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江娘娘廟

牡丹江娘娘廟

發布時間: 2023-03-17 17:27:47

A. 泰山奶奶的廟宇分布

由於碧霞元君影響巨大,其行宮遍布山東、河北、河南、山西、安徽、江蘇等地,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廣東、福建、四川、雲南、陝西、甘肅、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也有分布。據不完全統計,上述地區
共有一千餘處碧霞元君廟,其中數量最多的是山東、河北兩省,均在300處以上。在這兩省內的分布也不平衡,有些縣有一、二處、有的縣有十幾甚至幾十處。南方的浙江、福建、廣東、江西、湖南、雲南等地數量
較少,每省僅有幾處。因所閱資料有限以及很多碧霞元君廟未收入地方誌等資料中,故數量還遠不止這些。各地行宮的建立,滿足了當地民眾的歲時致祭。另外,有行宮的地方一般會有廟會,廟會加強了碧霞元君信仰在當地的影響,強化了當地民眾對碧霞元君的崇信程度。
碧霞元君廟在各地的名稱不盡相同,有碧霞宮、碧霞庵、碧霞閣、碧霞觀、碧霞元君行宮、碧霞元君行祠、碧霞元君祠、碧霞元君宮、碧霞元君觀、碧霞元君殿、碧霞元君聖母廟、元君聖母廟、聖母廟、子孫聖母廟、元君行宮、元君廟、娘娘廟、子孫娘娘廟、娘娘行宮、奶奶廟、天仙宮、天仙行宮、天仙聖母行宮、天仙聖母祠、行宮廟、天仙廟、東岳天仙廟、東岱聖母行宮、泰山廟、泰山宮、泰山閣、泰山庵、泰山殿、泰山行宮、泰山
元君行宮、泰山行祠、泰山碧霞宮、泰山神母宮、泰山聖母廟、泰山聖母宮、泰山聖母祠、泰山聖母行宮、泰山聖母行祠、九天聖母廟、元聖廟、元女廟、護國天仙廟、聖姑寺、神州廟、泰安宮等50種別稱。
中國大陸 山東 碧霞元君祠,興於康熙、盛於嘉慶,前後歷經300餘年,是道教著名女神碧霞元君的祖庭,是碧霞元君的上廟,位於泰山極頂之南。中廟---紅門宮。下廟---碧霞靈應宮。
(1)山東省肥城市湖屯鎮呂仙村的小泰山頂。舊縣志稱石廟。始建於明萬曆十八年。碧霞宮供奉碧霞元君,每逢農歷正月初六和六月六日,舉辦廟會。1992年12月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山東棗庄市薛城區鄒塢鎮的泰山奶奶廟,在大清光緒「流芳不朽」碑中寫道:「歷覽陳郝之神廟,自唐、宋、元、明、清及今屢經重修……惟泰山一廟,廟殿雖呈剝落而族祭宛如歸市」,可見建廟之早,聞名久遠也。
(3)山東省淄博市碧霞元君行宮,位於淄博市博山城區西南的鳳凰山巔,佔地1560平方米。是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山東省德州市碧霞元君故居,德州市樂陵市花園鎮的王母殿村,初建於宋真宗時期,現重新修復。有一種說法是碧霞元君,真名畢霞,是戰國時期魏國公主。
(5)山東省濟南市千佛山碧霞元君祠,千佛山是泰山余脈,祠中對碧霞元君尊稱為天仙聖母碧霞元君。(6)濟南市長清區馬山碧霞元君殿,五峰山碧霞宮。 北京 明代北京建了5座碧霞元君廟,分別是東頂、 西頂 、南頂、北頂和中頂 。五頂廟中保存較完整的一個是西頂的碧霞元君廟。
(1)北京平谷區丫髻山西頂的碧霞元君祠,唐貞觀六年(632)建。元代改為碧霞元君祠。明嘉靖年間在此建鐵瓦殿。清康熙年間重修,建成丫髻山行宮。1947年毀於戰火,1986年重修。
(2)豐台區大灰廠娘娘廟,全稱為:「天仙聖母碧霞元君行宮,俗稱娘娘廟,2003年被確定為第七批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3)北京市區海淀區四季青鄉藍靛廠的西頂碧霞元君廟。西頂廟始建於明朝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是由明神宗的生母孝定皇後和明神宗捐錢修建的,明神宗賜名為「護國洪慈宮」。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改稱西頂碧霞元君廟,俗稱西頂。為環列於京城四周的五頂之一,是京西著名古剎。「西頂」主要供奉道教的女神——碧霞元君。該廟正在修繕中將於2014年5月份開放
(4)門頭溝區的金頂妙高峰(妙峰山)碧霞元君廟。「妙峰山廟會」,已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天津 河北 (1)河北邢台市的沙河市綦村鎮孔庄聖母宮:又叫碧霞元君聖母寺始建於隋開皇八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由於抗戰時期的焚燒,解放後破壞,聖母宮基本上被徹底毀沒。現已經重修。
(2)景忠山碧霞元君廟,位於中國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景忠山頂,始建於明嘉靖二年(1523),歷經多次修葺。現屬清代宮殿建築,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3)吳橋碧霞祠,位於河北省吳橋縣王台碧霞祠始建於明代,具體年月已不可考。至民國末年,殿宇荒蕪,神像湮滅。文革中廟宇被毀,唯基址尚存。2005年重建。
(4)廊坊碧霞宮,位於河北省大城縣西留各庄村,約明朝永樂年間建,2009年重建。 河南 (1)永城市的芒山寺又叫泰山奶奶廟,原名碧霞元君祠,始建於唐朝,位於永城芒碭山保安山南峰山頂。大殿中供奉三尊神像,中為碧霞元君,左為佩霞元君,右為紫霞元君,俗稱「三仙奶奶」。自從唐代開始每年農歷三月二十至三十逢泰山奶奶香火廟會(芒碭山古廟會)。
(2)河南鶴壁市浚縣的碧霞宮,即碧霞元君行宮,又名聖母廟,俗稱奶奶廟。位於河南浮丘山南端。宮始建於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歷時21年落成。經明、清年間多次重修擴建,是河南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江蘇 山西 山西長治市城區東南兩公里的南石槽村東側奶奶廟,供奉的碧霞元君,碧霞宮建在山腰,座東向西,二進院落,佔地1300平方米。碧霞宮始建年代不詳,依現存碑刻記載,唐貞觀十三年(639)曾重修並擴建, 宋、明、清各代都有不同程度的修繕。聖母殿已修復。 安徽 (1)安徽六安市壽縣帝母宮 相傳道教創始人老子及莊子都曾在這一帶活動過。「帝母宮」則興盛於漢唐,現存遺址建於明嘉靖十九年,明清以後,帝母宮在皖西北兩淮一帶一直是道教活動中心,帝母宮主
殿是「碧霞祠」。
(2)安徽滁州琅琊山碧霞宮 每年正月初九廟會非常熱鬧。 黑龍江 (1)黑龍江省牡丹江天仙宮始建於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北部邊陲著名的道教宮觀。牡丹江天仙宮的原址位於牡丹江市興隆鎮下乜河地區,「文革」中被毀,2009年重建於牡丹江
南岸大灣近郊旅遊度假區。天仙宮坐北面南,由碧霞元君殿、三官殿、玉皇殿、慈航殿、聚仙殿、花園等組成,佔地3萬多平方米。整個道觀的主殿堂碧霞元君殿。殿內供奉著9位娘娘,中央主祀的是碧霞元君,漢族民間俗稱「泰山奶奶」。

濱州關於泰山奶奶介紹
碧霞元君又稱「泰山玉女」,全稱「東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漢族民間俗稱為「泰山奶奶」,是道教所奉女仙尊神之一。
據《玉女卷》稱:漢明帝時,西牛國孫寧府奉符縣善士石守道妻金氏,中元七年甲子七月十八日子時生女,名玉葉。貌端而生性聰穎,三歲解人倫,七歲輒聞法,嘗禮西王母。十四歲忽感母教,欲入山,得曹仙長指,入天空山(泰山)黃花洞修焉。山頂故有池,名玉女池;旁為玉女石像。可見,漢晉時早有泰山神女的故事。漢代還在泰山頂上雕刻神女石像,在泰山極頂修建玉女池以奉祀。五代時殿堂傾塌,石像仆地,金童之像漫渙剝蝕,玉女也淪落於泰山嶽頂玉女池內。宋真宗東封泰山,還次御帳,在玉女池中洗手,一石人浮出水面,此乃玉女。宋真宗於是下令疏浚該池,用白玉重雕玉女神像,命有司建祠並更名為「昭真祠」,遣使致祭,號為「聖帝之女」,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明朝時,將昭真祠又更名為「靈應宮」,後又擴建,增大規模,為碧霞宮。賜號「碧霞元君」。道教吸收了上述信仰,認為碧霞元君乃應九炁而生,受玉帝之命,證位天仙,統攝岳府之神兵天將,並照察人間一切善惡之事。
碧霞元君的聖誕為農歷的四月十八,又一說是農歷的三月十五,是時,供奉碧霞元君的廟觀均要舉行隆重的慶典或廟會。
根據漢族民間傳說:泰山奶奶曾在古井琉璃一帶居住,為當地百姓祁子求福,消災去病,因此,早年間這里就建有泰山奶奶廟,香火旺盛,逐步形成了當地百姓供奉泰山奶奶的習俗,並形成一個較大規模的廟會,每逢泰山奶奶聖誕這天,四里八鄉的百姓都來此趕廟會,直到文革初年才逐漸消失。

B. 黑龍江的道觀

哈爾濱市阿城區海雲觀
海雲觀位於中國黑龍江省境內的松峰山上,是東北地區較早的道教聖地,建於中國金代(1115-1234年)時期,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據說,道教派別太一道的始祖蕭抱珍在金代時應皇帝的邀請來到東北傳教,並纖昌譽居住在松峰山,受到很高的禮遇,皇帝還下令為他建立道觀,同時御賜「太一萬壽觀」匾額。海雲觀廟宇古色古香,殿堂莊重而肅穆,前來朝拜的信徒絡繹不絕。每年的一些重大節日,道士們都要舉行隆重的儀式,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查看更多詳細內容>>
綏化市慈雲觀
慈雲觀位於黑龍江綏化綏北路7公里處,始建於1862年(清同治元年),初稱祖師廟,又稱慈雲宮和聖宗廟。現今的慈雲觀由史明潔監院於1998年開始負責復建,歷經10餘年艱辛,終於達成其復建並弘揚「慈雲文化」的誓願。昔日的慈雲觀,是白山黑水間道教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今天的慈雲觀秉承了全真道教「儒、釋、道」三教容融的義理,倡導「回歸自然,和諧社會,從我做起」的宗教發展理念,是具有鮮明中華傳統文化特徵並的道教宮觀,更是當代道德養生文化的建設基地。
查看更多詳細內容>>
齊齊哈爾市萬善宮
齊齊哈爾萬善寺原名患靈古院,在齊齊哈爾市中心城區西北毀段7公里明月島上,1926年始建,有玉皇閣、白陽閣、三星閣和三清閣,是呈菱形布局的仿古建築群,所有建築雕梁畫棟,金碧輝煌雄偉壯觀。十幾個尊雕像,形象生動,妙趣橫生。寺院坐落在草木叢中,景色宜人。
齊齊哈爾市關帝廟
齊齊哈爾市關帝廟坐落在齊齊哈爾市龍沙公園內,建於清乾隆四年,佔地面積1200平方米。有正殿,前後殿,東西配殿及山門,均為傳統的磚木結構,正殿高10米,三鋪頂,正脊飾有二龍戲珠,山牆正上方有精美石雕,裝飾華麗。店內關羽塑像居中高2米,左有周倉,右有關平,牆上右有描繪關公故事的重彩壁畫。1984年修整時,增建兩座樣式相同,高8.5米的鍾樓,長280米的青磚牆鑲嵌30多個各式漏窗,使整個建築迅鎮渾然一體,其為市級保護單位。
雞東縣延慧宮
延慧宮位於平陽鎮東南500米處,佔地約一萬平方米,坐落在平陽鎮東側的田地之中,整個建築為南北走向,宮門朝南,呈半弧形,共有三扇,中間一扇稍闊一些,平常此門開放供人進出。門上懸著一匾,上書「延慧宮」三個大字,蒼勁有力、古樸典雅。門兩邊掛著一幅木質對聯,將「延慧宮」三個字嵌於對聯之中。上聯是:延宇誦經求風調雨順,下聯是:慧宮香拜祝國泰民安。
依蘭財神廟
財神廟是依蘭縣八大古廟之一。1796年由山陝會館和直東會館集資而建,建廟初期曾請著名風水先生選址確定。財神廟居三江匯聚之要沖,龍龜玉背之上,納三江之財源,采天地之靈氣,是一座雄偉軒昂古樸俊逸的百年古剎,是中國北方最大,最古老,最具建築風格的古廟,是東北地區朝拜和祭祀,祈求財神護佑的活動場所。
綏棱縣玉清宮
閣山玉清宮道觀位於閣山正南面山坡,地勢開闊,佔地面積2萬平方米,自然形成四級緩台,是建設宗教廟宇的最佳位置。目前已建成慈雲殿一座,面積88平方米;護法殿一座,面積44平方米,這兩座殿位於一級緩台。另有一座三清殿面積20平方米,作為玉清宮道觀主建築,規模較小,不能滿足信徒、遊客參拜、游覽得需要。整座道觀內共有道士2名,固定信徒上百人,年接待遊客上千人。
海林市老道廟
河神廟廟位於今海林市二道河與牡丹江交匯處,也稱神河廟。當地百姓俗稱「老道廟」。相傳,清道光年間,一位欽差由寧安乘船去依蘭,順牡丹江而下,行到二道河口處,江面寬闊,水深流急。突然狂風大作,惡浪拍船,風中挾著雷電,船不能行。欽差驚恐萬壯,忙下令拋錨,並許願說:如果讓我安全通過,順利往返,我願為神河修廟宇,月月燒紙,日日敬香。果然話音剛落,霎時風平浪靜,雨霽天晴。欽差由依蘭返回後不負諾言,出資修了這座神河廟。欽差為敬仰此河之神力,故題曰神河廟。神河廟原為寺廟,住有一位和尚。後來來了一位叫宋羽春的道士,神河廟從此才為名副其實的老道廟。
海倫市三聖宮
海倫市三聖宮,位於綏化海倫市共和鎮境內,共有十樓、一亭、八十一座殿。1924年,趙園波與當地善主富安保、尤成德、王鳳元等人共同發起,開始籌建集儒釋道為一體的「三聖宮」,用了長達20年的時間,才完成了「三聖宮」的全部建築。1995年,共合鎮黨委、鎮政府著眼於發展經濟,真誠引來外地信士,開始復建三聖宮。三聖宮一層大殿三清宮於1997年竣工,並舉行了開光大典,在此後幾年間,三聖宮原有的一些古建築不斷復建成功,三聖宮走過了歷史塵埃,重現了昔日亮麗風采。以三聖宮廟宇為核心的三聖宮旅遊公園吸引各方遊客駐足關瞻,流連忘返。
牡丹江天仙宮
牡丹江道教天仙宮(俗稱娘娘廟),始建於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原址江南下乜河村,「文革」時期被毀。1993年經省、市宗教局批准重建。天仙宮現址位於興隆鎮東山。現在的天仙宮為黑龍江省和牡丹江市道教協會所在地。由道教弟子親自籌資組建,得到各界大德善士的支持,在1993年5月13日奠基,歷經六個月完善正殿、山門等,並於同年11月12日神像落位開光,開始接待國內外遊客。

C. 哈爾濱市依蘭縣有什麼旅遊景點

依蘭縣旅遊資源豐富,自然景觀秀麗。丹清河風景區是省級風景名勝區,景區內的巴蘭河漂流被譽為"北方第一漂";人文景觀歷史底蘊深厚,"五國城"、"土城子""靖邊營"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D. 牡丹江附近有無有一定修函的寺院或道觀


在北山芹滾附近有一座園通講寺,規模很大
在海林的嘩首廳威虎山影視亂隱城裡,有一座道觀,不過很小

E. 牡丹江 娘娘廟 坐幾路公交車

以火車站出發為例:

公交線路:36路,粗畝全程約6.6公里
1、從火車站步行約絕遲200米,到達文化大岩宏森廈站
2、乘坐36路,經過5站, 到達娘娘廟站網路地圖

F. 帽兒山鎮的旅遊資源

帽兒山鎮擁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帽兒山鎮風光秀麗、景色怡人,境內的帽兒山雄奇秀麗或物,高聳入雲,清澈見底的阿什河在山林之中穿行,崇山峻嶺中森林茂密,植被豐富,森林生態享譽國際。特別是冬季這里銀裝素裹,萬里雪飄,境內的帽兒山滑雪培訓中心是遊客享受冰雪之趣的勝地。
帽兒山風景區位於尚志市西南距哈爾濱82公里處。帽兒山主峰海拔805米,因其貌似冠狀而得名,是黑龍江省奇峰之一。帽兒山山形地貌原始古樸,由侏羅紀中酸性火山岩構成,峰頂約200平方米平台有一「U」形清泉,是黑龍江省海拔最高的天然礦泉。風景區由開元寺、元寶山陵園、滑雪培訓基地、青少年素質教育基地、帽兒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和呂家圍子農家風情園等景點組成。
距離美麗的冰城哈爾濱市84公里的地方,坐落著一座險槐銀峻秀麗的山峰,它的形狀就像一頂尖尖的氈帽,傳說是神仙的帽子掉落在此而變成山峰,故此得名「帽兒山」。
帽兒山坐落在尚志市帽兒山鎮,位於帽兒山火車站北,阿什河上游,屬張廣才嶺西坡,地理坐標:N45°20'~~45°25',E127°30'~127°34',最高海拔805米,由侏羅紀中酸性火冊岩構成,是哈爾濱市附近的最高峰。帽兒山鎮還有一處古跡,叫太和宮。系清同治七年(1868年)建的道教十方叢林道院,有關帝廟、玉皇殿、娘娘廟、神殿和鍾鼓樓。
從帽兒山鎮北行,繞過天然屏風似的關砬子山,跨過阿仁河橋,穿過林蔭道,就到了帽兒山腳下的老道溝。從此沿著蜿蜒崎嶇的小道登山,兩旁林木蔥郁,山花爛漫。越過陡峭的石壁,便到了山頂平台。放眼望運河,山清水秀,令人心曠神怡。山東南側還有一石洞,名老道洞,傳說有一道士曾在此修身養性。洞頂有一石縫,常年流水,水質清澈。山頂常有雲霧繚繞,更增加了它的魅力。北宋畫家郭熙、郭思合著《林泉高致》雲:山得水而活,得木而華,得煙雲而秀媚。帽兒山兼有山、水、林、煙雲之美,其風景特色稱得上一個「秀」字。
特別提示:帽兒山頂部非常陡峭,攀登是要格外小心,量力而為,不要勉強。
交通安排:從哈爾濱可以坐早上8點開往牡丹江的旅遊客車,票價12元,此車非常舒服,車上提供免鉛團宴費的礦泉水和旅遊雜志。
行程推薦:9點半可到帽兒山鎮,鎮上有農貿市場,可買些水果,食品,從帽兒山鎮坐車去貓兒山下的呂家圍子,崗田每輛可講價到5元。呂家圍子約20多戶人家,住農民家裡每位每晚5元,可自己買菜去煮,每位3元,早飯後包車到帽兒山呂家圍子,然後開始登山,3小時到達頂峰,看看風景、休息片刻或野餐。中午翻過山樑後到達老道溝,在小溪邊的草地上躺一會,放鬆自己。從帽兒山回哈爾濱可坐下午3點半的火車,票價7元。

G. 哈爾濱依蘭縣誰了解呢

我 依蘭 下面的 一個鎮子 達連河鎮的人 我從3年級就到依蘭上學,當時的 依蘭還是 不太富有 但現在不一樣 是一個 有能力的 縣城 雖然依蘭不是 全國所有縣城裡最好的 但是那的人很好 很親切 就是 也有點自來熟吧 具有東北掘螞人特有的熱情 很好溝通 也很開放 現在越來越 發展得好 大街上有很多人 每天逛街的很多很多 很多很多 而且 還有一個 傳言 就是依蘭銀散禪的水養人 出美人 事實上也是這樣吧 依蘭四面環水 依蘭人很會享受很有情調 而且很愛面子 就算 賣水果的也會穿得漂漂亮亮的 呵呵 而且 真是 做什麼有什麼的樣子 呵呵 好了就說這么多吧 你都不給分 還是鋒塵 回答你了 呵呵 大方吧 哈哈

H. 碧霞元君的行宮分布

(一)主要碧霞祠
1、碧霞元君祠祖庭(山東省泰安市)
上廟---碧霞元君祠。興於康熙、盛於嘉慶,前後歷經300餘年,是道教著名女神碧霞元君的祖庭,位於泰山極頂之南,天街東首,北依大觀峰(即唐摩崖),東靠駐蹕亭,西連振衣崗,南臨寶藏凱凳嶺。系元君上廟,為泰山最大的高山古建築群,宋大中祥符年間創建,金碧輝煌,儼然天上宮闕。祠為二進院落,以照壁、金藏庫、南神門、大山門、香亭、大殿為中軸線,兩側為東西神門、鍾鼓樓、東西御碑亭、東西配殿。結構嚴謹,布局緊湊,南北長76.4米,東西寬39米,總面積2979.6平方米。碧霞祠現存建築保留了明代的規模及明代的銅鑄構件,建築風格多為清代中晚期的風格。
泰山護魯山口碧霞元君祠,位於泰山極頂南側,初建於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原名昭真祠,金代稱昭真觀,明弘治年間(1488--1505年)改名碧霞靈應宮,又稱碧霞靈佑宮,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重修後改稱碧霞祠,沿用至今。碧霞祠大殿為五楹,九脊歇山式頂,瓦壟三百六十條,以象周天之數。蓋瓦、鴟吻、戧獸、大脊等均為銅鑄。檐下高懸雍正帝「贊化東皇」、乾隆帝「福綏海宇」巨匾。整個大殿雕梁畫棟,睛天朗日之下,金光璀璨,蔚為壯觀。殿內正中神龕內的碧霞元君貼金銅坐像,鳳冠霞帔,慈顏安詳端莊。大殿左右為東、西配殿。東配殿祀眼光娘娘。傳說眼光娘娘能治療各種疾病,保佑人們眼明心亮、身體健康。西配殿祀送子娘娘。送子娘娘掌管人類生兒育女之事。香客往往在殿中用紅布包一個石膏娃娃帶回家去,放在床上,以求娘娘賜子,稱為「拴娃娃」。東、西殿之間是香亭,祀碧霞元君。封建時代,大殿輕易不開,只有帝王大臣才有資格進大殿朝拜元君,普通百姓只能在香亭中求禱泰山娘娘。

1983年,泰山碧霞祠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二十一處重點道教宮觀之一。1985年,這座千年古觀重新交由道教組織管理,作為宗教活動場所開放。
中廟---紅門宮。此處位於天門,天街坊之北,正殿斗拱彩繪、供元君神像。為碧霞元君的中廟,紅門宮創建年代無考。但是根據民國十八年《重修泰安縣志》所記載:「紅門宮,在一天門北,元君中廟也。明天啟六年重修, 登岱總會之區…………右合雲亭,」
下廟---碧霞靈應宮。元君下廟,此處位於蒿里山下。根據《岱覽》記載,此廟建築頗宏偉:「舊有天仙祠元君下廟也。明萬曆三十九年奉敕拓建,賜額`靈應宮',前後殿廡崇麗,迴廊周密,中為崇台,下門四達。
上設銅樓亦萬曆時造,號金閱,杯宇欄棚,象設皆范銅鍍金為之。自頂移遙參亭。」
2、台灣省草衙龍鳳宮
在台灣,碧霞元君的神廟被稱為「泰山行宮」即高雄市前鎮區的「草衙龍鳳宮」,廟中所供奉的碧霞元君金身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3、安徽省六安市壽縣帝母宮

相傳道教創始人老子及道教南華真人莊子都曾在這一帶活動過。「帝母宮」則興盛於漢唐,
現存遺址建於明嘉靖十九年,明清以來,在皖西北兩淮一帶一直是道教活動中心。三月十五,鄰近縣市的善男信女都會雲集於此,帝母宮內更是人流滾滾,香霧騰騰。虔誠的香客來此敬香、祈禱,使這一古老的宮觀更加煥發了昔日的靈光。元君前身為玉女,是東岳大帝的女兒,雕像出現於漢宮,為金童玉女雕像純皮之一。到五代時,大殿傾塌,金童化為清風而去,玉女則隱入池中。宋真宗到泰山封禪時至池邊洗手,池中突然冒出一尊石人,真宗叫人撈起,在泰山建寺供奉,冊封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專管人間生男育女之事,並能保護孩童健康成長。八公山自有帝母宮後,每年的農歷三月十五來廟里求子求嗣者特別多。但凡想生男育女的少男少女和盼人丁興旺的婦嫗耆老,紛紛前來燒香求福,且時常應驗。一傳十、十傳百,帝母宮香火日漸興旺。這座帝母宮被譽為「淮上第一廟觀」

4、山東省慶雲泰山碧霞元君行宮
慶雲泰山行宮,佔地面積達1500平方米。築有行宮門樓,底層為大拱孔門,頂層為殿宇式建築,四角飛檐,柱廊環繞。佛殿為倒座式,內有13根明柱。
泰山行宮位於今慶雲縣治北10公里。現鹽山慶雲鎮西關西頭,原鬲津河北岸。建於明洪武六年(1373),佔地面積約4000多平方米。相傳姜太公保大周統一天下,各大小官員及眷屬均封神位,泰山頂封讓於碧霞元君,碧霞娘娘遂隆旨,為西地長安到泰山每500里建一行宮,為其歇間,故名曰泰山行宮。為舊志慶雲八景之一,曰「西山暮笛」群眾有「慶雲閣、海豐塔、東光縣的鐵菩薩」之說,
泰山行宮主體——正殿,進深五間,面闊三間,單檐四柱。建築在1.2米高的做孫差台基之上,四周沿築矮花牆。青磚筒瓦,花卉滴水,龍紋瓦當。大脊兩側各有一隻吞脊大獸,蟠屈上彎,北負寶劍。殿內6根朱柱布局合理。東西山牆的南北兩側各有一組鏤空磚雕,均為神話人物,一組是「王母東巡」,一組是「天女散花」,造型玲瓏獨特。山牆屬硬山小式造風格。殿內正位供奉泰山奶奶、東側眼光奶奶、西側送子奶奶,殿後面觀世音菩薩。
5、北京市豐台區草橋北部碧霞元君廟
在豐台區草橋北部有一個小村莊,名叫中頂村。村中有一座中頂碧霞元君廟。據史料記載,該廟建於明代天啟年間(1621-1627年),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碧霞元君在漢族民間赫赫有名,傳說她是東岳泰山大帝的女兒,又稱天仙玉女,俗稱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等。道教認為,碧霞元君「庇佑眾生,靈應九州 」。她與從古天竺國遠道而來的觀世音菩薩,都是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女神。
明代北京建了5座碧霞元君廟,分別是東頂、 西頂 、南頂、北頂和中頂。東頂碧霞元君廟在東直門外東頂村,毀於「文化大革命」。西頂碧霞元君廟在海淀區的麥庄橋北,緊挨著世紀金源時代購物中心,是五頂廟中保存較完整的一個,有四層大殿。南頂碧霞元君廟位於豐台區大紅門外的南頂村,原有殿宇3座。廟已無存,其舊址為今北京橡膠五廠廠址。北頂碧霞元君廟位於北京中軸線北延長線北端的奧運主場館區內,與鳥巢、水立方毗鄰。2003年,修繕好的廟宇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現是北京民俗博物館分館。
中頂碧霞元君廟的前身是唐朝時修建的萬福寺。這一點在以往北京歷史資料書籍中極少談到。只有《順天府志》記載道:「碧霞元君廟,唐剎舊址,在右安門外草橋北。草橋,唐時有萬福寺,寺廢而橋存,明天啟年間即建中頂碧霞元君廟,士人稱為中頂。」中頂碧霞元君廟在明朝天啟年間(公元1621-1627年)建成後香客如雲,香火旺盛,曾經輝煌多年。後年久失修,又經戰亂,搖搖欲墜。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乾隆皇帝下旨撥款重修,贈送了一對石獅子,並為廟名及兩殿門額題字。至清末又頹廢不堪,無人繼修而成一瓦礫場。民國時也曾重修,但規模有限。新中國成立後曾作為小學校教室。「文革」中遭受厄運,神像、石碑、石獅均被拉倒、打砸,損毀嚴重。改革開放以後,有關部門撥款修葺了中頂碧霞元君廟。1984年5月被公布為豐台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8月北京市文物局投資20萬元對正殿、山門進行了修繕。
2011年初,豐台區政府又對中頂碧霞元君廟進行了修葺,修繕後的中頂廟保存有正殿、東西配殿、山門、院牆,其建築格局完整、恢復了歷史原貌,充分展示了其蘊含的歷史文化內涵。
(二)中國大陸碧霞祠分布情況(添加中……) 山東 碧霞元君祠,興於康熙、盛於嘉慶,前後歷經300餘年,是道教著名女神碧霞元君的祖庭,是碧霞元君的上廟,位於泰山極頂之南。中廟---紅門宮。下廟---碧霞靈應宮。
(1)山東省肥城市湖屯鎮呂仙村的小泰山頂。舊縣志稱石廟。始建於明萬曆十八年。碧霞宮供奉碧霞元君,每逢農歷正月初六和六月六日,舉辦廟會。1992年12月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山東棗庄市薛城區鄒塢鎮的泰山奶奶廟,在大清光緒「流芳不朽」碑中寫道:「歷覽陳郝之神廟,自唐、宋、元、明、清及今屢經重修……惟泰山一廟,廟殿雖呈剝落而族祭宛如歸市」,可見建廟之早,聞名久遠也。
(3)山東省淄博市碧霞元君行宮,位於淄博市博山城區西南的鳳凰山巔,佔地1560平方米。是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山東省德州市碧霞元君故居,德州市樂陵市花園鎮的王母殿村,初建於宋真宗時期,現在重新修復。有一種說法是碧霞元君,真名畢霞,是戰國時期魏國公主。
(5)山東省濟南市千佛山碧霞元君祠,千佛山是泰山余脈,祠中對碧霞元君尊稱為天仙聖母碧霞元君。濟南市長清區馬山碧霞元君殿,五峰山,碧霞宮。
(6)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寨里鎮山頭村黌山碧霞祠,玉皇閣,碧霞祠據說是泰山奶奶的行宮。
(7)山東省棗庄市台兒庄古城泰山行宮。始建於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後毀於1928年台兒庄大戰戰火。2011年台兒庄古城重建時對其進行考古發掘,並按清代建築風格原址復建,佔地約2000平方米。 北京 明代北京建了5座碧霞元君廟,分別是東頂、 西頂 、南頂、北頂和中頂 。五頂廟中目前保存較完整的一個是西頂的碧霞元君廟。
(1)北京平谷區丫髻山西頂的碧霞元君祠,唐貞觀六年(632)建。元代改為碧霞元君祠。明嘉靖年間在此建鐵瓦殿。清康熙年間重修,建成丫髻山行宮。1947年毀於戰火,1986年重修。
(2)豐台區大灰廠娘娘廟,全稱為:「天仙聖母碧霞元君行宮,俗稱娘娘廟,2003年被確定為第七批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3)北京市區海淀區四季青鄉藍靛廠的西頂碧霞元君廟。西頂廟始建於明朝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是由明神宗的生母孝定皇後和明神宗捐錢修建的,明神宗賜名為「護國洪慈宮」。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改稱西頂碧霞元君廟,俗稱西頂。為環列於京城四周的五頂之一,是京西著名古剎。「西頂」主要供奉道教的女神——碧霞元君。目前該廟正在修繕中將於2014年5月份開放
(4)門頭溝區的金頂妙高峰(妙峰山)碧霞元君廟。「妙峰山廟會」,已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河北 (1)河北邢台市的沙河市綦村鎮孔庄聖母宮:又叫碧霞元君聖母寺始建於隋開皇八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由於抗戰時期的焚燒,解放後破壞,聖母宮基本上被徹底毀沒。現已經重修。
(2)景忠山碧霞元君廟,位於中國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景忠山頂,始建於明嘉靖二年(1523),歷經多次修葺。現屬清代宮殿建築,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3)吳橋碧霞祠,位於河北省吳橋縣王台碧霞祠始建於明代,具體年月已不可考。至民國末年,殿宇荒蕪,神像湮滅。文革中廟宇被毀,唯基址尚存。2005年重建。
(4)廊坊碧霞宮,位於河北省大城縣西留各庄村,約明朝永樂年間建,2009年重建。
(5)濡陽南關碧霞宮,位於河北省保定市的安新縣(古安州和新安兩縣合並而來)。 河南 (1)永城市的芒山寺又叫泰山奶奶廟,原名碧霞元君祠,始建於唐朝,位於永城芒碭山保安山南峰山頂。大殿中供奉三尊神像,中為碧霞元君,左為佩霞元君,右為紫霞元君,俗稱「三仙奶奶」。自從唐代開始每年農歷三月二十至三十逢泰山奶奶香火廟會(芒碭山古廟會)。
(2)河南鶴壁市浚縣的碧霞宮,即碧霞元君行宮,又名聖母廟,俗稱奶奶廟。位於河南浮丘山南端。宮始建於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歷時21年落成。經明、清年間多次重修擴建,是河南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山西 山西長治市城區東南兩公里的南石槽村東側奶奶廟,供奉的碧霞元君,碧霞宮建在山腰,座東向西,二進院落,佔地1300平方米。碧霞宮始建年代不詳,依現存碑刻記載,唐貞觀十三年(639)曾重修並擴建,宋、明、清各代都有不同程度的修繕。目前,聖母殿已修復。 安徽 (1)安徽六安市壽縣帝母宮 相傳道教創始人老子及莊子都曾在這一帶活動過。「帝母宮」則興盛於漢唐,現存遺址建於明嘉靖十九年,明清以後,帝母宮在皖西北兩淮一帶一直是道教活動中心,帝母宮主殿是「碧霞祠」。
(2)安徽滁州琅琊山碧霞宮 每年正月初九廟會非常熱鬧。 黑龍江 (1)黑龍江省牡丹江天仙宮始建於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北部邊陲著名的道教宮觀。牡丹江天仙宮的原址位於牡丹江市興隆鎮下乜河地區,「文革」中被毀,2009年重建於牡丹江南岸大灣近郊旅遊度假區。天仙宮坐北面南,由碧霞元君殿、三官殿、玉皇殿、慈航殿、聚仙殿、花園等組成,佔地3萬多平方米。整個道觀的主殿堂碧霞元君殿。殿內供奉著9位娘娘,中央主祀的是碧霞元君,民間俗稱「泰山奶奶」。

I. 最新疫情管控地區有哪些

截至2022年11月8日 14時
全國疫情:
低風險區(414)個
北京市(26)個
朝陽區(14)個
雙井街道 朝陽區雙井街道除高中風險區以外區域
小關街道 朝陽區小關街道除高風險區以外區域
酒仙橋街道 朝陽區酒仙橋街道除高中風險區以外區域
安貞街道 朝陽區安貞街道除高中風險區以外區域
望京街道 朝陽區望京街道除高中風險區以外區域
亞運村街道 朝陽區亞運村街道除高中風險區以外區域
六里屯街道 朝陽區六里屯街道除高風險區以外區域
十八里店(地區)鄉 朝陽區十八里店鄉除高中風險區以外區域
東壩(地區)鄉 朝陽區東壩鄉除高中風險區以外區域
金盞(地區)鄉 朝陽區金盞鄉除高中風險區以外區域
太陽宮(地區)鄉 朝陽區太陽宮鄉除高中風險區以外區域
來廣營(地區)鄉 朝陽區來廣營鄉除高中風險區以外區域
黑庄戶(地區)鄉 朝陽區黑庄戶鄉除高中風險區以外區域
東湖街道 朝陽區東湖街道除高中風險區以外區域
豐台區(1)個
太平橋街道 豐台區太平橋街道除高風險區以外區域
石景山區(4)個
八寶山街道 石景山區八寶山街道除高中風險區以外區域
蘋果園街道 石景山區蘋果園街道除高中風險區以外區域
八角街道 石景山區八角街道除中風險區以外區域
魯谷街道 石景山區魯谷街道除高中風險區以外區域
大興區(5)個
黃村(地區)鎮 大興區遲老黃村鎮除中風險區以外區域
舊宮(地區)鎮 大興區舊宮鎮除高中風險區以外區域
西紅門(地區)鎮 大興區西紅門鎮除中風險區以外區域
觀音寺街道 大興區觀音寺街道除高中風險區以外區域
高米店街道 大興區高米店街道除高中風險區以外區域
平谷區(2)個
峪口(地區)鎮 平谷區峪口鎮除中風險區以外區域
興谷街道 平谷區興谷街道除高中風險區以外區域
天津市(30)個
天津市(30)個
西青區 中北鎮東興里(西區)小區(除18號樓)
津南區 北閘口鎮天北里除中風險區以外其他區域
津南區 八里台鎮永安里南區除中風險區以外其他區域
津南區 八里台鎮八里坊北區除中風險區以外其他區域
津南區 八里台鎮錦榭園除中風險區以外其他區域
津南區 八里台鎮碧桂園映月庭院除中風險區以外其他區域
北辰區 青光鎮搭旦差鐵鍋店村除高中風險區以外的區域
寶坻區 鈺華街道順馳小區除32號樓以外其餘樓棟
寶坻區 海濱街道藍水灣花園東區除29號樓以外其餘樓棟
寶坻區 寶平街道岳園小區除15號樓其餘樓棟
寶坻區 寶平街道華苑東區除27號樓以外其餘樓棟
寶坻區 海濱街道東街
濱海新區 新港街道除中風險區外其他區域
濱海新區 新北街道堰賓園除1號樓外其他區域
濱海新區 新北街道桃源居除26號樓外其他區域
濱海新區 新北街道盛星東海岸除11號樓外其他區域
濱海新區 新河街道南益名仕華庭海棠苑除6號樓外其他區域(含底商)
濱海新區 新北街道融科心貽灣1-7、9-12、14-16號樓
濱海新區 新北街道諾德名苑除14號樓外其他區域
濱海新區 泰達街道泰豐家園一期1-3、7-46、67-108門(含底商),楸園別墅除12-23號外其他區域
濱海新區 大港街道地球村北區
濱海新區 杭州道街道除中風險區外其他區域
濱海新區 新北街道貽成豪庭除中風險區外其他區域
薊州區 尤古庄鎮勤奮庄村
薊州區 尤古庄鎮五營村
薊州區 州河灣鎮東園一期除中風險區外的區域
薊州區 州河灣鎮南園五期除中風險區外的區域
薊州區 侯家營鎮娘娘廟村除中風險區外的區域
薊州區 尤古庄鎮富有庄村除中風險區外的區域
薊州區 洇溜鎮三岔口村除中風險區外的區域
河北省(46)個
石家莊市(7)個
長安區 石家莊市長安區除高、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橋西區 石家莊市橋西區除高、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新華區 石家莊市新華區除高、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裕華區 石家莊市裕華區除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鹿泉區 石家莊市鹿泉區除高、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欒城區 石家莊市欒城區除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循環化工園區 石家莊市循環化工園區除高、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唐山市(4)個
豐潤區 唐山市豐潤區除高、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玉田縣 唐山市玉田縣除高、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遵化市 唐山市遵化市除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漢沽管理區 唐山市漢沽管理區除高、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秦皇島市知皮(1)個
海港區 秦皇島市海港區除高、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邯鄲市(2)個
邯山區 邯鄲市邯山區除高、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叢台區 邯鄲市叢台區除高、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邢台市(9)個
襄都區 邢台市襄都區除高、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信都區 邢台市信都區除高、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臨城縣 邢台市臨城縣除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內丘縣 邢台市內丘縣除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柏鄉縣 邢台市柏鄉縣除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任澤區 邢台市任澤區除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寧晉縣 邢台市寧晉縣除高、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平鄉縣 邢台市平鄉縣除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開發區 邢台市開發區除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保定市(3)個
安國市 保定市安國市除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高碑店市 保定市高碑店市除高、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白溝新城 保定市白溝新城除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張家口市(4)個
宣化區 張家口市宣化區除高、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萬全區 張家口市萬全區除高、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康保縣 張家口市康保縣除高、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沽源縣 張家口市沽源縣除高、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承德市(3)個
雙橋區 承德市雙橋區除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興隆縣 承德市興隆縣除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寬城滿族自治縣 承德市寬城縣除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滄州市(4)個
新華區 滄州市新華區除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運河區 滄州市運河區除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南皮縣 滄州市南皮縣除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高新區 滄州市高新區除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廊坊市(6)個
安次區 廊坊市安次區除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廣陽區 廊坊市廣陽區除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永清縣 廊坊市永清縣除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大城縣 廊坊市大城縣除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文安縣 廊坊市文安縣除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霸州市 廊坊市霸州市除高、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衡水市(1)個
冀州區 衡水市冀州區除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辛集市(1)個
辛集市 辛集市除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安新縣(1)個
安新縣 安新縣除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山西省(21)個
大同市(6)個
平城區 大同市平城區除高、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雲岡區 大同市雲岡區除高、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雲州區 大同市雲州區除高、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靈丘縣 大同市靈丘縣除高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渾源縣 大同市渾源縣除高、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左雲縣 大同市左雲縣除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陽泉市(1)個
平定縣 平定縣除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長治市(1)個
上黨區 上黨區除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晉城市(1)個
城區 主城區(城區、澤州縣城鎮所在區域,含丹河新城)除高、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朔州市(2)個
朔城區 朔城區除高、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懷仁市 懷仁市除高、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晉中市(3)個
壽陽縣 壽陽縣除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平遙縣 平遙縣除高、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靈石縣 靈石縣除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忻州市(5)個
忻府區 忻府區除高、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定襄縣 定襄縣除高、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繁峙縣 繁峙縣除高、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保德縣 保德縣除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原平市 原平市除高、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呂梁市(2)個
離石區 離石區除高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交城縣 交城縣除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內蒙古自治區(19)個
呼和浩特市(5)個
新城區 呼和浩特市新城區除高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區域
回民區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除高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區域
玉泉區 呼和浩特市玉泉區除高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區域
賽罕區 呼和浩特市賽罕區除高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區域
土默特左旗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除高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區域
包頭市(5)個
東河區 包頭市東河區除高中風險外的其他區域
昆都侖區 包頭市昆都侖區除高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區域
石拐區 包頭市石拐區除高中風險外的其他區域
九原區 包頭市九原區除高中風險外的其他區域
土默特右旗 包頭市土右旗除高風險地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鄂爾多斯市(4)個
達拉特旗 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除中風險外的其他區域
准格爾旗 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除高風險外的其他區域
鄂托克前旗 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除中風險外的其他區域
杭錦旗 鄂爾多斯市杭錦旗除中風險外的其他區域
巴彥淖爾市(2)個
五原縣 巴彥淖爾市五原縣除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區域
烏拉特前旗 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除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區域
烏蘭察布市(2)個
集寧區 烏蘭察布市集寧區除高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區域
察哈爾右翼前旗 烏蘭察布市察右前旗除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區域
阿拉善盟(1)個
策克口岸經濟開發區 阿拉善盟策克口岸經濟開發區除高風險區外的其他區域
遼寧省(14)個
丹東市(5)個
元寶區 元寶區(除中、高風險區外)
振興區 振興區(除中、高風險區外)
振安區 振安區(除中、高風險區外)
寬甸滿族自治縣 寬甸縣(除中、高風險區外)
東港市 東港市(除中、高風險區外)
錦州市(5)個
古塔區 古塔區(除中風險區以外其他區域)
凌河區 凌河區(除中風險區以外其他區域)
太和區 太和區(除中風險區以外其他區域)
開發區 開發區(除中風險區以外其他區域)
高新區 高新區(除中風險區以外其他區域)
營口市(2)個
鮁魚圈區 鮁魚圈區除中風險區以外區域
蓋州市 蓋州市除高、中風險區以外區域
朝陽市(2)個
雙塔區 燕北街道(除中風險區外)
雙塔區 紅旗街道(除中高風險區外)
吉林省(4)個
長春市(4)個
寬城區 高風險區域以外的其他地區
朝陽區 高風險區域以外的其他地區
農安縣 高、中風險區域以外的其他地區
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 中風險區域以外的其他地區
黑龍江省(13)個
哈爾濱市(5)個
道里區 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南崗區 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香坊區 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阿城區 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雙城區 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齊齊哈爾市(1)個
拜泉縣 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它地區
大慶市(1)個
讓胡路區 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牡丹江市(1)個
陽明區 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黑河市(1)個
愛輝區 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綏化市(4)個
北林區 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望奎縣 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綏棱縣 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肇東市 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上海市(6)個
上海市(6)個
靜安區 靜安寺街道除中風險以外的其他地區
靜安區 芷江西路街道除中風險以外的其他地區
靜安區 江寧路街道除中風險以外的其他地區
靜安區 彭浦新村街道除中風險以外的其他地區
普陀區 長風新村街道除中風險以外的其他地區
浦東新區 大團鎮除中風險以外的其他地區
江蘇省(6)個
南京市(5)個
鼓樓區 幕府山街道除中風險區以外其他區域
棲霞區 邁皋橋街道除中風險以外的其他區域
棲霞區 堯化街道除中風險以外的其他區域
棲霞區 燕子磯街道
棲霞區 經開區除中風險以外的其他區域
連雲港市(1)個
贛榆區 班庄鎮其它區域
福建省(6)個
福州市(6)個
鼓樓區 鼓樓區轄區內除中高風險區外的其他區域
台江區 台江區轄區內除中高風險區外的其他區域
倉山區 倉山區轄區內除中高風險區外的其他區域
晉安區 晉安區轄內除中高風險區外的其他區域
閩侯縣 閩侯縣轄區內除中高風險區外的其他區域
高新區 高新區轄區內除中高風險區外的其他區域
江西省(2)個
萍鄉市(2)個
湘東區 萍鄉市湘東區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經開區 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山東省(21)個
青島市(4)個
市南區 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市北區 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黃島區 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嶗山區 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淄博市(2)個
博山區 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臨淄區 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濟寧市(5)個
微山縣 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金鄉縣 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泗水縣 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高新區 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太白湖新區 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泰安市(2)個
泰山區 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高新區 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日照市(3)個
東港區 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高新區 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山海天旅遊度假區 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臨沂市(4)個
蘭山區 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河東區 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費縣 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蒙陰縣 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德州市(1)個
禹城市 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河南省(7)個
鄭州市(6)個
中原區 中原區除高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二七區 二七區除高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管城回族區 管城回族區除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金水區 金水區除高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新密市 新密市除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高新區 高新區除高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平頂山市(1)個
汝州市 汝州市除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湖北省(1)個
武漢市(1)個
漢陽區 漢陽區除中風險區以外的地區
湖南省(19)個
長沙市(1)個
瀏陽市 除高、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株洲市(6)個
荷塘區 除高、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蘆淞區 除高、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石峰區 除高、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天元區 除高、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淥口區 除高、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醴陵市 除高、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衡陽市(1)個
珠暉區 除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邵陽市(7)個
雙清區 除高、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大祥區 除高、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新邵縣 除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邵陽縣 除高、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隆回縣 除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洞口縣 除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綏寧縣 除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永州市(2)個
零陵區 除高、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冷水灘區 除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懷化市(2)個
鶴城區 除高、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中方縣 除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地區
廣東省(63)個
廣州市(26)個
海珠區 赤崗街道全域(除高、中風險區外)
白雲區 人和鎮(除高、中風險區域外)
白雲區 白雲湖街(除高、中風險區域外)
白雲區 嘉禾街西嶺居委全域(除高、中風險區外)
白雲區 新市街黃沙崗全域(除高、中風險區域外)
白雲區 黃石街全域(除高、中風險區域外)
白雲區 石井街全域(除高、中風險區域外)
白雲區 棠景街棠溪村百順社區、祥崗社區,除高、中風險區域外
白雲區 三元里街三元里村全域(除高、中風險區外)
白雲區 松洲街全域(除高、中風險區外)
白雲區 金沙街橫沙村全域(除高、中風險區域外)
白雲區 棠景街機場西社區(除高、中風險區域外)
白雲區 石門街紅星村全域(除高、中風險區外)
白雲區 均禾街全域(除高、中風險區外)
白雲區 嘉禾街全域(除高、中風險區外)
白雲區 新市街大埔村全域(除高、中風險區外)
白雲區 同德街(除高、中風險區外)
白雲區 新市街小坪村全域(除高、中風險區外)
番禺區 大石街(除中風險區外)
番禺區 洛浦街(除中風險區外)
番禺區 鍾村街(除中風險區外)
番禺區 大龍街舊水坑村(除中風險區外)
番禺區 沙頭街(除中風險區外)
花都區 新雅街(中、高風險區除外)
花都區 花城街(中、高風險區除外)
花都區 花山鎮(中、高風險區除外)
深圳市(11)個
福田區 福田街道(除高、中風險區外)
福田區 南園街道(除高、中風險區外)
福田區 沙頭街道(除中風險區外)
南山區 粵海街道(除中、高風險區)
南山區 南山街道(除中、高風險區外)
寶安區 新安街道(除中風險區以外)
寶安區 西鄉街道(除中風險區以外)
龍華區 龍華街道(除中風險區以外)
龍華區 民治街道(除中風險區以外)
光明區 玉塘街道(除高、中風險區外)
光明區 馬田街道(除中風險區外)
汕頭市(3)個
潮陽區 和平鎮其他區域
潮陽區 銅盂鎮
潮南區 潮南區其他區域
江門市(1)個
蓬江區 環市街道、白沙街道除中風險區之外的其他區域
湛江市(4)個
雷州市 北和鎮全域(除高、中風險區外)
雷州市 新城街道全域(除高、中風險區外)
吳川市 淺水鎮全域(除高、中風險區外)
吳川市 長岐鎮全域(除高、中風險區外)
茂名市(12)個
茂南區 茂南區除高、中風險區以外區域
電白區 水東街道、電海街道除上述高、中風險區之外的所有區域
電白區 小良鎮、沙院鎮除上述高、中風險區之外的所有區域
高州市 根子鎮全域
高州市 金山街道全域
高州市 石鼓鎮全域
高州市 泗水鎮除中風險區域外區域
化州市 化州市除高、中風險區外區域
信宜市 合水鎮除高、中風險區以外區域
信宜市 平塘鎮除高、中風險區以外區域
信宜市 新寶鎮除高、中風險區以外區域
高新區 七逕鎮除上述高、中風險區之外的所有區域
梅州市(1)個
豐順縣 豐順縣(除中、高風險區外)
陽江市(1)個
陽春市 春灣鎮除高、中風險區外的區域
清遠市(1)個
陽山縣 黎埠鎮全域(除高風險區之外)
東莞市(2)個
南城街道 東駿路-宏偉一路-台心路-環城路-宏偉七路合圍區域(除中風險區外)
大嶺山鎮 由湖畔路始,經石大路、珠三角環線高速、興園路閉環
揭陽市(1)個
普寧市 東至占隴鎮與汕頭市潮南區陳店鎮交界處,北至練江占隴段,西至水尾溪占隴段,南至324國道北側
重慶市(40)個
重慶市(40)個
沙坪壩區 小龍坎街道除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區域
沙坪壩區 井口街道除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區域
沙坪壩區 豐文街道除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區域
沙坪壩區 覃家崗街道除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區域
沙坪壩區 新橋街道除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區域
沙坪壩區 渝碚路街道除高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區域
沙坪壩區 沙坪壩街道除高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區域
沙坪壩區 童家橋街道除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區域
沙坪壩區 磁器口街道除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區域
沙坪壩區 天星橋街道除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區域
沙坪壩區 土灣街道除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區域
沙坪壩區 石井坡街道除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區域
沙坪壩區 青木關鎮除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區域
沙坪壩區 聯芳街道除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區域
沙坪壩區 土主街道除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區域
沙坪壩區 中梁鎮除中風險區外的其他區域
九龍坡區 華岩鎮除中風險區及相關臨時管控區以外區域
九龍坡區 楊家坪街道除中風險區及相關臨時管控區以外區域
九龍坡區 九龍街道除中風險區及相關臨時管控區以外區域
九龍坡區 石坪橋街道除中風險區及相關臨時管控區以外區域
九龍坡區 中梁山街道除中風險區及相關臨時管控區以外區域
九龍坡區 二郎街道除中風險區及相關臨時管控區以外區域
九龍坡區 渝州路街道除中風險區及相關臨時管控區以外區域
九龍坡區 石橋鋪街道除中風險區及相關臨時管控區以外區域
九龍坡區 黃桷坪街道除中風險區及相關臨時管控區以外區域
九龍坡區 西彭鎮除中風險區及相關臨時管控區以外區域
九龍坡區 銅罐驛鎮除中風險區及相關臨時管控區以外區域
南岸區 銅元局街道除中風險區及臨時管控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北碚區 蔡家崗街道除中風險區及臨時管控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巴南區 李家沱街道除中風險區及相關臨時管控區以外區域
巴南區 花溪街道除中風險區及相關臨時管控區以外區域
長壽區 長壽湖鎮龍溝村6組新市坪灣除5號以外的其他區域
合川區 合陽城街道除高中風險區及臨時管控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合川區 南津街街道除高中風險區及臨時管控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合川區 釣魚城街道除高中風險區及臨時管控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合川區 大石街道除高中風險區及臨時管控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永川區 中山路街道全域(高中風險區除外)
璧山區 大興鎮除高中風險區外其他區域
銅梁區 東城街道除中高風險區、臨時管控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銅梁區 石魚鎮除中高風險區、臨時管控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四川省(8)個
成都市(5)個
武侯區 武侯區除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成華區 成華區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雙流區 雙流區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郫都區 郫都區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彭州市 彭州市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廣元市(2)個
利州區 利州區除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經開區 經開區除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1)個
馬爾康市 馬爾康市除高風險區域以外的其他區域
貴州省(2)個
銅仁市(2)個
碧江區 除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萬山區 除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雲南省(5)個
臨滄市(1)個
臨翔區 除高、中風險區外其他區域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個
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 除高、中風險區外其他區域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3)個
瑞麗市 除高、中風險區外其他區域
盈江縣 除中風險區外其他區域
隴川縣 除高、中風險區外其他區域
陝西省(23)個
西安市(13)個
新城區 新城區除中高風險區以外地區
碑林區 碑林區除中高風險區以外地區
蓮湖區 蓮湖區除中高風險區以外地區
灞橋區 灞橋區除中高風險區以外地區
未央區 未央區除中高風險區以外地區
雁塔區 雁塔區除中高風險區以外地區
長安區 長安區除中風險區以外地區
高陵區 高凌區除中高風險區以外地區
曲江新區 曲江新區除中高風險區以外地區
經開區 經開區除中風險區以外地區
西咸新區 西咸新區灃東新城除中高風險區以外地區
西咸新區 西咸新區涇河新城除中風險區以外地區
高新區 高新區除中高風險區以外地區
寶雞市(1)個
金台區 金台區除中風險區以外地區
咸陽市(2)個
秦都區 秦都區除中高風險區以外地區
三原縣 三原縣除中風險區以外地區
渭南市(3)個
華州區 華州區除中高風險區以外地區
潼關縣 潼關縣除中高風險區以外地區
大荔縣 大荔縣除中風險區以外地區
榆林市(3)個
榆陽區 榆陽區除中高風險區以外地區
橫山區 橫山區除中高風險區以外地區
定邊縣 定邊縣除中風險區以外地區
商洛市(1)個
柞水縣 柞水縣除中風險區以外地區
甘肅省(6)個
蘭州市(2)個
城關區 城關區其餘地區
七里河區 七里河區其餘地區
天水市(1)個
秦州區 秦州區其餘地區
武威市(1)個
涼州區 涼州區其餘地區
慶陽市(2)個
西峰區 西峰區其餘地區
寧縣 寧縣其餘地區
青海省(11)個
西寧市(4)個
城東區 城東區除中高風險區以外區域
城中區 城中區除中高風險區以外區域
城西區 城西區除中高風險區以外區域
城北區 城北區除中高風險區以外區域
海東市(3)個
樂都區 樂都區除中高風險區以外區域
平安區 平安區除中高風險區以外區域
互助土族自治縣 互助縣除中高風險區以外區域
海北藏族自治州(2)個
門源回族自治縣 門源縣除中高風險區以外區域
祁連縣 祁連縣除中高風險區以外區域
海南藏族自治州(1)個
共和縣 共和縣除中高風險區以外區域
玉樹藏族自治州(1)個
玉樹市 玉樹市除中高風險區以外區域
寧夏回族自治區(5)個
銀川市(2)個
金鳳區 其它區域
永寧縣 其它區域
石嘴山市(2)個
大武口區 其它區域
惠農區 其它區域
吳忠市(1)個
利通區 其它區域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0)個
烏魯木齊市(6)個
天山區 烏魯木齊市天山區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沙依巴克區 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新市區 烏魯木齊市高新區(新市區)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水磨溝區 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頭屯河區 烏魯木齊市經開區(頭屯河區)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米東區 烏魯木齊市米東區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個
庫爾勒市 巴州庫爾勒市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2)個
伊寧市 伊犁州伊寧市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伊寧縣 伊犁州伊寧縣中高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塔城地區(1)個
烏蘇市 塔城地區烏蘇市中高風險以外的其他地區

熱點內容
紫丁香短發 發布:2025-08-21 13:31:37 瀏覽:37
奧紅素蘭花 發布:2025-08-21 13:25:42 瀏覽:392
綠植的昵稱 發布:2025-08-21 13:21:12 瀏覽:754
法蘭西插花 發布:2025-08-21 13:16:23 瀏覽:536
泡水的玫瑰花可以吃嗎 發布:2025-08-21 13:12:10 瀏覽:731
牡丹鸚鵡名字 發布:2025-08-21 12:53:42 瀏覽:390
池河鎮荷花 發布:2025-08-21 12:52:41 瀏覽:39
木頭綠植架 發布:2025-08-21 12:36:35 瀏覽:771
丁香油萜烯 發布:2025-08-21 12:21:15 瀏覽:204
蘭花盪山荷 發布:2025-08-21 12:04:18 瀏覽: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