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毛野牡丹
㈠ 野牡丹的特點以及詳細介紹
如今人們已經很少見過野生牡丹花了,所以大家不妨跟我一起去看看這野生牡丹的特點吧!
野牡丹,別名:山石榴、大金香爐、豬古稔、豹牙蘭,
野牡丹科、酸腳桿屬灌木,高0.5-1.5米,分枝多;莖鈍四棱形或近圓柱形,密被緊貼的鱗片狀糙伏毛,毛扁平邊緣流蘇狀。葉片堅紙質,卵形或廣卵形,頂端急尖,基部淺心形或近圓形,全緣,7基出脈,兩面被糙伏毛及短柔毛,背面基出脈隆起,被鱗片狀糙伏毛,側脈隆起,密被長柔毛;密被鱗片狀糙伏毛;種子鑲於肉質胎座內。花期5-7月,果期10-12月。
灌木,高0.5-1.5米,分枝多;莖鈍四棱形或近圓柱形,密被緊貼的鱗片狀糙伏毛,毛扁平邊緣流蘇狀。葉片堅紙質,卵形或廣卵形,頂端急尖,基部淺心形或近圓形,長4-10厘米,寬2-6厘米,全緣,7基出脈,兩面被糙伏毛及短柔毛,背面基出脈隆起,被鱗片狀糙伏毛,側脈隆起,密被長柔毛;葉柄長5-15毫米,密被鱗片狀糙伏毛。
傘房花序生於分枝頂端,近頭狀,有花3-5朵,稀單生,基部具葉狀總苞2;苞片披針形或狹披針形,密被鱗片狀糙伏毛;花梗長3-20毫米,密被鱗片狀糙伏毛;花萼長約2.2厘米,密被鱗片狀糙伏毛及長柔毛,裂片卵形或略寬,與萼管等長或略長,頂端漸尖,具細尖頭,
兩面均被毛;花瓣玫瑰紅色或粉紅色,倒卵形,長3-4厘米,頂端圓形,密被緣毛;雄蕊長者葯隔基部伸長,彎曲,末端2深裂,短者葯隔不伸延,葯室基部具1對小瘤;子房半下位,密被糙伏毛,頂端具1圈剛毛。
有人說牡丹是花中之王,那麽野牡丹應該就是野花之王了,
其實,野牡丹科的花,並不會有王者的霸氣,相反的,在鮮艷之中帶點柔弱的粉紅花朵,而又不失本身的野性,才是野牡丹科的原始面貌。
它的花盛開在夏季,闊葉林中稍有陽光可到的地方,有時在一千多公尺的公路旁,就可以見到它的綻放。它的花朵是成群的開放,既可以欣賞整群的景觀,又可以注意單朵花的美感。
野牡丹是美麗的觀花植物,可孤植或叢布置園林。適合庭院點綴或者盆載。花大,玫瑰紅色,美麗,被譽為野生牡丹花,故名野牡丹。
以上便是我為大家總結的野牡丹的特點以及詳細介紹的全部內容,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大家。也請大家繼續關注我們。
㈡ 展毛野牡丹的介紹
展毛野牡丹,別名:老虎桿、喳吧葉、張口叭、灌灌黃、黑口蓮、肖野牡丹、豬姑稔、雞頭肉、麻葉花、洋松子、炸腰花、氈帽泡花、暴牙郎,拉丁文名:Melastoma normale D. Don. 野牡丹科、酸腳桿屬灌木,高0.5-1米,稀2-3米,莖鈍四棱形或近圓柱形,分枝多,密被平展的長粗毛及短柔毛,毛常為褐紫色,葉片堅紙質,卵形至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葉面密被糙伏毛,基出脈下凹,側脈不明顯,背面密被糙伏毛及密短柔毛,基出脈隆起,側脈微隆起,細脈不明顯;蒴果壇狀球形,頂端平截,宿存萼與果貼生,密被鱗片狀糙伏毛。花期春至夏初(雲南南部有時9-11月),果期秋季(雲南南部有時5-6月)。1圖片取自中國植物圖庫
㈢ 明艷動人的銀毛野牡丹
盛夏7月,植物園葯園里的銀毛野牡丹熱烈開放了。朵朵小花並不張揚,但卻很有魅力,它們擁有著比較少見的艷麗紫色,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十分引人注目。
銀毛野牡丹(Tibouchinaasperavar.asperrima)是野牡丹科蒂牡花屬的常綠灌木,原產巴西。莖稈是四棱形。對生在莖稈上的葉子也比較有特點,葉子上面密布著銀白色的絨毛,看起來毛茸茸的,很有質感。圓錐形的花序上密生著花朵,5片花瓣平展的伸開,中間吐出細細的花蕊。花期為5-7月。
銀毛野牡丹是優良的園林觀賞植物,它的花色明艷,葉子也頗有質感,同時適應性和抗逆性也比較強,非常適合庭園綠地的美化、綠化。
㈣ 請問這是什麼植物習性是怎樣的
准確地說,它是來自熱帶美洲的銀毛野牡丹(Tibouchinaasperavar.asperrima),為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蒂牡花屬(Tibouchina)的常綠灌木。莖四棱形,分枝多,葉闊寬卵形,粗糙,兩面密被銀白色絨毛,葉下較葉面密集。聚傘式圓錐花序直立,頂生,花瓣倒三角狀卵形,擁有較罕見的艷紫色。葉片上密生的銀白色茸毛,在夏日的陽光下熠熠生輝。花序挺拔頎長,矗立葉叢之上,紫色的花兒,明艷動人。銀毛野牡丹花枝長,花多而密,花色獨特艷麗,葉質感較好,引人注目。耐修剪,花後修剪可促進枝條萌發,同時可調整株形,扦插繁殖,適應性和抗逆性強,是優良的園林觀賞植物。
㈤ 這是什麼花
野牡丹(學名:Melastoma candimD. Don):灌木,高0.5-1.5米,分枝多;莖鈍四棱形或近圓柱形,毛扁平邊緣流蘇狀。葉片版堅紙質,卵權形或廣卵形,全緣,7基出脈,兩面被糙伏毛及短柔毛。傘房花序生於分枝頂端,近頭狀,有花3-5朵;花瓣玫瑰紅色或粉紅色,倒卵形,長3-4厘米,頂端圓形,密被緣毛。蒴果壇狀球形,與宿存萼貼生,長1-1.5厘米,直徑8-12毫米,密被鱗片狀糙伏毛;種子鑲於肉質胎座內。花期5-7月,果期10-12月。
生於海拔約120米以下的山坡松林下或開朗的灌草叢中,是酸性土常見的植物。產中國雲南、廣西、廣東、福建、台灣,印度支那也有分布。
㈥ 山野里的野牡丹艷麗盛開
轉眼已是生機盎然的七月,山野里的野牡丹正艷麗盛開,奼紫嫣紅。
南方的夥伴們,還記得老家的曠野山坡、山路旁灌叢林中、疏林下,這美艷的花兒嗎?陪伴著我們成長,特別的親切,滿滿的童年回憶。它有個動聽的名字叫野牡丹,葉子翠綠呈橢圓形狀,表面有一層粗毛毛。每一片葉子上有豎狀的葉脈連通著葉子的兩端。每年的五到七月就盛開花兒,紫粉色的五個橢圓花瓣,在野草中格外艷麗奪目。小時候,很喜歡摘這花玩,高興時還把它插在小妹妹的頭上,特別的嬌艷。
野牡丹不但花兒嬌艷,還會結出漿果子。每到十月,枝頭上結出許多的果子,長得像球,味道很清甜。還記得小時候,吃這個果子,滿舌頭都染成墨水一樣的顏色,還有指甲也被染色。小夥伴,你們也曾經經歷過吧!
那麼,野牡丹為什麼叫做野牡丹呢?不少人聽到它的名字,以為它是野生的牡丹,和牡丹花有一定的淵源。其實,它們是完全不同種類的植物。野牡丹是生長在野外的一種野花,和牡丹花沒有任何聯系,因為它的花朵長得綺麗,直逼牡丹,又帶點牡丹的雍容華貴,因此被稱為野花中的牡丹花。
野牡丹花美色艷,山野中隨處可見。它擁有自然,無需雕飾的美麗,以素麵朝天的清純,在山野中綻放出一片美麗的天地!
㈦ 野牡丹屬的屬下物種
中文名 拉丁名 描述 地菍 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 葉面通常僅邊緣被糙伏毛,有時基出脈行間具1-2行疏糙伏毛;小枝被疏糙伏毛;花瓣長1.2-2厘米,花萼被糙伏毛;植株高10-30厘米。 細葉野牡丹 Melastoma intermedium Dunn 葉面、小枝密被糙伏毛;花瓣長2-2。5厘米,花萼密被略扁的糙伏毛;植株高30-60厘米。植株直立,高0.5-3(-7)米,小枝斜上;葉片長4-15(-22)厘米,寬1.4-5(-13.5)厘米。花小,花瓣長2-2.5厘米,果直徑1厘米以下;莖上毛被,毛長5毫米以下。 展毛野牡丹 Melastoma normale D. Don 莖被平展的長粗毛及短柔毛。 多花野牡丹 Melastoma affine D. Don 葉片披針形、卵狀披針形或近橢圓形,葉面被糙伏毛,基出脈5;萼片廣披針形。 野牡丹 Melastoma candim D. Don 葉片卵形或廣卵形,葉面密被糙伏毛和短柔毛,基出脈7;萼片卵形或略寬。 大野牡丹 Melastoma imbricatum Wall. 葉片大,長8-21厘米,寬5.5-6.5厘米,廣卵形或廣橢圓形;葉柄長1.8-6.5厘米。 紫毛野牡丹 Melastoma penicillatum Naudin 莖密被外反的淡紫色長粗毛,毛基部略膨大;葉片背面密被糙伏毛。 枝毛野牡丹 Melastoma dendrisetosum C. Chen 莖密被長絹毛及微柔毛,長絹毛中部以下尚有微柔毛;葉片背面密被長柔毛及微柔毛。 毛菍 Melastoma sanguineum Sims 花大,花瓣長3-5厘米,果直徑1.2厘米以上。 毛菍(原變種) Melastoma sanguineum Sims var. sanguineum C. Chen 小枝被平展的長粗毛,毛基部膨大;萼片三角形或三角狀披針形,僅脊上被糙伏毛。 寬萼毛菍(變種) Melastoma sanguineum Sims var. latisepalum C. Chen 小枝被鱗片狀短糙伏毛;萼片菱狀長圓形,脊上具刺毛,其餘被疏微柔毛。
㈧ 這是什麼植物,果能吃不
您好,這是:野牡丹。野牡丹屬於越牡丹科,野牡丹屬,是一種矮小灌木,高度不超過2米,生長於低海拔地區的山坡林下和灌草叢中,我國南方地區和中南半島都有分布,野牡丹開花為紫色,果實表面附毛,成熟後紫黑色,可以食用。野牡丹也是一種美麗的觀花植物,可以作為花壇綠化或者盆栽,由於耐瘠薄,易於管理,花期長,目前越來越受到園林綠化方面的重視。
㈨ 這是什麼花
野牡丹,英文名 Melastoma candim D.Don ,別名有地茄、豹牙郎木、活血丹、高腳山落蘇、吞口巴、氈子桿、毛足桿、野石榴、金雞腿、豬乸稔、牛乸稔、紅爆牙狼、暴牙郎、倒罐草、高腳稔、埔筆仔、九螺仔花、不留行、大杜橋、水外年、高腳埔梨、大號天番爐、埔筆仔、九螺仔花等。野牡丹採用種子繁殖方式。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將種子混攔草木灰或細土,均勻地撒播於苗床上,覆蓋細土2cm,然後蓋草、澆水。野牡丹廣泛分布於江南大部分省區的曠野山坡、山路旁灌叢林中、疏林下。喜陰,適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長,耐瘠薄,具有很好的抗病蟲害能力,管理粗放。
快速導航
微信文章
基本信息
亞綱 :原始花被亞綱Archichlamydeae
別稱 :金石榴、金榭榴
分布區域 :雲南、廣西、廣東、福建、台灣
拉丁學名 :M.candim
綱 :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
種 :野牡丹M.candim
屬 :野牡丹屬Melastoma
目 :桃金娘目Myrtales
二名法 :Melastoma candim
門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中文學名 :野牡丹
界 :植物界
科 :毛莨科
形態特徵
灌木,高0.5-1.5米,分枝多;莖鈍四棱形或近圓柱形,密被緊貼的鱗片狀糙伏毛,毛扁平邊緣流蘇狀。葉片堅紙質,卵形或廣卵形,頂端急尖,基部淺心形或近圓形,長4-10厘米,寬2-6厘米,全緣,7基出脈,兩面被糙伏毛及短柔毛,背面基出脈隆起,被鱗片狀糙伏毛,側脈隆起,密被長柔毛;葉柄長5-15毫米,密被鱗片狀糙伏毛。傘房花序生於分枝頂端,近頭狀,有花3-5朵,稀單生,基部具葉狀總苞2;苞片披針形或狹披針形,密被鱗片狀糙伏毛;花梗長3-20毫米,密被鱗片狀糙伏毛;花萼長約2.2厘米,密被鱗片狀糙伏毛及長柔毛,裂片卵形或略寬,與萼管等長或略長,頂端漸尖,具細尖頭,兩面均被毛;花瓣玫瑰紅色或粉紅色,倒卵形,長3-4厘米,頂端圓形,密被緣毛;雄蕊長者葯隔基部伸長,彎曲,末端2深裂,短者葯隔不伸延,葯室基部具1對小瘤;子房半下位,密被糙伏毛,頂端具1圈剛毛。蒴果壇狀球形,與宿存萼貼生,長1-1.5厘米,直徑8-12毫米,密被鱗片狀糙伏毛;種子鑲於肉質胎座內。花期5-7月,果期10-12月。
野牡丹的花,盛開在夏季,在鮮艷之中帶點柔弱的粉紅花朵,但又不失本身具有的野生性。
野生種多生長於海拔約120米以下的山坡松林下或開闊的灌草叢中。常綠小灌木,高約1~4米,根粗大,淺灰棕色。
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稍耐旱和耐瘠,全日照或半日照均可。是酸性土常見的植物。性雖耐旱,但若土壤能經常保持濕潤,則生長較旺。
耐瘠薄。以疏鬆而含腐殖質多的土壤栽培為好,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或腐葉土生長最佳。
主要品類
多花野牡丹Melastoma affine D. Don
野牡丹Melastoma candim D. Don
枝毛野牡丹Melastoma dendrisetosum C. Chen
地菍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
大野牡丹Melastoma imbricatum Wall.
細葉野牡丹Melastoma intermedium Dunn
展毛野牡丹Melastoma normale D. Don
紫毛野牡丹Melastoma penicillatum Naudin
毛菍Melastoma sanguineum Sims
寬萼毛菍(變種)Melastoma sanguineum Sims var. latisepalum C. Chen
毛菍(原變種)Melastoma sanguineum Sims var. sanguineum C. Chen
㈩ 枝毛野牡丹生活習性
每一物種的生態習性和生物學特性都是長期適應其生存的環境條件而形成的,並成為系統發育的必然因素和結果。中國牡丹在進化過程中,形成了生長發育與其周圍環境條件相統一的習性。
野生品種的生態習性
牡丹原種主要自然分布於我國西北高原,陝甘寧盆地、巴郡山谷、秦嶺山地及燕山南坡一帶為其自然分布的中心地帶。這些地區位於北溫帶的北緣,由北緯34°5′到38°,海拔600~2400米。這些地區的土層為深厚肥沃的風積黃土,野生種原生地土壤多為微酸性,但大多數種類對微鹼性土壤也有一定的適應性,在蘭州地區pH值8.0~8.5的土壤中均能正常生長,僅大花黃牡丹適應性較差,葉色偏黃。氣候特點為春季乾旱、少雨,夏季多雨而涼爽,冬季比較寒冷.盡管也有些野生種分布在暖溫帶甚至亞熱帶地區(如分布在我國西南部的紫牡丹、四川牡丹、黃牡丹等),但它們是生長在海拔2000~2500米以上的山地,與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低地的種類一樣,都是長期生長在溫帶氣候下。因此,中國牡丹可以說都是屬於典型的溫帶型植物,適應於溫帶的氣候特點,形成了喜歡溫暖和涼爽、具一定的耐寒性、宜高燥懼濕熱、喜陽光稍耐半陰的共同生態習性。但在革質花盤與肉質花盤兩個亞組之間以及亞組內不同種間生態習性仍存在一定差別。
(一)革質花盤亞組
革質花盤亞組中的矮牡丹、紫斑牡丹、四川牡丹等,分布緯度偏北,耐寒、耐旱性較強,更適應冷涼乾燥,對夏季炎熱也有一定的適應性。在原生環境中,紫斑牡丹表現出較強的耐陰性。
(二)肉質花盤亞組
肉質花盤亞組中紫牡丹、黃牡丹、狹葉牡丹及大花黃牡丹,分布緯度偏南,分布區海拔較高(約2500~3000米或更高),因而更適應於溫暖的氣候,其耐寒、耐旱以及對夏季炎熱的適應性不如前者。尤以大花黃牡丹更喜溫暖,生長期較長,花芽形成較晚,當年生枝耐凍性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