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精品牡丹剪紙

精品牡丹剪紙

發布時間: 2023-03-21 00:57:22

❶ 剪紙教程(入門版)

剪紙是中華民族傳統民間藝術,一把剪刀,一張紙就能創造傳奇。剪紙大致可分為南方剪紙,北方剪紙答橡滾。南方剪紙題材豐富,層次分明,挺秀,細致。北方剪紙天真渾厚,粗狂寫意,質朴誇張。

南方剪紙的細膩不能用剪刀完全體現出來,還需要用到刻刀。本文是入門版,只簡單介紹一下用剪刀可以剪出來的圖案。

工具

剪刀一把,任何剪刀都可以。當然,如果想剪的細點好看點,可以買一把剪刀頭被磨的尖尖的那種剪刀,這樣的剪刀方便掏洞,剪細細的文樣。

紙的選用也不拘任何材質,宣紙比較薄,可以多張同時剪。宣紙有紅色,藍色,清余和黑色等,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選用。

今天只剪五等分的花樣,大多是小花。個人比較喜歡剪花,覺得特別好看。

首先把紙五等分,如圖。接下來的圖案都是在五等分的如物基礎上剪出來的。萬變不離其宗,你可以隨意剪,出來的圖片肯定會讓你驚喜。

給女朋友男朋友送禮物的時候,別總是綁著那些絲帶花之類的了。可以剪一張美美的剪紙,既好看,又特別有心意,不落俗套。

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你看那個月牙,就是我愛你的心。第一張剪的很像好多小人手牽手,特別有愛。

一個圖剪出了兩種心,你喜歡哪一個?

剪出一個月牙兒,展開是五瓣的柳葉。很簡單,趕緊動手剪一個吧。

這些是我自己剪的,雖然和圖上有區別,但是也是很美噠(自戀中)。其實只要你跟隨自己的心意去剪,怎麼樣都是美的。如果一開始不會,可以用筆把線條畫出來再剪。熟能生巧,你也能剪出美美的紙。

最後送上一張刻紙作品,線條比較細的牡丹。據說有人可以剪出這樣的圖案。本人才疏學淺,還需歷練,只能用刻刀刻了。希望以後可以剪出這樣的圖案。期待!

一張紙的形態可以有很多種,只要她在你手中,你就可以賦予她生命,讓她姿態萬千,迷倒眾生。美,從此刻開始。

❷ 哪位畫家畫的牡丹圖最好,哪裡能買到

江河的牡丹抄圖

畫家徐熙畫的《牡襲丹圖》

王雪濤善畫公雞牡丹。

姜思周: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畫家,擅長牡丹,鉤勒、設色俱絕。嗜酒,醉後逞筆。

陳半丁(1877-1970),名年,以字行,一作半痴,又字靜山,浙江紹興人,居北京。曾在北平藝術專科學校任教。新中國成立後任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中國畫院副院長等職。工山水、人物、花卉,以花卉見長。初得任伯年、吳昌碩之法,後吸收明清諸家法,有秀潤蒼古之趣。代表作品有《牡丹》、《菊花》等。

李 明 字:石煜,1963年出生於浙江杭州。現為杭州民進書畫院院委會主任委員、院長·高級畫師,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中國硬筆書法藝術家協會理事,杭州市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牡丹畫院名譽院長,中國東方美院客座教授,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研究所研究員(教授)、一級美術師。 九八年,因作品《富貴驕子》在全國書畫邀請展的眾多牡丹精品中一舉奪魁。故,在北京被評為「全國百傑書畫家」 並授予其榮譽稱號。他獨創了,自明清以來中國畫牡丹花技法的新流派,難能可貴,實屬宗師式畫家。

好的字畫是可遇不可求,只要做有心人,才可有機會,才會心想事成.

❸ 關於剪紙的藝術

剪紙是中國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根據考古其歷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紀,甚至更早。在過去,人們經常用紙做成形態各異的物像和人像,與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禮上燃燒,還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裝飾物。現在,剪紙更多地是用於裝飾,也可為禮品作點綴之用,甚至剪紙本身也可作為禮物贈送他人。
剪紙不是用機器而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兩種:剪刀剪和刀剪。顧名思義,剪刀剪是藉助於剪刀,剪完後再把幾張(一般不超過8張剪紙粘貼起來,最後再用鋒利的剪刀對圖案進行加工。刀剪則是先把紙張折成數疊,放在由灰和動物脂肪組成的松軟的混和體上,然後用小刀慢慢刻劃。剪紙藝人一般是豎直握刀,根據一定的模型將紙加工成所要的圖案。和剪刀相比,刀剪的一個優勢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個剪紙圖案。
剪紙的題材

民間剪紙的題材是很廣泛的,它既反映現實生活中群眾喜聞樂見的事物,也表現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從剪紙藝術的題材中,我們可以看出勞動人民那種朴實、純真的思想感情。

剪紙題材的范圍大致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實際生活題材 因為剪紙的作者大多來自農村,所以她們的作品題材大部是取材自己的實際生活,如喂雞、養豬、牧羊、放牛、騎驢趕車走娘家和抱胖娃娃,搞家庭副業,參加田間勞動,有的直接表現自己伺養的家禽、家畜,如雞、鴨、鵝、牛、馬、羊、駱駝、狗。貓等。也有的表現生活中常常見到的植物,如:梅、蘭、竹、菊、牡丹、荷花、水仙,還有各種瓜果、蔬菜等。因為這些題材都來自生活,所以剪紙作品表現的內容生活氣息就十分濃厚。

2.吉慶寓意的題材

民間剪紙在題材上的一大特點是採用托物寄情的寓意手法。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諧音法——以音象形的表現手法。比如花公雞,就在公雞身上刻兒朵花;梅花鹿,就在鹿身上刻幾朵梅花;刻上蓮花和鯉魚就寓意「連年有餘」,這里以蓮諧「連」,以魚諧「余」。

諧形法——將某一形象進行簡化作為代表。比如:刻上一朵雲彩,就表示是天空,刻上一朵雪花,就表示是冬天下雪了。

象徵法——借某一物象來表示一個概念,使人產生聯想。如桃子象徵長壽、石榴象徵多子、鴛鴦象徵愛情、松樹象徵長青不老、牡丹象徵富貴、喜鵲登梅象徵喜事臨門……

3.戲曲人物和傳說故事

民間流傳的神話故事,通過戲劇等形式在全國各地廣泛地流傳著,人們不僅相互傳誦著,而且還用剪紙這一形式來表達自己對這些故事中的人物的愛與憎。如越劇之鄉的江浙一帶,民間剪紙在題材上大部分取材於當地流傳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紅摟夢」、「西廂記」等故事的情節。京劇的發源地在北京,岡此,京劇險譜剪紙就以臨近北京的蔚縣最為著稱。此外諸如「八仙過海」、「上八訕」,」下八仙」。「嫦娥奔月」、」天女散花」。「老鼠嫁女」等民間傳說故事更是剪紙普遍表現的題材。

剪紙是中國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根據考古其歷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紀,甚至更早。在過去,人們經常用紙做成形態各異的物像和人像,與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禮上燃燒,還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裝飾物。現在,剪紙更多地是用於裝飾,也可為禮品作點綴之用,甚至剪紙本身也可作為禮物贈送他人。 字




其他

十二生肖
窗花

在農村,剪紙通常是由婦女、姑娘們來做。在過去,這可是每個女孩所必須掌握的手工藝術,並且還被人們來品評新娘的一個標准。而職業的剪紙藝人則常常是男人,因為只有男人才能在作坊里一起勞作並掙工錢。
剪紙的文化背景

據考證,從商代始(公元前1600—1100年)就有人用金銀箔、皮革或絲織品進行接空刻花製作裝飾品。西漢時,人們用麻纖維造紙,傳說漢武帝的寵妃李氏去世後,帝思念不已,卧不安度,食不甘味,於是請術士用麻紙剪了李妃的影象為其招魂,這大概是最早的剪紙。公元105年,蔡倫改進和推廣前人的經驗開始大量造紙,這種鏤花形式因找到了更易普及的材料從而誕生了剪紙藝術,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唐宋時期,流行「鏤金作勝」的風俗。「勝」,就是用紙或金銀箔、絲帛剪刻而成的花樣,剪成套方幾何形者,稱為「方勝」;剪 成花草形者,稱為「華勝」,剪成人形者,就稱之為「人勝」。南朝梁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正月七日為人日,(《東方朔傳·歲時節》:天地初開,一日雞,二日狗,三日豬, 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晴所主之物盛,陰則災。 八日之中,尤以人日為重,又稱「人勝節」)以七種菜為羹;剪綵 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於頭鬢;又造華勝以相遺。」

唐代大詩人杜甫以《人日》為題作詩:「此 日此時人共得,一談一笑俗相看。尊前柏葉休隨 酒,勝里金花巧耐寒。」另一位唐代著名詩人李 商隱也作有《人日》詩,詩中說:「鏤金作勝傳 荊俗,剪綵為人起晉風。」唐代李遠《剪綵》詩寫 道:「剪綵贈相親,銀 綴鳳真,雙雙御綏 鳥,兩兩度橋人,葉逐金刀出,花隨玉指新,願 君千萬歲,無處不逢春。」 六十年代在新疆出土的文物中,還有一件唐代的人勝剪紙,七個女子人形排列成行,此勝用於圍飾發髻。

在日本的正倉院,保藏有兩枚唐代華勝,據日本齊衡三年(公元856年)《雜財物實錄》載:「人勝二枚……天平寶字元年閏八月二十四日獻物」,日本天平寶字元年即為唐代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其中一枚為羅地金箔字,上面剪祝頌吉語:「令節佳辰,福慶惟新,曼和萬載,壽保千春。另一枚則用金箔刻了復雜的邊飾,並飾以紅綠羅的花葉,中心是一兒童在竹林下戲犬。

當時,還流行著一種用雙絲絹帛剪成的小幡,叫做春幡, 或稱幡勝、春勝,在立春那天,作為節日禮物,或簪於頭上,或掛在柳枝上,亦或貼於屏風。李商隱在《驕兒詩》中寫:「請爺書春勝,春勝宜春日。」意為驕兒袞師請父親在剪綵製成的春幡上寫「宜春」二字。因為立春之日為春天的首日,象徵萬物復甦欣欣向榮,所以唐宋時期,人日剪綵這一民俗活動漸漸集中到立春這天,人們剪制各種幡勝、春幡、春燕、春蝶等等,作為節日禮物。皇帝在這一天也接見群臣,並分別賜以金銀幡勝或者羅幡勝。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在一首「菩薩蠻」中寫道:「燭底鳳釵明,釵頭人勝輕。」有一種鳥,因頭項長有金黃色大羽冠很像插著一枝幡勝,而被命名為戴勝鳥,韋應物《聽鶯曲》中「伯勞飛過聲局促,戴勝下時桑田綠」,勝成為春歸大地的象徵。

宋代陳元靚《歲時廣記》載:「元旦以鴉青紙或青絹剪四十九幡,圍一大幡,或以家長年齡載之,或貼於門媚。

在宋代,隨著經濟文化的繁榮發展,許多工藝美術應運而生,並出現了專業剪紙藝術家。周密《志雅堂雜鈔》載:當時京城沛梁「向舊天都街,有剪諸色花樣者,極精妙,隨所欲而成。又中瓦有餘敬之者,每剪諸家書字皆專門。其後,忽有少年能於袖中剪字及花朵之類。更精於二人,於是獨擅一時之譽。

明清人的筆記和地方誌中也有記載剪紙名家的。如《蘇州府志》載:「趙萼,嘉靖中制夾紗燈,以料紙刻成花竹禽鳥之狀,隨輕濃暈色。溶蠟塗染,用輕綃夾之。映日則光明瑩徹,芬菲翔舞,恍在輕煙之中,與真者莫辨。」

《嚴州建德縣志》載:「林文耀,字綱齋,幼即工書,中年失明,乃剪紙為字,勢飛動若龍蛇,點畫不差毫發。室人裝璜成軸,……人稱之日「林剪。」《保定府志》載:「名女,張蔡公之女也。有巧思,與人接談,袖中 細剪春花秋菊、細草垂楊.罔不入神;其剪制香(大+區),絕巧奪目,得之者珍藏焉。

清代陳雲伯《畫林新詠》說:「剪畫,南宋時有人能於袖中剪字,與古人名跡無異。近年揚州包鈞最工此,尤之山水、人物、花鳥、草蟲,無不入妙。」並有詩曰:「剪畫聰明勝剪書,飛翔花鳥泳瀕魚;任他二月春風好,剪出垂楊恐不如。」清康熙時,有位宮廷畫家鄒元斗,畫有一幅祝福新年伊始的風俗畫《歲朝圖軸》畫的上端繪有垂掛著的五枚彩色剪紙「門籠」。門箋的形式即是由春幡演變而來。在清代,因滿族人有剪紙的習俗,致使剪紙進入宮廷。在故宮,歷代皇帝舉行婚禮作洞房的神寧宮,牆壁按滿族習俗裱紙,四角貼著黑色的雙喜字剪紙角花,頂棚中心貼著龍鳳團花的黑色剪紙;在宮殿兩旁的過道壁上也貼有角花。據說有人用紙剪成有鹿。鶴、松的「六合春」圖案,加以彩繪,貼於朝服上,連西太後都以為是綉出來的。

可以說剪紙藝術自誕生以來,就沒有中斷過。她流傳面之廣、數量之大、樣式之多、基礎之深比任何一種藝術都更加突出。在各種民俗活動中,她無時不在、無處不有,附麗於生活,充實了生活,以她特有的方式默默地喚起人們對生命的追求,對生活的信念,對國富民康的企盼;她將人們平凡的生活點綴得如此瑰麗多姿,充分寄託和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嚮往;她為滿足人們更高的社會性的精神需要而茁壯成長。

如今,剪紙的天地更為廣闊了,它早已走出了庄戶人的小院,走入現代設計的廣闊天地,在產品包裝設計、商標廣告、室內裝演、服裝設計、書籍裝幀、郵票設計、報刊題花、連環畫、舞台美術、動畫、影視等各個方面都有她的清影;她也走向世界,名揚四海,成為全人類的文化財富與藝術瑰寶。隨著歷史的進程,許多民族的、傳統的東西被漸漸淡化、湮沒了。然而,真正文明的標志應是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並存,共同發展。願這棵古老的藝術之樹常綠常新。

❹ 民間剪紙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剪紙是我國民間藝術瑰寶,據考證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在我國民間剪紙藝術中,有個特別招人喜愛的想像就是(抓髻娃娃)。民間傳說,抓髻雀沒娃娃能(鎮住妖魔鬼怪頃叢納)能讓(家族多子多福),所以他深受人們喜愛。

《生命花樹》中,抓髻娃娃位於畫面中心,在奇花異草的簇擁下,手持象徵富貴的牡丹花,兩只寓意長壽的鶴在空中飛舞,給畫面增添了雍容華貴的喜慶氣氛。

剪紙的特點:⑴、對稱式構圖,使畫面飽滿、充實。⑵、採用陰刻、陽刻、混合刻等表現手法。⑶、使用「隱喻」的手法表達情感。如鄭猛:「牡丹」寓意富貴、榮華;「雞」寓意吉祥;「蝙蝠」寓意幸福;「鶴、桃、松」寓意長壽;「喜鵲」寓意喜慶。

❺ 風戲牡丹剪紙的具體資料

鳳凰戲牡丹是比較常見的傳統剪紙題材,起源於生殖崇拜,牡丹代表女性,鳳代內表男性,多在容結婚時貼在新房中,烘托喜慶的氣氛,表達夫妻和睦,恩恩愛愛,早生貴子之意;
但是現在,人們多半會理解成牡丹為女性,鳳戲牡丹象徵生活美滿,家庭和睦。
總之表達的是吉祥的寓意,過年或者結婚時貼在窗戶、鏡子、白色傢具上,非常漂亮。
能想到的就這么多了,希望能幫到你哦~~

❻ 一種好看的裝飾品,中國最著名的剪紙作品有哪些

中國最著名的剪紙作品有《喜鵲登枝》、《四季花》、《虎》、《龍鳳呈祥》、《鳳凰戲牡丹》、《柿子和如意》等。
剪紙,又叫刻紙,是一種鏤空藝術。是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其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剪紙的載體可以是紙張、金銀箔、樹皮、樹葉、布、皮革。最具代表性的是北方山西的江萍剪紙,發展成為多色、套色、花色美,形成了「簡中求繁、繁中求和、和中求殊」的原色、重彩藝術語言。
剪紙在中國農村是歷史悠久,並且流傳很廣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剪紙,就是用剪刀將紙剪成各種各樣的圖案,如窗花、門箋、牆花、頂棚花、燈花·等。這種民俗藝術的產生和流傳與中國農村的節日風俗有著密切關系,逢年過節亦或新婚喜慶,常常會貼「囍」這個字,人們把美麗鮮艷的剪紙貼在雪白的牆上或明亮的玻璃窗上、門上、燈籠上等,節日的氣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濃郁喜慶。剪紙藝術是漢族傳統的民間工藝,它源遠流長,經久不衰,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瑰寶,已成為世界藝術寶庫中的一種珍藏。那質朴、生動有趣的藝術造型,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其特點主要表現在空間觀念的二維性,刀味紙感,線條與裝飾,寫意與寓意等許多方面。

❼ 有哪些很有藝術感的剪紙

《鹿鶴同春》、《鷹踏兔》、《扣碗》、《抓髻娃娃》、《魚唆蓮》、《和合二仙》《六國封相》、《嫦娥奔月》、《八仙鬧東海》等。民間剪紙《鹿鶴同春》是民間傳統的主題紋樣。據記載,鶴即「玄鳥」,玄鳥是「候鳥」總稱。在民間文化中鹿稱為「候獸」,鶴稱為「候鳥」,鹿鶴同春是春天和生命的象徵。《鷹踏兔寬帆譽》是慎段民間洞房的喜花之一,轎山也是傳統紋樣,在民間流傳極廣。

熱點內容
花語有聲 發布:2025-08-21 05:06:55 瀏覽:790
玫瑰的詩歌 發布:2025-08-21 04:54:20 瀏覽:952
藍灰色荷花 發布:2025-08-21 04:35:39 瀏覽:811
盆栽沙棘 發布:2025-08-21 04:34:09 瀏覽:83
山茶花之香 發布:2025-08-21 04:32:25 瀏覽:361
廣州情人節去哪裡玩2016 發布:2025-08-21 04:31:06 瀏覽:315
現場賣盆栽 發布:2025-08-21 04:30:24 瀏覽:571
紫玉蘭花圖片大全大圖 發布:2025-08-21 04:30:24 瀏覽:688
傾斜型插花製作步驟 發布:2025-08-21 04:30:22 瀏覽:284
盆栽玫瑰用什麼土 發布:2025-08-21 03:53:12 瀏覽: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