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柏木丁香熏香

柏木丁香熏香

發布時間: 2023-02-16 19:22:57

『壹』 古代書房常用什麼熏香

熏香的習俗來源於宗教信仰,上古時期人們對各種各樣的自然現象解釋不了,感到神秘莫測,希望藉助祖先或神明的力量驅邪避疫、豐衣足食。於是找尋與神對話的工具。由於人們覺得神和靈魂都是飄忽不定的、虛無飄渺的,自然界除了雲、霧以外(雲霧繚繞之外也成了人們心目中神仙居住之所)只有熏煙有此特徵,於是古人們似乎找到了一種與神、祖先聯絡的辦法,這就是熏香。古埃及人向太陽神祈禱時,口中念誦「借香煙之力,請神明下界」,這同中國人點香敬佛完全相同。
「基福」,是埃及著名的熏香。它的香氣可使精神鎮靜,並有催眠作用,熏香不僅可在室中焚燒,也可用來使身體或衣物染上愉快的香氣。在埃及的全盛時代,幾乎人人身體塗香油,用香料熏衣服。
阿拉伯的喜愛麝香,鬍子上塗麝香,室內焚燒麝香。
印度人自古以來在宗教儀式和個人生活中廣泛使用由各種樹脂和香木製成的熏香。
伊斯蘭教徒用白檀、沉香、安息香、廣藿香等製作熏香。
漢武帝時(公元前140-87年)我國已開始生產炷香。
中國盛唐時的「貞觀之治」,長安成了世界科技中心。人們的生活質量有了極大的提高,衣、食、住、行都講究享受,琴、棋、書、畫成為時尚,吃的文化、酒的文化、茶的文化、各種文化相繼發展起來,熏香也成了藝術。當時公認焚香「極品」為佳楠;次為沉香,沉香又分為四等,即沉水香、棧香、黃熟香、馬蹄香;再次為檀香等,可見當時評香水平之高超。
鑒真和尚東渡,不僅把佛教傳到日本,時時也傳入了熏香,寺院日日香煙彌漫,朝廷舉行典禮時也要焚香,平安時代以後,香料開始脫離宗教用於「美」的目的。貴族們學起「唐人」的樣子,經常舉行「香會」或稱之為「賽香」的熏香鑒賞會,這也是鑒真和尚帶入日本又經「和風」熏陶而形成的一種風習。到了足利義政的東山文化時代,熏香演變成按照一定方式的「聞香」風俗,逐漸形成日本的「香道」。
古代雅典的香料商店實際上成為各階層人士的集會場所,政治家、哲學家、藝術家以及社交界的知名人物頻繁出入,成為熱鬧的社交活動中心。
熏香製作時使用的香料(不完整)
杜衡,月麟香,甘松、蘇合、安息、鬱金、捺多、和羅、丁香、沉香、檀香、麝香、烏沉香、白腦香、白芷、獨活、甘松、三柰、藿香、藁本、高良姜、茴香、木香、母丁香、細辛、大黃、乳香、伽南香、水安息、玫瑰瓣、冰片、龍涎。
人類最早使用杜衡可以追溯的屈原《九歌·山鬼》中的記載: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
《香乘》載有九種方子:丁香煎圓,木香餅子,豆蔻香身丸,透體麝臍帶,獨醒香、經御龍麝香茶,孩兒香茶。
宋代宮中到民間還盛行一種蘇合香酒,每一斗酒以蘇和香丸一兩同煮,極能調五臟,卻腹中諸疾,每冒寒夙,則飲一杯。
甘松香
略呈圓錐形,多彎曲,長5~18cm。根莖短小,上端有莖、葉殘基,呈狹長的膜質片狀或纖維狀。外層黑棕色,內層棕色或黃色。根單一或數條交結、分枝或並列,直徑0.3~1cm。表面棕褐色,皺縮,有細根及須根。質鬆脆,易折斷,斷面粗糙,皮部深棕色,常成裂片狀,木部黃白色。氣特異,味苦而辛,有清涼感。
蘇合香
為金縷梅科植物蘇合香樹所分泌的樹脂。蘇合香為半流動性的濃稠液體,黃白色至灰棕色,半透明,質粘稠,挑起則連綿不斷。體重,入水則沉。氣芳香,味略苦辣而香。以色棕黃或暗棕、半透明、無雜質者為佳。宜裝於鐵筒中,並灌以清水浸之,置陰涼處,以防止走失香氣。
安息香
為球形顆粒壓結成的團塊,大小不等,外面紅棕色至灰棕色,嵌有黃白色及灰白色不透明的杏仁樣顆粒,表面粗糙不平坦。常溫下質堅脆,加熱即軟化。氣芳香、味微辛。
其樹脂可代安息香樹脂使用,治中風昏厥、心腹諸痛,有開竅、行定血之效。
鬱金
《本草經讀》:"鬱金,氣味苦寒者,謂氣寒而善降,味苦而善泄也。其雲血積者,血不行則為積,積不去則為惡血,血逆於上,從口鼻而出,則為衄血吐血,血走於下,從便溺而出,有痛為血淋,無痛為尿血,即金瘡之瘀血不去,則血水不斷,不能生肌,此物所以統主之者,以其病原皆由於積血,特取其大有破惡血之功也。蓋血以氣為主,又標之曰下氣者,以苦寒大泄其氣,即所以大破其血,視他葯更進一步。若經水不調,因實而閉者,不妨以此決之,若因虛而閉者,是其寇讎。且病起於郁者,即《內經》所謂二陽之病發心脾,大有深旨,若錯認此葯為解郁而頻用之,十不救一。至於懷孕,最忌攻破,此葯更不可以沾唇。即在產後,非熱結停瘀者,亦不可輕用。若外邪未凈者,以此擅攻其內,則邪氣乘虛而內陷。若氣血兩虛者,以此重虛其虛,則氣血無根而暴脫。此女科慣用鬱金之害人也。"
丁香
似指甲狀的紅棕色花苞是精油的原料,樹平均高度為5~6公尺左右,主要產地斯里蘭卡、瓜哇、馬達加斯加,以蒸餾法製得,其香味為有點鮮苔及木香的花香,是香水製造業不可缺少的香味,亦常加入酒中,精油顏色為透明無色。
對心情有正面的影響,舒緩因情緒郁結而產生的不快或胸悶感。
可稀釋後用於瘡、癰、疔、癤等的皮膚創傷,有消腫抗炎的傷口上,促進癒合的作用。
沉香
國產沉香:又名海南沉、海南沉香、白木香、莞香、女兒香、土沉香。為植物白木香的含有黑色樹脂的木材。主產於海南島。
伽南香:又名奇南香、琪南、奇楠、伽南沉。為植物白木香或沉香近根部的含樹脂量較多的木材。
綠油伽南香:為外表呈綠褐色的伽南香。
紫油伽南香:為外表呈紫褐色的伽南香。
盔沉香:又名盔沉。進口沉香葯材多呈盔帽形,故名。
以上商品均以質堅體重、含樹脂多、香氣濃者為佳。
進口沉香 又名沉水香、燕口香、蓬萊香、密香、芝蘭香、青桂香等(以上為文獻名)。來自瑞香科植物沉香(Aquilaria agal- lochaRoxb)的含樹脂的心材。主產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柬埔寨、伊朗、泰國等地。
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所產的沉香習稱新州香,質量最好,燃之香味清幽,並能持久。越南產的沉香習稱會安香,質量稍次,燃之香味甚善,帶有甜味,但不能持久。
進口沉香多呈圓柱形或不規則棒狀,表面為黃棕色或灰黑色;質堅硬而重,能沉於水或半沉於水;氣味較濃,燃之發濃煙,香氣強烈。進口沉香性微溫,味苦辛。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納氣平喘的功效,葯效比白木香佳。
檀香
木質、細致,甜而帶異國情調,余香裊繞。
這種精緻的油,來自一種常綠的寄生樹,此樹把自己的根依附在別的樹根上,檀香通常以薄片型的方式出售,並且,至少要30年以上的樹齡,才能達到採集販賣的標准。公認為最好的檀香精油,是產自印度的邁索爾(Mysore)。
檀香自古以來便深受歡迎,從印度到埃及、希臘、羅馬的貿易路線上,常見蓬車載滿著檀香。許多古代的廟宇或傢俱,都是由檀香木所做,可能是檀香具有防蟻的功能。
檀香的焚香需求量不少於檀香木,檀香獨特的香味,具有安輔作用,對於冥想很有幫助,因而廣泛被用在宗教儀式中,特別是印度和中國,對檀香的需求量至今絲毫不曾減少。檀香也是香水中常用的原料。
麝香
為鹿科動物麝的雄性香腺囊中的分泌物乾燥而成,是一種高級香料,如果在室內放一丁點,使會滿屋清香,氣味迥異。麝香不僅芳香宜人,而且香味持久。麝香在我國使用,已有悠久歷史。唐代詩人杜甫在《丁香》詩中遇:'晚墜蘭麝中'。麝香是配製高級香精的重要原料。古代文人、詩人、畫家都在上等麝料中加少許麝香,製成'麝墨'寫字、作畫,芳香清幽,若將字畫封妥,可長期保存,防腐防蛀。
龍涎香是抹香鯨科動物抹香鯨的腸內分泌物的乾燥品。是重要而極為珍貴的葯材。龍涎香約含有25%的龍涎香素。龍涎香素是膽固醇衍生物,並且含有苯甲酸。《本草綱目》中記載著龍涎香可以"活血、益精髓、助陽道、通利血脈"。中醫用龍涎香作為"化痰、散結、利氣、活血"葯使用。可見,龍涎香是治病和補益強壯的名貴中葯。如果病人出現咳嗽氣逆、神錯氣悶和心腹疼痛等病症,可以用龍涎香1道3份,研末沖服。龍涎香素是龍涎香香味的主要成份。這種極為名貴的龍涎香,因為在世界上產量很小而不能人工合成,所以它的價值遠遠超過黃金的價值。龍涎香是香料中的極品,它是高級香水香精中不可缺少的"奇香"。使用其配製的香水香精,不僅香氣柔和,而且留香持久,美妙動人,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
香料約有近萬種,其中絕大部分都是中葯成分。這里暫且介紹這么多,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參考資料:《和香方》,《後漢書》,《中華葯典》
推薦書目:《畫堂香事》、《花間十六聲》
熏香爐
古代的熏香爐是金屬或陶瓷做的外表有著精美圖案的火爐,在裡面點燃碳火,時時撒上香料散香。現代的「熏香爐」則是使用加熱方法(一般是煮水)使香精的氣味散發在空氣中以調節環境氣氛的一種器皿,它結合了陶瓷藝術、蠟燭火焰和芳香養生於一體,兼具實用、收藏、欣賞價值之功能。其構成由「爐體」、加熱用蠟燭和香精(通常加入水中與水蒸汽一起揮發)。使用時,將選擇好的適當香型的香精滴入適量於開敞或封閉的容器上,同時加入少許的水,再將蠟燭放入爐膛中點燃即可。本節主要介紹這種「煮水型」熏香爐。
「現代」熏香爐的使用,在發達國家如美國、法國、瑞士和德國等,已有很長的歷史,僅美國每年從中國進口的熏香爐數量就達數千萬套,在其國內已基本普及使用。在發展中國家如非洲各國、印度及中國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熏香爐也正在悄然走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我國最大的熏香爐批發市場在浙江,其銷售量每年以大約20%左右的速度在增長,市場前景極為可觀。我國主要的熏香爐製造產地在廣東省潮州和福建省的德化縣,產品已遠銷全球各地。
熏香爐的爐體一般用陶瓷或玻璃製成,可設計成各種不同的造型,如:茶壺、酒盅、各種動物和人物造型等,配以款式多樣的精美的裝飾圖案,也可作為點綴家居及辦公等室內環境的藝術品。其基本構成由加熱爐膛和盛裝香精的容器兩部分組成,常見的有以下幾種造型:
1、茶壺造型:將容器設計成茶壺的形狀,在壺身或壺蓋上開設若干小孔,加上壺嘴與外部環境相通,以便容器內香精氣味的散發;爐膛形狀與其上方的茶壺形容器相匹配,用於置放加熱用的蠟燭,其上部應開設若干小孔,以利於爐膛內空氣的流通,確保蠟燭能夠充分燃燒。使用時,就如用火焰加熱茶水,更增添趣味性和浪漫情調。
2、動物造型:將整個爐體設計成兔子、小貓、小鴨等各種可愛的動物形狀,在其背脊或其它適當的位置巧妙地設置成開敞或封閉式的容器,用於盛裝香精和水,容器之下是放置蠟燭、並能保證其充分燃燒的爐膛。使用時,感覺就象是從動物身上散發出香味。
3、吊籃造型:這種形式的熏香爐一般由玻璃製成,吊架與爐膛底座鑄造成一體,用鏈索(精製的金屬鏈條或用其他耐火材料做成的鏈索)將盛放香精的器皿懸吊起來。
熏香爐可以說是陶瓷製造業在現代生活中的又一創新,它使傳統的陶瓷藝術和香精結合在一起,使人們在視覺和嗅覺上同時得到了滿足。中國的陶瓷以其精緻實用等優良品質,深受海內外人士的青睞。自宋朝以來,中國瓷器在外銷商品中占據上風,成為中世紀中國最大宗的出口商品,當時歐洲人稱瓷器為china,以致於把中國也稱為China。在古代,中國陶瓷曾影響或改變了有些國家人民原有的生活習俗,改善了這些國家人民的生活質量,如當時東南亞一些國家,使用陶瓷代替了早期的植物葉子作為食用器具;在東非,由於中國瓷器耐酸鹼無滲透性又結實耐用,遠比東非傳統的陶質、木質和金屬質食具優越,故中國瓷碗、盤、瓶、罐等器皿成為當地民眾的理想食具,間接地引起了當地人民飲食方式的變革。現在,隨著瓷土原料精煉技術和燒窯技術的提高和成熟及研究開發人員的不斷開發創新,陶瓷在生活、藝術等諸多領域中得到了更為廣泛的應用。
蠟燭柔和和火焰能夠營造出浪漫、溫馨的氛圍,對眼睛的刺激作用也較少,給人以舒適的感覺,為情侶約會、家庭生活、生日Party等所採用。隨著生產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研究人員的不斷開發創新,蠟燭已從原先的單純作為照明物,演變為現在的多種用途和功能。首先是其藝術造型,可以製成各種立體幾何形狀如圓柱體、棱錐體、立方體等;還可以製成花朵、蔬菜、水果、,貝殼和卡通人物造型等,琳琅滿目,兼具實用性和趣味性;再則,蠟燭的顏色五彩繽紛、多姿多彩,加上各種裝飾圖案,使其更具藝術感;另外,蠟燭的支架形式也種類繁多、精美絕倫,與各種造型的蠟燭相互輝映,極具藝術情調。如今,蠟燭又不斷地被賦予了許多新的功能,如在製造蠟燭時可加入各種香型的香精,當其點燃時,就會散發出宜人的香味,調節環境氛圍。熏香爐使用的蠟燭一般為無煙蠟燭,以避免燃燒時的煙氣對環境造成的污染。通常還將蠟燭製成適當大小,以便其能在特定的時間內燃盡,增加使用的方便和安全性。
熏香爐使用的香精,可根據不同環境及個人愛好進行選擇或根據「芳香療法」的需要選用。對於香味「好」「壞」,各人自有見解,可謂見仁見智,只要認為自己喜歡的也就是香的,不適合或不喜歡的也可稱之為「臭」。在不同的場合里不同的背景,令人愉悅的氣味總會帶給人一種自信安寧有益於身心的健康,香氣在一定場合里也會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使用熏香爐時,如果使用一些芳香精油,則效果更好,既可以凈化空氣,又有益於健康。
下面舉幾種芳香精油及其功效供大家參考:
薰衣草油具有鎮靜、催眠、抗抑鬱、提高記憶力、驅風祛邪、殺菌、凈化空氣等。
檸檬油具有興奮、醒腦提神、清涼、抗抑鬱、提高記憶力、凈化空氣等。
薄荷油具有醒腦提神、清涼、提高記憶力、驅風祛邪、殺菌抑菌、凈化空氣、抑制感冒、治口臭等。
菊花油具有醒腦、清涼、提高記憶力、激發靈感、抑制感冒、治咳嗽、治氣管炎等。
檀香油具有催情、鎮靜、催眠、提高記憶力等。
玫瑰油具有催情、鎮靜、凈化空氣等。
橙油具有催情、鎮靜催眠、提高記憶力、激發靈感、驅風祛邪、驅趕蚊蟲等。
以上所列的一些功效都已得到科學驗證,對人具有實用的價值,也可以作為清新劑凈化空氣使用,難怪國外發達國家對它有如此的需求,相信國內以及發展中國家也會慢慢普及。
熏香爐與一些清新劑同樣都有凈化空氣的作用,到底有何不一樣呢?我們認為有以下的區別:
① 熏香爐的香氣可以隨時更換,方便;
② 熏香爐可以作為芳香療法的一種,配合香油使用,取得一定功效;
③ 熏香爐具有藝術欣賞價值;
④ 熏香爐的使用無污染、無毒性、無副作用、安全;
④ 價格適中,輻射范圍廣。
最近市場上出現一種「更有創意」的新型熏香爐,這是法國摩爾•貝格發明的,所以也被稱為「貝格燈」。它整體上看起來就象一個漂亮的酒精燈,「熏香」的原理也類似於酒精燈,使用時先把「蕊頭」(用特殊的貴金屬陶瓷做成,可使異丙醇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緩慢氧化保持恆溫60℃左右)用打火機或火柴點燃,燒幾分鍾後熄火,「蕊頭」可保持高溫(60℃)一段時間,此時利用「燈芯」(用棉紗或其它纖維素材料製作而成)的「虹吸」作用把瓶子里裝的「香水」[含3-5%香精或天然精油的異丙醇溶液,內含一定量的催化劑「微氧素」(ozoalcool),也可加少量水以延緩燃燒]「汲引」到「蕊頭」處散香。這種熏香爐造型非常美觀,價格不菲,盯準的是有錢人的錢包,年輕人趨之若騖。
催化蕊頭是由多種不同材質的陶土混合後,經過特殊的方法製造(專利方法),成為一種多孔性(類似海綿體)蕊頭,孔徑約在3UM左右,當在使用時,精油由棉紗蕊吸上後再利用精油的表面張力附羊在蕊頭的毛細孔內,它是以高科技合成的,外層控制在500℃,內層則是350℃,而內環是由陶瓷製成,保持在60℃恆溫,讓精油利用悶燒原理在無火狀態下催化,雖然外環的溫度相當高,但它十分安全,若有紙張等物接觸時,不容易令物件燃燒,另外,如不小心把瓶子打翻,令精油流出,接觸到催化蕊頭,它會立即熄滅。
香茅油、桉葉油、茶樹油、艾蒿油、薰衣草油、依蘭依蘭油、柏木油、丁香油、丁香羅勒油以及上面提到的幾種用蒸餾法提取的精油都能用於配製這種熏香爐的「香水」,而用溶劑萃取法製得的浸膏和凈油則不能使用,因為浸膏和凈油裡面含有一些蠟質、大分子樹脂等會堵塞毛細管。同樣,使用配製的香精也要注意不能使用大分子、高沸點物質,這同「汽車香水」一樣,可用的香精也一樣,配製時香精的濃度只要3-5%就夠了,詳細請看「汽車香水」一節。
古代熏香分類
根據外形特徵可分為原態香材、 線香、盤香、 塔香、香丸、香粉、 香篆、 香膏、 塗香、 香湯、 香囊、 香枕等。
原態香材 香料經過清洗、乾燥、分割等簡單的加工製作而成。原態香材能保留香料的部分原始外觀特徵,如檀香木片、沉香木塊等。
線香 常見的直線形的熏香,還可細分為豎直燃燒的「立香」,橫倒燃燒的「卧香」,帶竹木芯的「竹簽香」等等。
盤香 又稱「環香」,螺旋形盤繞的熏香,可掛起,或用支架托起熏燒,有些小型的盤香也可以直接平放在香爐里使用。
塔香 又稱「香塔」,圓錐形的香,可放在香爐中直接熏燒。
香丸 豆粒大小的丸狀的香。
香粉 又稱「末香」,為粉末狀的香。
香篆 又稱「香篆」、「印香」、「百刻香」,用模具將香粉壓製成特定的(「連筆」的)圖案或文字,點燃之後可順序燃盡。
膏香 又稱「香膏」,研磨成膏狀的香。
塗香 又稱「塗敷香」,塗在身上或衣服上的香粉、香膏等。
香湯 又稱「香水」,以香料浸泡或煎煮的水。
香囊 又稱「香包」,裝填香料的絲袋,有絲線可掛於頸下的稱為「佩香」。
香枕 裝填香料的枕頭,可安神養生。

『貳』 香文化的發展史

西漢騎獸人物博山爐春秋至漢魏:香文化的初步發展
人類使用天然香料的歷史久遠。從現有的史料可知,春秋戰國時,中國對香料植物已經有了廣泛的利用。由於地域所限,中土氣候溫涼,不太適宜香料植物的生長,所用香木香草的種類尚不如後世繁多。多用的有澤蘭(非春蘭)、蕙草(蕙蘭)、椒(椒樹)、桂(桂樹)、蕭(艾蒿)、郁(鬱金)、芷(白芷)、茅(香茅)等。那時對香木香草的使用方法已非常豐富,已有熏燒(如蕙草、艾蒿),佩帶(香囊、香花香草)、煮湯(澤蘭),熬膏(蘭膏)、入酒等方法。
《詩經》、 《尚書》、 《禮記》 、 《周禮》、 《左傳》及《山海經》等典籍都有很多相關記述。

人們對香木香草不僅取之用之,而且歌之詠之,托之寓之。如屈原《離騷》中就有很多精彩的詠嘆:「扈江離與辟燕兮,紉秋蘭以為佩」;「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可佩」,「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椒專佞以慢稻兮,木殺又欲充夫佩幃」。

秦漢時,隨著國家的統一,疆域的擴大,南方濕熱地區出產的香料逐漸進入中土。隨著「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活躍,東南亞、南亞及歐洲的許多香料也傳入了中國。沉香、蘇合香、雞舌香等在漢代都已成為王公貴族的爐中佳品。道家思想在漢代的盛行以及佛教的傳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這一時期香文化的發展。

西漢初期,在漢武帝之前,熏香就已在貴族階層流行開來。長沙馬王堆漢墓就出土了陶制的熏爐和熏燒的香草。

熏香在南方兩廣地區尤為盛行。漢代的熏爐甚至還傳入了東南亞,在印尼蘇門答臘就曾發現刻有西漢「初元四年」字樣的陶爐。

「博山爐」在西漢至魏晉南北朝的七百年間一直廣為流行。

伴隨香爐的廣泛使用,熏香風習更為普遍。向皇帝奏事的官員也要先薰香(燒香薰衣),奏事時還要口含「雞舌香」(南洋出產的丁子香樹的花蕾,用於香口)。

漢代還出現了能直接放在衣物中熏香的「熏籠」,以及能蓋在被子里的「被中香爐」,即「熏球」。(由兩個半球形的鏤空的金屬片扣在一起,中央懸掛一個杯形的容器,在容器內可以焚燒香品,即使把香球拿在手裡搖擺晃動,容器內的香品也不會傾灑出來。)

熏爐(包括博山爐)、薰籠等香具也是漢代王墓中常見的隨葬品。

香文化在漢代的快速發展,漢武帝有很大貢獻。他在位期間大規模開邊,通西域,統南越,開海路,在促進東西方交流的同時也便利了南部濕熱地區及海外香料的傳入。漢武帝本人有很精美的鎏金銀制薰爐,或許他也喜愛薰香。

魏晉南北朝時,雖戰亂不斷,但香文化仍獲得了較大發展。

薰香在上層社會更為普遍。同時,道教佛教興盛,兩家都提倡用香。

這一時期,人們對各種香料的作用和特點有了較深的研究,並廣泛利用多種香料的配伍調合製造出特有的香氣,出現了「香方」的概念。配方的種類豐富,並且出現了許多專用於治病的葯香。

「香」的含義也發生了衍變,不再僅指「單一香料」,而是也常指「由多種香料依香方調和而成的香品」,也就是後來所稱的「合香」。從單品香料演進到多種香料的復合使用,這是香品的一個重要發展。西漢騎獸人物博山爐

隋唐時期:香文化的成熟與完備

隋唐之前,雖然上層社會對香推崇備至,但很多適宜熏燒的香料特別是高級香料不產於內地,而是來自邊疆或域外,所以可用的香料總量較少,即使對上層社會來說也是稀有之物,甚至級別稍低的官吏也難以享用,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香文化的發展。而唐代之後,局面就完全不同了。

隨著唐王朝成為一個空前富強的大帝國,其對外貿易及國內貿易都空前繁榮起來。西域的大批香料通過橫跨亞洲腹地的絲綢之路源源不斷的運抵中國。雖然安史之亂後,北方的「陸上絲綢之路」被阻塞,但隨著造船和航海技術的提高,唐中期以後,南方的「海上絲綢之路」開始興盛起來,從而又有大量的香料經兩廣、福建進入北方。香料貿易的繁榮,使唐朝還出現了許多專門經營香材香料的商家。社會的富庶和香料總量的增長,為香文化的全面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在唐代,大批文人、葯師、醫師及佛家、道家人士的參與,使人們對香的研究和利用進入了一個精細化、系統化的階段。對各種香料的產地、性能、炮製、作用、配伍等都有了專門的研究,製作合香的配方更是層出不窮。

在這個時期,對香品的用途也有了完備細致的分類:會客用的香,卧室用的香,修煉用的香等等各不相同;佛家有佛家的香,道家有道家的香,不同的修煉法門又有不同的香……可以說在唐代已是專香專用了。

象前朝的帝王一樣,唐代的許多皇帝,如高宗、玄宗、武後等都對香料十分鍾愛,而且依仗國力之雄厚,在用香的品級和數量上都遠遠超過前代的帝王。皇帝經行之處,甚至以龍腦、鬱金鋪地。

佛教在唐代的興盛也對香文化也是一個重要的推動。佛家的教理經書對香大加推崇,幾乎在所有的佛事活動中都要用香。不僅敬佛供佛時要上香,而且在高僧登台說法之前也要焚香;在當時廣為流行的浴佛法會上,要以上等香湯浴佛;在佛殿、法壇等場所還常要潑灑香水。唐代皇帝大多信佛,皇室佛事活動頻繁,其用香數量之大便可想而知了。

在唐代的香具中,出現了大量的金器,銀器,玉器,即使模仿前朝博山爐的樣式,外觀也更加華美。

熏球(漢代已經出現)、香斗等香具開始廣泛使用。(熏球由兩個半球形鏤空金屬片扣在一起,中央懸掛一杯形容器,容器內可以焚燒香品,即使搖擺晃動,香品也不會傾灑出來。香斗是帶有長柄的小香爐,可以握在手上,清
掐絲琺琅香插主要用於供佛。)

在敦煌壁畫里就常能見到香斗、博山爐等豐富多彩的唐代香具。

宋元明清:香文化的繁盛與普及

宋代之後,不僅佛家、道家、儒家提倡用香,而且香更成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一個部分。在居室廳堂里有熏香,各式宴會慶典場和也要焚香助興,而且還有專人負責焚香的事務;不僅有熏燒的香,還有各式各樣精美的香囊香袋可以掛佩,製作點心、茶湯、墨錠等物品時也會調入香料;集市上有專門供香的店鋪,人們不僅可以買香,還可以請人上門作香;富貴之家的婦人出行,常有丫鬟持香薰球陪伴左右;文人雅士不僅用香,還親手制香,並呼朋喚友,鑒賞品評。

從宋代的史書到明清小說的描述都可看到,宋之後的香與人們生活的關系已十分密切。

這一時期,合香的配方種類不斷增加,製作工藝更加精良,而且在香品造型上也更加豐富多彩。除了香餅、香丸、線香等,還已廣泛使用「印香」(也稱「篆香」,用模具把調配好的香粉壓成回環往復的圖案或文字),既便於用香,又增添了很多情趣。在很多地方,印香還被用作計時的工具。

與「焚」香不同的「隔火熏香」的方法也較為流行:不直接點燃香品,而是先點燃一塊木炭(或合制的炭團),把它大半埋入香灰中,再在炭上隔上一層傳熱的薄片(如雲母片),最後在薄片上面放上香品(單一的香料或調制的香丸),如此慢慢「熏」烤,既可消除煙氣,又能使香味散發更加舒緩。

到明朝時,線香已有廣泛使用,並且形成了成熟的製作技術。各類典籍都有很多關於香的記載,周嘉胄所撰《香乘》尤為豐富。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也有很多關於薰香與香料的內容,例如:香附子,「煎湯浴風疹,可治風寒風濕」;「乳香、安息香、樟木並燒煙薰之,可治卒厥」;「沉香、蜜香、檀香、降真香、蘇合香、安息香、樟腦、皂莢等並燒之可辟瘟疫」。

《本草綱目》還記載了製作線香的技術(擠壓成條):用白芷、甘松、獨活、丁香、藿香、角茴香、大黃、黃芩、柏木等為香末,加入榆皮面作糊和劑,可以做香「成條如線」。

香具方面,宋代最值得關注的自然是瓷器。宋代燒瓷技術高超,瓷窯遍及各地,瓷香具(主要是香爐)的產量甚大。在造型上或是模仿已有的銅器,或是另有創新。由於瓷爐比銅爐價格底,所以很適宜民間使用。宋代最著名的官、哥、定、汝、柴五大官窯都製作過大量的香爐。瓷爐雖然不能象銅爐那樣精雕細琢,但宋代瓷爐卻自成朴實簡潔的風格,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

在元明清時期,開始流行香爐、香盒、香瓶、燭台等搭配在一起的組合香具。到明朝宣德年間,宣宗帝曾親自督辦,差遣技藝高超的工匠,利用真臘(今柬埔寨)進貢的幾萬斤黃銅,另加入國庫的大量金銀珠寶一並精工冶煉,製造了一批蓋世絕倫的銅制香爐,這就是成為後世傳奇的「宣德爐」。「宣德爐」所具有的種種奇美特質,即使以現在的冶煉技術也難以復現。

對宋元明清的文人來說,香已成為生活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從蘇軾出神入化的詠嘆,到《紅樓夢》豐富細致的描述,這一時期文藝作品對香的描寫可謂俯仰皆是。

而且從蘇軾、曾鞏、黃庭堅、陳去非、邵康節、朱熹、丁渭等人寫香的詩文中可以看出,香不僅滲入了文人的生活,而且已有相當高的品位。即使在日常生活中,香也不單單是芳香之物,而已成為怡情的,審美的,啟迪性靈。化學香精是化妝品的主要原料之一的妙物。如蘇軾的《和魯直韻》
、 朱熹的《香界》。

現當代時期的香文化

古代的香,所用都是天然香料,而現當代以來,化學香精已成為制香的主要原料。

化學香精是化妝品的主要原料之一

由於化學工業的發展,在19世紀後半期,歐洲就已出現了人工合成香料(即化學香精)。這些化學香精不僅能大致地模擬出絕大多數香料的味道,而且原料(如石油、煤焦油等)易得,成本價格極其低廉,並能輕易的產生非常濃郁的香味。所以它很快就取代了天然香料,成為現代工業生產中的主要添香劑,在制香行業中同樣如此。

較之天然香料,採用化學香精製作的香品價格低廉,自然是廠家願制,商家願賣,香客願買。以至於現在我們在市場上能見到的絕大多數香品都是這類化學香精香。名為檀香、沉香,其實只是使用了有「檀香味」或「沉香味」的化學香精。

化學香精與天然香料相比,雖然香味相似,甚至香氣更濃,但就香味品質及安神養生、啟迪性靈的功能而言,兩者卻不可同日而語。很多天然香料被列為上品葯材,而作為化學產品的合成香料雖初聞也芳香四溢,但多用卻有害於健康。而且,即使單就氣味而言,化學香精也只是接近而遠遠不能與天然香料相媲美。

化學香精類香品之所以能暢行開來,也是由於大多數香客只是把燒香作為祭祀的儀式。既然不聞香,不品香,只是燒香、看香,也就自然忽視香的用料、配方與品質,而只關注香品外形的美觀或香味的濃艷了。

化學香精和化學加工技術的廣泛使用也在實質上改變了現當代的制香工藝。雖有一些傳統的方法和技術仍然得到了採用,但那隻是一些外圍的,形式上的保留,而香料的選擇、炮製、配伍、火候等最核心的內容都被丟棄了。其後果之一就是制香工藝的中斷與香譜配方的散失,以至現在真正精通傳統制香技術的人少之又少。

雖然化學香精類的香品已是現在的主力軍,但仍然可以見到以天然香料製作的香品,這也為那些喜歡品香的人們留下了一方空間。

現在的天然香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使用單一香料的「單品香」(或是基本保持香料的原態,如塊狀、條狀或粉末狀;或是製成線香、盤香等形狀)。其質量雖優於化學香,但直接使用單一香料,其味道與養生之功能都得不到最好的發揮,而且許多香料,如檀香,其實並不適於單獨使用,古人已十分清楚的講到「檀香單焚,裸燒易氣浮上造,久之使神不能安。」這種單一香品只是漢代之前原始的用香方法。漢唐之後主要使用的是「合香」(調和多種香料而成)。

第二類是調和多種香料製成的合香,形狀上多為線香、盤香等。而傳統合香的製造,不僅要有天然香料作原料,更要有合理的配方,嚴格的炮製方法和製作工藝。而現在市場上能見到的為數不多的天然香料的合香,據筆者所知,也大都是僅以天然香料為原料而已,而真正依古法製作的正宗合香,種類極少。

今日人們對香之內在品質的忽視,以及化學香精和化學加工技術的採用等因素,都使得制香的技術門檻大為降低,以至於現在的制香商家大大小小,星羅棋布,香品質量也參差不齊。貨架上的香品名稱越來越花哨,造型越來越豐富,包裝越來越華美,而「金玉」之內卻少有「香珍」。低劣者點燃後只有燒草的味道,抑或雖有濃郁的香味卻俗不可耐。這些所謂的香,可以說是徒有香的形狀而敗壞香的美名。面對這些贗品,也難怪現在的人們不願意品香賞香了。不知道東坡臨此是否還能忘情賦詩?而神仙佛祖、祖輩先人們若真能聞到此種煙氣,又會做何感想啊?

雖然現在的香與香文化還都遜於古代,但隨著人們物質與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來已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品香、用香,並對香的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有更多愛香、懂香的人開始致力於對傳統香文化的繼承與弘揚。伴隨社會經濟文化的進一步繁榮昌盛,中國香文化也必將煥發蓬勃的生機,在這個偉大的時代中,展露出美妙奪人的千年神韻。
近代香文化的發展狀況晚清以來,連綿不斷的戰爭和政局的長期不安以及西方社會思潮的傳人,使中國的傳統社會體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中國香文化也進入了一個較為艱難的發展時期。

品香用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奢侈品」,所以香文化的發展特別需要一個安定繁榮的「盛世」環境,而近現代社會的持續動盪,不僅極大地影響了香斗貿易和制香行業的發展,也使人們失去了熏香怡情的閑情逸致。

另一方面,近現代中國在科技、軍事上全盤落後於西方世界、也引發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懷疑、開始廣泛接受西方的現代文化思潮。而在民族危亡之際所開始的對傳統文化的反思難免過於偏激,由此而來的矯枉過正的、運動式的批判,使得傳統文化中的許多精華被混同於糟粕一並否定了,甚至像凈心明志、修身養性這樣的觀念也被當作消極的態度受到了批判。在這種偏激的反思中,具有鮮明傳統特徵的香文化受到株連也是必然的事情。
同時,隨著文人階層在生活方式與價值觀念上的嬗變,自魏晉以來長期支持推動著中國香文化發展的文人階層的力量越來越衰弱。在這種情勢下,早已融入廠書齋琴房和日常起居生活的香文化也漸行漸遠,失去了安神養生、美化生活、陶冶性靈的內涵,而主要是作為祭祀儀式被保留在廟宇祭祀之中

『叄』 哪幾種植物放在一起做香包隨身攜帶安神效果好

香包:香包又叫香布袋。是用花布和絲線綉成鳥獸。魚蟲。花卉。五穀。人物等各種圖像。並在裡面裝上雄黃。蒼術。艾葉等中草葯物。佩帶在兒童身上。可以散發香氣和防止蚊叮蟲咬。"香包身上帶。
娃娃逗人愛"。香包把兒童打扮得活潑可愛。增加了節日氣氛。薰衣草傳統香包中配以細辛。白芷。 丁香。甘松。蒼術等各種中草葯研細配製而成的香味。除穢避邪。驅蟲防蚊。包括玫瑰。鼠尾草。
薄荷。芸香。迷迭香。錦葵。蒔蘿。茴香等。它們既作為葯用。也可供烹飪。美容用。香草是我國特有的名貴香料植物香草全身是寶。經濟價值高。干香草放射濃香經久不息。不僅凈化空氣環境。還有除蟲滅菌之功,種子。
莖葉都可以提取大量的內酯香種。是各種定香劑的首選材料。其精品有香囊。香水草。香蘭。香芥。香薄荷。檸檬羅勒。纈草。百里香。熏衣草等。可謂郡香薈萃。令人賞心悅目。

『肆』 有誰知道柏木熏肉方法

柴溝堡熏肉

清乾隆年間,懷安柴溝堡鎮有一個叫郭璽的人,開設熏肉鋪。他總結了前人製作熏 肉的經驗,創出一套獨特的製作工藝,使柴溝堡熏肉身價倍增,據傳說,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外逃時,路經柴溝堡進膳,對柴溝堡熏肉頗為贊賞。 此後即被禧太後點為貢品。

特點:柴溝堡熏肉皮爛肉嫩,表裡一致,色澤鮮艷,味道醇香,肥不膩口,瘦不塞齒,不 僅風味獨特,營養豐富。此肉因系柏木熏帛,故夏季蚊蠅不爬,伏天能貯存一周不 變質。 功效:而且具有開胃、去寒、消食等作用。

工藝:柴溝堡熏肉的製作大體分備料、煮肉和熏制三個階段。備料時,選用膘肥約一寸的 二級豬肉一百斤,切成五寸見方的大塊,厚度一般在寸半左右。頭鍋中配料:大料、 花椒、茴香、桂皮、丁香,砂仁。另備大蔥、生薑、蒜、甜面醬、煮肉時,先入脊 肉,其它帶皮肉塊分層碼在上面。另加大蔥二斤,大蒜半斤,鹽適量,最後加水淹 住肉塊,慢火煮開後,再放甜面醬,黑面醬、醬豆腐、醬油和醋。開鍋後肉塊上下 翻個,繼續以慢火燜煮,每半小時翻一次鍋,大約需煮二至四小時。由於是慢火煮 肉,油層嚴嚴地蓋在肉湯上,鍋內佐料味能全部入肉,所以肉味香美,這是製作柴 溝堡熏肉的關鍵。熏制時,要瀝盡油湯,碼放在鐵箅上,鐵箅下的鐵鍋內放柏木鋸 末,三至四兩,蓋好鍋蓋,用慢火加熱十五分鍾,即可出鍋,這樣制出的柴溝堡熏 肉具有色、香、味俱佳的特色,深為食者喜愛。

摘自長城在線

『伍』 什麼香味促進睡眠

四種香味有助於快速入眠。

一、薰衣草香味
薰衣草(香味)具有鎮靜效果,醫療機構、看護設施也在應用。
在用於改善睡眠的精油中,薰衣草精油是最有名的一種。蓋著染上薰衣草香味的被子睡覺比起蓋著普通被子睡覺,快速眼動睡眠及深層睡眠的情形明顯增多。讓經常服用安眠葯的患者聞薰衣草香味,睡眠狀況好轉,夜裡不再輾轉反側,白天不容易犯困,頭腦變得清爽起來。

二、柏木腦香味
柏木腦(香味)改善睡眠效果可匹敵安眠葯。
從就寢前兩小時起到就寢後兩小時內讓受試者聞柏木腦的香味。結果顯示受試者的入睡時間縮短,總睡眠時間增長,並且夜裡醒來的次數也有所減少。特別是受試者從躺下後到入睡的時間,先聞柏木腦香味再睡,比不聞柏木腦香味就睡要縮短45%。

三、咖啡香味
咖啡(香味)僅聞其香即可放鬆身心。
咖啡給人的印象就是喝了提神,驅除睡意。不過只要在睡前聞其香味也可幫助入睡。在聞咖啡的香味後,觀察此刻的腦波,發現作為人體放鬆狀態指標的阿爾法腦波頻頻出現,心情能沉靜下來。
瓜地馬拉咖啡及藍山咖啡的香味聞了後能令阿爾法腦波增加。另兩種咖啡———曼特寧咖啡和夏威夷可那咖啡的香味聞了後,會令阿爾法腦波減少。這兩種咖啡喝了會增強人體的緊張感,因此最好在早上喝。

四、洋蔥香味
洋蔥所含二烯丙基二硫化物有催眠之效,民間療法用它助眠自有道理。
日本某個電視節目曾做過一項實驗,讓午睡老是睡不著的幼兒園幼童聞洋蔥的氣味,事後調查受試幼童是否因此能睡著。果然不出預料,在沒有洋蔥氣味的房間里午睡的幼童,還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眠;而在事先放了切開後洋蔥的房間里睡覺的幼童,則自然而然地呼呼入睡。但氣味過強的話,效果就會適得其反。

『陸』 哪款香水中有紫丁香和百合的味道

標有這兩個味道的香水很多,不過真聞起來未必能聞到,還是推薦一款吧~

雅詩蘭黛的 Beautiful love,有種陽光和煦的春天站在開滿鮮花的草坪上的感覺,很純潔,溫柔恬淡而幸福,雖然是花香調香水,但一點都不艷麗招搖。

這也是為數不多我喜歡的花香調香水,適合性格安靜的人。

vera wang 那款英文名是 Princess,是花果調香水

前調:絢麗耀目的香氛帶來前調的甜美,美味的淑女蘋果與朦朧的睡蓮散發著酸甜的濃香,輕輕地親吻著金黃甜杏與中國紅椒。
中調:在成熟的粉紅番石榴與珍貴難得的塔希提tiare花香中,野生晚香玉與黑巧克力的濃香引發出中調攝人的醇香,美味的香草飄散著淡淡的甜香與粉紅的冰霜交織,深深誘惑著
尾調:珍貴的琥珀與禁果木香將香水尾調的味道引領至一片神秘氣息之中。

茉莉的話有很多種香水都是比較純粹的茉莉香~

熱點內容
綠植分割牆 發布:2025-08-23 06:07:30 瀏覽:551
四月婷婷丁香六月網址 發布:2025-08-23 06:03:04 瀏覽:862
宋代的七夕 發布:2025-08-23 05:37:06 瀏覽:701
jkl七夕 發布:2025-08-23 05:37:06 瀏覽:670
女生紋身梅花 發布:2025-08-23 05:34:08 瀏覽:124
盆景山塗色 發布:2025-08-23 05:34:01 瀏覽:265
梅花丁適用 發布:2025-08-23 05:28:58 瀏覽:612
藍釉牡丹 發布:2025-08-23 05:18:10 瀏覽:887
玫瑰造句子 發布:2025-08-23 05:12:28 瀏覽:218
花旗蘭花 發布:2025-08-23 05:12:20 瀏覽: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