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和金魚的讀後感
A. 葉聖陶的一粒種子讀後感
葉聖陶讀本《一粒種子》主要講的內容如下。
據說,有一粒神奇的種子,種下它可以長出最美、最香,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花。
國王聽說後,心想種出這樣的花才能顯示出我的尊貴和權力,於是,他讓人把種子取來栽在白玉盆里,親自照料。然而,兩年過去了,種子一點動靜都沒有,國王非常生氣,把種子扔到了池子里。
這粒種子漂流到了鄉間,被漁夫撈上來賣給了一個富翁,富翁開心極了:"種子只有一粒,這要開出花來,不但可以顯示我的高雅,還可以蓋過世界上所有富翁!"他請來四位著名的花匠,精心培育,轉眼又是兩年,種子依然沒有發芽,富翁氣急敗壞,把種子扔出了牆外。
後來,這粒種子先後被想發財的商人和希望陞官的士兵得到,他們把種子種下,天天盼著它發芽開花,可他們失望了。
最後這粒種子被一個農夫揀到,農夫把它跟其他作物一起栽種,該耕就耕,該鋤就鋤,該澆就澆,沒幾天,種子就發了芽,再過幾天長成了小樹,不久便開出了美麗的花朵,散發出濃郁的香氣。
國王為了權勢,富翁為了炫耀,商人為了發財,士兵為了陞官,種子在他們手中都沒有發芽,而農夫沒有任何企圖,只專心種植,結果種子不僅發芽,還開出最美的花。這告訴我們,擁有一顆平常心態,沒有私心雜念,一心一意做好自己的事,就會有所收獲。
(1)玫瑰和金魚的讀後感擴展閱讀:
《一粒種子》寫於1921年11月20日,發表於《兒童世界》第一卷第8期。
《一粒種子》的作者葉聖陶,創作了很多童話,是我國現代兒童文學經典寶庫中的珍品,在海內外享有很高聲譽,不少作品被收入中小學課本,影響了幾代人。
葉聖陶,原名葉紹鈞、字秉臣、聖陶,1894年10月28日生於江蘇蘇州,現代作家、教育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著作有《稻草人》、《春宴瑣譚》、《倪煥之》。
葉聖陶的童話雖然寫於20世紀上半葉,但集中反映了當時的時代脈搏以及少年兒童和作家在那個時代的生活、理想和追求,至今仍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教育價值。
葉聖陶創作的童話故事有《一粒種子》、《玫瑰和金魚》、《快樂的人》、《含羞草》、《蠶和螞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葉聖陶童話
B. 《小黃貓的戀愛故事》 讀後感
讀完了《稻草人》這本書,我發現葉聖陶老先生寫的作品太好了,彷彿我自己已經進入了葉老先生的作品仙境。
我喜歡《玫瑰和金魚》、《富翁》、《小黃貓的戀故事》和《最有意義的》。
《玫瑰與金魚》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從前有朵玫瑰,她從小就被一位青年養著。青年對她很好。每天都在唱:「青年真愛我......他不為別的,但只是愛我!老桑樹聽見了,告訴了他事情的真-相,但玫瑰
卻不聽。一位女郎養著一條金魚,女郎也對金魚很好,金魚的想法跟玫瑰一樣,就連每天唱的歌都一樣,老綿羊聽見了,也講了和老桑樹一樣的話,沒想到小金魚也不聽。
一直到女郎和青年相愛,青年把玫瑰剪斷,女郎從魚缸中把魚兒撈上來,他們才明白自己的一生只是為人們而貢獻的東西,而不是一生的享受!
《富翁》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個工人要造房子,上山開石頭,發現了一個大金庫,後來全世界人都知道了,都到那裡挖金子,一直到自己成為了全世界最有錢的富翁為止。
最後,大家都成為了富翁,沒有一個人還在維持自己的那個小店,結果大家雖然有錢,卻沒得花,最終都餓死了。錢是自己一點一點掙的,不是白白得來的!
《小黃貓的戀愛故事》講了一隻小黃貓喜歡上了一頭鵝兒,鵝兒問小黃貓喜歡自己的?小黃貓說了許多喜歡鵝兒的理由,鵝兒都滿足了他,因為小黃貓只是愛鵝兒的外貌!愛一個人,是要愛她的本身,而不是愛她的美麗!
《最有意義的生活》講了小黑石被運走,當時小黑石認為他是去當姑娘的發簪或當哥兒的紐扣去了。後來他發現自己身上都是腳,他變成了一個支持大眾的腳!他不屬於姓張的,也不屬於姓李的;更不是誰的私有物品,是支持大眾的一個!
小黑石做得對,所以我們也要支持我們的祖國!
C. 稻草人玫瑰和金魚30字讀後感
《稻草人》讀後感
稻草人是用稻草紮成的一個草人。插在莊稼地里,用來驅趕叼稻子的麻雀。他雖然不能動,也不能說話,但是心腸很好,一心想幫助那些受苦受難的人。
在一個漆黑的夜晚,稻草人親眼目睹了三件令人十分傷感的事。
稻草人的主人是一個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兒子都得了重病死去了。老太太老眼昏花,根本看不清東西,只有靠種稻田養活自己。每年莊稼都鬧災荒,年年收成不好。今年好不容易等來了風調雨順,稻子卻被蟲子吃了個精光。稻草人擔心主人承受不住一年又一年的傷心,急得自己恨不得全身撲上去趕走蟲子,但是卻一動也不能動。
一名漁婦坐著一艘小船,帶著一個大約三四歲的孩子捕魚,想給生病的孩子熬魚粥喝。孩子口渴了,漁婦就用碗從河裡舀起一碗河水灌進孩子嘴裡。孩子咳嗽得更厲害,只剩下喘氣,後來就沒聲了。即使孩子生了重病,漁婦也沒有空閑和時間去照料他,不得不硬著心腸把生病的孩子扔下不管。小孩子多可憐啊。稻草人恨不得自己去作柴火給孩子煮茶喝。可是,稻草人沒有辦法,心裡雖然很悲痛,也只能一面嘆氣一面哭,像樹木一樣定在泥土裡,連半步也不能動。 小荷作文網
另一位婦女更傷心。因為孩子死了,丈夫賭錢把家全敗光了,就連她也要被丈夫賣掉。心裡別提多難過了。來到這河岸要投河自盡。稻草人著急死了,想救她,拉住這位婦女,阻止她尋死。但是它辦不到。它恨自己,認為見死不救是自己這一生最大的罪孽!
稻草人的心地非常善良,和人差不多。它非常同情受害者,為了撲滅主人的仇敵——蛾子,他愁眉不展,像害了病似的,傷心極了;為了能讓生病的孩子有一口茶喝,他寧可自己燒為灰燼,也在所不惜;為了挽救那名悲傷婦女的生命,他的心像玻璃一樣碎了,昏倒在田地中間。稻草人是一個富有同情心,不怕犧牲自己,一心想去幫助別人的好心人。他多想用自己的心去溫暖他人,但連這他都做不到。他恨自己對每一件事情都無能為力。
但願我們世間多一些像稻草人這樣的好心人,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D. 稻草人讀後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關於稻草人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1
我懷著興奮的心情讀完了葉聖陶爺爺寫的小說:《稻草人》。這是一本由多個童話故事組成的一本小說,所以我們讀起來時特別有致。
其中,我最喜歡看《稻草人》這篇文章。文章講述的是一個老太太的園子里擺放著一個稻草人,他幫著老太太驅趕害蟲,有次見河上有一隻船,是一位女士和他的兒子,兒子得了病,口很渴,一直叫喊著喝水,可那位女士沒有給他喝水而是繼續在河裡捕捉魚,捕了一條鯉魚,把它放在桶里,剛好就在稻草人的身邊,稻草人,不能動,鯉魚說:「你救救我把,把我放出來把!」可是稻草人動不了,鯉魚以為他見死不救,就慢慢地死去了。
稻草人的心地非常善良,和人差不多。它非常同情受害者,為了撲滅主人的仇敵——蛾子,他愁眉不展,像害了病似的,傷心極了;為了能讓生病的孩子有一口茶喝,他寧可自己燒為灰燼,也在所不惜;為了挽救那名悲傷婦女的生命,他的心像玻璃一樣碎了,昏倒在田地中間。稻草人是一個富有同情心,不怕犧牲自己,一心想去幫助別人的好心人。他多想用自己的心去溫暖他人,但連這他都做不到。他恨自己對每一件事情都無能為力。但願我們世間多一些像稻草人這樣的好心人,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2
這個暑假我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
這個故事十分感人。稻草人的主人是個年邁的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兒子都生病去世了,老太太因為傷心過度,她落下了動不動就流眼淚和心痛的毛病。再加上前幾年鬧水災,莊稼收成又不好,老太太干癟癟的臉上布滿了歲月的皺紋。這一年,稻子長得很壯實,而且雨水也不太多。眼看今年有好收成,她笑了!可是稻子的天敵——一種灰色的蛾子飛來了。它們在稻葉上安了家,肆無忌憚地下了很多卵。稻草人慌忙地扇扇子,但蛾子們並不把他放在眼裡。稻草人想到主人傷心的臉,又想到了主人不幸的命運,心裡像刀割一樣。稻草人多想告訴老太太,可他不會說話,他好難過……可能是想到老太太的遭遇,也可能是感受到了稻草人內心的痛苦。
稻草人的精神是多麼崇高!處處、時時為別人著想!如果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能這樣,為別人多著想一點,多獻出自己的一點愛,那麼我相信我們的生活一定會像那首歌唱的那樣: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春天!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3
今年暑假媽媽給我買了一本葉聖陶爺爺寫的《稻草人》。葉聖陶爺爺被譽為新文學史上最早出現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說家」是現實主義寫作的先驅之一。葉聖陶20世紀20年代第一位寫童話的作者。
這片書里我印象最深的是《書的夜話》里的紫面書說他是怎麼被主人拋棄的情節:「我的主人是一個要看書而沒有書的人,又是一個要看書而不看書的人,怎麼說呢?他本來很窮,見到書鋪子里滿屋子書,他想:如果能從這些學問中間吸取一部分,只消最小最小的一部分,可是他買不起書,後來,他好不容易攢了一點錢,抱著很大的熱心跑到書鋪里,買了幾本書,他看的很用心,,把書里最微細的錯誤筆畫都一一校出來,可是他覺得自己從頭到尾看書很愚蠢,於是他每次看書都看序文,最後他賺到一大筆錢,他就想:我都成了富翁了,幹嘛還要這些書呢?於是他就叫來了舊貨商,把我們運走了,可是在半途中,我調到了地上,同伴們都沒有理我,走後我被一個苦孩子送到這里。這段話讓我知道了,就算你成了明星、富翁,也不能拋棄讓你知識更寬廣的書籍。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好不容易得到的書,是不可以拋棄的。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
這兩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稻草人》。
這本書的文圖作者是葉聖陶。出版社是光明日報出版社。這本書里有12個故事,它們分別是:燕子、一粒種一子、梧桐子、鯉魚的遇險、眼淚、玫瑰和金魚、快樂的人、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皇帝的新衣、蠶和螞蟻、「鳥言獸語」。
當我們才讀了3個故事時,我就已經被深深的吸引住了。在前3個故事中,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就是燕子了。
燕子這個故事講的是:在柳樹下有一叢怕羞的棠棣花。花叢邊躺著一隻可憐的小燕子。它張著金黃的小嘴,等待媽媽親切的接一吻。可媽媽在哪兒呢?它悲傷地叫著。它的背部占著血。
周圍的事物聽見它哀叫,都安慰它。這時,一個叫青子的小女孩發現了它。它捧起小燕子,用手絹擦去它身上的血。帶它回到了自己的家。 小燕子在他的手心上睡著了。
回到家裡,青子讓他睡在草做的匣子里,給他吃好吃的。小燕子吃完就睡著了。
它醒來時,青子給它唱歌。這時,青子想到了一個辦法。就用這個辦法幫助小燕子和它的媽媽一團一聚了。
在這個故事裡我學到了:要向青子學習,要助人為樂。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5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它是人們心靈的窗戶。在炎熱的暑假,我讀了一本名著,由葉聖陶,這位著名作家寫的《稻草人》。
《稻草人》這本書是由一串小故事組合成的,每個小故事裡都有它的寓意。我還常常會被裡面的情節所吸引,比如第一篇《稻草人》就講了一個幫助農夫的小稻草人,他很希望幫助別人,但因為自己無法動彈,看著別人傷心的表情,自己卻無能為力,因此感到很難受。這篇故事告訴我們只要盡力而為,是沒有人會責怪你的。
還有一篇《皇帝的新衣》講述了一個自私的皇帝被兩個裁縫欺騙便以為自己穿了一件只有聰明人才能看見的好衣服。之後在全國各地游盪,結果被一個勇敢的人揭穿了,但皇帝把他殺死了,從此之後,皇帝就變得無法無天,誰敢去揭穿他,他就趕盡殺絕。從此這個國家就變得不誠實,沒人再願意待在這里,就去投靠其他國家了,從此這個國家就亡了。這篇故事告訴我們不管你的地位多麼高,都要聽取別人的意見,固執己見只會害了自己。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6
在寒假裡我讀了葉聖陶先生寫的`的《稻草人》,我不禁感慨萬分,一個不引人注目普普通通的稻草人卻是這么的為人著想,文章中的稻草人跟現實活著中的一樣,不能動不能說只是默默的站在稻田中央,唯一不同的就是他有一顆善良的心,《稻草人》讀後感。
稻草人的主人是一個老奶奶,她的兒子和丈夫都生病死了,她因為傷心過度而留下了動不動就流淚和心痛的毛病,接著又兩年水災,水稻都淹了她更傷心了。今年稻子長得好,稻草人替他的主人高興,想著今年終於有個好收成,可是有一天稻子的仇敵——小娥在稻葉上產下了許多卵,稻草人想告訴主人,可是他不能說話著急死了!稻草人有一天聽見小孩子咳嗽的聲音,原來是他的媽媽帶她來打魚,小孩子又冷又渴,找他的媽媽要水喝,他媽媽不能多管他,稻草人恨不得拆開自己給小孩子溫暖,可他不能動,他傷心極了!後來他聽見有個女人要投河自盡,他想阻止女人,可他卻無能為力,他傷心的哭了。他多想幫助別人啊!可他卻什麼都做不了,最後它終於倒下了,他是一個多麼善良的稻草人啊!
如果活著中每一個人都像這個稻草人一樣,那活著該多麼的美好,我們都要向他學習做一個助人為樂,為他人著想的好孩子。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7
我讀過很多書,但我最喜愛的一本書,當然是《稻草人》了!《稻草人》的作者是葉聖陶,葉聖陶還寫過其他著名的書。《稻草人》這本書中有很多很多的故事,讓我有深刻印象的,是這一篇《稻草人》。
生活中的稻草人是一動也不動的,書中的稻草人有一顆善良的心,一心想幫助別人,但它不可以走,不可以動,也不可以說話,自己也無能為力,只能一動不動,看著一個個悲傷的事情在眼前發生。
稻草人的主人——一位可憐的老太太。這位老太太只能靠一塊田維持自己的生活。可是這倆年鬧水災,稻子都給水淹了,不是爛了就是發芽了。但在今年,稻子長的還算蠻好很是壯實,雨水不多,但是稻子的仇敵卻來了——飛蛾。眼看稻子快要豐收了。稻草人看著那些仇敵對待稻子,心裡很難受也很著急,但自己也沒有辦法無可奈何的看著仇敵殘忍的對待稻子。
稻草人的精神是多麼的高尚啊!我們有著稻草人沒有的技能,為什麼我們卻不奉獻出我們的愛呢?幸福不在於取捨,而在於奉獻。這樣,世界才會更美好!
E. 《玫瑰和金魚》讀後感
F. 葉聖陶《三棵銀杏樹》讀後感怎麼寫
看了一本葉聖陶先生寫的《荷花》。這本書里有一段《三棵銀杏樹》的短文,讓我印象很深。
這篇小短文主要寫了三棵高大的銀杏樹,樹長得非常茂盛,生命力非常的頑強,生長了許多年,銀杏樹是作者童年美好的樂園和最好的游戲場,在這里,他們可以唱歌,跳舞,奔跑,經過的船可以在這里休息,煮上一鍋香氣撲鼻的飯菜。
銀杏樹還給作者提供了美味的果實,吃起來香香甜甜的回味無窮,作者很奇怪沒有見過銀杏樹的花,經過仔細觀察才發現原來銀杏樹的花很小,不仔細觀察都難以發現。
秋天到了一陣秋風吹過,銀杏樹的葉子像摺扇一樣,落得滿地都是。風把地上的黃葉吹起來了,像一群美麗的黃蝴蝶飛來飛去。這些美麗的景象給作者的童年生活增添了樂趣。
我們的校園門前有三棵銀杏樹,高大挺拔,就像三個巨人守護著我們。
在它們的陪伴下,我們度過了一天天的幸福時光;在它的樹陰下,留下了我們燦爛的笑臉。
當第一縷春光喚醒土地的時候,銀杏樹修長的枝條上便孕育出豆粒般大小的樹芽,漸漸的,伸出小手般的嫩葉。
過不了幾天,銀杏樹就煥發出盎然的生機,那滿眼的綠呀,給我們的校園帶來了無限的活力。
夏天,它的葉子變得更綠了,葉形美麗,像一把撐開的雨傘一樣,擋住強烈的陽光。
秋天,樹上的葉子變成了金黃色,一片一片的飄落在地上,形狀優美的傘狀葉片鋪滿了地面,就像一地的金箔。
太陽斜照著,照著滿地的黃葉,非常的美。
不知什麼時候,它的枝頭綴滿了青青的銀杏果,慢慢的,果實變成了白色,不時還有人在裡面撿著掉落的銀杏果,銀杏果可是名貴的葯材喲!
冬天,銀杏樹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干,像一位老人低著頭,回憶過去的歲月,期待明年春天的到來。
G. 葉聖陶童話小學讀後感
篇一:葉聖陶童話讀後感
葉聖陶,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人。《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中國兒童文學中的經典童話。它們親切而淺顯,但又讓人深受啟發。這就是《中國名家經典童話之葉聖陶專集》。
第一篇是《稻草人》。文中的稻草人站在一片美麗的田野里。他的骨架子是竹園里的細竹枝,他的肌肉、皮膚是隔年的黃稻草。破竹籃子、殘荷葉都可以做他的帽子;帽子下面的臉平板板的,分不清哪裡是鼻子,哪裡是眼睛。他的手沒有手指,卻拿著一把破扇子(其實也不能算拿,不過用線拴住扇柄,掛在手上罷了)。他的骨架子長得很,腳底下還有一段,農夫把這一段插在田地中間的泥土裡,他就整天整夜站在那裡了。
稻草人不能動,不能說話,但他和我們一樣,也有感情,高興、悲哀、歡喜,等等等等。當田裡的害蟲沒有了,他就高興了;莊稼得到了好收成,他就歡喜了;莊稼被害蟲吃光了,他就悲哀了……
他特別負責任。他安安心心地看著田地,手裡的扇子輕輕搖動,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麻雀——他們是來吃新結的稻穗的。他總不肯吃飯,也總不肯睡覺,就是坐下歇一歇也不肯,總是直挺挺地站在那裡。
稻草人的樸素、負責任和不辭辛苦,值得我們學習。他不怨環境差,不嫌待遇差,也從不想著去一個更舒適的地方,做更輕松的工作。它總是盡著自己的能力,做著平凡的工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這就是《稻草人》給我們的啟示。
《古代英雄的石像》也是一篇發人深省的童話。站在石台上的英雄石像,看不起腳下的普通石子。終於有一天,他被腳下的石子掀翻在地,摔得粉碎。
不要看不起別人,也不要看不起自己。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每個人都是有價值的。這就是葉聖陶爺爺在他寫的童話里告訴我們的道理。不離不棄,永不言敗,這就是我們對待生活應有的態度。
篇二:葉聖陶童話讀後感
今天我終於看完了《葉聖陶童話》這本書,裡面有好多好詞好句,但我只抄了一句,嘻嘻。
裡面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一粒種子」、「小白船」等等故事,其中令我最感興趣的是「古代英雄的石像」、和「最有意義的生活」。
「古代英雄的石像」是寫了以前有一個英雄,由於大家都想紀念他,就讓雕刻家雕了下來,把它搬到了廣場的正中央,而且很高,下面的底座就是零零散散的小石子粘在一起,把它支撐住。每個人只要一經過廣場,就會給石像鞠一個躬。後來石像驕傲了,但是下面的小石頭不高興了,就趁晚上沒人的時候把石像摔了下來,都變成了零散的石頭,石像終於知道了驕傲是不好的。但是這個世界很公平,誰都沒有後悔葯吃。
「最有意義的生活」是講一顆小青石和一顆小黑石有了怎樣的幸福的生活。現在就來聽聽我對這個故事的感受吧:我非常喜歡這個故事,這個故事還讓小青石了解了一個道理:為大眾服務才是最有意義的生活。我想:以後我也要為大家服務。
這本書簡直太好了,可以讓我懂得各種各樣的道理!I like it !
篇三:葉聖陶童話讀後感
我看過一本書,這本書的書名是《葉聖陶童話集》,這本書我感覺特別好看,雖然這本是一本童話集,裡面都是童話,但是裡面的童話如果你能細細品讀就知道裡面蘊含了許許多多的哲理,《葉聖陶童話集》讀後感。
在這本書里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玫瑰和金魚》這一文,這一文中玫瑰和金魚都以為自家主人對自己好就是愛自己,可從來沒想過自家主人為什麼對自己那麼好,在這一文其中桑樹勸玫瑰不要以為人類對自己好就是愛自己,人類是想利用自己來滿足他們的要求。桑樹對玫瑰說:「是個小孩子,沒有經過什麼事情,難怪你不信我的話。我經歷了許多世事。從我的經歷,老實告訴你,你說的全是痴話。讓我把我的故事講給你聽吧。我和你一樣,受人家栽培,受人家灌溉。我抽出挺長的枝條,發出又肥又綠的葉子,在園林里也算是極快樂極得意的一個。照你的意思,人家這樣愛護我,單只為了愛我。誰知道完全不對,人家並不曾愛我,只因為我的葉子有用,可以喂他們的蠶,所以他們肯那麼費力。現在我老了,我的葉子又薄又小,他們用不著了,他們就不來理我了。小孩子,我告訴你,世界上沒有不望報酬的賞賜,也沒有單只為了愛的愛護。」
在這棵桑樹說的話中我能體會到:如果一個人千般萬般的照顧你,你不要誤解成是愛你,有可能是利用你來滿足自己的需要需求,不過有可能一個人千般萬般的照顧你真的是愛你,可是這樣的人寥寥無幾,甚至10個人裡面有9個人都是利用你,剩下那一個有可能對你是真心的,可是也有可能是愛你可對你不真心,所以你不要吧千般萬般的愛護你誤以為是愛,這樣你有可能犯下很大的錯誤。
文中還有一條魚,也是和上面的玫瑰一樣,把主人無微不至的關心當成是愛,一隻綿羊勸他說:「你還是個小東西,事情經得太少了,難怪你不服氣。我經歷了許多世事。從我的經歷,老實告訴你,你說的全是痴話。讓我把我的故事講給你聽吧。我和你一樣,受人家飼養,受人家愛護。我有過綠草平鋪的院子,也有過暖和的清潔的屋子,在牧場上也算是極舒服極滿意的一個。照你的意思,人家這樣愛護我,單只為了愛我。誰知道完全不對!人家並不曾愛我,只因為我的乳汁有用,可以喂他們的孩子,所以他們肯那麼費心。現在我老了,我沒有乳汁供給他們的孩子了,他們就不管我了。小東西,我告訴你,世界上沒有不望報酬的賞賜,也沒有單只為了愛的愛護。」
而這玫瑰和金魚都犯下了一樣的錯,之後玫瑰和金魚的下場都是一樣的殘忍,都被人丟棄,而且丟棄在那又臟又臭的垃圾堆里,這時它倆已經奄奄一息,這時的它們己經知道自己錯了……
我讀完這篇之後我替玫瑰和金魚感到惋惜,雖然它們最後已經知道自己錯了,可是已經晚了,因為已經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了。
篇四:葉聖陶童話讀後感
《葉聖陶童話》這本書,裡面有好多好詞好句,裡面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一粒種子」、「小白船」等等故事,其中令我最感興趣的是「古代英雄的石像」、和「最有意義的生活」。「古代英雄的石像」是寫了以前有一個英雄,由於大家都想紀念他,就讓雕刻家雕了下來,把它搬到了廣場的正中央,而且很高,下面的`底座就是零零散散的小石子粘在一起,把它支撐祝每個人只要一經過廣場,就會給石像鞠一個躬。後來石像驕傲了,但是下面的小石頭不高興了,就趁晚上沒人的時候把石像摔了下來,都變成了零散的石頭,石像終於知道了驕傲是不好的。但是這個世界很公平,誰都沒有後悔葯吃。「最有意義的生活」是講一顆小青石和一顆小黑石有了怎樣的幸福的生活。這個故事還讓小青石了解了一個道理:為大眾服務才是最有意義的生活。要為大家服務。
讀了《葉聖陶童話》這本書,我發現裡面用了擬人的手法來寫的童話故事。期中在我腦中印象最深的是「稻草人」,他寫出了稻草人的樣子、稻草人是怎樣造的,還講了稻草人夜間做的事情。讓我明白了稻草人都你呢個不管白天、黑夜、風中雨中為老百姓做事,不怕苦,不怕累,還有同情心,我們也要學習稻草人那種無私奉獻,具有愛心、同情心……的好精神。
今天,我看了葉聖陶童話里的一個故事名叫《快樂的人》。
這里主要寫了一個快樂的人,他是靠著一層無質透明的幕來生活的。因此,他只感到自己的快樂,完全感覺不到別人的痛苦與煩惱。也正因為那層幕,他看不清是與非,總是被騙子欺騙,騙去他的黃金。有一天,突然來了一個惡神,他想把人間所有的快樂都帶走,惡神發現了這個快樂人,就把他的無質透明的幕刺破,快樂人就死了。
在這個故事中,我覺得,最深刻是就是最後一個自然段,這個惡神把快樂人弄死了。我想不明白這是為什麼。我很驚奇。
這個故事令我想起了在這個社會上,有些人奉行「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生存之道。他們看見身邊的壞人做壞事,只要沒有危及到自己,他就不聞不問。這實際上的對壞人壞事的一種縱容。最終他自己也會成為受害者。
因此,我覺得,生活中,我們不能只想著自己的快樂,也要懂得關心他人的。大家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篇五:葉聖陶童話讀後感
我讀了《葉聖陶童話》中的《燕子》。
這個故事主要說了一隻小燕子出來玩,不知哪飛來一顆泥彈,打中了它的背,它從樹上掉到了花旁邊。很多朋友來幫助小燕子,可是都不行。青子把小燕子帶回了家調了好吃的東西給小燕子吃和住,還幫小燕子登了廣告尋找小燕子的媽媽,最後媽媽看到廣告找回了小燕子。
文中的第一段令我印象最深刻,因為作者把景物寫的很美,把美麗的花形容成天空的繁星放出閃閃的光;頑皮的風推著搖著,花怕羞,輕輕的搖動腰肢,擺動的真有點兒累了,作者用擬人句形容了花被風搖動時的可愛。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上星期我們去珠海海邊,挖螃蟹。海水退潮時,岸邊有許多小螃蟹的洞,我們是用專業的挖螃蟹工具挖的,我爸爸挖了很多隻,最後因為它是在海水中生長的,我們把它放回了它的家「沙灘上」
從《燕子》這個故事中,我上網查到「鳥需巢,蜘需網,人需友誼」,我認為沒有什麼比友誼更重要的,我會珍惜身邊的每一位friend。
篇六:葉聖陶童話讀後感
《葉聖陶童話》這套書是以散文的形式寫童話,語言非常優美,還蘊含著許多道理。
有一篇叫《一粒種子》。講的是一粒非常寶貴的種子,先後落到了國王、富翁和士兵那裡。他們都把種子看得很嬌貴,精心呵護,想讓它開出美麗的花朵,結果種子怎麼也不發芽。後來,種子被一位農夫撿到了,便把這粒種子和其它種子一起埋到地里,對這粒種子和其它種子一視同仁,一起澆水、一起施肥。不久,這粒種子便開出了美麗的花朵。
從這篇故事中我明白了對任何事物都要尊重它的生長規律,做事情要掌握合適的方式、方法,才能取得成功。
篇七:葉聖陶童話讀後感
讀了《葉聖陶的童話》這本書後我彷彿認識了這本書的作者葉聖陶爺爺。他有著超強的想像力和幻想力,她的童話內容出人所料。籽和籽的功能可以對調,一個小小的蒲公英竟會說話、寫信……
我記得葉聖陶爺爺曾經說過「一個孩子離開母親的身體來到這個世界,他所看到的這個世界,是一個童話世界童話世界時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個朋友。孩子是離不開童話的,孩子在,必有童話在」。
讀了這本書後,我明白了擁有金錢不等於有了一切,雖然金錢是生活之需,但跟快樂相比,它只不過是陣享受的風,如果人的一生沒有了快樂,那就沒有必要生活下去!
篇八:葉聖陶童話讀後感
寒假裡,我讀了《葉聖陶童話》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我國著名的作家、教育家葉聖陶爺爺寫的。在這本書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古代英雄的石像》這篇童話。
這篇童話主要講的是有個雕刻家,他用一塊大石頭雕刻了一位古代英雄的石像,並把它放在市區廣場的最中央,每天接受市民的瞻仰和崇拜。漸漸的,這塊大石頭就忘記了以前和同伴在一起的日子,也忘記了自己其實還只是一塊大石頭了,看到人們這樣的尊敬他,就一天比一天驕傲起來了,最後石像在半夜自己倒塌了下來,變成了千萬塊小石塊。小石塊們非常高興,因為現在這樣的生活才有意義。
這篇童話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名聲只是一個空虛的東西,實實在在的做事才有意義。
H. 玫瑰和金魚讀後感
自從語文課上學習了《荷花》這篇課文,我就被文中優美的語句、細致引人的描寫深深吸引,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央求老爸給我買了全套的《葉聖陶全集》。在假期里,我看了其中一本童話叫《玫瑰和金魚》,它是由一個個小故事組成,每個故事都有各自的意義,讓我懂得了很多道理。
我最喜歡的故事之一是《玫瑰和金魚》,裡面的主人公就是一朵玫瑰和一條金魚,主要是說一個少年和一個女郎,他們各自養了一支玫瑰和一條金魚,他們用心地養著。玫瑰住在碧綠的瓷盆里,喝著青年送來的清涼泉水,她像唱歌似地說:「青年真愛我!青年真愛我!我嘗到的一切快樂,全是青年的賞賜。他不為別的,單只為愛我。」金魚也像玫瑰一樣享受著女郎帶給她的優越生活,給予的愛。所以玫瑰和金魚認為青年和女郎喜歡自己。可是老母羊和老桑樹勸它們不要高興,因為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沒有無緣無故的愛,青年和女郎最終一定會從他們身上索取回報的。但是它們根本聽不進去。一天,青年和女郎相愛了,於是他們把玫瑰和金魚交給了對方,但第二天,玫瑰就枯死在花瓶里,金魚也死在了魚缸里。
讀到這,我想金魚和玫瑰真是不聽勸,母羊和桑樹都跟他們講道理,他們不僅不聽,還沖著他們發火,真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啊!這個世上沒有不奢望報酬的賞賜,也沒有單只為了愛的愛護, 在你得到無緣無故愛的同時,你也會為此付出一定代價。比如,你想摘樹上的果實,就必須先給樹澆水,施肥;你想在工作上干出成績,就必須先付出心血、汗水;你想得到別人的幫助,就必須先幫助別人;你想得到別人的愛,就必須先愛別人。只可惜文中的玫瑰和金魚並不明白有得必有失這個道理。
如果說非要有這種不計回報的愛,我想只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所求的。只有父母對於孩子,真的可以做到不計較回報和得失,每天早上爸爸媽媽都會提醒我上學小心點,左右看路,晚上回到家他們會給我准備可口的飯菜,輔導我作業。在我生病的時候,做父母總是最著急。無論在物質方面、精神支柱方面,爸爸媽媽總是無怨無悔的奉獻他們自己力所能及的所有!我愛我的爸爸媽媽!
I. 【37】《稻草人》讀書筆記和一點思考
文/梨淵釋子
在《盤點2018年陪我走過難忘時光的十本書》里我提到,在2018年3月6日得知教師資格證面試通過後我在網上買了兩本《草房子》,算是以讀書稍作休息,讀完收獲很大,可惜沒寫讀後感。
進入去年暑假,閱讀方式變成了從圖書館借書看,其中多次想看《稻草人》,甚至借回來又沒空看,還書時間到了又還回去了。可能因為兩本書書名都帶個「草」字,而且之前在《綠野仙蹤》里也有個「沒腦子」的「稻草人」,最重要的是在備考期間記文學常識這一塊葉聖陶的《稻草人》頻繁出現,所以大年初一我終於讀完了它。
和曹文軒的小說《草房子》 不同,葉老的《稻草人》是童話集,每一篇童話都很精緻,描寫唯美,寓意深長。我是有將這些描寫十分精美的句子背誦下來的打算。比如:
許多梧桐子,他們真快活呢。他們穿著碧綠的新衣,都站在窗沿上游戲。周圍張著綠綢似的帷幕。一陣風吹來,綠綢似的帷幕飄動起來,像幽靜的庭院。從帷幕的縫細里,他們可以看見深藍的天,看見天空中飛過的鳥兒,看見像仙人的衣裳似的白雲;晚上他們可以看見永遠笑嘻嘻的月亮,看見俏皮地眨著眼睛的星星,看見白玉的橋一般的銀河,看見提燈遊行的螢火蟲。他們看得高興極了,輕輕地唱起歌來。這時候,隔壁的柿子也唱了,下面的秋海棠也唱了,石階底下的蟋蟀也唱了。(《梧桐子》)
清澈見底的小河是鯉魚們的家。白天,金粉似的太陽光灑在河面上,又細又軟的波紋好像一層薄薄的輕紗。在這層輕紗下面,鯉魚們過著十分安逸的日子。夜晚,湛藍的天空籠罩著河面,小河裡的一切都睡著了,鯉魚們也睡著了,連夢兒也十分甜蜜,有銀盤似的月亮和寶石似的星星在天空里守著它們。(《鯉魚的遇險》)
印象較深刻的就是《稻草人》《玫瑰與金魚》《皇帝的新衣》《眼淚》《快樂的人》《鯉魚的遇險》。
《稻草人》通過一點到面管中窺豹地把當時社會的黑暗,人民處在水深火熱的現狀表現得淋漓盡致。稻草人的主人——老婦人好不容易耕耘的眼看就要收獲的稻穀被蝗蟲吃了;一位生病的孩子得不到母親的擁抱甚至一口熱水也喝不到;一位為了生計深夜還在打魚的漁婦;一位被丈夫賭博逼迫尋思的女子;一條被漁婦打撈上來的即將乾涸而死的鯽魚,無不令「稻草人」同情傷心,乃至心力憔悴而死。「稻草人」不也正象徵著作者以及像作者一樣的仁人志士們對當時勞苦大眾給予的深切同情嗎?
看到葉老續寫《皇帝的新衣》,有點後悔看遲了,因為上個學期我們就學習了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裝》,如果當時讓學生們續寫,再把葉老寫的與他們作比較,是不是更有趣味呢?我很佩服葉老的想像力,尤其是那個出乎意料令人忍俊不禁的結局:整條街一家家尤其是孩子們都出來咬皇帝,一邊咬一邊喊:「我撕破你的虛榮!我撕破你的新裝!」虛偽、殘暴、固執到忍無可忍的時候,必然不只是一兩個敢冒殺頭風險來說真話的人站出來,最終是所有人都不顧一切地用厭惡鄙棄的手段來揭露虛榮偽裝醜陋的面具!
《玫瑰和金魚》 看到結局十分傷心又頗受啟迪,有點像王爾德的《夜鶯與薔薇》的結尾,玫瑰和金魚的單純赤誠的愛被戀愛中的男子和女子當做他們之間「愛」交換品,最終金魚和玫瑰都死了。而對他們而言只是交換品又被新的「交換品」代替而已,真令人惋惜,令人心碎!人類總是用不同的東西去滿足不同的慾望,填充了一個慾望又有新的更大的慾望等著,最終陷入一個永遠也不會填滿的大的「黑洞」里!
王爾德的《夜鶯與薔薇》里夜鶯為了「愛人」不惜代價尋找那朵血紅的薔薇,薔薇最後卻被「愛人」的心儀對象拒絕,一朵被夜鶯付出生命換來的血紅的薔薇最終被拋棄在地,多麼令人心疼,多麼令人憎恨,世間最美最純潔的愛情值不值得付出這樣的代價?只留下一聲嘆息。
《眼淚》中有個人要尋找同情的眼淚 ,可是他在許多原以為該有同情的眼淚的場所都沒有看見,他只看見麻木的臉,聽見空洞的笑聲,最後他在一個不讓媽媽再殺雞的孩子眼裡找到了他要找的同情的眼淚。最後他把這眼淚送給那些該有眼淚的地方,送給自詡快樂的人,也送給此時在讀這篇文章的讀者。結局十分精巧!這也正是葉老的用意——願我們永遠擁有一顆孩子的童心,擁有孩子的純真、善良和同情!
《快樂的人》 一個快樂的人因為無知(被裹了一層繭一樣的東西,而看不清楚眼前的一切)借錢給那些偽裝者,只是被謊言包裹著的短暫快樂,但最後被一個要消滅世間上快樂的人刺破了那層薄膜,他看清楚一切而死了,從此世界上再也沒有一個快樂的人。用意當然不是要我們假裝快樂,而是表現當時社會的黑暗,在當時那個暗無天日的社會人們毫無快樂幸福可言,即使有,也是短暫的是自欺欺人的!
《鯉魚的遇險》 看到生活美好就說生活美好看到生活絕望就詛咒生活黑暗的一群小鯉魚被困木桶里,最終因為自己留下的眼淚而獲救。讓我也明白了人生的許多道理,當我們尚未畢業坐在校園這「金字塔」里總是對未來充滿美好的想像,但畢業後當品嘗生活了社會大學的艱辛後,又抱怨社會的現實和殘酷。再過十多年才真正懂得,生活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好,也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糟糕,一切取決於自己的心態和努力!
這本書收獲很多,從寫作表現手法上也給我很多啟示,今天且做以上淺薄的思考和筆記!
J. 玫瑰和金魚讀後感400字
讀《玫瑰和金魚》有感
讀了《玫瑰和金魚》這篇文章,我從中受到了許多教育。版
書中介紹了一權位青年栽種了一株玫瑰花,一位女郎養了一條金魚。後來他們倆互相認識了,他們每天午後,並坐在花園里花墩旁一條涼椅上。後來 他們的情感更好了、更深了。青年走到庭中,想到可以把玫瑰剪下來送給女郎,而女郎想起了金魚,可以把它送給青年。
第二天午後,他們倆見面了,他們把各自的東西送給了對方,他們各吻著所得的贈品,就這樣他們的情感更深了。可金魚和玫瑰不知出了什麼事,都很疑惑。晚上還沒到,金魚就死了,青年把金魚扔了,以為女郎還會送他東西呢!不到晚上,玫瑰就枯了,女郎把玫瑰花的屍骸丟了,以為青年還會送她東西呢!
我看了這篇文章,深刻地認識到:一個人和另一個人交換東西是要看情況,不要像文中的青年和女郎一樣,魚生活在水中,這是自然規律;花種在土中,也是自然規律。
讀了《玫瑰和金魚》這篇文章,讓我受了很大的影響、受到了許許多多地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