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丁香散
㈠ 丫嘎子的作用與功效
柿蒂為柿樹科植物柿子的乾燥宿萼。別名:柿錢、柿丁、柿子把、柿萼。有降逆下氣、清熱潤肺,生津止渴,健脾化痰的功效。胃熱呃逆,可配伍黃連、竹茹等同用;痰濁內阻之呃逆,配伍半夏、陳皮、厚朴等同用;柿蒂治胃寒呃逆,常配丁香、生薑等同用,如柿蒂湯(《濟生方》);柿蒂治虛寒呃逆,常與人參、丁香同用,如丁香柿蒂湯(《症因脈治》);若命門火衰,元氣暴脫,上逆作呃,則須配伍附子、人參、丁香等。
柿蒂的功效
柿蒂中葯材.jpg
【性味】:
苦;澀;性平。
①《綱目》:澀,平,無毒。
②《本草匯言》:味苦澀,氣溫,無毒。
【歸經】:
歸胃經。
①《本草匯言》:入手太陰肺經。
②《本草求真》:入肺、胃。
【功效主治】:
降逆下氣。主呃逆;噫氣;反胃。
①孟詵:治咳逆、噦氣,煮汁服。
②《滇南本草》:治氣隔反胃。
第1步降逆止呃
《靈柩·口問》篇曰:「谷入於胃,胃氣上注於肺,……今有故寒氣與新谷氣俱還入於胃,新故相混,真邪相干,氣並相逆於胃,而胃腑不受,復出於胃,故呃逆也。」飲食不節,過食生冷,或寒涼葯物,寒氣蘊胃,沿手太陰,循經上犯,入膈襲肺,胃氣不降,氣逆而上,發為呃逆。復因膈間不利,呃聲短頻,深沉有力,不能自製,伴見膈間及胃脘不舒,得熱則減,得寒愈甚,食慾減少,口和不渴,舌苔白潤,脈象遲緩。治當溫中祛寒止呃。《本草拾遺》曰:「蒂煮服之治噦氣。」孟詵曰:「噦氣,煮汁服。」柿蒂苦平偏溫,苦可泄降,溫能祛寒,苦溫通泄,又入肺胃,善降肺胃之氣,為溫中祛寒,降逆止呃之常用葯物。又本品性平,和入養陰或清熱之品,又可用於胃陰不足、胃火上炎及氣機郁滯之呃逆。
第2步止咳下氣
《醫學三字經·咳嗽》曰:「《內經》雲: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然肺為氣之主,諸氣上逆於肺則嗆而咳,是咳嗽不止於肺,而亦不離乎肺也。」 外感風寒,邪束肺衛,宣肅失常,或痰濁內壅,肺氣壅塞,均致肺氣上逆,發而為咳。症見:胸悶氣急,上逆而咳,咳嗽聲重,咽癢則咳,痰咯則爽,咯痰清白,食少體倦,或兼寒熱,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脈象濡滑,抑或浮緊。表當疏風,里當燥濕,二者均應降氣止咳。柿蒂苦平,又入肺經,善降肺氣,肺氣肅降,氣不上逆,協宣肺止咳化痰之品,降氣止咳,外感內傷,皆可應用。
第3步淋下尿血
本品燒灰存性,服之治血淋,取其苦澀之性,加之燒灰存性,能入血分,止血澀淋,則血淋自止。
柿蒂的作用
第1步抗心律失常作用
0.5%柿蒂提取物(ST)50mg/kg 腹腔注射於小鼠,能顯著對抗氯仿誘發的室顫;亦能對抗烏頭鹼、氯化鋇所致大鼠心律失常;ST12.5mg/(kg.天)腹腔注射,連續5天; 能對抗哇巴因所致豚鼠室性心律失常。
第2步鎮靜作用
ST100mg/kg小鼠腹腔注射,使自發活動明顯減少,增強閾下劑量戊巴比妥鈉的催眠作用,延長其睡眠時間,並明顯拮抗嗎啡引起的小鼠豎尾反應。
第3步抗生育作用
在家免抗生育篩選中,初步證實柿蒂有一定的抗生育作用,柿蒂柄優於柿蒂蒂,柿蒂的柄的抗生育率為79.6%。
柿蒂治病驗方
治呃逆:柿錢、丁香、人參等分。為細末,水煎,食後服。(《潔古家珍》柿錢散)
治呃逆不止:柿蒂(燒灰存性)為末。黃酒調服,或用薑汁、砂糖等分和勻,燉熱徐服。(《村居救急方》)
治傷寒嘔噦不止:干柿蒂七枚,白梅三枚。上二味,粗搗篩,只作一服,用水一盞,煎至半盞。去滓溫服,不拘時。(《聖濟總錄》柿蒂湯)
治胞滿咳逆不止:柿蒂、丁香各一兩。上細切,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濟生方》柿蒂湯)
治百日咳:柿蒂四錢(陰干),烏梅核中之白仁十個(細切),加白糖三錢。用水二杯,煎至一杯。一日數回分服,連服數日。(《江西中醫葯》(3):20~22,1953)
治血淋:干柿蒂(燒灰存性),為末。每服二錢,空心米飲調服。(《奇效良方》柿蒂散)
治呃逆:柿錢、丁香、人參等分。上為細末,水煎,食後服。方中柿蒂降逆止嘔,為君葯。(《潔古家珍》柿錢散)
治血淋:干柿蒂(燒炭存性)。為末,每服6g,空心米飲調服。方中柿蒂清熱止血,為君葯。(《奇效良方》柿蒂散)
治胸滿咳逆不止:柿蒂、丁香各30g。上細切,每服12g,水1.5盞,姜5片,煎至7分,去渣,熱服,不拘時。方中柿蒂降逆止嘔,為君葯。(《濟生方》柿蒂湯)
柿蒂方劑制劑
柿錢散(《潔古家珍》) :柿錢、丁香、人參等分。為細末,水煎,食盾服。治呃逆屬氣虛者。
柿蒂湯(《聖濟總錄》) :干柿蒂七枚,白梅三枚。上二味,粗搗篩,只作一服:,用水一盞,煎至半盞(用水 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溫服,不拘時,治傷寒嘔噦不止。
柿蒂湯(《濟生方》) :本品、丁香各30克。上細切,每服12克,水一盞半,姜五片,煎至七分(水約 45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熱服,不拘時候。治胸滿咳逆不止。
治呃逆不止(《村居救急方》) :本品(燒灰存性)為末。黃酒凋服,或用薑汁、砂糖等分和勻,燉熱徐服。
治百日咳(《江西中醫葯》) :本品12克(陰干),烏梅核中白仁十個(細切),加白糖9克。用水300 毫升,煎至150毫升。一日數回分服,連服數日。
柿蒂散(《奇效良方》):本品(燒灰存性),為末。每服6克,空心米飲調服。治血淋。
丁香散(《古今醫統》) :丁香、柿蒂、高良姜、炙甘草。劑型:散劑。上葯各等分,研為散。服法用量:每服6克,每日2—3次,空心白開水或米飲調服。功效主治:溫中祛寒止呃。用於胃中寒冷所致之呃逆。症見呃聲沉緩有力,膈間及胃脘不舒,得熱則減,得寒愈甚,食慾減少,口中和而不渴,舌苔白潤,脈象遲緩。
柿蒂宜忌配伍
(一)柿蒂和合宜忌
中氣下陷及下元不固者慎用。
(二)柿蒂配伍應用
配丁香,於二胃寒呃逆,胸滿脘脹之候。
配旋復花,諸花皆升,惟旋復花獨降。其體輕性降,有降逆止呃之用,可用於脾胃氣虛,痰濕上逆之嘔吐噫氣之症。二者合用,降逆止嘔之力更著,用於胃寒挾濕之嘔惡、噫氣、心下痞滿之候。
配刀豆子,刀豆子甘溫,入胃、大腸二經,可溫中下氣,益腎補元,二葯相伍,共用於胃寒呃逆,氣不得降之候。
配枇杷葉,枇杷葉苦平,入肺胃二經,有化痰止咳,和胃降逆之功。二葯合用,性味歸經相近,枇杷葉助柿蒂降逆止呃,柿蒂助枇杷葉下氣止咳,相須為用,用於胃熱呃逆及氣逆咳喘之候。
配蘇子, 蘇子辛溫,專入肺經,有下氣止咳平喘之功。三者相合,用於痰壅氣逆,喘咳上氣之症。
柿蒂食用方法
玉米柿蒂粥
柿蒂10克.玉竹l5克,粳米50克。柿蒂、玉竹加清水300克煎至150克.取汁。粳米加水400克煮熟.加入葯汁再煮一會即可,早晚食用。本食療方養陰清熱.和胃止嘔:適用於胃陰虛口乾嘔逆者。
丁香柿蒂湯
原料:柿蒂10克,丁香3克,生薑5片。
做法:將柿蒂、丁香、生薑洗凈,放入砂鍋內。鍋中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渣取汁,每日早晚,空腹乘熱食用。
葯膳功效:此湯溫中降逆,下氣止呃,能預防胃癌。
柿蒂白梅湯
功效:疏肝理氣,和胃降逆。適用於暖氣者。
組成:柿蒂15枚,鹽白梅3枚。
製作:水煎,取葯汁200毫升。
用法:頻頻飲服。
生薑柿蒂茶
功效:溫中和胃,散寒止嘔。適用於胃寒嘔吐,症見不思飲食,嘔吐泄瀉,舌苔白、小兒嘔吐。
材料:生薑5克,柿蒂5枚,紅糖10克。
做法:將上葯放入杯中,以沸水沖泡,燜10分鍾,代茶頻飲。
柿蒂竹茹茶
功效:降氣和胃止呃,主治呃逆,見呃聲沉緩有力,胸宇滿悶,厭食冷物,飲食減少,嘔吐痰涎。
組成:柿蒂3個,竹茹3克,茶葉10克。將柿蒂、竹茹加工成粗末。
製法:上葯,放入保溫杯內,以沸水沖泡,蓋悶20分鍾後即可飲用。1日內服飲完,不拘次數。
宜忌:急性胃炎及胃、十二指腸潰瘍忌用。
來源:《葯茶治百病》
柿蒂用葯禁忌
空腹慎吃生柿子或食柿後忌飲白酒、熱湯、以防患胃柿石症;
糖尿病人、脾胃泄瀉、便溏、體弱多病、產後、外感風寒者忌食;
患有慢性胃炎、排空延緩、消化不良等胃動力功能低下者、胃大部切除術後不宜食柿子。
不要空腹吃柿子,柿子宜在飯後吃;
吃柿子的前後1小時內不宜喝牛奶。
柿子含單寧,易與鐵質結合,從而妨礙人體對食物中鐵質的吸收,所以貧血患者應少吃為好;
柿蒂食物相剋:
柿子不宜與酸菜、黑棗同食;柿子不宜與鵝肉、螃蟹、甘薯、雞蛋共同食用,否則會引起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食柿子前後不可食醋。
㈡ 求<中醫內科學>所有方子的方歌!!最好按照章節中的順序!!滿意再加分!
1.月華丸 月華丸方擅滋陰,二冬二地沙貝苓,山葯百部膠三七,獺肝桑菊保肺金。2.甘草乾薑湯甘草乾薑出金匱,虛寒肺痿誠可貴,甘草四兩姜二兩,溫肺復氣功效倍。3.桔梗杏仁煎桔梗杏仁用甘草,銀花連翹夏枯草,紅藤枳殼與貝母,百合麥冬與阿膠。4.補肺湯補肺參芪與熟地,五味紫菀桑白皮,補肺益氣且養陰,肺虛喘證病可愈。5.沙參麥冬湯 沙參麥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 肺胃陰虛燥象見,胃嘈乾咳最堪當。6.加味桔梗湯加味桔梗重桔梗,苡仁貝母芨橘紅,銀花甘草葶藶子,清肺化痰排膿壅。7.沙參清肺湯 沙參清肺用沙參,白芨黃芪太子參,合歡甘草冬瓜子,化痰養陰桔苡仁。8.如金解毒散如金解毒景岳創,黃芩黃連黃柏藏,山梔桔梗甘草和,解毒清肺消癰方。9.保真湯 保真參芪術草味,赤白苓芍天麥歸,生熟地柴朴骨皮,柏知蓮陳姜棗隨。10.大補元煎大補元煎景岳方,山葯山萸熟地黃,參草枸杞歸杜仲,真陰方耗此方嘗。11.駐車丸 千金傳下駐車丸,兩半歸連重一般,三兩阿膠姜一兩,陰虛久痢得靈丹。12.芎芷石膏湯芎芷石膏金鑒方,川芎白芷石膏羌,菊花藁本共相配,風熱頭痛應審詳。13.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麻黃連翹赤小豆,桑白杏草姜棗助,宣肺解毒消濕腫,濕熱兼表黃疸瘳。 14.通幽湯通幽湯中二地俱,桃仁紅花歸草濡,升麻升清以降濁,噎塞便秘此方需。15.通瘀煎 景岳全書通瘀煎,活血順氣功效專,歸尾紅花山楂澤,烏青木附香字含。16.桃仁紅花煎桃仁紅花括桃紅,丹參赤芍歸川芎,延胡香附青皮地,活血化瘀心絡通。17.地榆散 地榆散方用多驗,地榆茜根黃芩連,山梔茯苓六味配,清熱化濕涼血專。18.槐角丸槐角丸有地榆防,當歸黃芩枳殼匡,血熱得涼自可止,擅治腸風及脫肛。19.生薑甘草湯 生薑甘草千金方,人參甘草大棗姜, 補脾助肺生津液,虛寒肺痿服之康。 20.桑白皮湯桑白皮湯半夏蘇,杏仁貝母芩連梔,清泄痰熱病根除,痰熱郁肺喘可治。21.黛蛤散 黛蛤青黛蛤殼配,清肝化痰功效倍,咳逆痰粘胸脅脹,驗方屢經臨床推。22.加減瀉白散瀉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參茯青陳五味入,加減瀉白方名立。23.平喘固本湯 平喘固本為驗方,參味冬蟲胡桃香, 磁坎蘇款夏橘紅,補肺納腎化痰良。24.秦艽鱉甲散秦艽鱉甲治風勞,地骨柴胡及青蒿,當歸知母烏梅合,止嗽除蒸斂汗高。25.越婢加半夏湯 越婢加夏金匱方,麻黃石膏配生薑,半夏甘草大棗和,痰熱郁肺表邪傷。26.補天大造丸補天大造參芪山,術苓棗志杞龜板,地芍歸鹿紫河車,培補陰陽莫大焉。27.射干麻黃湯 仲景射干麻黃湯,細辛五味半生薑,紫菀冬花大棗入,氣逆痰鳴服之康。28.己椒藶黃丸己椒藶黃治飲方,腹滿便秘尿少當,此因水聚腸間起,前後分消病自康。29.香附旋覆花湯 香附旋覆出條辨,覆花香附蘇夏添, 苡仁茯苓陳皮合,和絡理氣擅化痰。30.神術散醫學心悟神術散,蒼術厚朴陳皮甘,藿香砂仁六味共,和中消導食厥先。31.枕中丹枕中丹出千金方,龜版龍骨遠志菖,或丸或散黃酒下,開心定志又潛陽。32.柴枳半夏湯柴枳半夏用柴胡,枳殼半夏芩蔞輔,桔梗杏仁青皮草,和解清熱飲邪除。33.清金化痰湯 清金化痰統旨方,芩梔桔麥二母桑,瓜蔞橘紅草茯苓,清熱瀉肺痰火寧。 34.順氣導痰湯驗方順氣導痰湯,內括導痰湯全方,生薑木香香附入,理氣解郁化痰良。35.養心湯 養心湯用草芪參,二茯芎歸柏子尋,夏曲遠志兼桂味,再加酸棗總寧心。36.二陰煎二陰煎中生地冬,元參黃連竹葉通,燈芯茯神酸棗草,滋陰降火有神功。37.補氣運脾湯 補氣運脾有四君,黃芪陳皮砂仁群,生薑大棗半夏曲,運脾和胃此方論。 38.五汁安中飲韭汁牛乳反胃滋,養營散瘀潤腸奇,五汁安中姜梨藕,三般加入用隨宜。39.生鐵落飲 醫學心悟鐵落飲,二冬二茯膽南星,橘志蒲翹鉤玄貝,更加朱丹可鎮心。40.啟膈散啟膈散中鬱金用,沙參丹參貝荷苓,杵頭糠與砂仁殼,噎膈津枯燥結通。41.蠶矢湯 蠶矢湯用苡木瓜,芩連梔通吳萸夏,加入豆卷清濕熱,霍亂轉筋甚相適。42.燃照湯燃照湯用芩滑石,半夏厚朴梔豆豉,白蔻省頭草配入,清熱避穢泄濁濕。43.正氣天香散 正氣天香出河間,理氣止痛溫中寒,烏葯香附乾薑入,紫蘇陳皮效平凡。44.丁沉透膈散丁沉透膈丁沉香,藿香香附和木香,參術芽曲青陳夏,肉蔻砂果朴甘嘗。45.人參養榮湯 四君四物八珍方,十全大補芪桂商,姜棗五味遠陳配,去芎方名養榮湯。46.甘遂半夏湯甘遂半夏金匱方,遂夏芍蜜甘草襄,飲留胃腸此方施,遂草相反義深廣。47.蔥豉桔梗湯 蔥豉桔梗薄荷翹,山梔竹葉加甘草,熱邪束肺嗽咽痛,風溫初起此方療。 48.茜根散景岳全書茜根散,涼血止血滋陰擅,茜根黃芩側柏葉,生地阿膠甘草全。49.無比山葯丸 局方無比山葯丸,六味地黃要去丹,蓯蓉菟絲仲巴戟,牛膝五味石脂全。50.滋水清肝飲滋水清肝肝鬱氣,舌紅少苔脈弦細,棗梔歸芍北柴胡,六味地黃將陰濟。51.四味回陽飲 四味回陽景岳方,人參附子草炮姜,陽氣虛衰猝昏仆,面白汗出肢冷嘗。 52.安神定志丸安神定志用遠志,人參遠志及龍齒,茯苓茯神二皆用,心虛膽怯用此治。53.黃連阿膠湯 黃連阿膠雞子黃,芍葯黃芩合成方,更有駐車歸醋用,連膠姜炭痢陰傷。54.參苓白術散參苓白術有四君,山蓮扁豆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棗湯調服益脾神。55.化肝煎 化肝煎為景岳方,疏肝泄熱和胃良,陳皮青皮與丹皮,芍葯山梔澤貝匡。56.丁香散古今醫統丁香散,草丁柿蒂良姜參,呃聲沉緩脘不舒,溫胃降逆散中寒。57.連理湯 張氏醫通連理湯,人參白術草乾薑,黃連茯苓六味共,溫中清腸效非常。58.黃芪湯黃芪湯源金匱翼,益氣潤腸擅虛秘,勞倦納呆便秘澀,蜜丸嚼服功效卓。59.六磨湯 四磨飲子七情侵,人參烏葯及檳沉,去參加入木香枳,五磨飲子白酒斟。六磨湯內加大黃,氣滯便秘亦能醫。60.加味四物湯加味四物金匱翼,養血調血四物力芩草菊花蔓荊入,血虛頭痛此方醫。61.茵陳術附湯 醫學心悟茵術附,乾薑甘草肉桂輔,健脾和胃溫寒濕,陰黃此方病可除。 62.潤腸丸潤腸丸用歸枳殼,生地桃麻兩仁和,勞倦納呆便秘澀,蜜丸嚼服功效卓。63.犀角散 犀角散中犀黃連,升麻山梔茵陳全,清熱解毒開機竅,急黃危重此方先。64.鱉甲煎丸鱉甲煎丸瘧母方,庶蟲鼠婦及蜣螂,蜂窠石葦人參射,桂朴紫葳丹芍姜,瞿麥柴芩膠半夏,桃仁葶藶和硝黃,瘧疾日久脅下硬,症消積化保安康。65.調營飲 調營飲用元胡陳,芎芍莪黃當歸身,瞿葶腹苓檳桑白,辛芷桂草姜棗斟。66.羌活勝濕湯羌活勝濕羌獨芎,甘蔓藁本與防風,濕氣在表頭身重,發汗升陽經絡通。67.越婢加術湯 越婢加術金匱方,麻黃石膏棗生薑,甘草白術共相配,風水重腫自爾康。68.石葦散石淋宜用石葦散,石葦車前滑石臨,冬葵瞿麥共相配,清除結石加三金。69.沉香散 沉香散出金匱翼,沉香石葦滑橘皮, 冬葵芍歸草留行,氣淋實證此方醫。70.程氏萆薢分清飲程氏萆薢分清飲,黃柏白術菖蒲苓,蓮子丹參車前子,濕熱淋濁宜早圖。71.膏淋湯 膏淋湯中山葯參,地黃芡實補脾腎,白芍龍牡脂液固,虛證膏淋此方珍。 72.代抵當丸代抵當丸大黃硝,生地肉桂甲歸桃,證治准繩奇方出,通瘀散結利水道。73.清肺飲 證治匯補清肺飲,黃芩梔子桑白群,苓麥木通車前子,功在上清下利因。74.五子衍宗丸五子衍宗枸杞子,覆盆菟車五味子,精氣虛寒命火衰,傳代衍宗此方治。75.耳聾左慈丸 耳聾左慈精虧方,小兒葯證直訣倡,六味地黃磁柴並,滋腎降火鳴聾當。 76.益氣聰明湯益氣聰明湯蔓荊,參葛升芪黃柏並,再加芍葯炙甘草,耳聾目障服之清。77.防風湯 防風湯中防麻黃,歸桂秦艽葛根姜茯苓杏芩草棗配,祛風通絡行痹方。78.烏頭湯歷節痛來不屈伸,或加腳氣痛維均,芪芍麻草皆三兩,五粒烏頭煮蜜勻。79.薏苡仁湯 類證治裁薏仁湯,薏仁歸芎麻桂羌,獨防川烏蒼姜草,著痹沉重此方匡。80.虎潛丸虎潛足痿是妙方,虛骨陳皮並鎖陽龜板乾薑知母芍,再加柏地作丸償。81.補肝湯 補肝湯中熟地黃,當歸川芎芍葯襄,麥冬木瓜草棗配,滋陰養肝此方嘗。82.拯陽理勞湯拯陽理勞用參芪,當歸肉桂姜陳皮,白術大棗五味草,溫通心陽功健脾。 月華丸 甘草乾薑湯
月華丸方擅滋陰,二冬二地沙貝苓, 甘草乾薑出金匱,虛寒肺痿誠可貴,
山葯百部膠三七,獺肝桑菊保肺金。 甘草四兩姜二兩,溫肺復氣功效倍。 桔梗杏仁煎 補肺湯
桔梗杏仁用甘草,銀花連翹夏枯草, 補肺參芪與熟地,五味紫菀桑白皮,
紅藤枳殼與貝母,百合麥冬與阿膠。 補肺益氣且養陰,肺虛喘證病可愈。沙參麥冬湯 加味桔梗湯
沙參麥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 加味桔梗重桔梗,苡仁貝母芨橘紅,
肺胃陰虛燥象見,胃嘈乾咳最堪當。 銀花甘草葶藶子,清肺化痰排膿壅。沙參清肺湯 如金解毒散
沙參清肺用沙參,白芨黃芪太子參, 如金解毒景岳創,黃芩黃連黃柏藏,
合歡甘草冬瓜子,化痰養陰桔苡仁。 山梔桔梗甘草和,解毒清肺消癰方。保真湯 大補元煎
保真參芪術草味,赤白苓芍天麥歸, 大補元煎景岳方,山葯山萸熟地黃,
生熟地柴朴骨皮,柏知蓮陳姜棗隨。 參草枸杞歸杜仲,真陰方耗此方嘗。駐車丸 芎芷石膏湯
千金傳下駐車丸,兩半歸連重一般, 芎芷石膏金鑒方,川芎白芷石膏羌,
三兩阿膠姜一兩,陰虛久痢得靈丹。 菊花藁本共相配,風熱頭痛應審詳。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通幽湯
麻黃連翹赤小豆,桑白杏草姜棗助, 通幽湯中二地俱,桃仁紅花歸草濡,
宣肺解毒消濕腫,濕熱兼表黃疸瘳。 升麻升清以降濁,噎塞便秘此方需。通瘀煎 桃仁紅花煎
景岳全書通瘀煎,活血順氣功效專, 桃仁紅花括桃紅,丹參赤芍歸川芎,
歸尾紅花山楂澤,烏青木附香字含。 延胡香附青皮地,活血化瘀心絡通。地榆散 槐角丸
地榆散方用多驗,地榆茜根黃芩連, 槐角丸有地榆防,當歸黃芩枳殼匡,
山梔茯苓六味配,清熱化濕涼血專。 血熱得涼自可止,擅治腸風及脫肛。生薑甘草湯 桑白皮湯
生薑甘草千金方,人參甘草大棗姜, 桑白皮湯半夏蘇,杏仁貝母芩連梔,
補脾助肺生津液,虛寒肺痿服之康。 清泄痰熱病根除,痰熱郁肺喘可治。黛蛤散 加減瀉白散
黛蛤青黛蛤殼配,清肝化痰功效倍, 瀉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
咳逆痰粘胸脅脹,驗方屢經臨床推。 參茯青陳五味入,加減瀉白方名立。平喘固本湯 秦艽鱉甲散
平喘固本為驗方,參味冬蟲胡桃香, 秦艽鱉甲治風勞,地骨柴胡及青蒿,
磁坎蘇款夏橘紅,補肺納腎化痰良。 當歸知母烏梅合,止嗽除蒸斂汗高。越婢加半夏湯 nbsp; 補天大造丸
越婢加夏金匱方,麻黃石膏配生薑, 補天大造參芪山,術苓棗志杞龜版,
半夏甘草大棗和,痰熱郁肺表邪傷。 地芍歸鹿紫河車,培補陰陽莫大焉。射干麻黃湯 己椒藶黃丸
仲景射干麻黃湯,細辛五味半生薑, 己椒藶黃治飲方,腹滿便秘尿少當,
紫菀冬花大棗入,氣逆痰鳴服之康。 此因水聚腸間起,前後分消病自康。香附旋覆花湯 神術散
香附旋覆出條辨,覆花香附蘇夏添, 醫學心悟神術散,蒼術厚朴陳皮甘,
苡仁茯苓陳皮合,和絡理氣擅化痰。 藿香砂仁六味共,和中消導食厥先。枕中丹 柴枳半夏湯
枕中丹出千金方,龜版龍骨遠志菖, 柴枳半夏用柴胡,枳殼半夏芩蔞輔,
或丸或散黃酒下,開心定志又潛陽。 桔梗杏仁青皮草,和解清熱飲邪除。清金化痰湯 順氣導痰湯
清金化痰統旨方,芩梔桔麥二母桑, 驗方順氣導痰湯,內括導痰湯全方,
瓜蔞橘紅草茯苓,清熱瀉肺痰火寧。 生薑木香香附入,理氣解郁化痰良。養心湯 二陰煎
養心湯用草芪參,二茯芎歸柏子尋, 二陰煎中生地冬,元參黃連竹葉通,
夏曲遠志兼桂味,再加酸棗總寧心。 燈芯茯神酸棗草,滋陰降火有神功。補氣運脾湯 五汁安中飲
補氣運脾有四君,黃芪陳皮砂仁群, 韭汁牛乳反胃滋,養營散瘀潤腸奇,
生薑大棗半夏曲,運脾和胃此方論。 五汁安中姜梨藕,三般加入用隨宜。生鐵落飲 啟膈散
醫學心悟鐵落飲,二冬二茯膽南星, 啟膈散中鬱金用,沙參丹參貝荷苓,
橘志蒲翹鉤玄貝,更加朱丹可鎮心。 杵頭糠與砂仁殼,噎膈津枯燥結通。蠶矢湯 燃照湯
蠶矢湯用苡木瓜,芩連梔通吳萸夏, 燃照湯用芩滑石,半夏厚朴梔豆豉,
加入豆卷清濕熱,霍亂轉筋甚相適。 白蔻省頭草配入,清熱避穢泄濁濕。正氣天香散 丁沉透膈散
正氣天香出河間,理氣止痛溫中寒, 丁沉透膈丁沉香,藿香香附和木香,
烏葯香附乾薑入,紫蘇陳皮效平凡。 參術芽曲青陳夏,肉蔻砂果朴甘嘗。人參養榮湯 甘遂半夏湯
四君四物八珍方,十全大補芪桂商, 甘遂半夏金匱方,遂夏芍蜜甘草襄,
姜棗五味遠陳配,去芎方名養榮湯。 飲留胃腸此方施,遂草相反義深廣。蔥豉桔梗湯 茜根散
蔥豉桔梗薄荷翹,山梔竹葉加甘草, 景岳全書茜根散,涼血止血滋陰擅,
熱邪束肺嗽咽痛,風溫初起此方療。 茜根黃芩側柏葉,生地阿膠甘草全。無比山葯丸 滋水清肝飲
局方無比山葯丸,六味地黃要去丹, 滋水清肝肝鬱氣,舌紅少苔脈弦細,
蓯蓉菟絲仲巴戟,牛膝五味石脂全。 棗梔歸芍北柴胡,六味地黃將陰濟。四味回陽飲 安神定志丸
四味回陽景岳方,人參附子草炮姜, 安神定志用遠志,人參遠志及龍齒,
陽氣虛衰猝昏仆,面白汗出肢冷嘗。 茯苓茯神二皆用,心虛膽怯用此治。黃連阿膠湯 枕中丹
黃連阿膠雞子黃,芍葯黃芩合成方, 枕中丹出千金方,龜版龍骨遠志菖,
更有駐車歸醋用,連膠姜炭痢陰傷。 或丸或散黃酒下,開心定志又潛陽。化肝煎 丁香散
化肝煎為景岳方,疏肝泄熱和胃良, 古今醫統丁香散,草丁柿蒂良姜參,
陳皮青皮與丹皮,芍葯山梔澤貝匡。 呃聲沉緩脘不舒,溫胃降逆散中寒。連理湯 黃芪湯
張氏醫通連理湯,人參白術草乾薑, 黃芪湯源金匱翼,益氣潤腸擅虛秘,
黃連茯苓六味共,溫中清腸效非常。 勞倦納呆便秘澀,蜜丸嚼服功效卓。六磨湯 &nsp; 加味四物湯
四磨飲子七情侵,人參烏葯及檳沉, 加味四物金匱翼,養血調血四物力,
去參加入木香枳,五磨飲子白酒斟。 芩草菊花蔓荊入,血虛頭痛此方醫。
六磨湯內加大黃,氣滯便秘亦能醫。
潤腸丸
茵陳術附湯 潤腸丸用歸枳殼,生地桃麻兩仁和。
醫學心悟茵術附,乾薑甘草肉桂輔, 勞倦納呆便秘澀,蜜丸嚼服功效卓。
健脾和胃溫寒濕,陰黃此方病可除。
鱉甲煎丸
犀角散 鱉甲煎丸瘧母方,庶蟲鼠婦及蜣螂,
犀角散中犀黃連,升麻山梔茵陳全, 蜂窠石葦人參射,桂朴紫葳丹芍姜,
清熱解毒開機竅,急黃危重此方先。 瞿麥柴芩膠半夏,桃仁葶藶和硝黃,
瘧疾日久脅下硬,症消積化保安康。
調營飲
調營飲用元胡陳,芎芍莪黃當歸身, 羌活勝濕湯
瞿葶腹苓檳桑白,辛芷桂草姜棗斟。 羌活勝濕羌獨芎,甘蔓藁本與防風,
越婢加術湯 濕氣在表頭身重,發汗升陽經絡通。
越婢加術金匱方,麻黃石膏棗生薑, 石葦散
甘草白術共相配,風水重腫自爾康。 石淋宜用石葦散,石葦車前滑石臨,
沉香散 冬葵瞿麥共相配,清除結石加三金。
沉香散出金匱翼,沉香石葦滑橘皮, 程氏萆薢分清飲
冬葵芍歸草留行,氣淋實證此方醫。 程氏萆薢分清飲,黃柏白術菖蒲苓,
膏淋湯 蓮子丹參車前子,濕熱淋濁宜早圖。膏淋湯中山葯參,地黃芡實補脾腎, 代抵當丸
白芍龍牡脂液固,虛證膏淋此方珍。 代抵當丸大黃硝,生地肉桂甲歸桃,
清肺飲 證治准繩奇方出,通瘀散結利水道。
證治匯補清肺飲,黃芩梔子桑白群, 五子衍宗丸
苓麥木通車前子,功在上清下利因。 五子衍宗枸杞子,覆盆菟車五味子,
耳聾左慈丸 精氣虛寒命火衰,傳代衍宗此方治。耳聾左慈精虧方,小兒葯證直訣倡, 益氣聰明湯
六味地黃磁柴並,滋腎降火鳴聾當。 益氣聰明湯蔓荊,參葛升芪黃柏並,
防風湯 再加芍葯炙甘草,耳聾目障服之清。
防風湯中防麻黃,歸桂秦艽葛根姜, 烏頭湯
茯苓杏芩草棗配,祛風通絡行痹方。 歷節痛來不屈伸,或加腳氣痛維均,
薏苡仁湯 芪芍麻草皆三兩,五粒烏頭煮蜜勻。類證治裁薏仁湯,薏仁歸芎麻桂羌, 虎潛丸
獨防川烏蒼姜草,著痹沉重此方匡。 虎潛足痿是妙方,虛骨陳皮並鎖陽。
補肝湯 龜版乾薑知母芍,再加柏地作丸償。
補肝湯中熟地黃,當歸川芎芍葯襄。 拯陽理勞湯
麥冬木瓜草棗配,滋陰養肝此方嘗。 拯陽理勞用參芪,當歸肉桂姜陳皮,
參苓白術散 白術大棗五味草,溫通心陽功健脾。
參苓白術有四君,山蓮扁豆砂薏仁,
桔梗上浮兼保肺,棗湯調服益脾神。 第二十三節癃閉1膀胱濕熱證——八正散八正木通與車前,扁蓄大黃滑石研; 草梢瞿麥兼梔子,再加燈芯熱淋蠲。2肺熱壅盛證——清肺飲方歌一清肺飲方清水源,肺熱癃閉需車前;雲苓桑皮麥門冬,木通黃芩梔子寒。方歌二《證治匯補》清肺飲,桑皮車前梔木通;茯苓黃芩與麥冬,清肺利水肺熱用。3肝鬱氣滯證——沉香散方歌一 沉香散將結石摧,橘皮白芍滑石飛;甘草冬葵和石葦,當歸不留誰還追。方歌二 沉香散用滑石歸,陳皮冬葵與石韋;白芍甘草王不留,利氣疏導治氣淋。4濁瘀阻塞證——代抵擋丸方歌一代抵擋可替抵當,葯形平和體不傷;歸尾山甲與硝黃,生地桂心桃仁光。方歌二硝黃歸地桃甲桂,七味《准繩》代抵擋。5脾氣不升證——補中益氣湯合春澤湯補中益氣湯(黃芪君葯)補中參草術歸陳,芪得升柴用更神; 勞倦內傷功獨擅,氣虛下陷亦堪珍。春澤湯《醫方集解》=五苓散+人參6腎陽衰憊證——濟生腎氣丸濟生腎氣丸=六味地黃丸+車前、牛膝第二十四節陽痿1命門火衰證——贊育丹贊育蓯蓉巴戟天,舌床韭子歸二仙;熟地桂附杜仲炭,白術枸杞山萸肉。歸二仙=當歸和仙茅、仙靈脾2心脾虧虛證——歸脾湯歸脾湯用參術芪,歸草茯神遠志齊; 酸棗木香龍眼肉,煎加姜棗益心脾3肝鬱不舒證——逍遙散逍遙散用當歸芍,柴苓術草加姜薄;肝鬱血虛脾胃弱,調和肝脾功效卓。4驚恐傷腎證——啟陽娛心丹四君歸芍遠志蒲,砂仁神曲葯橘紅;柴胡菟絲山葯棗,啟陽娛心平驚恐。5濕熱下注證——龍膽瀉肝湯(柴胡引經葯)方歌一 龍膽瀉肝梔芩柴,生地車前澤瀉開; 木通甘草當歸同,肝經濕熱力能排。方歌二 龍膽梔芩酒拌炒,木通澤瀉車柴草;當歸生地益陰血,肝膽實火濕熱消。
㈢ 胃不好老打嗝怎麼辦是怎麼回事
胃不舒服經常打嗝,考慮是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腸脹氣,口服一些健脾胃助消化的葯物治療,少吃涼的硬的,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一些柔軟助消化的食物,積極的治療緩解症狀。胃不好伴有打嗝的症狀,有可能和患有胃炎有關系。胃炎病人經常會出現胃部疼痛、反酸、胃脹、嗝氣等症狀,可以做胃鏡檢查,如果患有胃炎應該服用埃索美拉唑、鋁碳酸鎂或者硫糖鋁等葯物治療。打嗝可以服用嗎丁啉等促進胃腸動力葯物。平時可以多做腹部按摩,多進行散步、快走、慢跑等有氧的運動,保持穩定情緒,避免過度焦慮,不要暴飲暴食,也不要飢一頓飽一頓。應該多吃捲心菜、豬肚、花生、小米粥等有養胃作用的食物,不要喝濃茶、飲酒。如果檢查患有萎縮性的胃炎,伴有腸化生或者有異型增生,需要定期的復查避免癌變。打嗝俗稱「噯氣」,成因很多。胃腸道積氣、積液過多,通過胃腸道的蠕動,便可引起打嗝。程斌副教授說,飯後打嗝一般是由胃腸道積氣引起的,可以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氣體,對人體有益。
如果排除胃、食道的器質性改變,常打嗝則很有可能是得了吞氣症,這種病症屬於功能消化不良。
這種患者常常覺得胃中有氣體膨脹,認為打嗝可以使氣體排出,身體隨之舒坦。但實際上,每次打嗝前,患者會下意識地咽下一口氣,而咽下的這口氣比打出來的氣體更多,結果只能是胃腸里的氣體越來越多。
這種情況如果一直持續下去有可能得肝區綜合症和脾區綜合症。這時,患者常會感到兩側肋部脹痛。這是因為胃裡的氣體太多,進入了肝區和脾區,而這里正是腸道拐彎的地方,氣體易聚集,便引起疼痛。
打嗝原因二 慢性疾病暗藏
慢性胃炎、反流性食道炎等病症也會導致打嗝頻繁。
,一些患者胃酸少,導致食物殘留過多,會引起打嗝。幽門螺感菌感染導致慢性胃炎也會引起打嗝。
這些患者也需要盡量減少打嗝次數。因為他們在打嗝時會使一些胃酸和膽汁進入食道,從而刺激食道粘膜,長此以往,有可能導致食道癌。
另外,肥胖引起腹腔、腹壁壓力過大,也可導致打嗝。
打嗝原因三 腫瘤病變先兆
經常打嗝一般問題不大,但醫生們同時提醒說,如果經常打嗝同時又伴有其他症狀,則需要小心。
經常打嗝,並伴有周期性的飢餓痛、夜間痛,則很可能意味著消化道有潰瘍或肝膽出了問題。如果有食慾減退、消瘦、貧血等症狀,且超過45天,切不可掉以輕心。它預示著體內出現腫瘤等病變。
調節身體抑制打嗝
首先,飲食是關鍵。應避免油膩及刺激性食物,土豆、玉米、雞蛋、熱乾麵等難以消化的不宜多食;戒煙,戒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暴飲暴食及睡前進食過量;可採取少食多餐的方法;
其次,如果出現燒心、泛酸水、腹脹、腸鳴的情況,可以吃一些促進胃動力的葯物,如嗎丁啉或普瑞博思(西沙比利)、莫沙比利。
最後,加強體育鍛煉;要特別注意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心境。焦慮或抑鬱的心理狀態可引起體內某些激素分泌的改變和植物神經功能改變,使得胃腸的運動與分泌減弱,甚至可能停止,從而導致功能性消化不良。
楊家耀醫生認為吞氣症的患者應在生活中盡量避免打嗝,每次有嗝意時,可把頭抑起。通過一段時間的調整,這種功能消化不良會慢慢緩解。
胃腸檢查有必要
總的說來經常出現打嗝症狀有多種可能,所以,如果通過上述的調整還是無法緩解時,做一做胃腸檢查也是有必要的。
胃鏡檢查是器質性病變的主要檢測方法,用於檢測胃腸道、食管是否有糜爛、潰瘍、炎症等。器質性病變表現為胃炎、胃潰瘍、消化性潰瘍、急慢性食道炎等病症。一旦確診,應該在醫生指導下予以治療。
在排除器質性病變後,還可以做一下動力功能方面的檢查。
1.食管下段括約肌壓力測量。括約肌控制著胃腸道的內壓,括約肌壓力減低,胃腸道內的氣體就容易上行。
2.胃內PH值測定。胃內酸鹼度不平衡會引起消化不良等疾病。
3.胃電圖檢查。胃功能低下,蠕動減緩,引起消化不好。
另外,還可以做一下碳14幽門螺感菌呼氣實驗,以檢查是否存在幽門螺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