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牡丹桃
A.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之大黃牡丹湯和薏苡附子敗醬散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之大黃牡丹湯和薏苡附子敗醬散
大黃牡丹湯
治療腸癰實熱證
臨床表現:腸癰,少腹腫痞,按之極痛如淋,小便自調,時時發熱,自汗出,復惡寒,脈遲緊,膿未成可下。
辯證:血氣結聚,故少腹腫痞,按之痛。腸熱內實,故小便自調。內熱實,故發熱自汗。癰之為病,榮衛必郁,故惡寒。脈遲緊者,遲為沉實之象,乃不數之意。緊者,向內結聚之象。
處方:大黃牡丹湯
大黃10g,芒硝5g,南瓜子50g,桃仁十枚,丹皮10g。
方解:大黃、芒硝攻其實熱。牡丹皮、瓜子、桃仁下其結血也。
脈洪數,膿已成,不可下
薏苡附子敗醬散
治療腸癰虛寒證
臨床表現:治腸癰,其身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腹無積聚,身無熱,脈洪數者。
辯證:大腸與肺皆秉金氣,腸內肉腐,金氣傷損,收令不行,故身甲錯。金氣散漫,故腹皮急而按之濡如腫狀。癰而發熱,身不熱而脈數,故知為虛。大腸為腑,腑氣屬腸。腸癰而身不熱,脈又不沉實而虛數,故知為腑腸之弱。
脈如洪數,血已化膿,便不可下。此時按之,必不即痛。必不時發熱惡寒汗出也。脈緊遲為內實。脈洪數為內虛。故洪數脈,不可下。
處方:薏苡附子敗醬散
薏苡50g,附子10g,敗醬15g(即苦菜)。方解:附子溫回腑陽,薏苡除濕健脾理滯,敗醬滌腐生新也。
大黃牡丹湯與薏苡附子敗醬草散對比
大黃牡丹湯與薏苡附子敗醬草散均治療腸癰。
大黃牡丹湯治療腸癰熱證,膿未成之時,用下法,脈象遲緊,遲緊不是寒證。
大黃牡丹湯,腐去則運動圓也。因陽氣偏多,陰氣偏少,故運動不圓。大黃、芒硝下去過多之陽,陰陽和平,則運動圓也。
薏苡附子敗醬散治療腸癰寒證,膿已成,用扶陽祛邪之法,脈象洪數,洪數不是實象而是內虛,這個需要仔細研究。
薏苡附子敗醬散,陽復則運動圓而新生也。因陽氣少,陰氣偏多故運動不圓 附子補起腑陽,陰陽平和,則運動圓也。
此二方為對應的理法。
大黃牡丹湯證,誤用附子,陽更盛陰更衰則病加。病雖加,不即死。
薏苡附子敗醬散證,誤用大黃,腑陽更退。不待病加,人即死矣。
B. 劉太醫 大黃牡丹皮湯
你好!
大黃牡丹皮湯
功效:瀉熱破瘀,散結消腫。
主治:濕熱郁滯之腸癰初起。右下腹疼痛拒按,甚或局部腫痞,或右側腿足屈而不伸,伸則痛劇,或時時發熱、惡寒、自汗出,舌苔黃膩,脈滑數。
配方組成:大黃18g,牡丹皮9g,桃仁12g,冬瓜子30g,芒硝9g
用法:水煎服。
C. 大黃牡丹湯服用方法和劑量
大黃屬苦寒性中葯,但是只要你的舌質是暗紅 舌苔黃膩的,屬於熱象就內可以用,胃有不舒服容也有可能由胃熱影響!~~你看看自己的舌質 和舌苔,如果舌質是暗紅 舌苔黃膩 那你就用大黃牡丹湯!~~
我給你參考用量:大黃15 桃仁10 芒硝10 丹皮5 冬瓜仁15
當然 ,如不是上面說的舌質和舌苔 而是苔白膩 舌質淡暗 !建議你用些健脾補氣兼潤下的葯!~~
D. 大黃牡丹湯如何煎
先水煎前四味(大黃四兩,牡丹皮一兩,桃仁五十個,瓜子半升)去渣,內芒硝,再煎沸,頓服。
........................
2
........................
上五味,用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納芒消,再煎沸,頓服之,有膿當下,如無膿當下血。
........................
3
........................
以水6升,煮取1升,去滓;納芒消,再煎沸,頓服之。有膿當下;如無膿,當下血。
E. 大黃牡丹皮湯的中葯方劑
【處方與加減】大黃6克,芒硝(沖)6克,丹皮9克,桃仁9克,冬瓜仁3克。
【功效與用法】水煎服。主治增生性結腸炎。症見腹痛、腹瀉,大便日數次,伴里急後重。方中大黃瀉腸中淤結之毒;芒硝軟堅散結,助大黃促其速下;桃仁、丹皮涼血,散血,破血祛淤;冬瓜仁清腸中濕熱,消癰排膿。共達清熱涼血,祛淤散結之效。
F. 大黃牡丹皮湯加減有哪些功用
【來源】制《中醫外科學》。
【組成】大黃20克,丹皮15克,薏苡仁50克,公英20克,冬瓜仁50克,敗醬草30克,桃仁15克,地丁30克。
【功用】通里攻下,祛淤導滯。
【主治】用於淤滯型闌尾炎。
【方解】薏苡仁、冬瓜仁、敗醬草、公英、地丁解毒排膿;大黃通里攻下;丹皮、桃仁祛淤導滯。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G. 寒下劑:大承氣湯 大陷胸湯 大黃牡丹湯
大承氣湯 《傷寒論》
大承氣湯用芒硝,大黃枳實厚朴饒,
去硝名曰小承氣,調胃承氣硝黃草。
大陷胸湯 《傷寒論》
大陷胸湯用硝黃,甘遂一克效力強,
擅療熱實結胸證,瀉熱逐水效專長。
大黃牡丹湯 《金匱要略》
金匱大黃牡丹湯,桃仁瓜子芒硝襄,
腸癰初起腹按痛,苔黃脈數服之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