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苗介紹

牡丹苗介紹

發布時間: 2023-03-21 00:59:07

Ⅰ 佔地牡丹苗是什麼

葉,互生。花單生莖頂,花徑10-30cm,花色有白、黃、粉、紅、紫及復色,有單瓣、復瓣、重瓣和台閣性花。花萼有5片。 牡丹的分辨方法很多,按株型可分為直立型、開展型和半開張型;按芽型可分為圓芽型、狹芽型、鷹嘴型和露嘴型;按分枝習性可分為單枝型和叢枝型;按花色可分白、黃、粉、紅、紫、墨紫(黑)、雪青(粉藍)、綠和復色;按花期可分為早花型、中花型、晚花型和秋冬型(有些品種有二次開花的習性,春天開花後,秋冬可再次自然開花,即稱為秋冬型);按花型可分為系、類、組型四級。四個系即牡丹系、紫斑牡丹系、黃牡丹系和紫牡丹系;二個類即單花類和台閣花類;二個組即千層組和樓子組;組以下根據花的形狀分為若干型,如單瓣型、荷花型、托桂型、皇冠型等。
牡丹花(20張)牡丹為多年生落葉小灌木生長緩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5~2米之間;根肉質,粗而長,中心木質化,長度一般在0.5~0.8米,極少數根長度可達2米;根皮和根肉的色澤因品種而異;枝幹直立而脆,圓形,為從根莖處叢生數枝而成灌木狀,當年生枝光滑、草木,黃褐色,常開裂而剝落;葉互生,葉片通常為二回三出復葉,枝上部常為單葉,小葉片有披針、卵圓、橢圓等形狀,頂生小葉常為2~3裂,葉上面深綠色或黃綠色,下為灰綠色,光滑或有毛;總葉柄長8~20厘米,表面有凹槽;花單生於當年枝頂,兩性,花大色艷,形美多姿,花徑10~30厘米;花的顏色有白、黃、粉、紅、紫紅、紫、墨紫(黑)、雪青(粉藍)、綠、復色十大色;雄雌蕊常有瓣化現象,花瓣自然增多和雄、雌蕊瓣化的程度與品種、栽培環境條件、生長年限等有關;正常花的雄蕊多數,結籽力強,種籽成熟度也高,雌蕊瓣化嚴重的花,結籽少而不實或不結籽,完全花雄蕊離生,心皮一般5枚,少有8枚,各有瓶狀子房一室,邊緣胎座,多數胚珠,骨果五角,每一果角結籽7~13粒,種籽類圓形,成熟時為共黃色,老時變成黑褐色,成熟種子直徑0.6~0.9厘米,千粒重約400克。 牡丹由野生變家種後,因環境條件變化及人工不斷地選育和栽培,除花色、花型、花期早晚有變異外,而且在株的形態、根的長短、粗細、葉的色澤、形狀等方面也發生了變異。
株型
因品種不同,牡丹植株有高有矮、有叢有獨、有直有斜、有聚有散,各有所異。一般來說按其形狀或分為五個類型; 1.直立型 枝條直立挺拔而較高,分布緊湊,展開角度小,枝知與垂直線的夾角多在30o以內。節間較長,新生枝年生長量在10~15厘米,一般五年生株高40~50厘米,高者達1米以上。如「首案紅」、「紫二喬」、「姚黃」等。 2.疏散型 枝條多疏散彎曲向四周伸展,株幅大於株高,形成低矮展開的株形,枝條展開時與垂直線的夾角多在45o以上,新枝長,較軟。如「趙粉」、「守重紅」、「山花爛漫」、「青龍卧墨池」等。 3.開張型 枝條生長健壯挺拔,向四周斜伸開張,角度在上述兩者之間,株形圓滿端正,高矮適中,新枝年生長量6~8厘米,一般五年生株高在30~40厘米。如「狀元紅」、「銀紅巧對」、「金玉交章」等。 4.矮生型 枝條生長緩慢,節間短而葉密,枝條分布緊湊短小,年新枝生長量為2~4厘米,一般五年生株高15高厘米左右。如「美人紅」、「羅漢紅」、「海雲紫」等為代表。 5.獨干型 多為人工培植的藝術造型,具有明顯的主幹,主幹高矮不等,一般在20~80厘米。主幹上部分生數枝,構成樹冠(有的無樹冠),形態古雅,酷似盆景,生長較慢,一般成型期需8年以上。如「十八號」等。

牡丹根系發達,具有多數深根形的肉質主根和側根。初生根始為白色,漸變為黃色至褐色,肉質白色,個別紅色,肉質中心木質化,俗稱「木心」。肉質部儲有大量養份和水份供植株生長,一般來說,根深的植株枝葉茂盛,植株較高,根淺則枝短株型矮。牡丹因品種不同,其根型、數量也不一致,但大體上可分為三類: 1、直根型 此類型的根深(四年生的牡丹根可入土80厘米以上),但根條稀疏,沒有明顯的主根,僅有幾十條粗細均勻的粗「面條根」,根光滑、皮百,根上極少分生小根,根(加工後稱「丹皮」)產量高,質量好。如「鳳丹」、「趙粉」、「二喬」、「墨魁」等。這類牡丹多為葯用兼觀賞兩用品種。 2、坡根型 此類根條粗細長短不一,分生側根較多,交叉生長,俗稱「雞爪根」,多數入土較淺,斜坡角度大。如「青山貫雪」、「白玉」、「黃花葵」等品種,此類牡丹產丹皮質量、產量低於直根型,不適於葯用栽培。 3、中間型 此類根條稀密適中,無明顯主根,生有多數粗細均稱、根皮光滑的「面條根」,平均入土深度在70~80厘米,如「種生黑」、「姚黃」等,既可觀賞,又可葯用。

牡丹的芽外由6~8枚鱗片所包,所以牡丹芽又稱「鱗芽」。牡丹以鱗芽越冬。牡丹的芽按功能和分化程度分為花芽、葉芽、潛伏芽和不定芽四種。 1、花芽 牡丹的花芽為混合芽,能抽枝、長葉、開花。著生在枝條頂端的稱為「頂生花芽」,開過一次花的枝條,花莖便自行乾枯回縮一段。著生在乾枯花莖下部的葉腋間的花芽稱為「腋生花芽」或「側生花芽」。花芽一般都比較肥大飽滿,剝除鱗片,可見「花胎」(即鱗芽內部的幼小花蕾)。 2、葉芽 葉芽只抽枝長葉,多數著生在花芽下部的葉腋間,也有著生在枝條頂端的,較花芽瘦小,萌發後發育成枝條。 3、潛伏芽 潛伏芽著生在新枝的最下部,形狀癟小,如粟粒,俗稱「狗鱉」。平時不萌發,在花芽、葉芽或枝條受傷後才能萌發,其壽命較長,可維持10~15年之久。 4、不定芽 著生在根莖處的芽叫做「不定芽」。出土後抽生為萌櫱枝,俗稱「土芽」。不定芽萌發力特強,是接穗、更新老枝(股)和增加新股的主要來源。不定芽當年不開花,生長旺盛者,在頂部當年可發育分化形成花芽,翌年開花。 牡丹在芽因品種不同在形狀、顏色等方面均有差異,形態百出,各有特徵。大體上有圓錐型、珍珠型、扁圓型、長錐型、鷹咀型等;各形狀之間又有大小、鱗片的多少、芽質癟瘦虛實等差別;顏色也有青綠、黃綠、土紅、土黃、銀灰、棕褐和不同程度的紫紅等色;另外還有花色和混和色,是秋季分辨品種的主要依據。因此,單靠芽的形狀、顏色等很難識別牡丹的品種,需靠長期耐心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每一品種鱗芽的特性。
分枝
因當年生效枝上節間長短不同,著生芽數及新枝萌發力強弱也不同,分枝的習性也有明顯差異但分枝上有以下類型: 黃牡丹
1、單枝型 當年生新枝節間長,著生芽較少,僅在基部1~2節部位或第1~3節部位上生芽,並且這些新芽中,當年僅有一芽萌發成為當年生新枝,該類型一般株高枝稀,如「姚黃」等。 2、稠枝型 當年生新枝節間短,著生新芽較多,一般3~5個,新芽發枝力強,每個新芽在當年都能抽出形成短枝,枝多較稠、叢生。這類品種的植株一般較矮,分枝密。如「瑛珞寶珠」、「丹爐紅」、「脂紅」等。

牡丹葉互生,由葉片、葉柄組成。葉形、大小、色澤、質地等因品種而異可分為以下幾類: 1、大形圓葉型 全葉大而圓,長40厘米以上,寬25厘米以上,小葉寬大,圓純而肥厚,呈廣卵形或卵形;側小葉邊緣缺少;葉面多平展。如「王紅」、「大胡紅」、「墨魁」、「首案紅」等。 2、大形長葉型 全葉大小同前,但小葉較狹長,呈長橢圓形,質較薄,邊緣缺刻少而尖,葉較稀而平展或下垂,如「銀粉金鱗」、「冰凌罩紅石」等。 3、小葉圓葉型 全葉較小,長約20~30厘米,小葉短而厚,邊緣缺刻少而圓純。如「葛巾紫」、「藍田玉」、「美人紅」等。 4、小形長葉型 全葉大小同上,但小葉較狹,邊緣缺刻尖而上卷。如「脂紅」、「煙龍紫」等。 5、中形葉型 全葉中等大小,長約30~40厘米,小葉長橢圓形,邊緣缺刻多且較尖又上卷,葉多斜伸。如「假葛巾紫」、「狀元紅」、「大棕紫」等。 另外,還有特殊的葉形。如「三奇集盛」,每個葉柄上只生三枚不規律的圓形葉片,比一般品種少三分之二,為二回一出復葉;又如「肉芙蓉」、「大棕紫」,每一葉柄上著生三組葉片,分為頂五後六共十一枚小葉,比一般品種多二片。 牡丹葉的顏色以綠色、黃綠色為主,個別品種的葉有深淺不同程度的紫暈;有的葉面上還綴有紫色或黃色的斑點;葉背面多為灰綠色和淺灰色,個別的品種(如「鶴白」)茸毛特別多。
葉柄
牡丹的葉柄也有粗細、硬軟、長短之分,長者可達40厘米,短者不過10厘米;葉柄凹處多為暗紫、紫紅、灰褐、黃綠等不同顏色。葉柄的長短,特別是葉柄和枝條夾角的大小因品種不同差異較大,同時對花的觀賞價值影響也較大,葉柄與枝夾角大,葉面平展或下垂,葉也較稀,如「墨魁」,花朵均著生在葉叢之上,形成花美葉秀,相得益彰的觀賞價值;相反,葉柄較短,葉柄與枝條夾角較小,因枝葉緊密,花朵常藏在葉叢中,造成「葉里藏花」現象,大大降低了觀賞價值。

牡丹花大色艷,品種繁多。有的品種花器齊全,萼片,雄蕊、雌蕊發育正常,如「似荷蓮」、「鳳丹白」等;但有的品種雄、雌蕊瓣化或退化,形成了多姿形美的花型,五彩繽紛的花朵。 根據花瓣層次的多少,傳統上將花分為:單瓣(層)類、重瓣(層)類、千瓣(層)類。在這三大類中,又視花朵的形態特徵分為:葵花型、荷花型、玫瑰花型、半球型、皇冠型、綉球型(傳統上把皇冠型和綉球型稱為起樓)六種花型。這種分類方法比較直觀地反映了花朵的各種變化形態。
果實種籽
單瓣花結骨 果五角,每一果角結籽7-13粒,種籽類圓形。外果皮始為綠色,有毛,成熟時為蟹黃色,種籽為黃綠色,過熟時果角開裂,種籽為黑褐色,每公斤可稱干種2400-3000粒。重瓣花一般結果1-5角,但種籽僅有部分成實,或完全不實;千瓣花類不結果和籽。 牡丹花花朵的形態特徵分為:葵花型、荷花型、玫瑰花型、半球。

Ⅱ 新栽牡丹苗幾年開花

牡丹苗一般需要3到5年的主枝才會發花芽 。

牡丹花株型

1、直立型:直立型牡丹枝條直立挺拔而較高,分布緊湊,展開角度小,枝與垂直線的夾角多在30°以內,節間較長,一般五年生株高40~50厘米。

2、疏散型:疏散型牡丹枝條多疏散彎曲向四周伸展,株幅大於株高,低矮展開,枝條展開時與垂直線的夾角多在45°以上。

3、開張型:開張型牡丹枝條健壯挺拔,向四周斜伸開張,株形圓滿端正,高矮適中,一般五年生株高在30~40厘米。

(2)牡丹苗介紹擴展閱讀:

牡丹作為觀賞植物栽培,則始於南北朝。據唐代韋絢《劉賓客嘉話錄》記載:「北齊楊子華有畫牡丹極分明。子華北齊人,則知牡丹久矣。」又據《太平御覽》謝康樂說:「南朝宋時,永嘉(今溫州一帶)水際竹間多牡丹」。

「牡丹」這一名稱的出現,標志著牡丹栽培歷史的開始。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說:「牡丹雖結籽而根上生苗,故謂「牡「(意謂可無性繁殖),其花紅故謂「丹」。」

Ⅲ 牡丹苗怎麼種植方法 牡丹花最簡單種植方法分享

1、適宜光照。

牡丹喜歡陽光但不能暴曬,如果是地栽,要選在地勢比較高的向東方向,如果是家庭養護則要放在向東的陽台。夏季光照強烈的時候要適當遮陰,如果長期在光照下暴曬,會導致葉片和花朵曬傷枯萎,甚至導致植株死亡。

2、水分管理。

牡丹是吸水不發達的肉質根,不能澆水過多。入夏後溫度比較高,蒸騰速率大,可以適量增加澆水,等土壤乾燥後澆。如果是雨季要注意排水,否則會導致土壤板結,也要及時鬆土,避免積水。冬季植物生長速度慢,一般不澆水。

3、施肥方法。

牡丹喜肥,一年要施肥三次。第一次施肥是在花前,可以促進開花,為開花提供充足的養分,第二次是在花後的半個月左右,補充消耗的養分,提高土壤肥力,第三次是在初冬,入冬前使用一次腐熟的有機肥,能夠保證越冬,後期也不需要施肥。

4、修剪枝葉。

在牡丹春季萌發後,要對其枝葉進行修剪,一般留五枝左右,其他的全部剪去,可以使營養集中供養。秋冬季節修剪要剪去乾花柄,生長不良的細弱枝和無花枝。如果是盆栽,則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進行修剪,原則是不互相遮擋,空間布局合理。

Ⅳ 微型牡丹苗有哪些特點

微型牡丹苗的品種選擇:微型催花銀槐臘牡丹技術對品種的要求非常嚴格,一般應具備以下特點:①花芽形成時間早,分化完全。這是催花成功的基礎。②自然開花率高,豐花性強,花莖粗、壯、短、直,花態直上,花型以菊花型、薔薇鋒滑型、皇冠型為主,花色以紅、紫紅、粉、藍色為主,自然花期早或中早型。③復葉大,小葉寬,以使葉花比例協調,增加觀賞效果。④植株須根多,生長勢強。

經筆者多年試驗、實踐,適於微型催花牡丹的品種有藏枝紅、胡紅、魯菏紅明改、似荷蓮、娃娃面、淑女裝、菱花湛露、勝葛巾、烏金耀輝等。

Ⅳ 牡丹花怎麼養

1、光照要充足

牡丹是喜陽植物,但是不能在烈日下直接曬,好多花友的牡丹就是因為被曬死的。讓牡丹能夠接受充足的陽光,有利於花芽分化,促進花苞快速膨大,而且牡丹也會長得更加的健壯。春季的陽光是非常適合牡丹花的,因為春季的陽光比較溫和,沒有夏日的光照強度。所以,三四月份的光照是非常適合牡丹的,這個時間段就盡情的讓牡丹去曬太陽吧。到了5月中旬或者6月,光照開始變強,尤其是南方地區,這時候就要注意了,不能再把牡丹放在烈日下去暴曬了,容易曬死。

總結:牡丹花怎麼養,需要注意些什麼?其實只要把根系養好,溫度和光照適宜,養分跟上,牡丹就能夠開花。並不是說牡丹只能開一次花,也不是說牡丹第二年就會死掉。只要按照它適宜的環境去養護它,它就能夠不斷的去開花,每年都能夠開花,非常的好看。

Ⅵ 牡丹苗怎麼種

栽植牡丹抄的時間以秋分前後為最好(春季栽植,很難開花)。此時是牡丹萌生新根的最盛期。這個時間栽上至封凍,新根可萌發20厘米左右,翌年萌芽快,生長旺盛。另外,牡丹是肉質根,入土深,喜高燥,惡低濕。喜透水性好的沙壤土地,黏土地、微鹼性的土壤經改良後,也可栽植牡丹。

牡丹定植前最好將土地深翻50厘米,施足底肥,刨穴的深度要視植株的根系長短而定,使根系舒展,植株放進穴內時,根頸部可略低於地面10厘米,隨填土隨上提,提於根頸部離地面3厘米左右即可。填土時要分層搗實,使土壤和根系緊密接觸,方易成活。我國長江以南引種栽培牡丹要注意抬高地勢,增強排水能力;而北方引植牡丹,則要加強防寒措施,可加蓋草及牛、馬糞,以使牡丹安全過冬。

Ⅶ 牡丹苗怎麼種

牡丹是我國名貴的觀賞植物,也是很多愛花人士最喜歡的花卉種類,很多人都想在家裡種植牡丹。種過牡丹的都知道,它一般是選用苗進行栽植,下面就給大家介紹牡丹花苗的種植技術方法。

一、牡丹花苗種植時間

很多人都以為牡丹花苗種植最佳時間是在春季,其實不是,牡丹苗最佳種植時間是在秋季,陰歷的八月份到九月份是種植牡丹花的最佳時間,秋季種植牡丹最遲可推遲到陰歷十月上旬(南方溫度高,可適當推遲牡丹種植時間)。

二、牡丹花苗種植方法

1、土壤。種植牡丹應選擇疏鬆、肥沃、透氣性較好的砂壤土;

2、底肥。牡丹喜肥,種植牡丹花底肥是少不了的,可選擇發酵好的農家肥、餅肥(比如,人畜糞、菜籽餅等)與土壤混合均勻備用;

3、栽植。根據牡丹苗大小來挖深淺適中的苗坑,將苗放入苗坑扶正填土搗實,土壤埋至與苗根頂部齊平即可。注意土一定要搗實,不然牡丹苗與土壤接觸不好可能會將牡丹苗「弔死」;

4、澆水。牡丹苗栽植好後澆一次透水,冬季一般不用澆水,其他季節做到「不幹不澆」即可;

5、追肥。剛栽的第一年無需追肥,第二年開始,每年至少追三次肥,花前肥、花後肥、越冬肥;

6、修剪。春分前後可剪去枯枝、傷枝、病枝及多餘雜亂側生枝條。

三、牡丹花苗種植注意事項

1、牡丹不適合在鹽鹼地中種植,應選擇疏鬆肥沃的砂壤土來種植牡丹苗;

2、夏季高溫天氣牡丹苗要避免陽光曝曬,高溫季節可通過遮蔭網等方式來遮蔭避免曝曬對牡丹苗造成的灼傷;

3、種植牡丹花苗特別要注意避免長時間積水,不然會造成牡丹花苗爛根死亡。

我們在選用牡丹苗種植時,一定要掌握好這些要點,特別是種植時間和方法非常重要,可以有效提高成活率。關於牡丹苗種植你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

Ⅷ 牡丹花苗多少錢一棵 牡丹繁殖養殖方法介紹

1、分株:牡丹花分株時將生長繁茂的大株整株掘起,從根系紋理交接處分開,一般每專3~4枝為一子株且有較完屬整的根系,再以硫磺粉和少許泥將根上的傷口塗抹、擦勻,即可另行栽植。
2、嫁接:牡丹花的嫁接繁殖依所用砧木的不同分為兩種,一種是野生牡丹,一種是用芍葯根,常用的牡丹嫁接方法主要有嵌接法、腹接法和芽接法三種,操作方法也非常簡單。
3、扦插:牡丹花扦插繁殖的枝條要選擇由牡丹根部發出的當年生土芽枝,或在牡丹整形修剪時選擇莖干充實,頂芽飽滿而無病蟲害的枝條作穗。扦插時插完一畦澆灌一畦,一次澆透。
4、播種:牡丹花播種前必須對土壤進行較細致地整理消毒,土地要深耕細作,施足底肥,穴播、條播均可,播種不可過深,播種後覆土與要面平,再輕輕將土壤踏實,隨即澆透水。
5、壓條:牡丹花壓條時將枝條壓倒或在植株上用土壓埋,不脫離母株,土壤保持濕潤,枝條被埋處生根,然後剪掉栽植,成為新株,這種方法主要有套盆培土壓條法和雙平法。

熱點內容
花語有聲 發布:2025-08-21 05:06:55 瀏覽:790
玫瑰的詩歌 發布:2025-08-21 04:54:20 瀏覽:952
藍灰色荷花 發布:2025-08-21 04:35:39 瀏覽:811
盆栽沙棘 發布:2025-08-21 04:34:09 瀏覽:83
山茶花之香 發布:2025-08-21 04:32:25 瀏覽:361
廣州情人節去哪裡玩2016 發布:2025-08-21 04:31:06 瀏覽:315
現場賣盆栽 發布:2025-08-21 04:30:24 瀏覽:571
紫玉蘭花圖片大全大圖 發布:2025-08-21 04:30:24 瀏覽:688
傾斜型插花製作步驟 發布:2025-08-21 04:30:22 瀏覽:284
盆栽玫瑰用什麼土 發布:2025-08-21 03:53:12 瀏覽: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