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物色月
『壹』 五瓣的丁香花,代表什麼意思捏
記得有中國的五瓣丁香花的傳說:
從前,有個劉姓大戶人家,不僅是當地的名門望族,而且十分富有。家裡有好幾處園林,花池。這個大戶人家有一個女兒名叫蘭,長得非常的美麗,一頭秀發時常飄灑在肩上,在當時,這可是獨一無二。因為當時的女孩子按照顧風俗習慣,一定得束發。然而,這個女孩的異樣行為卻引來了無數同齡女孩子的爭相效仿,竟成了一種時髦。
轉眼間,蘭滿18歲了。家裡人開始為她物色各種種樣的才子,而來「應聘」做女婿的絡繹不絕,門庭若市,其中不少是皇公貴族,三教九流,之乎者也!要不是劉氏為當朝名門望族,又有財有勢,否則那後果是不堪設想的!由於蘭是掌上明珠,家人對其是寵愛有加,所以,為了寶貝女兒的婚姻幸福,於是在大街上公開擺紅台招婿,就讓蘭自己從中選取如意郎君。
秀外慧中,知書識禮,而又琴棋書畫相相精通的蘭,出了三道題:一是種出一棵能開五個花瓣的丁香花!二是回答三個問題:1)為何娶蘭?2)在你心中誰最重要?3)是幸福是什麼?一年之期後,交上以上答案,便可知道,誰才是蘭的夫君。
於是趕來應聘的人紛紛接過分發到丁香花苗,帶上那三個問題回家忙碌去了。唯有一個姓張的窮書生,拿著丁香花苗久久不肯離去。家丁上前驅趕他,他還是不願意走!
這一切都讓蘭看到了。她改扮成丫環,上前與張秀才答話。
「請問這位公子,為何仍在此地徘徊?」
「姑娘你好,請轉告你家小姐,晚生已經種出那能開五個花瓣的丁香花了,那三個問題,已然有了答案。能否見上小姐一面?」
蘭故意回到後堂,喝了一杯茶的功夫,才出來:「我家小姐說了,請公子先把答案說出,讓她先看看,如果有緣,小姐自當與你相見。」
那書生只好將那已想好的答案寫在他那把扇子上,讓這位「丫環」送進去。
蘭接過扇子,不動聲色的回到後堂。她打開扇子一看,只見對扇子上的字,柔中帶剛,端端正正的寫著:
五個花瓣的丁香花,花開分兩朵,朵朵相依倚,一瓣雙父母,養育天恩孝心報;二瓣夫妻情緣,恩恩愛愛貴知心;三瓣幸福雙手創造,蘭之開心笑!還有兩瓣,君一瓣,蘭一瓣,愛與情生生世世永共擔。扇字出心,相與有緣人。
蘭看完這些字,又喝了一杯茶,然後在扇上寫上:一年之期滿,再見有緣人,丁香花下,雙棲雙宿。
她又把扇子交還給那書生,然後深情的望著他那雙眼睛,等等書生也注意到時,她才微微一笑,走開了。
回想那笑,書生明白了。
一年之約到後,前來的人還是很多很多,可是能種出五個花瓣的丁香花的人卻寥落無幾。可是,在這幾個人中,蘭再也找不到那個書生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帶走了返鄉的書生…..)。
不知道真相的蘭,堅持的等了三年又三年…..直等到黑發全變成了白發。
她在臨死前,用她最後的力氣對家人說,死後,把她埋葬在丁香花樹下,讓她可以生生世世等她的書生,當等到那個書生時,她就可以輪回轉世,嫁給那個理解她,並能給她的幸福的人。
後來,那棵花樹每年同一時期都真的長出了兩朵五個花瓣的丁香花。
於是,民間有個傳說:只有真心相愛的人,才會在同一顆丁香花樹上找到兩朵相依在一起的五個花瓣的丁香花!
『貳』 高一語文《雨巷》戴望舒是什麼
這首詩寫得既實又虛,朦朧恍惚。「我」似乎有著滿腹的心事,無限的煩憂,但又不願明說,或者是說不出來。「我」似乎在期待什麼、追求什麼,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標又顯得那樣遙遠而渺茫。「她」出現了,這或許是在幻覺中,或者是真的,但「她」的出現是那樣地快,逝去也那樣地快,一剎那間擦肩而過,消失在前方,「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茫」。「我」只有自怨自艾,自悲自嘆。詩中的「姑娘」,我們可以認為是實指,是詩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麗、高潔而憂郁的姑娘。但我們也可以把這位「姑娘」當做詩人心中朦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詩人陷入人生苦悶時,對未來渺茫的憧憬。
詩的開頭一節「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
姑娘。」寫的是梅雨季節江南小巷中的一個場景。細雨蒙蒙中,「我」懷著一種落寞、惆悵的情緒和一絲微茫的希望,撐著油紙傘在悠長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獨行,「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著愁怨的姑娘」。詩開頭點明了詩的主旨是抒寫詩人追尋的「希望」。被蒙蒙細雨籠罩的「雨巷」「悠長、悠長」,沒有盡頭,暗示希望的迷濛渺茫。「獨自」、「寂寥」暗示了詩人知音難覓,孤獨彷徨。希望是什麼?希望是那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那麼,這「姑娘」是誰?詩人心目中的「姑娘」結著什麼樣的愁怨?這是寫詩人對人生理想的追求嗎?這是寫詩人對愛情的渴盼嗎?也許都是,也許都不是。那麼,就讓我們循著詩人在雨巷行進的足跡,躲在一旁,悄悄地窺視吧。
第二節「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詩人反復地拿丁香來比喻姑娘。丁香,是我國古典詩歌中常見的意象。我國古詩里有好些吟詠丁香的名句:「丁香空結雨中愁」,「丁香體柔弱,亂結枝欲墜」,「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等等。丁香開花在仲春時節,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顏色都不輕佻,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總之,丁香是美麗、高潔、愁怨三位一體的象徵。詩人筆下的丁香一樣的姑娘,容貌像丁香一樣姣好美麗,品格像丁香一樣高雅聖潔,心緒也像丁香一樣憂愁惆悵。她愁什麼?莫非是憂愁那負心的夫君,莫非是想望如意的郎君,也許是,也許都不是,她的愁就象她的容貌,就像她的心靈,高雅而聖潔,美麗而動人。
第三節「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撐著油紙傘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默默彳亍著,冷漠,凄清,又惆悵。」這丁香一樣的姑娘,在「我」的長久的期待中,終於姍姍走來了。她 「像我一樣,像我一樣」,讀到這里,我們恍然有所領悟:原來這丁香姑娘就是「我」,「我」就是這丁香姑娘,我也有姑娘一樣的美麗,也有姑娘一樣的高潔,也有姑娘一樣的憂愁。彼心即我心,姑娘就是「我」的心。姑娘是我的心上人?姑娘是我的追求和理想的化身?也許是,也許都不是。我們不必追問得那麼具體,也不必回答得那麼確切。因為詩畢竟是詩,正如前人所說:「詩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尤其是戴望舒早期的詩,大都不是直接對現實的摹寫,而往往是一種隱蔽靈魂的宣洩。正如一位詩家所說:「一個人在夢里泄露自己的潛意識,在詩作里泄露隱蔽的靈魂,然而也只是像夢一般朦朧的。從這種情境,我們體味到詩……是在於表現自己與隱藏自己之間。」
第四節「她靜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飄過像夢一般地,像夢一般地凄婉迷茫。」「她默默地走近」,——看來「心有靈犀一點通」,兩顆心靈已經接近、貼近,互相理解了,然而又終於從身邊飄然而過,令「我」失望,她也「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兩人的距離又重新拉開。這兩位彷徨者都得了同一種抑鬱病,不忍相離,又不得不相離,因而同病相憐;然而又正因為病症相同,不可能互相拯救,只得分手。他們就是這樣既彷徨,又在彷徨中追求著,追求著……「她飄過/像夢一般的,/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茫。」「我」與姑娘的相遇,是一段真實的人生際遇,是「我」思之深切而出現的一種幻境,還是這簡直就是寫的一場夢?
第五節「像夢中飄過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飄過這女郎;她靜默地遠了,遠了,到了頹圮的籬牆,走盡這雨巷。」「我」目送著丁香姑娘飄然遠去,她走到了雨巷的盡頭,「到了頹圮的籬牆」。「頹圮的籬牆」給人的心靈以巨大的震撼,丁香姑娘那麼美,美好的事物理所當然應該生長在美好的環境、聖潔的土壤,但丁香姑娘卻「到了頹圮的籬牆」,這巨大的反差,激起人們多少聯想!那破落衰敗的籬牆莫非竟是姑娘的歸宿?莫非丁香姑娘處境艱險?莫非丁香姑娘命途多舛,遭受了沉重打擊?這是感傷姑娘的不幸遭際,還是哀嘆自己的生不逢時?
第六節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這一節從字面看寫姑娘的消失,實際是寫美的毀滅,希望的毀滅。在「頹圮的籬牆」里,「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姑娘的一切都「消散」了,美被徹底地毀滅了!詩人追尋著的希望也徹底地毀滅了!這毀滅的希望,是詩人聖潔的愛情,還是詩人高尚的理想?
第七節「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姑娘消失了,希望毀滅了,但是「我」仍然沒有放棄追求。詩的末尾與首節回應,我依然獨自在悠長、寂寥的雨巷中彷徨,失望中又期待希望。「逢著」改為「飄過」,讓詩一般的故事在更加朦朧迷茫的夢幻中結尾。
『叄』 丁香花花語:惹人憐愛,憂愁思念
詩雲:「丁香體柔弱,亂結枝猶墊,細葉帶浮毛,疏花披素艷。」贊嘆了丁香花的美麗、高雅和柔嫩,那麼它的花語是什麼呢? 丁香花的花語 花語一:青春時期的回憶、惹人憐愛、輕愁; 花語二:憂愁思念、光輝、愛情、暗結同心的希望。 丁香花的未開的花蕾叫丁香結。唐代李商隱在詩句「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中用未展的芭蕉和糾結的丁香來表達懷念伊人的憂愁,繼而又有不少詩人將丁香結作為憂愁思念的象徵。所以作為中國傳統插花的素材,丁香花有著些許憂愁思念的含義,也寓意著愛情和暗結同心的希望。而在國外,丁香花則擁有天國之花的稱號,寓意著光輝。 丁香花傳說 傳說一 古時候,有個年輕英俊的書生赴京趕考,天色已晚,投宿在路邊一家小店。店家父女二人,待人熱情周到,書生十分感激,留店多住了兩日。店主女兒看書生人品端正、知書達理,便心生愛慕之情;書生見姑娘容貌秀麗,又聰明能幹,也十分喜歡。二人月下盟誓,拜過天地,兩心相傾。接著,姑娘想考考書生,提出要和書生對對子。書生應諾,稍加思索,便出了上聯:「氷冷酒,一點,二點,三點。」 姑娘略想片刻,正要開口說出下聯,店主突然來到,見兩人私定終身,氣憤之極,責罵女兒敗壞門風,有辱祖宗。姑娘哭訴兩人真心相愛,求老父成全,但店主執意不肯。姑娘性情剛烈,當即氣絕身亡。店主後悔莫及,只得遵照女兒臨終所囑,將女兒安葬在後山坡上。書生悲痛欲絕,再也無法求取功名,遂留在店中陪伴老丈人,翁婿二人在悲傷中度日。 不久,後山坡姑娘的墳頭上,竟然長滿了鬱郁蔥蔥的丁香樹,繁花似錦,芬芳四溢。書生驚訝不已,每日上山看丁香,就像見到了姑娘一樣。一日,書生見有一白發老翁經過,便拉住老翁,敘說自己與姑娘的堅貞愛情和姑娘臨死前尚未對出的對聯一事。 自發老翁聽了書生的話, 回身看了看墳上盛開的丁香花,對書生說:「姑娘的對子答出來了。」書生急忙上前問道:「老伯何以知道姑娘答的下聯?」老翁捋捋鬍子,指著墳上的丁香花說:「這就是下聯的對子」。書生仍不解,老翁接著說: 「氷冷酒,一點,兩點,三點;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 你的上聯「氷冷酒」,三字的偏旁依次是,「氷」為一點水,「冷」為二點水,「酒」為三點水。姑娘變成的「丁香花」,三字的字首依次是,「丁」為百字頭,「香」為千字頭,「花」為萬字頭。前後對應,巧奪天工。書生聽罷,連忙施禮拜謝:「多謝老伯指點,學生終生不忘。」老翁說:「難得姑娘對你一片痴情,千金也難買,現在她的心願已化作美麗的丁香花,你要好生相待,讓它世世代代繁花似錦,香飄萬里。」話音剛落,老翁就無影無蹤了。從此,書生每日挑水澆花,從不間斷。丁香花開得更茂盛、更美麗了。 後人為了懷念這個純情善良的姑娘,敬重她對愛情堅貞不屈的高尚情操,從此便把丁香花視為愛情之花,而且把這幅「聯姻對」叫作「生死對」,視為絕句,一直流傳至今。 傳說二 從前,有個劉姓大戶人家,不僅是當地的名門望族,而且十分富有。家裡有好幾處園林,花池。這個大戶人家有一個女兒名叫蘭,長得非常的美麗,一頭秀發時常飄灑在肩上,在當時,這可是獨一無二。因為當時的女孩子按照顧風俗習慣,一定得束發。然而,這個女孩的異樣行為卻引來了無數同齡女孩子的爭相效仿,竟成了一種時髦。 轉眼間,蘭滿18歲了。家裡人開始為她物色各種種樣的才子,而來「應聘」做女婿的絡繹不絕,門庭若市,其中不少是皇公貴族,三教九流,之乎者也!要不是劉氏為當朝名門望族,又有財有勢,否則那後果是不堪設想的!由於蘭是掌上明珠,家人對其是寵愛有加,所以,為了寶貝女兒的婚姻幸福,於是在大街上公開擺紅台招婿,就讓蘭自己從中選取如意郎君。 秀外慧中,知書識禮,而又琴棋書畫相相精通的蘭,出了三道題:一是種出一棵能開五個花瓣的丁香花!二是回答三個問題:(1)為何娶蘭?(2)在你心中誰最重要?(3)是幸福是什麼?一年之期後,交上以上答案,便可知道,誰才是蘭的夫君。 於是趕來應聘的人紛紛接過分發到丁香花苗,帶上那三個問題回家忙碌去了。唯有一個姓張的窮書生,拿著丁香花苗久久不肯離去。家丁上前驅趕他,他還是不願意走!這一切都讓蘭看到了。她改扮成丫環,上前與張秀才答話。「請問這位公子,為何仍在此地徘徊?」「姑娘你好,請轉告你家***,晚生已經種出那能開五個花瓣的丁香花了,那三個問題,已然有了答案。能否見上一面?」蘭故意回到後堂,喝了一杯茶的功夫,才出來:「我家***說了,請公子先把答案說出,讓她先看看,如果有緣,***自當與你相見。」 那書生只好將那已想好的答案寫在他那把扇子上,讓這位「丫環」送進去。蘭接過扇子,不動聲色的回到後堂。她打開扇子一看,只見對扇子上的字,柔中帶剛,端端正正的寫著:五個花瓣的丁香花,花開分兩朵,朵朵相依倚,一瓣雙父母,養育天恩孝心報;二瓣夫妻情緣,恩恩愛愛貴知心;三瓣幸福雙手創造,蘭之開心笑!還有兩瓣,君一瓣,蘭一瓣,愛與情生生世世永共擔。扇字出心,相與有緣人。 蘭看完這些字,又喝了一杯茶,然後在扇上寫上:一年之期滿,再見有緣人,丁香花下,雙棲雙宿。她又把扇子交還給那書生,然後深情的望著他那雙眼睛,等等書生也注意到時,她才微微一笑,走開了。回想那笑,書生明白了。 一年之約到後,前來的人還是很多很多,可是能種出五個花瓣的丁香花的人卻寥落無幾。可是,在這幾個人中,蘭再也找不到那個書生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帶走了返鄉的書生……)。 不知道真相的蘭,堅持的等了三年又三年……直等到黑發全變成了白發。她在臨死前,用她最後的力氣對家人說,死後,把她埋葬在丁香花樹下,讓她可以生生世世等她的書生,當等到那個書生時,她就可以輪回轉世,嫁給那個理解她,並能給她的幸福的人。 後來,那棵花樹每年同一時期都真的長出了兩朵五個花瓣的丁香花。 於是,民間有個傳說:只有真心相愛的人,才會在同一顆丁香花樹上找到兩朵相依在一起的五個花瓣的丁香花!
『肆』 春天童謠故事系列十:丁香花
每逢五月,花開時節,哈爾濱漫城飄香。街頭巷尾的路邊、公園里,一簇簇深紫、淺紫、白色的細細密密的小花靜靜地開放,散發著一陣陣淡淡的幽香。這一叢叢一簇簇紫色的花精靈,便是冰城哈爾濱的市花——丁香花。
紫丁香是丁香的一種,丁香花因花筒細長如釘且香,花朵纖小瘦弱,又似多愁善感,正如戴望舒《雨巷》里寫著:「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
丁香花的姿態優雅,氣味芬芳,但它的紫色美麗中卻帶著一點點憂愁,就像一個思念著遠方戀人的少女,滿心是對愛情的憧憬。
在中國古典詩詞里,丁香花便是憂愁思念的象徵。唐代詩人李商隱寫過「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一片暖融融的春風里,丁香花在枝頭隨風搖擺,散播著縷縷幽香,就像深情的人對心上人一聲聲地說著情話。
恰值哈爾濱滿城的丁香花盛開的時節,偶戲故事社的小魚搜集整理了一些有關丁香花的故事,看看丁香花向我們訴說著怎樣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比較適合講給小孩子聽,語言和意境都很美,整個故事非常具有畫面質感,孩子對丁香花有一個美好的感受,這個故事還很適合用桌面偶戲表現出來,不用很復雜的偶,用象徵性的物件偶就可以演繹的。
第二個和第三個故事則是民間傳說類型的,適合小學生和成人的故事。把丁香花的多愁善感、悠遠的思念體現得淋漓盡致。
故事一:白丁香紫丁香
奶奶種了一棵白丁香,爺爺種了一棵紫丁香。
年年春天,白丁香開白花,紫丁香開紫花。
白丁香,紫丁香,誰更香呢?
這時候,飛來了兩只小鳥,一隻長著潔白的羽毛,一隻長著紫紅的羽毛。白鳥落在白丁香樹上,紫鳥落在紫丁香樹上。
白鳥說:「還是我這顆白丁香花香啊!
就在這時候,爺爺和奶奶相互攙扶著走來了。
爺爺聞了聞白丁香花兒,說:「還是你種的白丁香花香啊!」
奶奶聞了聞紫丁香花兒,說:「還是你種的紫丁香花香啊!」
他們相互誇獎著,白鳥和紫鳥聽了很奇怪:他們怎麼老是誇別人,不誇自己啊?
這時候,老爺爺看見白丁香樹上落著一隻白鳥,就對老奶奶說:「你看,你的白丁香樹上落著一隻白鳥,你的樹更美啦!」
這回白鳥和紫鳥不再感到奇怪了。
白鳥說:「真的,紫鳥落在紫丁香樹上,很美!」
紫鳥說:「真的,白鳥落在白丁香樹上,很美!」
從那一天開始,每逢白鳥和紫鳥落在丁香樹上,就一起唱著一首歌:
「白的丁香奶奶種,
紫的丁香爺爺栽。
丁香花兒一起開,
一樣香,一樣美。
奶奶愛爺爺,
爺爺愛奶奶!」
爺爺奶奶聽了,笑得合不攏嘴了。
故事二:丁香—愛情之花
丁香是愛情之花,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
古時候,有個年輕英俊的書生赴京趕考,天色已晚,投宿在路邊一家小店。店家父女二人,待人熱情周到,書生十分感激,留店多住了兩日。店主女兒看書生人品端正、知書達理,便心生愛慕之情;書生見姑娘容貌秀麗,又聰明能幹,也十分喜歡。二人月下盟誓,拜過天地,兩心相傾。接著,姑娘想考考書生,提出要和書生對對子。書生應諾,稍加思索,便出了上聯:"氷冷酒,一點,二點,三點。"
姑娘略想片刻,正要開口說出下聯,店主突然來到,見兩人私定終身,氣憤之極,責罵女兒敗壞門風,有辱祖宗。姑娘哭訴兩人真心相愛,求老父成全,但店主執意不肯。姑娘性情剛烈,當即氣絕身亡。店主後悔莫及,只得遵照女兒臨終所囑,將女兒安葬在後山坡上。書生悲痛欲絕,再也無法求取功名,遂留在店中陪伴老丈人,翁婿二人在悲傷中度日。
不久,後山坡姑娘的墳頭上,竟然長滿了鬱郁蔥蔥的丁香樹,繁花似錦,芬芳四溢。書生驚訝不已,每日上山看丁香,就像見到了姑娘一樣。一日,書生見有一白發老翁經過,便拉住老翁,敘說自己與姑娘的堅貞愛情和姑娘臨死前尚未對出的對聯一事。自發老翁聽了書生的話,回身看了看墳上盛開的丁香花,對書生說:"姑娘的對子答出來了。"書生急忙上前問道:"老伯何以知道姑娘答的下聯?"老翁捋捋鬍子,指著墳上的丁香花說:"這就是下聯的對子"。書生仍不解,老翁接著說:
"冰冷酒,一點,兩點,三點;
丁香花,百頭,千頭,寓頭。"
你的上聯"冰冷酒",三字的偏旁依次是,"冰"為一點水,"冷"為二點水,
"酒"為三點水。姑娘變成的"丁香花",三字的字首依次是,"丁"為百字頭,"香"為千字頭,"花"為萬字頭。前後對應,巧奪天工。書生聽罷,連忙施禮拜謝:"多謝老伯指點,學生終生不忘。"老翁說:"難得姑娘對你一片痴情,千金也難買,現在她的心願已化作美麗的丁香花,你要好生相待,讓它世世代代繁花似錦,香飄萬里。"話音剛落,老翁就無影無蹤了。從此,書生每日挑水澆花,從不間斷。丁香花開得更茂盛、更美麗了。
後人為了懷念這個純情善良的姑娘,敬重她對愛情堅貞不屈的高尚情操,從此便把丁香花視為愛情之花,而且把這幅"聯姻對"叫作"生死對",視為絕句,一直流傳至今。
故事三:五瓣丁香花
從前,有個劉姓大戶人家,不僅是當地的名門望族,而且十分富有。家裡有好幾處園林,花池。這個大戶人家有一個女兒名叫蘭,長得非常的美麗,一頭秀發時常飄灑在肩上,在當時,這可是獨一無二。因為當時的女孩子按照顧風俗習慣,一定得束發。然而,這個女孩的異樣行為卻引來了無數同齡女孩子的爭相效仿,竟成了一種時髦。
轉眼間,蘭滿18歲了。家裡人開始為她物色各種種樣的才子,而來「應聘」做女婿的絡繹不絕,門庭若市,其中不少是皇公貴族,三教九流,之乎者也!要不是劉氏為當朝名門望族,又有財有勢,否則那後果是不堪設想的!由於蘭是掌上明珠,家人對其是寵愛有加,所以,為了寶貝女兒的婚姻幸福,於是在大街上公開擺紅台招婿,就讓蘭自己從中選取如意郎君。秀外慧中,知書識禮,而又琴棋書畫相相精通的蘭,出了幾道題:
一是種出一棵能開五個花瓣的丁香花!
二是回答三個問題1)為何娶蘭?2)在你心中誰最重要?3)幸福是什麼?一年之期後,交上以上答案,便可知道,誰才是蘭的夫君。於是趕來應聘的人紛紛接過分發到丁香花苗,帶上那三個問題回家忙碌去了。唯有一個姓張的窮書生,拿著丁香花苗久久不肯離去。家丁上前驅趕他,他還是不願意走!這一切都讓蘭看到了。她改扮成丫環,上前與張秀才答話。「請問這位公子,為何仍在此地徘徊?」
姑娘你好,請轉告你家小姐,晚生已經種出那能開五個花瓣的丁香花了,那三個問題,已然有了答案。能否見上小姐一面?」蘭故意回到後堂,喝了一杯茶的功夫,才出來:「我家小姐說了,請公子先把答案說出,讓她先看看,如果有緣,小姐自當與你相見。」那書生只好將那已想好的答案寫在他那把扇子上,讓這位丫環送進去。蘭接過扇子,不動聲色的回到後堂。她打開扇子一看,只見對扇子上的字,柔中帶剛,端端正正的寫著:五個花瓣的丁香花,花開分兩朵,朵朵相依倚,一瓣雙父母,養育天恩孝心報;二瓣夫妻情緣,恩恩愛愛貴知心;三瓣幸福雙手創造,蘭之開心笑!還有兩瓣,君一瓣,蘭一瓣,愛與情生生世世永共擔。扇字出心,相與有緣人。蘭看完這些字,又喝了一杯茶,然後在扇上寫上:一年之期滿,再見有緣人,丁香花下,雙棲雙宿。她又把扇子交還給那書生,然後深情地望著他那雙眼睛,等那書生也注意到時,她才微微一笑,走開了。回想那笑,書生明白了。
一年之約到後,前來的人還是很多很多,可是能種出五個花瓣的丁香花的人卻寥落無幾。可是,在這幾個人中,蘭再也找不到那個書生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帶走了返鄉的書生…..)。不知道真相的蘭,堅持的等了三年又三年…..直等到黑發全變成了白發。她在臨死前,用她最後的力氣對家人說,死後,把她埋葬在丁香花樹下,讓她可以生生世世等她的書生,當等到那個書生時,她就可以輪回轉世,嫁給那個理解她,並能給她的幸福的人。後來,那棵花樹每年同一時期都真的長出了兩朵五個花瓣的丁香花。於是,民間有個傳說:只有真心相愛的人,才會在同一顆丁香花樹上找到兩朵相依在一起的五個花瓣的丁香花!
據說,在繁茂的四瓣丁香樹上,若能找出一朵五瓣丁香花,就會得到好運和幸福。
紫丁花的花語:
憂愁思念、光輝,寓意著愛情和暗結同心的希望。
『伍』 五瓣丁香花的花語和故事,詳細一點
五瓣丁香花的花語:幸福和幸運垂著你。
有關傳說故事:
從前,有個劉姓大戶人家,不僅是當地的名門望族,而且十分富有。家裡有好幾處園林,花池。這個大戶人家有一個女兒名叫蘭,長得非常的美麗,一頭秀發時常飄灑在肩上,在當時,這可是獨一無二。因為當時的女孩子按照顧風俗習慣,一定得束發。然而,這個女孩的異樣行為卻引來了無數同齡女孩子的爭相效仿,竟成了一種時髦。轉眼間,蘭滿18歲了。家裡人開始為她物色各種種樣的才子,而來「應聘」做女婿的絡繹不絕,門庭若市,其中不少是皇公貴族!由於蘭是掌上明珠,家人對其是寵愛有加,所以,為了寶貝女兒的婚姻幸福,於是在大街上公開擺紅台招婿,就讓蘭自己從中選取如意郎君。秀外慧中,知書識禮,而又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蘭,出了三道題:一是種出一棵能開五個花瓣的丁香花!二是回答三個問題:1)為何娶蘭?2)在你心中誰最重要?3)幸福是什麼?一年之期後,交上以上答案,便可知道,誰才是蘭的夫君。 於是趕來應聘的人紛紛接過分發到丁香花苗,帶上那三個問題回家忙碌去了。唯有一個姓張的窮書生,拿著丁香花苗久久不肯離去。家丁上前驅趕他,他還是不願意走!這一切都讓蘭看到了。她改扮成丫環,上前與張秀才答話。 「請問這位公子,為何仍在此地徘徊?」 「姑娘你好,請轉告你家小姐,晚生已經種出那能開五個花瓣的丁香花了,那三個問題,已然有了答案。能否見上小姐一面?」 蘭故意回到後堂,喝了一杯茶的功夫,才出來:「我家小姐說了,請公子先把答案說出,讓她先看看,如果有緣,小姐自當與你相見。」 那書生只好將那已想好的答案寫在他那把扇子上,讓這位「丫環」送進去。 蘭接過扇子,不動聲色的回到後堂。她打開扇子一看,只見對扇子上的字,柔中帶剛,端端正正的寫著: 五個花瓣的丁香花,花開分兩朵,朵朵相依倚。一瓣雙父母,養育天恩孝心報;二瓣夫妻情緣,恩恩愛愛貴知心;三瓣幸福雙手創造,蘭之開心笑!還有兩瓣,君一瓣,蘭一瓣,愛與情生生世世永共擔。扇字出心,相與有緣人。 蘭看完這些字,又喝了一杯茶,然後在扇上寫上:一年之期滿,再見有緣人,丁香花下,雙棲雙宿。 她又把扇子交還給那書生,然後深情的望著他那雙眼睛,等等書生也注意到時,她才微微一笑,走開了。 回想那笑,書生明白了。一年之約到後,前來的人還是很多很多,可是能種出五個花瓣的丁香花的人卻寥落無幾。可是,在這幾個人中,蘭再也找不到那個書生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帶走了返鄉的書生…..)。 不知道真相的蘭,堅持的等了三年又三年…..直等到黑發全變成了白發。 她在臨死前,用她最後的力氣對家人說,死後,把她埋葬在丁香花樹下,讓她可以生生世世等她的書生,當等到那個書生時,她就可以輪回轉世,嫁給那個理解她,並能給她的幸福的人。 後來,那棵花樹每年同一時期都真的長出了兩朵五個花瓣的丁香花。 於是,民間有個傳說:只有真心相愛的人,才會在同一顆丁香花樹上找到兩朵相依在一起的五個花瓣的丁香花!