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亭注

牡丹亭注

發布時間: 2023-03-15 19:14:36

『壹』 湯顯祖名作《原來奼紫嫣紅開遍》原文是什麼

一、出處:

明代戲曲家湯顯祖所著《牡丹亭》。

二、原文: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三、譯文:

這樣繁花似錦的迷人春色無人賞識,都付予了破敗的斷井頹垣。這樣美好的春天,寶貴的時光如何度過呢?使人歡心愉快的事究竟什麼人家才有呢?

雕梁畫棟,飛閣流丹,碧瓦亭台,如雲霞一般燦爛絢麗。和煦的春風,帶著蒙蒙細雨,煙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動著畫船。只有像我這樣被阻隔在深閨中的女子,才辜負了這大自然的美好春光啊。

四、注釋:

畫船:裝飾華美的遊船。

奼紫嫣紅:形容花的鮮艷美麗。

(1)牡丹亭注擴展閱讀:

作品賞析:

全曲雅麗濃艷而不失蘊藉,情真意切,充分地展示了杜麗娘在游園時的情緒流轉,體現出情,景,戲,思一體化的特點。

整首曲子既是景語,也是情語。因事抒懷,敘事抒懷,緊密關聯。人物的感情和景色交織在一起,映襯了主人公的對景自憐的傷感,其內心深處顧影自憐的哀愁在美好春光的感召下噴薄而出。

此曲表現了主人公杜麗娘游園恨晚、青春寂寞的悔怨,進而控訴了了封建禮教和封建觀念對少女青春的無情摧殘。而杜麗娘作為一個剛剛覺醒的少女,不禁感嘆春光易逝,哀傷春光寂寞,渴望自由幸福的生活之情。

『貳』 湯顯祖:牡丹亭全文 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工尺譜: http://gongchepu.net/opera/201/

作者題詞

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容,傳於世而後死。死三年矣,復能溟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必因薦枕而成親,待掛冠而為密者,皆形骸之論也。傳杜太守事者,彷彿晉武都守李仲文、廣州守馮孝將兒女事。予稍為更而演之。至於杜守收拷柳生,亦如漢睢陽王收拷談生也。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盡。自非通人,恆以理相格耳!第雲理之所必無,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萬曆戊戌秋清遠道人題

【蝶戀花】〔末 [2] 上〕忙處拋人閑處住 [3] 。百計思量,沒個為歡處。白日消磨腸斷句,世間只有情難訴 [4] 。玉茗堂前朝復暮 [5] ,紅燭迎人 [6] ,俊得江山助 [7] 。但是相思莫相負 [8] ,牡丹亭上三生路 [9] 。〔漢宮春〕杜寶黃堂 [10] ,生麗娘小姐,愛踏春陽 [11] 。感夢書生折柳,竟為情傷。寫真留記 [12] ,葬梅花道院凄涼。三年上,有夢梅柳子,於此赴高唐 [13] 。果爾回生定配。赴臨安取試,寇起淮揚。正把杜公圍困,小姐驚惶。教柳郎行探,反遭疑激惱平章 [14] 。風流況 [15] ,施行 [16] 正苦,報中狀元郎。
杜麗娘夢寫丹青記 [17] 。陳教授說下梨花槍。 [18]
柳秀才偷載回生女。杜平章刁打狀元郎。 [19]

【真珠簾】〔生 [20] 上〕河東舊族 [21] 、柳氏名門最。論星宿,連張帶鬼 [22] 。幾葉到寒儒 [23] ,受雨打風吹。謾說書中能富貴 [24] ,顏如玉,和黃金那裡?貧薄把人灰,且養就這浩然之氣 [25] 。〔鷓鴣天〕 [26] 「刮盡鯨鰲背上霜 [27] ,寒儒偏喜住炎方 [28] 。憑依造化 [29] 三分福,紹接詩書一脈香。能鑿壁 [30] ,會懸梁 [31] ,偷天妙手綉文章 [32] 。必須砍得蟾宮桂 [33] ,始信人間玉斧長。」小生姓柳,名夢梅,表字春卿。原系唐朝柳州司馬柳宗元之後 [34] ,留家嶺南。父親朝散之職 [35] ,母親縣君之封 [36] 。〔嘆介〕所恨俺自小孤單,生事微渺 [37] 。喜的是今日成人長大,二十過頭,志慧聰明,三場得手 [38] 。只恨未遭時勢 [39] ,不免飢寒。賴有始祖柳州公,帶下郭橐駝 [40] ,柳州衙舍,栽接花果。橐駝遺下一個駝孫,也跟隨俺廣州種樹,相依過活。雖然如此,不是男兒結果之場。每日情思昏昏 [41] ,忽然半月之前,做下一夢。夢到一園,梅花樹下,立著個美人,不長不短,如送如迎。說道:「柳生,柳生,遇俺方有姻緣之分,發跡 [42] 之期。」因此改名夢梅,春卿為字。正是:「夢短夢長俱是夢,年來年去是何年!」

【九回腸】〔解三酲〕雖則俺改名換字,俏魂兒未卜先知 [43] ?定佳期盼煞蟾宮桂,柳夢梅不賣查梨 [44] 。還則怕嫦娥妒色花頹氣 [45] ,等的俺梅子酸心柳皺眉 [46] ,渾如醉。〔三學士〕無螢鑿遍了鄰家壁 [47] ,甚東牆不許人窺 [48] !有一日春光暗度黃金柳,雪意沖開了白玉梅。〔急三槍〕那時節走馬在章台內 [49] ,絲兒翠、籠定個百花魁 [50] 。雖然這般說,有個朋友韓子才,是韓昌黎之後 [51] ,寄居趙佗王台 [52] 。他雖是香火秀才 [53] ,卻有些談吐,不免隨喜一會 [54] 。

門前梅柳爛春暉,(張窈窕)見君王覺後疑。(王昌齡)

心似百花開未得,(曹松)託身須上萬年枝。(韓偓) [55]

【滿庭芳】〔外扮杜太守上〕西蜀名儒,南安太守 [56] ,幾番廊廟江湖 [57] 。紫袍金帶 [58] ,功業未全無。華發不堪回首 [59] 。意抽簪萬里橋西 [60] ,還只怕君恩未許,五馬欲踟躕 [61] 。「一生名宦守南安,莫作尋常太守看。到來只飲官中水 [62] ,歸去惟看屋外山。」自家南安太守杜寶,表字子充,乃唐朝杜子美之後 [63] 。流落巴蜀,年過五旬。想廿歲登科 [64] ,三年出守,清名惠政,播在人間。內有夫人甄氏,乃魏朝甄皇後嫡派 [65] 。此家峨眉山,見世出賢德。夫人單生小女,才貌端妍,喚名麗娘,未議婚配。看起自來淑女,無不知書。今日政有餘閑,不免請出夫人,商議此事。正是:「中郎學富單傳女 [66] ,伯道官貧更少兒 [67] 。」

【繞池游】〔老旦上〕 [68] 甄妃洛浦,嫡派來西蜀,封大郡南安杜母 [69] 。〔見介〕〔外〕「老拜名邦無甚德,〔老旦〕妾沾封誥有何功 [70] !〔外〕春來閨閣閑多少?〔老旦〕也長向花陰課女工 [71] 。」〔外〕女工一事,想女兒精巧過人。看來古今賢淑,多曉詩書。他日嫁一書生,不枉了談吐相稱。你意下如何?〔老旦〕但憑尊意。

【前腔】 [72] 〔貼持酒台,隨旦上〕嬌鶯欲語,眼見春如許。寸草心,怎報的春光一二 [73] !〔見介〕爹娘萬福 [74] 。〔外〕孩兒,後面捧著酒餚,是何主意?〔旦跪介〕今日春光明媚,爹娘寬坐後堂,女孩兒敢進三爵之觴 [75] ,少效千春之祝。〔外笑介〕生受你 [76] 。

【玉山頹】〔旦進酒介〕爹娘萬福,女孩兒無限歡娛。坐黃堂百歲春光,進美酒一家天祿 [77] 。祝萱花椿樹 [78] ,雖則是子生遲暮,守得見這蟠桃熟 [79] 。〔合〕且提壺,花間竹下長引著鳳凰雛 [80] 。〔外〕春香,酌小姐一杯。

【前腔】吾家杜甫,為飄零老愧妻孥 [81] 。〔淚介〕夫人,我比子美公公更可憐也。他還有念老夫詩句男兒 [82] ,俺則有學母氏畫眉嬌女 [83] 。〔老旦〕相公休焦,倘然招得好女婿,與兒子一般。〔外笑介〕可一般呢!〔老旦〕「做門楣」古語 [84] ,為甚的這叨叨絮絮,才到中年路。〔合前 [85] 〕〔外〕女孩兒,把台盞收去。〔旦下介〕〔外〕叫春香。俺問你小姐終日綉房,有何生活 [86] ?〔貼〕綉房中則是綉。〔外〕綉的許多?〔貼〕綉了打綿 [87] 。〔外〕甚麼綿?〔貼〕睡眠。〔外〕好哩,好哩。夫人,你才說「長向花陰課女工」,卻縱容女孩兒閑眠,是何家教?叫女孩兒。〔旦上〕爹爹有何分付?〔外〕適問春香,你白日眠睡,是何道理?假如刺綉餘閑,有架上圖書,可以寓目。他日到人家,知書知禮,父母光輝。這都是你娘親失教也。

【玉抱肚】宦囊清苦,也不曾詩書誤儒。你好些時做客為兒 [88] ,有一日把家當戶。是為爹的疏散不兒拘,道的個為娘是女模 [89] 。

【前腔】〔老旦〕眼前兒女,俺為娘心蘇體劬 [90] 。嬌養他掌上明珠,出落的人中美玉 [91] 。兒啊,爹三分說話你自心模 [92] ,難道八字梳頭做目呼 [93] 。

【前腔】〔旦〕黃堂父母,倚嬌痴慣習如愚。剛打的鞦韆畫圖 [94] ,閑榻著鴛鴦綉譜 [95] 。從今後茶餘飯飽破工夫,玉鏡台前插架書。〔老旦〕雖然如此,要個女先生講解才好。〔外〕不能勾。

【前腔】後堂公所 [96] ,請先生則是黌門腐儒 [97] 。〔老旦〕女兒啊,怎念遍的孔子詩書,但略識周公禮數 [98] 。〔合〕不枉了銀娘玉姐只做個紡磚兒 [99] ,謝女班姬女校書。〔外〕請先生不難,則要好生管待。

【尾聲】說與你夫人愛女休禽犢 [100] ,館明師茶飯須清楚 [101] 。你看俺治國齊家、也則是數卷書。

往年何事乞西賓 [102] ,(柳宗元)主領春風只在君 [103] 。(王建)

伯道暮年無嗣子,(苗發)女中誰是衛夫人 [104] ?(劉禹錫)

【雙勸酒】〔末扮老儒上〕燈窗苦吟,寒酸撒吞 [105] 。科場苦禁 [106] ,蹉跎直恁 [107] !可憐辜負看書心。吼兒病年來迸侵 [108] 。「咳嗽病多疏酒盞,村童俸薄減廚煙。爭知天上無人住 [109] ,吊下春愁鶴發仙 [110] 。」自家南安府儒學生員陳最良 [111] ,表字伯粹。祖父行醫。小子自幼習儒。十二歲進學,超增補廩 [112] 。觀場一十五次 [113] 。不幸前任宗師 [114] ,考居劣等停廩。兼且兩年失館,衣食單薄。這些後生都順口叫我「陳絕糧」 [115] 。因我醫、卜、地理 [116] ,所事皆知 [117] ,又改我表字伯粹做「百雜碎」。明年是第六個旬頭,也不想甚的了。有個祖父葯店,依然開張在此。「儒變醫,菜變齏」 [118] ,這都不在話下。昨日聽見本府杜太守,有個小姐,要請先生。好些奔競的鑽去。他可為甚的?鄉邦好說話,一也;通關節 [119] ,二也;撞太歲 [120] ,三也;穿他門子管家 [121] ,改竄文卷,四也;別處吹噓進身,五也;下頭官兒怕他,六也;家裡騙人,七也。為此七事,沒了頭要去 [122] 。他們都不知官衙可是好踏的!況且女學生一發難教 [123] ,輕不得,重不得。倘然間體面有些不臻 [124] ,啼不得,笑不得。似我老人家罷了。「正是有書遮老眼,不妨無葯散閑愁。」〔丑扮府學門子上〕「天下秀才窮到底,學中門子老成精。」〔見介〕陳齋長報喜 [125] 。〔末〕何喜?〔丑〕杜太爺要請個先生教小姐,掌教老爺開了十數名去都不中 [126] ,說要老成的。我去掌教老爺處稟上了你,太爺有請帖在此。〔末〕「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127] 。〔丑〕人之飯,有得你吃哩。〔末〕這等便行。〔行介〕

【洞仙歌】〔末〕咱頭巾破了修,靴頭綻了兜 [128] 。〔丑〕你坐老齋頭,衫襟沒了後頭。〔合〕硯水漱凈口,去承官飯溲 [129] ,剔牙杖敢黃齏臭 [130] 。

【前腔】〔丑〕咱門兒尋事頭 [131] ,你齋長干罷休?〔末〕要我謝酬,知那裡留不留?〔合〕不論端陽九 [132] ,但逢出府游,則捻著衫兒袖 [133] 。〔丑〕望見府門了。

〔丑〕世間榮樂本逡巡 [134] ,(李商隱)〔末〕誰睬髭須白似銀?(曹唐)

〔丑〕風流太守容閑坐,(朱慶餘)〔合〕便有無邊求福人。(韓愈)

『叄』 《牡丹亭》中的猥褻語

《牡丹亭》中的猥褻語

摘要:本文通過對「猥褻語」的定義,以及「猥褻語」與健康愛情描寫的區分,對湯顯祖《牡丹亭》中的猥褻語做了分類與列舉。簡述了《牡丹亭》中猥褻語的研究狀況,並從時代背景、戲曲套式以及個人心理方面對其作出解釋。

關鍵詞:《牡丹亭》,猥褻語,解釋

湯顯祖的《牡丹亭》成書於萬曆二十六年,為湯顯祖「臨川四夢」中最得意的一部劇作。此書一出,「幾令《西廂》減價」,受到時人及後世讀者的推崇。由於湯顯祖與莎士比亞均於1616年逝世,中國學者們更以「東方的莎士比亞」來稱湯。有趣的是,「臨川四夢」與大部分的莎劇有兩個共同的特點:一是兩者都是由既成故事改編而來,二是兩者都含有大量的「猥褻語」。比較文學學界對於《牡丹亭》與莎劇的比較方興未艾,且取得了有益的成果。鑒於已有論文為莎劇中的「猥褻語」做了大致的梳理,1本文秉承前者的觀點和方法,為《牡丹亭》一劇中的猥褻語略做分類,並揣摩湯顯祖寫下這些猥褻語的原因。

「猥褻語」一詞由梁實秋提出,梁為莎劇翻譯大家,他為那些頻頻出現於莎劇中的「黃段子」命名為「猥褻語」。在古漢語《辭源》中,「猥褻」釋為「瑣碎、下流」。其中引有古籍例句:「李義府,為宰相,言詞猥褻。」可見該詞貶義鮮明,尤指身份地位高貴人士說的下流話。《現代漢語詞典》(第五版)釋「猥褻」之義有二:(1)<形>淫亂的,下流的(言語或行為)。(2)<動>做下流的動作。綜上,我們將「猥褻語」解釋為:帶有粗俗、下流、淫穢性質的人的語言。

我們為「猥褻語」下了定義之後,再來將之與「文學作品中的愛情描寫」做出區分。朱光潛先生在《文學中的十種低級趣味》一文中說:「文學的功用本來在表現人生,男女的愛情在人生中占極重要的位置,文學作品常用愛情的母題,本也無足深怪。」但愛情描寫一定要經過作家藝術的表現,「愛情在文藝中只是一種題材,像其他題材一樣,本身只像生銅頑石,要經過熔煉雕琢,得到藝術形式,才能成為藝術作品。」朱光潛先生舉了《西廂記》的例子來說明恰當的愛情描寫應有的品質:「《西廂記》里『軟玉溫香抱滿懷,春至人間花弄色,露滴牡丹開』幾句所指的是男女交媾。普通男女交媾是一回事;這幾句詞不只是這么一回事,它在極淫猥的現實世界之上造成另一個美妙的意象世界。」2總結朱光潛先生的觀點則為:文學作品中存在色情描寫本無可厚非,但要通過藝術的表現,賦予其一定的形式,與實際人生見出距離,方可透露出美感而不致淫猥。我們同意這樣的觀點,以為杜麗娘夢中與柳夢梅的交歡以及後來的幽媾,都是符合人性的健康的愛情描寫,讀者通過這些香濃婉麗的詩詞體會到杜麗娘愛情的溫存。因此《牡丹亭》中的愛情描寫與猥褻語迥乎有別,我們不認同道學家所謂「此詞一出,令天下多少閨女失節」(黃正元《慾海慈航》),對其中有美感的愛情描寫一並打殺。下文我們按照對猥褻語的定義,並排除掉健康的愛情描寫,將《牡丹亭》全書中的猥褻語分類標出。

第一類,咒罵語。(1例)

【尾聲】〔貼作背後指末罵介〕村老牛,痴老狗,一些趣也不知。

第七出《閨塾》

第二類,和性有關的雙關穢褻語。(5例)

【梨花兒】小花郎看盡了花成浪,則春姐花沁的水洸浪。和你這日高頭偷㫰㫰,嗏,好花枝幹鱉了作么朗!〔貼〕待俺還你也哥。

【前腔】小花郎做盡花兒浪,小郎當夾細的大當郎?〔丑〕哎喲,〔貼〕俺待到老爺回時說一浪,〔采丑發介〕嗏,敢幾個小榔頭把你分的朗。

第九出《肅苑》

【風入松】大便孔似「園莽抽條」,小凈處也「渠荷滴瀝」。只那些兒正好叉著口,「鉅野洞庭」;偏和你滅了縫,「昆池碣石」。雖則石路上可以「路俠槐卿」,石田中怎生「我藝黍稷」?······許了個大鼻子的女婿,「器欲難量」。······天呵,瞧了他那「驢騾犢特」;······你可也「靡恃己長」。三更四更了,他則待陽台上「雲騰致雨」,怎生巫峽內「露結為霜」?······他沒奈何央及煞後庭花「背邙而洛」,俺也則得且隨順乾荷葉,和他「秋收冬藏」。······

第十七出《道覡》

【前腔】〔末〕便依他處方。小姐害了「君子」的病,用的史君子。《毛詩》:「既見君子,雲胡不瘳?」這病有了君子抽一抽,就抽好了。〔旦羞介〕哎也!

第十八出《診祟》

【前腔】〔丑上〕帳蓮深擁,壓寨的陰謀重。〔見介〕大王興也!你夜來鏖戰好粗雄。困的俺垓心沒縫。大王夫,俺睡倦了。

第三十八出《淮警》

【鳳凰閣】〔看介〕「臣聞天子之守國,如女子之守身。」也比的小了。再看第三卷,到是主戰。〔看介〕「臣聞南朝之戰北,如老陽之戰陰。」此語忒奇。

第四十一出《耽試》

第三類,粗俗語。(5例)

【前腔】······〔末〕俺看小姐一肚子火,你可抹凈一個大馬桶,待我用梔子仁、當歸,瀉下他火來。這也是依方:「之子於歸,言秣其馬。」〔貼〕師父,這馬不同那「其馬」。〔末〕一樣髀秋窟洞下。

第十八出《診祟》

【女冠子】〔末〕是寡婦床頭土。男子漢有鬼怪之疾,清水調服良。〔凈〕這布片兒何用?〔末〕是壯男子的褲襠。婦人有鬼怪之病,燒灰吃了效。〔凈〕這等,俺貧道床頭三尺土,敢換先生五寸襠?〔末〕怕你不十分寡。〔凈〕啐,你敢也不十分壯。

第三十四齣《詗葯》

【字字雙】〔丑扮疙童,持鍬上〕豬尿泡疙疸偌盧胡,沒褲。

【金蕉葉】〔凈扶旦介〕且在這牡丹亭內進還魂丹,秀才翦襠。〔生翦介〕〔丑〕待俺湊些加味還魂散。〔生〕不消了。快快熱酒來。

第三十五齣《回生》

【前腔】笑花牽柳眠,笑花牽柳眠。〔貼〕昨日有個雞,不著褲去了。

第五十二出《索元》

第四類,狎昵語(1例)

【勝如花】〔旦〕秀才忙待怎的?也曾落幾個黃昏陪待。〔生〕今夕何夕?〔旦〕直恁的急色秀才。〔生〕小姐搗鬼。〔旦笑介〕秀才搗鬼。不是俺鬼奴台妝妖作乖。〔生〕為甚?〔旦羞介〕半死來回,怕的雨雲驚駭。有的是這人兒活在,但將息俺半載身材。〔背介〕但消停俺半刻情懷。

第三十六齣《婚走》

第五類,直露的性描寫。(3例)

【後庭花滾】〔末〕合歡花。〔凈〕頭懶抬。〔末〕楊柳花。〔凈〕腰恁擺。〔末〕凌霄花。〔凈〕陽壯的咍。〔末〕辣椒花。〔凈〕把陰熱窄。〔末〕含笑花。〔凈〕情要來。〔末〕紅葵花。〔凈〕日得他愛。〔末〕女蘿花。〔凈〕纏的歪。〔末〕紫薇花。〔凈〕癢的怪。〔末〕宜男花。〔凈〕人美懷。〔末〕丁香花。〔凈〕結半躧。〔末〕豆蔻花。〔凈〕含著胎。〔末〕奶子花。〔凈〕摸著奶。

第二十三出《冥判》

【醉太平】睡則那,把膩乳微搓,酥胸汗帖,細腰春鎖。

第三十齣《歡撓》

【雁兒落】我為他啟玉肱、輕輕送,我為他輕溫香、把陽氣攻,我為他搶性命、把陰程迸。神通,醫的他女孩兒能活動。通也么通,到如今風月兩無功。

第五十三出《硬拷》

有關《牡丹亭》中的猥褻語學界論之甚少,袁行霈版《中國文學史》和章培恆、駱玉明版《中國文學史新稿》對此皆隻字不提,為《牡丹亭》作注並撰寫了《湯顯祖評傳》的徐朔方為此還指責湯顯祖,「當作家忘記了自己的職責時,使陳最良居然在杜麗娘面前說出『君子抽一抽』之類的下流話(《診祟》),陳最良的形象就被歪曲了。描寫石道姑的《道覡》這出戲充塞了猥褻的雙關語,使人難以卒讀。」3徐朔方對石道姑的言辭還闡明了自己的主張,「本出所有詞句都別有所指,流於猥褻,是作品中的糟粕。以後如有同樣的情況,除難詞略作解釋外,不再註明。」4白先勇本著「只刪不改」的原則籌劃出《青春版牡丹亭》,而原劇中的石道姑等大量的猥褻語被通通刪除。學者們談到《牡丹亭》都是所謂的推崇「至情」,而對其中大量的猥褻語因避諱而視而不見。我們不懼淺陋,試著解釋湯顯祖在「這首至真、至純、至美的愛情頌歌」,「中國戲劇史上令人心醉、心悸乃至心折的經典曲目」中寫下眾多猥褻語的原因。

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言:「故就文辭與意象以觀《金瓶梅》,則不外描寫世情,盡其情偽,又緣衰世,萬事不綱,爰發苦言,每極峻急,然亦時涉隱曲,猥黷者多。」而之所以會有很多的「猥黷」之語,是因為「而在當時,實亦時尚」。後面舉例論述了晚明重「閨幃方葯」的社會風氣,「風氣既變,並及文林」。5湯顯祖《牡丹亭》成書於萬曆二十六年(1598)(徐朔方考),而《金瓶梅》的第一次出現是在萬曆二十四年(1596)袁宏道寫給董其昌的信中。我們可以判斷兩書出於同時,最多也不超過20年,那麼魯迅先生對《金瓶梅》所作的晚明社會背景分析對於《牡丹亭》也同樣適用。在晚明思想解放的大背景下,以《金瓶梅》為代表的「淫書」迭出,其中更有大量不堪的性描寫,相比之下,《牡丹亭》中的猥褻語似乎倒顯得平常而「清新」了。

另外《牡丹亭》作為一部戲曲,並不呈現出單一的文人化傾向,其中角色眾多,妍丑同台,而台詞中的猥褻語多由凈、末、丑等角說出。如春香(貼)、陳最良(末)、石道姑(凈)、李全(丑)、花郎(丑)等。李漁《閑情偶寄·詞曲部·詞采第二》言:「極粗極俗之語,未嘗不入填詞,但宜從腳色起見,如在花面口中,則唯恐不粗不俗;一涉生、旦之曲,則宜斟酌其詞。無論生為衣冠、仕宦,旦為小姐、夫人,出言吐詞,當有雋雅春容之度;即使生為仆從,旦作梅香,亦須擇言而發,不與凈、丑同聲。以生、旦有生、旦之體,凈、丑有凈、丑之腔故也。」6可以說湯顯祖正是通過這些凈、末、丑之口將《牡丹亭》作為「一部兼悲劇、喜劇、趣劇和鬧劇因素於一體的復合戲」7中「「趣」和「鬧」生動得表現出來。

最後,湯顯祖出生在讀書世家,承襲了四代習文的家風,5歲就能屬對聯句,10歲學古文詞,對文選頗為喜愛。這在《牡丹亭》中時有表現,如「腐儒」陳最良所講的《詩經》,石道姑出場的那段《千字文》等。徐朔方說《牡丹亭》第八出《勸農》所展現的田園牧歌式的情調中就有湯顯祖任遂昌知縣時的影子8,又有湯顯祖的第一位老師陳良傅對其進行「仙道」的影響。9我們能否說「腐儒」陳最良的原型就是陳良傅呢?抑或就是湯顯祖本人?我們在讀書中倘若遇到某處詩文因諧音而導向猥褻,不也是會心一笑,並與朋友交流嗎?如陳最良見《詩經》「既見君子,雲胡不瘳」,想到「君子抽一抽」。「腐儒」之「腐」恐怕亦是人之常情吧,在這一點上絲毫也不損湯顯祖的不朽文名,反而多了份親切與可愛。

注釋:

1.繆晶晶:《莎劇「猥褻語」雅俗論》,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4月.本文關於「猥褻語」的定義以及相關研究方法多承襲此文。

2.朱光潛:《談讀書》,灕江出版社,2011年,第25、26頁。

3.徐朔方:《湯顯祖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134頁。

4.徐朔方:《論牡丹亭》,《說戲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29頁

5.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中華書局,2010年,第113頁。

6.李漁:《閑情偶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4頁。

7.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第二版第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15頁。

8.徐朔方:《湯顯祖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96頁。

9.同上,第11頁。

參考文獻:

1.湯顯祖.牡丹亭[M].徐朔方、楊笑梅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

2.繆晶晶.莎劇「猥褻語」雅俗論[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3.金玉錦.在《牡丹亭》顯示的石道姑之人物形象[J].韓國.全北大學中文系

4.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論[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

『肆』 女子心灰意冷決絕的詩句

1. 關於很決絕的詩句

2. 關於決絕的詩句
關於很決絕的詩句 1.表達決絕的詩句
既不回頭,何必不忘? 既然無緣,何須誓言? 今日種種,似水無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趙靈兒《仙劍奇俠傳》

十里平湖霜滿天,寸寸青絲愁華年。

對月形單望相護,只羨鴛鴦不羨仙。

——阮繼志《倩女幽魂》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湯顯祖《牡丹亭》

十里長亭霜滿天,青絲白發度何年?

今生無悔今生錯,來世有緣來世遷。

笑靨如花堪繾綣,容顏似水怎纏綿。

情濃渺恰相思淡,自在蓬山舞復躚!

——白衣卿相《別詩》

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

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

——盧照鄰 《長安古意》

心心復心心,結愛務在深。

一度欲離別,千回結衣襟。

結妾獨守志,結君早歸意。

始知結衣裳,不如結心腸。

坐結行亦結,結盡百年月。

——孟郊 《結愛》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納蘭性德 《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閱盡天涯離別苦,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

花底相看無一語,綠窗春與天俱莫。

待把相思燈下訴,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王國維 《蝶戀花》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雲,心如飛絮,氣若游絲。

空一縷餘香在返塵此,盼千金遊子何之。

證候來時,正是何時?

燈半昏時,月半明時!

——徐再思 《折桂令》

瀟湘月浸千年色,夢澤煙含萬古愁。

別有嶺頭嗚咽處,為君分作斷腸流。

——韓溉 《水》

以上供參考。
2.形容決絕的詩句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湯顯祖 《牡丹亭》

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 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 ——盧照鄰 《長安古意》

"閱盡天涯離別苦,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 花底相看無一語,綠窗春與天俱莫。 待把相思燈下訴,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王國維 《蝶戀花》"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倉央嘉措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唐婉 《釵頭鳳》

天涯流落思無窮!既相逢,卻匆匆。攜手佳人,和淚折殘紅。為問東風余幾許?春縱在,與誰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歸鴻,去吳中。回首彭城,清泗與淮通。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 ——蘇軾 《江城子·別徐州》
3.表達「決絕」的詩句有哪些
表達「決絕漏行禪」的詩句有:

1. 《鳳棲梧》

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然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2. 《詩經·邶風·擊鼓》

佚名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3. 《千秋歲》

張先 (宋)

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飛花雪。莫把幺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凝殘月。

4. 《綺懷詩二首其一帶知》

黃景仁

幾回花下坐吹簫, 銀漢紅牆入望遙。

似此星辰非昨夜, 為誰風露立中宵。

5. 《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

納蘭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西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6. 《白頭吟》

卓文君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日溝水頭;蹀踱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凄凄復凄凄,嫁聚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蓰蓰; 男兒重意氣,何用刀錢為。

古人表達「決絕」的詩句有很多,既有思念某人,毅然決然地為某人憔悴身軀的,如第一首中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又有喜歡對方,決定和對方一起白頭到老的,如第二首中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更有往事隨風,從此生死不相見的,如第六首中的「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參考資料

360問答:/q/1370926028063292?src=140
4.有哪些形容決絕的詩句
1、《白頭吟》

年代: 漢 作者: 兩漢樂府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2、《燕銜泥》

年代: 唐 作者: 韋應物

銜泥燕,聲嘍嘍,尾涎涎。秋去何所歸,春來復相見,

豈不解決絕高飛碧雲里,何為地上銜泥滓。銜泥雖賤意有營,

梁朝日巢欲成。不見百鳥畏人林野宿,翻遭網羅俎其肉,未

若銜泥入華屋。燕銜泥,百鳥之智莫與齊。

3、《十六拍》

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

乃知貧賤別更苦,況我飄轉無定所。

心懷百憂復千慮,世人那得知其故。

嬌兒不離膝,哀哉兩決絕。

也復可憐人,里巷盡嗚咽。

斷腸分手各風煙,中間消息兩茫然。

自斷此生休問天,看射猛虎終殘年。

4、《和謝康樂華子岡韻》

年代: 宋 作者: 曾極

隱仙無定在,館宇非一山。

華子出商洛,巢雲府渴泉。

嬴顛劉蹶際,師生自為賢。

頗哀區中人,峰嶺起新阡。

決絕目下事,駕鴻凌紫煙。

身隱焉用文,滅跡隱空筌。

雲仍散洲渚,世漁業相傳。

笭箵掛虎落,舴艋當門前。

蹇予厭世議,企石聽潺湲。

山空月明詩,足音自跫然。

5、《古怨詩》

年代: 明 作者: 何景明

隕葉辭舊枝,飄塵就歧路。

遲徊決絕意,言念平生故。

泥泥行間泥,零零蔓草露。

豈不畏沾污,為子無晨暮。
5.表示決絕的詩詞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

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

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回憶還沒變黑白,往事已不再。

承諾不曾說出來,已經置身事外。

就像蝴蝶飛不過滄海,沒有誰忍心責怪。

清水寒潭落葉浮,忍將往事下眉頭。縱然桂魄都圓缺,況復萍蹤不去留?

孤枕偏生蝴蝶夢,吟鞋怕上鳳凰樓。此情應是長相守,你若無心我便休。
6.形容女子決絕的詩句
上邪

上邪!①

我欲與君相知,② 長命無絕衰。③

山無陵, 江水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④,

天地合, 乃敢與君絕!⑤

【譯文】

天啊!我要和你相愛,一輩子也不斷絕。除非是山沒有了丘陵,長江、黃河都乾枯了,冬天雷聲隆隆,夏天下起了大雪,天與地合到一起,我才敢同您斷絕!

【注釋】

①這一首是情詩。 上:指天。邪 yé :古同「耶」,疑問詞。上邪:猶言「天啊」。指天為誓,表示愛情的堅固和永久。

②相知:相親。

③命:令,使。從「長命」句以下是說不但要「與君相知」,還要使這種相知永遠不絕不衰。

④雨(yù):在這里作動詞,降下,落下。

⑤除非高山變平地、江水流干、冬雷、夏雪、天地合並,一切不可能發生的事都發生了,我才會和你斷絕。
7.表示決絕的詩詞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 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 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回憶還沒變黑白,往事已不再。 承諾不曾說出來,已經置身事外。

就像蝴蝶飛不過滄海,沒有誰忍心責怪。 清水寒潭落葉浮,忍將往事下眉頭。

縱然桂魄都圓缺,況復萍蹤不去留? 孤枕偏生蝴蝶夢,吟鞋怕上鳳凰樓。此情應是長相守,你若無心我便休。

關於決絕的詩句 1. 表達決絕的詩句
既不回頭,何必不忘? 既然無緣,何須誓言? 今日種種,似水無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趙靈兒《仙劍奇俠傳》

十里平湖霜滿天,寸寸青絲愁華年。

對月形單望相護,只羨鴛鴦不羨仙。

——阮繼志《倩女幽魂》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湯顯祖《牡丹亭》

十里長亭霜滿天,青絲白發度何年?

今生無悔今生錯,來世有緣來世遷。

笑靨如花堪繾綣,容顏似水怎纏綿。

情濃渺恰相思淡,自在蓬山舞復躚!

——白衣卿相《別詩》

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

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

——盧照鄰 《長安古意》

心心復心心,結愛務在深。

一度欲離別,千回結衣襟。

結妾獨守志,結君早歸意。

始知結衣裳,不如結心腸。

坐結行亦結,結盡百年月。

——孟郊 《結愛》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納蘭性德 《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閱盡天涯離別苦,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

花底相看無一語,綠窗春與天俱莫。

待把相思燈下訴,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王國維 《蝶戀花》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雲,心如飛絮,氣若游絲。

空一縷餘香在此,盼千金遊子何之。

證候來時,正是何時?

燈半昏時,月半明時!

——徐再思 《折桂令》

瀟湘月浸千年色,夢澤煙含萬古愁。

別有嶺頭嗚咽處,為君分作斷腸流。

——韓溉 《水》

以上供參考。
2. 形容失戀的經典詩句有哪些
1、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出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的《錦瑟》原詩 《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譯文 精美的瑟為什麼竟有五十根弦,每弦每節都叫人思念似水華年。莊周翩翩起舞睡夢中化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託身於杜鵑。

滄海明月高照,鮫人泣淚皆成珠;藍田紅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煙。悲歡離合之情,豈待今日來追憶,只是當年卻漫不經心,早已惘然。

2、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出自唐代詩人元稹的《離思五首·其四》原詩 《離思五首·其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譯文 經歷過波瀾壯闊的大海,別處的水再也不值得一觀。

陶醉過巫山的雲雨的夢幻,別處的風景就不稱之為雲雨了。即使身處萬花叢中,我也懶得回頭顧盼;這緣由,一半是因為修道人的清心寡慾,一半是因為曾經擁有過的你。

3、今日江頭兩三樹,可憐和葉度殘春。出自唐代詩人元稹的《離思五首》原詩 《離思五首》自愛殘妝曉鏡中,環釵漫篸綠絲叢。

須臾日射胭脂頰,一朵紅蘇旋欲融。山泉散漫繞階流,萬樹桃花映小樓。

閑讀道書慵未起,水晶簾下看梳頭。紅羅著壓逐時新,吉了花紗嫩麴塵。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紕縵最宜人。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尋常百種花齊發,偏摘梨花與白人。

今日江頭兩三樹,可憐和葉度殘春。譯文 愛在早晨的鏡子里欣賞殘妝,釵環插滿在發絲叢中。

不一會兒初升的太陽照在抹了胭脂的臉頰上,彷彿一朵紅花蘇醒綻放又彷彿要化開了一般。山泉繞著街道緩緩流去,萬樹桃花掩映著小樓。

我(在樓上)悠閑地翻看道教書籍慵懶著沒有起身,隔著水晶簾看(你在妝台前)梳頭。著壓(一種織布工藝)的紅羅總是追逐時髦新穎的花樣,綉著秦吉了(一種類似鸚鵡的鳥)花紋的紗布染著酒麴一樣的嫩色。

(你說)不要首先嫌布料的材質太薄弱,稍微有些經緯稀疏的帛才是最宜人的。曾經領略過蒼茫的大海,就覺得別處的水相形見絀;曾經領略過巫山的雲靄,就覺得別處的雲黯然失色。

即使身處萬花叢中,我也懶於回頭一望,這也許是因為修道,也許是因為你的緣故吧。當時百花齊放,我卻偏偏摘了朵白色的梨花送給你這個皮膚潔白如玉的女子。

如今我就像那兩三棵樹一樣靜靜地站在江邊,可憐只有一樹綠葉和我一起度過殘春。4、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原詩節選 《長恨歌》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鍾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譯文 梨園歌舞藝人頭發已雪白,椒房侍從宮女紅顏盡褪。晚上宮殿中流螢飛舞玄宗悄然思念貴妃,孤燈油盡仍難以入睡。

遲緩的鍾鼓聲愈數愈覺夜漫長,星河泛白天快要亮了。鴛鴦瓦上霜花重生,冰冷的翡翠被裡誰與君王同眠?陰陽相隔已經一年,為何你從未在我夢里來過?有個從臨邛來長安的道士,據說他能用精誠招來貴妃魂魄。

君王思念貴妃的情意令他感動,於是道士盡力去尋找貴妃的魂魄。騰雲駕霧如閃電,上天下地找了個遍。

5、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出自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原詞 《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譯文 人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那般相處該多美好,那樣就不會有現在的離別相思凄涼之苦了。

如今輕易地變了心,你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想當初唐皇與貴妃的山盟海誓猶在耳邊,卻又最終作決絕之別,即使如此,也生不得怨。

現在我身邊的薄倖錦衣郎,還不如當年唐明皇許過比翼連枝願。
3. 形容決絕的詩句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湯顯祖 《牡丹亭》

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 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 ——盧照鄰 《長安古意》

"閱盡天涯離別苦,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 花底相看無一語,綠窗春與天俱莫。 待把相思燈下訴,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王國維 《蝶戀花》"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倉央嘉措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唐婉 《釵頭鳳》

天涯流落思無窮!既相逢,卻匆匆。攜手佳人,和淚折殘紅。為問東風余幾許?春縱在,與誰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歸鴻,去吳中。回首彭城,清泗與淮通。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 ——蘇軾 《江城子·別徐州》
4. 形容女子決絕的詩句
上邪

上邪!①

我欲與君相知,② 長命無絕衰。③

山無陵, 江水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④,

天地合, 乃敢與君絕!⑤

【譯文】

天啊!我要和你相愛,一輩子也不斷絕。除非是山沒有了丘陵,長江、黃河都乾枯了,冬天雷聲隆隆,夏天下起了大雪,天與地合到一起,我才敢同您斷絕!

【注釋】

①這一首是情詩。 上:指天。邪 yé :古同「耶」,疑問詞。上邪:猶言「天啊」。指天為誓,表示愛情的堅固和永久。

②相知:相親。

③命:令,使。從「長命」句以下是說不但要「與君相知」,還要使這種相知永遠不絕不衰。

④雨(yù):在這里作動詞,降下,落下。

⑤除非高山變平地、江水流干、冬雷、夏雪、天地合並,一切不可能發生的事都發生了,我才會和你斷絕。
5. 表示分手的詩句有哪些
1、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2、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3、宋·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4、唐·李白《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5、唐代高適的《別董大二首·其一》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

《雨霖鈴》是柳永著名的代表作。這首詞是詞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離京都(汴京,今河南開封)時寫的,是表現江湖流落感受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這首詞寫離情別緒,達到了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詞的主要內容是以冷落凄涼的秋景作為襯托來表達和情人難以割捨的離情。宦途的失意和與戀人的離別,兩種痛苦交織在一起,使詞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
6. 表示決絕的詩詞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

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

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回憶還沒變黑白,往事已不再。

承諾不曾說出來,已經置身事外。

就像蝴蝶飛不過滄海,沒有誰忍心責怪。

清水寒潭落葉浮,忍將往事下眉頭。縱然桂魄都圓缺,況復萍蹤不去留?

孤枕偏生蝴蝶夢,吟鞋怕上鳳凰樓。此情應是長相守,你若無心我便休。
7. 表示決絕的詩詞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 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 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回憶還沒變黑白,往事已不再。 承諾不曾說出來,已經置身事外。

就像蝴蝶飛不過滄海,沒有誰忍心責怪。 清水寒潭落葉浮,忍將往事下眉頭。

縱然桂魄都圓缺,況復萍蹤不去留? 孤枕偏生蝴蝶夢,吟鞋怕上鳳凰樓。此情應是長相守,你若無心我便休。

『伍』 牡丹亭原文和翻譯

牡丹亭原文和翻譯如下:

1、《牡丹亭》原文:

「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容傳於世而後死。死三年矣,復能溟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如枯殲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必因如敗或薦枕而成親,待掛冠而為密者,皆形骸之論也。」

2、翻譯:

天下女子的感情,難道還有像杜麗娘那樣的嗎?夢見那位情人就得病,一病而迅即不起,以至親手描繪自己的畫像傳於世以後就死了。死去三年了,又能在冥冥之中尋求到所夢的渣伍人而復生。像杜麗娘這樣,才可以稱得上是有情的人了。

她的情在不知不覺中激發起來,而且越來越深,活著時可以因為情而死,死了又可以因為情而生。活著不願為情而死,死而不能因為情復生的人,都不能算是感情的極點啊。

夢中產生的情,為什麼一定不是真的呢,天下難道還缺少這樣的夢中之人嗎?一定要因為進獻枕席才成為親人,等到辭官後才成為親近的人的,都是只看事情表面的說法啊。

3、賞析:

《牡丹亭還魂記》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創作的傳奇(劇本),刊行於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

該劇描寫了官家千金杜麗娘對夢中書生柳夢梅傾心相愛,竟傷情而死,化為魂魄尋找現實中的愛人,人鬼相戀,最後起死回生,終於與柳夢梅永結同心的故事。

該劇是中國戲曲史上傑出的作品之一,與《崔鶯鶯待月西廂記》、《感天動地竇娥冤》、《長生殿》合稱中國四大古典戲劇。

『陸』 牡丹亭記題詞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作品:牡丹亭記題詞

簡介

本篇選自《玉茗堂全集》。作者湯顯祖(1550—1616),字義仍,號海若,又號若士,別署清遠道人,江西臨川(今屬江西撫州)人,明代戲曲家、文學家。文藝思想上反對程朱理學,批判擬古主義,主張戲曲「以意、氣、神、色為主」,創作了傳奇劇本《牡丹亭》、《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合稱「臨川四夢」或「玉茗堂四夢」)、《紫簫記》五種。《玉茗堂全集》為詩文集,共四十四卷,包括文集、賦集、詩集、尺牘等,有明天啟間、清康熙間刻本。《牡丹亭》一名《還魂記》,寫南安太守杜寶之女杜麗娘攜侍女春香游園遣悶,夢中和書生柳夢梅相愛,醒後感傷至死。三年後柳至南安養病,發現麗娘自畫像,深為愛慕,麗娘感而復生,兩人終結夫妻。劇本通過杜麗娘為追求愛情「夢而死」、「死而生」的情節,謳歌了「情」對「理」(禮教)的勝利,本篇即是對這一主題思想的高度概括。

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①,至手畫形容,傳於世而後死。死三年矣,復能溟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②。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必因薦枕而成親,待桂冠而為密者,皆形骸之論也。

傳杜太守事者,彷彿晉武都守李仲文、廣州守馮孝將兒女事。予稍為更而演之。至於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漢雎陽王收考談生也③。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盡。自非通人,恆以理相格耳④!第雲理之所必無⑤,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注釋

①彌連:彌留,病重快要死了。 ②溟莫中:冥冥之中;溟(mínɡ):同「冥」,昏暗;莫(mù),同「暮」。 ③收考:拘捕拷問。 ④格:阻礙,限制。 ⑤第:只是。

譯文

天下有情女子,難道有像杜麗娘這樣的!在夢中夢見情人就病倒了,在彌留之際,用手畫下她自己的容貌,傳於人世而後死去。死後三年,還能在冥冥之中因其所夢的情人而復生。像麗娘這樣的人,才可謂是有情人呀。感情不知從何而起,但是一往情深,活著的人可以因此而死,死了的人也可知敏以因此而復活。生而不可以死,死而不可以復生乎猛蔽者,都不是感歲州情之至。夢中的情,何必非要是真的呢?天下何曾少了如此做夢的人!必定要人介紹而結婚成親,等到中了功名而後成為親密的人,都是拘於人之形骸的觀點。

傳奇中的杜太守的事情,好像是晉朝武都太守李仲文、廣州太守馮孝將的兒女之事。我只是稍加改變演繹。至於杜太守拘捕拷問柳生,也像漢雎陽王拷問談生一樣。

唉!人世間的事情,不是人世間可以窮盡的。如若不是通達之人,總是以「理」為由來拒絕、禁止!只是說理所必定沒有的,又怎麼知道人的至情就必定會有呢!

『柒』 牡丹亭記題詞文言文翻譯及注釋

《牡丹亭記題詞》是《湯顯祖詩文集》卷三十三的一篇散文。《牡丹亭記》又名《牡丹亭還魂記》,或簡稱《牡丹亭》或《還魂記》,是湯顯祖最得意的代表作。牡丹亭記題詞文言文翻譯及注釋是如何呢?本文是我整理的牡丹亭記題詞文言文翻譯及注釋資料,僅供參考。

牡丹亭記題詞文言文原文

牡丹亭記題詞

作者:湯顯祖

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容傳於世而後死。死三年矣,復能溟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必因薦枕而成親,待掛冠而為密者,皆形骸之論也。

傳杜太守事者,彷佛晉武都守李仲文,廣州守馮孝將兒女事。予稍為更而演之。至於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漢睢陽王收考談生也。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盡。自非通人,恆以理相格耳。第雲理之所必無,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選自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湯顯祖詩文集》

〔明〕湯顯祖

牡丹亭記題詞文言文注釋

(1)彌連:即「彌留」,言久病不愈。《牡丹亭·診祟》旦白:「我自春遊一夢,卧病至今。」

(2)手畫形容:指親手為自己畫像。見該劇第十四齣《寫真》。

(3)溟莫:指陰間。溟,同「冥」。

(4)薦枕:薦枕席。宋玉《高唐賦》:「聞君游高唐,願薦枕席。」李善註:「薦,進也,欲親近於枕席,求親昵之意也。」

(5)掛冠:謂辭官。密:親近。

(6)形骸:形體,對精神而言。意謂膚淺之說。

(7)晉武都守李仲文:《搜神後記》卷四:「武都太守李仲文喪女,暫葬郡城之北。其後任張世之之男子常,夢女來就,遂共枕席。後發棺視之,女屍已生肉,顏姿如故。但因被發棺,未能復生。」廣州守馮孝將兒女事:馮孝將為廣州太守時,他的兒子夢見一女子說:「我是前太守北海徐玄方女,不幸早亡,亡來今已四年,為鬼所枉殺。……應為君妻。」後來在本命年的生日,掘棺開視,女子體貌如故,遂為夫婦。事見《搜神後記》卷四,又見《異苑》及《幽明錄》等。

(8)漢睢陽王收考談生:《列異傳》:「漢談生,四十無婦,夜半讀書,有女子來就生為夫婦,約三年中不能用火照。後生一子,已二歲,生夜伺其寢,以燭照之,腰上已生肉,腰下但有枯骨。婦覺,以一珠袍與生,並裂取生衣裾而去。後生持袍詣市,睢陽王家買之。王識女袍,以生為盜墓賊,乃收拷生。生以實對。王視女冢如故。發現之,得談生衣裾。又視生兒正如王女,乃認談生為婿。」又見於《搜神記》。

(9)通人:學通古今的人。

(10)格:推究。[2]

牡丹亭記題詞文言文翻譯

天下女子的多情,難道還有像杜麗娘那樣的嗎?夢見那位情人就得病,一病而迅即不起,以至親手描繪自己的畫像傳於世以後就死了。死去三年了,又能在冥冥之中尋求到所夢的人而復生。像杜麗娘這樣,才可以稱得上是多情的人了。她的情在不知不覺中激發起來,而且越來越深,活著時可以為情而死,死了又可以為情而生。活著不願為情而死,死而不能復生的,都不能算是感情的極點啊。夢中產生的情,為什麼一定不是真的呢,天下難道還缺少這樣的夢中之人嗎?一定要挨到男女同席了才算是成親,等到掛冠辭官後才感覺安全的,都是只看事情表面的說法啊。

記述杜太守事跡的.故事,模仿了晉代武都太守李仲文、廣州太守馮孝將兒女戀愛的傳說。我稍加改動而寫成了這個劇本。至於杜太守拘押拷打柳夢梅,也就象漢代睢陽王拘押拷打談生了。

唉,人世的事情,不是人世所能理解透徹的。自己不是學問貫通古今的人,所以常常用「理」去加以推究了。只是一味強調(杜麗娘死而復生與柳夢梅結合的事)從理的角度看一定沒有,又怎麼知道從情的角度看一定存在呢?

牡丹亭記題詞作品賞析

它通過女主角杜麗娘與柳夢梅生死離合的愛情故事,熱情歌頌了杜麗娘的至情,歌頌了反道學、反禮教,追求愛情自由的斗爭精神。這篇題詞作於1598年(萬曆二十六年),在作者在遂昌棄官返臨川後數月寫成。文中強調情的神奇作用,並以「情」駁「理」,表現了作者新的思想觀點。

牡丹亭記題詞作者簡介

湯顯祖(1550—1616),字義仍,號海若,又號若士,別稱清遠道人,臨川(今屬江西)人。1583年(萬曆十一年)進士,曾任南京太常博士、禮部主事等職。1591年(萬曆十九年),因抗疏抨擊朝政,被貶廣東徐聞典史。後調浙江遂昌知縣。1598年(萬曆二十六年),棄官歸家,不再做官。

湯顯祖以戲劇名世,著有「臨川四夢」,包括了《紫釵記》、《還魂記》(即《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其中以《牡丹亭》最著名。

『捌』 牡丹亭記題詞原文及賞析

原文

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容傳於世而後死。死三年矣,復能溟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必因薦枕而成親,待掛冠而為密者,皆形骸之論也。

傳杜太守事者,彷彿晉武都守李仲文、廣州守馮孝將兒女事。予稍為更而演之。至於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漢睢陽王收考談生也。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盡。自非通人,恆以理相格耳。第雲理之所必無,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譯文

天下多情女子,難道還有像杜麗娘那樣的嗎?夢見那位情人就得病,一病就久病不愈,以至親手描繪自己的畫像傳於世以後就死了。死去三年了,又能在冥冥之中尋渣運褲求到所夢的人而復生。像杜麗娘這樣,才可以稱得上是多情的人了。她的情在不知不覺中激發起來,而且越來越深,活著時可以為情而死,死了又可以為情而生。活著不願為情而死,死而不能復生的,都不能算是感情的`極點啊。夢中產生的情,為什麼一定不是真的呢,天下難道還缺少這樣的夢中之人嗎?一定要挨到男女同席了才算是成親,等到掛冠辭官後才感覺安全的,都是只看事情表面的說法啊。

記述如簡杜太守事跡的故事,模仿了晉代武都太守李仲文、廣州太守馮孝將兒女戀愛的傳說。我稍加改動而寫成了這個劇本。至於杜太守拘押拷打柳夢梅,也就象漢代睢陽王拘押拷打談生了。

唉,人世的事情,不是人世所能理解透徹的。自己不是學問貫通古今的人,所以常常用「理」去加以推究了。只是一悄羨味強調(杜麗娘死而復生與柳夢梅結合的事)從理的角度看一定沒有,又怎麼知道從情的角度看一定存在呢?

注釋

彌連:即「彌留」,言久病不愈。《牡丹亭·診祟》旦白:「我自春遊一夢,卧病至今。」

手畫形容:指親手為自己畫像。見該劇第十四齣《寫真》。

溟莫:指陰間。溟,同「冥」。

薦枕:薦枕席。《文選》宋玉《高唐賦》:「聞君游高唐,願薦枕席。」李善註:「薦,進也,欲親近於枕席,求親昵之意也。」

掛冠:謂辭官。密:親近。

形骸:形體,對精神而言。意謂膚淺之說。

晉武都守李仲文:《搜神後記》卷四:「武都太守李仲文喪女,暫葬郡城之北。其後任張世之之男子常,夢女來就,遂共枕席。後發棺視之,女屍已生肉,顏姿如故。但因被發棺,未能復生。」廣州守馮孝將兒女事:馮孝將為廣州太守時,他的兒子夢見一女子說:「我是前太守北海徐玄方女,不幸早亡,亡來今已四年,為鬼所枉殺。……應為君妻。」後來在本命年的生日,掘棺開視,女子體貌如故,遂為夫婦。事見《搜神後記》卷四,又見《異苑》及《幽明錄》等。

漢睢陽王收考談生:《列異傳》:「漢談生,四十無婦,夜半讀書,有女子來就生為夫婦,約三年中不能用火照。後生一子,已二歲,生夜伺其寢,以燭照之,腰上已生肉,腰下但有枯骨。婦覺,以一珠袍與生,並裂取生衣裾而去。後生持袍詣市,睢陽王家買之。王識女袍,以生為盜墓賊,乃收拷生。生以實對。王視女冢如故。發現之,得談生衣裾。又視生兒正如王女,乃認談生為婿。」又見於《搜神記》。

通人:學通古今的人。

格:推究。

熱點內容
櫻花薩克斯曲 發布:2025-08-21 17:00:56 瀏覽:562
一朵雲我的阿惹妞 發布:2025-08-21 16:50:16 瀏覽:288
關於情人節的文章 發布:2025-08-21 16:32:07 瀏覽:232
清慈禧花卉圖 發布:2025-08-21 16:27:08 瀏覽:9
盆栽拍攝技巧 發布:2025-08-21 16:19:32 瀏覽:340
花浪一朵朵播出 發布:2025-08-21 16:09:03 瀏覽:794
鄭州有花藝學校 發布:2025-08-21 15:51:49 瀏覽:575
果肉花盆景 發布:2025-08-21 15:45:00 瀏覽:803
紅櫻花情歌 發布:2025-08-21 15:38:09 瀏覽:46
花卉筆擱 發布:2025-08-21 15:30:59 瀏覽: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