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玫瑰龍蝦
㈠ 大龍蝦分幾個品種
先說說澳龍和波龍的本質區別,波龍正式名美洲螯龍蝦,生物學上隸屬於十足目、海螯蝦科、螯龍蝦屬,雖然名字中也帶有「龍蝦」,但其實算是螯蝦,真正意義上的「龍蝦」一般指的是龍蝦屬的物種,比如澳龍。兩者的區別從外觀上一目瞭然,波龍有一對大螯,因此是螯蝦;澳龍沒有大鉗子,屬於正牌龍蝦。
常見的大龍蝦有哪些?常見的食用種龍蝦世界范圍內,十幾二十種肯定是有的,簡單介紹幾種特別常見的:
1.紐澳多刺岩龍蝦(Jasus edwardsii)
澳龍其實不止一種,但最長說的一種就是它。典型特徵就是「紅身金足」。紐澳多刺岩龍蝦也俗稱紅龍,英文名southern rock lobster。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以及周邊群島體長最大可達50cm。通體深紅色或橙色,胸甲堅硬多棘刺,腹部和步足為亮黃色。肉質自然非常出眾,當然價格也是十分不菲,屬於中高級的龍蝦。
2.日本龍蝦(Panulirus japonicus)
日本龍蝦屬於地域限定的小眾龍蝦種,又叫伊勢海老イセエビ,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日本、朝鮮海域和中國沿海,棲息於珊瑚和岩石較多的淺海海域,體型相比其它幾種龍蝦要小,通常只有20-30cm。通體暗紅色,布滿棘刺,比較好分辨。日本龍蝦在日本屬於絕對的高級食材,昔日的伊勢半島盛產龍蝦,傳說中的伊勢神宮是皇族每年必須前往祭拜天神的神聖之地,稀有的龍蝦也常在這樣最隆重的祭奠典禮上使用。於是伊勢蝦在日本是長壽和權利的象徵。往往適合直接刺身。
3.錦綉龍蝦(Panulirus ornatus)
我國南方比較常見的龍蝦,又叫七彩龍蝦、花龍蝦,體色多彩鮮亮,周身呈青綠色,藍色的胸甲夾雜著紫粉色斑塊,觸角和尾部亮紅,步足鑲有漂亮的金色環斑,腹部各節有黑色橫帶,所以它在水產市場還有個喜慶的別稱:「大彩電」。廣泛分布於日本、印度洋和南太平洋,體長可達60cm,為龍蝦屬中體型最大的品種,所以經常能看到新聞里說捕獲巨大的罕見龍蝦,其實,也沒那麼罕見。錦綉龍蝦也屬於肉質較好的一類,價格主要和體型相關,外形霸氣富貴。
4.眼斑龍蝦(Panulirus argus)
眼斑龍蝦也俗稱佛羅里達龍蝦、西印龍蝦、古巴龍蝦、墨西哥龍,是國內十分常見的進口龍蝦之一。因為龍蝦尾部明顯的眼斑狀斑點,因此被稱為眼斑龍蝦,整體色澤偏黃,所以國內市場也俗稱它為「小蜜蜂」。主要分布在西大西洋島礁,並包括整個墨西哥灣及加勒比海、巴哈馬及南美洲東部。產量比較大,體型中等可以長到40公分左右。不過眼斑龍蝦的肉質要比上面幾種龍蝦遜色,因此價格也便宜很多。
當然市場上常見的龍蝦還有很多(按圖片順序),比如「莫三比克玫瑰龍蝦」其實是真龍蝦屬的帝加洛真龍蝦(P. delagoae)主要產自馬達加斯加島和非洲大陸之間的莫三比克海峽,紅白相間色彩艷麗,個頭較小,凍品較多。
南方市場上的棘刺龍蝦(Palinurus elephas)、黃斑龍蝦(Panulirus polyphagus) 和東南亞最常見的雜色龍蝦(Panulirus versicol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