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畫大全
1. 花開富貴牡丹簡筆畫圖片大全
1. 牡丹簡筆畫圖片大全
牡丹簡筆畫圖片大全 牡丹花素描怎麼畫
1.首先選擇顏色比較淺的粉色鉛筆,繪出第一個葉片,然後在大的葉片上加一些褶皺2.之後繼續畫第二個葉片,然後加上一些褶皺 , 然後一層一層畫好大的葉片3.最後畫最外層的,然後最開始的樣子就出來了,接下來我們上色4.首先拿出紅色鉛筆,將邊緣描出來,並且在外側葉片邊緣加粗,在葉子的根部向外畫出陰影這樣,所有葉片都這樣畫出來5.最後是這個樣子,之後用黃色鉛筆畫出花蕊花蕊是一個個橢圓,然後用棕色筆描一下邊緣6.之後拿出橘黃色彩色鉛筆,在陰影部分上色加重7.之後開始畫牡丹的綠葉,首先用淺色綠色鉛筆畫出葉子輪廓,再用深色綠色鉛筆上色加重畫出葉子紋路。
牡丹的畫法
牡丹是大花頭的花卉,它品種繁多,色彩豐富,嬌艷動人,深受國人的喜愛,有「國色天香」美譽,往往被人民譽為「國花」。
牡丹是我國特有的花卉,也是中國花鳥畫中最常見的表現題材。畫牡丹時要注意將它和芍葯分開,雖然牡丹和芍葯在花頭的外形上區別不是太明顯,但它們的品質不同:牡丹是木本,芍葯是多年生草本,在葉片的形狀上也有區別,畫是要將它們的特徵表現出來。
A.花頭的畫法:用中號以上京提筆(羊毫配狼毫的兼毫筆)飽蘸大紅色,在調色盤上調和,使顏色向筆根滲透,再用筆尖蘸胭脂色,稍作調和後即在畫面上點畫。傳統的點牡丹方法是一筆緊挨一筆,整個花頭是由一筆筆由濃到淡的色點組成。
花頭完成後,乘顏色尚未乾時,在花心和花瓣的交接處用胭脂加墨的重色進行調整,使花瓣的交接清晰生動。待顏色七、八成干時,用石青在花蕊處點上顏色,再用藤黃調白粉點花蕊。
點花蕊時要按三筆一組的組織結構進行點畫,千萬不能無組織地隨意點畫。 B.牡丹花朵畫法:花朵和花頭的畫法相近,不同之處在於花朵有花萼和托葉,畫時一定要從花朵的整體考慮,使花萼和托葉成為花頭的有機整體。
C.牡丹葉片的畫法:用中號以上京提筆蘸花青加藤黃的淡綠色,在調色碟上調和,再用筆尖蘸墨,稍稍糅合一下,使墨色和筆上原有的顏色融合,用側鋒干凈利落地在畫面上畫上葉片。畫葉片要成組地進行,以三筆為一組由規律地點畫,這樣畫出的葉片就不會雜亂無章。
寫意畫的魅力不僅表現在生動的筆觸,活潑的形象,還體現在滋潤的色彩和淋漓的筆墨上,所以畫葉片時要掌握用水和用色的技巧。起筆時色墨要飽和,下筆要迅疾,用一筆顏色畫一片葉片,這樣從起筆到收筆,自然就形成了干濕濃淡的變化。
葉片色墨點畫完成後,待其晾至七、八成干時,用較重的墨(色)勾勒葉脈。勾葉脈是一個重要的步驟,葉片的轉折向背以及組織結構都是由它決定,因此要從畫面的整體結構出發進行調整,不能只從局部考慮。
D.牡丹枝乾的畫法:在一般情況下,枝幹在畫面上與花頭和葉片相比,所佔比重較少,但是在描繪時千萬不可低估它的重要性,更不能隨意點畫,要了解它的結構規律和生長特徵,畫時才能表現出主幹和嫩葉的不同質感。
牡丹有幾種畫法分別是?
牡丹畫繪畫步驟: (1)花頭的畫法: 用中號以上京提筆(羊毫配狼毫的兼毫筆)飽蘸大紅色,在調色盤上調和,使顏色向筆根滲透,再用筆尖蘸胭脂色,稍作調和後即在畫面上點畫。
傳統的點牡丹方法是一筆緊挨一筆,整個花頭是由一筆筆由濃到淡的色點組成。花頭完成後,乘顏色尚未乾時,在花心和花瓣的交接處用胭脂加墨的重色進行調整,使花瓣的交接清晰生動。
待顏色七、八成干時,用石青在花蕊處點上顏色,再用藤黃調白粉點花蕊。點花蕊時要按三筆一組的組織結構進行點畫,千萬不能無組織地隨意點畫。
(2)牡丹花朵畫法: 花朵和花頭的畫法相近,不同之處在於花朵有花萼和托葉,畫時一定要從花朵的整體考慮,使花萼和托葉成為花頭的有機整體。 (3)牡丹葉片的畫法: 用中號以上京提筆蘸花青加藤黃的淡綠色,在調色碟上調和,再用筆尖蘸墨,稍稍糅合一下,使墨色和筆上原有的顏色融合,用側鋒干凈利落地在畫面上畫上葉片。
畫葉片要成組地進行,以三筆為一組由規律地點畫,這樣畫出的葉片就不會雜亂無章。寫意畫的魅力不僅表現在生動的筆觸,活潑的形象,還體現在滋潤的色彩和淋漓的筆墨上,所以畫葉片時要掌握用水和用色的技巧。
起筆時色墨要飽和,下筆要迅疾,用一筆顏色畫一片葉片,這樣從起筆到收筆,自然就形成了干濕濃淡的變化。葉片色墨點畫完成後,待其晾至七、八成干時,用較重的墨(色)勾勒葉脈。
勾葉脈是一個重要的步驟,葉片的轉折向背以及組織結構都是由它決定,因此要從畫面的整體結構出發進行調整,不能只從局部考慮。 (4)牡丹枝乾的畫法: 在一般情況下,枝幹在畫面上與花頭和葉片相比,所佔比重較少,但是在描繪時千萬不可低估它的重要性,更不能隨意點畫,要了解它的結構規律和生長特徵,畫時才能表現出主幹和嫩葉的不同質感。
。
牡丹花素描怎麼畫
1.首先選擇顏色比較淺的粉色鉛筆,繪出第一個葉片,然後在大的葉片上加一些褶皺
2.之後繼續畫第二個葉片,然後加上一些褶皺 , 然後一層一層畫好大的葉片
3.最後畫最外層的,然後最開始的樣子就出來了,接下來我們上色
4.首先拿出紅色鉛筆,將邊緣描出來,並且在外側葉片邊緣加粗,在葉子的根部向外畫出陰影這樣,所有葉片都這樣畫出來
5.最後是這個樣子,之後用黃色鉛筆畫出花蕊花蕊是一個個橢圓,然後用棕色筆描一下邊緣
6.之後拿出橘黃色彩色鉛筆,在陰影部分上色加重
7.之後開始畫牡丹的綠葉,首先用淺色綠色鉛筆畫出葉子輪廓,再用深色綠色鉛筆上色加重畫出葉子紋路
牡丹花怎麼畫簡筆畫
先勾勒大致形態,再上色。
1.先用墨線分濃淡勾出花的形態。勾勒時依花瓣的大小聚散、正反轉側,運用粗細、疏密不同的線條,做到有虛有實。
特別是里層和外層花瓣交接部,外緣線不要全部勾死,要有筆斷意聯之感,才顯生動自然。 2.用墨或色點葉。
勾花一般以表現淺色花為主,如白、黃等。因此,可在花頭旁邊點葉襯托,使淺色花朵更醒目。
3.上色。畫白花時,待墨線稍干,用羊毫蘸薄白粉,自花瓣的稍端向基部暈染,越靠近基部白粉越薄,直至用盡。
然後用灰綠色自花瓣基部向外烘染,越向外越淡,消失在白粉里。畫黃花,用赭墨勾花,暈染赭黃後,趁濕略點少量淡胭脂,色彩更顯豐富沉著。
4.勾葉筋、點花蕊。勾葉用花青蘸墨或純墨。
花蕊,可以不拘於黃色,而用赭墨、硃砂、胭脂等色點出,使其提神醒目。
2. 牡丹國畫有哪些
1、清 馬逸《國色天香圖》
是一幅富麗堂皇的工筆重彩花卉圖。圖中的牡丹花開嬌艷,明麗動人,色彩豐富飽滿,姿態優雅,設色極其講究,勾線細致圓潤。而花下奇石則用積墨與淡墨暈染相結合繪出,以石綠、石青略染。蘭花以重粉罩染,胭脂點蕊,素雅動人。地面以淡彩渲染,營造出空間的伸縮感。
3. 牡丹花國畫作品
牡丹花國畫作品有:沈銓《玉堂富貴》、石濤《富貴圖》、八大山人《松石牡丹圖》、高翔《新春富貴如意圖》、惲壽平《牡丹冊》、惲壽平《國香春霽圖》等。
4. 名家牡丹國畫有哪些
名家牡丹國畫有:
1.清馬逸《國色天香圖》《國色天香圖》是一幅富麗堂皇的工筆重彩花卉圖。的牡丹花開嬌艷,明麗動人,色彩豐富飽滿,姿態優雅,設色極其講究,勾線細致圓潤。而花下奇石則用積墨與淡墨暈染相結合繪出。
以石綠、石青略染。蘭花以重粉罩染,胭脂點蕊,素雅動人。地面以淡彩渲染,營造出空間的伸縮感。
2.《國色天香圖》堪稱「中國牡丹第一圖」,是中國古代牡丹繪畫最傑出的作品。清余稺《花鳥圖冊》此冊共十二開。
構圖簡潔、高雅,設色明麗妍美,筆法工整細膩,飛蝶、蚱蜢、小鳥的造型准確,栩栩如生,說明畫家有扎實的寫生功底。此圖冊繪蘭花、牡丹、宣花、百合花、荷花、秋菊、桃花、海棠、玉蘭、梅花、臘梅等。
3.清郎世寧《仙萼長春圖之牡丹》此圖冊分別描繪了牡丹、蘭花、罌粟、萱草、荷花、梅花等艷麗多姿的花卉和體態生動的蝶、鳥。構圖上取法中國傳統花鳥畫的格局,以虛托實,注重對所繪物象的突出。在表現技法上。
則充分發揮了歐洲繪畫注重明暗及透視的特點,以工緻細膩的筆觸,刻畫出花瓣、葉片以及鳥雀的羽毛質感和體積感,呈現出與傳統的中國花鳥畫迥然不同的藝術風貌。這種「中西合璧」的畫風成為清代宮廷繪畫藝術的一大特色。
受到了清皇室的青睞。
4.清惲冰《牡丹圖·國色天香》作者以寫實的手法,成功刻畫了蒲塘秋日的麗景。整幅運用沒骨法,萍藻以色彩直接點就,荷花則以粉紅色點染花尖,旋即以清水迅速暈開,色階層次豐富。
色調深淺過度自然,真實地展現出花瓣清淡雅麗之美。南宋徐崇思《牡丹蝴蝶圖》花鳥畫立軸紅花綠葉占據整個畫面,這種豐滿的構圖如肖像般使我們能直觀地欣賞這嬌嫩柔美的荷花。細膩的筆調把荷花的清純高潔。
5.南宋徐崇思《牡丹蝴蝶圖》花鳥畫立軸紅花綠葉占據整個畫面,這種豐滿的構圖如肖像般使我們能直觀地欣賞這嬌嫩柔美的荷花。細膩的筆調把荷花的清純高潔。
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表現得入木三分。這是宋人花卉小品中難得的上乘佳作。近現代陳之佛《牡丹富貴圖》花鳥畫立軸陳之佛的工筆花鳥可謂別具一格。他的創作,殫精竭慮,匯古創今,開拓了前無古人的新意境。
傅抱石給陳之佛的《寒梅小鳥》題過這樣的兩句詩:「雪個已矣甌香死,三百年來或在斯」。意思是說自從八大山人朱耷及惲南田死了以後,這三百年來花鳥工筆畫的創作大概就算得上陳之佛了。陳之佛在花鳥寫畫的創作上強調構圖。
色彩等方面的形式美,並把豐富的圖案技法融匯於繪畫創作中,從而強化了花鳥畫的藝術效果,創造出清新典雅,富有濃郁裝飾特色的繪畫風格。他的淵深的文學修養更使他筆下的花鳥畫有詩一般的神韻,他創作的畫面永遠給人豐厚雋永的美的享受。
陳之佛的工筆花鳥藝術,融匯了中西繪畫之長,既表現出富有強烈的民族傳統色彩,又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既嚴謹工細,一絲不苟,又生動多樣,清新雋逸,他為工筆花鳥畫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北宋佚名《牡丹圖頁》花鳥畫小品圖繪牡丹花後魏紫。
花冠碩大,重瓣層疊,嬌艷華貴,左右以綠葉相襯。花瓣層次豐富,刻畫入微,先用中鋒細筆勾花瓣,然後用胭脂紅層層渲染,以淺黃色點花蕊,以花青汁綠染花葉。此圖頁精工富麗,美不勝收,構圖豐滿。
設色艷而不俗。近現代於非闇《牡丹蜂雀圖》花鳥畫立軸畫花木禽魚,從宋人鉤勒入手,雕青嵌綠,富麗絢爛。白描蘭、竹、水仙,尤為清逸。兼擅治印。解放後任北京中國畫院副院長,中國畫研究院副會長。
於藝術事業,致力甚多。著非闇漫墨、都門釣魚記、藝蘭記、豢鴿記(有英譯本)、中國畫顏料研究、我怎樣畫花鳥畫。卒年七十二。清錢維城《國色天香圖》牡丹花鳥畫立軸錢維城的《牡丹圖》是乾隆皇帝舊藏。
後賜與大臣英和,其意義可與《石渠寶笈》等同。「此圖用筆秀麗,艷麗的色彩渲染卻十分素雅,體現了錢維城的審美趣味。所繪之花朵枝葉刻畫極為精細,枝葉舒展婀娜。雖說錢維城的山水畫很有名,但花卉亦也毫不遜色,而且留世花卉畫作較少,此幅《牡丹圖》更是色澤潤藉,筆法俊逸,—派明麗清新。」據了解。
《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內收錄錢維城書畫作品共一百六十件,數量之多足以說明清宮對其藝術造詣的賞識。此外,《清史稿》卷504更贊揚錢維城的花卉畫作「花卉傳色尤有神采」。清汪承霈《三春韶牡丹圖》花鳥畫橫軸中華民族是一個崇尚美的民族。
自古就有種牡丹、賞牡丹之風。牡丹,花大色美、雍容華貴、芳香濃郁,自古就是富貴吉祥、繁榮昌盛的象徵,家居字畫裝飾中懸掛一副國畫牡丹圖不但能夠美化居室、陶冶情操。還能給居室帶來吉祥之氣。
因此牡丹裝飾畫成為家居裝飾字畫的首選。
5. 牡丹花畫法
牡丹畫法步驟如下:
1.首先畫一朵牡丹花,頂部畫一朵類似波浪圖案的心形。畫牡丹中間的部分。
2.在核心花朵上畫其他花朵,將花瓣一層一層有順序組成在一起,讓所有的牡丹花看起來都是圓的,畫出牡丹花的花蕾。
3.向下畫牡丹花盛開的花朵,將花瓣緊緊圍繞著組成,一朵盛開的牡丹花的一部分就完成了。
4.在畫好的花下畫牡丹的葉子。大部分葉子聚集在牡丹的左側。牡丹的右側只露出一點葉子,畫出牡丹的形狀。
5.先在牡丹花暴露的背面塗上較重的粉色。
6.最後,將剩下的牡丹花塗上淡粉色,將葉子塗上翠綠色,畫出一朵美麗的牡丹花。
牡丹介紹:
牡丹是毛茛科 、芍葯屬植物。
花色澤艷麗,玉笑珠香,風流瀟灑,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在栽培類型中,主要根據花的顏色,可分成上百個品種。牡丹品種繁多,色澤亦多,以黃、綠、肉紅、深紅、銀紅為上品,尤其黃、綠為貴。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國色天香」之稱。
唐代劉禹錫有詩曰:「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當作中國的國花。
1985年5月牡丹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二。是中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在中國栽培甚廣,並早已引種世界各地。牡丹花被擁戴為花中之王,有關文化和繪畫作品很豐富。
6. 十大名家筆下的牡丹
十大名家筆下的牡丹:張大壯畫牡丹、王個簃畫牡丹、陸抑非畫牡丹、朱宣咸畫牡丹、江寒汀畫牡丹、朱屺瞻畫牡丹、俞致貞畫牡丹、汪容畫牡丹、金城畫牡丹、喻繼高畫牡丹。
清馬逸《國色天香圖》《國色天香圖》是一幅富麗堂皇的工筆重彩花卉圖。的牡丹花開嬌艷,明麗動人,色彩豐富飽滿,姿態優雅,設色極其講究,勾線細致圓潤。而花下奇石則用積墨與淡墨暈染相結合繪出。
名家牡丹國畫
《國色天香圖》堪稱「中國牡丹第一圖」,是中國古代牡丹繪畫最傑出的作品。清余稺《花鳥圖冊》此冊共十二開。
構圖簡潔、高雅,設色明麗妍美,筆法工整細膩,飛蝶、蚱蜢、小鳥的造型准確,栩栩如生,說明畫家有扎實的寫生功底。此圖冊繪蘭花、牡丹、宣花、百合花、荷花、秋菊、桃花、海棠、玉蘭、梅花、臘梅等。
清郎世寧《仙萼長春圖之牡丹》此圖冊分別描繪了牡丹、蘭花、罌粟、萱草、荷花、梅花等艷麗多姿的花卉和體態生動的蝶、鳥。構圖上取法中國傳統花鳥畫的格局,以虛托實,注重對所繪物象的突出。在表現技法上。
7. 牡丹花怎麼畫(簡單畫一下)
方法/步驟復
1 用深藍色的水制彩毛筆來勾勒花瓣的形態。花瓣我通常是從外圍開始勾起,然後逐步向花心部位添加細節。比如增加細碎的小花瓣,慢慢確定花蕊的位置。
2,用墨或色點葉。勾花一般以表現淺色花為主,如白、黃等。因此,可在花頭旁邊點葉襯托,使淺色花朵更醒目。
3,上色。畫白花時,待墨線稍干,用羊毫蘸薄白粉,自花瓣的稍端向基部暈染,越靠近基部白粉越薄,直至用盡。然後用灰綠色自花瓣基部向外烘染,越向外越淡,消失在白粉里。畫黃花,用赭墨勾花,暈染赭黃後,趁濕略點少量淡胭脂,色彩更顯豐富沉著。
4,勾葉筋、點花蕊。勾葉用花青蘸墨或純墨。花蕊,可以不拘於黃色,而用赭墨、硃砂、胭脂等色點出,使其提神醒目.
這幅畫花製作精美,圖畫搭配漂亮,主題突出,是一幅不錯的牡丹畫!
8. 中國古代有什麼關於牡丹的名畫嗎
中國四的大名花—山東荷澤牡丹、福建漳州水仙、浙江杭州菊花、雲南山茶花。
9. 國畫牡丹:6種顏色牡丹的畫法~
1
粉牡丹的畫法
(一)畫花頭最好使用兼毫斗筆。待筆浸透清水後,筆根部蘸白粉,筆尖蘸曙色或牡丹紅,調勻後再碰一點胭脂,筆鋒朝下,筆腹朝上,點虱(虱,音督,即隨意點染)於紙上,畫出兩三瓣淺花瓣。
(二)繼續如前法點出外花瓣,擠出內花瓣的形狀,用色稍重,連續用挑筆和疊加,向然滲化。
(三)加畫花瓣時,筆觸不可雷同,要注意花瓣的寬窄、長短、參差錯落。
(四)用筆要有節奏,豐富花瓣層次,用破色法去刻畫花瓣外形,使每一瓣都有內心感。
2
胭脂牡丹的畫法
(一)用清水洗去筆含顏色,筆根調入曙紅,再調胭脂,筆尖調一點花青或墨。
(二)用筆要灑脫,不要遲疑,使顏色沖撞出濃淡、干濕,塑造出花開的精神氣質。
(三)花瓣大小、穿插、濃淡、沖撞、托擠,要有變化,不可呆板。
(四)注意外形,畫花心部的幾瓣用色濃一些,以增強其立體感和整體感。
3
黃牡丹的畫法
(一)筆根部調入藤黃,然後筆前部調入少量硃砂,筆尖蘸少許胭脂。
(二)畫法如前所述,畫時注意不同品種牡丹花的造型。
(三)用筆時要注意聚散開合的關系。
(四)注重花瓣外形的塑造。花頭完成後,在顏色未乾之時,用重色暈染花心和花瓣的交界處,以使花瓣的交接更為清晰、生動。
4
藍牡丹的畫法
(一)筆洗凈後,筆根調入白粉,筆前部調入酞春蘭或花青,筆尖蘸少許較濃的酞菁藍。
(二)畫花的表現方法與前文所講相同,疏密錯落要講究。
(三)要注意花瓣開合的向心力。
(四)此圖適用於花苞半開時的造型。
5
橙紅牡丹的畫法
(一)洗凈筆,筆根蘸白粉,調硃砂或朱磦,再調入曙紅。
(二)成橙紅色後,筆尖面少許胭脂,稍作調和後即在畫而上點畫。
(三)筆法同前面所講的相同,需要強調的是要注意外形和向心形態。
(四)畫時注意疏密之分,呈現出錯落有致的效果。
6
紫牡丹的畫法
(一)紫色,可用花青調胭脂而成,畫花的深淺要把握好調成紫色量和白粉量,白粉多則淺,少則重。
(二)著重體現花形的不同,深、淺、正、側的花形變化。
(三)筆法同前所述,注意外形和向心,以及花瓣交界處的畫法。
(四)畫時同樣須注意疏密之分,以使花朵呈現錯落有致的藝術效果。
一、起稿
二、拓印、勾線
三、淡胭脂分染花頭。
四、淡墨分染葉子,胭脂+淡墨,分染花瓣,平塗花瓣正面。
五、胭脂+朱磦,平塗花瓣背面。
六、花青+淡墨,平塗葉子正面,三青平塗葉子背面及莖部。
七、赭石+曙紅(少),平塗底色。
八、藤黃+白色,點花蕊。
深紅牡丹畫法:
筆肚蘸較稀的白粉,調入曙紅,再調胭脂。先畫出花頭的前部,然後筆尖再調花青或墨,按前後濃淡關系畫出花頭。大瓣小瓣相間,不要雷同。完成花形後,再進一步調整刻畫層次,著意表現花頭的透視和厚重感。干後點蕊。(如圖一)
圖一
二喬牡丹畫法:
二喬是一種名貴品種,在同株同朵花頭上呈現二種顏色。畫二喬牡丹,先畫淺色再畫濃色。順序是調白粉後蘸少許曙紅或胭脂,在白瓷盤中調和到滿意為止,用側鋒畫花頭的前部。畫淺色時,要留出濃色的部分,也就是花心和外輪廓的部位;畫濃色用另一支筆蘸曙紅,調胭脂,筆尖調花青或墨色,小心刻畫,注意層次要分明,對比要強烈,也可用大紅色調墨畫濃色部位。(如圖二)
圖二
背面牡丹畫法:
先畫花托、花萼、花莖部分。先用淡紫色點出較大花瓣的反面,然後再調濃色調整花形的結構。要錯落有致,達到滿意為止。這種花形一般是在大幅作品中運用,意在打破正面花頭多而單調的局面,從而使畫面更加豐富多變、情趣怡然。(如圖三)
圖三
其它顏色的花頭也用此法為之。
牡丹葉子畫法:
葉子在整幅作品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幅作品的成敗在於構圖,其中葉子的布局、濃淡、疏密非常重要。要充分領會密不通風、疏可跑馬的畫理。有意留出枝幹穿插的位置。
畫葉子一般用綠色或純墨色,且忌顏色不可過多,過多就易臟亂、無主次,喧賓奪主,影響整幅作品效果,那就俗氣了。盡量運用統一的色調。
葉子的寫意畫法不易掌握,要體驗生活,到大自然中去寫生,搜集素材,根據葉子的生長規律,三五成組,大小兼用,認真畫出。把握好水份,干濕結合。用筆要利索,表現出枝葉的出枝方向,顧盼姿態。畫葉子先點出濃色、闊葉,然後蘸水再畫,由濃到淡。待筆上的顏色用盡,再蘸濃色畫,再蘸水,以此法將葉子畫完,畫面就豐富多變,濃淡和諧。注意把零亂的葉子做合理而有序的組合,從而支撐葉和花,畫出生動自然的感覺,表現整幅作品的力度。勾筋時要連接葉柄與莖,做到有聚有散,輕松自然,靈活用筆既見筆觸又顯其精神。
(如圖四)
圖四
枝幹畫法:
畫枝幹按其生長規律,在符合常理的情況下,大膽構思,大膽落墨,出奇制勝。哪裡需要支撐,哪裡需要線條,構圖時都需要用心地去經營,這決定了全局的態勢和力度,也是一幅作品成敗與否的關鍵。注意先畫主幹後畫次干,用筆要有彈性,線條粗細、濃淡有變化。注意枝幹穿插的疏密與留白的關系,使其統一而整體。最後題款,蓋印。(如圖五)
圖五
最後,再結合所講內容,重新溫習一下牡丹畫法的完整步驟,即先畫花頭,再畫葉子,枝幹,題款、蓋印。
素材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