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甲洛陽

牡丹甲洛陽

發布時間: 2023-03-19 12:09:22

1. 俗話說,「洛陽牡丹甲天下」,這句話最初出自誰人之口

「洛陽牡丹是世界上最好的鉛槐槐」,嚴格地說,這句俗語是人們口中的產物,但是,「洛陽牡丹是世界上最好的」這句槐友話的原始來源,卻是來自北宋文學大英雄歐陽修的口中。楊修還寫了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洛陽牡丹》,以華麗的風格詳細系統地闡述了牡丹的發展、栽培、名稱和習俗。他在文章中說:「牡丹東出丹州、兗州、青州,南出岳州,這是世界上第一朵。」


花,關鍵是新鮮,不新鮮就不會美麗。然而,北宋的都城在汴京,也被稱為開封,但開封和洛陽相距200多公里,因此很難解決如何在運輸過程中保持鮮花的新鮮和完整性的問題。因此,為了保證首都鮮花盛開,讓皇帝滿意,明伏讓官員滿意,洛陽官員成了最麻煩的問題,為此,他們絞盡腦汁,想出了很多辦法。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分享就到這里了,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如果大家有什麼想法,可以在下面的評論中告訴我們。

2. 洛陽牡丹甲天下,花開時節動京城全詩

全詩是:「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蓉靜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出自劉禹錫的《賞牡丹》,劉禹錫是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洛陽人。牡丹是中國傳統的著名花卉,洛陽牡丹的品種繁多、花色奇麗,有「洛陽牡丹甲天下」的美稱。

翻譯:庭院中的芍葯花艷麗雖艷麗,但格調不高;池面上的荷花明凈倒是明凈,卻缺少熱情。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國色,是最美的花,當它開花的時候,其盛況轟動了整個京城。

《賞牡丹》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創作的一首托物詠懷詩。此詩描繪了唐朝慣有的觀賞牡丹的習俗。牡丹是中國特產的名花,春末開花,花大而美。

唐代高宗、武後時始從汾晉把牡丹移植到京城,玄宗視為珍品。全詩用擬人對比和抑彼揚此的藝術手法,肯定了牡丹「真國色」的花界地位,真實地表現了當年牡丹花盛開引起京城轟動效應的情景,蘊含了詩人心中的理想人格精神。

3. 洛陽牡丹甲天下全詩

「洛陽牡丹甲天下」全詩是: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出自《賞牡丹》,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創作的一首托物詠懷詩,此詩描繪了唐朝慣有的觀賞牡丹的習俗。

4. 唯有牡丹真國色:洛陽牡丹甲天下,曹州牡丹甲洛陽,亳州牡丹呢

毫州出產的牡丹花是最為特別的。毫州當地的牡丹花開得非常的鮮艷繁盛,給人一種欣欣向榮的氣象,非常的讓人陶醉。每當花開時節,毫州境內的牡丹花就會吸引周邊許多遊客前來觀光,這些遊客們紛紛在這里拍照紀念,因此毫州的牡丹花成為了當地的一項不可缺少的旅遊業,它拉動了當地人的就業,由此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牡丹被稱為富貴者的花,其實這句話說的一點也不假,同時牡丹花也是我國的國花,他那欣欣向榮的開發景象給人一種奮發向上的精神震撼,因此牡丹花在自古以來就受到了人們的喜歡,毫州本地大力種植牡丹花,並且將牡丹花這個行業發展成為了一個旅遊業,這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同時毫州又通過大力創新,改良杭州本地的牡丹花品種發展出來了,更加好看的牡丹花,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去毫州看一看當地的牡丹花。

5. 洛陽牡丹甲天下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四月五日,第三十九屆牡丹文化節將在洛陽拉開幃幕。每年的這個時候,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的遊客絡繹不絕,爭相目睹花中之王的風采。

牡丹,又稱穀雨花,有富貴花和花中之王的美稱,她被視為富貴、吉祥、幸福、繁榮的象徵,是我國的國花。「牡丹花品冠群芳,況是其間更有王,四色變而成百色,百般顏色百般香」宋代詩人邵雍的《牡丹吟》生動的詮釋了牡丹雍容華貴的芳姿。

牡丹不僅花色絢麗,姿容高雅,而且氣味芬芳濃郁,嗅之使你心曠神怡。牡丹瓣可蒸酒,稱為牡丹露酒,口味手敬香醇,牡丹還可入葯,花多為白色,以根皮最佳,稱牡丹皮,用於涼血去瘀,溫毒發斑畢攔慎。牡丹花期不長,一般在十到十五天左右,但就是這短短的時間,她讓你領略到「瑤台月下無雙艷,春色人間第一香」的美妙。

牡丹有一個傳說,相傳一代女皇武則天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飲酒作詩,乘醉寫下詔書「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衡陪莫待曉風吹。」諸花不敢違抗,准時綻放,唯有牡丹紋絲不動,女皇一怒之下,將其貶向洛陽。雖然這只是一個傳說,它的真實性已無從考究,但卻生動的反應了牡丹那高潔的品行和不屈從的性格魅力。牡丹在洛陽贏得無數人的喜愛,不僅僅因為她的花姿綽約,韻壓群芳,更多的是欣賞她的綽爾不凡,高貴典雅。

如今,一提到牡丹,自然就想起「洛陽牡丹甲天下」。牡丹成了洛陽的代名詞,他和這個千年帝都共繁榮,共昌盛,用自己的雍容大方,風華絕代征服了天下人,朋友,還在等什麼,帶著你十二分的熱情,趁著四月的暖風,來這個散發著無限激情的城市領略花中之王的魅力吧!

6. 「洛陽牧丹甲天下」是誰說的

洛陽牡丹甲天下,當出自歐陽修之口。

一、歐陽修詩《洛陽牡丹圖》曰:「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我昔所記數十種,於今十年半忘之。開圖若見故人面,其間數種昔未窺。客言近歲花特異,往往變出呈新枝。洛人驚誇立名字,買種不復論家資。比新較舊難優劣,爭先擅價各一時……」這首詩基本能反映出歐陽修對洛陽牡丹的喜愛,可謂情有獨鍾。

四、當時洛陽的牡丹也的確「甲天下」,不但老百姓喜愛,就是宋朝宮廷之中,也對洛陽牡丹喜愛至極。宋真宗的時候,京城在開封和洛陽之間相距兩百多公里路,運輸過程中如何保鮮、如何確保花的完整,是很難解決的問題。因此,洛陽的官員們採取了很多辦法,比如,為了保濕,他們將牡丹放在竹籠里,邊上塞上菜葉。為了防止花掉下來,他們發明了「蠟封花蒂」,用蠟封住花蒂,確保不落。為了爭取時間,他們專門安排府校,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快馬加鞭送到京城。所以,為了享用時鮮的牡丹,地方上可謂勞民傷財,絞盡腦汁。

7. 洛陽牡丹甲天下,花開時節動京城全詩

「洛陽牡丹甲天下,花開時節動京城」為後人化用自「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的詩句,原詩標題是《賞牡丹》,全詩內容為: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譯文
庭院前的芍葯妖嬈艷麗但是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潔凈卻缺少情韻。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國色,到了開花的季節引得無數的人來欣賞,驚動了整個京城。

注釋
牡丹:著名的觀賞植物。古無牡丹之名,統稱芍葯,後以木芍葯稱牡丹。一般謂牡丹之稱在唐以後,但在唐前,已見於記載。
庭前芍葯:喻指宦官、權貴。
芍葯:多年生草本植物,屬毛茛科,初夏開花,形狀與牡丹相似。
妖無格:妖嬈美麗,但缺乏標格。妖:艷麗、嫵媚。格:骨格。無格指格調不高。
芙蕖:即蓮花。

賞析
全詩頌牡丹,通過抑彼揚此的反襯之法來突出了牡丹的姿色。首句「庭前芍葯妖無格」寫芍葯,這種同樣具有觀賞價值的花兒,較之牡丹更早為人們所喜愛。第二句寫荷花「妖冶無格」,荷花也的確堪稱花中君子,清高潔凈,但卻冷艷寡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國色」,舊指一國中最美的女子。這短短四句詩,寫了三種名花,而其中又深含了詩人豐富的審美思想。

8. 洛陽牡丹甲天下的由來 洛陽牡丹甲天下的由來介紹

1、洛陽春日最繁華,紅綠蔭中十萬家。洛陽牡丹始於隋,盛於唐,而「甲天下」於宋,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洛陽牡丹以雍容華貴、國色天香聞名遐滲頌邇、總領群芳。洛陽也成為人們心目中牡丹之聖地。

2、關於洛陽牡丹,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在公元六百九十年臘月的一個大雪紛飛的冬天,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武則天自以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即使花木也要聽笑彎命於她,於是遣使宣昭:叢升鄭「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催。」惟有牡丹仙子不懼權威,不聽號令。結果「抗命」的牡丹被「遂令貶於洛陽」。也因此,洛陽人民喜愛牡丹這種不畏強權的個性,對它呵護有加。

3、宋人歐陽曾賦詩句「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來稱贊洛陽牡丹。

9. 洛陽為何有「牡丹甲天下」之美稱

因為洛陽氣候溫和、土壤肥沃,非常適宜牡丹栽培。早在隋代的皇家園林——西苑專中就開始大量地種植牡丹。屬

洛陽是久負盛名的古城,先後有十餘個朝代在此建都,被譽為九朝古城。洛陽牡丹始於隋、興起唐、盛於宋,沿續至今。洛陽牡丹以品種繁多,花色奇麗而名揚天下。故有「洛陽牡丹甲天下」之名句,流傳於世。

靖康年間,金軍攻破北宋京城洛陽,牡丹從此衰落。但自從洛陽牡丹享譽之後,各地慕名者紛紛前來求購,這就使得洛陽牡丹流傳全國。

(9)牡丹甲洛陽擴展閱讀

洛陽牡丹的人工栽培始於隋,盛於唐,甲天下於北宋。之後,隨著政治中心的轉移和洛陽名園的毀夷,至南宋時,四川天彭牡丹繼起,有小洛陽之盛。

從陸游的《天彭牡丹譜》中所列60多個品種看,大都是從洛陽引進的。明代,盛極一時的安徽亳州牡丹也有許多是從洛陽引進的老品種。清代,曹州牡丹取代亳州牡丹而代之,洛陽牡丹又直接或間接地和曹州牡丹存在一定的淵源關系,足見洛陽牡丹的傳播和影響。當今洛陽牡丹更傳到義大利、德國、法國、日本、美國、荷蘭、南非、澳大利亞和中國台灣、香港等地區。

10. 洛陽牡丹甲天下全詩

洛陽牡丹甲天下的全詩如下: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

我昔所記數十種,於今十年半忘之。

開圖若見故人面,其間數種昔未窺。

客言近歲花特異,往往變出呈新枝。

洛人驚誇立名字,買種不復論家資。

比新較舊難優劣,爭先擅價各一時。

當時絕品可數者,魏紅窈窕姚黃妃。

壽安細葉開尚少,硃砂玉版人未知。

傳聞千葉昔未有,只從左紫名初驅。

四十年間花百變,最花最好潛溪緋。

今花雖新我未識,未信與舊誰妍媸。

當時所見已雲絕,豈有更好此可疑。

古稱天下無正色,但恐世好隨時移。

鞓紅鶴翎豈不美,斂色如避新來姬。

何況遠說蘇與賀,有類異世誇嬙施。

造化無情宜一概,偏此著意何其私。

又疑人心愈巧偽,天欲鬥巧窮精微。

不然元化朴散久,豈特近歲尤澆漓。

爭新斗麗若不已,更後百載知何為。

但應新花日愈好,惟有我老年年衰。

該詩詞出自宋代詩人歐陽修的《洛陽牡丹圖》。

全詩釋義是洛陽此地種花最合時宜,而牡丹花在這么多花中最為驚奇。早前我記得有十多個品種,到如今十年過去了都忘了大半了。看見這圖彷彿看到了曾經的面孔,但是它的品種卻沒法從圖中一探究竟。來往的客人說最近幾年的花都特別不同,能變出新的枝葉。

洛陽的人們都誇耀這枝葉並且爭相取名字,買賣雙方都就它的品種的新舊、優劣比較,難分伯仲。但價格就與以往差距很大了。當時的稀有品種當屬姚黃妃了,它細葉開的少,而且紅如硃砂。曾經有傳言千葉是從來沒有的,四十年間花有百般變化,最好的都在溪水邊。

現在最新的花我雖然不認識,但當時所見的的已經是最好的了。各種新華爭奇斗艷,每天越發嬌嫩,只有我年老而日漸衰老了。

(10)牡丹甲洛陽擴展閱讀

歐陽修以該詩句來稱贊洛陽牡丹。宋代的洛陽牡丹有一百多個品種,而且有不少名貴品種,其中的「姚黃」、「魏紫」,被譽為牡丹的「王」和「後」,尤為人們所喜愛。每年四月,洛陽都要舉行盛大的牡丹花會,數以萬計的中外遊客竟相觀賞。

傳說唐後武則天在一個隆冬大雪紛飛的日子飲作詩。她乘酒興醉筆寫下詔書「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百花懾於此命,一夜之間綻開齊放,惟有牡丹抗旨不開。武則天勃然大怒,遂將牡丹貶至洛陽。

剛強不屈的牡丹一到洛陽就昂首怒放,這更激怒了武後,便又下令燒死牡丹。枝幹雖被燒焦但到第二年春,牡丹反而開的更盛。

熱點內容
梅花坑死眼 發布:2025-08-21 09:04:41 瀏覽:47
嬌紅玉蘭花期 發布:2025-08-21 08:59:22 瀏覽:25
水生花卉利潤 發布:2025-08-21 08:51:22 瀏覽:103
清炒西蘭花的專業做法 發布:2025-08-21 08:44:04 瀏覽:828
勞力士玫瑰金迪通拿 發布:2025-08-21 08:36:47 瀏覽:794
梅花魂的五件事 發布:2025-08-21 08:35:48 瀏覽:856
對節白蠟盆景養護 發布:2025-08-21 08:32:05 瀏覽:917
海鷗和櫻花 發布:2025-08-21 08:31:11 瀏覽:881
撩男人花語 發布:2025-08-21 08:17:57 瀏覽:862
紙卷的玫瑰 發布:2025-08-21 08:12:38 瀏覽: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