,而推出的大型冰雪藝術精品工程,展示了北方名城哈爾濱冰雪文化和冰雪旅遊魅力。

3、亞布力滑雪旅遊度假區

亞布力滑雪旅遊度假區是國家AAAA級景區,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尚志市亞布力鎮西南20公里,距哈爾濱市193公里,距雪鄉88公里,距牡丹江市120公里,301國道支線直達景區。

度假區由長白山脈張廣才嶺的三座山峰組成,即海拔1374.8米的主峰大鍋盔山、海拔1258米的二鍋盔山、和海拔1000米的三鍋盔山。

4、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是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很繁盛的一條商業步行街,北起江畔的防洪紀念塔廣場,南接新陽廣場,長1400米。這條長街始建於1900年,街道建築包羅了文藝復興,巴洛克等多種風格的建築71棟。



5、太陽島

太陽島坐落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花江北岸,總面積為88平方公里,其中規劃面積為38平方公里,外圍保護區面積為50平方公里。太陽島是一處由冰雪文化、民俗文化等資源構成的多功能風景區,也是中國國內的沿江生態區。

Ⅲ 黑龍江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你是這個季節去的話
可以去牡丹江的鏡泊湖看看 那裡很幽靜景色不錯
也可以去內五大連池去容洗洗溫泉
如果想要有點特色的話你還可以去漠河看看 感受一下祖國最北部的風光
不過現在是春天了這個季節應該是看不到極晝極夜現象了
你還可以來哈爾濱
中央大街 龍塔(亞洲最高的鐵塔) 索非亞教堂 東正教堂等人文景觀
還可以去二龍山 這個季節漂流好想還沒開始
我能想起來的大概就這些吧

Ⅳ 尚志景點

亞布力國家森林公園、紅豆杉、普照寺、萬佛山、亞布力滑雪度假區等。1、亞布力國家森林公園:坐落於亞布力林業局施業區內,是國家規劃建設的400處國家森林公園之一。公園總面積12053公桐凱頃。這里集冰雪、森林生態旅遊之精粹,聞名於世界的國家級滑雪場、中國滑雪業的品牌。

亞布力國家森林公園、紅豆杉、普照寺、萬佛山、亞布力滑雪度假區等。

1、亞布力國家森林公園:坐落於亞布力林業局施業區內,是國家規劃建設的400處國家森林公園之一。公園總面積12053公頃。這里集冰雪、森林生態旅遊之精粹,聞名於世界的國家級滑雪場、中國滑雪業的品牌。

2、紅豆杉:為國家4A級景區。位於長白山脈張廣才嶺西麓,是國家大型2類森工企業,隸謹蠢屬於黑龍江省森林工業總局。建有2000餘畝的珍貴樹種—東北紅豆杉繁育基地,向遊人展示了人工無性系繁育東北紅豆杉的整個生產過程。

3、普照寺:位於黑龍江省尚志市一面坡佛光山上,由護國法於禪法師和地方紳士發起, 籌建於偽大同元年(1932)年, 偽康德五年(1936)年始建成。寺院規模宏大,殿堂宏偉壯觀、彩塑威嚴、千姿百態、神采各異、栩栩如生,尤寺內牆壁配有大量的壁畫尤為雄偉壯觀。

4、萬佛山:位於尚志市東24公里處,距一面坡鎮16公里,是黑龍江省著名的佛教道場。這里山勢雄奇峭拔,峰上奇樹挺立,壑中霞飛霧涌,移步換景,令人疑入仙境。

5、亞布力滑雪度假區:是國家4A級景區,位於尚志市亞布力鎮東南20公里,距哈爾濱市197公里,距牡丹江市90公里,301國道支線直達景區。度假區由長白山脈張廣才嶺的三座山峰組成,即海祥輪陪拔1374.8米的主峰大鍋盔山、海拔1100米的二鍋盔山、海拔1000米的三鍋盔山。

Ⅳ 牡丹江柴河牛市在哪裡

位於海林市東部,緊鄰朱家鎮、五林鎮。
柴河鎮,隸屬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地處海林市東部、張廣才嶺山脈東麓與鍋盔山西麓地帶,東與牡丹江市五林鎮、林口縣朱家鎮相鄰,南與牡丹江市樺林鎮毗鄰,西與橫道鎮接壤,北與消冊二道河子鎮交界。
柴河鎮境域原為柴河屯,屬佛塔密村。1980年6月,改柴河鎮。截至2021年10月31日,柴河鎮轄3個社區、10個行政或襲村,另拿團宏轄1個村級單位,鎮人民政府駐新政街1號。

Ⅵ 哈爾濱最著名的十大景點是哪些 哈爾濱最著名的十大景點介紹

1、哈爾濱太陽島。太陽島風景名勝區座落在哈爾濱市松花江北岸,與繁華的市區隔水相望,是全國著名的旅遊避暑勝地。面積38平方公里,-保護地帶規劃控制面積為88平方公里,是江漫灘濕地草原型風景名勝區。

2、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哈爾濱冰雪大世嘩老枯界始創於1999年,是由哈爾濱市政府為迎接千年慶典神州世紀游活動,充分發揮哈爾濱的冰雪時空優勢,進一步運用大手筆,架構大格局,而隆重推出規模空前的超大型冰雪藝術精品工程亂洞——哈爾濱松花江冰雪大世界,向世人展示了北方名城哈爾濱冰雪文化和冰雪旅遊的獨特魅力。

3、黑龍江省博物館。黑龍江省博物館,原名莫斯科商場,始建於1906年,是哈爾濱市最早的商場之一。在整整90年前,繼南崗中心廣場的聖·尼古拉教堂之後,在廣場西側建起了第二座建築物——莫斯科商場。將商場與神聖的大教堂毗鄰而建,似乎是為做彌撒歸來的人們提供一個休閑購物場所,集精神與物質需求於一體。

4、中央大街步行街。哈爾濱最有「洋味」的街道當屬中央大街(舊稱中國大街)。那些沒有去過莫斯科、巴黎、羅馬、希臘的人,含拿盡可以在這條街上領略這些城市建築的特色。

5、哈爾濱防洪勝利紀念塔。哈爾濱防洪勝利紀念塔。坐落在風景如畫的松花江南岸,哈爾濱市道里區江岸,中央大街終點廣場。是為紀念哈爾濱市人民戰勝1957年的特大洪水,於1958年建成的,是這座英雄城市的象徵。它由前蘇聯設計師巴吉斯·茲耶列夫和哈工大第二代建築師李光耀共同設計。哈爾濱人民防洪勝利紀念塔獲中國建築業最高榮譽獎。

6、哈爾濱金源文化旅遊區。哈爾濱阿城金源文化旅遊區,位於阿城市區南2公里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金朝1115至1234年間的都城,是迄今保存較為完好的唯一一處金代都城遺址。至今,皇城午門及宮殿建築遺址,均保存完好,外城城牆、瓮城、馬面、角樓及護城河遺址尚存。

7、聖索菲亞大教堂。索菲亞教堂是俄國建築師科亞西科夫設計,富麗堂皇,典雅超俗,宏偉壯觀,通高53.25米,建築面積721平方米,可容納2000人。正門頂部為鍾樓,7座銅鑄制的樂鍾恰好是7個音符,要由訓練有素的敲鍾人手腳並用才能敲打出抑揚頓挫的鍾聲。教堂建築平面呈希臘十字方式布置,既受拜占庭建築風格影響,主穹頂、鍾樓又有俄羅斯傳統的「帳篷頂」、「洋蔥頭」造型。

8、亞布力滑雪旅遊度假區。亞布力滑雪旅遊度假區是國家AAAA級景區,位於尚志市亞布力鎮東南20公里,距哈爾濱市197公里,距牡丹江市90公里,301國道支線直達景區。度假區由長白山脈張廣才嶺的三座山峰組成,即海拔1374.8米的主峰大鍋盔山、海拔1100米的二鍋盔山、海拔1000米的三鍋盔山。

9、哈爾濱二龍山旅遊風景區。黑龍江賓縣二龍湖濕地公園位於黑龍江省南部,松花江南岸的賓縣縣城西南6km處。是2012年經國家林業局審核批准成立的國家級濕地公園,濕地公園范圍是東以環湖公路與南陽村相鄰,西以泄洪渠與二龍村、永樂村、二龍山家屬區相鄰;南以第一山脊線接二龍山林場,北以環湖公路鄰二龍山村。

10、哈爾濱建築藝術館。哈爾濱建築藝術館是用於展示城市歷史文化和建築藝術的專業展館,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索菲亞教堂和市級保護建築原猶太新會堂兩部分組成。聖·索菲亞教堂景區位於松花江南岸,佔地5萬平方米,以其獨特的建築景觀、歐域風情聞名於海內外。

Ⅶ 老爺嶺的支脈山峰

牡丹峰,又名「天嶺」、「天橋嶺」,俗稱「大架子山」。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牡丹江市境東南部的牡丹江市與穆棱縣交界處,屬老爺嶺山脈北端,呈平台狀,是第三世紀的火山口,海拔1111.6米。登上峰頂有人雲端之感,故名「天嶺」。南側有一泓山泉,名為天泉,泉水清澈,水質甘美。山體主要由玄武岩、花崗岩構成。山勢高竣雄奇,岩石林立。面積400平方公里。整個地形屬於中低山丘陵地帶,從東南向西北逐漸傾斜,海拔由1000米逐漸降為260米。水系有斗溝子、石峰溝、大煙筒溝、敦樓樹溝等山間河溪。
老松嶺,又名「瑪勒瑚里窩集」,滿語意為「路途遙遠的森林」。位於黑龍江省寧安市南部與吉林省汪清縣邊界,屬老爺嶺山脈。山勢逶迤起伏,呈西南——東北走向,長50公里,海拔500—800米,是牡丹江流域和圖們江流域的分水嶺。嶺北為黑龍江省,嶺南為吉林省。植被豐茂,多樺、楊、柞林。牡圖線鐵路穿越,有老松嶺隧道。為交通要沖。
大黑嶺,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寧安縣鏡泊鄉南境,寧安縣與吉林省敦化市交界處。屬老爺嶺山脈向西延伸部分,東接哈爾巴嶺,西入敦化市東部,長約10公里,海拔1242米。山勢南坡陡而頂緩,北坡是鏡泊湖主要支流松乙河的房身溝和灣溝兩水之源。南坡是牡丹江支流沙河的發源地。植被為針闊混交林帶,森林茂密,蓄積豐富。有牛心頂(1318)、煙筒砬子(1011)。
牛心頂,山名。位於黑龍江省寧安縣鏡泊鄉南部與吉林省汪清縣交界處,屬老爺嶺山脈,海拔1318米。山勢緩漫,西和南坡少陡,北和東坡緩降,是鏡泊湖支流松乙河和大夾吉河的源頭。峰頂有石林,植被多針闊混交林,有松、柞、椴、樺、楊等樹種,野生動物資源豐富。
長嶺子,山名。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寧安縣杏山鄉境內,鏡泊湖東北岸。為一漫緩山崗,海拔472米。東北有一水庫,陰坡有梁家溝、褚家溝兩個村莊。
大觀嶺,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的穆棱縣西境,屬老爺嶺山脈北延。呈東西走向,海拔563米。山勢險峻,河谷深切,是濱綏鐵路線上的奇觀。火車自磨刀石站開出東行,從海拔330米的山底盤山爬上200多米高坡的大觀嶺,迂迴運行10公里,直線距離不過1公里。山頂建有大觀嶺火車站。山間有次生林和人工松林。
肯特阿嶺,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老爺嶺向北延伸的支脈。呈西南——東北走向,逶迤於穆棱河上游和五林河之間,南接老爺嶺,長100餘公里。屬低山和丘陵區。整個山勢西南部較高,東北部較低,海拔500—800米,最高峰大頂子山海拔857.8米。山體由變質岩和花崗岩構成。山巒起伏,坡陡谷深。
肯特阿嶺,屬於老爺嶺山脈向東北延伸的支脈,在穆棱和林口縣的邊界上,是穆棱河和龍爪河的分水嶺。肯特阿嶺走向東北進入密山、虎林境內,山勢降低已成斷塊山地稱之謂完達山脈。完達山脈是穆棱河與饒力河的分水嶺。肯特阿嶺長 100多公里,海拔500~800米,其支山分布在本縣興源、下城子、河西等鄉鎮,最高峰大頂山海拔 857.8米,肯特阿嶺北部在河西鄉境內,為侏羅紀和白堊紀陸相沉積形成的褶皺山地,在起伏的低山區,煤田廣布,因地質條件復雜分布著多種礦藏,如黃金、石墨、大理岩等,是縣內主要礦產區。
穆棱窩集嶺(太平嶺),「窩集」,滿語,意為「大森林」或「原始森林」。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穆棱市西南邊境與東寧縣、吉林省汪清縣交界處。主脊線依次沿穆棱市、汪清縣與東寧縣邊界,大致南北向延伸,南至綏芬河上遊河谷,北至穆棱市東與俄羅斯邊界。屬老爺嶺山脈向東延伸的支脈,是穆棱河與綏芬河和嗄呀河的分水嶺,海拔800—1000米。嶺南山勢陡峻,河谷深切,狹窄多呈V形,相對高度200—400米。密山——敦化大斷裂帶通過窩集嶺,在古老的剝蝕面上形成玄武台地,山高谷深阻塞了南北交通。北坡山勢較緩,為穆棱河發源地。山區多針葉林,素有「紅松故鄉」之稱;穆棱河源植被為草地灌木。
太平嶺位於東寧西北部,呈東北、西南走向,其分水嶺為東寧與穆凌縣分界線。西楊木林大山等各支脈成雞爪狀向東延伸,主峰三合頂子海拔1 036米。
也有將穆棱窩集嶺、太平嶺分為兩座山脈的:
穆棱窩集嶺,是老爺嶺向東延伸的支脈,東與太平嶺相接,橫亘在穆棱——汪清邊界上,是穆棱河與綏芬河和嗄呀河的分水嶺。海拔800~1 000米,嶺南山勢陡峻,河谷深切,狹窄多呈V形,相對高度 200~400米。密山——敦化大斷裂帶通過窩集嶺,在古老的剝蝕面上形成玄武台地,山高谷深阻塞了南北交通。圖門江支流嗄呀河發源窩集嶺南坡,流向吉林省汪清境內,北坡山勢較緩,穆棱河發源於此。「窩集」是滿洲語「大森林」的意思,山區多針葉林,素有「紅松故鄉」之稱。
太平嶺山脈,分布穆棱——東寧兩縣的邊界上,是穆棱河與綏芬河的分水嶺。南起穆棱窩集嶺,北到中蘇邊境,長約 200多公里,呈東北——西南走向,海拔600~1 000米之間,最高峰三合頂子,海拔1 036米,千米以上山峰有老黑山,太平嶺,白石砬子等6座,沿東寧邊界的黃窩集嶺,半拉窩集嶺,山勢陡峻,山脊多呈鋸齒狀。太平嶺西部在縣境內,部分地帶已被剝蝕成丘陵漫崗,海拔下降到400~600米,相對高度20~40米,山頂渾圓,起伏不大,如興源東大崗就是大面積侵蝕漫崗,呈坡狀起伏,多坳谷分布,崗凹相間。穆棱河主要支流馬橋河,亮子河都源出於太平嶺山脈。
糧台山,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穆棱縣興源鎮南境,瀕穆棱河。是一座孤立突起的山,海拔368.1米。山勢東、南、西三面陡峻,懸崖直立,怪石嶙峋,險不可攀。
泉眼山,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穆棱縣穆棱鎮南14.5公里,穆棱河支流泉眼河以西,屬老爺嶺山脈,為熔岩低山,海拔761.9米。山勢坡陡頂緩,東坡尤峻峭。在興隆溝的山坡上有一泉眼,泉水流入泉眼河,故名。河東有一對石砬子,岩巒聳巍幽奇。
四方台山,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東寧縣西南邊境與吉林省汪清縣交界處,屬老爺嶺山脈,海拔1293.7米。山上有原始森林型的林海,樹木茂密,蓄積量大。曾是東北抗日聯軍將領李延祿和陳翰章部的密營地。
老黑山(東寧縣境內),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東寧縣老黑山鎮北部,屬老爺嶺東延余脈的山巒,海拔798.2米。「老黑」一詞為滿語,意為「刀」。因山頂南側有一刀尖狀山峰而得名。老黑山為一切割低山,山體寬展,南坡少陡而曲折。山周圍地下為已開採的煤礦區,其北三棵樺樹溝的上源多松樹和柞林,野生動物資源豐富;其西二道溝為東北抗日聯軍的密營地。
白刀山,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東寧縣大肚川鎮境內,屬老爺嶺山脈,西南——東北走向,海拔702米。山勢徐緩,周圍為一漫崗。山上以赤松為主的原始森林,是受保護的赤松、落葉松、紅松的母樹林。是馬營河的發源地。其南三岔河,位於中俄邊界及黑、吉兩省交界的接合部,並有暖泉子(北三岔河)、吉林河(南三岔河)、烏沙河(瑚布圖河從俄境來)在此交匯。
六峰山,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東寧縣共和鄉南境,穆棱河左岸,屬老爺嶺山脈。6個山峰沿穆棱河左岸,由南向北一字排列,故稱「六峰山」。南北長5公里,東西跨1.5—2.0公里。南峰最高,海拔726米。山上多柞、樺林和部分松林。
牛旗山,又名「牛心山」。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穆棱縣西河鄉與林口縣柳樹鄉交界處,屬老爺嶺向北延伸的支脈肯特阿嶺的主峰,海拔719.5米。山體由變質岩和花崗岩構成。山勢曲折迂迴。山上多次生林,天然林主要是柞、樺樹。土壤為暗棕壤。
大頂子山,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穆棱縣境內,屬老爺嶺山脈北延山巒。東北有小頂子山。山勢巍然高聳,為猴石溝河的發源地。呈西南——東北走向,海拔857.8米。山上植被為幼林和柞、樺林。
大楚山,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林口縣中部龍爪鄉與寶林鄉交界處,屬老爺嶺余脈的分支,海拔669.1米。山勢挺拔,岩巒陡峭,柞林茂密。
關門嘴子山,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林口縣刁翎鎮西北,烏斯渾河北岸。屬老爺嶺支脈鍋盔山脈,海拔521米。植被主要為柞、楊、樺等闊葉林。臨河還有兩處小關門砬子,南峰海拔205米,北峰海拔281米。
望天嶺,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海林市三道河子鄉北與林口縣交界處,西臨牡丹江。屬老爺嶺支脈鍋盔山脈,海拔380米。山勢坡陡頂緩,頂端一峰突起。植被為闊葉林,主要是柞、楊、樺等林木。臨江處山崖陡峭,與西岸懸崖對峙,如江山門戶。南有迎門石山(海拔461.5米),崖石極陡,不易攀登,俗稱「滾兔子嶺」;北有一蓮花泡,面積2平方公里,初秋蓮花盛開,為北國少見之景觀。
界山,位於黑龍江省東部勃利縣通天二林場南,屬老爺嶺山脈,呈東南——西北走向,海拔1008米。為勃利和林口兩縣界山,也是勃利縣境最高峰。山陡林密,植被為針闊混交林。 哈爾巴嶺在敦化縣與汪清縣、龍井縣、安圖縣之間。為牡丹江上游與布爾哈通河分水嶺。南於安圖縣福成屯附近接牡丹嶺,向北伸入到黑龍江省,於鏡泊湖東接黑龍江省老爺嶺。呈北東向延伸,長近150公里,寬約30公里。位於敦化—密山大斷裂的東側。山體岩石多為第三紀玄武岩和華力西期、燕山期花崗岩。以中山、低山為主,海拔800~1200米,相對高度為300~700米,山頂平緩或渾圓,多熔岩方山。山坡低緩,山間河谷多沼澤。主要山峰有哈爾巴嶺峰(1054.5米)、煙筒砬子(1022米)北大頂子(952.4米)等。森林茂密。其支脈大黑嶺位於敦化東部,東於牛心頂附近與哈爾巴嶺相接,西止於沙河沿附近。中生代以來構造運動頻繁,第三紀晚期有大規模玄武岩流溢出,後地殼抬升,形成大片熔岩山地。山體高大,切割輕微,海拔1000~1300米,相對高度500~800米,山頂由玄武岩覆蓋,平緩而開闊。以東二龍山為中心,山文線呈放射狀。
老松嶺在汪清縣東部。為綏芬河源地,嘎呀河與穆棱河、綏芬河的分水嶺。北於嘎呀河源頭與黑龍江省的老爺嶺相接,南至汪清縣荒溝附近與盤嶺相接。山體呈北北西走向,長約80公里,寬40~50公里,東側有羅子溝盆地。岩石以華力西期和燕山期花崗岩為主,南段多侏羅系火山岩。以低山、中山為主,海拔800~1000米,相對高度400~600米,山頂多渾圓,山體切割較輕。主要山峰有老松峰(1116米)、大頂子(1097.2米)、禿老婆頂子(1035.2米)等。森林覆蓋率較大。
穆棱窩集嶺又稱太平嶺。大部分在黑龍江省境內,為穆棱河與綏芬河分水嶺。北自穆棱河下游雞西市附近,南至吉林省汪清縣北部,近北北東走向,全長約180公里,寬30公里。以低山為主。在汪清縣北部構成吉黑兩省的界山,近北東走向,長35公里,寬10公里。羅子溝盆地位於嶺南。岩石以華力西期花崗岩為主,局部地方為侏羅紀火山岩。海拔800~900米,相對高度300~500米,山脊渾圓。森林茂密,切割輕微。
汪清縣
境內山脈均屬長白山系。主要干脈有哈爾巴嶺、太平嶺、老爺嶺,分別以從西、北、東三面向境內延伸。其支脈向四外展布,海拔為800米以上的山峰有25座。
【哈爾巴嶺】位於汪清縣與敦化市及黑龍江省寧安縣接境處,海拔1149米,西南至東北走向,山勢巍峻,地形崎嶇,林木幽深,是本縣西北之屏障。
【太平嶺】太平嶺是本縣與黑龍江省穆梭縣和東寧縣的分水嶺,海拔941米,西北至東南走向,山勢陡峭,林木密布。
【森林山】雄踞汪清與輝春兩縣接壤處,海拔1477米,東南至西北走向,山勢渾圓險要,蒼翠挺拔,是本縣的最高山峰。
【西禿老婆頂子】坐落於蛤蟆塘鄉與春陽鎮交界處,海拔為1 039米,東西走向。因頂部岩石較多,林木稀疏得名。
【東西方台】位於蛤蟆塘鄉駐地以西13.5公里處,海拔為956米,由蛤蟆塘鄉腹地獨自隆起,山勢挺拔陡峭,略具四方,頂部較之平坦,並有天然湖澤,景緻奇觀,可供人們游覽。【南四方台】位於仲安鄉駐地西南22公里,汪清縣與龍井縣交界處,海拔1 044米,南北走向,山勢高竣陡險,頂部呈四方形。
【禿頂山】位於仲安鄉駐地西北15公里,仲安鄉與蛤蟆塘鄉交界處。海拔961米,西南至東北走向。因山頂樹木星稀得名。
【禿頂子山】位於天橋嶺鎮駐地以西8.5公里。天橋嶺鎮與春陽鎮交界處,海拔802米。【天齊山】位於東新鄉境內天橋嶺林業局葡萄溝林場北部6.5公里處,海拔940米,林木蔥郁。
【尖山子】位於東光鄉駐地東北12公里,東光鄉與汪清鎮交界處,海拔825米,山勢陡峭,頂端呈尖形,生有柞、樺樹。
【七車間嶺】位於雞冠鄉駐地東北15公里處,海拔1109米,南北走向,山勢渾圓,森林茂密。因1958年在此建立制材車間得名。
【新開嶺】位於雞冠鄉樺皮甸子村駐地東南5.5公里處,海拔867米,林木叢生。因1958年在此開辟採伐林場得名。
【金樺嶺】位於十里坪鄉境內汪清林業局金溝林場以西4.8公里處,海拔880米,南北走向。原為金華嶺,因1939年日寇在此設立金華木材株式會社得名。1982年更為今名。
【東磨盤山】位於十里坪鄉駐地東南10.5公里,汪清縣與琿春縣接壤處,海拔1 114米,山形略圃,呈磨盤形狀。
【禿頂子】位於雞冠鄉駐地東北35.5公里。雞冠、東新羅子溝三鄉鎮交界處,海拔1035米,東西走向,山勢陡險,頂部林木稀疏。
【大頂子】位於羅子溝鎮駐地西南40公里,羅子溝鎮與雞冠鄉接壤處,海拔1097米,南北走向,山勢險峻。
【老木林西山】位於羅子溝鎮駐地北30公里,汪清縣與黑龍江省東寧縣的分水嶺,海拔952米,東西走向,林木密集。
【老木林子山】位於羅子溝鎮駐地北22.5公里處,海拔810米,南北走向。
【東大砬子】位於羅子溝鎮新屯子村東4公里處,海拔917米。
【彎子溝山】別名薄子溝山,位於羅子溝鎮太平村西南19.3公里處,海拔1054米,南北走向。
【道芬南山】位於復興鎮道芬村南山2.5公里處,海拔801米,南北走向。
【頭頭奉北山】位於復興鎮內森林鐵路線十二道車站北3.5公里處,海拔963米,南北走向,山勢宛如游龍,林木蔥綠。
【杜荒子北山】位於復興鎮杜荒子村北11公里處,海拔1137米,盛產木材。
【杜荒頂子南山】 位於復興鎮杜荒子村西南6.5公里處,海拔929米,北與杜荒子北山遙相輝映,森林繁盛。
【販西山】 位於復興鎮駐地東南27公里,汪清縣與琿春縣接壤處,海拔1023米,東西走向,山峻林陰綏芬河支流道芬河發源地。
【小石頭溝西山】 位於復興鎮駐地東24公里,汪清縣與琿春縣交界處,海拔1 001米,南北走向,森林密布。
林口縣
牡丹江段以東,包括烏斯渾河、五林河、小穆棱河流域的廣大地區的山嶺屬老爺嶺山系,山體一般呈渾圓狀,山勢稍緩,縱貫縣境中部南部的是鍋盔山脈,沿縣東部與穆棱縣邊界的是肯特阿嶺。較高的山嶺有
鯰魚河子大崗,海拔 901米;
小鍋盔山,海拔886米;
大鍋盔山,海拔877米;
頭道溝東山,海拔856米;
小國庫山,海拔820米。
綏芬河市
鹿窖嶺:位於市區東南部,距市中心約11公里,范圍約2平方公里,海拔888.1米,是綏芬河市區最高的山峰,西側是鹿窖溝,東側是國境線。
五花山:位於市區北部,距市中心約11.8公里,范圍約4平方公里,海拔846.1米,西南為五花山林場。金魚背:位於市區西北部,距市中心約12.8公里處,海拔811.3米,范圍3平方公里。
大嶺:位於市區東北部,距市中心約9.7公里,海拔761.6米,范圍 1平方公里。西北附近為綏北鄉雙勝村,東部附近為國境線。
綏芬河山:原名老太嶺,又稱樂亭嶺,位於市區東南部,距市中心約4公里,海拔754.7米,范圍1平方公里。
天長山:位於市區東北部,距市中心約3公里,海拔719.5米,西鄰北大河,東部為國境線93米。
地久山:位於市區北部,距市中心約3.7公里,海拔693米,東鄰北大河。
大團山:位於市區東南部,距市中心約9.6公里,海拔657米,范圍約 1平方公里,東鄰馬架子東溝。
大友山:又稱大日山,位於市區東北部,距市中心約8.8公里,與蘇聯毗連,海拔644米,西南附近為綏北鄉綏北村。
紅花嶺前山:位於市區西南部,距市中心約12公里,海拔615.7米,范圍1.5平方公里。北鄰寒蔥河,西北為建設鄉紅花嶺村,東北是洛河橋村。
炮台山:位於市中心南部,海拔585米。
觀嶺山:位於市區西部,距市中心約3.2公里,海拔558.3米,范圍 1平方公里。登上山頂可展望綏芬河市容,故稱為觀綏山。其北部附近為建設鄉的建東村和建西村。
長山:位於市區西南部,距市中心約14公里,海拔 680米,其西側為二道崗林場,東部附近為北寒鄉南寒村。
南寒東山:位於市區南部,距市中心約11.6公里,海拔 560米,其西北附近為南寒村,西南為八道橋道班。
南大嶺:位於市區南部,距市中心約6公里處,海拔680米,其東部與觀綏山相連,西南附近是大嶺下村。
尖哨山:位於市區西南部,距市中心約11.2公里。
尖山:位於市區西部,距市中心約10.4公里,海拔 710米,其西南附近為紅花嶺村,南部附近有寒蔥河,東部附近為建設鄉,北部與大尖山相連。
大尖山:位於市區西部,距市中心約10.4公里,海拔730米,南部與尖山相連。
廟嶺:位於市區中心,距市中心約6.4公里,海拔660米,東側有朝陽河,南部附近為寬溝村。
五花山南山:位於市區北部,距市中心約10.4公里,海拔700米。
老菜營南山:位於市區西北部,距市中心約15.2公里,海拔580米。
大黑山:位於市區西南部與東寧縣交界線處,距市中心約16.8公里,海拔865米。

Ⅷ 張廣才嶺的山峰支脈


老禿頂子,位於黑龍江省海林市西北部,屬張廣才嶺山脈,海拔1696米。峰頂樹木稀少,因而得名。老禿頂子,是黑龍江省「三巨擘」之一(另兩個,大禿頂子海拔1696米,老爺嶺南峰海拔1696.2米),山體主要由花崗岩構成。山頂漫緩,巨石散落。森林植被垂直分布(針—針闊—針)比較典型。海拔1500米以上有草地和疏林,地上匍匐生長偃松及矮狀、波水狀岳樺;在偃松和興安松林帶下為雲杉、冷杉林帶,間混有楓樺樹。1000-1500米的低山區,針闊葉混交林帶,以紅松為主,混派畢交楓樺、水曲柳、紫椴、胡桃楸、黃菠蘿、裂葉榆等。500米以下丘陵地帶是柞、樺、楊為主的闊葉林帶,並有長白落葉松林。
三禿頂子,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尚志市珍珠山鄉青溝子源頭。張廣才嶺主峰之一,海拔1639.6米,面積36平方千米。山勢陡峭,連綿逶迤。山深林密,古木參天,人跡罕至,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是尚志市的最高峰。
琵琶頂子,位於吉林省敦化市,屬張廣才嶺山脈,海拔1397米。山頂較平緩,呈不規則的方形,向東南傾斜,有高原草地和疏林。東北坡陡,北坡較緩,山間植被為針葉林帶,多為雲杉、冷杉。基本上保持原始森林的林型,林木繁茂,蓄積量大。
城牆砬子,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鏡泊湖中部西岸,屬張廣才嶺支脈,海拔400多米,植被為闊葉林。在山上修築的渤海國古城遺址,牆垣依山勢起伏,土石混築,呈不規則三角形,周長3100米。三面臨湖,「非從西南曲折盤道不能上達」(民國《寧安縣志》),地勢險要,可扼控整個湖面,是渤海國時期的屯兵重地。城內有一周長93米的小城。曾出土「忽汗州兼三王大都督」銅印。山上渤海時代的古城,是鏡泊湖八大景觀之一。
道士山,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鏡泊湖中,為湖中的島山。鏡泊湖景點之一。西被龍脖子半島、東被閻王鼻子半島的懸崖環圍,扼湖面南北往來要沖。海拔422米,高出湖面72米。山勢半陡,植被為闊葉 。湖西岸有九條山脊,朝道士山伸展,稱為「九龍探母」。清代咸豐年間(1851-1861年)修建的三清觀內,曾鑄懸「九龍探母鍾」1口。
老黑山 (寧安縣境內),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鏡泊湖北段西岸,與湖中大孤山對岸水運場隔湖相望。屬張廣才嶺余脈,熔岩低山,海拔911米。峰頂久經剝蝕,夷為一級級平面。林木茂密,多柞、樺、椴、榆等樹。西北有長1千米的石砬和懸崖區,有一石砬高達21米,還有兩處絕壁。此為東北抗日聯軍第五軍周保中部的密營地。老黑山四麓有渤海國時期的4座古城遺址,東面有城牆砬子古城遺址,東北有重唇河口山城遺址。

鶯歌嶺,位帆數於黑龍江省東南部鏡泊湖南湖頭東側,松乙河南岸,伸入湖中的嘴子三面環水,故命名為鶯歌嶺。東西走向,海拔494米,植被多塵轎芹為闊葉林,有柞、樺、楊等林木。山坡上有1座古代鶯歌嶺遺址,屬新石器時代遺址,是牡丹江流域典型的古遺存。考古發掘發現居住遺址4處,為半地穴式建築,並有橢圓形灶址。在居住址內出土的主要遺物有陶器、石器和骨器。出土文物中,陶器以夾砂黑灰陶為主,泥質黑陶很少;石器以打制、磨製為主,器形有石斧、石鋤等;骨器有骨針、骨錐、鑿等。同時還出土有牙刀、牙錐、蚌刀和樺樹皮器等。鶯歌嶺遺址分為上下兩層,經測定,上層距今3000年左右,下層是牡丹江流域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距今約4000年。被命名為「鶯歌嶺上層」和「鶯歌嶺下層」類型。
雞陵山,又名「雞鳴山」,今亦稱「西山」。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寧安縣城西1公里許,南瀕牡丹江。海拔418米。傳說清代寧古塔將軍巴海為尋找寧古塔新城址(今寧安鎮),曾被金雞啼鳴引路至此,因而得名。 山間多灌木,並有松、楊人工林。山下有潑雪泉、寧安大石橋及清代名將薩布素衣冠冢等古跡。
龍頭山 (海林市境內),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海林市舊街鄉龍頭山村北,海浪河南岸,屬張廣才嶺余脈。據新編《海林縣志》載,「這一帶丘陵有一小脈西出至海浪河東南岸,人稱龍頭山。 是寧古塔舊城的象徵。山體西側陡立,為清初流人方拱乾命名的「放雉崖」。
石人山,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海林市石河鄉北境,瀕海浪河右岸,屬張廣才嶺余脈,海拔310米。臨河處為懸崖,有一人形巨石,聳立在懸崖旁,因此得名。山坡荒蕪,僅有灌木叢。西南9公里處的北山上有座古城,形制似東夏國的城子後山城。城牆土築,夾有石塊,依山就勢,城內有中牆一道,築有馬面。北臨峭崖,南控海浪河,地勢險要,符合史載東夏國喜築山城的特點。
龍頭山 (牡丹江市境內),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牡丹江與海浪河匯流處,屬張廣才嶺余脈 ,背依老黑山(海拔528.8米)。龍頭山頂為一平台,有龍頭山古城遺址,為渤海國時期重要軍事要塞,遼、金時繼續沿用。城呈三角形,周長1800米,南北兩側無城牆,各以江河斷崖為屏障;西側築有弧形土牆,長625米,高1.5米;城址東北角築有套城,城牆為土石結構,長60米,高1.5米。兩道城牆外均有護城河。龍頭山對面牡丹江東岸有海浪古城;海浪河北岸有鳳凰山古城,三城構成鼎足之勢。龍頭山古城遺址,為黑龍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帳篷山,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海林市海林鎮東南,海浪河北岸。屬張廣才嶺余脈,海拔323.8米。山勢突幾,頂有楞角,形如帳篷,故名帳篷山。山上山下布滿帳篷。山坡多灌木,並有人工松林。頂部建有解放戰爭期間剿匪活捉「座山雕」,追剿殘匪壯烈犧牲、東北軍區司令部授予「特級偵察英雄」稱號的楊子榮(原名楊宗貴)革命烈士墓。墓為花崗石料修築,墓長2.5米,寬1.2米,高1米。墓前碑通高3.1米,正面豎刻黑色隸書大字「革命烈士楊子榮之墓」,左下側豎刻一行小字「一九四七年二月三日」(楊子榮犧牲的農歷時間)。

威虎山,原名「大夾皮溝」。位於黑龍江省海林市中部頭道河上游,屬張廣才嶺東坡,主峰海拔757米。山勢高,較隱蔽,兩側山溝可進可退,易守難攻。山上威虎廳(原名座山雕棚),曾是慣匪-國民黨東北縱隊第二支隊司令座山雕張樂山的巢穴。1947年春,牡丹江軍分區戰斗英雄楊子榮率小分隊深入匪區「智取座山雕」,慣匪張樂山等25人被活捉。楊子榮在追剿殘匪戰斗中犧牲。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部授予楊子榮「特級偵察英雄」稱號。作家曲波所著小說《林海雪原》,借用吉林省的威虎嶺以稱之,逐漸成習,海林縣遂於1967年將此山正式更名為威虎山。海林縣人民為紀念楊子榮烈士,在海林縣城東山(帳篷山)修建了楊子榮烈士陵園和紀念館。

岱王砬子,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牡丹江市郊區三道鄉北境,屬張廣才嶺余脈,海拔555米。 山頂有一排簇聚的石砬子,立地高18米,長50米。有巨石懸吊的「一線天」、側身方可進入的「曲洞」、巨大而倒立的「風動石」及大王堡等名勝。平坦處有石築的金代邊牆遺跡。
雞冠砬子,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牡丹江市郊區三道鄉與海林市柴河鎮交界處,牡丹江支流佛塔密西溝上源三岔河右側,屬張廣才嶺余脈。山勢呈西北-東南走向,海拔552.2米。山體由花崗岩構成。頂端雞冠砬子呈石林狀,高14米,長60米。石砬東北側有「仙人洞」,高5米,深15米。 在寧安縣、海林市和牡丹峰自然保護區內還各有一處雞冠砬子。

鷹嘴砬子,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海林市三道河子鎮河口村北1千米,三道河西岸。屬張廣才嶺余脈,海拔288米。從側面看,砬岩酷似雄鷹高踞,鷹嘴突出,昂首向天,故名。山上原有柞林,現為灌木。東北1千米有渤海國古城(稱興農古城)遺址。古城東西長183米,南北寬180米,除東北角被沖壞外,四周可見較清楚的土質城牆輪廓,南牆和北牆有似土質門墩和門道缺口,外有深1米、寬9米的護城壕。

鍋盔山(林口縣、海林縣邊界),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屬張廣才嶺支脈。西抵牡丹江河谷,東至烏斯渾河,包括海林市東部和林口縣西部區域,東北部在林口縣境內,有大鍋盔山、小鍋盔山。呈南北走向,長120多千米,山勢較緩,大多在海拔500米左右,主峰大鍋盔山海拔1184.8米。山體由花崗岩構成,西南側有大片岩石裸露,山勢陡峭。山麓為闊葉林,主要是柞、樺、楊等林木;山上為針闊混交林,有松、柞、椴樹等。峰頂開闊平坦,夏季清涼,建有電視轉播台。

鍋盔山(尚志市境內),位於黑龍江省尚志市東南部,包括大鍋盔、二鍋盔和三鍋盔,屬於長白山脈張廣才嶺主脈的三座山峰。位於亞布力鎮東南25公里處,西距哈爾濱市190公里,東據離牡丹江市160公里,主峰大鍋盔山海拔1374.8米,二鍋盔山海拔1262米、三鍋盔山海拔1000.8米。最高峰大鍋盔山,山頂生長著國家稀有植物—偃松,分布著1億年前地殼運動時期形成的高山石海,奇峰峻嶺和茫茫林海雪原構成了這里獨特的北國風光。 大鍋盔和二鍋盔為第三屆亞冬會賽道,如今已辟為中國國家滑雪運動員的訓練場地;三鍋盔已辟為旅遊滑雪場,是中國第一座符合國際標準的大型旅遊滑雪場——亞布力滑雪場。
大鍋盔,位於黑龍江省尚志市東南部亞布力鎮轄境南端,青雲林場西側,屬張廣才嶺山脈鍋盔山(尚志市境內)。主峰海拔1374.8米,周圍連接二、三、四鍋盔,面積約30平方千米。其北第三個山頭為二鍋盔,海拔1001米;其南為三鍋盔,海拔993米;其北5千米為四鍋盔,海拔906.4米。 2月份平均氣溫在零下14℃左右。北坡建有全國最大的高山滑雪場,即亞布力滑雪場(原稱青雲滑雪場)。山麓建有綜合訓練館、新聞中心樓、餐廳等為滑雪運動服務的設施。國家赴南極考察隊的適應性訓練基地也設於此地。距亞布力鎮25千米。
大綜合崗子山,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林口縣三道通鄉境內,屬張廣才嶺北段。呈東北-西南走向,主峰海拔1357米,為張廣才嶺北段最高峰。山頂多獨立砬岩,聳立如林,有的高達43米。山上植被多針葉樹及針闊混交林帶,建有林場。山南有「吊水湖」,海拔1230.8米。
佛手山,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海林市橫道河子鎮北,屬張廣才嶺山脈。峰頂巨岩有如佛手狀,故名。海拔666.1米。 三面臨澗,一線通天,如佛手狀巨岩高12米。登其頂,南望有人頭砬子, 為橫道河子三景(佛手山、人頭砬子、三塊石)之一。 附近有東北虎飼養場,即「中國黑龍江省橫道河子貓科動物飼養繁育中心」,飼養東北虎數十隻,是世界上唯一的老虎飼養場。
龍鳳山,位於黑龍江省南部五常市東南50餘千米處,屬張廣才嶺支脈。呈東西走向,海拔337米,面積0.25平方千米。山上植被完好,林木茂密;山下大型水庫龍鳳山水庫,控制流域面積1740平方千米,總庫容2.33億立方米,以防洪、灌溉為主,兼作發電、養魚,全國聞名。 為五常市的旅遊風景區。
杏花山,位於黑龍江省南部五常市五常鎮南5千米處,屬張廣才嶺余脈。是一座獨立的山體,為平原山地,西南-東北走向,海拔212.8米。昔日,因山上有杏樹得名。山體北部呈漫坡,南面高而且陡,西南部呈斷壁狀,為山之最高點。昔日山上楊、柳、榆、槐及杏樹遍布, 1945年後,山上不僅杏樹不見了,其他樹木也被砍伐殆盡,幾乎成了一座禿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政府每年春季組織機關幹部、職工和學校師生植樹造林,到1985年已經綠樹成蔭,其中大部分為松林,成為五常市的一處游覽風景區。
長壽山,位於黑龍江省中部延壽縣城東南14千米,張廣才嶺西麓,西南-東北走向,面積35平方千米,海拔731.7米。植被多以樺、柞、楊、椴等闊葉林為主。據《長壽縣鄉土志》載,「長壽山距縣城南二十里,為縣城之向山,高十里余,周七十餘里,上有潭四,水極澄清,每遇天欲雨則生雲,近山之居民每於此卜陰晴焉」。為東、西長壽河發源地,發源於東側的為東長壽河,發源於西側的為西長壽河,皆流入瑪 河。原長壽縣(今延壽縣)因此得名,一說因山得名,一說因河得名。
套環山,位於黑龍江省中部延壽縣東境與尚志市交界處,張廣才嶺西麓,西南-東北走向,面積29平方千米,海拔1007.5米,是延壽縣境內的最高峰。山體由花崗岩和部分古生界變質岩系組成。植被為以硬闊葉為主的針闊混交林。混生的有相當數量的紅松、雲杉、冷杉及楊、樺樹等。山區富產蘑菇、山葡萄、核桃等。野生動物有野豬、狍子、山兔等。驛馬河發源於套環山南側。

帽兒山,位於黑龍江省南部尚志市帽兒山鎮北5千米處。因山峰凸出群山,貌似冠狀,故名。屬張廣才嶺余脈,海拔805米,面積10平方千米。由花崗岩、砂岩構成。山勢險峻陡峭,只北坡有一林間小路,可攀登山頂。頂峰古有寺廟。山頂有平台和馬蹄形泉水池。每當春夏季節,登上頂峰,極目遠眺,四周群山起伏,樹海鬱郁蔥蔥;山下阿什河蜿蜒流淌,河水清澈;山間綠樹濃蔭,鳥語花香,景色秀麗。距尚志市尚志鎮45千米,距哈爾濱市90千米。是一處不可多得的游覽勝地,已辟為旅遊點。

松峰山,位於黑龍江省南部阿城市山河鎮境內,屬張廣才嶺余脈。呈南北走向,山勢平緩,北高南低。平緩山麓上長滿胡桃楸、黃菠蘿、水曲柳、山楊等中壯齡天然次生林,林內灌木叢生。春夏季節,遍地奇花異草,棲息大量鳥類。山峰細高挺拔,奇石林立,主峰煙筒砬子海拔627米,雄偉壯觀。松峰山,峰巒起伏,林木幽深,是金、清兩代道教聖地。清代以來,被稱為東北八大名山第一景觀,許多聖景都伴有典故。西南麓山腰處,有一天然石洞穿越山頂石崖,長約20米,俗稱「太虛洞」,被列入《中國名勝詞典》。洞內立有金代承安四年(1199年)和清代宣統三年(1911年)鐫刻的兩塊石碑,對研究道教有重要價值。主峰西側有棋盤山、石景峰,石景峰下有建於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的兩座古廟「海雲觀」和「藏經樓」。廟宇的上部早年毀壞,現已修復。在海雲觀西北側有一「拜斗台」,據說是道士們朝拜星斗的地方。道教遺址已被列為黑龍江省文物保護單位。山下有一座小型水庫,供遊人劃船、游泳、垂釣。為保護天然次生林、古跡和自然景觀,1984年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松峰山自然保護區,面積1465公頃。現已辟為風景游覽區。

大青山,位於黑龍江省中部,賓縣、延壽、尚志3縣(市)交界處,屬張廣才嶺支脈。呈西南-東北走向,北抵松花江,西至阿什河河谷,東至瑪 (螞蟻)河河谷,面積150平方千米。山體主要由火山岩、花崗岩構成,一般海500-700米,中部地勢較高,主峰海拔952米。由於山勢巍峨,峻嶺蜿蜒,重重疊疊,縱橫交錯,翠綠濃郁,挺拔人雲,故名「大青山」。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抗日聯軍曾以大青山為天然屏障,出沒於茫茫林海,打擊偽軍和日本侵略軍。大青山資源豐富。樹木有松、樺、楊、椴等次生林,山產品有木耳、猴頭、蕨菜以及人參、平貝、五味子等野生葯材。野生動物有野豬、黑熊、狍子、鹿、猞猁和山雞、飛龍鳥等。礦藏有銅、鐵等資源。
二龍山,位於黑龍江省中部賓縣縣城西6千米處。山勢起伏綿亘,有兩處山頭,形似龍頭,故稱「二龍山」。是一座獨立的山體,面積0.2平方千米,海拔246.4米。 山麓攔壩築堤,建成二龍山水庫,連接南北兩山,形成1.5萬畝的湖面。 湖畔建有療養所、賓館、靶場、游泳場和垂釣處。二龍山臨近大城市哈爾濱的區位優勢,已經成為夏季的避暑和游覽區。
皇山,又稱「皇山嘴子」、「荒山嘴子」。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東郊,哈爾濱市太平區境內。西臨阿什河,北靠松花江,東南為丘陵地帶。屬張廣才嶺余脈的延伸。山體高出漫灘60-80米,海拔215米。皇山的主要地層為黃粘土狀粘土,故名。又因山頭形似「龍嘴」,故也稱「皇山嘴子」。從前,皇山生長著茂密的森林,且有各種野生動物棲息。清代光緒朝中葉以後,山上林木砍伐殆盡,幾乎成了禿嶺。故又稱「荒山」、「荒山嘴子」。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後,政府有計劃地栽種樹木,並進行水土流失的治理,今皇山頂上生長起茂密的次生林,使皇山面貌不斷改觀。皇山南坡建有哈爾濱市向陽山(第一)殯儀館和向陽山革命公墓(安放老紅軍、老抗聯、老幹部的骨灰盒)。

大幹泡 (蛤蟆塘火山群),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寧安縣境內鏡泊湖西北50千米,坐落在海拔1000米的張廣才嶺東南坡,共有大小7座坑狀火山口,其中6座集中於大幹泡和小於泡附近,最遠的為蛤蟆塘火山錐。在大幹泡東北約20千米處,火山錐排列受華夏式斷裂控制,呈東北40-45度方向排列,噴發時代為全新世早期。因噴發時間較近,火山口大都保存良好,為深鍋狀或豎井狀火山口。火山口海拔750-1000米,相對高度為幾十米至200米左右。火山口四周石壁峭立,底部生長著茂密的原始森林,俗稱「地下森林」。火山口附近是呈黑色、紫紅、暗黃等顏色的玄武岩,以及鬆散的火山礫。火山口溢出的熔岩,沿著石頭甸子河、蛤蟆河匯入牡丹江谷地,阻斷了牡丹江,形成了小北湖、鏡泊湖等火山堰塞湖。火山群森林茂密,主要樹種有紅松、白松、黃花松、魚鱗松、落葉松,還有名貴的黃菠蘿、胡桃楸、水曲柳等。野生動物有著名的東北虎、金錢豹,以及黑熊、野豬、梅花鹿、獐子等。經國家林業部批准,已闢建為國家級火山口森林公園。
西老爺嶺,在吉林盆地和舒蘭盆地以東,蛟河盆地以西,為拉法河與第二松花江右側支流分水嶺。近北北東向延伸,北於蛟河盆地北緣接張廣才嶺,南過第二松花江谷地接吉林哈達嶺,長約100公里,寬30公里。西側為伊舒地塹,東側為蛟河斷陷盆地,受北北東向斷裂帶控制。是以華力西期和燕山期花崗岩為主體的塊斷山地,局部山體由二疊系變質岩和侏羅系火山岩組成,在新構造運動中上升明顯。以中山為主,山頂渾圓,海拔多在800~1000米,相對高度在600米以上,北段山勢低緩。主要山峰有老爺嶺峰(1284.7米)、康大砬子(1233.4米)、楊木大頂子(1099.7米)等。南段位於松花湖區,山勢高大,森林茂密。

吉林哈達嶺,位於伊舒地塹與輝發河谷地之間,為輝發河與鬧龍河、飲馬河、東遼河的分水嶺,近北東向延伸。北起松花湖,向南伸入到遼寧省撫順市附近,過渾河谷地與千山山脈相接。長近300公里,寬45~90公里。兩側由高角度斷層控制,西北側為依蘭—伊通斷裂帶,東南側為敦化—輝發河斷裂帶,為地壘式斷塊山地。山體主要由華力西期與燕山期花崗岩及古生界變質岩構成,還有大片侏羅系火山岩,並常構成尖峭的山峰。山勢大致可分東北和西南兩段。東北段靠近松花湖,包括永吉縣南部、樺甸縣西部和磐石縣北部,上升量較大,以中山為主,海拔800~1200米,相對高度600~1000米,主要山峰有南樓山(1404.8米)、肇大雞山(1258米)等。西南段包括磐石縣南部、雙陽縣東部、伊通縣東部、東豐縣、遼源市和梅河口市北部,上升量較小,地面為大片丘陵,海拔400~500米,丘頂渾圓,走向紊亂。主要山峰有慶嶺南山(914米)、大寒蔥頂(672米)等,丘陵間河谷寬展,並多呈北西向伸延,河谷兩側多台地,相對高度20~50米,上覆厚薄不一的黃土狀土。東北段中山森林茂密,西南段丘陵台地,植被稀疏,水土流失明顯,山間谷地墾殖率高,並多小型水庫、塘壩等水利工程。

威虎嶺,在敦化市與蛟河縣、樺甸縣之間,為牡丹江上游與松花湖的分水嶺。屬張廣才嶺南部的支脈,北起陰背山,南止紅石附近,過第二松花江(南段稱富爾嶺)與龍崗山相接。呈北北東走向,長約160公里,寬30~40公里。山體多由華力西期和燕山期花崗岩組成,間有二疊系變質岩和第三紀玄武岩,新構造運動中隆起明顯,並有大量熔岩溢出。以中山、低山為主,海拔800~1100米,相對高度300~600米,山頂多渾圓。南部富爾嶺—帶多為第三紀玄武岩組成的平頂山,山體切割輕微,主脈走向清晰。主要山峰有大平頂山(1283.6米,敦化、蛟河交界,牡丹江支流黃泥河源地)、陰背山(1236.2米)、大青溝頂子(1012.7米)、團山子(826.9米)、南土頂子(1274米,敦化、蛟河、樺甸交界,富爾河源地)等、白石砬子(1477米,敦化、五常交界,拉林河源地)、大禿頂子(1690米,敦化、五常交界,牤牛河源地)。山上森林茂密。

牡丹嶺,在敦化市南部和安圖縣北部,為牡丹江上游與富爾河、古洞河的分水嶺。西自富爾河源頭,東止荒溝嶺隘口接英額嶺,近東西走向,長約1100公里,寬約15公里。山體主要由燕山期花崗岩組成,間有少部分下古生界變質岩,個別山頂覆蓋有第三世紀玄武岩。以中山為主,海拔1000米左右,相對高度500米左右。山頂和緩,山坡坡度較大,切割輕微。主要山峰有寒蔥嶺(1164米)、長嶺(1127米)等。山上森林茂密,侵蝕輕微。北坡是牡丹江發源地,南坡是富爾河支流古洞河發源地。

Ⅸ 林口附近的旅遊景點

林口縣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距黑龍江東部中心城市牡丹江市120千米。境冊散內有林口林褲弊業局。 歷史沿革 林口一帶,清代屬三姓副都統轄區。清末民初,因此地處於森林茂密的老爺嶺與張廣才嶺相接的峽口,故有「森林之胡姿族口」之稱。縣內景點有鍋盔山、興隆寺、八女投江遺址紀念館、森工方正林業地區羅勒密山景區和林泉河漂流。

鍋盔山(牡丹江)

羅勒密山景區位於黑龍江省方正國有重點林區南部的石河與紅旗兩林場,景區內山高林密,奇石秀麗,水流潺潺,山、水、林、石融為一體,構成了一幅幅「奇、秀、幽、險、神」的雋美畫卷。羅勒密山景區後續還將規劃在鴛鴦峰景區開發建設懸空玻璃橋、懸崖鞦韆、鴛鴦瀑布以及遊客接待中心等項目。羅勒密山鴛鴦峰是林區最高的山脈,海撥高度1357米,被稱為「仙境第一峰」。紅旗避署度假區,為自然森林生態資源,天然景觀,山水環繞,民俗風情,異國風采,被譽為「生態度假聖地」。

林泉河漂流

林口縣三道通鎮林泉河漂流山莊,座落於長白山東麓張廣財嶺,橫穿高等級公路。方虎路(309)省道,牡丹江畔,地理坐標為北緯45度、東經129度之間。林泉河全長60公里。漂流河段11公里.落差45米。江邊別墅二樓,四人標間,干凈舒適。景區山、水、林、石自然景觀與飛舟、滑艇相互交融,構成別具特色的奇峰秀水、林海蒼茫、陡坡峽谷、懸崖險峻、溪澗蜿蜒的優美畫卷。這里青山綠水、山巒跌宕、怪石嶙峋、煙波浩渺、空氣清新、風光旖旎.獨創我省漂流歷史先河,堪稱月光旅遊勝地。

Ⅹ 亞布力都有那些那些景區那些景點那些山求大神詳細說明

亞布力景區景點介紹如下
亞布力滑雪旅遊度假區是國家AAAA級景區,位於尚志市亞布力鎮東南20公里,距哈爾濱市197公里,距牡丹江市90公里,301國道支線直達景區。度假區由長白山脈張廣才嶺的三座山峰組成,即海拔1374.8米的主峰大鍋盔山、海拔1100米的二鍋盔山、海拔1000米的三鍋盔山。
無論從雪道的數量、長度、落差還是其他各項滑雪設施及綜合服務水平來看,亞布力滑雪場都遠遠勝於國內的其他滑雪場,它無疑是中國最好的滑雪場。
整個滑雪場處於群山環抱之中,林密雪厚,風景壯觀。鍋盔山主峰三鍋盔已經辟為大型旅遊滑雪場,大鍋盔和二鍋盔曾是第三屆亞冬會賽道,現在是國家滑雪運動員的訓練基地。亞布力滑雪場的設施非常完善,共有11根初、中、高級滑雪道,它的高山滑雪道是亞洲最長的。滑雪場內還有長達5公里的環形越野雪道及雪地摩托、雪橇專用道,設有3條吊椅索道、3條拖牽索道及1條提把式索道。雪場還擁有多台造雪機、壓雪機、雪上摩托車等現代滑雪場機械設備;雪道設有多條吊椅式和牽引索道,滑雪者可以從任何一處乘索道和團滑,不需要脫掉雪板,滑遍場內全部雪道。
由47台造雪機、全長20公里由山腳至山頂的造雪管線、150 萬立方米水庫構成的造雪系統可使每條雪道保持1米左右厚度的積雪;夜間作業的4台德國產K型壓雪機可保證白天雪道上無任何積冰。
專設兒童戲(滑)雪區、初級雪場全部採用航空港式傳輸 帶(不再是笨拙而危險的拖牽)、亞洲最長的初級雪道、著名雪具生產商Atomic最新研發的「123型」初學者專用雪板(比普通雪板安全度提高50%、初 學效率提高50%)、每條雪道都設有安全巡邏隊員、免費提供安全滑雪課程
在亞布力可以吃到傳統的東北菜,尤其值得推薦的是地三鮮,這絕對是健康佳餚,由三種地里生長的菜(土豆、蘑菇、花生,或說是木耳、土豆、青椒)炒成,很好吃。除了風車山莊內設有餐廳,亞布力滑雪區內還有一些農戶開設的飯店,去農戶家吃飯一定要坐火炕,在東北的熱炕頭上吃大盤大盤的東北菜,感覺十分溫暖。
農家大院:農家大院位於風車山莊內,她採取東北六七十年代的農村家居風格建造,屋舍古樸寧靜,室內格局也按東北習俗布置。東南屋取材東北獵戶的生活起居。東北屋大方喜慶的格調則著重展現農家情趣;西屋再現當年知青下鄉的生活場景,雅間中設有溫暖的大炕,遊客可轉坐在炕桌旁品嘗地道的山珍野味和特色菜餚。
映山紅餐廳:映山紅餐廳以四方木樑裝飾房頂,更顯粗曠、豪爽。主營東北地方菜、山珍野味、農家菜和川菜,餐廳內設大廳及三個雅間,可同時容納120人就餐。
雅士奇餐廳:餐廳追求色調的感覺,頂燈及壁燈為歐美古典風格,牆壁以紅色木磚貼面並配有名畫裝飾。經營中餐菜餚,可同時容納60人就餐。餐廳包間共有9間,每個包間均以世界著名的各大滑雪場命名,可同時接待120多人就餐。
風車火鍋城:風車火鍋城內可涮可烤,並同時經營快餐、地方菜和川菜。
娛樂信息
亞布力滑雪場陽光度假村,豪華的桑拿浴、室內游泳池和戶外溫水浴池是一個讓你重獲活力的絕佳場所,也可以躺在舒適的長沙發上,享受身邊按摩師和修甲師的專業服務。亞布力陽光度假村提供的服務有:健身俱樂部、SPA溫泉、戶外浴池、卡拉OK廳、夜總會、富有異國情調的星吧、足底按摩、零售店等。
風車山莊:風車山莊(陽光度假村)以「風車」得名,風格各異的風車別墅群再現了十四世紀以來世界各國風車經典,110座新古典風車組成「大地之子」風車網陣,堪稱「世界風車博物館」。風車山莊是亞布力滑雪場的休閑度風車山莊假區,在第三屆亞洲冬季運動會召開期間,風車山莊曾是雪上項目的運動員村。風車山莊不僅包括了整個亞布力滑雪場、風車度假飯店、風車網陣和天印湖(每喚臘年都有冬泳愛好者在這里進行冬泳),此外,這里還建有高爾夫球場、康樂中心、網球場等游樂設施,並擁有世界最長的篷式滑道(全長2680米,落差570米,彎道48個,坐在滑車上向下俯沖,充滿刺激卻又有驚無險)。主要娛樂項目有滑雪、高爾夫球、釣魚、網球、雪地摩托、森林騎馬、熱氣球、滑翔傘等。
這一切使得風車山莊在每年的十一月下旬至來年四月上旬的滑雪期之外,仍然是一個很好的旅遊度假區。如果在夏季和秋季,與親朋好友結伴來風車山莊度假,租一套別墅住下,每天看看山中的美景,劃船、打球、或粗騎馬,會感覺十分愜意
狗拉爬犁:體驗狗拉爬犁著實叫人開心,不必說兒童的歡欣跳躍,就是大人們坐上狗拉爬犁,也會露出孩子般的微笑。天天做慣了車子、椅子,坐狗拉爬犁的感覺就是不一樣。
滑車:世界第一滑道上坐滑車下山。所謂滑車其實就是一塊板,中間有一個剎車摸樣的扳手,自行掌握速度,單、雙人都可以坐。這條引進德國技術建造的滑道,又稱之為旱地雪橇,整條滑道長2680米,一共有48個彎道,也就是說,膽子稍大些的人要剎車48次,快一點的4分鍾就可到山底。
亞布力世界第一滑道坐落於亞布力三鍋盔山4AAAA級旅遊景區內,由三鍋盔山頂 滑下來,全程48道灣,在叢林中與厚厚的積雪中穿梭,沿途可觀賞雪景,速度由自己來掌控,孩子和大人坐一滑車,有專業的工作人員教您操作,是您到亞布力滑雪場,必玩的項目之一

節慶活動亞布力風車山莊承辦的黑龍江國際滑雪節自1998年創辦。滑雪節舉辦時間從過去的一個月已經延長為4個月。同時,根據每個時段的不同特點,將滑雪節劃分為初冬熱身滑雪月、隆冬發燒滑雪月、春節黃金滑雪月、春天活力滑雪月4個主題月。同時還將舉辦豐富多彩的雪上和冰上活動,突出群眾參與性。
特產購物
在亞布力滑雪場陽光度假村裝修豪華設施齊全的精品商場內,你可以得到真誠、愉悅的購物享受。這里不僅有最新流行時尚的國際品牌滑雪服裝及裝備,還有陽光度假村自己的Sun Mountain品牌服裝、裝備及眾多紀念品,甚至你可以從這里帶走亞布力最富盛名的亞布力煙(關東煙),給你的亞布力之旅增添更豐富的回憶和經歷。

您好!如覺得滿意請點擊採納。請珍惜作者的勞動成果。謝謝!!!!!!

熱點內容
花語有聲 發布:2025-08-21 05:06:55 瀏覽:790
玫瑰的詩歌 發布:2025-08-21 04:54:20 瀏覽:952
藍灰色荷花 發布:2025-08-21 04:35:39 瀏覽:811
盆栽沙棘 發布:2025-08-21 04:34:09 瀏覽:83
山茶花之香 發布:2025-08-21 04:32:25 瀏覽:361
廣州情人節去哪裡玩2016 發布:2025-08-21 04:31:06 瀏覽:315
現場賣盆栽 發布:2025-08-21 04:30:24 瀏覽:571
紫玉蘭花圖片大全大圖 發布:2025-08-21 04:30:24 瀏覽:688
傾斜型插花製作步驟 發布:2025-08-21 04:30:22 瀏覽:284
盆栽玫瑰用什麼土 發布:2025-08-21 03:53:12 瀏覽: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