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丁香結
❶ 丁香結是什麼繩結 作用是什麼
丁香結是固定的繩結,主要是用於攀登和下降,海軍中這種繩結主要是用來給小艇帶攬和收放碰墊。
一般將繩纜系於圓木、欄桿、橫木、粗纜或圓環上,由於繩結看起來和丁香花相似,故名「丁香結」,古人把丁香的花苞看作是人的愁心,所以丁香結也可以作為表示愁思的一種情結。
基本結的形態
1、平結
一種古老而簡單的繩結,可視作以一線為軸,將另一線的兩端繞軸穿梭而成,也可僅用一線,繞一物體穿梭成結。
2、雙聯結
以兩個單結相套相扣形成X狀,此結兼具實用性和裝飾性,由於其小巧而不易鬆散,一般可用來編制在繩子的開頭或末尾,能防止繩子散開,也可連續編織來製作手鏈等。
3、萬字結
因造型如「卐」而得名,萬位元組寓意萬事如意、福壽萬代等。
4、藻井結
因其中央的井字,周邊對稱的斜紋而得名。此節方正平整,寓意井然有序,公正平和,在龍門石窟的唐代佛造像中就有此結的應用。
❷ 丁香結是什麼繩結作用是什麼
丁香結通常是用來表示愁思的一種情結,因為丁香結其實就是丁香的花苞,這種花苞看起來極似人的愁心,所以常用來表示愁思。還有一種繩結也叫做丁香結,丁香結是將繩子的一端固定在一個地方,用於攀登和下降。
丁香是中國常見的一個意象,而且也有比較固定的寓意。就如折柳、明月、梅花等都有固定的象徵意義一樣。古人發現丁香結(也就是丁香的花苞)極似人的愁心,所以常用來表示愁思的一種情結。
比如有牛嶠的「自從南浦別,愁見丁香結」,李商隱的「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李璟的「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都是以丁香來暗喻愁思。戴望舒在這里選擇丁香這個意象,也是用來表達自己無盡的憂愁和迷茫。
繩結的種類
繩結的種類有鳳尾結、蝴蝶結、吉祥結、金剛結等等,鳳尾結主要是用於文玩的收尾處,也叫做「發財節」。
金剛結是最常見的一種繩結,除了編織成繩子之外,還可以作吊墜的固定繩結,除了固定作用之外,外形也很美觀。
古時候人們利用繩結來記事,目前繩結的應用已經很廣泛了,比如窗簾、窗簾、荷包、香囊、手串等,都有繩結的出現。
❸ 丁香結作用是什麼
意象作用,人的愁心,常用來表示愁思的一種情結。詩詞中多以喻愁結不解。
出處:
代贈二首·其一--【作者】李商隱【朝代】唐
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譯文:黃昏獨上高樓慾望還休,樓梯橫斷情郎不來,一彎新月如鉤。蕉心未展丁香也郁結未解,它們同時向著春風各自憂愁。
(3)編丁香結擴展閱讀:
詩詞的創作背景:
代贈是指代人寫作贈人之詩,也可能是詩人故意這樣標題,並非真有代擬對象,因這類詩多寫相思之情。這兩首詩未編年,具體創作年代已不詳。
賞析:
以一女子的口吻,寫她不能與情人相會的愁緒,黃昏時女主人公遠望的百無聊賴,並寫俯視樓下庭院所見景物,更增離愁。
詩中所寫的時間是春日的黃昏。詩人用以景托情的手法,從詩的主人公所見到的缺月、芭蕉、丁香等景物中,襯托出她的內心感情。
❹ 丁香結寫作背景是什麼
丁香結寫作背景是:
《丁香結》創作於1985年,宗璞本人五十年代初畢業於清華大學外文系。後來在中國文聯和中國作家協會等單位工作,得到不少文學界前輩的幫助。1960年以後,一直在外國文學研究所從事編輯和研究。而她生長的門第又是世代書香,父親、姑母等都是全國著名的學者。
命運之神對她優厚有加,一下子便置她於中國最深厚的文化淵源之中。因此,人們不難看到她的創作和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知識階層的氣質、情操以及生活方式,或隱或現的,然而又是千絲萬縷的聯系。
相關介紹:
《丁香結》是作家宗璞的一部散文集,作者以丁香結象徵生活中解不開的愁怨。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我們既有賞花的情調,又有解結的心志。生命給你芬芳的丁香的同時,也給你幽怨的「丁香結」。這就是生活的常態,也是本文給我們的深刻啟示。
❺ 丁香結怎麼打
丁香結的打法如圖:
作用:此結用途很廣,繩子系於柱子、欄桿、橫木、粗繩以及圓內環上時都使用它。容其特點是打法簡便,不易松脫,而且越拉越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